制冷与空调技术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制冷与空调技术基础知识..

制冷与空调技术基础知识..
1.1.6 过热度与过冷度
先以水蒸气的形成过程为例解释几个概念。图1–3所示的开口容器中装有 25℃的水,水面上有一个能上下自由移动,却又起密封作用的活塞,活塞的重 量略去不计,即水面有一个大气压的作用。若将水加热到饱和温度100℃时,这 时称为饱和水。25℃的水显然比100℃的饱和温度低,这种比饱和温度低的水称 为过冷水。饱和温度与过冷温度之差为过冷度。其中过冷水的过冷度为 100℃﹣25℃=75℃。若将饱和水继续加热,水温将保持100℃不变,而水不断 汽化为水蒸气。这时容器中是饱和水和饱和蒸汽的混合物,称为湿蒸汽。再继 续加热时,水全部汽化为蒸汽而温度保持100℃不变,此时的蒸汽称为干蒸汽。 若再继续加热,干蒸汽继续加热升温,温度超过饱和温度100℃,此时的蒸汽称 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的温度与饱和温度之差称为过热度。
2. 工质 在热力工程中,把可以实现能量转换和物态改变的物质称为工质。在制冷技 术中工质又称为制冷剂或制冷工质,例如家用冰箱、空调器过去常用的制冷剂氟 利昂12、氟利昂22等。
3. 介质 在制冷技术中,凡可用来转移热量和冷量的物质,称为介质。一般常用的介质 是水和空气。
1.1.12 热传递与热平衡
对流传热是基本的传热方式。热对流的传热流量由对流速度、传热面积及对流的 物质决定。热对流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Φ aAt (W)
式(1–6)
式中:α —— 传热系数,单位为W/(m2·K); Δt —— 流体与壁面间的温度差,单位为K ; A —— 换热面积,单位为m2。
1 称为传热热阻,单位为m2·K/W ,与导热热阻相对应。
1.1.7 压力和真空度
1. 压力 工程上常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垂直作用力叫做压力,压力的法定单位是Pa(帕)。 2. 绝对压力和表压力 测量气体压力时,由于测量压力的基准不同,因此压力有绝对压力和表压力 两种表示方法。绝对压力是指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的绝对值,而表压力是指 压力表上的读数。

制冷基本知识1

制冷基本知识1

第一章制冷与空调作业安全技术第一节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1.物态(物质状态)与物态变化具有一定质量及占有空间的任何物体称为物质。

自然界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同时分子又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这种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其热运动等原因,使物质在常态(物态)下呈现固态、液态和气(汽)态,称物质“三态”。

固态时,分子间的相互引力最大,固体中的分子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热运动仅在平衡位置的附近作微小的振动,不能作相对移动。

因此固态时的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液态时,分子间的引力仍较大,使分子之间仍能保持一定的距离。

因此液态物质有固定体积,并有自由液面。

此外,液态物质的分子不仅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还可以相对移动,所以它具有流动性而无固定的形状。

气态时,分子间距大,引力很小,分子间不能相互约束。

因此,它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可以充满任何的空间。

在热运动中可相互碰撞发生旋转运动。

同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由于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热运动的结果也会以不同的状态存在。

当物质在吸热或放热时,除了温度变化以外,还有状态的变化(称相变),即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称为液化(或冷凝);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称为凝固;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称为融化(熔化);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称为气化;固体直接变化成气体的过程称为升华;反之称为固化(或凝华)。

人们利用物质相变过程向周围介质吸热,转移潜热,使周围介质降温进行制冷,如从液体变成气(汽)体、固体变成液体、固体直接变成气(汽)体所转移的相变潜热获取低温。

相变转移的热量是潜热,非相变转移的热量是显热(如水在1大气压下,从±o℃加热到100℃,它也是吸热过程,但没有相变,水还是水,这种吸收周围介质的热量叫显热,计算出的显热量是很少的)。

潜热转移量(如蒸发量)才有制冷量,显热转移量几乎没有制冷量,即人们是采用相变制冷。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解读(精选5篇)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解读(精选5篇)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解读(精选5篇)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解读(篇1)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流体力学、热工学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工艺设计、空气调节技术、制冷空调装置设计、制冷空调装置维修与维护、制冷空调装置系统自动控制、安装工程预算与施工组织管理。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制冷空调装置维修、制冷空调装置设计、空调工程设计、空调工程控制系统、冷库工程控制、空调设备综合智能控制等实训。

在制冷与空调设备制造企业、工程施工企业、物业运维企业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解读(篇2)具有识读空调工程和冷链冷库工程施工图,编制制冷空调工程造价与预决算的能力;具有设计电冰箱、空调器、热泵热水器等制冷空调产品制冷系统,根据整机性能测试效果改进产品设计的能力;具有对制冷空调系统进行试运行与调试的能力;具有编制制冷空调产品典型零部件生产工艺卡及整机总装工艺文件,分析与整改部件及整机生产现场一般工艺问题的能力;具有维修制冷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运行、维护、管理大型制冷空调系统,分析、判断、处理运行故障的能力;具有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制冷与空调领域数字化发展需求的能力;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文明生产、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意识,具有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劳动技能,以及较强的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解读(篇3)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开设于1995年,是职业教育国家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主持专业,校品牌专业,本专业教学团队多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本专业依靠校内外雄厚的办学资源,培养的学生知识技能水平高,转本提升空间大,毕业生就业遍及长三角地区各大、中型知名企业,就业率一直保持100%。

就业前景好,待遇丰厚。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解读(篇4)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制冷与空调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零部件加工方法、整机装配工艺流程、产品安全和性能相关标准与检测、制冷空调系统程序调试方法和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空调工程和冷链冷库工程施工图识读、制冷空调产品制冷系统设计、制冷空调系统试运行与调试、运行故障分析与处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制冷空调产品设计与制造、制冷产品或工程营销、工程方案设计与施工管理、制冷设备运行管理和维修保养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

然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均匀而引起的。强制对流 是由于外界因素对流的影响而形成的。
直冷式电冰箱箱内的低温是箱内空气自然

对流的结果;而间冷式电冰箱内的低温主要是
冷 通过强迫箱内空气对流来获得的。





十七 压焓图
制冷剂的压焓图
定义:压焓图的结构如图下图所示。 以压力的对数值 为纵坐标,以焓值为横坐标所构成。
二、工质与介质
工质:就是工作的物质,在制冷技术中工质也
称为制冷剂,氟利昂R12、氟利昂R22、

R134a和R600a等。

介质:在制冷技术中,凡是可以传递热量和冷量
原 理
的物质称为介质,如空气和水。
三、压力

压力:垂直作用于物质表面的力称为压力。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称为压强。


在工程上将压强称为压力。用P表示。 P=F/S
整个系统包括两个系统中使用的工作流体是制冷剂和吸收剂,

我们称它为吸收是制冷的工质对。吸收剂使

液体,它对制冷剂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吸收 剂吸收了制冷剂气体后形成溶液。溶液加热
理 与
又能放出制冷剂气体。因此,我么可以用溶 液回路取代压缩机的作用,构成蒸汽吸收式 制冷循环。



十、凝结 与汽化相反,当蒸气在一定压力下冷却一

定温度时,它就会由蒸气状态转变化为液

体状态,称这一过程为凝固。

电冰箱中R12在冷凝器中的变化过程就

是凝固过程。
十二、过热和过冷
1、过冷水:比饱和温度低的水称为过水。
2、湿蒸气:饱和水和饱和蒸气的混合物。

制冷与空调运行操作证题库及解析

制冷与空调运行操作证题库及解析

制冷与空调运行操作证题库及解析一、制冷与空调基础知识1.下列哪种气体在制冷工程中最常用?A. 氮气B. 氧气C. 氢气D. 氟气解析:D。

在制冷工程中,氟气(常用R22、R134a等)是常见的制冷剂。

2.针对空调系统,以下哪种插座电压等级是正确的?A. 110VB. 220VC. 380VD. 440V解析:B。

空调系统常用的插座电压等级是220V。

二、制冷与空调设备操作1.在给制冷系统添加制冷剂时,以下哪种操作是正确的?A. 从任意位置添加制冷剂B. 从制冷系统的高压侧添加制冷剂C. 从制冷系统的低压侧添加制冷剂D. 无需添加制冷剂解析:C。

正确的操作是从制冷系统的低压侧添加制冷剂。

2.下列哪种操作可以减少空调功耗?A. 增大室内温度设定值B. 减小室内温度设定值C. 经常开启和关闭空调D. 不进行定期维护保养解析:A。

增大室内温度设定值可以减少空调功耗。

三、制冷与空调维护与故障排除1.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空调制冷效果变差?A. 空调过滤网未清洗B. 高压侧制冷剂不足C. 室外散热器受到阻塞D. 以上都是解析:D。

以上都是可能导致空调制冷效果变差的原因。

2.在维护空调系统时,以下哪种操作是正确的?A. 喷洒水直接清洗空调机组B. 使用尖锐工具清理空调设备C. 定期清洗和更换过滤网D. 不进行任何维护操作解析:C。

定期清洗和更换过滤网是正确的维护操作。

四、新技术与发展趋势1.以下哪种技术不属于新型制冷技术?A. 磁制冷技术B. 变频调速技术C. 直接蒸发制冷技术D. 老式膨胀阀技术解析:D。

老式膨胀阀技术不属于新型制冷技术。

2.近年来,制冷与空调领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解析:近年来,制冷与空调领域的发展趋势包括: - 高效节能:注重提高能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智能控制:引入智能控制技术,提升使用便利性和舒适度。

- 环保技术:推广使用环保制冷剂,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

- 绿色建筑:将制冷与空调系统融入绿色建筑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制冷空调的原理及基础知识

制冷空调的原理及基础知识

制冷空调的原理及基础知识制冷空调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家电,随着科技的发展,制冷空调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具有智能化和高效化的特点。

本文将就制冷空调的原理及基础知识进行介绍。

一、制冷空调的原理制冷空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换热来实现温度的调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造冷源制冷空调的制造冷源主要是通过压缩制冷循环实现。

首先,通过机械压缩将制冷剂(例如氟利昂等)从低压变为高压,同时也提高了制冷剂的温度。

第二步:制冷剂膨胀制冷剂高压的状态无法被直接送入室内,需要经过减压膨胀阀的作用,使制冷剂从高压变为低压,同时也使制冷剂的温度迅速降低。

第三步:室内换热此时制冷剂的低温低压态进入室内,与室内的热空气进行了换热作用,从而将房间内的热量带走,降低空气的温度。

第四步:回收制热器通过空调里的回收制热器,将除去热量的制冷剂重新变为低温低压的状态,并再次进入循环中制备冷源,继续实现温度的调节。

二、制冷空调的基础知识1. 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空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通过制造制冷循环的过程,在循环中实现热量的排放和吸收。

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氟利昂等。

2. 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空调的核心部件之一,它通过压缩制冷剂改变制冷剂的物理状态,提高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

3. 蒸发器蒸发器是将制冷剂从液态变为气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蒸发器的作用,制冷剂的温度将迅速降低,从而实现具有制冷效果的循环作用。

4. 减压阀减压阀是将高压制冷剂调节为低压制冷剂,实现制冷循环中的相态改变。

5. 冷凝器冷凝器用于在制冷循环中排除多余的热量,从而重新生成制冷剂。

其主要作用是将制冷剂从气态变为液态,并将其中的热量散发出去,通过散热的方式完成冷凝剂回流循环的过程。

以上就是制冷空调的原理及基础知识的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制冷空调的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提高和创新。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有所帮助,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制冷空调的工作原理。

空调基础与制冷原理

空调基础与制冷原理

基本构成——视液镜
正常状态:少量气泡、试纸呈绿色 若管路中有水分,可看出试纸呈黄色态
基本构成——储液罐
储液罐:一般在中下部装有易熔 塞或者泄压阀,做安全保护,熔 点在70℃左右,当容器温度达到 70℃时,易熔塞熔化泄压,达到 调节制冷剂的作用
制冷循环介质——制冷剂与冷冻油
➢禁用制冷剂CFC( R11 R12 R13 R113 R114 R115 R500 R502 R13B1 ) ➢过渡制冷剂HCFC( R22 R401 R402 R403 R408 R409 ) ➢替代制冷剂HFC( R134a R404a R407a/b/c R410 )
• 冷凝过程:从压缩机中排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进 入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空气或冷却水后, 凝结成液体制冷剂,流向节流装置。
• 节流过程:从冷凝器中流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在高压
下流向节流装置,进行节流减压。
制冷原理——制冷主要部件及状态变化
部件 制冷剂状态 压力变化 温度变化
蒸发器
液-汽
低压
低温
压缩机
吸气温度:吸气温度即为压缩机吸气口处温度,可通过双输入 温度计等测。吸气温度要保证吸入压缩机吸气口的制冷剂具备 一定的过热度,吸气温度波动范围要求在5℃以内
油槽温度:油槽温度即为压缩机底部温度。可通过双输入温度 计测量,测量位置一般为压缩机吸气口对面处。油槽温度一般 应为20℃左右,才能保证压缩机冷冻油的润滑效果。
压力测试:一般使用双头压力表进行测量,由于不同 制冷剂的工作压力不一样,需选择正确的双头压力表
压力参数参考范围: 制冷剂
R22 R407C R410a
排气压力(高压) bar
14—18 14—19 25—28
吸气压力(低压) bar

空调制冷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x

空调制冷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x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图(壁挂为例)
吹出凉风
吹出热风 吹出冷风
2
1 3
吸入热风
1-压缩机 2-冷凝器 3-膨胀阀 4-蒸发器 5 - 在这个密封系统内流动的
——制冷剂
4
➢通常,我们把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 发器为空调“四大件”; ➢把冷凝器,蒸发器成为“两器”(热交换器)
(一)、制冷剂
• 制冷剂是制冷机中的工作流体,它通过自身热力状态 的循环变化不断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达到制冷的目
• 分类:1、电子膨胀阀(多为工业用/小型的膨胀阀也应 用于商用和家用空调上 ) 2、毛细管(家用制冷用) 3、浮球调节阀(工业、商业、生活用)
到室内机蒸发器 毛细管
从冷凝器过来
电子膨胀阀
毛细管
毛细管节流(减压)原理
高压:制冷剂流入毛细 管前“堵车”,“车流 缓慢” (室外机)
毛细管
只有少量制冷剂可以流过
制冷循环
制暖循环(热泵工况)
空调基础知识
空调的定义
空调即空气调节[1](air conditioning),是指用人工手段 ,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 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 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 设备。主要包括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 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使目标环境的空气 参数达到要求。
行冷/热处理。 制冷剂系统:通过室外机的压缩机直接将气/液态的制冷剂
经过配管送至各个室内机端末,在室内机的内部
通过热交换器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冷/热处理。
定频压缩机:按照一定的转速进行运转的压缩机。
变频压缩机:根据室内的状态,转速会自动进行快慢调节的压缩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吸取热量,向环境排放热量。制冷剂一系列状态变化过程的综合为
制冷循环。为了实现制冷循环,必须消耗能量。所消耗能量的形式可
以是机械能、电能、 热能、太阳能或其它可能的形式。
1.2 人工制冷及其基本方法
? 1.相变制冷
?
即利用物质相变的吸热效应实现制冷。如冰融化时要吸取 80
kcal/kg 的熔解热;氨在1标准大气压下汽化时要吸取 327kcal/kg 的
制冷与空调技术基础知识
1 制冷与空调技术概述
? 1.1制冷的基本概念
?
1.“制冷”的定义
?
制冷作为一门科学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
将某物体或流体冷却,使其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
低温。这里所说的“冷”是相对于环境而言的,灼热的铁放在空
气中,通过辐射和对流向环境传热,逐渐冷却到环境温度。它是
物质的物理变化来实现的,人们把这些物质叫做制冷剂或制冷工质。
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不断的进行各种状态变化,即处于各种不同的热
力状态。用来描述制冷剂热力状态的各种物理量称为热力工作状态参
数,简称状态参数。状态参数有:温度( T)、压力(P)、质量
(m)、密度(ρ)、焓(H)、熵(S)、内能(U)、质量体积
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点为 0度,沸点为100度,其间分100等份,
每一等份为摄氏1度,记做1℃。摄氏温标制为十进制,简单易算。相
应的温度计为摄氏温度计。按照国际规定,当温度在零上时,温度数
值前面加“+”号(可省略);当温度在零下时,温度数值前面加“-”
(不可省略)。
? 两种温标制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P型)组成的直流闭合电路,则有明显的珀尔帖效应,且冷热端无相
互干扰。半导体制冷就是利用半导体的温差电效应实现制冷。
半导体制冷原理
?
5.涡流管制冷
?
法国人兰克在1933年发明一种装置(涡流管),可以使压缩气体
产生涡流,并将气流分成冷、热两部分。涡流管装置由喷嘴、涡流室、
孔板、管子和控制阀组成。涡流室将管子分为冷端、热端两部分。喷
? T=(273+t )(K) t =(T-273) (℃)
?
测量温度的温度计的种类很多,制冷工程中常用的温度计有玻璃
温度计、热电偶式温度计、电接点式温度计、电阻式温度计和半导体
式温度计等。
?
2 .压力
?
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垂直作用力,物理学中称为压强
(P),在热力工程上称为压力。压力单位是帕[斯卡]( Pa),在工
压力。如果压力表指在 -0.1Mpa时,说明该容器内已处于真空状态。
?
容积内压力比外界大气压低的程度称为真空度。
?
2)绝对压力。以绝对零压力线(绝对真空)为测量基点测得的压
汽化潜热;干冰在1标准大气压下升华要吸取 137kcal/kg 的热量,
其升华温度为-78.9℃。目前干冰制冷常被用在人工降雨和医疗上。
?
2. 液体汽化制冷
?
液体汽化制冷是利用液体汽化时的吸热效应而实现制冷的。在
一定压力下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该热量称为液体的汽化潜热。
液体所吸收的热量来自被冷却对象,使被冷却对象温度降低,或者使
程应用时,帕的值太小,而是以它的 106倍作常用单位,称为 “兆帕”,
用“MPa”表示。1 Mpa=106Pa。
?
1)真空度。真空是指某一空间单位体积中气体分子数目减少到其
压力低于标准大气压的气体状态。完全没有物质的“绝对真空”是不
存在的。
?
真空度是表示真空程度的物理量。如果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上接一
只压力表,当表针指0Pa,说明容器内的压力恰好等于当时当地的大气
它维持低于环境温度的某一温度。
?
液体汽化制冷。
?
3.气体绝热膨胀制冷
?
利用气体通过节流阀或膨胀机绝热膨胀时,对外输出膨胀功,
同时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与液体汽化式制冷相比,气体膨胀
制冷是一种没有相变的制冷方式,所采用的工质主要是空气。此外,
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工质也可以是 CO2,O2,N2,He或其它理想
气体。
?
4.半导体制冷
?
半导体制冷又称热电制冷或温差电制冷。半导体制冷的依据是珀
尔帖效应,即:两种不同金属组成的闭合电路中接上一个直流电源时,
则一个接合点变冷,另一个接合点变热。但是纯金属的珀尔帖效应很
弱,且热量通过导线对冷热端有相互干扰,而用两种半导体(N型和
较低的温度;外层气体吸收能量,动能增加,又因为与管壁摩擦,将
部分动能变成热能,使得从控制阀流出的气体具有较高的温度。由此 可见,涡流管可以同时获得冷、热两种效应。用控制阀控制热端管子
中气体的压力,从而控制冷、热两股气流的流量及温度。
2热力学基础知识
? 2.1热力状态参数
?
在电冰箱、空调器中多采用物理方法制冷。物理方法制冷是应用
自发的传热降温,属于自然冷却,不是制冷。制冷就是从物体或
流体中取出热量,并将热量排放到环境介质中去,以产生低于环
境温度的过程。
?
2.制冷机
?
机械制冷中所需机器和设备的总合称为制冷机。
?
3.工质
?
制冷机中使用的工作介质称为制冷工质,即制冷剂。制冷剂在制
冷机中循环流动,同时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即不断地从被冷却对象
嘴沿涡流室切向布置,孔板在涡流室与冷端管子之间,热端管子出口
处装控制阀,管外为大气。经过压缩并冷却到常温的气体进入喷嘴, 在喷嘴中膨胀并加速到音速,从切线方向射入涡流室,形成自由涡流。
自由涡流的旋转角速度离中心越近就越大。由于角速度不同,在环形 气流的层与层之间产生摩擦,内层气体失去能量,从孔板流出时具有
(v)、比热容(C)等。
?
1.温度
?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
所有的气体、液体、固体都具有热。热度的数量表示叫做温度。为了
使温度的测量一致,需要有衡量温度的标尺(称作温标)规定测量温 度的基点和单位。目前,在日常生活和制冷技术中常用的是热力学温
标T( K )、和摄氏温标(℃)两种。
?
1)热力学温标T。热力学温标又称开尔文温标或绝对温标,单位
是K。它规定将纯净的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点定为 273.16K,
沸点为373.16K,其间分100等份,每一等份为开氏1度,记做1K。
在热力学中规定,当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终止,其热力学温度为 0度,
即T=0K 。
?
2)摄氏温标t 。摄氏温标又称国际温标,单位是 ℃。它是以纯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