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路径教学实录
最佳路径课堂实录

导语:对《最佳路径》这一课文,各位老师会怎样进行教学呢?以下是最佳路径课堂实录,供大家参考。
最佳路径课堂实录1一、循序渐进:引导孩子快速提取、概括信息。
上课伊始,我请同学自己读一读,划一划课文,迅速找出最佳路径是怎样的一条路径?学生读好交流时,我再进一步作概括能力的训练。
师:你们找到了吗?生:(读)没多久,小草长出来了,整个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
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出的小道有宽有窄,幽雅自然。
师:能用一句话来说吗?生:(读)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出的小道有宽有窄,幽雅自然。
师:能用半句话来说吗?生:(读)这些踩出的小道有宽有窄,幽雅自然。
师:能用词语来说吗?生:有宽有窄,幽雅自然。
这时我将这八个字写下来,然后向孩子们说,由两句到一句,由一句到半句,再到词语,这是一个逐步概括的过程。
现在再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八个浓缩的词语。
二、展开想象:感悟路径的美丽。
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小道?生:我看到了有的小路宽,有的小路窄。
生:我看到草地上有很多的小脚印。
生:我看到小道像蛇一样弯弯曲曲。
师:像蛇?生:像巨龙一样。
生:像丝绸一样铺在草坪上。
生:像小溪流。
师:这条路是那么——生:有宽有窄。
师:这条路是那么——生:幽雅自然。
师:的确,这条小路让我们感受到了设计师高超的设计,感受到了设计的魅力。
三、紧扣词句:感受设计之难。
师:创造这样一个最佳路径来,容易吗?生:蛮容易的,这样既节省钱又可以提前开放。
大多数孩子认为是不容易。
于是我请同学们字读课文的相关段落,看看到底有多难?请孩子们读了四五分钟后,开始交流。
在交流中,主要紧扣1、2两小节中的一些词句:★第一个孩子读:他已经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
接到催促电报,他心里更加焦躁。
巴黎的庆典一结束,他就让司机驾车带他去了地中海海滨。
他想清理一下思绪,争取在回国前把方案定下来。
名师展示课《最佳路径》课堂实录和教学评课_教案教学设计

名师展示课《最佳路径》课堂实录和教学评课本文是关于名师展示课《最佳路径》课堂实录和教学评课,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一)、动画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师:在同学们的生活中曾结识了许多的卡通人物,它们给我们带了无穷的欢乐,已经成为同学们亲密的朋友。
看看这些卡通人物你们认识吗?如果认识,就请你亲切地说出它们的名字。
(课件:播放各种迪斯尼中的动画人物)师:大家果然熟悉这些动画朋友,那你们知道这么多个性鲜明、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的创始人是谁吗?是迪斯尼。
对于全世界喜欢动画片的人来说,他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那就是和迪斯尼公司的朋友们共同创建了迪斯尼乐园。
瞧,(播放迪斯尼乐园图)迪斯尼乐园倍受全世界朋友的喜爱,这里是每个人梦的故乡,走进其中,仿佛来到了童话般的世界,来到了用梦和幻想编织的殿堂。
在迪斯尼乐园即将竣工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个难题?到底是怎样的难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迪斯尼乐园有关的课文,最佳路径。
板书课题:最佳路径师:齐读课题师:你怎样理解“佳”这个字?师:什么样的路径最好?为什么称之为“最佳”?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多读几遍。
也可以用喜欢的方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做标注。
师:有的同学在读的时候,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画,这个方法好,值得其他同学们采纳。
师:看看这些词你们会读吗?电脑出示:播撒、竣工、微不足道、焦躁、调转、法郎、绵延、启发、痕迹、格罗培斯师:你怎么理解绵延?绵延这个词不好理解,(出示图一)这是绵延吗?(出示图二)这是绵延吗?漫山遍野的葡萄一架连着一架,一直伸向远方,像不像绵延起伏的群山?这就是绵延。
三、问题引领,品词析句,感悟精髓师:格罗培斯是谁?你对他了解多少?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到文中去找一找,并用浪线画一画。
生:(电脑出示)格罗培斯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和景观建筑学专家,他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解决过无数个建筑学中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70多处精美的杰作。
(四年级语文教案)《最佳路径》实录

《最佳路径》实录四年级语文教案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有这个一个地方,只要提到米老鼠、唐老鸭就能想到的地方,知道是什么地方?2.是的,这就是迪斯尼乐园,今年迪斯尼迎来了他五○岁的生日,今天的学习就是和迪斯尼有关。
请大家看老师板书课题:最佳路径3.课文预习了吗?我选几个来考考你们。
(1)指名读“采”(2)奖励学生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
(3)出示:滨;指名读;读这个字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带着大家读读,同学们你们猜想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吗?(这是一个靠近水边的地方)(4)出示:拐,会组词吗?(5)出示:躁,这个字一定要好好读,知道在文章中组了一个什么词语吗?(焦躁),一起把这个词语读两遍。
4.文章读了吗?知道这篇文章写了什么?(1)不着急,一边读一边想,好好地思考思考。
(2)我们四3班的同学真用心,谁来说一说。
(3)师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老师进行了点评,谁再来说一说)请了两位学生来说。
5.同学们这是一篇耐人寻味,引人思考的文章,相信同学只要认真的朗读,细心地思考一定会有更多的感受。
你们有信心吗?(1)再来看看文章,知道路径是什么意思吗?(2)师生交流,路径具体指的是什么,请大家自己在文章找一找。
(3)学生说:路径是景点之间的道路(说得还不够清楚),迪斯尼之间的道路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在文章中好好地找一找(指名回答)学生说;有宽有窄,优雅自然。
谁来把这两次词语再读读呢?(指名读)在读这个词语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独特的感受。
(学生说)齐读之。
6.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加一个最佳,就是最好的路径,对吗?究竟是什么样的路径呢?也请你在文章中找一找。
(1)学生说,很好请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一句。
(学生读)(2)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的脑海里产生了哪些问题呢?(3)师生交流问题。
为什么成为最佳路径?在谁的帮助下成为了最佳路径?最佳路径是什么样?还有什么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问合适的问题?还有设问题么?为什么能够设计出最佳路径?下面这两个问题还是有关联,只要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可以了,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读文章,静下来心来好好地读文章,你可以用笔把相关的语句划下来,等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最佳路径》课堂教学实录

最佳路径课堂教学实录本文将介绍在最佳路径课堂中的教学实录。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最佳路径不仅是计算机科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也被广泛应用在其他领域中,例如网络规划、交通规划等。
第一节课在第一节课中,我们介绍了最短路径问题。
最短路径问题是指,在一个加权有向图中,找到一个特定顶点与其他所有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我们使用Dijkstra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Dijkstra算法是一种贪心算法,其基本思想是以当前点到起点的最短距离为依据,不断扩展搜索范围,直到找到目标点为止。
我们通过一些小例子演示了Dijkstra算法的实现过程,并且让学生们手动画出搜索路径。
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算法的本质。
我们提醒学生们要注意点的顺序和距离的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很多细节。
第二节课在第二节课上,我们介绍了最小生成树问题。
最小生成树问题是指在一个带权无向图中,找到一棵包含所有顶点的生成树,使得树的所有边权值和最小。
我们使用Kruskal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Kruskal算法是一种贪心算法,其基本思想是维护一个森林,然后逐步添加边,直到森林变成一棵树为止。
我们同样通过小例子演示了Kruskal算法的实现过程,并且让学生手动画出生成树。
与上一节课类似,这一步同样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算法的本质。
我们提醒学生们要注意边的顺序和权值的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很多细节。
第三节课在第三节课上,我们介绍了最大流问题。
最大流问题是指在一个有向图中,找到一条从源点到汇点的路径,使得这条路径上的流量最大。
我们使用Ford-Fulkerson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Ford-Fulkerson算法是一种增广路径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在图中找到一条增广路径,然后增加这条路径上的流量。
我们同样通过小例子演示了Ford-Fulkerson算法的实现过程,并且让学生手动计算出最大流。
与前两节课类似,这一步同样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算法的本质。
4下6《最佳路径》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最佳路径》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最佳路径》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
师(手指课题):最佳路径是指乐园各景点之间的路径,这条路径为什么会被评为最佳路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生齐:最佳路径。
【简单直接的导入,让学生直接进入文本的学习,简洁明了。
】二、精读感悟(一)学习3—4小节师:在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迪斯尼乐园的路径从一开始的大伤脑筋,到最后被评为世界最佳。
(有生小声说对。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打开语文书,自由读读课文3、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生自由读课文。
)师:路径设计之所以被评为最佳路径,用一句话概括是什么原因呢?生1:格罗培斯看到法国南部一位老奶奶买葡萄的方法,受到启示,从而设计出了迪斯尼的路径。
师:是啊!当时思绪很乱的大师,决定让司机带他去地中海海滨散散心,清理一下思绪。
师:汽车行驶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小路上,此时格罗培斯大师看到了什么?生1:一路上他看到许多园主把摘下来的葡萄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吆喝。
师:这些园主是怎么卖的?你能找一找表示他们动作的词吗?生1:摘。
生2:提。
生3:吆喝。
师:吆喝是什么意思?生1:就是喊让别人来买东西。
生2:叫卖。
师:那些园主不辞辛苦地先把葡萄摘下来,再提到路边。
他们会怎样吆喝呢?生1:快来买又大又紫的葡萄啊!这是今天刚摘的,可新鲜了。
师:刚摘的葡萄多诱人啊!生2:卖葡萄,又大又甜的葡萄,保准你吃了还想吃。
生3: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全场打八折。
(众生大笑。
)【让学生想象其他园主卖葡萄的动作,语言,神态,更好地把握这些园主的心理活动,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吆喝”的含义。
为下文要理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老太太的卖法做好铺垫,。
】师:嗯,这些园主使出了浑身解数,吸引行人的注意,让他们来买自己的葡萄。
结果怎样?生1:没人买。
生2:很少有人买。
师:你瞧瞧,这些园主这么使劲地吆喝,却很少有人停下来,更别说去买了。
师:我们怎么读好这句话呢?生1读:一路上他看到许多园主把摘下来的葡萄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吆喝,但却很少有停下来的。
(四年级语文教案)《最佳路径》教学实录和反思

《最佳路径》教学实录和反思四年级语文教案话题一:在众多的园主中格罗培斯为什么单单从一位老太太身上得到启发呢?[依据文本,抛出话题,展开一个对话平台和环境]生自读三四自然段之后交流。
费凡:因为老太太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
[这一回答看似回答了上面的问题,实则学生对任其选择并不真正理解,所以,话题得往下深入剖析] 陈蒙:别的园主只能让人买那采好的一串葡萄,而老太太能让人在葡萄园里任意地采。
[这位学生对上面一位学生的回答进行了补充,进了一层][只是这种补充不是教师的点拨之下,而是在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之下,这是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也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我们来看看别的园主是怎么卖葡萄的,谁来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在学生初步了解的情况之下,让学生再次接触文本,走进文本,进行深度的理解和体悟]戴洁读。
师:别的园主是怎么做的?[把话题剖析,在比较中发现]夏凯杰:是自己摘了葡萄给别人。
许鑫涛:是摘了葡萄卖给别人。
师:是卖给别人并且一路地吆喝,那这样的吆喝有用吗?生齐说:没用。
师:卖葡萄的结果是什么?生齐:很少有人停下来。
[这里教师有点心急,其实要相信学生,要给学生思考发现的时间,让学生多读读书,他们就能说得更好。
不能以教师的理解来代替学生的发现,以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来代替学生理解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困难。
自己摘到的果子更甜,学生才能体会到思维的快乐,学习的快乐。
这里犯了个错误] 师:很少有人停下来,卖不出去,可以想象这些园主是多么的失望,心情多么的沮丧。
那老奶奶是怎么做的呢?请你找出课文中有关的句子告诉大家。
许嘉文读。
师:只要在箱子里投五法郎就能摘一篮葡萄。
她是这样做的,她有没有一路吆喝?生:没有。
师:她是无人看管的。
五法郎就能摘一篮,那她卖葡萄的结果呢?[这里的问题毫无价值是无效的,浪费时间]潘鹏飞:每次都是最先卖完。
师:老太太的葡萄为什么能最先卖完,她跟别的葡萄园主相比,她的办法好在哪里?包星茹:她可以给人一种自由任其选择。
最佳路径教学记录

最佳路径教学记录*好路径教学记录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朗读课文,了解迪士尼的路径设计与法国南部卖葡萄的农民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形成独立探究意识和良好思维品质。
3.情感目标:领悟文中蕴含的哲理:给人自由,顺其自然,任其选择,本身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教学过程:首先,检查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世界建筑师格罗佩斯(盛琪说),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名称(2-3)老师:学生说得好。
格罗佩斯按照“给人自由,任人选择”的思路设计了迪士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路径。
板书:“给人自由,让他们选择”课后,我会让同学们学习,找出问题。
现在,请他们提出你的问题。
好的,学生们问了非常好的问题。
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一遍课文,看看你能回答什么问题。
其次,跟随学生的脚步学习课文。
1.学生分头读课文,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老师:刚才老师注意了。
有些人做得很好。
他们在阅读时做标记。
真的是“不写不读”。
回答指定学生提出的问题。
如果你回答了所有的问题,老师:学生的阅读效率真的很高。
看了一遍,他们解决了这么多问题。
现在,让我们用另一种方式阅读课文——。
默读课文(即默读)并思考: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读几遍,想想为什么?我没有回答这个指导:老师:学生做得很好。
剩下的问题就是本文的难点。
我们学完这一课后,这些问题就会解决了。
现在,让我们用另一种方式阅读课文——。
默读课文(即默读)并思考: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学生分头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第三,在交流时理解课文。
老师:学生只是非常仔细地阅读。
谁先说: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提到什么就跟什么)1.健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六季,迪士尼乐园的草地上踩出了许多小道,宽窄不一,优雅自然。
(摄像头显示第6节的内容)老师:走在这样的小路上一定很舒服。
请阅读这一部分,阅读优雅的感觉。
老师:(读书不好的话)可以问:有没有其他同学和他有同感?也试着阅读。
《最佳路径》教学札记 最佳路径教学实录

《最佳路径》教学札记最佳路径教学实录《最佳路径》这篇课文讲述了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从法国老太太卖葡萄的做法中受到启发,设计了迪斯尼乐园的最佳路径的故事。
情节生动有趣,道理浅显明白,孩子们学得兴致盎然,正当我为今天的教学效果感到满意,以为可以结束教学的时候,有个孩子提出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老师,我觉得那位老太太这样卖葡萄也有不好的地方。
要是有人不投入5法郎就摘走一篮葡萄怎么办?她的质疑立即引来一片附和:要是有人不但不交钱,还把葡萄带出去卖,那她不是亏了吗?还有的人不买葡萄,就在葡萄园里吃个够。
碰到酸的、不好吃的就乱丢,那怎么办?学习这个自然段时,我原来设计的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人们在无人看管的葡萄园里自由自在地采摘葡萄,尽情享受自己动手、体验收获的乐趣。
没想到孩子们并没有在我设计的乌托邦里逗留太久,就马上回到现实中来了。
听了孩子们的发问,我的第一个想法是我们的国民素质太低了,孩子们一定是平时见多了那些不诚实的行为,所以很自然地将他们对人们诚信行为的怀疑态度与文本中的情感认知联系起来,这就产生了差距。
面对孩子的质疑,我该如何说服他们?怎样才能让他们明白诚信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则呢?情急之下,我想到了超市这一自选商场的经销方式。
于是就以超市为例,启发孩子:在我们的身边,超市也是这样一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地方,那么当你们在超市购物的时候,会不会把超市里的商品偷偷装进你的口袋带回家呢?孩子说:不会,因为有摄像头,还有人看着。
那要是没有摄像头,周围也没有人看见呢?有的同学说不会,有的同学笑笑说有可能会。
我说:是啊,人的道德水平有高低之分,有的人不管有没有人看见,他都会做一个诚实的人,这样的人就值得我们信任;有的人只要没有人看见,就会做一些违反道德标准的事,这样的人就不可信任。
那么葡萄园里的顾客是不是值得信任的人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来说明。
孩子们从文中找出了她的葡萄最先卖完来说明那些顾客是值得信任的人,所以葡萄才能卖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最佳路径教学实录
《最佳路径》对话策略的教学尝试
上周五我在大马路小学上了《诚实与信任》,上完后,老师们评价很好,我也有点沾沾自喜,尽管还有很多的困惑,却仍自我感觉不错。
会后,我在电话中和郑老师单独交流,他直言不讳的说:你预设得太多,你的问题问得就是设圈套,答案是什么,你心里已经有数了。
阅读是个人独特的体验,你是不是真正尊重了学生的感受?
我静下来深思,是呀,我的确就是这样做的,平常也是这样做的,不是吗?
今天上午上《最佳路经》,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把课堂还给学生呢?我一上课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哪儿给你印象深刻?学生们先读课文,然后开始思考,接着小组讨论,以下是学生的发言。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第6节,迪斯尼乐园的草地被踩出许多小径,
1 / 6
这些踩出的路径有宽有窄,优雅自然。
师:走在这样的小路上一定很舒服。
生:我印象深的是第七节,我知道了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生:我印象深的也是第七节,我记住了这个时间1971年。
师:(把1971写在黑板一侧)让我们记住这个时间,这对于设计师格罗培斯来讲是个难忘的日子。
(全班同学一起读1971。
)
生:第二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读:格罗培斯他从事建筑研究四十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七十多处精美的杰作。
然而,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
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五十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
)
师:为什么这里让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这里看出格罗培斯是个怎样的人?
生:他很认真,很细致。
---------------------------------------------------------------范文最新推荐------------------------------------------------------ 生:他是个追求完美的人。
师:(赞同地)谈得很好,(板书:追求完美,然后让学生在读读几个数字:四十、无数个、七十多处、五十多处)
师:正是因为格罗培斯的细致严谨,追求完美,才使他的设计成为了最佳路径。
你从这一节还看出什么?(学生读书)
生:我觉得遇到困难不要退缩,只要动脑筋,总会有办法。
生:(齐)动手动脑,学会创造。
师:看来同学们读书动脑筋思考了,的确有收获。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一句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
他下车摘了一蓝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
因为正是老太太给他的启发,才让他有了灵感,设计了最佳路径。
师:(板书:给人自由、任其选择)这就是获得设计大奖的根本
3 / 6
原因!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
请同学们读读3、4,比较一下老太太和其他园主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读书,讨论)
生:别人都是大声吆喝、叫卖,但没有人购买。
老太太却请人自己投入五法郎,摘一篮葡萄。
师:你喜欢老太太的卖葡萄的方式吗?为什么?
生:我觉得比较自由,想摘什么样的葡萄,可以自己拿主意。
生:不受限制,自由自在。
生:我想拿多少拿多少,没有人管。
(学生大笑。
)
师:老太太这样信任你,应该用诚实回报人家,你这是君子之为吗?大家再看课文,文中说:当他的车子拐入一个小山谷时,发现那儿停满了车说明什么?
生:大家都是很诚实,讲究诚信的,要不然老太太就不再用这种方式卖葡萄了。
师:从这一节中大家了解了获得最佳路径的原因,那么你还从这
---------------------------------------------------------------范文最新推荐------------------------------------------------------ 一节看出什么?(学生再读书,回答不出来。
)
师:(点拨)格罗培斯从卖葡萄的身上得到启示,你有什么想法?
生:(举手)噢!格罗培斯注意观察,爱动脑筋。
师:(赞许地点头)对,格罗培斯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教师总结]
这个教学案例中使用了对话的策略。
思维策略是思维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分别是以讲课为基础的照本宣科的策略、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以思维为基础的对话策略。
其中,对话策略最适合思维教学,最利于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技能。
这种策略让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思维,而不是仅仅复述书本上的答案或教师的授课就可以过关。
另外,这种策略教师和学生一起思维,扮演了一个最佳典范,向学生亲身示范他们应该做什么,也就是让学生进行批评性思维。
对话策略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策略,也是很有挑战性的策略。
如果运用对话策略的教师要想取得成功的话,做的准备起码不会比前两种策略少。
因为对话策略要求教师对所讲的内容要有丰富的背景知识,而且教师还必须认真考虑要向学生提出哪些问题。
在以上的教学中,我尝试对话策
5 / 6
略,我发现正因为课堂的生成,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也发现学生因此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这节课我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给人自由、任人选择是获得最佳路径的主要原因,并让学生分析格罗培斯的特点以及获得成功的其他因素。
我认为教学目标实现了,但是作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有效的发挥,还是我在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