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一、前言压力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在工业和医疗行业的测量和控制系统中,它能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信号调理电路输出标准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方法。
二、信号收集首先需要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虑波处理,以去除不必要的噪声,使得输出信号更加清晰和稳定。
可以通过使用放大器对信号进行增益,以便更好地收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
在信号前端还可以添加加热电路,以使得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稳定、准确。
三、信号转换在信号的转换过程中,有两种基本的方法:通过变送器进行模拟信号的转换,或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的处理主要通过信号放大和频率滤波进行,而数字信号转换后需要经过数字滤波和数字信号处理进行处理。
四、信号处理一旦信号被转换成了数字信号,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这通常涉及到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以便更好地识别并拟合信号所对应的数据模型。
计算机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包括对数据进行排序、取平均、去除偏差等。
这种信号处理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五、信号输出在信号处理完成后,输出电路将根据信号处理的结果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电压或电流信号。
通常使用运算放大器或寄生参数放大器来放大来自信号处理链的某些信号,并将它们转换为恰当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理想情况下,该信号输出应该是在以标准信号输出的范围内,常见的标准信号包括(0-5V)、(0-10V)和(4-20mA)。
六、总结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例如传感器的特性、信号的变化范围等。
调整好相应的电路可以提高电信号量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实现更加稳定和可靠的数据测量。
信号调理与放大电路的设计

信号调理与放大电路的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信号调理与放大电路在电子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信号调理与放大电路的设计原理以及实际应用。
一、概述信号调理与放大电路的设计是为了改善信号的质量,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系统要求。
这些电路通常由多个模块组成,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
二、信号调理电路设计原理1. 放大器放大器是信号调理电路中的关键组件之一。
它的作用是增大信号的幅度或功率。
常见的放大器类型包括运算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信号的特性和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放大器类型,并确定合适的放大倍数。
2. 滤波器滤波器用于去除信号中的噪声或其他不需要的成分。
根据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可以将其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等类型。
在设计滤波器时,需要考虑信号频率范围、滤波器的通带和阻带特性,以及滤波器的阶数等参数。
3. 振荡器振荡器是用于产生连续的定频信号的电路。
常见的振荡器类型包括正弦波振荡器、方波振荡器等。
在振荡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信号的频率稳定性、波形失真程度以及输出功率等参数。
三、信号调理与放大电路的实际应用1. 生物医学领域信号调理与放大电路在生物医学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心电图仪、脑电图仪等设备需要对微弱的生物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2. 通信系统在通信系统中,信号调理与放大电路用于增强信号的强度和质量。
它可以用于信号的前置放大、中间放大和尾放大等环节,以确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受到干扰,保证通信质量。
3. 传感器系统传感器系统需要对传感器采集到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以提高传感器系统的灵敏度和精度。
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都需要通过信号调理与放大电路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
四、总结信号调理与放大电路的设计是电子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合适的电路模块,可以有效地提升信号的质量和系统的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信号调理与放大电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通信和传感器系统等领域,为各种应用提供了支持。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信号调理技术与电路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信号调理技术与电路设计在现代电子技术中,信号调理技术和电路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无论是在通信系统、音频处理还是传感器应用中,信号调理技术和电路设计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中的信号调理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电路设计。
一、信号调理技术信号调理技术是指对模拟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调制等处理,以使其能够适应特定的应用需求。
在信号调理技术中,常用的技术包括放大、滤波、调制、解调和调幅等。
1. 放大放大是信号调理技术中最常见的处理方式之一。
它通过使用放大器将输入信号的幅度增大,以便在后续电路中能够更好地进行处理。
常见的放大器包括运算放大器、差分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等。
2. 滤波滤波是信号调理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滤波器,我们可以选择性地通过或者阻断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滤波器的种类很多,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等。
3. 调制与解调调制和解调是在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信号调理技术。
调制是指将原始信号的某些特性以某种方式改变或转换,并与一定的载波信号进行合成,以便传输或处理。
解调则是将调制后的信号恢复为原始信号。
4. 调幅调幅是一种常见的信号调理技术,它在调制中广泛应用。
调幅是指根据原始信号的幅度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则,改变载波信号的幅度,使其携带原始信号信息。
二、电路设计在信号调理技术的基础上,电路设计是将各个模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并根据特定的应用需求设计合适的电路。
电路设计无论是在模拟电子技术还是数字电子技术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放大电路设计放大电路设计是电子技术中常见的任务之一。
在设计放大电路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增益、带宽、线性度等因素。
通过选择合适的放大器类型、反馈电路和元件参数等,可以实现满足要求的放大电路设计。
2. 滤波器电路设计滤波器电路设计是在滤波器的基础上进行的,它需要考虑到滤波器类型、截止频率、通带衰减等参数。
通过选择适当的滤波器结构和元件参数,可以实现对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滤波。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号调理电路

◦ 一般会比电源电压窄1V~几V ◦ 输入轨到轨运放(Rail-to-rail input,RRI),输入可接 近电源电压,或略超过电源电压(0.1V一般)
共模抑制比(Common-mode rejection ratio, CMRR):差模电压增益与共模电压增益的比值, 用dB表示
Av趋近于∞ Ri趋近于∞ Ro趋近于0 虚短:v+=v虚断:i+=i-=0
分析运放常用的条件
反相放大器
类型:电压并联负反馈
因 v v 则 v 0 则 i1 if 因 i 0 由图
v v vs i1 s R1 R1
vs+ -
if
Rf
i1
精密运放 高速运放 差分放大 仪表放大器 电流反馈型运算放大器(CFB) 比较器
R2 (V 2 V 1) R1 适用于正负噪音相当的场合 Vout
AD8276
三运放搭建仪表放大器原理图 =两个同相放大器+一个增益固定(为1)的差分放 大器 集成仪表放大器:INA128(TI)、AD521、 AD620 仅需添加少量的电阻,即可实现
◦ AD602、AD603 ◦ VCA810、VCA822等
利用VGA实现AGC功能
◦ 通信接收机中的应用
避免自激
直流特性差、适合放大高频交流信号、带宽不因频 率增加而减小、反馈电阻需恒定(一般比较小,参 照datasheet) Rf决定-3db带宽,稳定性受Rf影响 压摆率高,几千V/us 常用型号:OPA695(1400MHz、4300V/us)、 AD8009(700MHz、5500V/us)等 选仪器仪表、放大器类题的同学注意此类运放,一 些使用方法和常规运放不一样
模拟信号调理与处理电路设计

音频信号调理与处理电路设计
音频信号调理与处理电路概述
音频信号调理与处理电路是用于改善音频信号质量、增强音频效果并确保音频设备正常工 作的电路。
音频信号调理电路
包括前置放大器、滤波器、均衡器和压缩器等,用于调整音频信号的幅度、频率和动态范 围,以满足后续处理或播放的需求。
音频信号处理电路
包括效果器、混响器和均衡器等,用于添加特效、调整音色和改善音质,以提供更好的听 觉体验。
视频信号调理与处理电路设计
1 2 3
视频信号调理与处理电路概述
视频信号调理与处理电路是用于改善视频信号质 量、增强视频效果并确保视频设备正常工作的电 路。
视频信号调理电路
包括同步分离器、行场再生电路和钳位电路等, 用于恢复和调整视频信号的同步和幅度,以确保 图像的稳定性和清晰度。
视频信号处理电路
包括彩色校正器、亮度/对比度调整器和噪声抑 制器等,用于调整色彩、亮度和对比度,以及降 低噪声和改善画质。
用于固定和连接被测电路,确保测试过程 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测试方法与步骤
电源供电
为模拟信号调理与处理电路提供稳定的电源,确 保电路正常工作。
输出信号测量
使用示波器等测量仪器,对调理与处理后的输出 信号进行测量,记录相关数据。
ABCD
输入信号设置
根据需要设置输入信号的频率、幅度等参数,以 测试不同条件下的电路性能。
模块化设计
将模拟信号调理与处理电路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功能模块,便于模块间 的组合和替换,提高设计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THANKS
[ 感谢观看 ]
信号噪声抑制
01
噪声抑制
通过技术手段降低信号中的噪声成 分,提高信号质量。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与优化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与优化一、引言模拟信号调理电路是将原始模拟信号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放大、滤波、放大和线性度修正等处理,以便使信号适应后续数字转换或传输的要求。
本文旨在探讨模拟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与优化方法,以提高信号质量和系统性能。
二、模拟信号调理电路的基本组成1. 信号输入模拟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一步是信号输入,通常是通过传感器、采集模块等获取实际世界中的模拟信号。
此时,需考虑信号的幅值范围、频率特性和噪声等因素。
2. 前置放大器前置放大器用于增加信号的幅值,提高信号与噪声的比值。
在设计前置放大器时,需要考虑放大倍数、频率带宽和噪声等参数,并选择合适的放大器类型和电路拓扑。
3. 滤波器滤波器用于去除信号中的噪声和不需要的频率成分。
根据信号特性和应用需求,可以选择低通、高通、带通或带阻滤波器,并进行滤波器的参数调整和优化。
4. 线性度修正电路线性度修正电路用于处理信号的非线性特性,使信号输出与输入之间保持更好的线性关系。
在设计线性度修正电路时,需考虑非线性失真的原因和类型,选择适当的补偿电路并进行参数调整。
5. 后置放大器后置放大器用于增加信号的幅值,以满足后续的数字转换或传输要求。
在设计后置放大器时,需根据信号幅值范围和输出要求选择合适的放大器类型和电路拓扑,并进行增益和带宽的优化调整。
6. 输出接口输出接口是将处理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或传输给后续系统的关键部分。
根据应用需求,可以选择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通信接口等,并进行电平匹配和滤波设计。
三、模拟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方法1. 系统分析在进行模拟信号调理电路设计前,需对待处理信号进行系统分析。
包括信号的频率范围、幅值范围、噪声来源和特性等。
通过系统分析,可以明确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并为后续的电路设计提供依据。
2. 电路选型根据信号特性和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前置放大器、滤波器、线性度修正电路和后置放大器等电路模块。
考虑电路性能、成本和可靠性等因素,进行电路选型和配置设计。
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设计压力传感器是工业自动化中常见的一种传感器,通过其可以测量物体表面的压力及其变化。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和调理,以提高测量精度并减少误差。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运算放大器的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方法。
1. 信号调理电路基础信号调理电路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输入级、滤波电路、增益电路和输出级。
其中输入级接收传感器的模拟信号,滤波电路用于去除高频噪声,增益电路可以将信号放大至合适的范围,输出级最终将信号送入控制系统进行处理。
2. 压力传感器信号特性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通常为微小的电压信号,其幅值与被测物体的压力成正比。
由于压力传感器常常需要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因此其输出信号往往存在一定的噪声和漂移。
为了减小这些误差,我们需要将信号放大并进行滤波处理。
3. 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设计流程3.1 输入级设计输入级通常由一个运算放大器和一个 RC 滤波器组成,其中RC 滤波器用于去除高频噪声。
假设传感器输出电压为 V,那么输入级的运算放大器输入电压应设计为 V/2,通过调整 R 和C 的值可以得到合适的截止频率,同时保证输入电阻尽量大,以避免对传感器输出的干扰。
3.2 滤波电路设计滤波电路可以采用低通或带通滤波器,以去除输入信号中的高频干扰。
常见的滤波器类型有二阶 Butterworth 滤波器、Sallen-Key 滤波器以及多极 RC 滤波器。
选择滤波器类型时需要考虑频率响应、阶数、带宽和幅值响应等因素。
3.3 增益电路设计增益电路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放大至合适的范围,以方便后续数字化处理或控制。
增益电路可以采用单级或多级放大器,也可以采用可调增益放大器,以便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灵活调整增益大小。
3.4 输出级设计输出级通常由一个运算放大器和一个反馈电阻网络组成,反馈电阻网络可以通过调整电阻比例实现信号输出的零漂和增益校准。
同时需要考虑输出电压的范围、输出阻抗和功率等因素,以确保输出信号能够被控制系统准确接收。
电子电路设计中常见的信号调理电路与技巧

电子电路设计中常见的信号调理电路与技巧电子电路设计中的信号调理电路与技巧一、引言- 介绍电子电路设计中信号调理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二、信号调理的基本概念- 解释信号调理的定义和意义- 介绍信号调理的主要任务:增强信号、滤除噪声、调整信号幅度和频率等三、常见信号调理电路1. 放大器电路- 介绍放大器电路在信号调理中的作用和功能- 详细介绍常见的放大器类型:运放放大器、功放、差分放大器等- 分别解释每种放大器的原理和特点2. 滤波器电路- 介绍滤波器电路在信号调理中的作用和功能- 详细介绍常见的滤波器类型: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等- 分别解释每种滤波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3. 限幅电路- 介绍限幅电路在信号调理中的作用和功能- 详细介绍常见的限幅电路类型:正向限幅电路和反向限幅电路等- 分别解释每种限幅电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4. 整形电路- 介绍整形电路在信号调理中的作用和功能- 详细介绍常见的整形电路类型:整流电路、斜波整形电路和曲线整形电路等- 分别解释每种整形电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5. 转换电路- 介绍转换电路在信号调理中的作用和功能- 详细介绍常见的转换电路类型:模数转换电路和数模转换电路等- 分别解释每种转换电路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四、信号调理的技巧与注意事项1. 电源和接地- 解释良好的电源和接地是信号调理电路中的基础- 建议选用稳定和低噪声的电源,在接地设计中注意减小回路干扰2. 信号线路的布线与屏蔽- 强调信号线路的合理布线与屏蔽设计对于降低噪声的重要性- 提供合适的线路长度和屏蔽材料选择的建议3. 阻抗匹配与匹配网络- 解释阻抗匹配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介绍常见的匹配网络类型:L型网络、T型网络和π型网络等- 提供阻抗匹配和匹配网络设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4. 噪声抑制与滤除- 介绍在信号调理中常见的噪声类型和来源- 提供一些噪声抑制和滤除的技巧和方法,如信号平均、降噪滤波器和隔离放大器等五、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提供一些实际应用案例,如音频放大器、调制解调器和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等- 分析每个案例中的信号调理需求和采用的电路设计及技巧六、结论- 总结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中的主要内容和技巧- 强调信号调理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被控对象
Y
规律1: 如果Yn PM 且U n PM 那么Yn 1 PB 规律2: 如果Yn PM 且U n NM 那么Yn 1 PS 规律3: 如果Yn PS 规律4: 如果Yn NS 且U n NS 那么Yn 1 ZE 且U n PS 那么Yn 1 ZE
i 1, 2,, N
其中, Aij 为模糊语言值; x j 是一个输入变量;系数
i (2)观察法 通过观察人类控制行为并将其 集 a j 为待辩识的参数。模型的辩识分为两步,即结构 i i 控制思想提炼成一套基于模糊条件语句类型 参数 [ N , p] 的辩识和系数 { Aj , a j } 的辩识。如果模型已
智能控制技术
参考书目:
1.“智能控制系统及应用”孙增圻,邓志东等编著,清华 大学出版社,2011.9 2.“智能控制技术”张铭钧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7.1 3.“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师黎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4 4.智能控制及其matlab实现. 李国勇编著,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5
2016年4月
※智能控制问题的提出
•现代控制系统的复杂性 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时变性) 对象模型与环境(干扰)模型 高度的非线性 对象模型与环境(干扰)模型 任务要求的复杂性 系统运行行为上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导致的复 杂性,多模式集成和控制策略上的复杂性。 实际上现代的工业化生产已经从劳动密集型——设备密集型——信 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 •产生智能控制系统的
区,尽管模糊推理方程是线性的,但可以通过定义正 则化权系数来表达高度非线性的输入输出关系。 (3)基于对象模糊模型的模糊控制规则
基于被控对象的模糊模型来建立规则库,用多个控制
规则(“IF-THAN”的形式)来描述控制对象,这些 规则的反规则即为模糊控制规则库。例如:设被控对 象用六个模糊模型来描述:
•组织功能:系统对于复杂任务和各种传感器信息具有自行组织、自行协调功能。可以在任务要求
的范围内自行决策,出现多目标时可以适当地自行妥协。因此系统具有较好的主动性和灵活行。
第一篇 模糊控制技术及系统
• 模糊控制系统的构成
• 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 例:非晶制钢带钢水液位模糊控制 • 模糊跟踪控制——激光跟踪仪
※智能控制系统的定义
定义1:智能控制系统是智能机自动地完成其目标的控制过程。其中智 能机可在熟悉或不熟悉的环境中自动地或人机交互地完成任务。 定义2:智能控制系统是由智能控制机参与控制过程的系统。 •目标:将熟练的操作工,技术人员和专家的知识经验(包括思维过程)与 控制理论结合起来,去解决现代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研究对象是针对 被控对象及其环境、目标以及任务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而提出的。强调 自学习、自适应和自组织功能。 •分类:专家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
对于离散隶属度函数 u0
v (v) dv (v) dv v (v )
V v V m v
k 1 m
大 (e) 0.25, 适中 (e) 0.45, 小 (e) 0
设计工作:在系统偏差(语言变量)论域上划分
模糊子集(限定码=语言值)的数目、确定模糊子
集的隶属度函数及其重叠区域的大小,相当主观。
行量化。量化就是将论域离散成确定数目的几小
段(量化等级),每一段用确定术语作为标记形 成离散域。在此量化过程中就涉及量化因子和量 化方式。例如:已知某系统偏差的变化范围在10~10(论域)之间,在设计过程中选择量化等级为5, 用{-2,-1,0,1,2}来表示,即将领域划分成5个 区间:
u0
w v
i 1 N
N
i i
wi表示对于给定输
入的第 i 条模糊推理规则的 可信度。技术公式为:
w
i 1
i
w Ai ( x )
i j 1
j
p
0 j
如果需要建立一个模糊控制规则库去控制该对象,目 的使其输出 Y 为“零”。那么模糊规则库的功能就是 表达了当Y 偏离“零”时,控制量U的控制策略。
偏差区间 特征值 量化等级 -10,-5 -8 -2 -5,0 -3 -1 0 0 0 0, 5 3 1 5,10 8 2
二、知识库
通常模糊控制器设计的主要参数有:采样
定理(香农定理和被控过程的技术限制)、 量化等级(影响系统响应的超调量、上升 时间、稳态精度)、隶属度函数的类型和 重叠率、规则的数目和精确化计算方法。 实际上,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 有效地确立数据库和规则库,决策控制实 际上是依据规则库来实现的。
必然性 现代复杂系统普遍表现为系统模型难以通过传统数学工具来描述,故依 赖于数学工具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传统控制理论无法解决此类控制问题,客观 上要求提供一种更高层次的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可能性 1。熟练的操作工、技术人员和专家可以进行许多复杂的生产过程的目标 控制,效果令人满意。 2。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和微电子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在技术手段上为高 层次的智能控制的发展提供了保证,使控制技术工具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特点: •学习功能:系统能对一个过程或未知环境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学习、记忆、识别。并能将得到的经验
用于估计、分类、决策或控制,从而使系统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适应功能:智能行为是一种从输入到输出的映射关系,是不依赖于模型的自适应估计,因此比传统的能。
i i (1)专家经验法 指通过对专家经验的咨询 Ri:IF x1 IS A1 and x2 IS A2 and i x p IS Aip THEN v i a0 a1i x1 a ip x p 建立的规则库,此法是很自然的、也是主观
的。所以,基于此法所构成的模糊控制规则 需要一些内涵的和客观的准则。
模糊逻辑控制器采用数字计算机来实现,具备模糊化\ 模糊推理\精确化功能:
FLC主要应用在那些采用传统定量分析时
过于复杂的控制过程,或是所提供的信 息是定性的、非确定的、非精确的控制 系统中。当然控制精度要求不高。
一、模糊化过程 主要完成的功能:测量输入量值;将以数字形
式精确表示的输入量值转化为模糊语言表示的
这种模糊控制规则库的设计思想是让熟练操作员实际操 作来建立推理规则模型——建立操作员所用的输入与输 出信息之间的关系,实际涉及模糊系统辩识。 如:模糊系统辩识模型可用参数形式的规则来描述:
“IFTHEN” 语言来描述,这很容易通过
模糊条件语句描述的模糊逻辑推理来实现。 关键在于:完备、兼容和抗干扰性。
3。推理决策逻辑
推理决策逻辑是模糊控制器的核心,它利用知识库的 信息模拟人类的推理决策过程给出适合的控制量,其 实质是模糊逻辑推理。涉及模糊数学。
对于连续隶属度函数 u0
4。精确化过程
在模糊集合中选择一个最佳值来代表推理结果的精确 值称为精确化过程(逆模糊化)。 (1)最大隶属度函数法 简单地取所有规则推理结果的模糊集合中隶属度最大 的那个元素作为精确输出值:
在此,量化区间的大小是相等的,则存在比例因子k=2/10, 此量化方式为线性量化;若同样将系统划分为5个量化等级: 偏差区间 特征值 量化等级 NB ZE PB -10,-4 -7 -2 1 0 0 -4,0 -2 -1 0.3 0.2 0 0 0 0 0 1 0 0, 4 2 1 0 0.2 0.3 4,10 7 2 0 0 1
规律5: 如果Yn NM 且U n PM 那么Yn 1 NS 规律6: 如果Yn NM 且U n NM 那么Yn 1 NB
(4)自组织法 自组织模糊控制器能够在没有或少有先验知识的情况 下通过观察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建立完备的控制规则 库。学习机制(逻辑+软件或神经网络+软件);有 适当的监测指标来保证学习的收敛性。 最大隶属度函数法不考虑输出隶属度函数的形式, 只关心最大隶属度处的输出值,因此会丢失许多信 息,其优点是计算简单。 (2)重心法 重心法是取模糊隶属度函数曲线与横坐标围成面积 的重心为模糊推理的最终输出:
即 p 个输入变量隶属于第 i 个对应的模糊集隶属函数 中最小的一个。 模糊规则
R1:如果Yn1 ZE 且Yn PS 那么U n NS
等等。实际上并不是每个对象的规律都对应着一条 控制规则,有些对象规律可能用不上,而有些要实 现的控制目的没有对象规律可以参照,此时只能参
Ri 必须是完整的覆盖输入空间的全部模糊分 R2:如果Yn1 ZE 且Yn NS 那么U n PS
每个模糊子集有重叠;由于模糊(语言 值)集数目较少,故模糊控制规则的数 目也少,但控制精度相对较低。如果再 增加两个模糊子集: NS和PS,则量化 级必须增加,模糊控制规则增多,控制 误差减小,但控制规则也复杂化,使模
糊控制器的实时性受到影响。目前,如
何进行输入输出空间的模糊划分尚无定 论,通常依据经验和实验。
u
1.0 小 0.45 0.25 -10 0 4 10 适中 大
1。数据库 包括量化等级、量化方式(线性 量化 和非线性量化)、比例因子和模糊子集的隶属度 函数以及重叠率。它们是建立在经验和工程判断 的基础之上的,有一定的主观性。 e (1)论域的离散化:要使计算机能够处理模糊信 息,首先必须对用模糊集合表示的不确定信息进
第一节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模糊控制系统 是指其状态或输入输出具有模糊性的系统。是 一种自动控制系统,结构上与传统控制系统相 同,只是采用具有智能性的模糊控制器取代传 统控制器。其核心是模糊逻辑控制器 FLC。 FLC 实际上是利用模糊逻辑建立一种“自由模 型”的非线性控制算法,它以模糊数学、模糊 语言形式的知识表示和模糊推理为理论基础, 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构成的一种具有闭环结构 的数字控制系统。
限定码的序数,每个限定码表示论域内的一个 模糊子集,并由隶属度函数来定义。某个输入 值必须与至少一个特定限定码的隶属程度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