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市各区2021年高三语文一模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北京市各区2021年高三语文一模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北京市各区2021年高三语文一模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2021年朝阳一模(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1题。

(共20分)唐制,岭南为五府,府部州以十数。

其大小之戎,号令之用,则听于节度使焉。

其外大海多蛮夷,由流求、诃陵,西抵大夏、康居,环水而国以百数,则统于押蕃舶使焉。

内之幅员万里,以执秩拱稽,时听教命;外之羁属数万里,以译言赠宝,岁帅贡职。

合二使之重,以治于广州,故宾军之事,宜无与校大。

且宾有牲牢饔饩,嘉乐好礼,以同远合疏;军有犒馈宴飨,劳旋勤归,以群力一心。

于是治也,闬闳阶序,不可与他邦类,必厚栋大梁,夷庭高门,然后可以上充于揖让,下周于步武。

今御史大夫扶风公廉广州,且专二使,增德以来远人,申威以修戎政。

大飨宴合乐,从其丰盈。

先是为堂于治城西北陬,其位,公北向,宾众南向,奏部伎于其西,视泉池于其东。

隅奥庳侧,庭庑下陋,日未及晡,则赫炎当目,汗眩更起,而礼莫克终。

故凡大宴飨、大宾旅,则寓于外垒,仪形不称。

公乃始斥其制,为堂南面,横八楹,纵十楹,飨宴之位,化为东序,西又如之。

其外更衣之次,膳食之宇,列观以游目,偶亭以展声,弥望极顾,莫究其往。

泉池之旧,增浚益植,以暇以息,如在林壑。

问工焉取,则师舆是供;问役焉取,则蛮隶是征;问材焉取,则隙宇是迁。

或益其阙,伐山浮海,农贾拱手,张目视具。

乃十月甲子克成,公命飨于新堂。

幢牙茸纛【1】,金节析羽,咸饰于下。

鼓以鼖晋【2】,金以铎铙。

公与监军使,肃上宾,延群僚,将校士吏,咸次于位。

卉裳罽衣【3】,胡夷蜑蛮,睢盱【4】就列者,千人以上。

燔炮胾炙,羽鳞狸互之物,沉泛醍盎【5】之齐,均饫于卒士。

兴王之舞,服夷之伎,揳击吹鼓之音,飞腾幻怪之容,寰观于远迩。

礼成乐遍,以叙而贺,且曰:"是邦临护之大,五人合之,非是堂之制不可以备物,非公之德不可以容众。

旷于往初,肇自今兹,太和有人,以观远方,古之戎政,其曷用加此!"华元,名大夫也,杀羊而御者不及;霍去病,良将军也,余肉而士有饥色。

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语文3月统一测试(一模)试题

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语文3月统一测试(一模)试题

语文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共18分。

文学功能的弱化韩少功①最近几十年来,文学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1980年代很多青年征婚者(zì xǔ)“爱好文学”,到今天“文青”在不少场合成为贬义词,可逆的和不可逆的变化交织在一起,让我们有必要看清文学的新常态。

②在没有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的时代,作家几乎是最重要的社会信息报告人。

比如汉赋的文体特征就是铺陈白描,写到场景多是其上、其下、其左、其右如何如何,面面俱到,不厌其详。

巴尔扎克写一条街道,托尔斯泰写一个修道院,也可以有几页甚至十几页的静态细节,使文学具有某种百科全书的性质,富含生物学、地理学、建筑学、民俗学等各科知识。

那时的文学相当于今天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或报纸的头条新闻,散文、诗歌、小说是读者了解世界和人生的主要信息工具。

但时至今日,我们了解彼得堡不一定通过托尔斯泰,了解巴黎不一定通过波德莱尔,虽然文学还有个性化、具象化、深度化、虚构化等不可替代的文体特长,但强大的新闻业和互联网呼风唤雨,已经使文学的认知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转移给新兴的信息媒体。

③我小时候旷课逃学,常常是因为迷上了一本《铁道游击队》或《林海雪原》。

那时候娱乐方式不太多,文学就经常成为美酒、节日、快乐大本营,让很多人沉醉其中。

《红楼梦》里的富二代读《西厢记》,在正人君子眼里是“不正经”,是“玩物丧志”。

朱熹曾誓言“决不写诗”,陆游曾自贬其诗是“闲言语”,大概都觉得诗歌属于不正当场所,“高大上”人士在那里偶然出入,一旦被曝光也很失体面。

但时至今日,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唐诗宋词等都被归入“严肃”文学,“严肃”得几乎像数学和哲学,连某些文科学子也觉得读这些东西是一种苦差事,一点都不high。

如果不是要应考升学,他们可能更愿意去打电游、蹦迪、自拍、K歌……以至2014年全国电游总产值一千多亿,相当于电影业全部产值的四到五倍。

石景山区2021年高三统一练习语文学科答案及评分参考

石景山区2021年高三统一练习语文学科答案及评分参考

石景山区2021年高三统一练习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D(3分)2.A(3分)3.B(3分)4.A(3分)5.【答案要点和评分标准】①可以掌握人口数量,有助于国家制定调整税收政策。

②可以掌握个人基本情况,为国家制定经济计划、就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③可以掌握人口流动情况,有助于国家确定基础设施的数量与布局。

④可以掌握人口结构,为国家调整生育政策、改革退休制度提供重要依据。

(每答出1点得2分,最多得6分)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6.C(3分)7.B(3分)8.D(3分)9.C(3分)10.【答案及评分标准】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断句6处,每断对2处得1分,共3分)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

11.【答案示例及评分标准】例一:于危急时刻接受好友临终嘱托,甘冒风险,送银于其家人,践行承诺。

例二:年逾古稀,体弱多病,却不辞辛劳,徒步万里,看望被贬谪的苏轼兄弟。

(每例2分,共4分)12.【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批评管仲的原因:不节俭,不知礼(每点1分,共2分)。

褒扬管仲的原因:尊王攘夷,保存了华夏文明,造福百姓(2分)。

孔子品评人物遵循的原则:坚持“两点论”,客观全面、一分为二地品评人物;遵循“重点论”,看事功重于看小节(1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3.C(3分)14.D(3分)15.【答案示例及评分标准】“孤”字和“归”字都能表达思乡之情。

“孤”字自况处境,突出作者思念家乡却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归”字则想象家人盼望自己遥望天际归帆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思乡之情。

(共性2分,不同4分,共6分)16.【答案及评分标准】(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4)恍惊起而长嗟失向来之烟霞(每句1分,共8分)17.【评分标准】结合人物姓名表明态度1分,列举相关情节2分,说明看法2分。

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那么逍遥是否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庄子在《齐物论》篇中又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似乎又要反对执著追求大知大年了,然则我们应如何了解庄子的意思?“逍遥”,自然是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

然而这理解只是初步的。

从客观的现实世界来看,任何事情都必然是已被置于因果网络之中。

而所有现实存在又皆有其实际条件之依待,有果必有所依之因。

要说有待,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就算列子御风亦有待于风。

那么,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可能的?郭象《庄子注》认为,逍遥之义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立言。

逍遥所描述的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境界,而非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

放在境界上讲,则“一逍遥一切逍遥”,宇宙万物从逍遥境界观照而言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

这种观照的境界,乃一艺术境界,而非道德修养境界。

这种境界即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从而达致庄子所言“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一种含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之境。

所以,从无待逍遥而言,则大鹏小鸟皆同。

郭象说:“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

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然而这里或会产生一个问题:反观《逍遥游》的文本里,庄子似乎有意抬高大鹏列子彭祖大椿,而贬低斥鹞宋荣朝茵蟪蛄,即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岂不是与郭注“各适自性,逍遥一也”的说法矛盾吗? 郭象认为,这当中不仅没有矛盾,而且还透露了庄子的精义。

因为在庄子那里,所谓大小、长短、夭寿、高下之差乃是由于对待比较而成,是我们成心的知见。

正是由于出自比较,则小年固然不及大年,然而大年却永远可以有一“更大之年”去与它相比,则大年亦成小年了。

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3月统一测试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全部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养老券整齐化一吞噬(shí)失之东隅(yú)B.经纪人寥若辰星窈窕(tiǎo)自怨自艾(ài)C.跑龙套耳濡目染烘焙(bèi)暴殄(tiǎn)天物D.破天慌锱铢必较忖(cǔn)度叱咤(chà)风云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监督官员是人民的权利和职责,法律允许人民监督官员的限度就是民主的尺度,只有在专制的社会中民众才会噤若寒蝉、三缄其口。

B.好莱坞商业片中的中国面孔正日渐增多,如《环形使者》中的许晴,《敢死队2》中的余男。

尽管她们的戏份有限,却足以让影片蓬荜生辉。

C.在实际生活中拙于交往的人,多精于事业。

他们不善应酬,只想着把工作干好。

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潜心钻研,挖井见泉,是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D.电视剧《老严有女不愁嫁》讲述老严退休后监控女儿感情生活的故事。

为了这个掌上明珠,老严真是操碎了心,就怕女儿遇人不淑,嫁给一个不靠谱的男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奥巴马的第二任期内,枪支管理成为他不得不尽力解决的问题。

国事千头万绪,禁枪成为必须处理的急务,这倒也颇具美国特色。

B.为了应对雾霾天气给驾驶员带来的行车干扰,交通管理部门在绕城快速路两侧设置了用波纹钢制成的防冲撞护栏,并种植了防眩绿化。

C.去年年底,一位名叫奇尔布莱德的英国男子在其任职公司组织的圣诞聚会上狂跳“骑马舞”时,因急性心力衰竭突然猝死,真可谓乐极生悲。

D.坎比亚索在阿根廷国家足球队中司职中场,凭借充沛的体能和全面的技术被很多前辈看好。

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是一道屏障,深得主教练倚重。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语文高考一模及上学期期末卷【语运题及答案解析】汇集练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语文高考一模及上学期期末卷【语运题及答案解析】汇集练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语文高考一模及上学期期末卷【语运题及答案解析】汇集练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语文一模卷【语运题】2021年石景山一模语言基础运用(5分)"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诚哉斯言!认识一个人,需要全面观察他的所作所为,认真探究他如此作为的心态,仔细审视他作为之后的原因。

人的作为总是有其因由的,如果只看"表现",就有可能受骗,所以要看其动机。

干好事,是实心实意为他人,还是为了骗取信任和荣誉?干了坏事,是出自本心,还是不得已而为之?_,善而不赏;无心为恶,___。

这有一定的道理。

正因为如此,还得考察其人有所作为之后的心情。

实心实意做了好事的,绝不会张扬、得意;不得已做了坏事的,事后则会不安地检讨、自责。

这无疑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依据。

(1)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每处限4个字。

(2分)(2)请根据语境修改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使其更加准确、连贯。

要求;保留原有信息,将修改后的语句写在答题卡上。

(3分)(1)【答案示例及评分标准】有心为善恶而不罚(每处1分,共2分)(2)【答案示例及评分标准】认真探究他如此作为的原因,仔细审视他作为之后的心态。

(3分)2021年房山一模语言基础运用(5分)①自2020年7月23日起飞,“天问一号”的火星之旅历经夏秋冬春四季轮回。

②而华夏民族叩问天地的壮阔诗篇,早在2300年前就已经起笔。

③“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命名,来源于屈原所作长诗《天问》。

④无论是对宇宙秘密的提问,还是对神话传说的发问,抑或对历史真相的追问,贯穿屈原《天问》的主线,无疑是对【甲】的独立探寻,对【乙】的理性质疑。

⑤从《天问》长诗问天,到“天问一号”巡天,华夏民族对星空的热望、对未知的求索历经千年而其命维新。

⑥我们有理由相信,屈原“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仰天长问,终将在“天问”计划的星辰大海征程中找到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③句如果放在第①句前面,从名称来源谈起,内容衔接会更顺畅。

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期末)试卷

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期末)试卷

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项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的是()A . 清朝初年,几代皇帝励精图治,终于光风霁月,出现了康雍乾盛世。

B . 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 . 这两位神交已久的学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安排的学术会议上萍水相逢之后,又只能各奔东西了。

D . 寒蝉与小灰雀不置可否地讥笑鲲鹏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或檀树的树枝,就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2. (2分) (2017高二上·宜昌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为了积极响应宜昌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我校谭子刚校长带领党员教师上街开展了文明劝导活动,田苹书记检查了我校师生对相关应知应会内容的掌握情况。

B . 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眼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原因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规模的扩大,我国的烟雾污染日趋严重造成的。

C . 天宫二号的航天员不仅可以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而且图像很清晰。

D . 各企业要严格落实《互联网接入服务规范》要求,参照《宽带速率测试方法》规定的测速方法,确保有线接入速率的平均值达到签约速率的90%。

3. (2分) (2017高一上·宜昌期中)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高考作文要有读者意识。

平时作文,①是写作者自赏,②是小范围好友传阅,③是通过发表让公众了解,文章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生命力的,④读者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很重要。

考扬作文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的戴着镣铐的舞蹈,考生要有读者意识。

考场作文的读者,就是那个未曾谋面的阅卷老师。

其读者的特殊性⑤决定了写作的特殊性,⑥ 决定了树立读者意识的必要性。

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

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

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试卷语文2022.01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集成电路是一种电子器件或部件,是采用氧化、光刻、扩散、外延、蒸铝等特定制造工艺,将晶体管、电容、电阻和电感等元件以及布线互连,制作在一块或多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某种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

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好、便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集成电路不仅在电视机、计算机等工民用电子设备中被普遍使用,在军事、通讯等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派生出互联网、智能手机、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堪称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石。

集成电路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复杂精密的产业链作为支撑。

一条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及相关支撑产业(见下图,虚线部分表示该环节技术我国尚不能完全自主可控):上游的设计环节属于智力密集型;中游的制造环节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下游的封装测试环节属于劳动密集型。

材料二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终端产品消费群体;二是集成电路产业位于电子信息产业链上游,而我国是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第一大国。

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产业链演化蕴藏了巨大动力。

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自给率要达到40%,2025年达到50%。

近年来,在市场行为和政府扶持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见下图),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品和服务链条初步形成,为建立相对自主可控的国产化制造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上材料取材于李传志的文章)材料三围绕如何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我国正在积极寻找新方法、新路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语文2021.03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1.本试卷共 11 页,共5道大题,24 道小题,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请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5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 题。

材料一人口普查是人口统计和人口调查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各国政府不同时期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最常用的调查方法。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的国家之一。

人口普查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时代。

据《史记》记载∶"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但《史记》中并没有记录确切人数。

到了西汉末年,才有确切记载的人口统计数据。

《汉书·地理志》记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有12233062户59594978人。

东汉时,户口调查逐渐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制度,称为"案比",案比每年定期举行。

从被称为中国档案界"四大发现"之一的《居延汉简》中留有的相关记载"戍卒南阳武当县龙里张贺年卅长七尺二寸黑色"来看,调查内容包括了个人的基本情况。

自明朝起,人口普查开始留有文物实证。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派军队协助地方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全国人户"点闸对比"(户口清查),给每户编制了户帖。

户帖类似今天的户口本,登载户主、人口姓名、年龄、家庭人口与户主的关系以及资产、职业等项目。

这场人口调查,被西方学者推崇为全世界最早的"人口普查"。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总结前期工作情况和试点经验,推出了"黄册制度"。

"黄册"统计内容更加详细,而且每十年就进行一次普查登记,成为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

清代因袭明代的办法,建立了户口黄册制度。

清康熙、雍正帝先后下诏把人头税并入田赋,即所谓"摊丁入亩"、此举引发了人口的激增。

乾降六年(1741年)人口总数突破1亿,而到了道光年间,当时的人口据统计己经有,4亿多人。

整个20世纪前半期,"四万万同胞"成为人们对中国人口数量的共识。

但确切的人口数量,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才有了准确统计。

此后,还进行过多次全国性人口普查。

"一普"是新中国第一次采用全面科学的调查方法开展人口普查,采用登记常住人口的办法,由户主到登记站登记。

1964年的"二普"首次将"文化程度""职业"等加入普查项目,调查数据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提供了可靠依据。

1982年的"三普"首次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

1990年,"四普"的调查项目增多到了21项。

2000年的"五普"首次使用光电录入技术并建立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统,还首次采用了长短表结合的调查方式。

2010年的"六普"则首次将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

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了大量人口基础数据,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取材于陈智、李冬云等人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A.《汉书》所记载的人口数量与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量相差不大。

B.《居延汉简》的文字记载表明东汉时期人口普查的内容包括了职业和财产。

C.政府主导推动实施、逐步完善"黄册制度"是清代人口普查值得借鉴的经验。

D.抗战歌曲《长城谣》中的"四万万同胞"未必是对当时人口数量的准确统计。

2.根据材料一,以下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六次人口普查特点的一项是(3分)A.普查间隔逐渐缩短B. 普查方法从单一到多样D.获得的数据越来越丰富 C.普查范围越来越广 I材料二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要想对人口工作作出决定性决策、对本国人口情况有充分的认识,就需要进行定期的人口普查。

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受教育程度、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况。

普查对象是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在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也属于普查对象。

人口普查分为"短表"和"长表"。

"短表"包括反映人口基本状况的项目,"长表"并非所有人都要填报,而是从全部住户中抽取10%,登记对象只需按照调查表如实、准确提供有关信息即可。

相比以往历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在数据采集和信息安全保障上有较大进步。

为提高数据质量,"七普"首次采集身份证号码,国家统计局还对身份证号信息进行了保密处理。

电子设备和数据联网增加了便捷性,自主填报保证了私密性,这些都有效防止了信息泄露情况的发生。

在高质量数据基础上,"七普"将更全面地反映中国人口变化态势。

此次普查的人口学背景有四大变化;一是数量转向,中国人口己于2019年突破14亿大关,虽仍处千缓慢增长中,但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很快将进入下降轨道。

二是年龄结构变化,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力人口于2011年开始波动下降,人口红利有所减退。

三是人口空间分布变化,城镇化进程加速。

四是受教育水平变化,人口素质显著提升,人力资本存量稳步提升。

"七普"针对流动人口的统计进一步细化,增添了出生地、5年前常住地等普查项目。

流动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直接影响到未来各项政策与规划的制定。

从商业角度看,有多少人口就有多大的市场规模;从政府角度看,人口因素决定了基础设施的数量和布局。

我国的人口集聚程度呈现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度重合的特征。

城市群人口密度越来越高,一方面与人口的迁徙流动相关,另一方面则有赖于城市区划的调整。

2012年前后,人口流动对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占比约为56%;而到2018年,人口迁徙对城镇人口增长的贡献占比下降了约20%。

现在,城镇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是城市区域的扩张,城郊地带并入城市,使城镇人口的基数增长,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在提高。

国内外更关注此次普查数据对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影响。

"十四五"时期中国老年人口占比将超20%,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七普"数据不仅能反映老年人口总量增长,还能体现其收入水平、代际支持、生活状况等,将对这一战略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七普"人口普查数据将于2021年4月进入全面汇总和发布阶段。

最终发布的数据,将对包括生育政策调整、退休制度改革在内的许多国计民生重大政策的制定修改产生深远影响。

(取材于汪文正、武凤珠等人的文章)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七普"使用长短表结合的方式,首次对公民身份号码和流动人口信息进行采集。

B.数据采集全面、真实、准确,信息安全有保障,有助于"七普"获得高质量数据。

C. 目前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仅依靠城市区域的扩张,更有赖于人口的迁徙流动。

D,相较于人口增长惯性减弱,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因而更令人关注。

4.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口红利下降的同时,受教育水平提升而产生的人力资本红利也会下降。

B.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人口向这些地区集聚的趋势明显。

C.实施乡村振兴、提供适宜的就业平台,可有效推动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

D.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加剧,对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5.人口普查是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最常用的调查方法。

请综合两则材料,分条说明人口普查对于制定修改国家政策的作用。

(6 分)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1题。

(共19分)巢谷传【宋】苏辙巢谷,字元修。

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

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

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

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

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闻西边多骁勇,去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

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

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

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

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

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

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

"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

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

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

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结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土大夫皆违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

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

闻者皆笑其狂。

元符二年春,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

"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

"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

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

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

"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

"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

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

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昔赵襄子厄于晋阳,知伯率韩、魏决水围之。

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礼。

及襄子用张孟谈计,三家之围解,行赏群臣,以恭为先。

谈曰∶"晋阳之难,惟恭无功,褐为先之?"襄子曰∶"晋阳之难,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礼,吾是以先之。

"谷于朋友之义,实无愧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宝,后遇予兄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