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群体中的人际知觉 与人际关系管理
一、影响人际知觉的主要因素
所谓人际知觉,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 知觉。 它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本身具有明显 的情感参与知觉的过程。
(一)知觉的主体方面
1、动机 阿特金森的实验(P150) 对于同一个人,交往动机强的被试比交往动机弱的 被试认为他更为亲切。 2、经验 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影响其知觉的选择性和对知觉 对象的理解。 3、情感 人当时的情感、情绪状态,对于他对别人表情的识 别有明显的影响。 什芬包尔的实验(P151)。 情绪、情感的投射。
三、群体中人际关系的管理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接近性 空间距离接近的人更容易互相吸引。 “远亲不如近邻” “近水楼台先得月” 相互交往的多寡与居住距离的远近成 反比。
(二)相似性
相似性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如果双方 或几方在年龄、职业、性别、社会地位、 文化程度,尤其是认识态度上具有某种一 致性和相似性时,容易相互吸引。相似性 的因素很多,包括文化背景、民族、年龄、 学历、修养、社会地位、职务、思想成熟 水平、兴趣、态度、观点、专长等方方面 面。
3、群体规模对群体的影响 (1)群体内的相互作用 5——7人小组 (2)工作满意度 (负相关) (3)生产效率 • “相加性工作”——多多益善 • 联结性工作——“三个和尚没水吃” (4)缺勤或旷工 (正相关) (5)离职 (成正比)
三、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相对于正式群 体而言的群体,它不是由组织正式 组建,而是自然或自发形成的,由 于情趣一致或爱好相仿、利益接近 或观点相同以及彼此需要等原因把 人们联结在一起,并且依靠心理、 情感的力量来维持的群体。
3、按构成原则、方式分: • (1)正式群体 • (2)非正式群体 4、按心目中的形象分: • (1)一般群体 • (2)参照群体
二、群体规模
1、内容 (1)群体人数的上限和下限 (2)群体成员数量是奇数还是偶数
2、确定群体规模的原则 (1)它的下限能保证按时、定量地完 成生产任务; (2)它的上线应保证不会导致生产效 率下降; (3)必须努力寻求使生产效率达到最 佳水平的适度的群体规模。
• 活动——相互作用——情感 (霍曼斯)
2、特征 (1)有共同的目标; (2)有自己的规范、规则和领导人; (3)成员之间心理相容; (4)行为互动。
3、个体加入群体的常见原因 (1)安全需要 (2)地位需要 (3)自尊需要 (4)归属需要 (5)权力需要 (6)目标实现的需要
(二)群体的结构
2、特征 (1)沟通快,民主气氛好,关系和谐; (2)吸引力、向心力强,成员群体活动 出席率高; (3)成员愿意为群体承担更多责任,维 护利益和荣誉; (4)成员归属感、尊严感、自豪感强。
(二)群体凝聚力的测量 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1、测量 • (多伊奇)
成员之间相互选择的数目 群体凝聚力= —————————————— 群体中可能相互选择的总数目
(一)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1、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
2、有自己的领袖人物 3、有自己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
4、信息渠道灵敏畅通
5、存在于正式群体中,同时并存,不起主 导作用
(二)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
1、共同的价值观及共同的利益与风险
2、共同的兴趣爱好 3、共同的经济与社会背景 4、时间与空间的接近
2、影响因素
(1)成员的同质性 • 一般地,成员同质性越高,群体凝聚力就越高。 • 但也存在“同行是冤家”、“文人相轻”等消极 现象。 (2)规模的大小 • 只有适当规模的群体才能增强凝聚力。 • 规模太小容易失衡,矛盾难以调解;规模太大则 意见分歧,信息交流不畅。 (3)外部影响 • 群体与外部相对隔离、孤立则凝聚力高; • 若外部存在压力,压力越大凝聚力越高。
• 制约人际知觉的因素和条件除去主 体、客体以及情境方面之外,交往 时间的长短,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然而,在人际交往时间长短、彼此 熟悉程度与相互认识、理解的准确 性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的。
二、人际知觉中的偏见 与归因
(一)人际知觉中的各种偏见 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4)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性 • 群体满足成员的需要越多,则凝聚力越强。 (5)群体的社会地位 (6)目标的达成 (7)信息的沟通 • 新信息渠道越畅通,凝聚力越高,反之亦 然。 (8)领导者和领导方式 • 民主型最佳,专制型次之,放任型最低
(三)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 关系
• (沙赫特实验研究) • 凝聚力的高低与生产效率之间并非 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群体规 范是决定它们之间关系的一个十分 重要的中介因素。群体规范给予不 同的诱导,将影响不同群体生产效 率的高低。 (详见P149——150)
第二节
群体规范与群体凝聚力
一、群体规范
(一)概念 ~是群体成员必须遵守的,大部分不 是明文规定而是约定俗成的,为大家 所公认所共同接受的行为标准。 • 它是一种默契,未必与正式规章制度 一致。
群体规范的主要类型: 1、绩效规范 2、形象规范 3、社交约定规范 4、资源分配规范
(二)群体规范的形成
第四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学习目标
• 了解关于群体心理、群体规范的基础 知识;
• 理解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wk.baidu.com的关系;
• 学会克服人际知觉中的偏见,掌握群 体中人际关系管理的策略。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概念、结构与种类
(一)群体的概念 1、定义 • 群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共同目标的, 在心理上相互影响、行为上相互作用 的人群集合体。
(四)能力与特长
一个人的能力大小与使他人喜欢程度的高低有着密 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人们比较喜欢聪明能干的 人,特别是有某些特长的人,会增加人际吸引力。 追星族就是典型的对他人某方面能力和特长的极 度崇拜。 同时,能力或才华与外貌具有互补性。一个 长相一般甚至丑陋的人,如果才华出众,或者具 有某方面的特长,其能力因素就会起主导作用, 产生人际吸引,而其相貌劣势可以被忽略或接受。 但是,能力与吸引力之间并非总是成正比的 关系,有些能力超强的人,反而在人际交往中受 到孤立和排斥。
(三)非正式群体的分类
1、按形成原因分:(P144) (1)利益型 (2)信仰型 (3)目的型 (4)“需要互补”型 (5)“压力组合”型 (6)“家族亲朋”型 (7)娱乐型
2、按作用性质分: (1)积极型 (2)消极型
(3)中间型 (4)破坏型
(四)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 维持性功能强,工作性功能弱。 • 其维持性功能主要体现在满足下列需要方 面: 1、安全需要 2、合群的需要 3、尊重的需要 4、增强自信心 5、增强力量感 6、自我确认的需要 7、其他需要
(三)互补性
互补性是指在交往过程中,当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 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会产生强烈的人际吸引。也就 是说,交往的双方,当一方所具有的品质和表现出的 行为正好可以满足另一方的心理需要时,前者就会对 后者产生吸引力。 互补性与相似性并不矛盾,只不过它们在不同的 场合和领域发挥作用。一般来说,在人际关系建立的 最初阶段和较低水平时,人们更注重相似性因素。但 在人际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则是互补性占优势。 并非所有的相反特征都能互补。
1、归因中的拟人化和宿命论 如:喜鹊报喜;乌鸦报丧,等等。 “梦觉” 红队服——→胜利
2、归因理论 海德:一个人的行为必定有其一定 的原因,要么是由于环境的力量, 要么是取决于主观条件。如果推断 个体行为原因来自于外力,则称为 情境性归因,如果是来自个体自身 的某些特点,则称为倾向性归因。 *一个人的归因通常受到他个人的兴 趣、动机、信念、抱负和个性等因 素的影响。
1、定义 ~是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及这些成分的有机组合。 2、分类 同质结构
异质结构 ※在群体运转过程中,要注意因工作要求的不同, 维持同质成员与异质成员对比的动态平衡。
(三)群体的分类
1、按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分: • (1)假设群体 • (2)实际群体 2、按规模大小分: • (1)大型群体 • (2)小型群体
• (美)谢里夫“暗室光点”实验 (详见P146)
(三)群体规范的改变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皮尔皮克 “规范分析法”改进群体工作效率。 1、明确规范内容
2、制定规范剖面图 3、自上而下进行改革
二、群体凝聚力
(一)群体凝聚力的概念 1、定义 ~即指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 心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 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
(五)仪表
亚里士多德曾说:“美丽是比任何介绍信 更为伟大的推荐书。”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格尔(H.Sigall)等 人通过实验发现,外貌与交往关系密切。 但是,“远重衣衫近重人”!
(六)人格魅力
• 个人的吸引力最根本的还在于一种使人喜爱、 仰慕并渴望接近的人格品质。 • 真诚、热情、幽默、开朗、宽容、友善、富 有同情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将在人际交往中 散发出永恒的人格魅力的光辉!
2、晕轮效应(以点概面效应) “一俊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
3、近因效应
4、刻板印象 5、推理的定势作用 如:体胖——→心宽 公安局长——→男性 6、投射效应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二)人际知觉的归因
• 所谓归因就是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 通过分析和推理,确认其性质、意 图和内在动机的过程。
196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进行了一项实验 研究。他让被试听录音。录音带有四种声音,显示 出四种不同能力条件的人:A.能力超凡的人;B. 能力超凡但犯了错误的人;C. 能力平平的人;D. 能力平平又犯了错误的人。 结果发现:最受欢迎的人是B,最不受欢迎的人是D。 实验揭示了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对一个有 能力的人来说,偶尔的小过失并不会使他失去吸引 力,反而使他更接近普通人,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知觉的客体方面
• 在知觉的客体方面,影响人际知觉的 主要因素是作为知觉对象的人是否愿 意让别人了解自己,以及他“自我暴 露”的程度如何。 “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 有时作为被知觉的人自己也不清楚自 己的思想感情。 如:“莫名其妙的烦恼”,等等。
(三)知觉的情境方面
•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与什么人 为伍,都深刻影响着别人对他的认 识和评价。 比如:人们不容易把西装革履出入银 行的人是看做是小偷或劫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