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电功率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合集下载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实验报告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实验报告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是测量三相电功率,进一步了解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与公式。

二、实验原理
三相电功率,又称为瞬态功率,这是由三相电路中分别产生的瞬时功率之和所构成的,即P=P1+P2+P3。

三相电机的瞬态功率有三种:正无功功率,负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分别用公式表示为:
P1(正无功功率)=3*U*i1*sin(α1-α0)
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α表示相角,α0表示相位差。

三、实验总纲
(1)实验准备
实验准备包括准备三相电路,以及安装好电压计、电流计等仪器和仪表设备,安装电
压表、电流表并测量路线电流和电压等。

(2)实验步骤
1. 先将三相电路接上电源,测量电压和电流;
2. 三相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检查完全,检查是否符合正常的三相电路电压量;
3. 用测量三相电功率的仪器,测量三相电功率,并记录数据;
4. 根据测量的电压和电流,使用公式计算三相电功率。

(3)实验结果
实验测量得到的三相电功率值为P=109.21kw,使用公式计算得到的三相电功率值为
P=109.09kw,两者相差不大,可见实测结果与公式计算结果相符,实验结果可靠。

四、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通过实测和公式计算对三相电功率进行了测量,实测结果与公式计算结果相符,实验结果可靠,达到了实验的预期目的。

实验四: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四: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次数电压U/V电流I/A 发光情况电功率P/W1 2.522330.280.30.34正常较暗较亮0.560.751.02实验四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目的】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进一步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联系和区别。

【设计与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小灯泡(额定电压2.5V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2.实验原理:UI P=3.实验步骤:(1)将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调零,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依次为2.5V 、2V 和3V ,依次记下电压表示数U 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 ,分别将U 、I 记录在表格中;(3)观察并比较三次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分析和结论】 (1)当额实额实时,P P U U ==,灯泡正常发光; (2)当额实额实时,P P U U <<,灯泡发光较暗; (3)当额实额实时,PP U U >>,灯泡发光很亮; 【交流与讨论】 (跟测量电阻实验内容重复的在此略去)(1)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的操作:移动滑片,观察电压表示数,当电压表示数等于小灯泡额定电压时,小灯泡正常发光;(2)小灯泡的U -I 图像不是直线(或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电阻不同)的原因: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灯泡亮暗程度与实际功率关系:小灯泡的亮暗由小灯泡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4)实验中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的方式: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大小;(5)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异同点相同点:①实验电路相同;②实验方法相同,都是伏安法;③测量的物理量相同,都是测量电流和电压。

不同点:①实验原理不同,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IUR =,测电功率的实验原理是UI P =; ②实验数据处理方式不同,测电阻中,处理数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 差;而测电功率的实验中多次实验是寻找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电功率与灯泡亮 度之间关系。

三相电路电功率的测量(实验报告电子版)(精)

三相电路电功率的测量(实验报告电子版)(精)

实验(二)三相电路电功率的测量(选做)一、实验目的(1)熟悉功率表的正确使用方法(2)掌握三相电路中有功功率的各种测量方法二、实验原理(1)工业生产中经常碰到要测量对称三相电路与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的测量问题。

测量的方法很多,对于三相三线制采用二瓦计法(2)二瓦计法在三线制中,不论对称与否,常采用二瓦计法测量三相总功率,接线方式有三种如图2所示。

以接法1为例证明二瓦表读数之和等于三相总功率:瞬时功率p1=uABiA=(uA-uB)iAp2=uCBiC=(uC-uB)iCp1+p2=uAiB+uCiC-uB(iA+iC)由于在三线制中 iA+iB+iC=0所以 -(iA+iC)=iB于是 p=p1+p2=uAiA+uBiB+uCiC图2ABC接法3接法1接法UBφCUABUCBICIAUAUBC30°30°φAUC图3瓦特表读数为功率的平均值 P=P1+P2=如果电路对称,可作矢量如图3所示由图可得:P1=UABIAcos(φ+30°)P2=UCBICcos(φ-30°)因为电路对称,所以UAB=UBC=UCA=UL (UL为线电压)IA=IB=IC=IL (IL为线电流)P1=ULILcos(φ+30°)P2=ULILcos(φ-30°)利用三角等式变换可得: P=P1+P2=下面讨论几种特殊情况① φ=0 可得P1=P2 读数相等② φ=±60°φ=+60° P1=0φ=-60° P2=0③ |φ|>60°φ>60° P1< 0φ<60° P2< 0在最后一种情况下有一瓦特表指针反偏,这时应该将瓦特表电流线圈两个端子对调,同时读数应算负值。

三、实验内容ULILcosφ用二瓦表法测量三相三线制对称负载的三相有功功率四、实验步骤1.三相对称负载用灯泡组成,采用图2中的接法1。

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报告

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报告

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2.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3.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二、实验原理
根据电功率公式P = UI,通过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三、实验步骤
1.连接电路:将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开关等
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2.调节灯泡亮度: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
压分别为额定电压的0.2倍、额定电压、额定电压的1.2倍,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
3.测量数据:分别记录小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电流表读数
和电压表读数;
4.计算电功率: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灯泡在不同亮度下
的电功率;
5.整理器材:断开电源,拆解电路,整理实验器材。

四、实验结果与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测量了小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电功率,发现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随着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当实际电压超过额定电压时,小灯泡可能烧毁。

实验结果证明了电功率公式P = UI 的正确性,加深了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

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原理

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原理

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原理
1 小灯泡电功率测量实验原理
小灯泡电功率测量实验主要是通过量子电动力学(QED)测量電功率,它能够以安培(A)計算小灯泡輸出的電功率。

它是一种力學理論,其中的主要思想探討的是受到电场的量子粒
子的行為,尤其是光粒子,以及它们與电磁场的相互作用。

量子电动力学实验可以用来测量电场作用下,激发状态下粒子的
动量和能量变化。

光粒子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时,可以采用典型的量子
电动力学技术。

量子电动力学技术还能够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电感和电容量的变化。

它的实验流程主要是用一台多功能表表示器,调节电压和电流在
灯泡上,如果电流和电压变化不稳定,那么就可以测量出小灯泡的电
功率。

在测量实验中,一个多功能表表示器可以模拟信号,并在灯泡处
显示。

因此,可以测量出灯泡的输出功率,然后计算它的输出功率,
以确定小灯泡的性能。

根据小灯泡电功率测量实验使用量子电动力学技术和多功能表表
示器显示输出功率,可以准确测量小灯泡电功率,从而评估它的性能。

电气测量实验报告(精选)

电气测量实验报告(精选)

引言概述:电气测量实验是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

本文将对“精选”的电气测量实验进行详细的报告,旨在阐述实验的目的、原理、过程和结果,并对实验中的一些细节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通过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电气测量实验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正文内容:1.实验目的:1.1了解电气测量的基本概念1.2掌握电气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1.3熟悉常见电气量的测量原理1.4学习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1.5分析实验结果,对测量误差进行评估2.实验原理:2.1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原理2.2电阻和电功率的测量原理2.3电感和电容的测量原理2.4温度和湿度的测量原理2.5频率和相位的测量原理3.实验过程:3.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3.2建立实验电路3.3调节仪器,校准测量误差3.4进行实验数据采集3.5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和分析4.实验结果与讨论:4.1分析电压和电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4.2讨论不同电阻测量方法的优缺点4.3分析电感和电容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4.4探讨温度和湿度的测量误差来源4.5对频率和相位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评估5.实验总结:5.1总结实验中的重要观点和实验结果5.2归纳实验中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5.3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5.4对实验的整体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5.5展望电气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结论:通过本次电气测量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电气测量方法和原理,掌握了电气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帮助我们认识到了测量误差的来源和评估方法。

此实验为我们今后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应该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不断挖掘电气测量技术的潜力,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提升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就这份报告而言,我们也可以做出一份小小的总结,指出本次实验在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总结等方面做得不错。

同时,我们还可以展望下一阶段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气测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方法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方法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方法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二、实验设备
1. 电源:用于提供灯泡所需电流的电源;
2. 电表:用来测量小电功率的设备;
3. 小灯泡:作为被测量的小灯泡;
4. 导线:用于将电源和小灯泡连接起来;
5. 护目镜:用来保护眼睛安全观察小灯泡状态。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设备。

将电源、电表、小灯泡以及导线连接在一起,将护目镜准备好。

2.启动电源。

将电源的电压设定为适当的值,小灯泡能够亮起来。

3.调节电源输出电流。

将电源的电流调节到适当的值,以便于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4.采集数据。

将电表连接到电源,采集功率数据,记录小灯泡的功率。

5.停止电源。

实验完毕后,将电源关闭,拆除各个设备。

四、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在启动电源之前,一定要先检查电源的电压值是否正确,以避免过大或过小的电压可能对小灯泡造成损坏。

2.在采集数据时,需要注意电源的输出电流值,以免影响测量结
果。

3.在实验结束前,记得将电源关闭,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方法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方法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方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了解小灯泡的功率特性。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学习如何测量电功率,理解电功率的物理意义,以及掌握利用电功率计等仪器进行测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电功率是指电能的转化速率,用来衡量电路中消耗或产生的能量。

在直流电路中,电功率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来计算:P = VI,其中P代表功率,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

在交流电路中,功率的计算稍微复杂一些。

交流电源产生的电压和电流是随时间变化的正弦函数,且相位可以不同。

因此,要计算交流电路中的功率,需要考虑到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形状和相位差。

在小灯泡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简化为一个纯电阻负载。

假设小灯泡的电阻为R,电流为I,电压为V,则小灯泡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VI = V^2/R = I^2R。

方法:1. 准备实验器材: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电源、导线、电功率计等。

2. 搭建电路:将电源的正极与小灯泡的一端连接,再将小灯泡的另一端与电流表相连,并将电压表的两个接线头分别连接到小灯泡两端,按照所选电路框图搭建电路。

3. 设定电路参数:根据实验需要,设定恒定的电压或电流值,可以通过调节电源输出电压或电阻箱的阻值来实现。

4. 测量电压和电流:打开电源,调节电压或电流使其保持稳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测量结果。

5. 计算功率:根据测量得到的电压和电流值,使用功率公式计算小灯泡的功率值。

6. 反复测量:可以根据需要,多次重复实验,记录不同电压或电流下的功率值,观察其关系与特点。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得到小灯泡在不同电压或电流下的功率值,验证功率计算公式,并进一步了解小灯泡的功率特性。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电路短路或过载等情况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电功率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1. 实验目的:
1)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
2)测定小灯泡略高于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
3)测定小灯泡略低于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

2. 实验原理:P=UI
应测量的物理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的电流I。

3. 实验方法:伏安法
∙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伏安法测电阻与测功率的异同点:
∙补充:
(1)伏安法测功率。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控制灯泡两端电压。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为了测量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不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所以设计的表格中没有“平均功率” 这一栏。

(2)伏安法测定值电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电
压,因电阻阻值不变,这是为了多测几组对应的电压、电流值,多测几次电阻值,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3)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时,由于灯丝电阻大小与温度有关。

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小灯泡
温度不同。

灯丝电阻也不同。

因此测灯丝电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为了保护电路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不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伏安法测功率”中常见故障及排除:
“伏安法测功率”是电学中的重要实验。

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实验故障,对出现的实验故障又束手无策,因此,能够找出实验故障是做好实验的“法宝”。

下面就同学们在实验中易出现的故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器材选择不当导致故障
故障一:电流表、电压表指针偏转的角度小。

[分析原因]①电压表、电流表量程选择过大;②电源电压不高。

[排除方法]选择小量程,如果故障还存在,只有调高电源电压。

实验中若电表指针偏转的角度太小,估读电流或电压时由于视觉造成的误差将增大。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选择量程时既不能使电表指针超过最大刻度,又要考虑到每次测量时应该使电表指针偏过刻度盘的中线。

2.器材连接过程中存在故障
故障二:电压表、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

[分析原因]两表的“+”“-”接线柱接反了,当电流从“一”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反向偏转,甚至出现指针打弯、损坏电表的情况。

[排除方法]将两电表的“+”“-”接线柱对调。

故障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时,电表示数及灯泡亮度无变化。

[分析原因]滑动变阻器连接有误,没有遵循“一上一下”的接线原则,把滑动变阻器接成了定值电阻。

[排除方法]遵循“一上一下”原则正确连接滑动变阻器。

故障四: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时,电表示数都不变,灯泡极亮且亮度无变化。

[分析原因]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有误,没有遵循“一上一下”的接线原则,且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阻值为零。

[排除方法]遵循“一上一下”的原则正确连接滑动变阻器。

故障五: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亮了。

[分析原因]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没有断开。

[排除方法]连接时注意断开开关,保护电路。

3.元件损坏导致故障
故障六:闭合开关后,灯不亮,电流表、电压表都没有示数。

[分析原因]电路中存在开路:①接线柱接触不良;②电路中电源、电流表、开关或变阻器可能损坏;③连接导线可能断开。

[排除方法]可先把各接线柱拧紧,若还不行,用一根导线让各元件依次短路,找出故障位置。

故障七:闭合开关,灯不亮,电流表几乎没有示数,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

[分析原因]可能是灯泡灯丝断了或灯座与灯泡接触不良。

[排除方法]更换灯泡或使灯座与灯泡接触良好。

∙利用电能表和停表测家用电器的功率:
1. 实验原理:
2.实验设计思路:
在家庭电路中,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可以由电能表进行测量。

每只电能表上标有该电能表上的转盘每千瓦的转数。

例如,一只电能表标着3000r/(kW·h),这表示每消耗1kW·h 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 转。

利用盘面上的这个参数可以测定家用电器的功率。

3.实验步骤要测量某家用电器的功率,可只让它在电路中工作,将其他用电器关掉。

观察电能表的转盘转过的转数N,同时用停表测出所用的时间t(s),若以上述电能表为例,则该
电器的功率大小为=。

还有一种电子式电能表,其表盘上“n imp/(kW· h)”的含义是每消耗1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n 次。

若测得某用电器工作时间t内指示灯闪烁了N 次,则该用电器的功率为
∙作用:
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卜,
形成物体的像;虹膜能调节瞳孔的大小,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睫状体起到改
变晶状体的形状,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的作用;视网膜相当于凸透镜成像用的光
屏。

∙眼睛的视物原理:
正常的眼睛无论是在眺望远景时,还是在看近物时,都能看得见。

从凸透镜成像情形分析,那就是当物距较大时,像能成在视网膜上,物距变小时,像仍然能成在视网膜上。

光屏未移动像距不变,居然一样能成像,奥妙何在呢?原来,晶状体本身是弹性体,它周围的肌肉可以根据视物的远近,调节它表面的弯曲程度,改变眼睛的焦距,从而物体的像总能成在视网膜上(如图所示)。

这种作用叫做眼睛的调节。

可见,眼睛是一种精巧的变焦距系统。

∙眼睛与照相机的对比:
视角:
观察物体时,从物体两端(上、下或左、右)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光心处所成的夹角(如图所示)。

说明:
(1)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小仅和物体大小有关,还和物体与眼睛的距离有关,物体
的尺寸越小,离观察者越远,则视角越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