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矿石化学物相分析

锡矿石化学物相分析
锡矿石化学物相分析

锡矿石的化学物相分析

锡矿石的化学物相分析需要测定酸溶锡、酸不溶锡的含量。酸溶锡通常指水锡石、黝锡矿、易溶硅酸锡等;酸不溶锡通常指难溶硅酸锡和锡石,分离酸溶锡的溶剂主要有浓H2SO4、HCl-KClO3。由于ClO3-的氧化作用,使硫化物氧化而分解,锡以SnCl4的状态进入溶液。KClO3代替,其作用相同。酸不溶锡留在残渣中。

酸溶锡的测定称取0.5000-2.000g试样置于锥形瓶中,以水润湿,加入15-20mL HCl,煮涨至由硫化物分解所产生的H2S气体不再逸出为止(对含硫化物较高的试样,可相应减少称样并用HCl反复处理数次)。稍冷后,加入0.1gKClO3。低温加热(温度过高极易引起SnCl4挥发而损失),使硫化物慢慢分解,加热过程中必须不断补加HCl,如此连续处理至硫化物完全分解。加入20mL水,煮沸除去Cl2。过滤,用10%HCl洗涤,于滤液中测定锡。

酸不溶锡的测定将上述残渣移入高铝坩埚中,灰化后,加入Na2O2于750℃熔融7-10min 后制成溶液测定锡。

含锡铁矿物中锡的化学物相分析

早期,H2SO4(1+3)常用作浸取“胶态锡”的溶剂,但在某些矽卡岩型锡矿石中,用引溶剂微沸1h浸取时,褐铁矿和钙铁榴石均溶解完全,其中锡常误为“胶态锡”。对此类矿石,应分别测定含锡褐铁矿、含锡磁铁矿、含锡钙铁榴石、粘土、含锡石英及锡石的锡含量。

含锡褐铁矿和磁铁矿的分离根据HCl-NaCl-SnCl2溶液能定量地浸取褐铁矿和磁铁矿的方法,结合含锡的矿物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盐酸羟胺代替SnCl2并适当延长浸取时间,含锡褐铁矿和磁铁矿的浸取率分别为98.12%和100%,而钙铁榴石、粘土和锡石(小于10μm)的浸取率分别为1.54%、小于1%和0.35%。分离效果较好。

含锡钙铁榴石的分离钙铁榴石系钙铁硅酸盐矿物,与粘土、石英等分离,不能使用HF。试验表明,用H2SO4(1+3)微沸30min,钙铁榴石浸取率98.45%。而细粒锡石(小于10μm)和粘土的浸取率分别为0.54%和1.5%。粘土浸取率虽然稍大,便赋存于粘土矿物中锡很低,不影响分离效果。

含锡粘土和石英的分离HF是浸取粘土和石英的良好溶剂HF沸水浴浸取1h。粘土矿物完全溶解。小于10μm的细粒锡石浸取率为0.83%。

锡石的分离于HF浸取粘土矿物后的残渣中测定锡石含量。

这类锡矿石的常用化学物相分析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含锡铁矿物中锡的化学物相分析流程

含水锡石锡矿中锡的化学物相分析

用H2SO4(1+3)微沸1h浸取“胶态锡”时,含锡的易溶硅酸盐类矿物、含锡的硫化矿物和含锡氧化矿物都能被浸取,其锡含量均计入胶态锡,而残渣中难溶硅酸盐类矿物中的锡,则与锡石量均计入胶态锡,而残渣中难溶于硅酸盐类矿物中的锡,则与锡石一起测定,无法将水锡石单独分离和测定,测定结果是不真实的。为此,近年来开展了对含水锡石锡矿中锡的物相分析方法研究。目前,主要有两处方法。一种先浸取硫化物中锡,继而浸取水锡石中锡,另一种方法的两者浸取次序与前法相反。然后浸取难溶硅酸盐中锡,于最后的残渣中测定锡石中锡。含水锡石的锡矿石中锡的化学物相分析流程如图1和图2所示。

水锡石的分离用NaOH浸取水锡石时,其浸取率随着NaOH浓度的增大和浸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60g/L NaOH溶液中浸取2h,90g/L NaOH溶液中浸取1.5h,其浸取率分别为87.01%,92.03%。硅酸盐矿物基本不溶。黝锡矿稍有溶解,可以预先除去。用8-10mL HCl浸取45min,水锡石浸取率为99.87%,硅酸盐矿物浸取率为0.32-7.75%,一般为5%左右。锡石和黝锡矿的浸取量比用NaOH浸取时要低。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可根据分析矿物的物质组成选择使用。

图1 含水锡石锡矿石化学物相分析流程(Ⅰ)

图2 含水锡石锡矿石化学物相分析流程(Ⅱ)

硫化物的分离锡的硫化物矿物种类很多,约占全部锡矿物的1/3以上。主要有黝锡矿、辉锑锡铅矿、叶硫铅锡矿等,还有伴生的闪锌矿、铁闪锌矿、毒砂、磁黄铁矿、黄铁矿等硫化物,在这些硫化矿物中有时也含有微量锡,因此,硫化物的学好取剂的选择应使以上各矿物均能浸取完全为准。

H2SO4、HCl-KClO3能浸取所有的硫化物矿物,但由于酸度大,大部分含锡硅酸盐也溶解,使结果偏高。

选用100mL混合溶剂(含20mLH2O2-1g EDTA,1g柠檬酸8-10滴(约0.3mL)HClO4)于70℃水浴浸取1.5h,硫化物浸取完全,水锡石、硅酸盐矿物和锡石不溶;或选用20mL混合溶剂(含5mL H2O2-1mL乳酸-0.1g EDTA)在70℃水浴上浸取30min,硫化物浸取完全,其他矿物不溶。混合溶剂中柠檬酸呆抑制反应速度,乳酸对锡离子有较强的络合能力,EDTA对锡离子也是很好的络合剂。因此,两种混合溶剂均可使硫化物分离。

含锡硅酸盐矿物的分离锡在硅酸盐矿物中呈类质同象存在。常用的硅酸盐矿物的溶剂,有HF-H2SO4,HF-HNO3。试验表明,含锡硅酸盐矿物在两种溶剂中溶解完全,锡石不溶。锡石浸取率与粒度有关,锡石粒度越细,其浸取率有所增加。如用HF-H2SO4处理时,锡石粒度小于0.074mm 时,浸取率这0.083%,小于0.032mm时,浸取率可达0.6%。并且,不同地区的锡石浸取率亦有差异。一般选用0.074mm粒度。

锡石的分离于HF-H2SO处理后的残渣中测定锡石含量。

挥发烟尘浸出液中二价锡和四价锡的测定

挥发烟尘浸出液中锡呈二价、四价化合物存在,砷也呈不同价态存在于浸取液中。在35-60%HCl介质中(20mgAs(Ⅲ)不干扰测定),以淀粉作指示剂,用量碘量法测定Sn(Ⅱ)量。全锡量减去Sn(Ⅱ)含量,即Sn(Ⅳ)含量。

Sn(Ⅱ)的测定准确吸收试液2-5mL置于锥形瓶中,加入70mL50%HCl,2-3mL 10g/L淀粉溶液,立即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出现稳定的蓝色,即为终点。

Sn(Ⅳ)的测定用一般滴定法测定总锡含量,然后减去Sn(Ⅱ)的含量,即为Sn(Ⅳ)含量。

离析产品中锡的化学物相分析

一、方法概述

离析产品中锡的化学物相分析,主要测定氯化锡(SnCl2、SnCl4)、金属锡、SnO(包括硅酸锡)、SnO2含量。

氯化锡的分离EDTA溶液是SnCl4、SnCl2的良好溶剂。锡与EDTA形成络合物进入溶液中,但必须保持EDTA溶液为pH8.5左右,否则,由于EDTA和氧化钙等化合物中金属离子络合释放出H+,使溶液的pH值降低,导致金属锡的部分溶解。在规定的条件下。SnCl4、SnCl2可完全溶解,SnO、金属锡、SnO2等的浸取率都小于1%,硅酸锡的浸取率为3.5%左右。

金属锡的分离金属锡与Fe2(SO4)3反应生成易溶的SnSO4。SnCl4、SnCl2也完全浸取,锡的其他化合物溶解甚微。

用溴-三氯甲烷浸取金属锡时,须在50-60℃进行。在此条件下,SnO2和SnO均不溶解而留在残渣中。20g/L CuCl2-17g/L酒石酸溶液,振荡30min,金属锡的浸取率为96%,SnO、SnO2的浸取率小于1%,硅酸锡的浸取率为15%左右。

SnO、硅酸锡的分离HCl是SnO的良好溶剂,加入NH4HF2可使硅酸锡溶解完全。SnCl4、SnCl2和金属锡也完全溶解。SnO2不溶。

SnO2的发离在上述诸溶剂中SnO2不溶解而留在残渣中。

二、分析步骤

氯化锡的测定称取0.5000-1.000g试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入100mL 10g/L EDTA溶液(pH8.5),振荡15min。过滤,先用稀溶剂,后用水洗涤,于滤液中测定锡。

金属锡的测定在上述残渣中,加入50mL 100g/LFe2(SO4)3溶液,振荡1h,过滤,洗涤,于滤液中测定锡。

SnO和硅酸锡的测定在上述残渣中,加入50mL HCl(1+1)-10g/L NH4HF2,微沸30min,过滤,先用稀HCl后用水洗涤,于滤液中测定锡。

SnO2的测定参阅相关资料。

微细包裹体锡石的分离和测定

不同类型的锡矿床,锡石嵌布粒度不同,有的容易单体解离,有的粒度小于0.074mm的锡石还不能达到完全单体解离,仍有部分锡石嵌布在硅酸盐或硫化物之中。准确测定这部分锡石,对选冶工艺流程的选用,以及理论指标和最大回收率的计算有着重要作用。

锡石、黝锡矿、水锡石与NH4I相混合于450-500℃的温度下焙烧,其中的锡能定量地转变为SnI4挥发,而硅酸盐晶格不受破坏。再以HF-H2SO4浸取硅酸盐锡,与包裹体锡石分离。

微细包裹体锡石的测定称取0.1000-0.5000g试样(粒度小于0.074mm)置于已铺有圆形定量滤纸垫底的高铝坩埚中,加2g研细的干燥NH4I,搅匀,再盖上一圆形滤纸,用手指压实,于300℃高温至500℃,无紫色烟后再升温至650℃灰化滤纸。冷却至400℃,取出坩埚中加入5mL H2SO4(1+1),3mL HF,加热溶解试样,蒸发冒烟5min后取下,冷后吹少许水混匀并移入烧杯中,坩埚再以5mL HCl煮沸,洗涤一次,一并移入烧杯内,充分洗净坩埚,过滤,于残渣中测定锡。

合成硫化亚锡中锡的化学物相分析

一、方法概述

合成硫化亚锡中锡的物相分析,要求测定金属锡、SnS、SnS2、SnO2的含量。其化学物相分

析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合成硫化亚锡的化学物相分析流程

二、分析步骤

金属锡的测定称取0.1000-0.2000g试样置于锥形瓶中,加50mL70g/L NH4Fe(SO4)2-10g/L草酸溶液,振荡1h,过滤,洗涤,于滤液中测定锡。

SnS的测定于上面残渣中,通入CO2赶走氧气,加入预先以无砷锌粒处理过的HCl,继续通入小量CO2赶走H2S,在低温电炉上加热,保持热而不沸,人分解到无小气泡,冷却。加入淀粉,立即用KIO3标准溶液滴定Sn(Ⅱ)。

SnS2的测定别称取0.1000-0.2000g试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入HCl-KClO3于低温电炉上分解,过滤,洗涤,于滤液中测定金属锡、SnS和SnS2的合量上,然后减去金属锡和SnS的含量。

SnO2的测定参阅相关资料。

物理化学习题解析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五.习题解析 1.(1)一个系统的热力学能增加了100 kJ ,从环境吸收了40 kJ 的热,计算系统与环境的功的交换量。 (2)如果该系统在膨胀过程中对环境做了20 kJ 的功,同时吸收了20 kJ 的热,计算系统的热力学能变化值。 解:(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U Q W ?=+ 100 k J 40 k J 6 W U Q =?-=-= 即系统从环境得到了60 kJ 的功。 (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U Q W ?=+ 20 k J 20 k J U Q W ?=+=-= 系统吸收的热等于对环境做的功,保持系统本身的热力学能不变。 2.在300 K 时,有10 mol 理想气体,始态的压力为1 000 kPa 。计算在等温下,下列三个过程所做的膨胀功。 (1)在100 kPa 压力下体积胀大1 dm 3 ; (2)在100 kPa 压力下,气体膨胀到终态压力也等于100 kPa ; (3)等温可逆膨胀到气体的压力等于100 kPa 。 解:(1)这是等外压膨胀 33e 100 kPa 10m 100 J W p V -=-?=-?=- (2)这也是等外压膨胀,只是始终态的体积不知道,要通过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得到。 2e 212 2 11()1n R T n R T p W p V V p n R T p p p ????=--=--=- ? ? ?? ?? 100108.3143001 J 22.45 kJ 1000 ?? ??=???-=- ???? ?? ? (3)对于理想气体的等温可逆膨胀 122 1 ln ln V p W nRT nRT V p == 100(108.314300) J ln 57.43 kJ 1000 =???=- 3.在373 K 的等温条件下,1 mol 理想气体从始态体积25 dm 3,分别按下列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床地质报告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床地质报告 矿区自然筒况 (—)矿区所处行政区划位置 矿区在铜陵市东南郊,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著名的铜矿床之 一。,铜陵市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是中华民族青铜文明发祥地之一, 自古是吴头楚尾不同文化汇集地。铜陵盛产铜,铜采冶史可追溯到商周时代,距今 已有30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古铜都。铜陵市因铜得名,亦因铜兴市。1949年4月21日,铜陵县境解放以后,以铜官山矿区为主,设立了铜官山区。1950年1月,新中国大规模重点建设铜官山铜矿。1953年5月1日,铜陵冶炼出新中国第 一炉铜水。 (二)矿区交通简况 铜陵作为安徽中南部,长江南岸的城市,铜陵地处上海与武汉,南京与九 江,芜湖与安庆的正中心,是黄山,九华山等皖南旅游风景区的北大门,是徐 (州)合(肥)黄(山)公路与长江,铜沪铁路的十字交汇点,也是安徽省实施 “两点一线”发展的十字交汇点.长江“黄金水道”依城东去,皖江第一桥—铜陵 长江大桥飞架南北。铜九铁路,沿江高速公路和合铜高速公路等均立项待建,四通 八大的现代交通网络已经进一步形成。不论是陆路还是水路,对矿产的运输都是十 分方便的。 (三)矿床地质研究史 安徽铜官山铜矿是中国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著名的矽卡岩型矿床,前人 在该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在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成矿流体研究等方面取 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常印佛等,1991;翟裕生等,1992)。铜陵地区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成矿流体以高盐度为特征已被许多学者证实(黄许陈等,1994;凌

其聪等,2002;陈邦国等,2002;顾连兴等,2002)。流体包裹体是研究成矿流体的直接样本,其物质组成和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反映了成岩、成矿时介质的环境特征。确定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压力和成分对研究矿床成因、成矿物质来源及成 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和激光拉曼显微探针(LRM)技术在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对包裹体的研究程度日渐深入。SEM/EDS不仅可以对打开的包裹体及其中的子矿物进行形貌分析,同时还可以直接分析打开包 裹体中固相的成分特征,在流体包裹体子矿物的成分分析和熔体包裹体成分分析中 取得较好的效果(范宏瑞等,1998;谢玉玲等,2000;单强等,2002)。LEM在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正日渐成熟,它可以在不破坏包裹体的前提下对单个包裹体中的 气相、液相成分进行分析,同时在子矿物的成分分析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特别 是对碳酸盐、硫化物和硅酸盐等子矿物。子矿物相是流体包裹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包裹体成分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子矿物相在包裹体打开后易于保存,因此可 以直接通过电子探针(EPMA)和SEM/EDS进行分析。铜官山铜矿矽卡岩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以富含子矿物的高盐度流体包裹体为特征,前人曾通过包裹体岩相学、包 裹体测温等方法在石榴石中发现了石盐、钾石盐和硫化物子矿物,但对子矿物类型 及子矿物的. SEM/EDS.和LRM分析仍未见报道。本次通过对石榴石、透辉石中子矿 物的岩相学、. SEM/EDS.和LRM分析,发现多相流体包裹体中透明子矿物以钾石盐为主,且含量丰富,表明流体高度富钾,石盐子矿物也有发现,但相对较少。硫化 物子矿物经SEM/EDS.分析确定为闪锌矿、黄铜矿,另外还发现了方解石、菱铁矿 等碳酸盐子矿物。LRM分析也在石榴石和透辉石中发现了碳酸盐子矿物,结合包裹 体均一温度、盐度的测定结果,认为与矽卡岩成矿有关的流体具有高盐度、高温、 富钾的特征,具典型岩浆热液型流体包裹体的特征,流体包裹体中大量钾石盐的发 现与该区广泛发育的中酸性高碱富钾岩体和钾化蚀变吻合,进一步证实了流体与燕 山期中酸性侵入岩的关系。 区地质概况 (—)地层

钼的物相分析方法

一般钼矿石和探试样中钼的物相分析方法 一、方法提要钼的主要矿物有辉钼矿(MoS2)及其氧化产物钼华(MoO3)和铁钼华(Fe2O3?3MoO3?7H2O),较少见的还有钼铅矿(PbMoO4)和钼钨钙矿(Ca(W,Mo)O4)。本分析系统可测定辉钼矿、钼华和铁钼华,褐铁矿吸附包裹的钼也列入钼华中。方法采用稀氨水-Na2CO3溶液浸取钼华(氧化物),继用HCl(1+1)浸取铁结合相中Mo(包括铁钼华),残渣中测定硫化钼。方法适用于一般钼矿石和化探试样中Mo的物相分析。二、试剂配制10:30:5氨水-碳酸钠混合溶液:称20gNa2CO3溶于120mL水中,加100mL氨水,混匀。钼标准溶液:称取0.0750g经500~525℃烘1h的纯MoO3溶于少量NaOH溶液中,用H2SO4酸化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含50μg/mL Mo。三、分析步骤(1)氧化物相钼的测定。称取0.5~2g(精确至0.0001g)试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70mL氨水-碳酸钠混合溶液,塞上带有50cm长的玻璃管的橡皮塞,水浴浸取2h(钼钨钙矿较少时可延长至4h)。过滤于100mL溶量瓶中。用水洗锥形瓶2~3次,洗残渣3~4次,冷却,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分取部分试液圩50mL溶量瓶中,加1滴酚酞指示剂,用H2SO4(1+1)中和至溶液从无色经红色变为无色。冷却,再加10mL H2SO4(1+1),用水稀释至25mL左右。加0.5mL 10g/L CuSO4溶液、2.5mL 100g/L 硫脲溶液、1.5mL 10g/L抗坏血酸溶液、5mL 500g/L KSCN 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6min后,在波长460nm处,用1或2cm吸收皿测量吸光度。工作曲线:取含0、20、50、100……250μg Mo的标准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10mL H2SO4(1+1),用水稀至25mL左右,以下按试样分析步骤操作。(2)铁结合相Mo的测定。将上述不溶残渣转入原锥形瓶中,加入50mL HCl(1+1),置于沸水浴上浸取15min,取下,用中速滤纸(加纸浆)过滤于100mL 容量瓶中。用HCl(2+98)洗锥形2~3次,洗残渣3~4次,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分取部分试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一滴酚酞指示剂,用200g/L NaOH溶液调至刚出现红色,以下同(1)测定Mo,为铁结合相Mo。(3)硫化钼相Mo的测定。将浸取结合相的残渣连同滤纸放入刚玉坩埚中,在电热板上炭化后,置于马弗炉,于400~500℃灼烧20min。取出,加入5g Na2O2,混匀,置于马弗炉中,于600~700℃熔融3~5min。取出冷却,于250mL烧杯中,用30mL热水浸取。浸出物于电炉上煮沸25~30min,滤入100mL容量瓶中,加1滴酚酞指示剂,以下同(1)测定Mo,为硫化钼相的Mo。四、注意事项(1)存在干扰离子时,可在调整酸度后加入适量掩蔽剂。如W可加入4g柠檬酸,Bi、Sb可加入2g酒石酸,Sn可加入10mL饱和草酸溶液掩蔽。(2)如Mo含量超过工作曲线时,可分取溶液用试剂空白稀释再进行比色。(3)低含量Mo可用催化极谱法测定。

什么是物相分析

什么是物相分析 物相分析主要基于矿石中的各种矿物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不同,采用不同浓度的各种溶剂在不同条件下处理所分析的矿样,使矿石中各种矿物进行分离,从而可测出试样中某种元素呈何种矿物存在和含量多少。 光谱分析和化学分析只能查明矿石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含量,还不能指出各种元素是呈何种化合物存在,只有通过物相分析和岩矿鉴定等工作,才能知道矿石中某元素呈什么矿物存在。据已有的资料介绍,对如下元素可以进行物相分析: 铜、铅、锌、锰、铁、钨、锡、锑、钴、铋、镍、钛、铝、砷、汞、硅、硫、磷、钼、锗、铟、铍、铀、镉等。 各种元素需要分析哪几个相,可以查找有关资料,在此不赘述。 同依靠显微镜分析作为主要方法的岩矿鉴定比较,物相分析操作较快,定量准确,但不能将所有矿物一一区分,更重要的是无法测定这些矿物在矿石中的空间分布和嵌布、嵌镶关系,因而在矿石物质组成研究工作中只是一个辅助的方法,不可能代替岩矿鉴定。 对选矿工作人员来说,并不需要掌握物相分析这门技术,主要是要了解物相分析可以做哪些元素?每一种元素需要分析哪几个相?即每一种元素呈哪几种矿物存在?各种矿物的可选性如何?例如某钨矿石,光谱分析只知钨元素的大致含量,化学分析可知钨氧化物的含量,但钨的氧化物究竟是呈白钨矿还是黑钨矿,或者二者皆有,这就必须通过物相分析和岩矿鉴定等综合分析确定:如为白钨矿,可根据其嵌布粒度采用重选或浮选方法;如为黑钨矿目前一般仅采用重选方法;如二者皆有,可用重-浮联合方法处理。有了这些基本概念以后,才能对物相分析提出合理的要求,才能正确分析和运用物相分析资料拟定方案。如果目前不能做的就不要送物相分析样。

钴矿石物相分析

钴矿石物相分析 钴矿石物相分析,通常只测定硫化物钴、氧化物钴以及难溶矿脉中的钴。用溴溶液分解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硫化矿物,以测定硫化物钴。再采用盐酸—盐酸羟胺溶液分解赤铁矿、锰矿、针铁矿等氧化矿物,以测定氧化物钴。用王水溶解残渣,以测定难溶脉石中的钴。 钴矿石物相分析流程图 一、试剂 溴溶液称取溴化钠50克,溶于800毫升水中,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液体溴,剧烈摇动至有少量溴不溶为止,用水稀释至刻度。再强烈摇动至有少量溴不溶为止。 盐酸—盐酸羟胺溶液取盐酸羟胺25克,溶于少量水中。加盐酸300毫升,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 二、分析手续 硫化物钴的测定:称取0.5克试样,置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溴溶液50毫升,加盖,在80~100°水浴上保温2小时。取下盖子,将锥形瓶移到电热板上煮沸数分钟,赶去剩余溴。取下,稍冷后用双层定性滤纸过滤,用水洗涤锥瓶及残渣4~5次,滤纸及残渣放回原锥瓶中留待测定氧化物钴和难溶脉石中的钴。 视钴的含量,取部分或全部滤液,加磷酸数毫升,置电热板上加热蒸发至剩有0.5~1毫升溶液,以下用亚硝基红盐比色法进行显色,比色。

氧化物钴的测定:将浸取硫化物钴后的残渣及滤纸置于原锥形瓶中,加入盐酸—盐酸羟胺溶液70毫升,加盖,在沸水浴上保温2小时。取下过滤,用时洗涤锥瓶及残渣6~8次。 视钴的含量,取部分或全部滤液,加硝酸数毫升,置电热板上加热蒸发至剩有0.5~1毫升溶液,以下用亚硝基红盐比色法进行显色,比色。 难溶脉石中钴的测定:将浸取氧化物钴后的残渣及滤纸移入瓷坩埚内,低温灰化后,移入150毫升烧杯中,加氟化铵少许,用王水分解。按亚硝基红盐比色法测定难溶脉石中的钴。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矿石物相分析中的铜探讨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矿石物相分析中的铜探讨 经过反复进行实践,蒸发干铜矿石样品的浸取滤液水分之后,采取盐酸进行溶解,按照一定的体积比例稀释,就能够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来对铜矿石物相分析中的铜进行测定。对比之前的化学法测定,此种方法不但减少了工艺流程的用时,而且离子干扰比较少,有着较高的测试灵敏度,比较适用于低品位铜矿石的物相分析。 标签:物相分析;铜矿石;原子吸收光谱法 根据其矿物组成的不同,可以将铜矿石分为三大类,以氧化铜矿、混合铜矿以及硫化铜矿为主。基本情况下,铜矿石物相分析只对硫化铜和氧化铜的总量进行测定。如果矿石中矿物的组成比较复杂,那就要求对自由氧化铜进行分别测定,然后和原生硫化铜、此生硫化铜以及氧化铜相结合。并且要求所测得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代替之前的化学法的前两项滤液的主要是硫代硫酸钠溶液沉淀,而氢氧化钠溶液沉淀则主要是用于次生硫化铜中,待灰化之后再选择使用硝酸对铜进行测定,这样总体下来,完成分析一个样品的时间大概需要两至三天。部分含量比较低的铜,比如用千分之几的铜进行物相分析,对硝酸灰化之后不可以直接进行测定,还需要采用浓氨法分离后才可以实施测定,部分样品硝酸如果未将酸度控制好,终点极易出现反色的情况,导致滴定出现较高的结果。 经过我们认真的反复实践,在对各部分的铜浸取溶剂分离之后不会发生改变,浸取之后所蒸发的滤液趋向于干燥的状态,再采用盐酸定容之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铜进行测定。采取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可以有效防止一些问题的出现,而且处理后几项后可以将测定工作一次完成,极大程度的缩短了流程,有效地节约了时间。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铜实施测定,有着较高的灵敏度,而且离子干扰比较少,所受到的介质的干扰也非常小,测试成果不但非常快也比较准确,在低分量的铜和其物相分析测定中较为适用。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 试剂主要包括:①硫酸;②盐酸;③亚硫酸钠;④硫酸;⑤氟化氢铵;⑥硫脲。 1.2 仪器 仪器主要包括:①铜空心阴极灯;②Z-2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针对此次试验原则吸收工作参数如下表所示: 2 标准曲线的配置

钼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07239

标准值 标准偏差 (S) 单位 标准值 标准偏差 (S) 单位 Cu48.6 5.7质量分数(10-6)Gd 5.80.4质量分数(10-6) Pb26.15质量分数(10-6)Tb0.980.08质量分数(10-6) Zn0.012* 0.001* 质量分数(10-6)Dy 5.80.4质量分数(10-6) Cd0.090.02质量分数(10-6)Ho 1.20.1质量分数(10-6) Co13.50.8质量分数(10-6)Er 3.20.4质量分数(10-6) Ni20.9 3.9质量分数(10-6)Tm0.440.06质量分数(10-6) As10.2质量分数(10-6)Yb 2.80.3质量分数(10-6) Sb0.260.02质量分数(10-6)Lu0.410.06质量分数(10-6) Bi10.2质量分数(10-6)Y34.2 2.2质量分数(10-6) Sn33.2 5.1质量分数(10-6)Sc8.40.8质量分数(10-6) W0.10* 0.01* 质量分数(10-6)Th9.70.9质量分数(10-6) Mo0.110.01质量分数(10-2)Cr-35质量分数(10-6) Ag0.120.05质量分数(10-6)Li-13质量分数(10-6) Ga23.1 1.5质量分数(10-6)Re-0.12质量分数(10-6) In 1.30.3质量分数(10-6)SiO2 46.670.22质量分数(10-2) Ge12.4 1.2质量分数(10-6)Fe2O3( T) 14.660.11质量分数(10-2) Se0.270.06质量分数(10-6)Al2O3 7.270.28质量分数(10-2) Te0.140.06质量分数(10-6)TiO2 0.360.01质量分数(10-2) Tl0.210.02质量分数(10-6)MnO 1.490.08质量分数(10-2) La37.4 1.9质量分数(10-6)CaO23.030.28质量分数(10-2) Ce60.3 3.3质量分数(10-6)MgO 1.830.07质量分数(10-2) Pr7.40.6质量分数(10-6)K2O0.820.04质量分数(10-2) Nd29.8 2.1质量分数(10-6)Na2O0.770.04质量分数(10-2) Sm 6.40.5质量分数(10-6)F 1.330.08质量分数(10-2) Eu 1.50.1质量分数(10-6)S0.480.02质量分数(10-2)

氧化矿石中铅的化学物相分析

立志当早,存高远 氧化矿石中铅的化学物相分析 一、方法概述在我国某些地区的氧化矿石中,白铅矿、砷铅矿、钙砷铅矿和钒铅锌矿等含量比较高,且有一定数量的铅与褐铁矿以某种状态相结合,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这类矿石的方法分相测定参见相关资料,不能使铅矾与白铅矿很好地分离。常用的氧化矿石中铅的化学物相分析流程如下图所示。图中氧化矿石中铅的化学物相分析流程铅矾的分离由于氧化矿石中铅矾含量低,白铅矿含量较高,且有较多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存在。如采用NaCl 溶液作铅矾的选择性溶剂,不仅铅矾的浸取不完全,而且白 铅矿的浸取率可达10%以上。因此,一般采用在浸出液中测定SO42-的方法来确定铅矾的含量。试亲中有石膏、锌矾、胆矾等硫酸盐存在时,可先用水浸取,残渣用50mL10%HCl-250gNaCl 溶液浸取,于滤液中测定SO42-。当试样中有天青石时,不能采用HCl-NaCl 法。因为天青石不被水浸取,但有部分溶于HCl-NaCl 溶液。铅矾和白铅矿的分离由于氧化矿石中砷铅矿含量较高,若采用乙酸-乙酸铵溶液作为铅矾和白铅矿的选择性溶剂,砷铅矿的浸取率就可达12%-14%。选用NH4Cl-乙酸铵溶液,铅矾和白铅矿的浸取率均在98%以上,砷铅矿浸取率仅1.03%,其他铅矿物很少溶解。50mL 该溶剂至少可溶解70mg 白铅矿和90mg 铅矾。方铅矿的分离在乙酸-乙酸铵-H2O2 溶液中,砷铅矿的浸取率为11%左右。砷铅矿和钒铅锌在HCl-NaCl 溶液中,虽然能完全溶解,但方铅矿的浸取 率为14%左右。因此,这两种溶剂均不能分离砷铅矿。采用80g/L 碘-80%乙醇-20%二硫化碳和50g/L 乙酸铵-250g/L NH4Cl 溶液作为方铅矿的选择性溶剂效果较好。在规定条件下,方铅矿能完全浸取,砷铅矿的浸取率为1.72%,其他铅矿物溶解甚微。100mL 该溶剂可溶解100mg 方铅矿。钒铅矿和砷铅矿的分离HCl-NaCl 溶液虽然是钒铅矿和砷铅矿的良好溶剂,但含铅褐铁矿可溶解30%-

物化相平衡复习习题

选择题 1. 二元恒沸混合物的组成 (A)固定(B) 随温度而变(C) 随压力而变(D) 无法判断答案:C 2. 一单相体系, 如果有3种物质混合组成, 它们不发生化学反应, 则描述该系统状态的独立变量数应为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F=C-P+2=3-1+2=4 3.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A) 1 (B) 2 (C) 3 (D) 4 答案:D。F=2-P+2=4-P,F不能为负值,最小为零。当F=0时P=4。4.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S=0 (B) ΔG=0 (C) ΔH=0 (D) ΔU=0 答案:B。此为可逆过程故ΔG=0。5. 以下各系统中属单相的是 (A) 极细的斜方硫和单斜硫混合物(B) 漂白粉(C) 大小不一的一堆单斜硫碎粒(D) 墨汁答案:C。 6. NaCl(s), NaCl水溶液及水蒸汽平衡共存时, 系统的自由度(A) F=0 (B) F=1 (C) F=2 (D) F=3 答案:B。F=C-P+2,C=2,P=3,故F=2-3+2=1。 7. 如果只考虑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纯物质最多可共存的相有(A) P=1 (B) P=2 (C) P=3 (D) P=4 答案:C。F=C-P+2=1-P+2=3-P,当F最小为零时P=3。7. 对于相律, 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A) 相律不适用于有化学反应的多相系统(B) 影响相平衡的只有强度因素 (C) 自由度为零意味着系统的状态不变 (D) 平衡的各相中, 系统包含的每种物质都不缺少时相律才正确答案:B 8. 关于三相点,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纯物质和多组分系统均有三相点(B) 三相点就是三条两相平衡线的交点(C) 三相点的温度可随压力改变 (D) 三相点是纯物质的三个相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所决定的相点答案:D 9. 用相律和Clapeyron 方程分析常压下水的相图所得出的下述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在每条曲线上, 自由度F=1 (B) 在每个单相区, 自由度F=2 (C) 在水的凝固点曲线上, ΔHm(相变)和ΔVm的正负号相反(D) 在水的沸点曲线上任一点, 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率都小于零答案:D 10. 二组分系统的最大自由度是

钢的物理化学相分析方法的研究

25Cr3Mo3NiNb钢的物理化学相分析方法的研究* 刘庆斌 卢翠芬 (钢铁研究总院,北京,100081) 摘 要本文系统研究了25Cr3Mo3NiNb钢的物理化学相分析方法。对不同回火温度下试验钢中各析出相的结构、化学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揭示了25Cr3Mo3NiNb钢中各析出相随回火温度的析出规律。随回火温度升高,试验钢中相继析出M3C、M2C、M(CN)、M7C3等碳化物。关键词 25Cr3Mo3NiNb钢 析出相 物理化学相分析 25Cr3Mo3NiNb是新近研制的一种高强度中碳结构钢,其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获得良好的强韧性配合。本文系统研究了该合金钢的物理化学相分析方法,对不同回火温度下试验钢中各析出相的结构、化学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揭示了25Cr3Mo3NiNb钢中各析出相随回火温度的析出规律。随回火温度升高,试验钢中相继析出M3C、M2C、M(CN)、M7C3等碳化物。 1 实验部分 1.1 试样的化学成分及热处理制度 试样中主要元素的质量分数/%:碳0.3,铬3.0,钼3.0,镍0.7,铌0.1,铜0.2,氮0.01,硅0.1锰0.2。试样的热处理制度见表1。 表1 试样的热处理制度 Table1 Heat treatment specifitions of samples 编号 No. 热处理制度 Heat treatment specifitions 11 1050℃×1h水淬 60 1050℃×1h水淬→500℃×2h水冷 66 1050℃×1h水淬→575℃×2h水冷 69 1050℃×1h水淬→620℃×2h水冷 35 1050℃×1h水淬→640℃×2h水冷 79 1050℃×1h水淬→660℃×2h水冷 1.2 析出相的电解提取 25Cr3Mo3NiNb钢中存在少量残余奥氏体相。采用氯化钾+柠檬酸水溶液电解提取碳化物时,残余奥氏体相不定量提取,干扰碳化物的测定。经实验,在1%氯化锂,10%乙酰丙酮甲醇溶液,I=0.03A/cm2,T<-5℃的电解制度下,可使基体和残余奥氏体完全电离,而碳化物定量保留。 1.3 相的分离 1.3.1 M3C相的分离:经实验,(5+95)盐酸乙醇,加热回馏1h,可溶解M3C相,定量保留其它相。1.3.2 M2C相的分离:M2C与MC相的化学稳定性极为相似,文献[1,2]曾采用50g/L~100g/L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溶解M2C相,文献[3]介绍采用硫酸磷酸混合酸(1+1+18)加热煮沸可溶解M2C相。经实验25Cr3Mo3NiNb钢中析出的M2C相在上述两种条件下均不溶解,即使在400g/L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回馏数小时也不溶解,这主要是其化学组成的不同造成其化学稳定性发生差异。我们对该合金钢经电解提取并分离M3C相后的M2C+MC+M7C3相残渣进行了试验,以确定M2C与其他相的分离方法,见表2。由表2结果并结合定量分析确定,⑽号分离条件可溶解M2C相,保留Nb(CN) 和M7C3相。 1.3.3 M7C3相的分离:经实验,硫酸—过氧化氢水溶液,沸水浴中加热,可溶解M2C和Nb(CN)相,保留M7C3相。 表2 M2C相与MC相的分离方法 Tab.2 Separate method of M2C and MC 编号 No. 分离方法 Separate method 保留相 Remains ⑴ 400g/LNaOH,沸水浴3h M2C 、Nb(CN) 、M7C3 ⑵ 400g/LNaOH,煮沸3h M2C 、Nb(CN) 、M7C3 ⑶ 400g/LNaOH,加热回馏3h M2C 、Nb(CN) 、M7C3 ⑷ 400g/LNaOH,加热回馏5h M2C 、Nb(CN) 、M7C3 ⑸硫酸(1+1),加热回馏3h M2C 、Nb(CN) ⑹硫磷混酸,加热回馏3h M2C 、Nb(CN) ⑺硝酸(1+99),室温3h M2C 、Nb(CN) 、M7C3 ⑻硝酸(3+97),室温3.0h Nb(CN)、M7C3、M2C(少) ⑼硝酸(5+95),室温3.0h Nb(CN)、M7C3、M2C(少)⑽硝酸(1+9),室温3.0h Nb(CN)、M7C3 2 结果与讨论 2.1 析出相类型 电解提取及经分离富集得到的粉末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6],该钢的析出相为:

矿石元素分析

SGS专业矿石检测,矿石元素分析,矿石成分分析联系人Jenny电话:021-605132 邮箱: 0.5ppm以上,一般的贵金属都含在其中。提供全面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服务主要从事矿石分析、稀土含量检测、稀土全元素检测、稀土总量化验、矿渣分析、无机矿粉分析、金属化验成分、非金属粉末材料矿石鉴定、物相分析测试、各种金属矿石和非金属矿石元素含量分析以及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粉末矿石元素检测有色金属: 铜-铅-锌-铝-镍-钨-镁-钴-锡-铋-钼矿石化学成分测试黑色金属: 铁矿-锰矿-铬矿-钒矿-钛矿贵重金属: xx-银-铂族xx属矿石非xx属矿: xx-萤石-石墨-磷矿-硫矿稀有金属: 锂-铍-铌-钽-锶矿无机矿粉: 包括各种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粉末等 矿成分分析,矿石品位化验检测、铍矿石化验、金矿化验、矿石鉴别、铜矿石化验、矿石分析化验、矿石鉴定机构 我公司化验中心提供各种矿石化验,矿石鉴定分析服务: 包括钽、铌矿化验,铂、钯、铑、金、银、化验,铼、铟、铍、锗、锆、铪、镓、钴、硒、硼、碲、锂稀有稀散金属化验,铁矿石化验,铜矿石化验,锰矿石化验,铅矿石分析,锌矿石化验,钼矿石化验,钴矿石化验,镍矿石化验,金矿石化验,银矿石化验,钒钛磁铁矿石化验,铝土矿矿石化验,稀土矿石化验,高岭土矿石化验,膨润土化验,凹凸土化验,多金属矿石化验等各种矿石化验,X射线荧光光谱定性半定量分析,ICP-AES全元素定性定量分析化验服务。可以出具权威性检验报告的计量认证资质的实验室,我们始终贯彻公

正、准确、可靠、及时的质量方针,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检测在线联合国内外1500家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为客户提供产品检测认证服务,服务涉及所有产品行业: 金属、高分子、食品、玩具、纺织、建材、矿产、家用电器、工业机械、交通工具……真正的一站式服务,满足您的各方面检测需求! 出口符合性证书,一站式出口验货COC证书服务(肯尼亚PVO C、科威特KUCAS、沙特SASO、阿尔及利亚CAP、尼日利亚SONCAP、乌干达PVOC,伊拉克COC),SGS装船前检验(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巴基斯坦,以及欧洲等国家) 经营范围: 玩具认证Rohs认证环保认证CE认证CSA认证ASTM PFOS认证文具测试食品测试材料测试化学测试物理测试 GS POHS EN71 ASTM F963 LFGB FDAEMCREACH各国食品级认证及其他各种产品认证 A: 认证项目有CE ROHS GS POHS EN71 ASTM F963 LFGB FDAEMC REACH各国食品级认证及其他各种产品认证 B: 测试项目有ROHS环保测试轻工产品测试食品级材料测试电子玩具测试咬力测试压力测试拉力测试扭力弯曲测试冲击测试动力强度测试PAHS多环芳烃Phthalates邻苯二甲酸盐Cd镉含量AZO偶氮Asbetstors石棉PCB多氯苯酚Halogen卤素等物理化学测试

XRD物相分析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14980 XRD物相分析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XRD物相分析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实验目的 1.掌握X 射线衍射仪的使用及进行定性相分析的基本原理。 2.学会用PDF软件索引对多相物质进行相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布拉格方程:2dsinn X 射线衍射仪是按着晶体对X 射线衍射的几何原理设计制造的衍射实验仪器。在测试过程,由X 射线管发射出来的X 射线照射到试样上产生衍射效应,满足布拉格方程的2dsinn,和不消光条件的衍

射光用辐射探测器,经测量电路放大处理后,在显示或记录装置上给出精确的衍射峰位置、强度和线形等衍射信息,这些衍射信息可作为各种应用问题的原始数据。X 射线衍射仪的基本组成包括;X 射线发生器、衍射测角仪、辐射探测器、测量电路和控制操作、运行软件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在衍射测量时,试样绕测角仪中心轴转动,不断地改变入射线与试样表面的夹角,射测量时,试样绕测角仪中心轴转动,不断地改变入射线与试样表面的夹角,与此同时计数器沿测角仪圆运动,接收各衍射角所对应的衍射强度。任何一种结晶物质都具有特定的晶体结构。在一定波长的X 射线照射下,每种晶体物质都产生自己特有的衍射花样。每一种物质与它的衍射花样都是一一对应的,不可能有两种物质给出完全相同的衍射花样。如果试样中存在两种以上不同结构的物质时,每种物

锡矿石化学物相分析

锡矿石的化学物相分析 锡矿石的化学物相分析需要测定酸溶锡、酸不溶锡的含量。酸溶锡通常指水锡石、黝锡矿、易溶硅酸锡等;酸不溶锡通常指难溶硅酸锡和锡石,分离酸溶锡的溶剂主要有浓H2SO4、HCl-KClO3。由于ClO3-的氧化作用,使硫化物氧化而分解,锡以SnCl4的状态进入溶液。KClO3代替,其作用相同。酸不溶锡留在残渣中。 酸溶锡的测定称取0.5000-2.000g试样置于锥形瓶中,以水润湿,加入15-20mL HCl,煮涨至由硫化物分解所产生的H2S气体不再逸出为止(对含硫化物较高的试样,可相应减少称样并用HCl反复处理数次)。稍冷后,加入0.1gKClO3。低温加热(温度过高极易引起SnCl4挥发而损失),使硫化物慢慢分解,加热过程中必须不断补加HCl,如此连续处理至硫化物完全分解。加入20mL水,煮沸除去Cl2。过滤,用10%HCl洗涤,于滤液中测定锡。 酸不溶锡的测定将上述残渣移入高铝坩埚中,灰化后,加入Na2O2于750℃熔融7-10min 后制成溶液测定锡。 含锡铁矿物中锡的化学物相分析 早期,H2SO4(1+3)常用作浸取“胶态锡”的溶剂,但在某些矽卡岩型锡矿石中,用引溶剂微沸1h浸取时,褐铁矿和钙铁榴石均溶解完全,其中锡常误为“胶态锡”。对此类矿石,应分别测定含锡褐铁矿、含锡磁铁矿、含锡钙铁榴石、粘土、含锡石英及锡石的锡含量。 含锡褐铁矿和磁铁矿的分离根据HCl-NaCl-SnCl2溶液能定量地浸取褐铁矿和磁铁矿的方法,结合含锡的矿物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盐酸羟胺代替SnCl2并适当延长浸取时间,含锡褐铁矿和磁铁矿的浸取率分别为98.12%和100%,而钙铁榴石、粘土和锡石(小于10μm)的浸取率分别为1.54%、小于1%和0.35%。分离效果较好。 含锡钙铁榴石的分离钙铁榴石系钙铁硅酸盐矿物,与粘土、石英等分离,不能使用HF。试验表明,用H2SO4(1+3)微沸30min,钙铁榴石浸取率98.45%。而细粒锡石(小于10μm)和粘土的浸取率分别为0.54%和1.5%。粘土浸取率虽然稍大,便赋存于粘土矿物中锡很低,不影响分离效果。 含锡粘土和石英的分离HF是浸取粘土和石英的良好溶剂HF沸水浴浸取1h。粘土矿物完全溶解。小于10μm的细粒锡石浸取率为0.83%。 锡石的分离于HF浸取粘土矿物后的残渣中测定锡石含量。 这类锡矿石的常用化学物相分析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含锡铁矿物中锡的化学物相分析流程

紫金山铜矿石性质

紫金山铜矿石性质 紫金山铜矿矿石自然类型简单,主要为花岗岩型硫化铜矿石(占81%),其次为隐爆碎屑岩型硫化铜矿石(占15%)和英安玢岩型硫化铜矿石(占4%)。 矿体的顶板围岩类型比较单一,主要为花岗岩,约占80%,次为隐爆角砾岩,占17%,局部为英安玢岩,占3%。各类围岩均已强烈蚀变,一般英安玢岩主要是强硅化和地开石化,花岗岩和隐爆角砾岩主要是明矾石化、地开石和硅化。由于矿体围岩和容矿岩石均为同类岩石,故围岩的基本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与矿石是相似的。矿体围岩普遍具弱铜矿化和黄铁矿化,含铜一般在0.1×10-2左右,由于矿化作用受围岩构造裂隙控制,金属矿物通过矿液对围岩裂隙、空隙进行充填交代形成矿体,故矿体与围岩一般呈渐变接触关系,没有明显界限。 表2-1 铜矿原矿光谱定性分析结果 表2-2 铜矿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

表2-3 铜矿原矿铜物相分析结果 表2-4 铜矿原矿硫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铜矿石的结构以他形—自形晶粒状结构、包含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为主,其次有交代填隙结构、交代环圈结构、似文象结构等,具典型热液交代金属硫化物矿石结构特征。矿石的构造以脉状、网脉状、细脉浸染状构造为主,其次有角砾状、斑点—斑杂状、块状构造等[2]。 铜矿石的矿物组成比较简单,主要有围岩成分、热液沉淀矿物和热交代蚀变矿物组成。矿石中主要组成矿物的相对含量见下表:

表2-5 铜矿石中主要组成矿物的相对含量 矿石主要有价组份为铜,且主要以其独立矿物的形式产出。矿石中金属矿物中以硫化物为主。金属硫化物除黄铁矿外,主要为铜的硫化物,本矿段发现铜的硫化物16种,其中蓝辉铜矿、铜蓝、块硫砷铜矿、硫砷铜矿占99.26%以上,其次为辉铜矿、斑铜矿等,其他铜金属硫化物量极少。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次为地开石、明矾石、绢云母,少量重晶石、长石、白云母、氯黄晶等。 矿石中主要有害元素是砷,砷化物及含砷矿物约8种。砷元素主要赋存于硫砷铜矿中,部分硫砷铜矿在黄铁矿中呈细小颗粒包裹体。组成铜矿石的最主要成分为石英、明矾石、地开石、黄铁矿、蓝辉铜矿、铜蓝和硫砷铜矿,少量辉铜矿、斑铜矿,占矿物总量的99%以上,其中金属矿物约占6~12%。

物理化学相图小知识

1.相律的有关概念与相律表达式 (1)独立组份数C=S-R-R′。S为物种数,R为独立化学反应计量式数目。R′ 为同一相中独立的浓度限制条件数(包括不同物种依反应计量式比例关系及离子物种电中性条件) (2)自由度数f,系指相平衡体系中相数保持不变时,所具有独立可变的强度变量数。 (3)相律内容及其数学表达式。相律就是揭示pVT平衡系统中自由度数、独立组份数和相数三者之间的制约关系。 表达式为:f=C-Φ+2;式中(式中 2 指T、p两强度变量) 当T、p中有任一固定,则表达式为:条件自由度数f*=C-Φ+1 当考虑除T、p、X B以外的其他变量或相间有某种限制时,则表达式为f=C-Φ+n;(式中n≥2)(4)相律的局限性与应用的关键性。相律是一个定性规律,它指明特定条件下该平衡系统至多存在的相数及其相应的独立变量数,但不能指明是哪些相共存?哪些性质可作为独立变量及其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相律对单相与复相都适用,但应用相律时,首先要考察系统是否满足相律成立的条件,并确定系统的组份数。 2.单组份系统的相图与特征 (1)单组份系统相律与相图:因C=1 ,故相律表达式为f=3-Φ。显然f最小为零,Φ最多应为 3 ,因相数最少为 1 ,故自由度数最多为 2 。相图是用几何图形来描述多相平衡系统宏观状态与T、p、X B(组成)的关系。在单组份相图中有单相的面、两相平衡线和三相平衡的点,自由度分别为f=2、f=1、f=0。 (2)单组份相变的特征与类型。相变是一个连续的质的飞跃。相平衡时物质在各相中的化学势相等,相变时某些物理性质有突变。根据物性的不同变化有一级相变和连续相变(包括二级相变等高阶相变)之分;前者广为存在如气、液、固之间转变,其特点是物质在两相中的化学势一级导数不相等,且发生有限的突 变〔即〕,此 类相变平衡曲线斜率符合克拉贝龙方程。后者如氦He(Ⅰ)与He(Ⅱ)的转变。正常状态与超导状态的转变,其特点是化学势的一级导数在相变点连续〔即V1=V2,S1=S2〕,但化学势二级导数 在相变点附近则迅速变化,出现一个极大峰如; 或。二级相变平衡曲线斜率符 合爱伦菲斯(Ehrenfest)方程: 3.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及其应用条件 (ⅰ)克拉贝龙方程:适用于单组份系统两相间平衡 (ⅱ)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适用与其中含气相的两相间平衡,且气相应服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钼矿中钼的测定

钼矿中钼的测定 1.方法提要 试样经碱熔、浸取,在硫酸介质中,以抗坏血酸将Mo6+还原为Mo5+,借此与硫氰酸根作用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用柠檬酸掩蔽钨,酒石酸掩蔽锑和铋,草酸掩蔽锡。其他常见元素不干扰。在波长460 nm用吸光光度法(高含量用差示吸光光度法)测定钼的含量。 本法适用于一般试样中ω(Mo)/10-2>0.005的测定。 2.试剂 2.1.过氧化钠,分析纯。 2.2.硫酸(p1.84g/mL),分析纯。 2.3.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 2.4.酚酞指示剂:称取0.1g酚酞溶于100mL乙醇中。 2.5.硫脲-抗坏血酸溶液:称取10g硫脲和5g抗坏血酸溶于100mL水中。 2.6.柠檬酸-酒石酸溶液:称取20g柠檬酸和5g酒石酸溶于100mL水中。 2.7.硫氰酸钾溶液:称取50g硫氰酸钾溶于水中,稀至100mL。 2.8.钼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5003g基准三氧化钼于250mL烧杯中,加30mL氢氧化钠溶液(2. 3),加热溶解,取下冷却,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摇匀,贮存于塑料瓶中,此溶液含Mo为1000ug/mL。 2.9.钼标准溶液:移取50.00mL钼标准贮存溶液(2.8)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氢氧化钠溶液(2. 3)稀至刻度,摇匀,转入塑料瓶中,此溶液含Mo为100ug/mL。 3.分析步骤 称取0.5000g(视含量而定)在105℃烘2h的试样于高铝坩埚中,加3g过氧化钠,混匀,再覆盖一层(约1g)过氧化钠,将坩埚放入700~750℃马弗炉中熔融至暗红色(3~5min),取出冷却,将坩埚置于250mL烧杯中,加20mL热水浸取熔块,同时盖上表面皿,待熔块溶解后,用水洗出坩埚(若含铜高加入几毫升甲醛),加几毫升乙醇,加热煮沸数分钟,取下冷却,转入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澄清或干过滤;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 分取10.00mL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1滴酚酞指示剂(2.4),用硫酸(1+1)中和使颜色由无色至红色再至无色,补加10mL,摇匀;加2.5mL硫脲-抗坏血酸溶液(2.5),摇匀;加10mL柠檬酸-酒石酸溶液(2.6),摇匀;加5mL硫氰酸钾溶液(2.5),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6min后,用1 cm或2cm比色皿于波长460nm处测量其吸光度。 工作曲线的绘制:于一组50mL容量瓶中,加入10.00mL空白溶液,分别加入0,10,20,40,6 0,80,100,200,3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ugMo 标准溶液,以下按试样分析步骤操作。测量吸光度并绘制工作曲线(测量高含量Mo时,用差示吸光光度法,用1000ugMo标准溶液为参比)。 4.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下式计算钼的含量: ω(Mo)/10-2=ρV1×10-4/V2m 式中:ρ—工作曲线上查得试液中钼的质量浓度,ug/mL; V1─试样溶液的总体积,mL; V2—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mL; m─称取试样的质量,g。 5.允许误差 钼矿中钼的结果的差值应满足表2的误差要求,其他按表3的误差执行。

硅灰石矿的化学物相分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硅灰石矿的化学物相分析 硅灰石是一种钙的偏硅酸盐矿物。自然界中,硅灰石常系石英和方解石的反应产物。层控接触变制质型硅灰石矿床的形成基本没有外来物质的加入,伴生矿物为辉石、闪石等。矽卡岩型矿床的硅灰石的共生矿物有钙铝-钙铁榴石,透辉石、闪石等。矽卡岩型矿床,而硅灰石为脉石矿物,可供综合利用。另一种类型是与区域变质有关的矿床,即硅灰石与碱性岩浆岩和碳酸盐共生的矿床。其组成有硅灰石、方解石、石英、爱辉石、斜长石等。有时含石榴石。硅灰石是新型的工业矿物,主要用于陶瓷工业和涂料工业,还可以用于塑料、橡胶、磨料、造纸、石棉代用品等方面。硅灰石矿的化学物相分析,除了测定硅灰石矿物含量外,还包括与其共生的方解石、白云石、透辉石、钙铁榴石矿物含量的测定。一、方法概述早期文献报道采用岩石化学计算法求得,硅灰石矿中各种含钙矿物的含量。这种方法是以大量的化学全分析数据为基础,按标准矿物化学式来推算含量的。当矿物组成比较复杂时,其误差较大。后来相继提出热解-蔗糖- HCl 法、饱和水杨酸-HCl 法、柠檬酸(含硅酸钠)-HCl 法。前一种由于热解后游离CaO 浸取不完全,使方解石结果偏低,硅灰石结果偏高;后两种溶剂浸取方解石做事我其与硅灰石分离,效果较好。但由于硅灰石的易溶性,在浸取方解石时,硅灰石也有部他被浸取,需引入校正系数。硅灰石与其他含钙硅酸盐矿物的分离,大都采用稀HCl 为浸取剂。近年提出的AlCl3-HCl 法,是以 10g/L AlCl3 溶液浸取方解石,此时方解石完全浸取,而硅灰石几乎不被浸取。以20%HCl 浸取硅灰石而与透辉石、石榴石分离,测定结果可不作校正。当试样中含有萤石时,应以c(CH3COONa)=1mol/L 乙酸钠溶液(pH5)作为方解石的溶剂,以10g/L AlCl3-20%HCl 溶液浸取硅灰石和萤石,通过测定Ca 和F 的含量可求得硅灰石的含量,也可通过测定SiO2 的含量计算硅灰石含量。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