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印丝印知识
喷油、丝印、移印、电镀常识

喷油、丝印、移印、电镀常识一、相关测试1、附着力测试:5%2、甩油测试:10%3、擦油测试:30%(10循环)4、耐酒精测试:30%(15循环)5、浓度测试:20ml量杯,8.5’~10’二、喷油1.1什么是手喷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使涂料(或油漆)从喷枪嘴中喷出呈漆雾状而涂表面的一种方式。
1.2手喷的优缺点优点:油漆快干,,密着性好,高效对涂面几何结构复杂的表面大都能获得涂层。
缺点:生产效率低,耗损量大,扩散到空气中的油漆对人体有害,故施工环境要求有良好抽风通风装置。
1.3工艺流程工件(素材)→专用治具架或架子上→拉线→吹物→喷油→拉线(烤拉)→检查→自然风干→包装(或丝印/移印)。
1.4手喷枪及其操作1.4.1喷枪:(Spray Gun)简称喷枪,本厂所使用喷枪属于压力型喷枪(Pressure TypeSpray Gun)。
1.4.2操作的基本原理:当压缩空气从喷枪嘴吹出时,在喷嘴口处形成负压区,大气压把油漆从漆路压到喷嘴处,从而被吹散成雾状漆,均匀地喷涂于工件上。
1.4.3操作要求a、喷枪压力:4.0~4.5×105Pa油漆的浓度:8.5~10.0Sb、喷枪与工件的距离:20~40cm为宜c、喷枪移动的速度:30~60cm/s1.5什么是油漆(涂料)呢?指含有或不含有颜料的树脂或油制成的混合液体涂于需装饰物(工件)表面经干燥、硬化成坚韧之涂膜,起到保护、装饰作用。
1.6油漆的种类a、硬胶漆:用来喷硬胶:如ABS、GPPS、HIPS、ect。
b、软胶漆:用来喷PVC、PC、ect。
c、含金油漆:用来喷在合金件静电油层上。
注:通常软胶油漆可喷在硬胶上,但硬胶漆则不可喷在软胶上。
电镀件喷油①真空电镀,用硬胶油漆②水电镀,用烘漆,加入适量固化剂。
1.7油漆对喷油件质量影响1.7.1油漆的颜色/粘度/硬细度/干燥速度决定喷油质量。
1.7.2油漆的成膜质量有关的因素表面效果(视觉)①漆膜颜色②漆表面光泽③遮盖力A深层附着力→百格测试B硬度/耐磨度→擦油耐磨C耐冲击性→震箱/投掷D 耐候性→耐水/耐热/老化/酸/碱。
移印,丝印油墨知识

丝网印刷与胶印1丝网印刷是属于孔版印刷,与平印,凹印,凸印一起被称为四大印刷方法。
原理是印版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象和文字。
特点:a适应性强:可在平面,曲面,球面,凹凸面的承印物上进行印刷。
B墨层厚度:立体感强,质感丰富,墨层厚度一般可达到30μm左右,而胶印在5-10μm。
C:耐光性强,色泽鲜艳2.干式胶印属于凸版印刷:先将印版图文上的油墨转移到橡胶布辊筒上,然后通过橡胶布辊筒再将油墨转移到印刷品上。
特点:适用于圆柱形,圆锥形和长方形等形状的容器,但非圆柱形容器的印刷比较困难。
采用胶印在容器上多色印刷比丝网印刷经济,故广泛应用。
缺点:印刷光泽度差,图文边缘不清晰,印版网点过小时,网点会渗入橡胶内而使印刷品网点扩大,印刷效果差。
丝印油墨丝印油墨指采用丝网印刷方式时所有的油墨称为丝印油墨。
编辑本段丝印油墨种类虽然丝印油墨属于印刷油墨的一种,但区分丝印油墨的种类方法非常的多。
主要的分类方法有如下几种:根据油墨的特性区分种类:可分为荧光油墨、亮光油墨、快固着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香味油墨、紫外线干燥油墨、升华油墨、转印油墨等。
[1] 根据油墨所呈状态区分种类;胶体油墨,如水性油墨、油性油墨、树脂油墨、淀粉色浆等。
固体油墨,如静电丝网印刷用墨粉。
根据油墨的特性区分种类:可分为荧光油墨、亮光油墨、快固着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香味油墨、紫外线干燥油墨、升华油墨、转印油墨等。
根据承印材料区分种类:纸张用油墨:油性油墨、水性油墨、高光型油墨、半亮光型油墨、挥发干燥型油墨、自然干燥型油墨、涂料纸型油墨、塑料合成纸型油墨、板纸纸箱型油墨。
织物用油墨:水性油墨、油性油墨、乳液型油墨等。
木材用油墨:水性墨、油性墨。
金属用油墨:铝、铁、铜、不锈钢等不同金属专用油墨。
皮革用油墨:印刷皮革专用油墨。
玻璃陶瓷用油墨:玻璃仪器、玻璃工艺品、陶瓷器皿用油墨。
塑料用油墨:聚氯乙烯用油墨、苯乙烯用油墨、聚乙烯用油墨、丙烯用油墨等。
丝印移印知识培训

丝印、移印知识培训技术部程继超2012-03丝网印刷丝网印刷3、事前准备:1)、图面及版下根据图面确认油墨种类、颜色、印刷位置及部品材质适合的副资材。
版下是制作(拆分)菲林的重要依据,也是判定印刷内容正确与否的重要依据。
2)、菲林制作菲林是根据版下内容由专业公司或设备制作的胶片(底片)。
它的作用类似照相底片。
3)、选择适合的丝网类型适合的材质,常用的丝网类型有:绢丝网、尼龙丝网、涤纶丝网、(镀金属聚酯丝网)、不锈钢丝网等。
丝网印刷相同目数不同丝径的丝网特性对比如下:丝网印刷网版的制作过程1、剪裁丝网。
(四周比框宽约2厘米)2、绷网--绷紧丝网,然后脱脂。
3、刮板--在暗房中将网版上涂布一定厚度的感光浆,然后烘干。
4、贴合--将制版菲林(底片)与丝网贴合,并用胶纸将四周固定。
网版的制作过程5、曝光--放入晒版机曝光(时间3分钟)*如使用手工晒版机要用玻璃及重物压紧。
*手工晒版机要盖上遮光布曝光,时间3分6、显影并干燥。
钟。
印刷过程1、部品放入固定治具。
2、清洁部品表面。
3、放下网版。
4、刮油墨。
印刷过程*注意刮刀的角度,以及均匀用力。
5、抬起网板,取下部品。
6、检查部品。
45°~60°丝网印刷技术的要素丝网印刷技术的要素丝网印刷技术的要素丝网印刷技术的要素手工印刷的注意事项三、手工印刷技术注意事项:1、丝网的类型,尤其是丝网的质量及网版的张力。
2、网距及离开角度的调节。
3、产品定位的准确性,如固定位置稳定性、与网框的平行度、网框材料的稳定性。
4、刮刀的选择,即刮胶的硬度、刀口打磨的精细度等。
印刷过程中还要注意刮墨的压力、速度、角度。
5、印刷之前要先确认网板、样板、油墨、产品是否正确。
6、丝印效果要与样板一致,如:位置、大小、颜色。
7、在印刷光面产品时要注意:不允许直接接触到产品表面,印刷完毕后等产品表面油墨干燥后,再贴保护膜。
移印移印二、常见的气动移印机及工作原理1、自动单色机(根据产品大小分大、中、小型)。
丝印与移印的区别

丝印与移印的区别丝印的原理通过胶头的作用将刻在钢板上的图案转移到工件上,类似日常工作中的盖章通过胶刮的压力将油墨从网版的网孔中渗透到产品上,形成图案印刷联盟。
1、印刷面积移印的印刷面积有一定的限度,目前国内最大的印刷面可做到150*450MM,但不是满版印刷,而是间断字符类,满版印刷的话,目前最大作到直径300MM,但跟随的耗材成本(胶头)会很高印刷面积基本上无限制,平面类满版印刷可达到1500*2000MM,耗材(网版)的成本较低,并可重复利用2、产品外形对外形没有限制,平面,曲面,波浪面,只要是胶头形变可到达的地方均可印刷产品的印刷面要求平整,纯平面或者规则的曲面3、印刷品质:高4、套色移印机在一台机台最多可做12个套色,一次性将产品印出,并且成本较低,适合普遍工厂的投资丝印机也可以做多色套印,但多色套印的丝印机价格非常昂贵,不适合一般工厂投资,手工的走台一次性多色套印占地大,人工多印刷联盟。
5、特点移印的墨层较薄,可以在任何表面印刷套色,表现出非常好的色彩表现力及印刷适应性,俗称万能印刷,除水和空气不能印之外,任何物体均可用移印印刷丝印的墨层厚,印刷出来的图案立体感强,用手都可触摸到凹凸感,适合高档产品的表面印刷,色彩表现力非常好,多色套印较麻烦,对产品的表面要求是规则的平面或曲面,有一定的印刷范围局限性中国中部。
移印的原理移印的原理是把所需印刷的图案先运用照像制版的方法,把钢版制成凹版再经由特制硅胶印头转印在被印物上,并且可依产品的材质不同,调制专用的油墨,以使品质得到保证设备耗材。
移印机的流程分为下列四点:1.由毛刷将油墨均匀覆盖在钢版上中部印刷。
2.由刮墨钢刀将多余油墨刮除中国中部。
3.由印头下降到钢版将图案内的油墨沾起印刷联盟。
4.由印头移位下降至产品将图案盖上印刷工具。
移印机适用行业:塑料业、玩具业、玻璃业、金属业、电子业、体育用品、文具业、光学业、ic封装业等中部印刷。
移印机适用范围:尺、笔、球形物、洋娃娃眼睛、手表、照相机、吹风机之外壳、陶磁、医药器具、球拍、录音带、电子零件、ic、cpu、dram、计算机外壳、按键、装饰标志、手机机壳等之印刷中部印刷。
丝印、移印技能培训

胶头中心点 移动胶头偏 刮刀不锋利 更换刀片 在该点图案 移钢板图案 上 点 油墨变质 更换油墨 胶头面弧不 选择适当的 足 弧度头
D当暂停操作时,按“空行”键,让 刮油系统继续工作,经防油墨风干。 E移印过程中,要根据油墨风干程度 不时加入过量的稀释剂,以保持油墨 的过适当粘度,稀释后要即时搅拌, 称印胶头若沾上污物,要用清洗剂看 抹掉。 F印刷完然后要用清洗剂清洗钢板, 取下油清扫,钢反加涂上防锈油。
3)常见移印图案缺陷原因分析(见下表)
油墨沉淀
填充剂加 过量
搅和或加入 钢板图案深 适量稀释墨 度太浅
防毛油不要 胶头硬度太 加太多控制 软 在5%左右
更换重新 蚀刻
更换硬胶 头
4 图案出现多余线条: 不良原 不良对 不良原因 不良对策 因 策 刮刀缺品或有废物 钢板图 更换重 更换刀片 更换刀片或清洗 案磨损 新蚀刻 或清洗刀片 刀片
谢谢!
知识改变命运 学习成就未来
丝印、移印技能培训
主讲:刘建 2010年6月3日
一、手工印刷技术 二、移印技能培训
一、手工印刷技术:
各种因素将会影响到印刷工艺的效果,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印刷平台、底板的稳定性,定位调样机型。 2、丝网的类型,尤其是丝网印版的质量及网版的张力。 3、刮墨刀的调定,即刮胶的硬度,刀口打磨的精细度, 刮墨的压力、速度、角度。 4、网距(模版只要印刷承物之间的距离)离开角度的 调节。 5、承印材料定位的准确性如定位置、平行的稳定性、 网框材料的稳定性。
网距是指在印刷前,当网版处于最低位 置时,丝网印版与承印材料之间的距离,它 必须能够避免丝网模版在印刷前于承印物件 相接触,进而可能蹭藏承印物,而且还能使 绷紧的丝网印版在刮墨刀通过后立即于印刷 物脱离。 网距应该尽可能地小,以改善套位的准 确性,一般的网距在1MM至5MM之间,但 要视印刷物的形状而论。
丝印移印知识

[关闭窗口]胶浆直接印刷 转印昇华油墨 网点55-63 120-35 77-61 120-35 63-48 71-61 织物印刷大面积家居织物印刷(如毛巾等)较软滑的印刷品(如桌布及窗帘) 较软滑及轻量印刷品(如围巾) 较软滑及轻量印刷品(如人造织物) 特轻质织物(特幼线条效果)49-71 43-80 55-63 55-63 79-45 71-4579-45 120-35 90-35陶瓷印刷 照光层/水膜印刷 玻璃印刷,通常到精细 打底颜色表面颜色/转移印刷 网点及线条印刷金黄色与光泽的准备工作31-100 63-63 43-80 100-40 79-45 150-30 100-40 165-30 120-35 165-30 62-70 43-80 100-43 77-61 150-35 100-43 165-30 120-35 180-30物件印刷 遮盖力强油墨,大面积, 网点与细线印刷100-40 120-35 120-35 165-27140-35 150-30 150-30 180-27100-43 150-35 120-35 180-30二、感光胶工作图示指引 1.配制感光胶 APLUS 2000 PLUS 6000 PLUS 7000PLUS 8000 BAatosol 2000 Aatosol 3000 PIUS IISp -1200H C直接使用PLUS 1-SR XL PF-28 PF-28A2.涂布、干燥曝光指引(100-40目/厘米白色丝网)LAMP DISTANCE PLUS 1-SR PLUS IIClassisPLUS2000PLUS6000PLUS7000PLUS8000XL PF-28PF-28A2Kw MH120cm40-60 secs3-4 mins3-4 mins4-5 mins3-4 mins3-4 mins30-5030-5030-50 5Kw MH120cm10cm10-30 secs1-2 mins 1-2 mins2-3 mins1-2 mins1-2 mins15-2515-2515-25 COLOUR 颜色蓝蓝紫紫蓝蓝蓝蓝蓝固体含量35%34%34%44%34%38%42%42%38%粘度70-75 poise 60-65poise60-75poise60-65 poise70-75poise65-70poise------------------------------------------------------------------------------------- 三、感光膜操作图示指引1.网版前处理2.贴膜、干燥3.揭膜4.曝光、显影、干燥曝光指引(100-40目/厘米白色丝网)曝光灯距离CapilleX15CapilleX18CapilleX25CapilleX35CapilleX50MS-15MS-302Kw120cm1分钟2分钟2分钟3分钟5分钟50秒80秒5Kw120cm40秒1分钟1分钟 1.5分钟 2.5分钟20秒35秒四、曝光时间测定准确的曝光时间,可借助曝光时间曝光片测量。
移印与丝印不同点总结报告

絲印中常見的問題解答! 三:絲印中常見的問題解答! 絲印中常見的問題解答
一.uv油墨和道統溶劑型的油墨比較有什麼優缺點? (1)uv油墨具有更好的耐磨性。 (2)uv油墨不會堵網。 (3)uv油墨乾燥時間更短。 (4)uv油墨比道統油墨有更好的耐溶劑性。 (5)uv油墨比道統油墨印刷面積大。 (6)uv油墨無溶劑揮發,更環保。 (7)uv油墨比一般道統性油墨貴。 二.生產時,產生堵網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1)開油水太快干,或開油水與油墨不相配。? (2)網紗目數太高。? (3)受外界環境影響,如高溫、灰塵、風的原素影響。? (4)受油墨本身影響,如油墨本身顆粒粗。? (5)生產時為處理好細節影響堵網,如未回油,印刷速度慢的原素。? (6)網版的感光漿涂層厚薄。? 三.圓面絲印是產生回油現象的原因!以下舉例常遇見的原因︰ (1)網距。網距太高或太低。 (2)網版太松。 (3)網紗目數太低,或感光漿層太濃。 (4)刮刀偏離最高點,不在中心位上。 (5)刮刀壓力太大. (6)工件表面太粗糙或工件為錐形、弧形。 (7)管位(夾具)偏心,或不順暢。 (8)印刷用齒輪數和工件實際齒輪數有偏差。 (9)油墨太稀。? (10)印刷速度太慢,油已滲過絲網版。
C︰膠頭的選用。1,有彈性。2,有弧度。3,不可無限大。意 ︰ 即移印不可以印刷大面積的圖案,但對不規則形狀,凸凹不平 的工件印刷則非常適用。從移印角度看膠頭,顏色並不能對膠 頭的轉移作用(沾墨和脫墨是否完全)造成影響,而製膠頭的 材料和工藝,才是最重要的。 D︰油墨的特性︰移印要求開油水快干,避免膠頭不能很好地實 現油墨轉移,絲印要求慢干,此避免絲網堵網。這也是絲印和 移印稀釋劑之間的區別. E︰為什麼印刷進常出現氣泡(沙眼)現象。主要集中膠頭,鋼 板,油墨三個方面。1.膠頭形狀不合適,太平或弧度不對。2.膠 頭中心點(最高點)印在圖案上,形成空氣排不出,產生氣泡。
移印和丝印的区别是什么

移印和丝印的区别是什么?丝印的原理通过胶头的作用将刻在钢板上的图案转移到工件上,类似日常工作中的盖章通过胶刮的压力将油墨从网版的网孔中渗透到产品上,形成图案印刷面积移印的印刷面积有一定的限度,目前国内最大的印刷面可做到150*450MM,但不是满版印刷,而是间断字符类,满版印刷的话,目前最大作到直径300MM,但跟随的耗材成本(胶头)会很高印刷面积基本上无限制,平面类满版印刷可达到1500*2000MM,耗材(网版)的成本较低,并可重复利用产品外形对外形没有限制,平面,曲面,波浪面,只要是胶头形变可到达的地方均可印刷产品的印刷面要求平整,纯平面或者规则的曲面印刷品质高高套色移印机在一台机台最多可做12个套色,一次性将产品印出,并且成本较低,适合普遍工厂的投资丝印机也可以做多色套印,但多色套印的丝印机价格非常昂贵,不适合一般工厂投资,手工的走台一次性多色套印占地大,人工多。
特点移印的墨层较薄,可以在任何表面印刷套色,表现出非常好的色彩表现力及印刷适应性,俗称万能印刷,除水和空气不能印之外,任何物体均可用移印印刷丝印的墨层厚,印刷出来的图案立体感强,用手都可触摸到凹凸感,适合高档产品的表面印刷,色彩表现力非常好,多色套印较麻烦,对产品的表面要求是规则的平面或曲面,有一定的印刷范围局限性备注具体区别看视频具体区别看视频移印的原理移印的原理是把所需印刷的图案先运用照像制版的方法,把钢版制成凹版再经由特制硅胶印头转印在被印物上,并且可依产品的材质不同,调制专用的油墨,以使品质得到保证。
移印机的流程分为下列四点:1.由毛刷将油墨均匀覆盖在钢版上。
2.由刮墨钢刀将多余油墨刮除。
3.由印头下降到钢版将图案内的油墨沾起。
4.由印头移位下降至产品将图案盖上。
移印机适用行业:塑料业、玩具业、玻璃业、金属业、电子业、体育用品、文具业、光学业、ic封装业等。
移印机适用范围:尺、笔、球形物、洋娃娃眼睛、手表、照相机、吹风机之外壳、陶磁、医药器具、球拍、录音带、电子零件、ic、cpu、dram、计算机外壳、按键、装饰标志、手机机壳等之印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印丝印知识A:移印是一种通过可凹的胶头作中间体,把钢板上的图案转印到物体上的印刷技术。
B:移印时,钢板的深浅、胶头的软硬、大小、形状、油墨的特性,挥发速度、被印刷物体表面特征(光滑或粗糙,弧度大小等),工作环境的控制(例如温度,颜色,湿度,防尘等)。
必须处理好上述相关参数的变化,并加以调整,才能成功的移印。
C:钢板的深浅判断是否合适。
1,用深度计测量,常规移印钢板深度在2.4微米左右。
如细小文字,线条2微米即可。
实体图文,则3微米以下也适合,网点1.6微米可能偏深了。
具体的钢板深浅区别。
2,用实际依图案以及墨层的要求而定。
又如同一种图文,若印刷工作表面粗糙,麻面或光滑,所要求钢板深度又有印刷效果。
例如:如出现回油,图文模糊,较大的可能性为钢板太深,如出现回气泡(沙眼),可能太浅。
如果移印胶头在未印到物体上时,胶头上油墨已偏向干涸,则钢板太浅。
如果胶头上油墨呈现不平整(桔子皮纹),则钢板太深。
由于胶头仅能沾起钢板图案区小部分的油墨,所以蚀刻深度过大不会有任何益处。
蚀刻深度为25微米时,胶头也只能沾起12微米的墨膜,其余部分则留在了钢板上。
由于墨膜包含了至少40%的稀释剂,这部分稀释剂在油墨转移及干燥中完全蒸发掉,所以最后留在被印物上的墨层约为7微米。
D:胶头的选用。
1,有弹性。
2,有弧度。
3,不可无限大。
意即移印不可以印刷大面积的图案,但对不规则形状,凸凹不平的工件印刷则非常适用。
目前胶头颜色多样化(红、白、黄、兰)主要是由于制胶头原材料颜色而决定的。
从移印角度看胶头,颜色并不能对胶头的转移作用(沾墨和脱墨是否完全)造成影响,而制胶头的材料和工艺,才是最重要的。
可艺制作的100多款胶头全部采用水晶模,真空抽气制作出来的。
不但外观光洁平整,即使再精细图线文字也能清晰转移。
而且胶头内无气泡,沙眼,更加持久耐用。
胶头的硬度影响到印品图案的质量及胶头本身的耐用性。
硬胶头能很好的转移图案且耐用性好,但被印物弧形较大时,则采用软胶头,因为它更易于接触到弧形的各个部分胶头必须比图案大一些,因为这样胶头变形量越小,则印刷图案越精确,清晰。
新胶头的沾墨效果并不理想,可先试印多次或用酒精或中性溶剂擦试表面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用烈性溶剂如油墨稀释剂拭,虽然很快会使胶头上墨,但转印图案的效果会较差,且加速胶头老化。
胶头的印刷质量会逐渐下降,因为硅油被慢慢擦洗掉,所以表面会变得粗糙且具有吸收性。
E:油墨的特性:移印要求开油水快干,避免胶头不能很好地实现油墨转移,丝印要求慢干,此避免丝网堵网。
这也是丝印和移印稀释剂之间的区别。
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干燥高温)丝印开油水可用于移印上。
单组份油墨,则胶头耐用性较好。
而双组份油墨通常都比较有腐蚀性且易发泡,会使胶头硅油消耗得更快,因而胶头的使用期会缩短。
胶头在未印到被印物上时,而胶头上的油墨干固,则稀释剂太快干。
当印刷完成后,被印物上图文出现起毛,拉丝现象,太快干。
回油模糊;则太慢干,已成碎片,则无粘附力,太快干;印刷不上,则太快干。
F:为什么印刷进常出现气泡(沙眼)现象。
主要集中胶头,钢板,油墨三个方面。
1.胶头形状不合适,太平或弧度不对。
2.胶头中心点(最高点)印在图案上,形成空气排不出,产生气泡。
3.胶头老化发粘,破损,油圬引起胶头印刷不良。
4.钢板蚀刻,油层不够厚。
6.油墨太稀或太慢干。
7.油墨太干或太快干。
G:移印工作环境:室浊(最佳为18-20°C)。
湿度为(最佳为60%-070%)。
防尘。
浅白色墙地等。
可艺担配初学者,先从单色机,小图案,采用带尖头的圆胶头,选择易印材料,如PVC,PS。
淡色或白色底色入门,效果不理想时,则可通过分别调节或更换胶头、钢板或油墨改进。
丝印和移印的区别特点移印的墨层较薄,可以在任何表面印刷套色,表现出非常好的色彩表现力及印刷适应性,俗称万能印刷,除水和空气不能印之外,任何物体均可用移印印刷丝印的墨层厚,印刷出来的图案立体感强,用手都可触摸到凹凸感,适合高档产品的表面印刷,色彩表现力非常好,多色套印较麻烦,对产品的表面要求是规则的平面或曲面,有一定的印刷范围局限性备注具体区别看视频具体区别看视频1.请问移印丝印和烫金的区别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答:移印可印刷异型物体但墨层偏薄,丝印墨实但只能印刷平面或不超过120度的弧面,可以说丝印和移印是互补的关系。
烫金只能烫平面但大多都是成品之前烫,有些成品如果不怕压的话也可以烫,但颜色有所限制。
区别对待丝印油墨与移印油墨你有时想用丝印油墨来进行移印。
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你要充分意识到它们区别显着,并想到可能出现的问题。
首先要想到的是移印油墨的墨层厚度比较薄,一般有4-6微米。
可丝印油墨的墨层厚度可以达到至少30微米。
它们二者还可以从两方面区分:颜料含量和挥发剂。
丝印的油墨颜料总共占湿油墨重量的5%左右;而移印却占了将近20%。
对于挥发剂,移印油墨使用了快速挥发溶剂,而丝印中挥发剂的速度却有些慢。
油墨构成、颜色、材质、选择的探悉印刷被定义为通过各种压力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形成图文的工业化复制过程,传统的印刷以印版作为图文的中间载体,使图文区和空白区通过各种手段隔离,然后将油墨转移到产品表面,数字化印刷将印版抛在一边,直接将计算机内的图文转移到产品表面,技术的演进朝着最迅捷的方向发展,但似乎印刷并没有抛弃油墨的迹象。
油墨的构成内容是印刷最根本的目的,但要传递内容,色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然界能够表现色彩的东西很多,油墨专家们首先想到那些保存期长而且颜色鲜艳的颜料和染料。
颜料也好染料也好,不能直接印刷到产品表面,颜料和染料之所以能够牢固的附着在产品表面应该归功于树脂。
大部分树脂是固体的,油墨中的树脂绝大部分不是单纯的树脂,而是溶解到溶剂中形成的混合体。
油墨是由颜料、树脂、溶剂构成的,所有的印刷油墨缺少不了上述三种成分。
移印油墨和丝印油墨不同的印刷工艺对于油墨的要求不完全相同,还必须对油墨添加适当的补充成分来使它们更容易的使用在具体场合,比如胶印油墨的黏性较大,耐水性好,凹版印刷油墨比较稀,流动性好;丝网印刷油墨则必具有好的透过性。
不同的印刷工艺使用的油墨总起来说主要的区别在于油墨中含有的助剂不同,本文将主要谈及丝网印刷油墨和移印油墨。
在承印物适性方面,丝网印刷具有极大的优越性,特别是在非定型的塑料五金电子和直接消费品行业,丝网印刷获得了广泛的称誉。
然而,世界上不存在万能的印刷方式,丝网印刷也不例外。
在小面积和不规则承印物表面的工业化印刷领域,丝网印刷遇到了真正的麻烦,这种麻烦催生了移印技术的诞生。
可以这样说,尽管移印技术和丝网印刷有很大的差别,但它们涉及的工业领域极其相似。
最早的移印油墨是用丝印油墨代替的,实践证明也没有什么绝对的不适应。
可是油墨在不同的印刷环境下使用,肯定存在适性的不同,比如移印油墨,用户根本不要求它具有丝印油墨的透过性,但会要求其具有更好的触变性和表干现象,以确保其从钢板到胶头、承印物的传递过程更加准确。
使用专用的移印油墨无疑将更容易的改善印刷质量。
MARABU率先开发了专用的移印油墨。
通过添加剂的作用使油墨的表面张力保持在恒定的范围内,以使印刷过程的油墨转移保持绝对的一致。
油墨转移的过程和移印胶头的性质也紧密相连,把移印胶头的表面张力控制在和移印油墨相近的范围内,这看来是一个系统工程,本质目的就是改善油墨转移效率。
日本人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在移印机上加装胶头清洗装置,不过,加装胶头清洗装置主要在于控制了的油墨的转移量,而转移效率并没有提高。
MARABU有6种(实际上是8种)移印油墨可供选择:GL,主要用在金属、陶瓷、玻璃表面,基本是一种双组分油墨,需要添加GLH硬化剂,TPR,是在SR系列丝网印刷油墨的基础上改进的移印油墨,凡是SR可以使用的材料在移印工艺中可以使TPR;同样的道理,TPY是在PY系列丝网印刷油墨基础上改进的移印油墨,对于非常难以印刷的材料表面可以选用TPU油墨;TPT是主要用在油盅移印机上的移印油墨:TPL的稳定性更好,能够在长时间的摩擦状态下保持良好的均匀性。
还有两种是TPP和TPS。
值得说明的是,丝印油墨和移印油墨是完全通用的,只是需要添加助剂来改变印刷适性而已。
所以没有专门的移印油墨时,可以用丝印油墨代替。
油墨的颜色:原色、专色,标准色自然界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要想全部用油墨表现出来是不可能的,印刷中有两种复制颜色的方法,一种是直接调配专色进行印刷,另一种是通过四色叠加进行印刷。
四色是根据CMYK颜色模型中四种色料叠加原理来复制色彩的,一般来说四色复制技术基本能够复制出我们要求的色彩,具有层次的原稿通常要用四色复制技术。
四色油墨的复制优势在于层次原稿,对于大多数广告设计和创意以及工业印刷,使用专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专色则更能够体现设计者的思想,也更容易防止被侵权。
从理论上说,专色也可以用原色调配出来,但是那样做不但色相难以完全匹配,浪费油墨的可能性也增大。
所以印刷技术色彩的复制包含了两方面的复制技术,一个是倾向于用四色油墨复制色彩,主要用在原稿是层次的,存在色与色之间的叠加的情况。
原色印刷由于牵涉复杂的色彩学和网点合成的原理,因而是印刷技术中最难以掌握的技术。
如何控制从原稿到软片、印版和承印物的网点变化是原色印刷技术的核心环节。
专色则用在颜色不互相叠加的场合,由于自然界具有异常丰富的颜料,制造专色油墨的种类也就非常多。
-般意义上的专色是指原色之外的所有颜色,言外之意专色是无限多的。
美国PANTONE公司制定油墨专色标准色,并依据生产的专色油墨印刷出现今普遍采用的色卡。
PANTONE色卡实际上是专色的极小部分,我们称之为标准色。
如今欧洲也制定了欧洲标准色,我们就可以把这两个标准色看成全部专色的子集。
当然,各种色卡印刷的标准色互相调配也能调配出很多专色,色卡是世界上从事印刷业务的公司的通用语言。
红色究竟是什么样的红色,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如果告诉你PANTONE色卡号,你就会很容易找到这种油墨。
油墨生产厂家能否提供按照标准色卡生产油墨关系到用户的切身利益,选择油墨颜色是一个重要内容,虽然四色印刷技术很难掌握,但是选择原色油墨时似乎非常简单,因为油墨生产商生产的四色油墨只有一套。
相比之下,专色油墨的选择就麻烦的多,如果设计者刚好使用某种标准色来表达他的设计思想,你也刚好采购了这种油墨,那么你就只能选用这种油墨了,但是越来越少的设计师会这样做,可能老板也不允许他这样做,因为越容易得到,仿冒也简单。
调配油墨说起来也是根据色彩学中的减色法,但是要很快调配出准确的颜色,理论和经验一样重要。
材质和油墨选择胶印等印刷方法可能没有那么麻烦,因为纸张的印刷适性很好,基本不用考虑附着力问题,但是丝网印刷和移印就不这么简单了,丝印和移印的承印材料很多,不可能用一种油墨代替,油墨生产厂家要想完全适应市场得必须生产各种各样的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