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版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初级)教案1-2
课程思政版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初级)教案3-4

课程思政版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初级)教案3-4大学体育实践课教案:篮球(初级)课程名称:篮球(初级)开课学院:体育学院开课专业:全校非体育专业学时数:32(理论4+实践28)授课教师:20-20学年第学期课程授课计划表:周次星期节次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备注1-2 星期一 1-2 2 理论:篮球运动概述;篮球(初级)课程及教学常规要求;研究移动技术:基本站立姿势、起动、变向跑、侧身跑、急停、滑步、转身。
实践复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
3-4 星期二 1-2 2 研究接球和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研究原地高、低运球。
实践可安排专门锻炼内容。
5-6 星期三1-2 2 研究原地双手头上传球和双手击地传球;研究行进间高、低运球;研究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实践能锻炼心肺功能。
7-8 星期四 1-2 2 复原地传接球;研究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研究跳起投篮。
实践篮球运动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中讲授。
9-10 星期五 1-2 2 研究行进间双手低手和双手胸前传接球;复原地及行进间运球;复跳起投篮。
实践11-12 星期一 1-2 2 复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研究转身运球;研究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实践13-14 星期二 1-2 2 理论:简介高等学校体育概述,学生体质健康;复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原地(跳起)投篮练。
实践15-16 星期三1-2 2 原地控制性运球和行进间快速运球练;行进间传接球接三步投篮练;原地(跳起)投篮练。
实践17-18 星期四1-2 2 原地控制性运球和行进间变速运球练;复行进间传接球接三步投篮练;研究运球急停跳投。
实践19-20 星期五 1-2 2 行进间快速、变速运球低手投篮练;研究接传球原地(跳起)投篮;教学比赛。
实践21-22 星期一 1-2 2 行进间快速、变速运球低手投篮练;运球急停跳投和接传球原地(跳起)投篮练;教学比赛。
实践23-24 星期二 1-2 2 行进间快速运球低手投篮练;原地(跳起)投篮练;教学比赛。
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教案

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篮球运球、传球、投篮等技术动作。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教学内容:1. 热身运动2. 基本技术训练- 运球:行进间运球、原地运球- 传球:胸前传球、肩上传球- 投篮:原地投篮、行进间投篮3. 团队配合训练4. 游戏活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运动(10分钟)1. 韵律操: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全身活动,提高肌肉温度。
2. 拉伸运动:重点拉伸腿部、腰部、肩部等运动部位,预防运动损伤。
二、基本技术训练(30分钟)1. 运球:讲解行进间运球和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传球:讲解胸前传球和肩上传球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投篮:讲解原地投篮和行进间投篮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团队配合训练(20分钟)1. 传切配合:讲解传切配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进攻与防守:讲解进攻与防守的基本原则,学生分组进行实战演练,教师巡回指导。
四、游戏活动(10分钟)1. 投篮比赛: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投篮比赛,提高投篮技巧。
2. 运球接力:学生分成两队进行运球接力比赛,提高运球能力。
第二课时一、热身运动(10分钟)1. 韵律操: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全身活动,提高肌肉温度。
2. 拉伸运动:重点拉伸腿部、腰部、肩部等运动部位,预防运动损伤。
二、基本技术训练(30分钟)1. 运球:讲解行进间运球和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传球:讲解胸前传球和肩上传球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投篮:讲解原地投篮和行进间投篮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团队配合训练(20分钟)1. 传切配合:讲解传切配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进攻与防守:讲解进攻与防守的基本原则,学生分组进行实战演练,教师巡回指导。
篮球教案思政部分

篮球教案思政部分教案标题:篮球教案思政部分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篮球运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通过篮球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1. 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5.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球队合作与沟通;2. 集体荣誉感的培养;3. 篮球技术的学习和运用;4. 思政教育的融入。
教学准备:1. 篮球场地和篮球设备;2. 球队分组;3. 篮球教学资料和视频资源;4. 相关的思政教育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2. 提问学生篮球运动中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的重要性。
二、篮球技术学习(15分钟)1. 分组进行基本的传球、运球和投篮练习;2. 引导学生在练习中互相帮助和配合,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三、思政教育融入(15分钟)1.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篮球运动中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对个人的影响;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篮球中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四、篮球比赛(20分钟)1. 安排学生进行篮球比赛,提醒他们在比赛中发扬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精神;2. 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篮球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篮球教学中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运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篮球比赛,锻炼他们的篮球技术和团队合作能力;2. 组织学生参观篮球比赛或邀请篮球运动员来校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篮球热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篮球比赛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2. 结合小组讨论和个人反思,评价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和领悟。
大学体育课教案思政内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掌握篮球运动中的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篮球运动技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体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进取、自信的意志品质,树立团队合作精神。
4. 思政目标:通过篮球运动,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2.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3. 篮球运动中的团队精神培养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篮球比赛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问:篮球运动中,你认为哪些因素对比赛结果影响最大?2. 知识传授(1)讲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如投篮、运球、防守等。
(2)组织学生进行篮球基本技能练习,如投篮、运球、传球等。
3. 团队协作训练(1)分组进行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体会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分析比赛中的团队协作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4. 思政教育(1)讲解集体主义观念在篮球运动中的体现,如团结协作、互相支持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集体主义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篮球运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篮球比赛中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对集体主义观念的理解和应用。
4. 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3.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篮球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篮球运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篮球教案思政部分

篮球教案思政部分教案标题:篮球教案思政部分教学目标:1. 通过篮球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 培养学生的自律、坚持不懈和积极向上的品质。
3. 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以及体育精神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教学重点:1. 传授篮球基本技能和战术知识。
2. 引导学生体验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教学准备:1. 篮球场地和设备。
2. 篮球教学材料和视频资源。
3. 学生的体育服装和鞋子。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篮球教学的重要性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讨论体育运动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篮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求。
- 分析篮球运动对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作用。
3. 技能训练(30分钟)- 分组进行基本篮球技能的训练,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 引导学生在训练中体验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
4. 战术讲解(10分钟)- 介绍篮球的基本战术,如进攻策略和防守技巧。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比赛中运用战术优势。
5. 比赛实践(30分钟)- 分组进行篮球比赛,让学生运用所学技能和战术。
- 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6. 总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篮球教学的收获和体会。
- 强调篮球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自律和坚持不懈品质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篮球队或校际比赛,进一步提升篮球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2. 组织篮球比赛观摩活动,让学生学习和借鉴其他队伍的战术和技巧。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技能训练和比赛实践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2. 设计篮球知识和技能的小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师生互动:1. 在技能训练和比赛实践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指导,纠正他们的动作和战术运用。
2. 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协助和鼓励,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思政部分:通过篮球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篮球运动对于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有何影响?2. 篮球比赛中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如何体现?3. 如何在比赛中遵守规则和尊重对手?4. 篮球运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坚持不懈品质?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个人反思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
大学体育篮球思政教案设计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本科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能,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提高篮球运动素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自我管理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公平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4. 思政目标:通过篮球运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内容:1. 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
2. 篮球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
3. 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 引导学生思考篮球运动对个人成长、团队协作以及国家体育事业的意义。
二、基本技术教学1. 运球:讲解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练。
2. 传球:讲解传球的基本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练。
3. 投篮:讲解投篮的基本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练。
4. 防守:讲解防守的基本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练。
三、分组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基本技术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篮球运动对个人成长、团队协作以及国家体育事业的意义。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篮球运动中的精神品质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教学1. 讲解篮球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练习。
三、篮球比赛1. 学生分组,进行篮球比赛。
2. 教师担任裁判,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篮球运动中的团队合作、拼搏精神、公平竞争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篮球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比赛中的团队合作、拼搏精神、公平竞争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的体现。
3. 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和感悟。
大学体育篮球思政教案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授课对象:非体育专业本科生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和战术,提高篮球运动水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 思政目标:通过篮球运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诚信意识和体育道德。
教学内容:一、篮球基本技术1. 原地运球2. 行进间运球3. 投篮二、篮球基本战术1. 进攻战术2. 防守战术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播放篮球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篮球运动的意义,引出思政教育主题。
二、篮球基本技术教学1. 教师示范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和投篮动作。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三、篮球基本战术教学1. 教师讲解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的基本原理。
2. 学生分组进行战术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战术运用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进行实战演练,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思政教育环节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篮球运动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关系。
2. 通过讲述我国篮球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辉煌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篮球运动与集体主义精神的关系。
4. 强调团队合作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篮球运动与诚信意识的关系。
6.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篮球运动的意义。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评价学生在篮球基本技术和战术方面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在思政教育环节的表现。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篮球运动,成功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大学体育课教案思政内容

教案名称:大学体育课——篮球教学融入思政教育课时:2课时年级:大一教材:《大学体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巧(传球、接球、投篮等)。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抗压能力。
教学内容:1. 篮球基本技巧教学。
2. 篮球比赛规则讲解。
3. 团队合作训练。
4. 思政教育融入篮球教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2. 引导学生了解篮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情况和重要性。
二、基本技巧教学(15分钟)1. 传球技巧: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2. 接球技巧: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3. 投篮技巧: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三、团队合作训练(20分钟)1. 分成两个小组,进行篮球对抗比赛。
2. 教师指导,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学生自主练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四、思政教育融入篮球教学(10分钟)1. 教师讲解篮球运动中的公平竞争、尊重对手、团结互助等道德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篮球运动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如何克服。
3.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篮球运动中的拼搏精神,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巧的情况。
2. 学生进行篮球对抗比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二、篮球比赛规则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篮球比赛的规则,包括犯规、得分等。
2. 学生了解比赛规则,规范比赛行为。
三、团队合作训练(20分钟)1. 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篮球对抗比赛。
2. 教师指导,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学生自主练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四、思政教育融入篮球教学(10分钟)1. 教师讲解篮球运动中的拼搏精神、团队合作等道德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篮球运动中的感悟和成长。
3.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篮球运动对个人品质和集体荣誉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篮球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授课计划表教学内容1.介绍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特点与作用、篮球基本技术;2.介绍篮球(初级)课程及教学常规要求;3.学习移动技术:基本站立姿势、起动、变向跑、侧身跑、急停、滑步、转身。
课次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充分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特点与作用、基本技术涵盖;知晓课程教学内容与考核要求,记住教学常规要求;理解篮球移动技术动作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学练,80%的学生基本掌握移动技术,20%的学生初步掌握。
身体目标:通过身体素质和动作技术练习,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思政目标1.提出课堂礼仪要求,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持。
2.灌输运动前动态热身、运动后静态牵拉的运动理念,培养学生科学锻炼习惯,防止运动损伤。
3.强化学生体能,培养运动健康意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引领健康生活方式形成。
重点难点重点: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作用、基本技术涵盖;篮球各移动技术动作方法难点:移动各动作学练中,对身体重心和平衡的控制课的部分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教学组织时间开始部分5’一.集合整队二.宣布上课,师生问好三.点名考勤四.宣布本课内容与教学要求五.安排见习生教师:鸣哨集合、口令整队;宣布上课、师生问好;点名考勤;宣布本课内容,提出教学要求;安排见习生。
学生:整队快静齐;师生问好;点名答到;认真听讲。
要求:精神饱满。
组织:横队密集队形5※准备部分※30’一.慢跑热身绕大场地慢跑4圈二.徒手操(关节活动与拉伸)1.头颈运动2.扩胸运动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5.弓步压腿6.侧压腿7.膝绕环 8.踝腕绕环三.专项身体素质练习1.前踢腿跑20M×1组2.后踢腿跑20M×1组3.内摆腿跑20M×1组4.外摆腿跑20M×1组(以上练习组间间隔30秒)5.高抬腿跑20M×2组6.加速跑20M×2组(以上练习组间间隔60秒)7.后退跑20M×1组教师:提出纪律要求;口令指挥;跟跑;语言提示呼吸节奏;观察与指导学生:听口令指挥;保持队形;保持安静;调整呼吸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口令指挥(4×8拍);镜面示范领做学生:理解动作方法;听口令跟做;充分拉伸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提出练习要求;组织练习;口令指挥;观察指导学生:理解动作方法;听讲练习要求;听口令完成练习;观察或提问,改进与提高动作质量组织:两路纵队绕场组织:横队体操队形组织:纵队往返(20米)注:做练习20米,两侧返回途中放松调整6618※思政点※内容:培养“动前热身”的科学锻炼习惯;强化学生体能及运动健康意识实施:通过讲授“动前热身”的作用来灌输理念;通过学练体验来增强实际感受;通过要求课余运动前热身来培养习惯。
通过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来强化学生体能,并在过程中灌输运动健康理念。
部分间基本部分45’一、篮球运动概述(理论)第一节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作用第三节篮球的基本技术简介二、介绍篮球(初级)课程及教学常规要求;1.课程教学内容与考核教学内容:篮球基本技术(移动、运球、传接球、投篮等);身体素质练习考核要求:平时(10%)、体能(30%)和专项技能(60%)2.教学常规要求※服装(鞋)、课堂礼仪、考勤与请假、借还器材等三、移动技术1.基本站立姿势动作方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身体重心位于两脚之间,两臂自然弯屈于体侧,两眼注视全场。
2.起动动作方法:从基本站立姿势开始,向前起动时以后脚、向侧起动时以异侧脚的前脚掌短促有力地蹬地,同时上体迅速前倾或侧转,向跑的方向移动重心,手臂快速摆动,充分利用蹬地的反作用力,迅速向跑的方向迈出。
3.变向跑动作方法:顺步变向跑时,左脚落地制动,屈膝降低身体重心,用前脚掌内侧蹬地,同时扭腰转胯,右脚迅速向右跨步加速。
交叉步变向跑时,左脚落地制动,腰胯向右转动,同时,左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向右跨步,继续加速跑动前进。
4.侧身跑动作方法:向前跑时,脚尖对着跑动方向,头和上体转向球的方向教师:讲授;示范;提问;安排讨论学生:认真听讲;师生互动教师:讲解;提出要求;组织课堂礼仪实践练习学生:全面了解课程学习内容与考核要求;牢记常规要求;课堂礼仪实践※思政点※内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持实施:通过规定上下课礼仪规范,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持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带领学生模仿练习;纠错学生:观察与理解动作;模仿练习;改进动作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带领学生模仿练习;组织学生听口令练习;纠错学生:观察与理解动作;模仿练习;改进动作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带领学生模仿练习;组织学生集体练习;指导纠错学生:观察与理解动作;模仿练习;在组织下练习;改进动作;讨论与交流教师与学生活动同上一内容组织:横队密集队形组织:横队密集队形组织:横队体操队形组织:同上一内容组织:横队体操队形组织:同上一内容151020部分间基本部分45’5.急停①跨步急停动作方法:跑动中向前跨出一步,脚跟先着地滚动到全脚掌撑地,同时屈膝降重心缓冲,后脚跟上落地形成基本站姿。
②跳步急停动作方法:跑动中用单脚起跳,然后两脚同时落地,前脚掌用力蹬地,两膝迅速弯曲,重心下降。
6.滑步①侧滑步动作方法:滑步前,两脚左右开立,膝弯曲,上体稍前倾,手臂向两侧张开。
向左滑步时,右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左脚向左跨出一步,落地的同时,右脚迅速随同滑行,然后依次重复上述动作,眼要注视对手;向右滑步时,动作相反。
②.前滑步动作方法:由前后站立姿势开始,向前滑步时,后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前脚向前跨步,着地后,后脚紧随着向前滑动,保持前后开立姿势。
③.后滑步动作方法:与侧滑步相同,只是向侧后方向移动。
7.转身动作方法:以一脚做中枢脚碾地旋转,另一脚蹬地向前或向后跨出改变身体方向。
教师:1.示范讲解动作方法;2.带领学生模仿练习;3.组织学生集体练习;4.口令指挥;5.观察指导;6.小结学生:1.观察与理解动作;2.模仿练习;3.听口令练习注意:急停重点在于控制身体重心平稳,有利于衔接下一个动作。
教师:1.示范讲解动作方法;2.带领学生模仿练习;3.组织学生集体练习;4.口令指挥;5.观察指导;6.小结学生:1.观察与理解动作;2.模仿练习;3.听口令练习注意:滑步重点在于蹬、跨、滑结合,重心平稳。
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带领学生模仿练习;组织学生听口令练习;纠错学生:观察与理解动作;模仿练习;改进动作组织:横队体操队形组织:横队体操队形组织:横队体操队形部分间结束部分10’一、牵拉放松操1.腰背部拉伸(30"×1组)2.腹股沟拉伸(30"×左右各1组)3.四头肌拉伸(30"×左右各1组)4.小腿肚拉伸(30"×左右各1组)5.跟腱拉伸(30"×左右各1组)二、小结并宣布下课1.总结本课学练情况2.布置课后锻炼作业3.师生道别4.收还器材作用:缓解肌肉疲劳,防止运动损伤要求:趁热拉伸,左右对称;强度适中,止于无痛;平稳呼吸,勿做转身。
教师:1.讲解牵拉放松的作用,灌输“动后牵拉放松”的理念2.边讲解动作方法,边示范领做3.动作过程中,语言提示学生平稳呼吸和动作强度适中。
4.观察学生动作,及时纠正错误。
学生:1.了解牵拉放松的作用,树立“动后牵拉放松”意识2.观察老师示范动作,按动作方法与要求跟做3.动作过程中,保持专注,平稳呼吸※思政点※内容:培养“动后牵拉放松”的科学锻炼习惯实施:通过讲授“动后牵拉放松”的作用来灌输理念;通过学练体验来增强实际感受;通过要求课余运动后牵拉放松来培养习惯教师:整队;总结讲评;布置作业;宣布下课;师生道别学生:整队快静齐;听讲;师生道别组织:横队体操队形(教师居中,两侧向内):组织:横队密集队形64场地器材篮球场2块,篮球20个平均心率115-130次/分钟练习密度35%-45%教学反思教学内容1.复习移动技术;2.学习接球和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3.学习原地高、低运球。
课次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加强学生对移动技术动作方法的理解;全面学习接球动作方法、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方法和原地高、低运球动作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复习,70%的学生熟练掌握移动技术,30%的学生基本掌握;通过学习,80%的学生基本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和原地高、低运球技术,20%的学生初步掌握。
身体目标:通过身体素质和动作技术练习,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思政目标1.强化学生体能及运动健康意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
2.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协作学练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方法;原地高、低运球动作方法难点:传接球时全身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运球时手对球的控制课的部分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教学组织时间开始部分5’一.集合整队二.宣布上课,师生问好三.点名考勤四.宣布本课内容与教学要求五.安排见习生教师:鸣哨集合、口令整队;宣布上课、师生问好;点名考勤;宣布本课内容,提出教学要求;安排见习生。
学生:整队快静齐;师生问好;点名答到;认真听讲。
要求:精神饱满。
组织:横队密集队形5准备部分30’一.慢跑热身绕大场地慢跑4圈二.徒手操(关节活动与拉伸)1.头颈运动2.扩胸运动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5.弓步压腿6.侧压腿7.膝绕环 8.踝腕绕环三.专项身体素质练习※1.前踢腿跑20M×1组2.后踢腿跑20M×1组3.内摆腿跑20M×1组4.外摆腿跑20M×1组(以上练习组间间隔30秒)5.高抬腿跑20M×2组6.加速跑20M×2组(以上练习组间间隔60秒)7.后退跑20M×1组教师:提出纪律要求;口令指挥;跟跑;语言提示呼吸节奏;观察与指导学生:听口令指挥;保持队形;保持安静;调整呼吸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口令指挥(4×8拍);镜面示范领做学生:理解动作方法;听口令跟做;充分拉伸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提出练习要求;组织练习;口令指挥;观察指导学生:理解动作方法;听讲练习要求;听口令完成练习;观察或提问,改进与提高动作质量组织:两路纵队绕场组织:横队体操队形组织:纵队往返(20米)注:做练习20米,两侧返回途中放松调整6618※思政点※内容:强化学生体能及运动健康意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实施:通过身体素质练习内容的学练,切实强化学生的体能,并在学练过程中灌输运动健康理念,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引领健康生活方式形成。
部分间基本部分45’一、复习移动技术1.基本站立姿势起动2.变向跑3.侧身跑(左、右)4.急停(跨步急停、跳步急停)5.滑步(侧向滑步、前滑步、后滑步)6.转身(前转身、后转身)二、熟悉球性练习1.持球动作动作方法:身体成基本姿势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