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共69页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图5-21 表面粗糙度的 引出标注和统一标注
图5-22 表面粗糙度的统一标注
一、表面粗糙度 3.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4)零件上连续表面 (图5-23a)、重复要素(如孔、 槽、齿等,图5-23b)和用细实线连接不连续的同一 表面,其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只标注一次。
图5-23 零件上连续表面、重复要素的表面粗糙度注法 a)连续表面注法 b)重复要素注法
第二节 零件上的工艺结构
一、铸造工艺结构
图5-1所示为砂型铸造时, 从下砂箱中起模(起出木模)的示 意图,当合上上砂箱后,再将熔 化的铁水,通过浇口、浇道注入 到砂型型腔中,待铁水冷却凝固 后,就获得了零件的毛坯——铸 件。为了获得合格的铸件,铸件 必须具有如下工艺结构。
图5-1 砂型铸造时起模示意图
为了拔模时不致损坏砂型型腔,在铸件造型时, 沿铸件内、外壁的起模方向应有适当的斜度,称为拔 模斜度。因为拔模斜度一般较小,所以在图样上可以 不予画出,也不标注斜度尺寸,见图5-2a。当必须表 明斜度时其画法和尺寸注法见图5-2b。
图5-2 铸造圆角和拔模斜度
一、铸造工艺结构 3.铸件壁厚
铸件的壁厚应尽量均匀一致,见图5-3a。当 必须采用不同壁厚连接时,则壁厚的过渡应缓慢, 见图5-3b。
第五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一、尺寸基准(GB/T4863—1985)
尺寸基准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 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即零件在 设计、制造时用以确定尺寸起始位置的那些点、 线、面,简言之,就是标注尺寸的起点。根据使 用场合和作用的不同,尺寸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 和工艺基准两类。
二、主视图选择 1.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选择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应遵循形状特征原 则,即该投射方向应能最多的、最清楚的反映 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从而能显示出零件的 结构特征和整体概貌。这与组合体主视图选择 的原则是一致的。
机械制图第八章 零件图

图 8-4 尺寸基准
(2)避免注成封闭尺寸链
(a)
(b)
图 8-5 避免注成封闭尺寸链
(3)标注尺寸要便于测量,并尽量使用通用量具
(a)便于加工
(b)不便于加工
(c)便于测量
图 8-6 尺寸标注要便于加工和测量
(d)不便于测量
3. 零件的形状分类 由于零件的用途不同,其结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便于了解、研 究零件,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大致可分为四类,即轴套类零件、盘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件。下面对其表达方法和尺寸标注作简要分析。 1)轴套类零件: (1)结构分析 (2)视图分析 (3)尺寸分析
主要加工方法
应用举例
明显可见刀痕 可见刀痕
微见刀痕
粗车、粗铣、粗刨、 光洁程度最低的加工面,一般
钻、粗纹锉刀和粗砂轮 很少应用。
加工
粗车、刨、立铣、平
不接触表面、不重要的接触面、
铣、钻等
如螺钉孔、倒角、机座底面等。
可见加工痕迹
精车、精铣、精刨、 没有相对运动的零件接触面,
微见加工痕迹 铰、镗、粗磨等。
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零件图的尺寸是加工和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标注零件图的尺寸,除 满足正确、完整、清晰的要求外,还必须使标注的尺寸合理,符合设计、 加工、检验和装配的要求。以下主要介绍一些合理标注尺寸的基本知识。
1. 零件图的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是确定零件上尺寸位置的几何元素,是 测量或标注尺寸的起点。通常将零件上的一些面(主要加工面,两零件的 结合面,对称面)和线(轴、孔的轴线,对称中心线等)作为尺寸基准。
2.零件图的内容
零件图是直接指导生产制 造和产品检验的图样。一张 完整的零件图通常应有以下 一些内容:
零件图

小结:
为了做到尺寸标注的合理,在标注尺 寸时,必须对零件进行形体分析,结构分 析,确定零件的基准,选择合理的标注形 式,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地标注尺寸。
四、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一)表面结构要求(代号)及标注方法
1.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 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加工表面上具有较小间距和
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
二)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简介
在现代化生产中,要求制造出的同一批尺寸相同的轴和 带孔的零件,在装配时不经过,挑选和修配,任意取轴和带 孔的各一个零件都能达到要求,这种性能称互换性。零件的 互换性是由尺寸公差来实现的。
为了实现零件的互换性,确保产品加工的经济性质量, 必须对零件尺寸规定一个允许的变动范围。这种允许尺寸 的变动量称为尺寸公差。
受铸件相交两表面圆角的影响,表面交线就不明 显了。为了区分不同表面画图时仍应在理论位置画 出交线,该线称为过渡线。
1.两曲面相交的过渡线
不与圆角轮 廓线接触
切点附近断开
2.平面和平面或平面与曲面相交的过渡线
A
与A处的圆角弯 向一致
3.肋板与圆柱有圆角过渡的过渡线
1.尺寸公差 1)基本尺寸:按设计要求所确定的尺寸。
2)实际尺寸:实际测量所得的尺寸。
3)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
最大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最大值。
最小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最小值。
4)尺寸偏差:某一尺寸与其相应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偏差。
2.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1)标准公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国家标 准将公差等级分为20级:IT01、IT0、ITl~IT18。“IT”表示 标准公差,公差等级的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 IT01至 IT18等级依次降低。
【PPT】(2)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尺寸标注应注意的问题
毛坯面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应注意的问题
毛坯面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应注意的问题
尺寸标注要符合工艺要求
第三讲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1) 极限与配合 与极限和配合有关的基本概念有: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等。
公差带图
用零线表示基本尺寸,上方为正,下方为负,用矩形的高表示尺寸的变化范围 (公差),矩形的上边代表上偏差,矩形的下边代表下偏差,距零线近的偏差为基本 偏差,矩形的长度无实际意义,这样的图形叫公差带图。 标准公差是由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值,其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公差等级, 另一个是基本尺寸。国家标准(GB/T1800.3-1998)将公差划分为20个等级,分别为 IT01、TI0、IT1、IT2、IT3……IT17、IT18。其中IT01精度最高,IT18精度最低。
比例 1:1 (图号) 数量 材料 Q235A
(校名)
(5)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
(5)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
其余
抛光
未注圆角R3 手 轮
制图 审核 材料 数量 HT150 1 比例 1:1 图号
(校名)
(5)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
【叉架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的结构形状一般比较复杂,主视图的选择要能够反映 零件的形状特征,其他视图要配合主视图,在主视图没有表达清楚的结构上采用 移出剖面、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等。
(2)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尺寸基准的选择 零件在设计、制造和检验时,计量尺寸的起点称为基准。根据基准的 作用不同,分为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测量基准等。 设计基准——设计时确定零件表面在机器中的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 称为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加工制造时,确定零件在机床或夹具中的位置所依据的点、 线、面,称为工艺基准。 测量基准——测量某些尺寸时,确定零件在量具中的位置所依据的点、线、 面,称为测量基准。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总16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一.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1.零件图的作用 任何机械都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制造机器就必须先制造零件。
零件图就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它依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用,对零件在外形、结构、尺寸、材料和技术要去等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2.零件图的内容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如图1所示图1 箱盖的零件图(1)标题栏 位于图中的右下角,标题栏一般填写零件名称、材料、数量、图样的比例,代号和图样的责任人签名和单位名称等。
标题栏的方向与看图的方向应一致。
标题栏技术要求(2)一组图形用以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可以采用视图、剖视、剖面、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等表达方法表达。
(3)必要的尺寸反映零件各部分结构的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满足零件制造和检验的要求。
(4)技术要求给出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以及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要求。
二.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1.公差与配合公差反映的是零件的精度要求,配合反映的是零件之间相互结合的松紧关系。
(1)尺寸公差1)尺寸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如图2所示图2 尺寸公差概念2)基本尺寸通过它应用上、下偏差可计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
3)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4)极限尺寸一个尺寸允许的两个极端,其中最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5)尺寸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代数差称为下偏差。
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偏差可正可负。
6)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去最小极限尺寸之差,它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永为正值例如:Φ20 ;其中Φ20为基本尺寸,为公差。
为上偏差,为下偏差。
和分别为最大最小极限尺寸。
7)零线在极限与配合图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
8)标准公差极限与配合制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
任务5读图总结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局部视图
分析局部放大图、剖视图等辅助视图,明确 零件的局部细节和内部结构。
简化画法
识别并理解图纸中使用的简化画法,如省略 画法、假想画法等。
弄清各部分形状、结构和相对位置
形状与结构
通过观察各视图中的线条、轮廓和剖面 符号等,分析出零件各部分的形状和结 构特点。
零件图分类
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零件图可 分为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
零件图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指导生产
01
零件图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能准确表达零件的形状、
大小、材料和热处理等工艺要求。
质量控制
02
零件图提供了检验零件质量的形状、大小、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等依据。
工程交流
03
在工程领域中,技术人员通过零件图进行交流,明确设计意图
根据零件的功能和美观要求,标注合理的表 面粗糙度值。
热处理及表面处理
根据零件的材质和使用要求,明确热处理及 表面处理的方法和参数。
公差与配合
对于需要控制精度的尺寸,应标注相应的公 差和配合要求。
其他特殊要求
如无损检测、探伤、平衡等特殊要求,也应 在图纸上明确标注。
06 零件图的应用实例
机械零件图实例分析
合理标注尺寸
基准选择
选择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作为尺 寸标注的起点,确保尺寸标注的 合理性和准确性。
重要尺寸标注
对于影响产品性能和使用的重要 尺寸,如配合尺寸、安装尺寸等, 应直接标注在图形上。
避免封闭尺寸链
在标注尺寸时,应避免形成封闭 的尺寸链,以免造成加工困难或 测量误差。
明确技术要求
表面粗糙度
机械识图基础知识演示文稿

第二十页,共106页。
零件图的读识方法
三、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1.尺寸基准:标注尺寸的起点 常用基准: 对称面、底面(支承面)、
端面(装配结合面、主要加工面)、
30 26.5
34 3× 20° =60°
24.5 20°
点
37.5 40 42 41
33.5 38
轴线。
7× 10° =70°
26' 10°
后 上
后
左
右
前
左
右
下 前
•主视图反映:上、下 、左、右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右 •左视图反映:上、下 、前、后
第十页,共106页。
零件图的基础知识
第十一页,共106页。
零件图的基础知识
4.三视图的读识图例
图例
旋圆
转
柱 体
体
三
视
圆锥 体
图
识
读 球体
旋 转 体
第十二页,共106页。
说明
圆柱体的三视图是由一个体现该旋 转体特征的圆和两个完全相同矩形表示。
第三十六页,共106页。
波浪线
细实线
细实线
细点划线 细点划线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5.尺寸注法
机件结构形状的大小和相对位置需用尺寸表示。
尺寸标注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第三十七页,共106页。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第三十八页,共106页。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标注符号
第三十九页,共106页。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15 20
30
第六页,共106页。
零件图的基础知识
v 下面是一物体正投影得到的一张图,你能看出 它是什么形状嘛?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一、零件图的作用
1.零件图:表达零件结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
零件:组成部件或机器的最小单元。
2.在生产实际中,哪怕视察结构形状最简单的零件,要制造它,也必须有它零件图。
因此,零件图是制造和检查零件的依据,也是使用和维修中的主要技术文件之一。
二、零件图的内容
由零件图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知,一张完整的零件图,不许具有以下内容:
1.一组视图:用以完整、清晰地表达出零件的结构形状。
2.零件尺寸:用以完整、清晰、合理地确定零件各部分接轨的大小和相对位置(尺寸公差、形位公差)。
3.技术要求:用以说明零件在制造和检验时应达到的各种要求(用一些符号、数字、字母和文字注解、简明、准确地给出)。
例如:尺寸精度、零件上个表面应具有的相应表面粗糙度、材料的热处理、材料的表面处理。
4.标题栏:用以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比例、图样编号、责任签署(制图设计)人、校核人、审核人、审定人等)、日期、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