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理论在电影中的应用WPS(完整版)
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

李晓君
(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传媒学院)
摘 要 : 在构成电影画面造型的各个要素中, 色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画面的塑造上不仅有美观的作用, 而且能表达画面含义、 传递影片风格、渲染观众情绪,还可促进情节发展,丰富影片内涵。 关键词:电影;色彩;运用
当彩色电影渐渐取代黑白电影后, 色彩的运用便成了影视创作中重要的一 部分,当色彩与影片的主题相关联时, 可以立即使观众产生共鸣,如果创作者 在影片中精心安排色彩,可以从视觉或 心理上赋予影片更丰富的表达层次。 1 色彩的运用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画面构图的合理安排可以吸引观众 将注意力集中在表现对象,除此之外, 色彩的运用也可以将观众的注意力保持 在兴趣点。创作者往往会赋予画面主体 明亮或饱和色彩,并将画面主体放置在 对比鲜明的背景下,达到轻松吸引观众 的眼球的目的。 电影《昆虫总动员》中,大量运用了 对比色,渲染了影片的基调,营造了影片 轻松、明快的氛围。影片开篇,红色的小 汽车在大片的绿林中盘山而上,给观众带 来了一个小小的震撼。小瓢虫在爸妈的注 视下破壳而出,翠绿的叶子中,红色小瓢 虫笨拙的学习飞行,憨态可掬,画面随即 温暖起来。而万绿丛中一点红,也让观众 的目光牢牢锁定在小瓢虫身上。黑蚂蚁搬 着红白相间的饼干盒在森林里爬行,红白 相间的饼干盒在森林里也十分的耀眼。 电影《伴你高飞》中,同样运用了 对比色,艾米刚到爸爸家里,爸爸清晨 飞行,导演给爸爸设计的是一顶红色的 毛线帽。画面采用俯拍的角度时,观众 看到爸爸红色的毛线帽在绿色草地衬托 下显得格外的耀眼。爸爸这样的装束, 在用尽全力的飞行中显得怪异,艾米吃 惊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最后迅速转身回 屋。这一情节,除了运用对比色吸引观 众注意力外,也把艾米心里对爸爸的印 象呈现给观众,此时艾米心里对爸爸的 印象应是怪异的、疯狂的,甚至有些滑 稽。开发商破坏沼泽地,爸爸赤身穿着
浅谈色彩设计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

浅谈色彩设计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摘要]当前,影视作品越来越成为人们视觉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其造型语言是图像而非文字,所以,影视作品画面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观众视觉享受的好坏。
从彩色故事片诞生之日起,色彩就成为影视作品重要的造型语言。
人的生理特征决定了视觉感受比其他感官更为强烈,所以,在影视作品中,应利用色彩手段烘托气氛营造意境,让观众产生联想,形成共鸣,更容易让观众接受,而且恰当的使用色彩,比单纯的动作和语言更具有感染力。
影视作品本身大都是在讲述故事或记录某些事件,具有强烈的故事性和文学性的特点,色彩造型语言在影视作品中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必须依附于故事主题和故事情节,观众的视觉审美归根结底还是要满足一种情感需求,因此,利用设计性色彩形成一种与故事主题和故事情绪高度统一的影片调子,应该成为色彩设计在影视作品中比较合理的利用法则。
[关键词]色彩语言影调视觉审美独立性依赖性统一目录一.引论4二.色彩设计、色调与影调 4 三.色彩语言的独立性 4 四.色彩语言的依赖性 5五.色彩造型语言的合理运用5六.结论 6七、参考文献 6引言作为一个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使我对电影电视这一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视觉艺术形式由简单的喜欢转变为执着的热爱,这次我把色彩设计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作为我的论文研究方向,希望这次论文的写作能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一种比较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思辨方法。
浅谈色彩设计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一.引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人们更愿意用一种直观而简易的方式获取信息,因此,与文字一样可以承载、记录信息的图像和影像成为人们重要的视觉消费品,所以,有人断言“读图时代”已经来临。
其实新世纪伊始,影视作品就越来越成为人们视觉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它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是一种视觉符号,而并非文字。
人的生理特征决定了由这些视觉符号形成的视觉感受比其他感官要强烈得多,而这些视觉符号中最为重要的,我认为,应该归于色彩,色彩可以让观众直接感受到影片想要表达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引发观众各自的联想。
论色彩运用在影视创作中情感表达word

论色彩运用在影视创作中情感表达论色彩运用在影视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摘要:自美籍导演鲁宾·马莫里安的《浮华世界》作为第一步真正意义上的彩色影片走进观众视野后,色彩随之成为影视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造型元素和表现手法。
影视作品中的色彩运用除可真实再现其自身自然属性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发各人不同的心理反应,从而产生相应各异的情感表达效果。
本文着重通过色彩在影视作品的运用,探讨色彩与情感表达的微妙关系,论证色彩在应试心理表达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体会色彩的独特魅力。
关键字:色彩、影视、情感表达目录一.认识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41.影视作品色彩运用的产生与发展42.影视作品中色彩运用的观众情感认同基础(色彩的物理,生理性以及观众的心理经验)4二.黑白影像——含蓄中蕴藏的细腻深厚41.黑,白,灰的色彩特性62.影视创作中黑白影像的情感表达(《南京!南京!》《辛德勒名单》《我的父亲母亲》)6三.绚丽银幕——“色彩既情感”61.色彩对影片人物的心理与性格塑造(《大红灯笼高高挂》)72.主观色彩运用在影片中的情感表达(《英雄》)73.色彩在影视创作中的象征意义(《红高粱》)8四.结语9一.认识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自然界其实并没有色彩,而人类之所以可以看见五彩缤纷的世界,是因为光的存在。
”李雪山,鲍岩民.电影色彩的语言与文化张力[J]电影文学,2011,(13).而对于影视作品,这一被光与影深深牵引着的艺术,在它第一次开始呈现出光的色彩的时候,人类就再也不能舍弃对于影视作品中的色彩的追求了。
1.影视作品色彩运用的产生与发展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说:“电影是唯一可以让我们知道它的诞生日期的艺术,不象其他各种艺术的诞生日期已经无法稽考。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有幸能够了解影视艺术的整个发展史。
从卢米埃尔兄弟将影像搬上大荧幕开始,电影艺术就借助科技的发展迅速地成长起来。
从黑白默片到彩色有声电影,只用了短短的四十年。
电影色彩学打印版

第一章认识色彩红色:是最初的颜色,最早被命名,波长最长,古人尚红,《包着红头巾的男子》《红色沙漠》《红》《红气球》蓝色:最晚被命名,《去年夏天,宁静的海》《蓝》黄色:《黄土地》《末代皇帝》第二章光与色光源:广义上的概念,一切能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辐射电磁波的物质都可以称为光源,狭义上的概念则是指照明,是能在可见光整个波段范围内能提供较均匀分布的光能辐射体色温:某一光源发射的光颜色与黑体温度升高到某一温度时辐射光的颜色相同,黑体此时的温度就称该光源的色温。
以绝对温度K来表示物体色:一个物体的色彩由投射光和它自身的表面两个因素决定,物体表面的物理特性各不相同,即对于不同波长的光波的反射情况均不同卡拉瓦乔酒窖光线:他创造了强调明暗对比的酒窖光线法,把物体完全沉于黑暗中,用集中的光把主要部分突出出来,使画面明暗对比强烈,形体结实厚重,构图简洁单纯伦勃朗,紫金色的黑暗:他用光的明暗强烈对比突出形象的主要部分,弱化暗部和消融次要因素,使受光部分的质感极为强烈造成心理刻画的效果第三章色彩生理学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锥体细胞含感红色,感蓝色和感绿色纤维,具有精细的分辨力和很好的颜色分辨能力,但必须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才能分辩颜色和物体细节。
杆体细胞只能提供亮度信息,产生亮度视觉,而不能提供颜色信息和颜色视觉,而且杆体细胞对视觉影像细部的分辨能力较差,因此在暗视觉条件下,眼睛只能看见物体的轮廓和少量细节,对物体的颜色没有辨别能力视觉残像(视觉后象):眼睛注视一个彩色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再移视另一均匀表面时,就会在视野中产生一个形状与之相似的彩色影像,该影像色大体为原物的互补色当外界物体的视觉刺激作用停止以后,在眼睛视网膜上的影像感觉并不会立刻消失,这种视觉现象称为视觉残像,也叫视觉后象当视觉神经兴奋尚未达到高峰,由于视觉惯性作用残留的后像叫正残像,或正后像由于视觉神经兴奋过度而产生疲劳并诱导出相反的结果叫负残像同时对比:物体的颜色因为受其相邻色或包围色的影响而在视觉上产生变化(物体色大致向相邻色或包围色的互补色的方向变化)这一现象叫做色的同时对比,或色的旁侧对比第四章色彩表情与象征什么是色彩的表情与象征:色彩表情即指借助同视觉经验相一致的简化色彩,来传达人们思想感情或精神愿望,色彩象征产生于色彩色彩经验的普遍化,色彩心理效果的抽象化绿色:大自然,生命,春天,生意兴隆,希望,处于萌芽阶段的爱,不成熟的青春,和平,低贱,毒药紫色:1象征高贵,权利,虔诚和信仰,阴森可怕,神秘,不忠实,性,2在中国古代,紫色象征权贵,紫色为无比神圣的颜色,秦汉时期以紫为天之色,含有权贵,神秘,庄重,高雅的意思3在欧洲普紫红色是教皇专用的色彩,是教皇权利的象征4不纯洁的暗紫色预示着不祥之兆,是一种污晦的色彩,5同等份额相互混合的淡紫色也有很大的矛盾性,不纯的淡紫色在大面积使用时给人一种暧昧不清,不愉快的感受6紫色与金色的结合代表舒适生活的腐败,紫色则为事情不利的一面,无节制和自负7紫色因与夜空阴影相联系,所以富有神秘感8紫色易引起心理上的犹豫和不安灰色:不显眼,不自信,沉默寡言是灰色的表情,灰色在象征学上引申为矛盾的感情,灰色的感情便是逃避这一切的事物,保持着虚幻的阴影,幻觉和幻影,年老,混沌,过去,贫穷,秘密,非法,谦虚也是它的象征意义。
色彩和光影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

的假定思想 。 例如在好莱坞动 画《 疯狂原 始人》 中, 为 了增加动画片的浪 漫感 , 动画片 中随处可见 丰富绚 丽的色彩 , 虽然小伊一家后来 遇到了磨 难, 但动画制作方 为了不丢失影 片整 体的喜剧效果 , 依 旧多运 用红 色 与 赭石色作为背景 。 《 疯狂原始人》 中灰 向色场景的典型应用是 : 爸爸瓜哥 为 了将每个家庭成员扔到对岸打算 牺牲 自己,整个镜头 中才 出现 了灰 白的色彩 与滚滚 的浓娴 , 从而烘托 出了悲壮的气氛 , 爸爸瓜哥牺牲 自己 保护家人而 勇于牺牲 的形象跃然荧屏 , 震撼人心 。 第二 , 人物主观色彩 的应用 。 人物的 主观色彩体现在对影片中人物 性格的刻画 。 为 了凸显影视动 画中人物 的奇异性格 , 影视动画需要对影 视人物的色彩进行处理 , 而这些主观的处理需要不 同场景进行烘托。在 部成型的动 画片 中,人物 的色彩会伴随着动 画场景 的变化 与人物情 绪的变化而变化 。 如在动画片《 冰河世纪》 中, 动物们需要置身于茫茫雪 原中是动画场景对动画人物 的特殊需要 , 在影片开始 的时候 , 动物们 的 生活 闲适 自f } I , 大背景则多 为白色 , 当动物 们在大海 中搏击风浪 时 , 为 了配合 动物 们英勇果 敢的形象 , 则 背景 色调多以蓝色为 主 , 等到 《 冰河 世纪》 中的最后一 季时 , 动 画片着意冰河世 纪的快要过 去 , 动物们也 由 冰河世纪 中的冷峻性情转变 为温 和 ,这时影片 中则大量 的运 用明艳 的 颜 色作 为背景。
色彩和光影在影视动画 中的应用
■ 文 /冯 秋 妹
摘要 :
对影视动画中的光影设定 , 是影 } 见 动画作者的对剧情 的一 种表现形式 , 也是影视动画创作 的必不可少 的条件 , 同时 也是吸引观 众, 表达剧情与渲染气氛必不可少的 重要手段。恰 当的光影展现可以作者的作品更真实与生动 , 从而让影视动画更有感染力 。
举例说明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一、概述影视作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色彩作为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精心选择和运用色彩,影视作品可以传达情感、营造氛围、塑造角色形象,并对观众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探讨其在影视艺术中的重要性。
二、色彩对情感、氛围的营造1. 暖色调与冷色调的搭配在影视作品中,暖色调和冷色调的搭配常常被用来营造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暖色调可以使人产生温暖、舒适的感觉,常用于温馨、浪漫的场景中,而冷色调则给人一种冷静、冷淡的感觉,常用于悬疑、恐怖的场景中。
通过对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巧妙运用,影视作品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营造氛围,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
2. 色彩与情绪的挂钩色彩在影视作品中还常常与情绪挂钩。
比如红色常常代表热情、激情,蓝色常常代表冷静、深沉,黄色常常代表活力、温暖。
影视导演通过巧妙运用色彩,可以在观众心中唤起不同的情绪共鸣,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影视作品更加生动鲜活。
三、色彩对角色形象的塑造1. 主角与配角的色彩差异在影视作品中,主角和配角通常会通过色彩差异来展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
主角常常会使用明亮、鲜艳的色彩,使其在画面中更加突出,从而吸引观众的关注,而配角则倾向于使用暗淡、平淡的色彩,让观众更加关注主角的形象。
通过色彩的差异,影视作品能够更好地突出主角的形象,提升观众对主角的认同感。
2. 色彩对反派形象的塑造色彩在影视作品中还常常被用来塑造反派形象。
暗黑、冷酷的色彩常常会与反派形象相通联,使其看起来更加阴险、狡诈。
通过对反派形象的色彩塑造,影视作品能够更好地突出反派的邪恶性格,增强观众对反派的厌恶感。
四、色彩对剧情、氛围的营造1. 色彩与剧情发展的关系色彩在影视作品中也常常与剧情发展密切相关。
比如在悬疑、惊悚类影视作品中,常常会运用阴郁、暗淡的色彩来营造紧张的氛围,使得观众更加紧张、充满期待,增强影视作品的悬念。
浅析色彩语言在电影中的运用

浅析色彩语言在电影中的运用电影作为一个已有百年历史的艺术门类,从最初的默片、黑白片到如今的立体声彩色片,经历了从技术到艺术的不断探索与完善。
1935年美国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的诞生,标志着电影从黑白片进入彩色片时代,色彩也成为了电影表现的重要元素。
色彩本身能引起情绪反应,在视觉世界中它是生命和活力的象征,是自然美的一种最生动的属性,因此色彩成了艺术表现中的一种传统手段。
专家们对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做了大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红色,代表生命,热情,真诚,兴奋,炽热,积极,吉祥,警示,危险,革命,战争;橙色,代表热情,温和,喜庆,晨光,轻松,嫉妒,权利,诱惑;黄色,代表富贵,荣耀,地位,皇室,光耀,疑惑,轻薄,统治;绿色,代表春季,青春,鲜活,生机,安全,和平,平静,希望,嫉妒,阴冷;青色,代表深远,淡雅,冷漠,独立,沉稳,消极,寒冷;蓝色,代表深邃,太空,无限,幽静,冷静,凄凉,压抑,忧郁;紫色,代表华贵,神秘,严肃,娴静,柔和,庄严,沉稳;黑色,代表沉默,严肃,神秘,悲哀,恐惧,死亡,黑夜,诡异,阴郁,压抑;白色,代表纯洁,淡雅,明快,冷清,寒雪,快乐;灰色:和谐,稳定,静止,忧郁,平和,中性。
这些通用的色彩句法,帮住人们了解了色彩所具有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但在电影中,色彩只有进入到结构层面才具有审美价值。
中外电影大师们对色彩的应用也早已突破了简单对号入座的层面,他们通过艺术地控制光影,选择色彩来构成节奏,运用色彩来营造独特的审美心理,引导观众自然而然进入创作者营造的心理环境。
参与叙事,推动情节发展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是否得当关键在于能否自然地表现出故事情节,能否带给观众独特的视觉心理体验,要用色彩展现一个故事,营造一个好的故事氛围,也为人物的出场奠定合理的基础。
在任何的电影中,色彩不仅仅要传达本身所含有的意义,而且最重要的是推进情节的展开和情节的转折。
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三色”系列中的《蓝色》,以忧郁的蓝色为主色调——蓝色的玻璃糖纸,晶莹璀璨的蓝色水晶吊灯,充盈画面的碧蓝色游泳池,以及蓝色的房间不时出现,空灵深邃而略带伤感。
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doc

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摘要:色彩是使世界丰富多彩的重要元素,在影视作品中,色彩的作用也极为重要。
在完全由视觉信息构成的影视作品中,色彩的选择及应用都是极其讲究的,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仅是一个色彩的世界,同时还通过画面表现作品的思想和感情。
也就是说要根据情节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通过对影视作品中色彩应用的探讨和对色彩的剖析,分析其所具有的基本概念、表达的感情和象征性。
关键词:影视作品;视觉信息;色彩引言一、色彩的基本理论及其影响“色彩”一词用来表现客观物质世界的总的色彩现象,它不只包括色彩的颜色数量,也包含了各类形状以及形色各异的世间万象。
在影视作品中,色彩作用于人的情感,快捷而富有冲击力,同时也最没有逻辑性。
影视中色彩的应用除了依据色彩的物理性质,更多的则是依据色彩对人的心理的影响。
冷色和暖色就是依据色彩带给人的心理错觉进行的物理性分类,对于波长长的红、橙和黄色光,可以使人们想到太阳、火焰等,使人们感到温暖、热情、有活力,我们称它们为“暖色”。
相反,波长短的紫、蓝和绿色光则让人们想到天空、海洋、夜晚,使人们感到空旷、凉爽、寒冷、安静,我们称它们为“冷色”。
但这些冷暖感觉,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温度,而是由我们的心理联想造成的。
冷暖色除了能带给我们温度上的不同感觉外,还会带来诸如重量感、进退感等感受。
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度强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觉;冷色的透明感较之暖色更强;冷色有距离远的感觉,暖色则有迫近感。
一般来说,如果想把狭窄的空间变得宽敞,应该使用明亮的冷色调。
除了冷暖色能带给人心理错觉外,明度和饱和度也会引起对色彩物理印象的错觉。
暗色给人重的感觉,明色给人轻的感觉;淡色使人觉得柔软,深色则让人觉得强硬。
二、色彩在电影中的功能(一)叙述情节和交代环境以增强视觉效果把色彩作为影片的基本元素是借鉴了色彩在摄影和艺术中的画面效果,在这里,色彩同电影的其他要素一起经过科学艺术的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框架,或者说是电影的基调,剩下的故事情节大都在这个基调内进行展开和体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来说,色彩是可 以直接对精神发生作用 的工具。色彩是琴键, 眼睛是键锤,精神是多 位的钢琴,而画家是手, 一只以某种琴键为中介 来使人的精神发生震颤 的手。”
瓦西里·康定斯基, 俄罗斯的画家和美术 理论家。
彩色电影之前的黑白电影是“实际上是一个 用光线进行绘画的过程。”那么,黑白电影 之后的彩色电影准确地说应该是“它不仅是 用光线,而且是用色彩进行绘画的过程。”
重点色通常都是 以服装色和道具色 表现出来的。它必 须具备两个条件才 能引起视觉的特殊 注意:
(A)与众不同;
(B)前所未有。
3贯穿色
在一部影片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但贯穿于 全剧中,能够引起视觉特殊注意,并且能够 起到强调和呼应作用的色彩叫贯穿色。
当贯穿色出现的次数比较多、比较密集的时 候,它就不仅可以传递特殊的情绪,而且可 以从某种程度上表现影片的整体情绪或影片 的主题精神。
电影色彩形式日趋完善,再借用、改变以及 融合传统绘画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
东方色彩表现艺术电影的代表
张艺谋,1950年11月14 日生于陕西西安,中国 电影导演,“第五代导 演”代表人物之一,美 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 学荣誉博士。
《红高粱》注重色彩表 现艺术。
基本理论
运用色彩表达感情的方法也是丰富多彩的。
服饰
道具
背景
本节学习要点:
结合影片《蓝》,探讨蓝色作为基调色、重点色 以及贯穿色在影片中的表达作用。
一、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氛围 二、表现主题 三、突显人物 四、控制节奏 五、辅助构图
案例分析-《蓝》中的蓝色在电影表达中的作用
蓝色
蓝色, 是眼睛看到短波光后生成的第一 心理反应。
蓝色最突出的感觉特征是寒冷,蓝色的寒 冷感还可以用来表现性格和态度的冷漠。
严格说来,运用什么色彩表达什么感情并没有一 定之规。关键的问题是要利用一定的方法,建立 起色彩之间的关系和秩序。
影视中,色彩的运用方式主要有:基调色,重点 色,贯穿色。
1.色彩基调
色彩基调赋予 影片某种特定 的总体情绪气 氛。色彩基调 是画面的表情, 是一部影片中 最重要的抒情 手段之一。
2.重点色
基耶斯洛夫斯基自己在谈到这三部曲时说的话: “《蓝色》自始至终都基调低沉,沉得令人发 闷。但在这极度的沉闷之中,却有一条有关生 命的主线,它让我们看到在如此非常环境中, 一个人竟能如此真实地坦露自己的心声。”
《剧情简介》
《蓝色》以诗意酣畅的忧郁格调讲述了作曲家之妻 因车祸痛失丈夫与爱子的悲伤。对往昔的追忆本已 使她在生与死的两难中徘徊不定,而她更大的心理 创痛却是在处理亡夫遗作时发现了他生前的艳遇… 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得她濒临于崩溃的边缘,于是 她一头扎入游泳池,沉溺呛水之后,反而激发她求 生,追求新生的勇气。
色彩理论在电影中的应用
文秘教研室 王仲轲
知识回顾
色彩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艺术语言。
首先,在生活中,不同的色彩给人带来不同 的体验,科学研究,色彩会给人带来心理及 情绪不同反应 ;
其次,在艺术作品中,色彩能够引起人们精 神上的反应,并深深地触及人们的心灵,与 人们的情感产生共鸣。
梵高说“绘画中, 色彩高于一切。”
一、色彩与电影
•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 夫斯基,波兰著名导演。 被称为"深紫色的叙事 思想家"、"电影诗人", 但自认为是"朴素的、 地方性的"导演。代表 作电影《蓝》《 白 》、 《红》三部曲;
生平简介
1941年6月27日生于波兰华沙,童年颠 沛流离,由于父亲罹患肺结核,使得全 家必须在不同的疗养院间往返迁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蓝色是冷静、广远、理 智的象征,但有一定的消极感。
蓝色的第二个感觉特征是悲哀和绝望
当蓝色的亮度降低,神经系统就立刻产生抑 制作用,使情绪降落到最低点。因此,蓝色 还是一种忧郁色。当一部影片以蓝色或蓝灰 色为基调时,会使我们感到一种十分忧郁和 压抑的气氛。
这也是蓝色在影视作品中运用得最广泛的一 种性质。
第二次游泳第二个镜头:水呈湖蓝色, 而上空呈深度暗蓝色
显得主人公比第一次游泳更加沉痛。
第三次白天游泳,湖水明度明显增加
色彩浓度减弱,阴影减少,桌布从痛苦中挣脱
不再自闭,不再孤独
第三次游泳的镜头结束时还出现了暖色
溺水后,再次浮出水面,柳暗花明 显得主人公不言放弃,坚强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蓝色与《蓝》的主题色彩
《蓝》中场景配置总是以主体色彩为核心展 开,所形成的场景色调总体统一于影片的总 体色彩基调。
具体可通过建筑、陈设、服装、化妆以及色 光表现。
灰蓝色的空间
灰蓝色的糖果包装纸
灰褐色的服装
深蓝色墙壁显得人物抑郁
蓝色的糖果
蓝色与影片节奏的控制
蓝色基调在游泳池镜头用的最为经典,因而, 以四次在游泳池拍摄的画面例,分析蓝色与 影片剧情的节奏关系。
游泳池第一次镜头水呈现蔚蓝色 暗示主人公想要忘记过去却内心压力、痛苦
第二次游泳第二个镜头:水呈湖蓝色 与第一次相比色彩明度有所增加,蓝色变淡
显得主人公痛苦减轻,内心略显轻松
1957年至1962年就读于由当时的先锋 艺术家创立的波兰洛兹电影学校,主修 导演课程。
1969年,凭借纪录片《照片》 (Photograph),年轻的基耶斯洛夫斯基 登上电视舞台,开始了他的创造生涯。
基耶斯洛夫斯基1979至1981年担任波兰电影工作者协会副 主席。同时他也是欧洲电影研究会的成员。他的一生都是 在对电影的思索与实践中度过;而在短暂一生,电影也的确 为他赢得了无尽的荣誉。其代表作《白色》获得柏林电影 节银熊奖。《蓝色》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红色》 获得10项国际大奖,还包括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奖 提名;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开篇的深蓝色营造沉重、压抑的氛围
灰蓝色显得阴郁、冷清、孤寂
灰蓝色加强悲剧的氛围
蓝色与刻画人物
刻画人物可以通过蓝色的灯光、道具
灰蓝色的透光显得主人公压抑
低明度的蓝色的灯光显得主人公抑郁、哀伤
游移不定的蓝色反光 暗示人物的内心的挣扎
高亮度蓝色隐喻主人公对新生的追求
蓝色,如雾、如梦 暗示主人公沉着、淡定回忆过去、平静地面对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