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徐国华
现代管理理论产生背景及形成原因

现代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班级:公共类1204姓名:马晨学号:20121611917 摘要: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与之密切关联且对经济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的管理学理论同时发展。
在新政策、新技术、新理念及现代管理复杂性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现代管理理论产生。
随后,管理理论不断扩充,管理思潮不断踊跃,迎来了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关键词:新环境,新理论,新思潮一、现代管理理论产生背景及形成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力迅速提高,市场不断扩大。
进入七十年代后,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而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经济突然加速。
全球性市场逐步形成,国际竞争激烈,生产活动出现大生产的特点: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销已扩展到全球;②生产技术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③产品升级换代的周期大大缩短,科技发展速度加快;④劳动生产力由体力劳动变为由智力和工作积极性;⑤生产日益社会化,使得生产协作关系更加复杂;⑥企业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广泛和密切,社会责任日益增大。
国家方面,由于经济的修复,固定汇率制度的形成、关税壁垒的拆除以及各国政府推行的有调控的自由经济政策。
同时,在这期间管理教育和管理研究蓬勃发展,从事管理研究和教育的队伍的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专职的管理学教授和研究人员占据了主流。
由于管理理论的复杂性、管理学者知识背景的不同、管理实践发展的不同及理论发展规律的影响,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管理方面的理论大量出现,在70年代,管理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现代管理理论派别众多,理论繁杂的现象被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称为“管理学丛林”,并将众多管理学派划分为11个学派,即经验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数量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管理过程学派。
二、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由于现代组织管理上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要求,企业界和理论界纷纷尝试与创新相应的管理思路、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
管理学听课笔记

《管理学》主讲:孙世勇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第一章管理理论1.1管理的概念与职能一、管理的概念西蒙的定义:管理就是决策,决策程序就是管理程序。
彼得·德鲁克的定义:管理是一种行动的文化。
泰罗的定义:管理是一种行为控制。
戴维的定义:管理是一种思想,是管理者的思想。
本书的定义: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的活动或过程。
广被接受的定义:管理是对一个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内涵(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对象是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
(3)管理是为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
(4)管理的过程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构成。
可以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
(5)管理的有效性在于充分利用资源,以最低的消耗正确实现组织目标。
(6)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者的素质与组织的运行绩效有密切关系。
二、管理的职能法国人亨利·法约尔的划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美国人哈罗德·孔茨的划分:计划、组织、人事、指导、控制。
美国人罗宾斯和库尔塔的划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徐国华的划分:计划、组织、控制、激励、领导。
周三多的划分: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1.信息获取:信息搜集、处理、维持和分配即管理信息系统。
2.决策:依据西蒙教授的定义,管理就是决策。
决策是管理的本质。
3.计划:所谓计划,是行动安排,包括事项的叙述、目标和指标的排列、所采用手段的选择以及进度的规定等。
组织中所有层次的管理者,都从事计划活动。
4.组织:组织作为一个实体,它是指为了达成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协作,以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定,而构成的人的集体。
组织作为一项职能是指创造、维持和发展组织结构并使用组织结构发挥作用和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论领导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摘要领导是一门科学,它由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可以用来指导人们从事管理实践。
管理并不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它要求管理者以管理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基础,结合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实现组织的目标。
因此,管理又具有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理论思维成熟的产物,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思维的坚持与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系统性、辩证思维的继承与发扬。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党全民参与,但领导者的决策思维更加重要。
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在实行民主决策的过程中起集中作用的领导人。
领导者的思维不仅要有科学性,而且要有艺术性,要做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领导是指挥、引导他人实现目标的行为。
领导艺术是指挥、引导、影响他人的能力,主要包括:决策艺术、组织艺术、指挥艺术、协调艺术、激励艺术、演讲艺术、培训艺术、公关艺术等,是管理者学识、智慧、技能、作风、个性、修养、阅历、价值观等素质层次的综合体现。
关键字:领导管理艺术智慧综合引言在现代社会,一般人对管理的价值已无所怀疑。
但是有关管理的概念却由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而有所不同。
大致有以下两种代表性的观点:(1)将管理视为处理人与事的艺术这一观点认为管理是要以有效的方法达到期望的具体成果。
这在实践上必然要求设计一种行得通的解决办法,这时,艺术就是达到某种所需要的具体结果的“诀窍”。
因此巴纳德(C.I.BARNARD)认为管理应该是一种行为的知识,即运用实际技巧的艺术。
这种艺术在医学、工程、音乐或管理等方面,都是人类所追求的最富有创造性的一种因素。
那些单纯在行医中依靠书本来诊断,在工程中单纯依靠公式来设计,或试图依靠背诵原理来从事实际管理的人,几乎会忽视现实,而不可避免的导致失败。
由于管理的对象是以“人”和“事” 为中心,而人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过分的话),其思想、行为以及心理情绪,差异万千,几乎让人不可捉摸。
清华大学本科生课程及教材列表

00510112 运筹学基础
Introduction to Operations Research
经管学院
32
2
《运筹学-规 划论及网络》
00510122 C语言程序设计
C Language and Programming 经管学院
32
2
《C程序设计 》谭浩强
00510133 会计学原理
Accounting Principles
Political Economics(2)
经管学院
《生产关系原
32
2
理及其应用讲 义》(讲义)吴
栋
20510032 工程经济学
Engineering Economics
经管学院
《工业技术经 济学》(第三 32 2 版)傅家骥 清华大学出版 社
20510044 运筹学(1)
Operations Research (1)
经管学院
《博弈论基础
48
3
》吉本斯著,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9。
10510012 法律基础
Fundamentals of Law
经管学院 32 2
10510024 强化英语
Intensive English
经管学院 64 4
10510032 强化英语
Intensive English
经管学院
32
30510173 审计学
Auditing
30510182 投资学
Investment
经管学院 48 3
经管学院
2
《listen To This》(2)
10510042 英语听说(1)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1)
徐国华《管理学》课后习题(管理思想发展史)【圣才出品】

徐国华《管理学》课后习题第2章管理思想发展史本章复习题1.管理思想的发展可分成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答:纵观管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1)早期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以前;(2)古典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到1930年之间,以泰勒与法约尔等人的思想为代表;(3)中期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30年到1945年之间,以梅奥与巴纳德等人的思想为代表;(4)现代管理思想,产生于1945年以后。
这一时期管理领域非常活跃,出现了一系列管理学派,每一学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
将管理思想的发展按时间划分为4个阶段,只是为了讨论的方便,而不是说各阶段的管理思想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关的。
管理思想的发展大多是互相影响、互相补充的,很少是全部弃旧立新的。
不能认为仅有现代管理思想才是正确的,前期的管理思想已无用途。
对历史遗留下的各种管理思想,我们都应该采取分析和扬弃的态度。
2.产业革命前有哪些主要的管理思想?答:产业革命前的主要的管理思想包括:(1)马基埃维利的四项领导原理①领导者必须要得到群众的拥护a.群众要拥护他作为领导者;b.领导者做事要征得群众的同意。
②领导者必须维护组织内部的内聚力领导者必须把组织的成员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使自己及所在的组织具有吸引力;③领导者必须具备坚强的生存意志力领导者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不软弱,不气馁,能为组织和自己的生存不断奋斗;④领导者必须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非凡的能力马基埃维利的四项领导原理是对当时出色领导人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2)亚当·斯密的思想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国富论》。
该著作不但对经济和政治理论的发展有着突出贡献,对管理思想的发展也有重要的贡献。
《国富论》说明了劳动分工给制造业带来的变化。
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之所以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因为:①增加了每个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②节省了从一种工作转换为另一种工作所需要的时间;③发明了许多便于工作又节省劳动时间的机器。
管理学-徐国华

第一章第一节管理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有限的资源与互相竞争的多种目标的矛盾,这是管理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管理的含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为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有成效,这也是管理获得根本目的。
第三节管理的作用在没有管理活动协调时,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行动方向并不一定相同,以至于可能互相抵触。
即使目标一致,由于没有整体的配合,也达不到总体的目标。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管理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比英国快,其主要原因就是依靠较高的管理水平。
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说过,美国经济的领先地位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
没有现代财务、成本、质量管理和科学决策制度,没有扎扎实实的管理基础工作,就不能搞现代市场经济。
第四节管理学的特性一、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管理学的主要母的是要指导管理实践活动。
二、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学具有科学的特点:1客观性2实践性3理论系统性4真理性5发展性总之,管理学完全具备科学的特点,确实是一种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综合的知识体系。
管理学又是一门艺术:因为艺术的含义是指能够熟练的运用知识,并且通过巧妙的技能来达到某种效果。
而有效的管理活动正需要如此。
三、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得到确定结果的科学称之为精确的科学。
管理学则不同,在已知的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管理主要是同人发生关系,对人进行管理,那么人的心理因素就必然是一种不可忽略的因素。
而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我们还没找出更有效的定量方法,使管理本身精确化,而只能借助于定性的办法,或者利用统计学的原理来研究管理。
四、管理学的系统观念系统就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要素所构成的集合。
作为系统观念有以下几点:1 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性。
2 重视系统的行为过程。
3 根据研究目的来考察系统。
4 系统的功能或行为可以通过输入与输出关系表现出来。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招生目录以及参考书详解

育明教育官网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 、中传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新大纲前后同步上市,将复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进行有效结合,便于考生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 第一手资料,进而从容高效地复习。
本书切合考研政治复习的实际需要,把抽象的知识点一一化为具体的练习题,用起来不枯 燥,实战性特别强。考研政治基础过关,多做基础练习题是一个方便、有效又不枯燥,不需要 死背书的好方法、好途径。高达百分之七十的试题考场复现率数百万考生的口碑相传,十年不 变的面孔,千锺百炼的内在试后蓦然回首,你才真正读懂了它未免感叹低调也是一种美。
同时,本书大胆创新,推出了全书美音慢读的 MP3 音频文件供学生参考使用。这不仅能 够从感官上刺激学生对常用词汇的认知和记忆,也为其提前打好了复习听力的基础。
词汇量很重要,但究其本质还是要学会运用。词汇环节较弱的学生无需特意背诵单词,只 需在复习真题时着重掌握这一模块,不仅加大了词汇量,更能将其灵活运用在理解文章、理解 题意和写作上。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梅花香自苦寒来。考研政治基础过关,多做基础练习题是 一个方便、有效又不枯燥,不需要死背书的好方法、好途径。愿关爱本书的同学,就以这本《考 研政治理论基础过关 2000 题》作为磨炼平台,淬炼你考研政治过关的“刀意”、“枪花”和 “剑气”吧! 经验详谈:
1、书不要买太多。一本《序列一》之类的+《核心考案》+一本习题书+一本形势与
《政治理论基础过关 2000 题》之所以能成为同类书中最受学生欢迎的第一品牌,是由 其卓尔不群的品质和特点决定的。
一、创意领先,市场第一。在《基础过关 2000 题》之前,多年来考研辅导书市场上只 有编编抄抄的“历年真题解析”一类的书,根据考研政治大纲专门编撰“基础练习题”的,《基 础过关 2000 题》是第一本;
《管理学》徐国华读后感1000字范文五篇

《管理学》徐国华读后感1000字范文五篇管理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是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从事管理活动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马克思说过,凡是许多人在一起协同劳动的地方,都必需有管理,并且组织规模越大,人员越多,管理越复杂。
一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管理学》徐国华读后感1000字范文,欢迎大家阅读!‘’《管理学》徐国华读后感1000字范文1根据公司下半年读书活动的要求,我学习了《企业管理》一书。
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企业管理知识,受益匪浅。
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如何驾驭整个企业的运作机智,以管理促创新,以创新促效益,从而促使企业稳步健康发展。
通过这次学习,我个人认为,企业要想实现大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要毫不动摇的狠抓人力资源管理。
一个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人才,在于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使其为企业服务。
企业的管理者不在于他像关羽一样“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也不在于他像张良一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重要的是他能否找到和使用好这样的人,即识人用人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远景。
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刘邦用萧何、张良、韩信,建立汉朝后曾说过,我管理不如萧何,计谋不如张良,领兵打仗不如韩信,但是我成功了,因为我很好地使用他们,大家都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经营企业必须实施两手抓、两手都要强的职工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继续面向社会,广开才路,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对在职职工要积极培养和关心,实现“三留人”,即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
另一方面,对现有职工进行强化培训,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不断挖掘其潜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信任是基础,事业是平台,利益是杠杆,感情做纽带,一个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级管理者,牢记这个用人方略,就一定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竭尽全力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其次,始终如一的开拓、经营市场,培养核心竞争力求生存。
市场,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命脉所在,占领多大的市场份额,开拓多大的领域,从一定程度上说,证实着一个企业发展的实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一节管理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有限的资源与互相竞争的多种目标的矛盾,这是管理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管理的含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为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有成效,这也是管理获得根本目的。
第三节管理的作用在没有管理活动协调时,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行动方向并不一定相同,以至于可能互相抵触。
即使目标一致,由于没有整体的配合,也达不到总体的目标。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管理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比英国快,其主要原因就是依靠较高的管理水平。
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说过,美国经济的领先地位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
没有现代财务、成本、质量管理和科学决策制度,没有扎扎实实的管理基础工作,就不能搞现代市场经济。
第四节管理学的特性一、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管理学的主要母的是要指导管理实践活动。
二、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学具有科学的特点:1客观性2实践性3理论系统性4真理性5发展性总之,管理学完全具备科学的特点,确实是一种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综合的知识体系。
管理学又是一门艺术:因为艺术的含义是指能够熟练的运用知识,并且通过巧妙的技能来达到某种效果。
而有效的管理活动正需要如此。
三、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得到确定结果的科学称之为精确的科学。
管理学则不同,在已知的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管理主要是同人发生关系,对人进行管理,那么人的心理因素就必然是一种不可忽略的因素。
而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我们还没找出更有效的定量方法,使管理本身精确化,而只能借助于定性的办法,或者利用统计学的原理来研究管理。
四、管理学的系统观念系统就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要素所构成的集合。
作为系统观念有以下几点:1 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性。
2 重视系统的行为过程。
3 根据研究目的来考察系统。
4 系统的功能或行为可以通过输入与输出关系表现出来。
5 系统趋向目标的行为是通过信息反馈,在一定的有规律的过程中进行的。
6 系统具有多级递阶结构。
7等价原则8 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
9系统通过其要素的变化而得到发展,最后达到进一步整合,即系统达到更高层次的整体优化。
五、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1 管理为软科学的第一层含义。
2 管理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他必须借助于被管理者及其他各种条件,并通过他们来体现管理的价值。
3 若想通过管理来提高效益,是有一个时间过程的。
六、管理的二重性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也存在两重性,一种是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种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管理的社会属性。
正确认识管理的二重性,一方面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以便迅速地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买我们自己的国情,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或者说建立据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力争高速地发展我国经济。
第五节企业一、企业的含义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活动的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
法人:指具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资产,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依照法律程序成立的组织。
二、企业的性质1 商品性2 独立性3 集团型4 盈利性5 社会性三、企业的分类1 根据企业所属的经济部门可划分为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建筑安装企业、运输企业、商业企业、物资企业、邮电企业、旅游企业和金融企业。
2 根据生产力个要素所占的比重可将企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知识密集型企业。
3 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可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合资经营企业及私营企业。
4 按企业规模可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史第一节早期的管理思想十五世纪意大利马基雅维利四项领导原理1 领导者必须要得到群众的用户2 领导者必须拥护组织内部的内聚力。
3 领导者必须具备坚强的生存意志力。
4 领导者必须具备崇高的品德和非凡的能力。
这是对出色领导人活动的概括与总结。
第二节泰勒的管理科学一、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原理》1 工作定额原理2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3 标准化原理4 差别计件付酬制5 计划与执行相分离原理二、对泰勒科学管理的分析1泰勒科学管理的二重性: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
2 泰勒科学管理的贡献A 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
泰勒科学管理的精髓是用精确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知识来代替人的判断、意见和经验。
B 讲究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3 泰勒科学管理的局限性A 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
即坚持“经济人假设”B 泰勒的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
C “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第三节法约尔的一般管理一、法约尔一般管理的主要内容1 企业活动类别和人员能力结构泰勒重视作业阶层和技术能力,而法约尔更为重视一般性的管理工作和管理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2 管理的一般原则A 劳动分工B 权利与责任C 纪律D 统一指挥E 统一领导F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G 合理的报酬H 适当的集权与分权I 跳板原则J 秩序K 公平L 保持人员稳定M 首创精神N 人员的团结3 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控制就是注意一切是否按已制定得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
二、对法约尔一般管理的评价1贡献:其系统性和理论性更强2 局限:管理原则缺乏弹性第四节霍桑试验和梅奥的人群关系论一、霍桑试验1照明试验 2 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实验 3 大规模的访谈 4 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二、梅奥及其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1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三、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评价1贡献:梅奥人群关系理论克服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奠定了行为科学的基础,为管理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也为管理方法的变革指明了方向,导致了管理上的一系列改革,其中的一系列措施至今仍是管理者们所遵循的信条。
2 局限:A 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B 过多的强调感情的作用,似乎职工的行动主要受感情和关系的支配。
C 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工作条件、外部监督、作业标准的影响。
第五节巴纳德的组织理论一、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1 组织是一个合作系统2 组织存在要有三个基本条件A 明确的目标B 协作的意愿C 良好的沟通3 组织效力与组织效率原则组织效力:指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或实现其目标的程度。
组织效率:指组织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满足其成员个人目标的能力和程度。
4 权威接受论管理者的权威并不是来自上级的授予,而是来自由下而上的认可。
管理者权威的大小和指挥权利的有无,取决于下级人员接受其命令的程度。
他认为单凭职权发号施令是不足取的,更重要的是取得下级的同意、支持和合作。
二、对巴纳德组织理论的评价1 巴纳德最早把系统理论和社会学知识应用管理领域,创立了社会系统学派。
2 关于经理的职能,他与他的前人不同,他的前人多采用静态的、叙述的方式来说明,而巴纳德则采用分析性和动态性的方式加以说明。
3 巴纳德首先对沟通、动机、决策、目标和组织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专题研究,这引发了后人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4 巴纳德将法约尔等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5 巴纳德的权威接受论对权威提出了全新的看法,对我们很有启发。
第六节现代管理学派西方现代管理思想大致可分为7大学派1 管理程序学派2 行为科学学派3 决策理论学派A 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B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C 满意的行为准则D 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建立一种制定决策的人——机系统4 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侧重于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组织结构及管理的基本职能,他来源于一般管理理论和控制论。
5 权变理论学派6 管理科学学派有时人们把数理学派,决策学派和系统学派统称为管理科学学派,其特点是借助于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研究管理问题,而且是偏于定量的研究。
7 经验主义学派第四章计划职能第一节计划的性质一、计划与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是一种结果,它是计划工作所包含的一系列活动完成之后产生的,是对未来行动方案的说明。
计划工作:是一种预测未来、设立目标、决定政策、选择方案的连续程序,以其能够经济的使用现有的资源,有效的把握未来的发展,获得最大组织成效。
二、计划工作的特点1 计划工作为目标服务2 计划工作的首要性3 计划的普遍性4 计划讲究经济效益计划的效率:实现目标所获得的利益与执行计划过程中所有损耗之和的比率。
三、计划的重要作用1 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指挥的依据2 计划是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3 计划时间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方法4 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标准第二节计划的类型一、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二、战略、管理和作业计划三、综合、局部和项目计划综合计划一般指具有多个目标和多方面内容的计划。
局部计划限于指定范围的计划。
项目计划是针对组织的特定课题作出决策的计划四、政策、程序和方法五、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第三节计划与战略管理第四节组织目标一、组织目标及其内容多目标论的特点:第一,企业目标是自上而下逐次连锁而成为一个目标体系。
第二,在这个目标系统中,不管是否有没有利润的直接表现,都一定包含有经济目标,这个经济目标是不能完全否定的。
多目标论也有许多学说,大体上分为两类。
盈利经济学说:对体制关联的事实进行目标化,以自有资本利益率、出资者的所得等经济目标为顶点。
制度维持学说:把企业的维持、存续、成长等制度关联的目标为顶点,进行系统化。
二、经营理念经营理念或企业理念指企业所希望达到的价值侧面,具体讲就是企业的信念、理想、意识形态等价值观。
传统的经营理念的要点是私有财产制,自由竞争市场,被限定的政府行为,个人主义的大前提,企业为利润的最大化而专念于生产活动,由此而达到社会全体的福利最大化。
现代经营理念要点:企业是对社会有着影响力的开放系统,必然追求、调整各环境主体利益而达到全体利益的最高。
三、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经营者要考虑其决策和企业行为对社会公共利益影响的责任。
其内容包括内部、外部的经济责任和内部、外部的社会责任。
第五节计划工作的步骤7个步骤一、选定目标1 选择目标的内容和顺序2 选择适当的目标时间3 目标要有明确的科学指标和价值二、确定计划前提1 经济形式的预测2 政府政策的预测3 销售预测4 资源的预测三、发掘可行方案四、评估方案五、选定方案六、拟定政策七、拟订引申计划第六节现代计划方法一、滚动计划法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