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
考研315化学知识点总结

考研315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无机化学1. 化学式和化学元素(1)化学式:由元素符号和下标组成,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比例。
例如水的化学式为H2O,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
(2)化学元素: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纯净物质,由化学符号表示。
如氧气(O2)、氢气(H2)等。
2. 周期表(1)周期表的构造:由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而成的表格。
(2)周期表中的周期:水平排列的行数,代表元素的能级。
(3)周期表中的族:垂直排列的列数,代表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位于A族,包括IA、IIA、IIIA、IVA、VA、VIA、VIIA族;过渡元素位于B族,包括IB至VIIIB族,以及IIIB至VIIIB族中的三种元素。
3. 锂、铍、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锂:银白色金属,质轻,软,易氧化。
在滴露下剧烈燃烧,氧化后呈红紫色。
(2)铍:银灰色,有光泽,质地坚硬,但脆性大。
不易与大多数非金属和水反应,但与强烈氧化剂反应能生成淡黄色氧化物。
(3)硼:硼族元素,主要为多晶或单晶黑色固体。
硼酸盐具有显著的酸性。
4. 离子的稳定性和赝稳态(1)离子的稳定性:稳定性由电子结构决定。
稳定性高的阴离子或阳离子能够更稳定地存在于化合物中。
(2)赝稳态:由于电子的填充规律,元素物质的稳定气态可能会导致元素的赝稳态。
例如,铜的赝稳态为Cu+和Cu2+。
5. 钾、钙、镁和铝的化学性质和应用(1)钾:银白色金属,熔点较低。
易氧化,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
(2)钙:银白色金属,质软。
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并形成氢氧化钙。
(3)镁:淡黄色金属,有光泽,质轻、硬度较大。
与水反应产生氢气,与酸反应会产生镁盐和氢气。
(4)铝:银白色金属,质硬,但韧性好。
氧化铝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等行业。
6. 硫、氮、氯和氧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硫:黄色非金属元素,具有脆性。
能与氧化剂反应,生成硫酸、亚硫酸等化合物。
考研315化学真题答案

考研315化学真题答案考研化学真题答案包含多个部分,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仅提供部分答案示例。
请注意,以下内容仅为示例,并非真实考试答案,真实考试答案需要根据具体年份和真题来确定。
考研315化学真题答案示例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化合物不是有机化合物?A. 甲烷(CH4)B. 乙醇(C2H5OH)C. 碳酸氢钠(NaHCO3)D. 硝酸铵(NH4NO3)答案:D2. 根据化学键理论,以下哪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A. 氢气(H2)B. 氧气(O2)C. 氯化钠(NaCl)D. 二氧化碳(CO2)答案:C二、填空题1. 请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 水:\(H_2O\)- 二氧化碳:\(CO_2\)- 硫酸:\(H_2SO_4\)2.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硫酸(H2SO4)- 氢氧化钠(NaOH)- 氨水(NH3·H2O)答案:硫酸(H2SO4)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化学平衡,并举例说明。
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正向反应和反向反应同时进行,且速率相等,系统宏观上不发生改变的状态。
例如,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反应:\(N_2(g) + 3H_2(g) \rightleftharpoons 2NH_3(g)\),在一定条件下,当生成氨的速率等于氨分解的速率时,反应达到平衡。
2.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请举例说明。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4Fe(s) + 3O_2(g) \rightarrow2Fe_2O_3(s)\),在这个反应中,铁被氧化,氧气被还原。
四、计算题1. 如果将1摩尔的硫酸(H2SO4)溶解在足够量的水中,求溶液的摩尔浓度。
假设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g/mol,1摩尔硫酸的质量为98g。
如果将这98g硫酸溶解在1L水中,那么溶液的摩尔浓度为98 mol/L。
315农学有机化学考纲

5.掌握炔烃的加成反应(加⻧卤素、⻧卤化氢、水水、HCN),氧化反 应,金金金属炔化物的生生成。 6.掌握共轭二二烯烃的1,2-加成和1,4-加成(加⻧卤素、⻧卤化氢)、 双烯合成(Diels—Alder反应)。 四、芳香香烃
考试内容 芳香香烃的结构、命名和理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八八、醛、酮、醌
考试内容 醛、酮、醌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醛、酮、醌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了了解醛、酮、醌的物理理性质。 3.掌握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与HCN、NaHS03、RMgX、 ROH/H+、氨的衍生生物、H2O的反应),a-氢的反应(a-⻧卤代、羟醛 缩合),醛的氧化和歧化反应(Cannizzaro反应),醛、酮的还原反应。
十十二二、糖类
考试内容 糖类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核糖、2-脱氧核糖、葡萄糖、甘甘露露糖、半乳糖、果糖的 链状结构(Fischer投影式)、变旋现象和环状结构(Haworth式和构象 式)。 2.掌握核糖、2-脱氧核糖、葡萄糖、甘甘露露糖、半乳糖、果糖及 其糖苷的构型及命名。 3.掌握单糖的异构化、氧化、还原、成脎、成苷、醚化和酰基 化反应。 4.掌握⻨麦芽糖、纤维二二糖、乳糖、蔗糖的结构和组成,二二糖的 理理化性质(还原性和非非还原性)。识别二二糖的连接方方式。 5.了了解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组成及连接方方式,淀粉的鉴别。
考试内容 醇、酚、醚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醇、酚、醚的分类、结构和命名。 2.了了解醇、酚、醚的物理理性质。 3.掌握醇与金金金属Na、Mg、Ca的反应,醇在低温下与浓强酸作 用用,醇的⻧卤代反应(与HX、PX3、PX5、氯化亚砜、Lucas试剂的反 应),醇的脱水水反应及碳正离子子重排(分子子内、分子子间脱水水),醇的酯化 反应,醇的氧化反应。 4.掌握酚的酸性及其影响因素,酚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硝化、 磺化、⻧卤代),酚的氧化反应,酚与FeCl3的显色色反应。 5.掌握醚在低温下与浓强酸作用用,醚键的断裂;了了解醚过氧化 物的生生成、检验和处理理。 6.环氧乙乙烷的开环反应(加水水、氨或胺、醇、⻧卤化氢、格氏氏试 剂)。
考研化学(农315)研究生考试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化学(农315)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乙醇 (C2H5OH)B、二氧化碳 (CO2)C、甲烷 (CH4)D、乙酸 (CH3COOH)2、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H2 + O2 → 2H2OB、Fe + CuSO4 → FeSO4 + CuC、2KClO3 → 2KCl + 3O2D、CH4 + 2O2 → CO2 + 2H2O3、starch遇碘呈现蓝色的颜色反应,其化学本质是由于淀粉分子中存在:A、葡萄糖B、半乳糖C、α-1,4糖苷键D、α-1,6糖苷键4、某种细菌产生的抗生素可特异性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中的转肽酶活性,导致细菌细胞壁结构不完整,这表明该抗生素作用于细菌的哪个代谢途径或过程?A、 DNA的复制B、 RNA的转录C、蛋白质的翻译D、肽聚糖的合成5、某三价铁盐水溶液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后,出现红褐色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为:A. Fe(OH)2B. Fe(OH)3C. Fe(OH)4-D. Fe(OH)3·nH2O6、在常压下,一种气体的密度为1.2g/L,其分子式为:A. CH4B. C2H6C. CO2D. C3H87、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液态?A、氧气(O2)B、二氧化碳(CO2)C、氯化钠(NaCl)D、水(H2O)8、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燃烧反应的是:A、2H2 + O2 → 2H2OB、CaCO3 → CaO + CO2↑C、2KClO3 → 2KCl + 3O2↑D、NaOH + HCl → NaCl + H2O9、化学肥料过量施用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A、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B、促进植物生长C、导致土壤盐渍化和水质污染D、提高土壤生态多样性 10、下列哪种化学物质常用于农业生产中的除草剂?A、维生素CB、硫酸锌C、除草醚D、酒石酸11、在强酸和强碱溶液中,下列哪种盐的水溶液呈中性?()A. 硫酸钠(Na2SO4)B. 氢氧化钠(NaOH)C. 碳酸钠(Na2CO3)D. 氢氧化钙(Ca(OH)2)12、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

蒸馏法
萃取法
结晶法
色谱法
利用物质沸点的不同,通过加热和冷 凝的方法将不同沸点的物质分离。
通过控制温度等条件使物质在溶剂中 结晶析出,再通过过滤和洗涤得到纯 品。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方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通过分析原子核自旋磁矩的共振信号,确 定物质分子结构中的氢原子类型和数目。
有机合成
通过一系列有机反应,将 简单原料转化为复杂有机 化合物的过程。
有机化学中的键与分子结构
共价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形 成的化学键,决定了分子 的基本结构。
分子轨道
分子中的电子在运动过程 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决定 了分子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分子构型
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 决定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和 性质。
烷烃的取代反应机理
自由基取代反应
在光、热或自由基引发剂的作用 下,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 基团取代。
离子型取代反应
烷烃在强酸或强碱的作用下,先 形成碳正离子或碳负离子,然后 与试剂发生取代反应。
协同反应
烷烃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经过过 渡态直接进行取代反应,不需要 经过自由基或离子中间体。
烯烃的加成与消除反应机理
A 红外光谱法
通过分析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特征, 确定物质中存在的官能团和化学键 的类型。
B
C
D
X射线衍射法
通过分析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确 定物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和空间构型。
质谱法
通过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规律,确定物质分子量和官能团的结构信 息。
05
有机化学考研例题解析
有机化学选择题解析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知识点总结笔记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化合物命名●1、系统命名法●饱和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分类:碳原子(伯、仲、叔、季),氢原子(伯、仲、叔)●烃基的名称:常用烃基的名称及缩写,如:甲基(Me-)、乙基(Et-)、正丁基(n-Bu-)、苯基(Ph-)、芳基(Ar-)等。
●系统命名法原则及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选择含特征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主链,从靠近官能团的一端开始编号,取代基命名时排序按“次序规则”。
●2、顺、反异构体命名●顺、反命名法:两个相同基团在双键同侧的为顺式,异侧的为反式。
●Z、E命名法:按‘次序规则’,优先基团在双键同侧的为Z型,异侧的为E型。
●3、含手性碳原子的手性分子命名● R、S命名法:手性碳原子(C*)构型的确定,先将连在手性碳原子上的四个原子或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将次序最低的基团远离观察者,其余三个基团的次序由大到小为顺时针排列时,记为‘R构型’,逆时针排列记为‘S构型’。
●4、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当化合物中含有多个官能团时,应选取其中的一个作为母体官能团,其余的官能团作为取代基(个别有例外)。
●一些母体官能团按以下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选择:—COOH,—SO3H,—COOR,—COCl,—CONH2,—CN,—CHO,-C=O,—OH,—SH,—NH2,—C≡C—,—C=C—,—OR,—R,—X,—NO2。
●例如:CH3COCH2CH2CH2CH2OH 6-羟基-2-己酮;CH2=CHCH2CH2C≡CH1-己烯-5-炔。
●5、一些常用见化合物的习惯名称(俗名)或名称缩写●如:氯仿、季戊四醇、肉桂醛、苦味酸;THF、NBS、TNT、DMSO、DMF等。
●二、有机化合物结构●1、同分异构●异构体类型:构造异构(碳链、官能团位置、官能团);立体异构(构象、顺反、对映)。
●异构体书写:常见或结构较为简单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如写分子式为C5H10、C5H12的同分异构体等。
●互变异构现象:酮式—烯醇式结构的互变异构、糖类链状与环状结构互变异构等。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笔记整理(分专题汇总)

有机化学--------考研笔记整理(分专题汇总)第一篇基础知识一、关于立体化学1.无对称面1.分子手性的普通判据2.无对称中心3.无S4 反轴注:对称轴Cn不能作为判别分子手性的判据2. 外消旋体(dl体或+/-体)基本概念 1.绝对构型与相对构型2.种类:外消旋化合物/混合物/固体溶液基本理论非对映体差向异构体端基差向异构体内消旋体(meso-)e.g 酒石酸举例名词解释可能考察的:相对/绝对构型对映体/非对映体外消旋体潜不对称分子/原手性分子差向异构体3.立体异构部分⑴含手性碳的单环化合物:判别条件:一般判据无S1 S2 S4 相关:构象异构体ee aa ea ae构象对映体主要考查:S1=对称面的有无相关实例:1.1,2-二甲基环己烷1,3二甲基环己烷1,4二甲基环己烷⑵含不对称原子的光活性化合物N 稳定形式S P 三个不同的基团⑶含手性碳的旋光异构体丙二烯型旋光异构体 1.狭义c c c条件:a b 两基团不能相同2.广义:将双键看成环,可扩展一个或两个c c c联苯型旋光异构体(阻转异构现象- 少有的由于单键旋转受阻而产生的异构体)构型命名方法:选定一环,大基团为1,小基团为2.另一环,大集团为3,将其小基团转到环后最远处。
⑷含手性面的旋光异构体分子内存在扭曲的面而产生的旋光异构体,e.g 六螺苯4.外消旋化的条件⑴若手性碳易成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等活性中间体,该化合物极易外消旋化。
⑵若不对称碳原子的氢是羰基的-H,则在酸或碱的作用下极易外消旋化。
含多个不对称碳原子时,若只有其中一个碳原子易外消旋化,称差向异构化。
5.外消旋化的拆分化学法酶解法晶种结晶法柱色谱法不对称合成法:1.Prelog规则—一个分子得构象决定了某一试剂接近分子的方向,这二者的关联成为Prelog规则.2.立体专一性:即高度的立体选择性6.构象中重要作用力非键连的相互作用:不直接相连的原子间的作用力。
(由于受别的相连原子之间相互连接而造成空间上的限制而引起的范德华力)扭转张力:偏离最稳定形式而存在,具有恢复构象的能力----源于范德华力转动能垒:稳定构象变成不稳定构象所需要的能量。
考研农学门类联考《315化学》历年考研真题解析

考研农学门类联考《315化学》历年考研真题解析考研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反应时不能正向自发进行,但在1000K时能够正向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
A.B.C.D.【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高温条件下自发进行,低温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反应吸热,所以2以波函数表示原子轨道时,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B.C.D.【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A项,l的取值范围为0~(n-1)的整数;B项,m取值为0,±1,…,±1;D项,l为0时,m只能取0。
3有a、b、c三种主族元素,若a元素的阴离子与b、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且b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c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则这三种元素的电负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b<c<aB.a<b<cC.c<b<aD.b<a<c【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由题可知a元素在b、c元素的上一个周期,又b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c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可知b元素在c元素左侧。
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从左到右递增,从上到下递减。
4由计算器计算(6.626×8.3145)÷(9.11×0.1000)的结果为60.474069,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其结果应表示为()。
A.60B.60.5C.60.47D.60.474【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乘除法计算中按照有效数字最少的数字保留。
5反应的,则的为()。
A.B.C.D.【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根据公式计算得6将某聚合物2.5g溶于100.0mL水中,在20℃时测得的渗透压为101.325Pa。
已知该聚合物的摩尔质量是()。
A.B.C.D.【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渗透压计算公式为,由c计算出该聚合物的摩尔质量。
7某反应在716K时,;745K时,,该反应的反应级数和活化能分别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第一个原子相同,则比较与之相连的第二个原子,
依此类推。
C H2C l ( Cl , H , H ) C H3 (H,H,H) C H Cl C H3 ( H , Cl , C ) H C F OH (H,F,O)
二甲基(正)丙基异丙基甲烷
C H3 C H2 C C H3 C H3
二叔丁基甲烷
不饱和烃:
CH2 = CH CHCH 3 CH3
HC =C
CH=CH2
异丙基乙烯
乙烯基乙炔
C H3 C H3C H2
C =C H2
C H3C H2
C H=C H C H(C H)2 3
不对称甲基乙基乙烯
对称乙基异丙基乙烯
H3C H CH3 H
H3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 CH3
a C b C d c
顺反异构体命名
a.双键(或环上)两个碳原子所连的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侧为 顺式,在异侧为反式。在名称前附以顺或反,用短线连接。
CH3 H C C CH2CH3 顺-2-戊烯 H H CH3 CH3 C C 反-2-氯-2-戊烯
Cl
b.双键(或环上)两个碳原子所连接的4个基团不相同时,采 用Z、E命名法。
C H3C H2C H2C HC H C HC H C H2C H3 2 2 C H3C H C H3
(CH 3)2CH CH 3CH 2CH 2
C H3C H2C HC HC HC H3 2 C l Br
C H2C H2C H3
Br
异丙基壬烷
3 _
Cl
4 丙基 6
_
_
_
_ _ 氯 4 溴己烷
CH 3CH 2CHCH 2CHCH 2CH 3 CH 3 Cl
氯的原子序数最大
③ 取代基为不饱和基团,可分解为连有两个或三
个相同的原子。
2
C H=C H2
1
2
相当于
C H2 CH C
1
C C1( C , C , H ) ; C2( C , H , H )
C =C H
1
2
相当于
C C 2 C CH C C
1
C1( C , C , C ) ;
C2( C , C , H )
§1.4 系统命名法(包括构造和构型) 一、构造的命名方法: 1 根据母体官能团的次序规则(上册课本 P152)确定母体,排在后面的官能团 选做主要官能团。
O C OH SO3H
O
O
O C OR
O C X
C O C R
羧基
O C NH2
磺基
酰氧羰基 (酸酐) 酰氧甲酰基
O O C
烷氧羰基 氯代甲酰基 酯基
=
或 C H3C O 羧甲基 ; 乙酰基 ; C H2N(C H )2 3 C H2C H2O H 2
_
羟(基)乙基 ;
二甲氨(基)甲基 ;
邻亚苯基
次乙基
C H3
1。
3。
C H3 4。 2。 C C H2C H2C H3
烷烃:
C H3
C C H3
C H3
C H3C H
C H3 C H3
四甲基甲烷
C H3 C H3 C C H3
HC O O H 蚁酸 C H3O H 木醇 C H3C O O H
16 C 结晶像冰
HO O C C O O H 草酸
。
冰醋酸
C H3(C H2)10C O O H 月桂酸 O CH 3
C H3(C H2)14C O O H 棕榈酸 OH O2N NO2 NO2 苦味酸 HO O C C H C HC O O H OH OH
COOH
COOH
HO
H
H
OH
CH3
CH3
(2)R、S命名规则:
按次序规则将手性碳原子上的四个基团排序。
把排序最小的基团放在离观察者眼睛最远的位置,观察其
余三个基团由大→中→小的顺序,若是顺时针方向,则其 构型为R(R是拉丁文Rectus的字头,是右的意思),若
参考教材:曾昭琼主编(上下)第四版 有机化学考研题型
1.命名或写结构
2.选择或排序 3.完成反应 4.推断题 5.反应机理 6.合成 7.实验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本章重点】
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 【必须掌握的内容】 1. 普通命名法。
2. 衍生物命名法。 3. 系统命名法。
§1.1 普通命名法和俗名简介 一、普通命名法: 普通命名法是有机化学早期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普通命名法是以分子中所含碳原子的数目,用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和中国数字十一、十二等命名的;而对碳链异构体 则以正、异、新、伯、仲、叔、季等词区分;对烃的 衍生物还可将碳链从与官能团相连的碳原子开始依次 用 α 、β 、γ 等希腊字母来表示取代基的位置,再 加上官能团的名称而命名的。
两个取代基与同一双键碳原子相连,统称为―不对称‖。 取代基分别与两个双键碳原子相连,则统称为―对称‖。 显然,冠以―对称或不对称‖与取代基相同与否无关。
OH
其它:C6H5
C H C6H5 C6H5
C6H5 C
C6H5
C6H5 C C6H5 C6H5
C6H5C HC l2
=
O
三苯甲烷
二苯酮
三苯甲醇
苯二氯甲烷
当一个分子中同时含有双键和叁键时,则会有 两种不同的情况: (1)双键和叁键处于不同的位次:按最低系列原则给 双、叁键以尽可能低的位次编号。
C H3 C H3C H=C H C =C H _ _ _ 3 戊烯 1 炔
5 4 3 2 1 7
C H3C =C C H C H2C H =C H2 _ _ _ _ _ 4 甲基 1 庚烯 5 炔
6
5
4
3
2
1
(2)双键、叁键处在相同的位次:选择给双键 以最低的位次编号。
CH =CCH 2CH =CH 2 2 3 4 1 5
5
4
3
2
1
CH3C =3 4 CH2CH CHCH3 CCH5 =7 8 2 6 1
8
7
6
CH=CH2
5
4
3
2
1
1 _ 戊烯 _ 4 _ 炔
_ _ _ _ _ 5 乙烯基 2 辛烯 6 炔
简写成
n _ C3H7 _ i C3H7
(正)丙基
简写成
(C H3)2C H
或
异丙基
C H3 C H3C H2C H2C H2 C H3C H2 C H C H2 H H (正)丁基 C H3C H2C H C H3 仲丁基 C H3 C H3 C C H2 H H C H3 C HC H2 异丁基 C H3 C H3 C C H3 叔丁基 C H3C H=C H C H2 C = C H H H H C H2 = C HC H 2 C H2 = C C H3 丙烯基 烯丙基 异丙烯基 C H2 或 C6H5C H2 苄基 或 C6H5 苯基 或 (C H3)3C
CH3
注意: 顺式不一定是Z构型;反式不一定是E构型.
2.R、S标记
(1) 分子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楔形透视式 实线:在纸平面上的键 虚线:伸向纸平面后方的键 楔形线:伸向纸平面前方的键
H H H
H H H
H H H
H
锯架透视式 所有键均用实线表示,下端的碳表示离观察者较近, 上端的碳表示离观察者较远.
H H H H H
H
纽曼投影式
把分子的凯库勒模型放在纸面上,沿C-C键的轴线投 影,以表示 前面的碳原子及其键,即圆心碳离观察者 近,以 表示后面的碳原子及其键,即圆周碳离观察 者远。
H H H
H H HH
H
H H
H H
费歇尔投影式
手性碳在纸面上
竖线上基团在纸面下方, 横线上基团在纸面上方。 (横前竖后)
CH3C H2CH2CH2CH3 (正)丁戊烷 (CH3)2CHCHCH3 2 异戊烷 CH3CH2CH2C H2CH2O H (正)戊醇 (CH3)2CHCHCH2O H 2 异戊醇 CH3CH2CH2CH2CO O H (正)戊酸 (CH3)2C HCHCO O H 2 异戊酸
C H2 =C C H3 C H3 异丁烯 (C H3)4C 新戊烷
O
C H3 C
C H2C O O H
二价基 —— 亚基:
C H2 亚甲基 NH 亚氨基 C H2C H2 _ 1,2 亚乙基 O C H C H2 2 _ 1,2 亚乙氧基
三价基——次基:
C H2 次甲基 C C H3 C 苯次甲基
§1.3 衍生物命名法
该法是按照化合物由简到繁的原则,规定每类 化合物以最简单的一个化合物为母体,而将其余部 分作为取代基来命名的。
CH3 CH3 CH2CH2- > CH3 CH2- > CH3 -
(3)取代基为不饱和基团,应把双键或三键原子看成是它以单键 和两个或三个相同的原子相连: C (Y) (C) C - C=Y - C-Y -C Y -C Y (Y) (C) (Y) (C)
CH3
H C
C
CH2CH3 (Z)-3-甲基-2-戊烯
4 取代基的书写位置按取代基的“优先次序”规 则,即根据与主链所连原子的原子序数大小, 原子序数小的放前面,原子序数大的放后面 关于取代基的列出顺序——―较优基团后列出” : (1).确定“较优基团”的依据——次序规则:
①取代基或官能团的第一个原子,其原子序数
大的为“较优基团” ;对于同位素,质量数大的 为“较优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