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16柠檬酸循环习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考试试卷(4266)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考试试卷(4266)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40分,每题5分)1. 反转录病毒基因组含有两条RNA链,属于双链RNA病毒。

()答案:错误解析:反转录病毒基因组含有两个拷贝的正链RNA,与带有正负链RNA的双链RNA病毒不同。

2. E.coli DNA聚合酶Ⅰ催化的反应是以DNA为模板,以四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为原料合成与模板反向互补DNA链的反应,该反应需要镁离子。

()答案:错误解析:DNA聚合酶Ⅰ只能在已有的核酸链上延伸DNA,不能从头开始DNA的合成,反应时必须要有引物。

3. 生物活性物质在膜上的受体都是蛋白质。

()答案:错误解析:活性物质的受体不一定都是蛋白质,也可以是糖脂。

4. 从乙酰CoA合成1分子软脂酸,必须消耗8分子ATP。

()答案:错误解析:软脂酸合成的总反应是:8乙酰CoA+7ATP+14NADPH+14H+→软脂酸+7ADP+7Pi+14NADP++8CoASH因此,从乙酰CoA合成1分子软脂酸,必须消耗7分子ATP。

5. Taq DNA聚合酶无校对的功能,因此它所催化的PCR反应,错误机会较大。

()答案:正确解析:6. 酮症可以由饥饿引起,而糖尿病患者通常体内酮体的水平也很高。

()[山东大学2017研]答案:正确解析: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乙酰CoA顺利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肝脏中乙酰CoA浓度不会增加,形成酮体很少。

只有在糖代谢与脂代谢紊乱时(如糖尿病人)肝脏中的酮体显著上升,尿和血中酮体的含量也会显著增加,形成酮尿症和酮血症,机体有发生酸中毒的危险。

7. 线粒体内膜与外膜的结构完全相同,它们是完全分开互不接触的两种膜。

()答案:错误解析:内膜和外膜有小部分是融合(接触)的。

8. DNA变性是指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

清华大学生物试题及答案

清华大学生物试题及答案

清华大学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A. 糖蛋白B. 磷脂双分子层C. 蛋白质D. 核酸答案:B2. 叶绿体中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是:A. 叶绿素B. 胡萝卜素C. 叶黄素D. 藻蓝素答案:A3. DNA复制的起始点称为:A. 复制起点B. 复制终点C. 复制中心D. 复制终止点答案:A4.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真核细胞的细胞器?A. 核糖体B. 线粒体C. 高尔基体D. 质粒答案:D6. 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方式是:A. 转录后修饰B. 转录调控C. 翻译调控D. 翻译后修饰答案:B7. 以下哪个是原核生物?A. 酵母菌B. 大肠杆菌C. 草履虫D. 蘑菇答案:B8. 以下哪个是细胞凋亡的特征?A. 细胞膨胀B. 细胞膜破裂C. 细胞核浓缩D. 细胞质凝聚答案:C9. 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是:A. 核糖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线粒体答案:A10.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质B. 线粒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膜中________的含量。

答案:磷脂2.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期。

答案:M3. 真核细胞中,mRNA的帽子结构位于________端。

答案:5'4. 细胞周期的调控主要依赖于________蛋白。

答案:周期依赖性5. 细胞凋亡是由________蛋白家族介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

答案:Caspase6. 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答案:核糖体7. 细胞内蛋白质的折叠和修饰主要发生在________。

答案:内质网8. 细胞膜上的________蛋白负责细胞间的识别和粘附。

答案:糖蛋白9. 细胞内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是________。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考试试卷(5428)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考试试卷(5428)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40分,每题5分)1. 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需要柠檬酸裂解提供乙酰CoA。

()答案:正确解析:2. 谷氨酸在肝脏中能直接进行氧化脱氨基作用。

()答案:正确解析:真核细胞的Glu脱氢酶,大部分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是一种不需O2的脱氢酶。

此酶是能使氨基酸直接脱去氨基的活力最强的酶,是一个结构很复杂的别构酶。

在动、植、微生物体内都有。

3. E.coli DNA聚合酶Ⅰ催化的反应是以DNA为模板,以四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为原料合成与模板反向互补DNA链的反应,该反应需要镁离子。

()答案:错误解析:DNA聚合酶Ⅰ只能在已有的核酸链上延伸DNA,不能从头开始DNA的合成,反应时必须要有引物。

4. 脑昏迷是过多动用氨基酸氧化供能而需解除氨毒性的代谢造成的后果。

()[复旦大学2007研]答案:错误解析:5. 类固醇激素首先与细胞质膜表面的受体结合,然后导致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及其他一系列生化反应。

()答案:错误解析:类固醇激素是疏水的脂溶性分子,因此,可以通过质膜进入细胞内,所以特异性受体不在表面上。

6. 核酶的底物通常是自身的RNA分子。

()答案:正确解析:核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作用底物可以是不同的分子,有些作用底物就是同一RNA分子中的某些部位。

通常底物是自身的RNA分子。

7. 具有锌指结构的蛋白质都能够与DNA结合。

()答案:错误解析:PKC具有锌指结构,但并不能与DNA结合。

8. 热休克蛋白是分子伴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研]答案:正确解析:9. 淀粉和糖原的生物合成都需要有引物的存在。

()答案:正确解析:多糖合成时末端需要葡萄糖残基引物存在,以利于多糖链的延长,糖原的合成需要带有寡糖链的多肽作为引物,一般情况下引物是至少含4个葡萄糖残基的α1,4葡聚糖。

生化习题第七章

生化习题第七章

1.(中国科学院2007年)下列关于氧化磷酸化偶联机理的化学渗透学说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B.呼吸链中各递氢体可将H:从线粒体内转运到内膜外C.在线粒体膜内外H+形成跨膜梯度D.线粒体内膜外侧pH值比膜内侧高E.能量用于由Pi+ADP合成ATP2.(中国科学院1998年)氧化磷酸化作用是将生物氧化过程释放的自由能转移并生成A.NADPHB.NADHC.ATPD.FADH2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线粒体的标志酶是下列哪一种?A.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B.琥珀酸脱氢酶C.腺苷酸环化酶D.乳酸脱氢酶E.脂肪酶4.(中国科学院2007年)辅酶Q作为中间体的作用是。

A.传递电子B.传递氢C.传递氧D.传递C025.(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呼吸链磷酸化是在什么部位?A.线粒体内膜B.线粒体外膜C.线粒体基质D.细胞质6.(西南农业大学基础化学2002年)线粒体外NADH经苹果酸穿梭进入线粒体后氧化磷酸化能得的P/0值约为。

A.0B.1C.2D.37.(中国科学院2007年)氰化物中毒是由于。

A.作用于呼吸中枢,换气不足B.干扰血红蛋白带氧能力C.破坏线粒体结构D.抑制呼吸链E.使呼吸肌群麻痹8.(中国科学院2007年)抗霉素A对呼吸链(电子传递链)抑制的作用点在。

A. NADH脱氢酶附近B.琥珀酸脱氢酶C.细胞色素氧化酶D.细胞色素b附近9.(山东大学1999年)以下氧化还原电子对中具有最高氧化还原电势的是。

A.C O Q/C O QH2B.FAD/FADH2C.Cytc(Fe3- /Fe2+ )D.Cyta(Fe3+ /Fe2+ )10.(山东大学2001年)酶促反应:丙酮酸+NADH+H+乳酸+NAD+已知:NAD+/NADH+H+=-0.32;丙酮酸 / 乳酸E2。

ˊ=-0.19 ;F=23.06;此反应的△G。

ˊ应为A.+6B.-6C.+3D.-311.(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会受到二硝基苯酚的抑制。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考试试卷(4321)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考试试卷(4321)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40分,每题5分)1. 乙醛酸循环作为TCA循环的变体,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

()答案:错误解析:乙醛酸循环只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动物体内缺少有关的酶类,因此不存在乙醛酸循环。

2. 在生物圈内,能量只能从光养生物到化养生物,而物质却能在这两类生物之间循环。

()答案:正确解析:从光养到物质传递也正是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的主要不同点之一。

3. DNP可解除寡霉素对电子传递的抑制。

()答案:正确4. 双链DNA中,嘌呤碱基总是等于嘧啶碱基。

()答案:正确解析:5. TBP是真核生物三种RNA聚合酶催化基因转录都需要的蛋白质因子。

()答案:正确解析:TBP即TATA box结合蛋白,是RNApolⅠ需要的转录因子SL1的组分,也是RNA polⅡ需要的转录因子TFⅡD的组分,RNA pol Ⅲ需要的转录因子TFⅢ B的组分。

6. RNA聚合酶能以两个方向同启动子结合,并启动相邻基因的转录。

但是,模板链的选择由另外的蛋白因子确定。

()答案:错误解析:模板链的选择由RNA聚合酶确定。

7. DNA双螺旋中A、T之间有3个氢键,G、C之间有2个氢键。

()答案:错误8. 人体内氨的来源主要是氨基酸及胺分解产生的氨,肠道吸收的氨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

()答案:正确解析: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是体内氨的主要来源,肠道吸收的氨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肠内氨基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产生的氨,另一个是经肠道细菌尿素酶水解产生的氨。

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来自谷氨酰胺的水解。

9. 蛋白质中的稀有氨基酸是翻译后修饰而成的。

()[浙江大学2018研]答案:正确解析:硒代半胱氨酸不属于题目中说的稀有氨基酸,稀有氨基酸指的是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等氨基酸。

在丙酮酸的什么位置

在丙酮酸的什么位置

柠檬酸循环习题精选1.尽管02没有直接参与柠檬酸循环,但没有O2的存在,柠檬酸循环就不能进行,为什么?2.柠檬酸循环共涉及8种酶使乙酰基氧化,它们是柠檬酸合成酶、顺乌头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琥珀酸脱氢酶、延胡索酸酶和苹果酸脱氢酶。

写出每一种酶所催化的反应平衡方程式以及每一种酶促反应需要的辅助因子。

3.柠檬酸循环的最后一步反应是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L-苹果酸+NAD+=草酰乙酸+NADH+H+∆Gө’=30kJ/mol(a)计算该反应在25℃时的平衡常数;(b)假设∆Gө’是pH 7时的值,(a)中的平衡常数可以由下式求出:在兔肝线粒体中,当[NAD+]/[NADH]=10时,测得的苹果酸浓度为0.20mmol/L,计算草酰乙酸在pH 7时的浓度;(c)兔肝线粒体大致为球形,直径为2pm。

计算一个兔肝线粒体中所含的草酰乙酸的分子数。

4.利用分离出的线粒体可以研究细胞呼吸,可测定各种不同状况下氧的消耗,如果将0.01mol/L的丙二酸钠添加到正在进行细胞呼吸的线粒体(以丙酮酸为燃料来源)中,呼吸作用很快就会停止,并造成代谢中间产物的堆积。

(a)堆积的中间代谢物是什么?(b)解释为什么会堆积。

(c)解释氧消耗为什么会停止。

(d)除了除去丙二酸解除抑制以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克服丙二酸的抑制?5.有机化合物的代谢途径通常可以使用放射性标记的底物和追踪标记物的历程来勾画出其轮廓。

(a)如何确定添加到线粒体悬浮液中的葡萄糖是否已经氧化成C02和H20了?(b)假如你将甲基碳用14C标记的丙酮酸添加到线粒体的悬浮液中,那么一轮柠檬酸循环后,14C是在草酰乙酸的什么位置?(c)为了使所有14C以14C02释放掉,需要进行多少轮柠檬酸循环(除了第一轮丙酮酸是标记的以外,以后进入柠檬酸循环的丙酮酸都不是标记的)?6.将乙酰CoA添加到含有柠檬酸循环的酶和辅助因子的细胞提取液中,能否得到草酰乙酸的净合成?7.增加以下各分子的浓度会对柠檬酸循环的速度有什么影响?(a)辅酶A;(b)乙酰CoA;(c)NAD+。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考试试卷(6124)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考试试卷(6124)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40分,每题5分)1. DNA的复制方式有多种,滚动式复制通常以双向方式进行。

()答案:错误解析:滚动式复制是一种单向复制。

2. 氨基酸的氧化脱氨、转氨及脱羧中都需要辅酶是维生素B6。

()答案:正确解析: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醛、吡哆胺、吡哆醇,体内的辅酶活性形式是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它们是氨基酸转氨酶的辅酶,磷酸吡哆醛还是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

3. NADH和NADPH都可以直接进入呼吸链。

()答案:错误解析:NADPH通常作为生物合成的还原剂,并不能直接进入呼吸链接受氧化。

只是在特殊的酶的作用下,NADPH上的H被转移到NAD +上,然后由NADH进入呼吸链。

4. 利福霉素和利链霉素都是原核细胞RNA聚合酶的特异性抑制剂,两者都抑制转录的起始。

()答案:错误解析:利福霉素抑制原核细胞转录的起始阶段,利链霉素则抑制延伸阶段。

5. 脱氨后的氨基酸碳架,进入各自的分解途径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

()答案:错误解析:6. 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受到能量状态的调节。

()答案:正确解析:细胞内能量状态可以影响产能反应和需能反应的速度。

7. 氨有毒,必须在肾脏中合成尿素后排出体外。

()[南开大学2016研]答案:错误解析:人体的氨主要通过肝脏合成尿素,随尿排出;一部分氨可以合成谷氨酰胺和门冬酰胺,也可合成其他非必需氨基酸;少量的氨可直接经尿排出体外。

8. 磷脂双分子层的相变温度取决于磷脂和膜蛋白的含量。

()[浙江大学2018研]答案:错误解析:磷脂双分子层的相变温度取决于磷脂的种类和含量。

9. ATP分子中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南开大学2016研]答案:错误解析:一分子ATP中有3个磷酸基团,但仅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清华】16柠檬酸循环习题与答案

【清华】16柠檬酸循环习题与答案

16柠檬酸循环习题与答案习题1.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包括多少种酶?这些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2. 尽管O2没有直接参与柠檬酸循环,但没有O2的存在,柠檬酸循环就不能进行,为什么?3.通过将乙酰CoA乙酰基上的两个C原子进行14C标记来进行柠檬酸循环的研究。

请问经过一轮,两轮和三轮柠檬酸循环后,释放出来14CO2放射性强度比率如何。

(假设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循环中加入的乙酰CoA不带任何放射性)4.(a)假如将甲基碳用14C标记的丙酮酸添加到线粒体的悬浮液中,那么一轮柠檬酸循环后,14C出现在草酰乙酸的什么位置?(b)为了使所有14C以14CO2释放掉,需要进行多少轮柠檬酸循环(除了第一轮丙酮酸是标记的以外,以后进入柠檬酸循环的丙酮酸都不是标记的)?5.如果各反应物浓度为:[NAD+]/[NADH]=8,[α-酮戊二酸]=0.1mmol•L-1,[异柠檬酸]=0.02mmol•L-1。

CO2为标准状态,△G°ˊ=-7.1 kJ•mol-1。

计算在25℃、pH7.0时,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反应的△Gˊ。

6.虽然在标准状态下,由苹果酸脱氢酶催化的苹果酸氧化生成草酰乙酸是个吸能反应(△G°ˊ=+29.2 kJ•mol-1),但该反应在生理条件下容易进行。

(a)说明反应容易进行的道理。

(b)如果[NAD+]/[NADH]=8,25℃、pH7时能够使反应向草酰乙酸方向进行的[苹果酸]/[草酰乙酸]最低比值为多少?7. 用捣碎的肌肉组织进行的早期实验表明,柠檬酸循环是需氧途径,通过此循环代谢的物质最终氧化成CO2。

但是加入循环中间产物会导致消耗比预期多的氧气。

当琥珀酸、苹果酸和草酰乙酸加入肌肉匀浆液中时也有类似的现象。

试解释在有足够的丙酮酸存在下,为什么这些中间物的加入会导致比预期多的氧气消耗。

8.(1)在琥珀酸脱氢酶反应中,以1/v对1/[s]作图(v=速度,[s]=底物浓度),画出以下情况的反应曲线:(a)没有抑制物,(b)存在丙二酸(2)是否可能通过在肝脏组织匀浆液中加入草酰乙酸的方法来降低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效应?9、在不消耗柠檬酸循环中的任一成分的情况下,丙酮酸可以转换为α-酮戊二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柠檬酸循环习题与答案
习题
1.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包括多少种酶?这些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 尽管O2没有直接参与柠檬酸循环,但没有O2的存在,柠檬酸循环就不能进行,为什么?
3.通过将乙酰CoA乙酰基上的两个C原子进行14C标记来进行柠檬酸循环的研究。

请问经过一轮,两轮和三轮柠檬酸循环后,释放出来14CO2放射性强度比率如何。

(假设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循环中加入的乙酰CoA不带任何放射性)
4.(a)假如将甲基碳用14C标记的丙酮酸添加到线粒体的悬浮液中,那么一轮柠檬酸循
环后,14C出现在草酰乙酸的什么位置?
(b)为了使所有14C以14CO2释放掉,需要进行多少轮柠檬酸循环(除了第一轮丙酮酸是标记的以外,以后进入柠檬酸循环的丙酮酸都不是标记的)?
5.如果各反应物浓度为:[NAD+]/[NADH]=8,[α-酮戊二酸]=0.1mmol•L-1,[异柠檬酸]=0.02mmol•L-1。

CO2为标准状态,△G°ˊ=-7.1 kJ•mol-1。

计算在25℃、pH7.0时,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反应的△Gˊ。

6.虽然在标准状态下,由苹果酸脱氢酶催化的苹果酸氧化生成草酰乙酸是个吸能反应(△G°ˊ=+29.2 kJ•mol-1),但该反应在生理条件下容易进行。

(a)说明反应容易进行的道理。

(b)如果[NAD+]/[NADH]=8,25℃、pH7时能够使反应向草酰乙酸方向进行的[苹果酸]/[草酰乙酸]最低比值为多少?
7. 用捣碎的肌肉组织进行的早期实验表明,柠檬酸循环是需氧途径,通过此循环代谢的物质最终氧化成CO2。

但是加入循环中间产物会导致消耗比预期多的氧气。

当琥珀酸、苹果酸和草酰乙酸加入肌肉匀浆液中时也有类似的现象。

试解释在有足够的丙酮酸存在下,为什么这些中间物的加入会导致比预期多的氧气消耗。

8.(1)在琥珀酸脱氢酶反应中,以1/v对1/[s]作图(v=速度,[s]=底物浓度),画出以下情况的反应曲线:(a)没有抑制物,(b)存在丙二酸
(2)是否可能通过在肝脏组织匀浆液中加入草酰乙酸的方法来降低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效应?
9、在不消耗柠檬酸循环中的任一成分的情况下,丙酮酸可以转换为α-酮戊二酸。

写出转换中的平衡反应式,并给出辅助因子和需要的酶。

10. 脂肪可以降解为乙酰CoA,然后乙酰CoA进入柠檬酸循环。

而葡萄糖可以由柠檬酸循环的中间产物草酰乙酸合成。

为什么当人们锻炼后大量消耗了体内糖储备后,必须要通过吃饭补充糖,而不能通过将脂肪转换为糖来补充糖的消耗呢?
11.(a) 乙醛酸循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b)乙醛酸循环能被认为是一种回补路径吗?
(c)由乙酰CoA净合成草酰乙酸都需要什么样的酶?
12. 酵母可以依赖葡萄糖厌氧或有氧生长,试解释当一直处于厌氧环境中的酵母细胞暴露于空气中时,葡萄糖的消耗速率为什么会迅速下降?
习题解答
1.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包括三个酶: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转乙酰酶和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丙酮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的乙酰基转移到TPP,并放出CO2;二氢硫辛酸转乙酰酶将乙酰基转移到硫辛酸,再转移到CoA,生成乙酰CoA;二氢硫辛酸脱氢酶将硫辛酸再次氧化并将NAD+还原为NADH。

2.需要氧将柠檬酸循环中氧化反应生成的NADH氧化为NAD+,以便保证循环正常进行。

而NADH氧化发生在线粒体的需要O2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过程中。

3.第一轮循环:0
第二轮循环:1/2原始强度
第三轮循环:1/4原始强度
4.(a)14C等几率地出现在草酰乙酸的2位和3位上
(b)无数次;
5.异柠檬酸催化的反应为:异柠檬酸+NAD+→α-酮戊二酸+NADH+CO2+H+,假定[H+]=1,[CO2]=1,
[NADH][α-酮戊二酸]
△Gˊ=△G°ˊ+RTIn(−−−−−−−−−−−−)
[NAD+] [异柠檬酸]
(1)(0.1)△Gˊ=-7.1 kJ•mol-1+(8.3145J·K·mol-1)(298K)In(−−−−−−)
(8)(0.02)△Gˊ=-7.1 kJ•mol-1-1.16 kJ•mol-1
=-8.26 kJ•mol-1
6.(a)与底物浓度相比产物稳态浓度低,所以反应可以由苹果酸向草酰乙酸方向进行。

(b)根据平衡时△G°ˊ=-RTInK
[草酰乙酸] [NADH]
−−−−−−−−−= e-(29200J·mol-1)/(8.3145J·K·mol-1)(298K)
[苹果酸] [NAD+]
[草酰乙酸] / [苹果酸]=6.1×10-5
为了形成草酰乙酸,[苹果酸] / [草酰乙酸]要大于1.64×104
7.在柠檬酸循环过程中O2的消耗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丙酮酸转化为CO2的过程中生成的NADH和FADH2需要氧化,当柠檬酸循环的速度增加时,O2的消耗速率也增加,因为柠檬酸循环为环式,因而柠檬酸循环的中间体极大地刺激了O2的利用。

延胡索酸并不是被氧化生成4个CO2(该过程需要3个O2),而是进入柠檬酸循环生成一个分子的草酰乙酸。

草酰乙酸在柠檬酸合成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与一分子的乙酰CoA缩合生成一分子的柠檬酸,从柠檬酸开始又可再生一分子延胡索酸,所以没有净消耗。

它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加快了柠檬酸循环,这当然比它直接氧化消耗的氧多得多。

其他中间产物如琥珀酸、苹果酸和草酰乙酸进入柠檬酸循环,也是通过增加循环中间体的浓度,加速了整个柠檬酸循环的速度,因此极大地刺激了O2的消耗。

8.(1)
(2)可以,抑制效应能被降低。

琥珀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底物,而丙二酸则作为其竞争性抑制物起作用。

同时这种竞争性抑制作用能够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克服。

加入草酰乙酸可以增加柠檬酸循环中各中间产物的浓度,当然也包括琥珀酸。

9.丙酮酸+CoA+NAD+→乙酰CoA+CO2+NADH(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丙酮酸+CO2+A TP+H2O →草酰乙酸+ADP+P i(丙酮酸羧化酶)
草酰乙酸+乙酰CoA+H2O →柠檬酸+CoA+H+(柠檬酸合酶)
柠檬酸→异柠檬酸(顺乌头酸酶)
异柠檬酸+NAD+→α-酮戊二酸+CO2+NADH(异柠檬酸脱氢酶)
总反应式
2丙酮酸+2NAD++A TP+H2O→α-酮戊二酸+CO2++ADP+Pi +2NADH+2H+
10.人们不能将脂肪净转换为葡萄糖,因为虽然脂肪中的碳可以通过柠檬酸循环整合到葡萄糖的前体草酰乙酸中,但以乙酰CoA进入柠檬酸循环中的乙酰基中的两个碳在草酰乙酸形成之前就以等量的2个CO2形式释放了,而乙酰CoA中CoA部分也以CoA形式释放出来。

所以没有净合成草酰乙酸。

11.(a)乙醛酸循环使许多植物和微生物可以由二碳的前体合成四碳的二羧酸,所以这些生物能够将由乙醇或脂肪衍生而来的乙酸转化为糖;
(b)能够,因为它导致了苹果酸的净合成,苹果酸是柠檬酸循环的一个中间代谢物;
(c)除了柠檬酸循环中的酶以外还需要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果酸合酶。

12.氧气引入后葡萄糖的消耗减少的现象称为Pasteur效应。

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并不完全氧化成CO2和H2O而是转变为乙醇和CO2。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葡萄糖分子通过酵解途径转化为乙醇和CO2,只净生成2分子A TP。

当氧气存在时,醇母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葡萄糖,通过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呼吸电子传递链反应,每个葡萄糖分子完全氧化为CO2和H2O可以生成更多的ATP,只需要很少的葡萄糖就可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ATP,因此有氧条件下葡萄糖消耗的速率大大降低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