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爆破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爆破理论与技术

爆破理论与技术

地下爆破工程通常采用炸药作 为能源,通过爆破器材和爆破
技术来实现。
地下爆破工程广泛应用于矿山 开采、隧道挖掘、地下资源勘
探等领域。
地下爆破工程需要考虑地质构 造、岩石力学、通风排水等多 种因素,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水下爆破工程
水下爆破工程是指在水下环境中进行 爆破的工程。
水下爆破工程广泛应用于水下隧道、 水下采矿、水下清淤等领域。
影响。
炸药单耗
03
指每爆破一立方米岩石所需的炸药量,是衡量爆破效果的重要
参数。
爆破技术应用
01
02
03
露天爆破
广泛应用于采矿、水利水 电、交通建设等领域,用 于破碎岩石或拆除建筑物。
地下爆破
用于隧道开挖、地下采矿 等作业,需要采取防爆、 通风等安全措施。
拆除爆破
通过爆破技术拆除旧建筑 物或构筑物,需要注意安 全和环保问题。
02
起爆器材
包括导火索、导爆索、导爆管等, 用于引爆炸药,是爆破作业的关 键器材。
03
炸药与起爆器材的 安全管理
炸药和起爆器材应严格按照国家 规定进行储存、运输和使用,以 确保安全。
爆破技术参数
炮眼直径与深度
01
根据岩石的硬度、炸药的性能和爆破要求,选择合适的炮眼直
径和深度。
炮眼间距与排距
02
合理的炮眼间距和排距可以提高爆破效果,减少对周围环境的
控制装药量 根据岩石性质和炮孔条件,合理 控制装药量,以达到最佳的爆破 效果。
采用新型炸药和起爆器材 采用高效、低爆速、低成本的炸 药和起爆器材,提高爆破效果和 安全性。
爆破效果评估与优化案例分析
某高速公路石方爆破工程
通过现场调查法和数值模拟法,评估了爆破效果和安全性, 优化了炮孔布置和装药量,提高了工程效率和质量。

《爆破基础知识》PPT课件教案

《爆破基础知识》PPT课件教案
奥克托金:奥克托今是一种猛(性)炸药,学名环四亚甲基四硝胺。白色颗粒
状结晶,熔点282℃。密度1.96。不吸湿,爆速、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都超过 黑索今,是目前单质猛(性)炸药中爆炸性能最好的一种。
硝化甘油 :冻结的硝化甘油机械感度比液体的要高,处于半冻结状态时,机
械感度更高。故受暴冷暴热、撞击、摩擦,遇明火、高热时,均有引起爆炸的危 险,与强酸接触会引起爆炸。(医学上可治心绞痛)
导火索、导爆管属于传爆材料。 起爆器材具体要求: 1、具有足够的起爆能力和传爆能力; 2、能适应多种作业环境; 3、延时精确; 4、方便存储及运输。
延时雷管
导爆管毫秒延雷管
火雷管
电雷管
电雷管
装药示意图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6
产物现实爆炸效应的化合物或者混合物。 炸药种类: 1 按用途分:起爆药、猛炸药、发射药。 2 按组成成分:单体炸药(TNT、黑索金、奥克托金、硝化甘油 、
泰安、特屈儿等) 混合炸药(由两种或以上的单体炸药混合而成)
单体炸药
TNT:三硝基甲苯(英文:Trinitrotoluene、TNT)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晶体,
蜡起防水和抗结块的作用)。该炸药防水能力强, 生成有毒气体较多。 用于无瓦斯和煤灰的冶金矿山。 浆状炸药:由可燃剂和(或)敏化剂分散在以硝酸铵为主的氧化 剂 的水溶液中,经稠化而制成的悬浮状或糊状含水炸药。
其它混合炸药:水胶炸药、乳化甘油炸药等。
炸药的化学变化
炸药的化学变化有:慢分解、燃烧、爆炸。 慢分解的安全隐患:温度越高慢分解越快,为此,存放炸药时不
第一章 爆破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炸药 起爆器材 起爆电源 起爆方法
第一节:炸药
爆炸现象: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 A 物理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 B 化学爆炸——有新物质生成 C 核爆炸——原子核裂变或者聚变 炸药特点:能快速化学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能生成气体产物 (即:爆炸三要素) 炸药概念:炸药是能发生快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气体

爆破基本理论及安全爆破技术

爆破基本理论及安全爆破技术

爆破基本理论及安全爆破技术第一讲爆破的基本理论一、炸药爆炸的基本知识(一)炸药的化学变化形式所谓炸药是指在受到一定外界能量作用后,能够发生极为迅速的化学反应,并生成大量热量和气体的物质。

炸药的能量非常集中,释放能量时间很短,其能量瞬间释放对周围介质做功过程即为爆炸。

当炸药的性质、反应速度、激发条件和其他因素发生变化,炸药表现出的化学变化形式也不同,一般可分以下3种:(1)热分解。

是炸药在一定温度下缓慢发生的化学变化。

温度越高,分解越迅速,这种反应变化发生在整个炸药内,但反应变化过程中不产生火、光和声响,一般难以察觉。

(2)燃烧。

某些炸药在热源或火焰作用下可发生燃烧,炸药燃烧时的反应速度要比热分解时快,其速度可由每秒数厘米或数米,直至数百米;而且反应过程不需要外部供氧,在这种情况下,极易转变为爆炸,尤其在密闭空间内更是如此。

因此一旦炸药着火,切不可用砂土掩埋,因为炸药本身含有氧化剂,不需要外界供氧,密闭反会导致压力升高,使燃烧加速,甚至引起爆炸。

(3)爆炸。

在足够能量作用下,炸药进行高速的化学反应,形成高温高压,生成大量的热量。

根据爆炸的特性不同,可分为稳定爆炸(又称爆轰)和不稳定爆炸两种形式。

反应速度保持恒定的,以每秒数千米的最大爆速进行的称为稳定爆炸,又称爆轰。

而反应速度变化不定的,且爆速较低的爆炸称为不稳定爆炸。

不稳定爆炸容易产生残爆、爆燃或拒爆等爆炸事故。

炸药的几种化学反应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热分解、燃烧可以转化为爆炸,而爆炸也可以转化为燃烧。

(二)炸药爆炸的稳定性传播及其影响因素1.传爆传爆是指炸药药包由起爆到爆炸结束的过程中,爆炸反应在药包中自行传递的过程。

2.冲击波的爆轰波(1)冲击波是指炸药起爆后,产生大量的热能和气体,形成了高温、高压、瞬间膨胀并高速行进的气浪,这种气浪具有极大的冲击作用,即~。

(2)爆轰波是指爆炸产生的能量高速地在炸药中传递,并形成具有能量补充的特殊形式压缩冲击波。

爆破工程

爆破工程
第二章爆破理论基础
• 讨论分析: • ⑴、当ρ1.cp1=ρ2.cp2 •
,
即两侧介质波阻抗相等。 бr=0 бr = бt 不反射。
Rr=0
Rt=1
• ⑵、当 ρ1.cp1<ρ2.cp2 则Rr>0 бr>0 бt>0 界面 处既有 透射又有反射,性质与入射波相同。 • 若:ρ1.cp1<<ρ2.cp2 则 Rr=1 Rt=2 бr = бi vt=0 бt= 2.бi
⑵、爆破作用指数(n)
爆破漏斗半径(r)和最小抵抗线(w)的比值称为爆破 作用指数。 即 n=r/ w 一般说来,最小抵抗线 w 一定时,爆破作用越强,所 形成的爆破漏斗半径 r 就越大。
• 相应地,爆破漏斗内介质的破碎和抛掷作用也随之增强。 根据爆破作指数 n 的大小,爆破漏斗有如下四种基本形 式: ①、松动爆破漏斗 • 爆破漏斗内的岩石等介质被破坏、松动,但并不抛出 坑外、不形成可见的爆破漏斗。 • 此时,n≈0.75 它是控制爆破常用形式。 •当 n<0.75时,不形成从药包中心到自由面的连 续破坏,不形成爆破漏斗。 ②、减弱抛掷(加强松动) 漏斗内的破碎介质有少量抛出漏斗。 此时,0.75<n<1 r<W ③、标准抛掷漏斗 此时,n=1 r=W
4、霍普金逊(Hopkinson)效应 5、岩石可爆性分级
岩石可爆性是指岩石抵抗爆破作用的能力或爆破的难 易程度。
• 岩石的可爆性性分级是制定爆破定额、优化爆破设计和企 业管理的科学依据之一。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 量工作,提出了许多分级方法 ⑴、普氏系数分级 (普洛脱甲可诺夫---普氏)他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测定, 建立了一种岩石“坚固性”的抽象概念。他认为岩石 具有一种“坚固性”,它可以笼统地表征岩石的性质--坚固的岩石及难保爆破又难凿岩。 他使用坚固性系数 f 来描述岩石的坚固程度,并以它为 标准来对岩石进行分级。 普氏采用:岩石强度、凿岩速度、凿碎单位体积岩石所 消耗的功、单位炸药消耗量等多项指标。经过长期大 量测定,取其结果的平均值,确定岩石的坚固性系数 值,然后按 f 值大小将岩石分成十个等级。

爆破理论基础

爆破理论基础

一、雷管 以前的雷管起爆药主要装的雷汞
[Hg(ONC)2],故取名雷管,但现在主要 是二硝基重氮酚 C6H2(NO2)N2O[DDNP]。
加强药是黑索金,RDX。 1、雷管的结构如图所示:
2、雷管的种类
火雷管 雷管 电 雷 管
数码雷管
瞬发雷管 秒延期雷管 毫秒延期雷管
3、电雷管的主要性能参数
H
2
3N
2
二、炸药及其分类 1、炸药的概念 炸药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快速
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生成大量气体, 显示爆炸效应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2、炸药的分类 (1)按组成分为:单质炸药和混合炸药 (2)按用途分为:起爆药、猛炸药、发 射药
三、炸药的爆炸反应 1、炸药的氧平衡 炸药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性好、可塑性大,易于装填、敏感度底、 安全性好。
4、高威力炸药 在铵梯炸药中加入黑索金、铝粉等
制成,有铵梯黑、铵梯铝、铵梯黑铝等 几种。
三、硝化甘油类炸药 1、组成: 硝化甘油+消化棉+木粉+硝酸盐 2、特点: 威力大、爆炸稳定性高、防水性
能好、密度大、有可塑性, 机械感度 高,容易渗油或老化,价格贵。
铵梯炸药,一般制成直径27mm、 32mm、35mm、38mm,重100g、150g、 200g的药卷;
聚能穴:药卷一端为平顶,另一端内凹 入,称为聚能穴。
岩石铵梯炸药有效期限6个月,煤矿 铵梯有效月4个月。
2、铵油炸药—硝酸铵95%+柴油5% 3、浆状炸药—硝酸铵、硝酸钠的水 溶液+TNT 铝粉+田菁胶槐豆胶制成。 铵油炸药、浆状炸药威力大、抗水
C、H是可燃元素,O是助燃元素,炸药爆炸的 过程就是氧与碳、氢生成CO2、H2O、CO等新 产物的氧化化还原反应过程。

03第二章2 爆破理论与技术

03第二章2 爆破理论与技术

硝酸铵-2700m/s;
3. 影响爆速的因素
①药卷直径: 临界直径(小于则不爆)、 极限直径 (大于也不提高)
二号岩石铵梯炸药临界直径15mm
② 炸药密度:单质炸药(密好)、混合炸药(最佳密度)
③药卷外壳:外壳限制爆轰产物侧飞,直径小提高爆速明显,大时不明显。 ④ 炸药的粒度:越细,临界直径和极限直接减小,爆速提高。 ⑤ 起 爆 能 的 大 小 : 如 TNT 粒 径 1.0~1.6mm , ρ=1.0g/cm3 , 装 药 直 径
21mm时,强起爆能3600m/s,弱起爆能1000m/s;当硝化甘油装药直径
21mm 时 , 用 6 号 雷 管 起 爆 , 爆 速 2000m/s , 用 8 号 雷 管 起 爆 , 爆 速 8000m/s以上。
• 六、间隙效应(沟槽效应)
• 由于药卷与炮眼孔壁间存在间隙,先爆的将后 部药卷压密,从而发生爆轰中断或变为燃烧。不偶 合值=炮眼直径/药卷直径=1.12-1.76时会发生。 消除方法: 1、采用偶合散装炸药; 2、控制药卷与炮眼间隙尺寸; 3、在药卷间套硬纸板等; 4、采用小直径炸药、水胶或乳化炸药,岩石2#药 卷累计长度多为600-800mm。
2. 炸药的氧平衡分类
① K > 0 ,正氧平衡炸药,( NO 、 NO2—— 吸热反应,有毒,促使 瓦斯爆炸) ②K<0,负氧平衡炸药,(CO——有毒,C、H2——不能放出最大 热量) ③K=0,零氧平衡炸药(放出最大热量) 3. 混合炸药的配制 例如:铵油炸药(硝酸铵与柴油)中,加入4%的木粉作松散剂,按零 氧平衡设计配方。 设100g铵油炸药中含硝酸铵x克,柴油y克,则 x + y = 100-4 = 96 0.2x-3.42y-1.37×4 = 0 解之: x = 92.21g y = 3.79g

爆破安全技术—爆破基础知识

爆破安全技术—爆破基础知识

爆破安全技术—爆破基础知识爆破安全技术是指通过使用爆炸性材料或其他爆炸能源进行破坏,破坏对象可能是建筑物、设施、设备、爆破工程以及地下管线等。

爆破安全技术主要应用于矿山、建筑、隧道、道路、桥梁、水电站、船舶拆解、破冰、核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爆破安全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爆炸理论、爆炸特点、爆破器材、爆炸反应等。

一、爆破理论1.1 爆炸定义爆炸是指化学反应在短时间内迅速放出大量能量,产生极高的压力和温度,从而使周围介质发生破裂和破碎的过程。

1.2 爆炸特点- 性能:爆炸产生的能量与药量密切相关。

- 高温、高压:爆炸产生的气体温度可达到几千至数万摄氏度,压力可达到几十至几百兆帕。

- 冲击波: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可以瞬间造成物体破裂和破碎。

- 热辐射:爆炸释放的能量会以光辐射形式产生,可造成烧伤和眼睛损伤。

- 毒性气体:爆炸释放的烟雾和废气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对人体有危害。

1.3 爆炸反应爆炸反应一般由爆炸物、助燃剂和氧化剂组成。

爆炸物是指能够产生爆炸能量的物质,助燃剂是指能够提供火源和增加爆炸能量的物质,氧化剂是指能提供大量氧气的物质。

爆炸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点火:爆炸物与火源接触,发生点火反应。

- 爆轰:点火后,爆炸物开始产生大量的燃烧产物,并迅速膨胀形成冲击波和高温高压气体。

- 消失:爆炸物燃烧完全消失,爆炸反应结束。

二、爆破器材2.1 炸药炸药是用于产生爆炸能量的特殊化学物质。

常见的炸药有黑火药、硝化棉、三硝化甘油等。

炸药根据其性能不同分为低爆炸性炸药、中爆炸性炸药和高爆炸性炸药。

2.2 导爆索导爆索是一种用于引爆炸药的装置,由导火线和引爆装置组成。

导火线是一种可传递火焰和点火的细线,引爆装置可以是电火花装置、雷管、爆炸片等。

2.3 输爆管输爆管是一种用于输送炸药或引爆装置的管道,主要用于将炸药安全地输送到需要破坏的目标位置,同时保证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热辐射能够集中在目标上。

2.4 安全装置安全装置是一种用于控制和保护爆炸过程的设备,包括安全开关、安全阀、防爆控制装置等。

爆破理论

爆破理论

2. 工程爆破基本理论爆破理论就是研究炸药爆炸与爆破对象(目标)相互作用规律的有关理论。

对于内部爆破(装药置于爆破对象内部),例如岩土爆破,就是研究炸药在岩土介质中爆炸后的能量利用及其分配,也就是研究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应力波、地震波在岩土中的传播和由此引起的介质破坏规律,以及在高温高压爆生气体作用下介质的进一步破坏及其运动规律;对于外部爆破(装药与爆破对象之间有一定距离),例如军事上采用的接触或非接触构件爆破,就是研究炸药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在传播过程中与目标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爆破目标的破坏及其运动规律。

它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研究系统。

要阐明爆炸的历程、机理和规律,应包括以下研究内容:⑴、爆破的介质在什么作用力下破坏的;破坏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⑵、爆破介质的特性,包括目标(岩土)的结构、构造特征、动态力学性质及其对爆破效果的影响;⑶、爆炸能量在介质中传递速率;⑷、介质的动态断裂特性与破坏规律;⑸、介质破碎的块度及碎块分布、抛掷和堆积规律;⑹、空气冲击波与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个别爆破碎块的飞散距离;以及由冲击波、地震波、个别飞石、爆体的落地震动等引起的爆破危害效应及其控制技术。

以岩石爆破为例,目前大量实验室和现场试验证明,岩体的爆破破碎有以下规律:(1)、应力波不仅使岩石的自由面产生片落,而且通过岩体原生裂隙激发出新的裂隙,或者促使原生裂隙进一步扩大,在应力波传播过程中,岩体破碎的特点是:原生裂隙的触发、裂隙生长、裂隙贯通、岩体破裂或破碎;(2)、加载速率对裂隙的成长有很大作用:作用缓慢的荷载有利于裂隙的贯通和形成较长的裂隙,而高速率的载荷容易产生较多裂隙,但却拟制了裂隙的贯通,只产生短裂隙;(3)、爆破高压气体对裂隙岩体的破碎作用很小,但它有应力波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使由应力波破裂了的岩体进一步破碎和分离;(4)、岩体的结构面(岩体弱面的统称,包括节理、裂隙、层理等各种界面)控制着岩体的破碎,它们远大于爆破作用力直接对岩体的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C 例如:C3H6N3(NO2)→ 3 3 3 3 ↑ ↑ ↑ ↑ CO 2 + CO + N 2O + H 2 + 3 N 2 2 2 2 2
二、炸药及其分类
1、炸药的概念 炸药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快速化学 反应,放出热量,生成大量气体,显示爆炸 效应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2、炸药的分类 (1)按组成分为:单质炸药和混合炸药 (1)按组成分为: (2)按用途分为:起爆药、猛炸药、发射药。 (2)按用途分为: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严禁使用黑火药 和冻结或半冻结的硝化甘油类炸药。同一工 作面不得使用2种不同品种的炸药。 在采掘工作面,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瞬发 电雷管或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使用煤 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 时间不得超过130ms。不同厂家生产的或不 同品种的电雷管,不得掺混使用。不得使用 导爆管或普通导爆索,严禁使用火雷管。
冲击波的形成过程
(三)、爆轰波 )、爆轰波
炸药起爆 → 爆炸 → 高温、 高压、高速气流 → 激发冲击波 → 炸药分子活化 → 化学反应 →传播 →爆轰波
(四)、爆速及其影响因素 )、爆速及其影响因素
1、装药直径 2、装药密度 3、装药外壳 4、炸药粒度 5、起爆冲能
)、炸药的间隙效应 (五)、炸药的间隙效应
殉爆距离
§2-2 工业炸药的组成及种类
一、单质炸药 1、梯恩梯(TNT)— 、梯恩梯(TNT) 三硝基甲苯[C6H2CNO2)3CH3]
2、黑索金(RDX)— 、黑索金(RDX RDX) 环三亚甲基三硝[(CH 环三亚甲基三硝[(CH2NNO2)3] 3、太恩炸药(PETN)— 、太恩炸药(PETN) 季戊四醇四硝酸酯
2、铵油炸药—硝酸铵95%+柴油5% 、铵油炸药—硝酸铵95%+柴油5% 3、浆状炸药—硝酸铵、硝酸钠的水溶液 、浆状炸药— +TNT 铝粉+田菁胶槐豆胶制成。 铝粉+ 铵油炸药、浆状炸药威力大、抗水性好、 可塑性大,易于装填、敏感度底、安全性好。 4、高威力炸药 在铵梯炸药中加入黑索金、铝粉等制成, 有铵梯黑、铵梯铝、铵梯黑铝等几种。
四、炸药的燃烧和爆轰
(一)、炸药的燃烧和爆轰 )、炸药的燃烧和爆轰
分解:在整个物质内部缓慢进行 燃烧:在反应区内进行,靠热传导来传递能量 和激化化学反应。反应速度较低,低于声速 爆轰:在反应区内进行,靠压缩冲击波的作用 来传递能量和激化化学反应。反应速度快, 高 于声速,且不受外界影响。
(二)、冲击波: 冲击波:
§2-3 起爆器材及电爆网路
起爆器材有: 起爆药、雷管、 导火索、导爆索、导爆管。 电爆网路主要是指联线方法和起爆器。
起爆器材和起爆系统: 起爆器材和起爆系统:
一、雷管
以前的雷管起爆药主要装的雷汞 [Hg(ONC)2],故取名雷管,但现在主要是二硝 基重氮酚[DDNP] ---C 基重氮酚[DDNP] ---C6H2(NO2)N2O。 加强药是黑索金,RDX。 加强药是黑索金,RDX。
六、爆破材料的安全管理 1、爆破器材材料的储存 、
《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九十五条规定:井上、 下接触爆炸材料的人员,必须穿棉布或抗静电衣 服。 《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九十六条规定:所有 库房贮存各种炸药的总容量不得超过由该库所供 应的矿井2个月的计划需要量,雷管的总容量不得 超过6个月的计划需要量。
四、起爆器——电容式起爆器 四、起爆器——电容式起爆器
1、充电:闭合充电开关,电容器由交流电源进行 充电,当电容器两端达到额定电压时停止。 2、放电:工作时,打开充电开关,闭合起爆开关, 、放电:工作时,打开充电开关, 电容器放电,即向雷管通电引爆。 起爆器技术性能指标见表2 13(P49) 起爆器技术性能指标见表2-13(P49)。
第二章 爆破理论基础
△炸药与爆炸概论 △工业炸药种类和组成 △起爆器材与起爆法 △破岩原理和爆破技术
§2-1 炸药与爆炸概论
一、爆炸的种类及物征
1、爆炸的种类: (1)物理爆炸:锅炉爆炸、气球爆炸 (2)化学爆炸:炸药爆炸、瓦斯爆炸 (3)核 爆 炸:核裂变、核聚变
2、爆炸的基本特征:“一大、二快、三多”。 (1)反应过程中能放出的热量大。 吸热反应不爆炸,放出热量小的可爆可不爆, 放热大的要发生爆炸。矿用炸药爆炸时放热量一般为 700~1500千卡/kg。 700~1500千卡/kg。 (2)反应和传播的速度快。 爆炸其爆点只需几微秒至几十微秒。单位时间 内做功能力强,具有极大 的威力。 (3)生成的气体多。 硝酸铵炸药爆炸全部生成气体。 1kg工业炸药爆 1kg工业炸药爆 炸时约产生700 1000升的气体。 炸时约产生700 ~1000升的气体。
三、硝化甘油类炸药
1、组成: 硝化甘油+消化棉+木粉+ 硝化甘油+消化棉+木粉+硝酸盐 2、特点: 威力大、爆炸稳定性高、防水性能好、密度大、 有可塑性, 有可塑性,机械感度高,容易渗油或老化,价格贵。 3、使用范围: 无沼气爆炸危险的坚硬岩石、多水工作面、小直 径深孔爆破。
四、水胶炸药
1、组成: 硝酸铵(50%)+水的混悬溶液(10%)+敏化剂 硝酸铵(50%)+水的混悬溶液(10%)+敏化剂 2、特点: 抗水性好,煤矿用水胶炸药溶于10-25℃的 抗水性好,煤矿用水胶炸药溶于10-25℃的 水中,4 水中,4个小时仍能起爆。 密度高、威力大、安全性好、生产工艺简单。 水胶炸药使用效果好,正在逐渐推广。
电容式起爆器工作原理
五、爆破事故预防和处理
1、瞎炮:通电起爆后,工作面的雷管全部或部分 不爆。 残炮:由于炸药原因产生的不爆现象。 瞎炮的处理见《规程》 340--342 瞎炮的处理见《规程》第 340--342 条。 2、早爆:爆炸材料比预定起爆时间提前的爆炸现 象。 原因( )器材问题;(2 原因(1)器材问题;(2)操作问题; (3)杂散电流影响。
五、炸药的主要性能指标 1、炸药的爆力和猛度 猛度:铅柱法测定,硝铵炸药猛 度为8 度为8-14mm 爆力:铅铸扩孔法测定,硝铵炸药 爆力为240爆力为240-360cm3。
铅柱法
铅铸扩孔法
2、炸药的敏感度
热感度、机械感度、爆轰感度 热 感 度——以爆发点来表示。 ——以爆发点来表示。 机械感度——抗冲击感度,由落锤实验测定。 机械感度——抗冲击感度,由落锤实验测定。 爆轰感度——用殉爆距离来表示。 爆轰感度——用殉爆距离来表示。 殉 爆——是指由于主动药包爆炸使与其相 ——是指由于主动药包爆炸使与其相 邻的被动药包也同时爆炸的现象 殉爆距离——是指能够连续三次出现殉爆的药 殉爆距离——是指能够连续三次出现殉爆的药 卷间距的最大值,以cm表示。 卷间距的最大值,以cm表示。
2、继爆管:由消爆管和不带点火装置的毫秒 延
期电雷管组成。 期电雷管组成。
3、导爆管:
管内壁涂有薄层炸药的塑料软管,导爆管不能直 接起爆炸药,只能起传爆作用,起爆炸药需要雷管。
三、电爆网路 电爆网路是指雷管的联接方式分为串 联、并联、混联三种。 起爆电流计算公式:
U Ι= nγ + mR
Ⅰ—起爆电流 U—放炮电源电压 n—串联雷管个数 m—并联时雷管个数 γ—每个雷管的全电理 R—母线电阻R1与电源内阻R2之和 母线电阻R 与电源内阻R 串联时m=1 串联时m=1 并联时n=1 并联时n=1
五、乳胶炸药
1、组成:硝酸铵水溶液+可燃剂+敏化剂+ 、组成:硝酸铵水溶液+可燃剂+敏化剂+ 乳化剂+ 乳化剂+添加剂 2、品种:乳胶岩石炸药 2种 乳胶煤矿炸药 2种 乳胶高安全炸药 1种 3、特点: 抗水性好,爆轰感度、爆炸性能好,原 料丰富、安全性好。
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二十条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二十条规定,井下爆破 作业,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 作业,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 煤矿许用炸药的选用应遵守下列规定: 煤矿许用炸药的选用应遵守下列规定: (1)低瓦斯矿井的岩石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安全 等级不低于一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2)低瓦斯矿井的煤层采掘工作面,半煤岩掘进工 作面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二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3)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必 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炸药。有煤 (岩)与瓦斯突出危险的工作面,必须使用安全等级 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含水炸药。
三、炸药的氧平衡
炸药主要由C 炸药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C、 四种元素组成,C H是可燃元素,O是助燃元素,炸药爆炸的过程 是可燃元素,O 就是氧与碳、氢生成CO 就是氧与碳、氢生成CO2、H2O、CO等新产物 CO等新产物 的氧化化还原反应过程。 氧平衡:就是衡量炸药中所含的氧将可燃元 素完全氧化是多余还是不足的情况 分为三种: (1)正氧平衡;(2)零氧平衡; )正氧平衡;(2 (3)负氧平衡。 矿山炸药一般设计成不太大的正氧平衡。
铵梯炸药,一般制成直径27mm、32mm、 铵梯炸药,一般制成直径27mm、32mm、 35mm、38mm,重100g、150g、200g的药卷; 35mm、38mm,重100g、150g、200g的药卷; 聚能穴: 聚能穴:药卷一端为平顶,另一端内凹入, 称为聚能穴。 岩石铵梯炸药有效期限6 岩石铵梯炸药有效期限6个月,煤矿铵梯 有效月4 有效月4个月。
1、铵梯炸药—硝酸铵+TNT 、铵梯炸药—硝酸铵+TNT
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 氧化剂— 氧化剂—硝酸铵 敏化剂— 敏化剂—TNT 松散剂—木粉(谷糠) 松散剂—木粉(谷糠) 消焰剂— 消焰剂—食盐 防潮剂— 防潮剂—石蜡、沥青
铵梯炸药分为煤矿、岩石和露天三大类,矿山只用前两种。 煤矿许用铵梯炸药分为:2号、3号、2号抗水、3 煤矿许用铵梯炸药分为:2号、3号、2号抗水、3号抗水。 岩石铵梯炸药分为:1号、2号、2号抗水、3号抗水、4 岩石铵梯炸药分为:1号、2号、2号抗水、3号抗水、4号抗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