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第二版、全册教材完整课件(905张PPT)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全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板

分析化学全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板

1
试剂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2
试剂的纯度足够高
3
性质稳定
4
试剂参加滴定反应时,应按反应式定量进行,没有 副反应
第1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2.3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 2.3.2 标准溶液的配制
标准溶液的配制
直接法
标定法
第2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2.4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2.4.1 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和常用的公式
其通式为:
第2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2.2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2.2.2 滴定度
在生产单位的例行分析中 ,为了方便计算 ,常用滴定度表示标准溶液的浓度. 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滴定剂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 滴定度和浓度之间互算:
第2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2.3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 2.3.1 基准物质
(2)少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t分布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相同之处是,曲线下面一定区间内的积分面积 ,就是该区间内随 机误差出现的概率
第1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4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4.2 总体平均值的估计
(2)少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第1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4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4.3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第1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4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4.5 显著性检验
(2)F检验法
第1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4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4.6 回归分析法
(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及回归直线 回归直线可用如下方程表示:
回归直线与所有实验点的总误差即为
第1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4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4.6 回归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又称为容量分析法 ,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即标准溶液滴 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 应完为止 , 然后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用量 ,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02《分析化学》课件

02《分析化学》课件
1
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述
2
目录 页
1 滴定反应的条 件与滴定方式
2 基准物质和标准 溶液
3 滴定分析中 的计算
3
学习目标


1.掌握滴定分析过程的基本概念。

2.了解滴定分析的基本过程、主要方法、滴定方式及滴定反应的条件。
3.掌握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相应的配制方法。 4.掌握滴定分析中的有关计算。
1 用 2 H2SO4 作基本单元时,98.08 g的 H2SO4 为2 mol。
物质B的物质的量 nB与质量的关系是
nB

mB MB
(2-1)
式中:nB ——物质的量; mB ——物质的质量;
M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2 第二节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第二章
三、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2 物质的量浓度
7 第一节 滴定反应的条件与滴定方式 二、 滴定方式
第二章
3 置换滴定法
置换滴定法是先使待测组分与适当的试剂定量反应,生成另一种可被滴定的物质,再用标准溶液滴定这种物 质,然后由滴定剂消耗量、反应生成的物质与待测组分的关系计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
4 间接滴定法
间接滴定法是指当待测物质不能直接与滴定剂发生化学反应时,可以通过其他的化学反应,间接测定其含量 的方法。例如,溶液中Ca2+ 不能与 KMnO4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先使Ca2+ 与 C2O42 作用形成 CaC2O4 沉淀 C2O42,过滤后加入H2SO4 使沉淀物溶解,再用KMnO4 标准溶液滴定 C2O42 。利用 Ca2+ 与 C2O42 ,C2O42 与 KMnO4 的化学计量关系,间接求出Ca2+ 的含量。

(中职中专)分析化学(第二版)完整版课件汇总全书电子教案(最新)

(中职中专)分析化学(第二版)完整版课件汇总全书电子教案(最新)
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是滴定分析计算中一种比较方便的 方法,本法的关键是确定物质的基本单元。
二、计算示例
1.两种溶液间的计算
二、计算示例
3.求被测组分的质量分数 (1)被测组分B的质量分数
二、计算示例
(2)在返滴定法中,计算公式为
二、计算示例
(3)在液体试样中,被测组分B的含量也常用质量浓 度pB表示
四、滴定分析的方式
1.直接滴定法 2.返滴定法 3.置换滴定法 4.间接滴定法
第二节 标准滴定溶液
1 基准物质 2 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3 标准溶液的配制
一、基准物质
① 物质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 ② 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相符。 ③ 性质稳定、易溶解。 ④ 基准物质的摩尔质量尽可能大,这样可减少因称量造 成的误差。 ⑤ 参加反应时,应按反应式定量进行,没有副反应。
一、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用基准物草酸标定
三、浓度误差
① 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不能过浓或过稀。 ② 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其浓度也随 之发生变化。 用直接法配制的溶液,其浓度应按校正后的容积计算
Thank you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1 概述 2 缓冲溶液 3 酸碱指示剂 4 酸碱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 5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二、计算示例
4.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第四节 滴定分析中的误差
1 测量误差 2 滴定误差 3 浓度误差
一、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不准确或观察刻度不准确所造 成的误差。
二、滴定误差
① 滴定终点与反应的化学计量点不吻合。 ② 指示剂消耗标准滴定溶液。 ③ 标准滴定溶液用量的影响。 ④ 杂质的影响。

分析化学完整版课件-2024鲜版

分析化学完整版课件-2024鲜版

应用范围
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和气 体样品的分析,如环境监 测、石油化工、食品工业 等。
19
高效液相色谱法
基本原理
以液体为流动相,通过高压输液系统 将样品带入色谱柱进行分离,采用不 同类型的检测器对分离后的组分进行 检测和定量。
仪器组成
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有机物、无机物及生物样 品的分析,如药物分析、食品检验、 环境监测等。
统计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方差分析、 回归分析等。
2024/3/27
数据可视化方法
图表类型选择、图表设计原则、图表 解读技巧。
不确定度评定
A类与B类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合成 不确定度与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
24
2023
PART 06
分析化学实验技术
REPORTING
2024/3/27
25
实验室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
2024/3/27
REPORTING 11
重量分析法
原理
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变化来确定待测组分的 含量。
优点
准确度高,适用于常量组分分析。
2024/3/27
分类
包括沉淀法、挥发法、萃取法等。
缺点
操作繁琐,耗时较长,对样品前处理要求较 高。
12
滴定分析法
原理
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通过指示剂的颜 色变化或电导、电位等物理量的突变来判断终点,从而计算 待测组分的含量。
可靠性。
2024/3/27
结果分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来 源,如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等,并 采取措施减小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 响。
误差分析
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 的、原理、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 等部分,以便他人了解实验过程和 结果。

03 《分析化学》课件

03 《分析化学》课件

共轭碱
PO
3 4
的解离反应为
PO43 H2O
HPO42 OH

Kb1

Kw Ka3

1.0 1014 4.4 1013
2.3102
11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方式
二、 酸碱解离平衡 2 酸的活度和浓度
例3-3 比较同浓度的 NH3,CO32 和 HPO42 的碱性强弱及它们共轭酸的酸性强弱。
8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方式
第三章
二、 酸碱解离平衡 2 酸的活度和浓度
例3-1 已知 NH3 的 Kb 1.8 105,试求 NH3 的共轭酸 NH4+ 的 Ka 。
解: NH3 的共轭酸 NH4+ 的解离平衡常数为
Ka

Kw Kb
1.0 1014
1.8 105
5.6 1010
4
过 渡 页
1 2 3 4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指示剂
酸碱滴定法 的基本原理
酸碱滴定法 的应用
5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方式
第三章
一、 酸碱质子理论基础
1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 H 的物质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当某种酸HA 失去质
子后形成酸根A,它对质子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故 A 是碱。由于一个质子的转移,HA与 A 形成一对能互相转化
]

[HOAc][OH [OAc ]
]
[H ][OH ]
Kw
(3-2)
酸碱的强弱取决于酸碱本身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能力的强弱。物质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强,Ka 就越大,其酸性 就越强;反之,酸性就越弱。
在共轭酸碱对中,如果酸越易给出质子,酸性越强,则其共轭碱对质子的亲和力越弱,就不容易接受质子, 其碱性就越弱。若已知酸的解离平衡常数Ka ,由式(3-2)即可求出其共轭碱的解离平衡常数Kb 。

07 《分析化学》课件

07 《分析化学》课件

易转化为具有 确定化学组成且性质 稳定的称量形式。
8
过 渡 页
1 概述
2 重量分析法 应用实例
3 重量分析结 果的计算
9 第二节 重量分析法应用实例
第一章
现以可溶性硫酸盐中硫的测定(氯化钡沉淀法)为例进行介绍。
通常将试样溶解酸化后,以 BaCl2 溶液为沉淀剂,将试样中的 SO42 沉淀生成 BaSO4 :
则镁的质量为
F 2M Mg M Mg2P2O7
m m M2M Mg
Mg2P2O7
Mg Mg2P2O7
0.351 5 2 24.31 0.076 77 (g) 222.6
12 第三节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第一章
例7-2 测定某矿石中铁的含量时,称取样品 0.250 0 g,经处理后其沉淀的形式为Fe(OH)3,灼烧得称量形式 Fe2O3 ,称其质量为 0.249 0 g,求此铁矿石中 Fe 和 Fe3O4 的质量分数。
解: 先计算试样中铁的质量分数。由于每一个Fe2O3 分子中含有两个Fe 原子,所以其化学因数为
则铁的质量及质量分数为
F 2M Fe M Fe2O3
2 55.84 mFe mFe2O3 F 0.249 0 159.7 0.174 1 (g)
计算 Fe3O4 的质量分数时,其化学因数为
7 第一节 概述 三、 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第一章
利用沉淀反应进行重量分析时,向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沉淀下来,所得的沉淀称为沉淀形 式。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或灼烧后得到称量形式。在此过程中,沉淀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得沉淀形式和称 量形式不再相同。例如,测定 Fe3 时,沉淀形式是 Fe(OH)3 ,而称量形式是 Fe2O3 。

分析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分析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化学定量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中试样和试剂的用量, 测定物质各组分的含量
化学定性分析:根据分析化学反应的现象和特征鉴定 物质的化学成分
滴定分析(titrimetric analysis )
重量分析(gravimetric analysis)
第一章 绪 论
3. 按照分析方法的原理分类(2)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使用较特殊仪 器进行分析的方法 (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作为一门科学的分析化学的形成: 20 世纪初,以溶液四大平衡理论为基础。 化学分析法迅速发展成为系统理论和方 法。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化学:20世 纪40~60年代,物理学与电子学的发展 促进分析化学的发展。光谱分析、极谱 分析及其理论体系。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动力
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第二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分析化学的诞生 :18世纪,在氧化汞 形成实验中的定量测定,拉瓦锡(AL.
Lavoisier) --分析化学之父。
滴定分析的产生:直接动力是化学工业 的兴起。 18世纪时,硫酸、盐酸、苏 打和氯水是化学工业的中心产品。最早 的“滴定分析” ,法国人日夫鲁瓦测 定醋酸的浓度,将醋酸滴加入碳酸钾中。
微量组分分析 (0.01%~1%)
痕量(组分)分析 (<0.01%)
注意与试样用量分类法的区别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第四节
分析过程和步骤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明确分析任务和制订计划(包括标准操作程序,SOP)

分析化学全套ppt课件

分析化学全套ppt课件

六 其它分类 1. 根据对分析工作的不同要求分类 常规分析 标准分析 仲裁分析

2. 根据应用分析手段的不同部门分类 工业分析、农业分析、环境分析、临床分析和 刑侦分析等。
关于学习本课程的一些注意事项 1. 学好理论课 2. 重视实验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实 验为基础),其特点是实验部分占有很大的比 重。 3.对作业的要求 4.计分办法 闭卷考试+平时+作业+课程论文
分析化学研究的范围很广泛,从分析对 象来分包括各种气态、固态或液态的无机物、 有机物;从分析的要求来说包括各种元素原子 团、有机官能团及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及 它们的存在形式、化学结构等方面的分析;从 分析方法来说,包括各种化学方法、物理方法 和物理化学方法。但基础分析化学的内容主要 是无机定性和定量化学分析。
干式灰化法
通常将试样置于马弗炉中加热燃烧分解,留 下的无机残余物用少量浓盐酸或热的浓硝酸浸取, 用于分析试样中的金属、硫及卤素等元素。 干式灰化法适用于分解有机物和生物样品。
湿式灰化法
通常将试样与硝酸和硫酸混合并置于克氏烧 瓶中,加热煮解(其中大部分有机物能够被硝酸 破坏),硝酸蒸发完,最后剩余硫酸,当开始冒 出二氧化硫白烟时,在烧瓶内进行回流,直到溶 液变为透明为止。 湿式灰化法适用于分解有机物和生物样品。
试样分解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a.被测组分应定量地转入溶液,即完全分解,并
使其有利于测定。
b.分解过程应避免引入干扰组分和被测组分。
常用试样分解法
溶解法:常用试剂
盐酸 具有还原性和络合性 硝酸 具有氧化性 王水 3:1的浓盐酸和浓硝酸 硫酸 热浓状态下有氧化性、脱水性 磷酸 高温下形成焦磷酸具有络合能力 高氯酸 热浓时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 氟氢酸 有很强的络合能力 氢氧化钠水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按数量级分类
进展
2018/5/16
一、分析化学的分类
1. 按分析任务分类
(1) 定性 含何种元素,何种官能团 (2) 定量 含量 (3)结构 形态分析,立体结构,结构与活性
2018/5/16
5
2. 按分析对象分类
(1) 无机分析 (2) 有机分析 (3) 生物分析 (4) 药物分析
5
2018/5/16
3. 按分析方法分类
化学分析:
重量分析 容量分析(各种滴定分析)
仪器分析:
电化学分析
光化学分析
色谱分析 波谱分析
2018/5/16
5
4.按数量级分类
常量,微量,痕量(10-6),超痕量(10-9~10-12)
克 毫克 10-3 微克 10-6 ppm 纳克 10-9 ppt 皮克 10-12 ppb 飞克 10-15
1.由分析对象来看
无机物分析
有机物 分析
微量 痕量
生物活性物质
2.由分析对象的数量级来看
常量 分子水平
3.由分析自动化程度来看
手工操作
2018/5/16
仪器
自动
全自动
智能化仪器
第一个重要阶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利用当时物理化学中的溶 液化学平衡理论,动力学理论,如沉淀的生成 和共沉淀现象,指示剂作用原理,滴定曲线和 终点误差,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缓冲作用原 理大大地丰富了分析化学的内容,并使分析化 学向前迈进了一步.
2018/5/16
第一章 绪 论
一、分析化学的定义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作用
二、分析化学的特点 三、分析化学的作用
2018/5/16
一 、分析化学定义
研究获得物质化学组成,结构信息,分析方 法及相关理论的科学 ──化学中的信息科学,以降低系统的不 确定度为目的。
2018/5/16
二 、分析化学任务
动下,分析化学达到了迅速发展。
◈最显著的特点是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和分离技术的广泛 应用。
2018/5/16
第三个重要阶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
息时代的到来,促使分析化学进入第三次变革时期。
◈由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新材料科学发展的需要,基 础理论及测试手段的完善,现代分析化学完全可能为各种 物质提供组成、含量、结构、分布、形态等等全面的信息 ,使得微区分析、薄层分析、无损分析、瞬时追踪、在线
有分析化学专业。 ◈有的国家、大学单独设系。
2018/5/16
中 国:
◈10个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
◈12个部级测试中心 ◈21个省市测试中心 ◈137个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300多个进出口商品检验室
◈8千多个环境监测机构
2018/5/16
◈数十万庞大的分析队伍
研究成果: 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结构分析; ◈DNA新结构的发现; ◈生命登月计划的1%; ◈超导材料的研究; ◈兴奋剂检测中心等。
2018/5/16
化 学 分 析
重量分析
酸碱滴定
配位滴定
滴定分析 氧化还原滴定 沉淀滴定
分 析 化 学
仪 器 分 析
2018/5/16
电化学分析 光化学分析
色谱分析 波谱分析
电导、电位、电解、库仑 极谱、伏安 发射、吸收,荧光、光度 气相、液相、离子、超临 界、薄层、毛细管电泳 红外、核磁、质谱
二、分析化学的进展
2018/5/16
主要参考文献:
《分析化学》(第三版) 华东化工学院 《分析化学常见错误解析》 路纯明等 《分析化学》 国际性教科书,李克安,金钦汉译 《分析化学》第四版 武汉大学主编 《分析化学》 湖南大学张正奇主编,2001 《分析化学基本原理问题详解》 D.A.斯摩克 D.W. 韦斯 特 Quantitative Analysis R.A.Day,JR.. A.L.Underwood Analytical Chemistry Larry G. Hargis
结构与性能
在现代化学工业中的作用:质量控制与自动检测 分析化学与社会:环境、体育、破案
2018/5/16
◈在科学的应用中占有显著的地位。称为科学和技术的
眼睛。 ◈诺贝尔物理、化学奖中,有四分之一的项目与分析化 学有关。 ◈国际:36国家,1075个分析化学机构;美国20万化
学家,4万热从事分析化学,3000多所大学,270多所

2018/5/16
社会
社会需要
分析化学与社会和其它 科学技术领域的关系
其它科学技术领域
研究与发展
分析问题
分析化学4Biblioteka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三要素
理论 技术
对象 (问题)
生产 科学 技术
2018/5/16
分析化学六面体
2018/5/16
分类
一 、按分析任务分 类 二、 按分析对象分 类
第二节 三、 按分析方法分 分析化学的分类与进展 类
降低系统的不确定性的过程
2018/5/16
3.实验性强
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实验操作
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4.综合性强
涉及化学、生物、电学、光
学、计算机等,体现能力与素质。
分析化学工作者应具有很强的责任 心。
2018/5/16
三、分析化学的地位和作用
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分子科学、遗传密码 在化学研究工作中的作用:新物质鉴定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8/5/16
2018/5/16
目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绪论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滴定分析 酸碱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吸光光度法 定量分析中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监测及过程控制等过去的难题都迎刃而解。
◈分析化学广泛吸取了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成为当 代最富活力的学科之一。
2018/5/16
第二个重要阶段:
◈20世纪40 年代以后几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物理学和电子学的发展,促进了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发
展,改变了经典分析化学以化学分析为主的局面。 ◈ 原子能技术发展,半导体技术的兴起,要求分析化 学能提供各种灵敏准确而快速的分析方法,如半导体材 料,有的要求纯度达 99.9999999%以上,在新形势推
◈定性分析:鉴定物质中含有那些组分,及物质由什么组 分组成。 ◈定量分析:测定各种组分的相对含量。 ◈结构分析: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晶体。
2018/5/16
三、分析化学的特点
1.分析化学中突出“量”的概 念
如:测定的数据不可随意取舍;数据 准确度、偏差大小与采用的分析方法
有关。
2.分析试样是一个获取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