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概述

合集下载

工业有害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 概述

工业有害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 概述

一,工业有害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概述固体废物是指被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简称废物。

被丢弃的非水液体,如废变压器油等由于无法归入废水、废气类,习惯上归在废物类。

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它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形状可分为固体和泥状的;按它的危害状况可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按来源可分为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包括下水道污泥)、农业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等。

在固体废物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工业有害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

鉴别一种废物是否有害可用下列不良后果来定义:①引起或严重导致死亡率增加,引起各种疾病的增加;⑧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④在处理贮存、运送、处置或其他管理不当时,对人体健康或环境会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危害。

由于上述定义没有量值规定,因此在实际使用时人们往往根据废物具有潜在危害的各种特性及其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标准实验方法对其进行定义和分类。

有害固体废物特性包括:1.易燃性2.腐蚀性3.反应性4.放射性5.浸出毒性6.急性毒性该页无相关主题!该页无相关主题!二,矿业固体废物---处理方法1.废石堆、尾矿场稳定处理法:为防止废石和尾矿受水冲刷和被风吹扬而扩散污染,可采用下列稳定法:物理法:向细粒尾矿喷水,覆盖石灰和泥土,用树皮、稻草覆盖顶部。

这种方法对铜尾矿最为有效。

也可在上风向栽植防风林,并用石灰石粉和硅酸钠混合物覆盖。

植物法:在废石或尾矿堆场上栽种永久性植物。

试验证明,铅锌矿钙质尾矿场适于种植牛毛草,铅锌矿的酸性尾矿场适于种植苇草。

英国还发现矿山地区自然生长一种禾草,有抵抗高金属含量和耐低养分的能力,能起良好的稳定和保护作用。

化学法:利用可与尾矿化合的化学反应剂(水泥、石灰、硅酸钠等),在尾矿表面形成固结硬壳。

此法成本较高,有的尾矿常同砂层交错,化学反应剂难于选择。

化学法可以同植物法结合起来处理尾矿。

在尾矿场播下植物种子后,施加少量化学药品防止尾矿场散砂飞扬,保持水分,以利于植物生长。

能源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概述

能源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概述

能源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概述一、能源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及分类能源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指燃料和电力工业燃料燃烧后所产生的废物,主要有粉煤灰、锅炉渣、烟道灰、页岩灰等。

二、能源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在自然条件下,固体废物的露天堆存和处理处置不当,会使固体废物中有害成分转入大气、水体和土壤,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潜在的长期的危害性。

因此,固体废物,尤其是有害固体废物进入环境,能通过各种途径危害人体健康。

例如,法国莱茵河地区的地下水因受废渣渗沥水污染,导致自来水厂关闭,有的减产。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小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飘扬,从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据研究表明:当风力在4级以上时,在粉煤灰或尾矿堆表面层粉尘将出现剥离,其飘扬的高度可达到20~50米,在风季期间可使平均视程降低30%~70%。

有些工业废物中含有一定的放射性元素,处理不当,会对周围的人或动物造成辐射,进而产生不良影响。

三、能源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能源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大原则。

固体废物的减量化,是在生产——消费各个阶段对所产生废物进行全面控制与管理,从源头开始采用清洁原料和清洁工艺,使废物最小量化产生与排放。

固体废物的最小量化与废物处理和处置过程的减量化有着完全不同的概念。

废物最小量化是指在工业生产中,通过改变原料、生产工艺改革、循环利用、产品更新等途径,使其在贮存、处理、处置之前排出的废物产生量小,以达到节约能量、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和便于处理、处置的目的。

而废物处理和处置是在废物产生之后,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化学的无害化处理、处置,使其体积、重量减小,它是一种废物治理的途径,属于末端控制的范畴。

因此,源头预防和末端控制应该长期共存,只有共同努力,实施生产过程和治污过程的双重控制,才能保证环境保护最终目标的实现。

当今社会面临着人口、资源、能源和环境四大危机的严峻形势,对废物的资源化开发利用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

垃圾围城中
白色污染——塑料 当前世界塑料年产量已逾1亿吨,并且还在 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到2000年已达到2亿吨 左右。
塑料制品一旦进入环境就会长期存在,尤其是在土 壤中。如塑料包装袋其原料的 90%为有机化合物聚乙 烯,10%是从玉米中提炼出来的淀粉。塑料袋进入土 壤后,土层中的细菌只能吃掉1/10的淀粉,而对大部 分聚乙烯却无能为力,它们在土壤中既不分解,也不 腐烂。
垃圾场旁的铁丝网 上飞扬的塑料袋
塑料的影响和危害
田野上的塑料制品可影响土壤通透性、渗水性和 土壤微生物活动,土质被破坏,影响植物吸收水分 及根系生长。 焚烧塑料垃圾会释放出多种化学有毒气体,其中 一种称为二恶英(Dioxin)的化合物,对动物和人 类的毒性极大。
塑料固废的处理
减量、回用、降解、替代
来源:农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产生的 秸秆、农产品加工废料、牲畜的排泄物及农村生活 废弃物等; 特点:再利用价值较高;含大量氮、磷物质
(4)放射性废弃物
来源:主要来自核工业、放射性医疗、科研部门 排出的具有放射性的各种固体废弃物。
特点: 具有潜在的“三致”效应(致畸、致癌、 致突变)
(5)城市垃圾 来源:厨房菜渣、果皮、废纸及生活废物、炉灰 渣、砖头瓦块、树枝落叶以及废汽车、废电视机、 废罐头盒、废家具 等。 特点:垃圾的数量和种类增长快;
(1)矿业固体废弃物:来自于各种矿物开采以及 矿物洗选过程中所排放的剥离物、废石、尾矿、 沙石等。 特点:分散在乡村和山区中,人口密度小,其危 害程度相对较小。但是由于其数量和体积较大, 大量堆放,既占用土地又污染土壤。
(2)工业固体废弃物 来源:工业废渣主要来源于燃料渣、冶金渣、化工 渣等;建筑废弃物主要是施工排出的废土砖石等。 特点:工业废渣不仅数量大,而且成分复杂,含有 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对环境污染威胁较大。 (3)农业固体废弃物

4章 固体废物附名录

4章 固体废物附名录

(3)腐蚀性 含水废物,或本身不含水但加入定量水后其
浸出液的pH≤2或pH≥12.5的废物,或最低温
度为55℃以下对钢制品的腐蚀深度大于
0.64cm/a的废物。
(4)反应性

当具有以下特性之一者:
①不稳定,在无爆震时就很容易发生剧烈变化; ②和水剧烈反应; ③能和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④和水混合会产生毒性气体、蒸汽或烟雾;
第四节 生活垃圾
一、生活垃圾及其分类
1、概念:是指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固体垃圾,包 括:生活垃圾、零散垃圾、医院垃圾、市场垃圾、建筑垃 圾和街道扫集物等。医院垃圾和建筑垃圾应单独处理,其 余的通常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理,一般统称为生活垃圾。
2、分类:废品类、厨房类和灰土类。
3、处理方法: 监测重点 焚烧、卫生填埋 垃圾热值 和 堆肥。
三、腐蚀性试验方法

腐蚀性:指通过接触能损伤生物细胞组织、或腐蚀物体 而引起危害。
测定方法:一种是测定pH值,另一种是指在55.7℃以下

对钢制品的腐蚀率。
四、反应性试验方法

废物的反应性:在常温、常压下不稳定或在外界条件发生变 化时发生剧烈变化,以致产生爆炸或放出有毒有害气体。 测定方法: ①撞击感度测定;②摩擦感度测定;③差热分析测定;④ 爆炸点测定;⑤火焰感度测定等五种。
(3)具体方案
(4)记录报告
2. 采样工具

尖头钢锹、钢尖镐(腰斧)、采样铲(采样 器)、具盖采样桶或内衬塑料的采样袋。
3. 份样数
批量大小(单位:液体1kL,固体1t) <1 1-5 5-30 30-50 50-100 最少份样个数 5 10 15 20 25
100-500
500-1000 1000-5000 ≥10000

固体废物污染及其控制技术

固体废物污染及其控制技术

垃圾填埋场
防滲层结构
滲滤液收集管
垃圾的分类收集 • 有机垃圾(黄桶):包括瓜果皮、蔬菜、剩饭菜、
变质食品、树叶、枝条等。这些垃圾经分类收集后, 集中处理,制成高效有机肥,每吨有机垃圾约可生 产0.3吨有机肥料。有机肥返还土壤,有助于维护生 态系统的营养循环与健康。
• 可再生垃圾(绿桶):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 废玻璃、废织物等。这些垃圾经过进一步分离后, 可以回收、生产再生产品。这些是生活垃圾中回收、 再利用的主要部分,对于提高可耗竭资源的利用效 率、减轻可耗竭资源的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 价值。
降低成本20%,减少能耗约32%,减少空气污染20%和水污
染50%。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亮4个小时。
4.3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 包括压实、破碎、分选等。 化学处理 包括氧化、还原、中和等。 生物处理 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兼氧处理 热处理 包括焚烧热解以及熔烧、烧结等。 固化处理 主要处理危险固废
4.1.2固体废物的分类 按形状可分为固体废物和泥状废物;按其组 成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来源可 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农业固 体废物、有害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等废物。 按其危害性可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性固 体废物。
4.1.3固体废物的危害
侵占土地 污染大气 污染土壤 污染水体 影响环境卫生和景观
4.2.2资源化 资源化是采取管理和工艺措施从固废中
回收物质和能源,加速物质和能源循环,创 造经济价值的技术方法。
资源化的原则是:技术是可行的;经济 效益比较好;废物应尽可能在排放源就近利 用,以节省废物在存放、运输等过程的投资; 产品符合国家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具有市 场竞争力。
资源化的途径:物质回收 物质转换 能量转换

固体废物概述、分类与监测

固体废物概述、分类与监测

急性毒性
以上者。
其他毒放射性性:含有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废物,比放射性大
于浸1出×1毒0-性7C:i/按kg规者定;的含浸有出人方工法放进射行性浸元取素,的当废浸物出或液比中放有
一种射或性一大种于以露上天有水害源成限分制的浓浓度度的超1过0~表140.01倍所(示半鉴衰别期标>准60的天物) 质。者。
固体废物概述、分类和监 测
份样
根据采样方法,随机采集份样, 组成总样,并认真填写采样记
样品制备
录。
固体废物概述、分类和监

图 4.1 采样示意图
批 量
(三)份样数

小,
批量大小 /(液体m3,固体t)
最少份样数 /份

<5
5

5~10
10

50~100
15
100~500
20

500~1000
25

1000~5000
30
>5000
批量大小 /(液体m3,固体t)
<5 5~10 50~100 100~500 500~1000 1000~5000 >5000
最少份样数 /份 5 10 15 20 25 30 35
固体废物概述、分类和监 测
当把2~10个容器作为一个批量时:
最少容器数= 最少份样数/容器数
固体废物概述、分类和监 测
固体废物概述、分类和监 测
按化学性质:有机物和无机物;


按形状:固体和泥状;


按危害状况:危险废物(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
按来源:矿业、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 (包括下水道污泥)、农业和放射性固体废物 等。

环评 8.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环评 8.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
(GB/T15555.1~15555.11)规定 的浸出或萃取方法得到的浸出液 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 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 鉴别》(GB 5085.3-2007)中表 1所列浓度值,则该废物是具有浸
出毒性的危险废物。
易燃性
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GB 5085.4 -2007),符合下列任何条 件之一的固体废物,属于易
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
质。”第八十九条规定:“液态废物的污染防治,
适用本法;但是,排入水体的废水的污染防治适
用有关法律,不适用本法。”
2.
固体废物的来源
固体废物来自人类活动的许多环节,主要包
括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的一些环节。
8 . 1 概述
8.1.1.3 固体废物的分类
固体废物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按其来源,可分为 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按其特性,可分为危险 废物和一般废物。 1 工业固体废物 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 冶金工业、能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矿业、轻工业和其他工业的 固体废物。 2 农业固体废物 农业固体废物来自农业生产、畜禽养殖、农副 产 品加工所产生的废物,如农作物秸杆、农用薄膜、畜禽排泄物等。 3 生活垃圾 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 产 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 括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农村生活垃圾。 4 危险废物 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防治法》中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是根 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 废物。
8 . 2 一般工程项目的固体废物 环境影响评价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培训资料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培训资料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培训资料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固体废物管理已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固体废物的不合理处理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固体废物,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水平,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本次培训将重点介绍固体废物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各界人士更好地了解和实施固体废物管理。

二、固体废物概述固体废物是指由生活和生产活动产生的固态废弃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

固体废物的种类繁多,其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

固体废物的管理围绕着减量化、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和最终处置这四个环节展开。

三、固体废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提高资源利用率:科学的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废物减量化和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同时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2. 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合理管理固体废物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土壤、水源和大气的污染风险,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3.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固体废物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推动资源再利用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固体废物管理法规和政策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该法律明确了固体废物管理的责任主体、管理机构和监测控制要求,强调了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原则。

2. 国家政策文件:相关政策文件对固体废物管理工作作出了详细规定,包括废物收集和运输、废物处理和处置等方面的要求。

五、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建设1. 确定管理目标和责任主体:明确固体废物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的责任主体,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个体。

2. 建立分类收集和处理制度:通过建立分类收集和处理系统,将固体废物划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处置。

3. 推动资源化利用和循环经济:鼓励开展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减少对原始资源的依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蒋建国编. 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2. 李国学主编.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3. 王琪主编.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及回收利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年12月第 1版。 4. 张小平编.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5. 牛冬杰,马俊伟,赵由才主编 . 电子废弃物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冶金工业出版 社,2007年6月第1版。 6. 李金惠,杨连威等编著 . 危险废物处理技术,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年10月 第1版。 7. 张辰主编.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工程实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8. 聂永丰主编 . 三废处理技术工程手册 — 固体废物卷,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年 2 月第1版。 9. 赵由才主编. 危险废物处理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10. 张益, 赵由才. 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0年8月第1版
教学大纲

第四章 固体废物的物化处理( PhysicalChemical treatment of solid waste) 介绍固体废物的稳定化、固化处理技术。 第五章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Biological treatment of solid waste) 介绍固体废物堆肥处理的微生物原理、工艺技术 过程。 第六章 固体废物的热处理(Heat treatment of solid waste) 介绍固体废物的焚烧、热解处理技术。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
使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和基本方法
学生在牢固掌握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基本概念的基础 上,具备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进行管理、研究、设 计的能力 为学生进入社会从事环境保护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 理论和实践基础。
1.1 固体废物的概念与定义

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 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 利用(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污 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1.1 固体废物的概念与定义
2005年 4 月 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 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六章附则的第八十八条第 (一)款中定义为: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 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 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 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 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表1-3
年度
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
产生量 合计 危险 废物 1000 1170 995 1162 合计 2635 1941 1762 1655 排放量 危险废 物 1.7 0.3 1.1 0.6 综合利用量 合计 50061 56040 67796 76993 危险 废物 392 427 403 496

固 体 废 物
生产 生活
应废
其它活动
固体废物的“废弃”特征 废:物品丧失原有利用价值 —— 丧失使用功能 —— 丧失使用目的 弃:物品所有者放弃所有权 —— 由于功能的丧失 —— 由于价值的降低

固体废物性状 固态废物 半固态废物 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废物 液态废物(但是不包括排入水体的废水)
1.1 固体废物的概念与定义

“固体废物”是指任何垃圾,废料,废物处理 厂、给水处理厂、空气污染控制设施产生的污 泥以及其他废弃材料,包括产生于工业、商业 、采矿业和农业生产以及社会活动的固体、液 体、半固体或装在容器内的气体材料,但是不 包括市政污水或灌溉水和满足排放要求的点源 工业排放废水中的固态或溶解态材料,以及根 据原子能法定义的核材料和副产品。
⑤ 轻工业固体废物 主要包括食品工业、 造纸印刷工业、纺织印染工业、皮革工 业等工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废油 以及其他废物; ⑥ 其他工业固体废物 主要包括机加工过 程产生的金属碎屑、电镀污泥、建筑废 料以及其他工业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渣等。
表1-2
来源 矿业 冶金 能源
主要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

(1) 城市生活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又称为城市固体废物, 它是指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 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其主要成分包括厨余物,废纸,废塑料, 废织物,废金属,废玻璃陶瓷碎片,砖瓦 渣土,粪便,以及废家什用具,废旧电器, 庭园废物等等。 它的主要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 量高。与居民生活水平、生活习惯、季节, 气候等主要因素影响有关。
下列哪些是固体废物?
泥浆
废油 废化学药剂
烟尘 橡胶
含酚废水 浮渣
第一章
本章重点
【概念】固体废物 清洁生产 【其它】 “3R”原则 全过程管理
绪论
危险废物 “3C”原则 “3化”原则
固体废物的分类;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及污染
控制策略;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我国固体废物管理 标准。
1 固体废物的定义及分类
后者的产生量随季节、生活水平、生活 习惯、生活能源结构、城市规模和地理环境 等因素而变化。
1.2 固体废物的分类
分类标准 类
有机固体废物&无机固体废物

固 体 废 物 分 类
化学 性质 污染 特性 来源
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固体废物&放射性固体废物
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其它固体废物
按形态
生活垃圾的特点
1 2 增长速度快,产生量不均匀
成分复杂、多变,有机物含量高 主要成分为碳,其次为氧氢氮硫 处理处置方式目前仍以填埋为主
3 4
组 食物
分 碳 氢 11.5 6.4 6.2 9.4 5. 5.0 6.1 5.8 9.3 7.2 14.2 8.4 6.3 5.6 6.0 6.4 6.1 6.0 5.8 0.1 0.6 8.0 8.7 6.4 3.0 9.6 6.2

生活垃 圾的组 要成分 为碳, 其次为 氧氢氮 硫等。 根据其 组分的 不同, 含有不 等量的 灰分。

(2) 工业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① 冶金工业固体废物 主要包括各种金属冶炼或加工过程中所 产生的各种废渣,如高炉炼铁产生的高 炉渣、铜镍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产 生的有色金属渣、铁合金渣等; ② 能源工业固体废物 主要包括燃煤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炉渣、 烟道灰、采煤及洗煤过程中产生的煤矸 石等;


重 氧 14.8 37.6 39.5 24.7 44.8 38.6 43.0 44.3 30.1 22.8 ---4.0 17.6 1.6 38.0 42.3 43.2 42.7 45.5 0.4 4.3 11.6 ---40.0 4.0 5.2 38.4

百 氮

比(%) 硫 0.1 0.4 0.2 0.2 0.2 0.1 0.2 0.2 0.1 ---<0.1 ---<0.1 0.1 0.3 0.1 <0.1 <0.1 <0.1 ------0.4 1.6 0.2 0.2 ---<0.1 灰分 0.2 5.0 4.2 4.9 5.0 23.3 23.3 6.0 1.2 10.0 0.4 0.3 4.3 2.0 6.3 0.1 0.9 1.5 0.4 98.9 90.5 10.0 20.0 3.2 68.0 16.9 9.9


教学大纲

第七章 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olid waste) 第八章 固体废物的处置工程(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介绍固体废物填埋处置的基本原理;生活 垃圾标准卫生填埋场、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设计原则。

固态&半固态&容器中的液态或气态

按污染特性及来源分类
一般废物
固 体 废 物
矿业
工业
农业
生活
环境工程
废石尾矿
废渣废屑
秸秆粪便
垃圾粪便
污泥粉尘
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 放射性的 固体、半固体及容器装的废气、废液
危险废物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固 体 废 物
城市生活垃圾 工业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
城市生活垃圾的来源
来源
居民 商业、机关
产生过程
居民生活过程
分类
食品废物品废物、炉灰、危险废 客、饭店及各类活动 物、特殊废物
城市建设
公共场所 水处理厂
拆迁、修缮等
街道、小区、公路、公园 等 给水与污水、废水处理厂
建筑渣土、废木料、 碎砖瓦
落叶、泥沙、纸张等 污泥
——《美国资源保护与再生法》
1.1 固体废物的概念与定义
所谓“废弃物”是指垃圾、粗大垃圾、燃烧灰
、污泥、粪便、废油、废酸、废碱、动物尸体以
及其他污物和废料,包括固态和液态物质(不包
括放射性物质和被放射性污染的物质)
——《日本废弃物处理及清扫法》
来 源
性质、特征
废 丧失原有利用价值 抛弃或放弃 固态、半固态、置于容器中的气 态物品、物质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 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1.
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论(Introduction) 主要说明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的定义、分 类、对环境的影响和管理系统。 第二章 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solid waste) 介绍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与中转问题。


第三章 固 体 废 物 的 预 处 理 ( Pretreatment of solid waste ) 介绍固体废物的压实、破碎、分选等预处理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