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独立)作业

合集下载

2017年秋货币银行学---作业及讨论题

2017年秋货币银行学---作业及讨论题

作业与讨论题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钱、货币、通货、现金不是一回事,虽然其内容有所重叠,但这几个概念之间是有区别的。

①钱是人们对于货币的俗称。

②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③通货即是流通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当一般等价交换物,包括纸币、铸币等有形实体货币和信用货币。

④现金,是指立即可以投入流通的交换媒介。

它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可以有效地立即用来购买商品、货物、劳务或偿还债务。

银行卡: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

银行卡包括信用卡和借记卡两种。

因为各种银行卡都是塑料制成的,又用于存取款和转帐支付,所以又称之为“塑料货币”。

但银行卡本身不具有货币的职能,所以不能称之为货币,只是存放货币或者方便货币流通、支付的一种载体。

2.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3.为什么货币形态不断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当货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强时,一般来说,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四个特征:1、价值比较高,这样可用较少的媒介完成较大量的交易;2、易于分割,即分割之后不会减少它的价值,以便于同价值高低不等的商品交换;3、易于保存,即在保存过程中不会损失价值,无须支付费用;4、便于携带,以利于在广大地区之间的交易。

4.如何理解现代信用货币制度对金属货币制度的必然替代?第一,印刷纸币的成本比铸造金属货币的成本低;第二,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流失;第三,可以避免因不法之徒切削或熔解金属而带来的流通不畅现象;第四,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5.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与支付手段职能的区别与联系在暂时没有货币而又想进行商品交换时就出现了赊买赊卖的行为,而在赊卖赊卖中要以货币的支付结束为一个完整的交易过程,此时货币已不是流通过程中的媒介,而是作为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环节。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解释下列概念:狭义货币、广义货币、准货币、实物货币、格雷欣法则。

答:(1)狭义货币,通常由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

这里的现金是指流通中的通货。

活期存款,在国外是指全部的活期存款,在我国只包括支票类和信用类活期存款。

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的代表,是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2)广义货币,通常由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

广义货币扩大了货币的范围,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

对于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和对未来货币流通的预测都有独特作用。

(3)准货币,也称亚货币。

一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称为准货币或亚货币。

包括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

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

所以,也称为近似货币。

(4)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物品来充当的货币。

最初的实物货币形式五花八门,各地、各国和各个时期各不相同。

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充当过实物货币的物品种类就有:龟壳、海贝、布匹、农具、耕牛等。

实物货币的缺点在于:不易分割和保存、不便携带,而且价值不稳定,很难满足商品交换的需要。

所以,它不是理想的货币形式,随后被金属货币所取代。

(5)格雷欣法则,是指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2.如何理解货币的定义?它与日常生活中的通货、财富和收入概念有何不同?答:(1)货币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它的含义丰富,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

【精品】货币银行学(第五版)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题库及答案

【精品】货币银行学(第五版)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题库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第五版)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题库及答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题1.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其中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职能。

2.货币的五种职能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是核心职能,支付手段的职能是以的存在为前提的。

3.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4.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取决于、、等三个因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流通中的货币量= 。

5.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和四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6.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亦称。

7.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

8.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是,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是。

9.狭义货币M1由和构成,广义货币M2由M1加构成。

10.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二、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代用货币 D.电子货币2.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场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职能。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购买手段 D.贮藏手段3.本位货币是()。

A.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B.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C.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 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4.在一国货币制度中,()是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A.主币 B.本位币 C.辅币 D.都不是5.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

A.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D.单本位制6.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块本位制7.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

A.呈正比 B.呈反比 C.相一致 D.无关8.辅币的名义价值()其实际价值。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不确定9.典型的金本位制是()。

货币银行学习题和答案(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银行学习题和答案(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练习一、判断题1、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2、辅币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3、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辅币具有自由铸造和无限法偿的特点。

()4、现金是信用货币,银行存款不是信用货币。

()5、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6、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与自由熔化。

( )7、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交换而产生的,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8、用本位币支付的金额不管有多大,债权人都必须接受。

()9、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条件下,金铸币都是流通中的货币。

()10、用一定的人民币可以买到金银制品,因此人民币可兑换为金银。

()二、单项选择题1、各种商品在质上相等,在量上能相互比较的共同基础是()。

A.价格B.使用价值C. 价值D. 价格标准2、货币执行( )职能的具体表现是将价值表现为价格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3、国家规定( )具有无限法偿能力A.辅币B.本位币C.纸币D.以上皆不是4、“劣币驱除良币”现象发生在()制度下。

A.银本位B.金本位C.金银复本位D.纸币本位5、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是()A.金属货币B.货币符号C.本位币D.辅币6、目前世界各国都实行()A.金本位制B.黄金准备制C.外汇准备制D.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7、人民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

A.足值货币B.现实货币C.观念货币D.金属货币8、格雷欣法则是()法则。

A.劣币驱逐良币B.良币驱逐劣币C.劣币良币并存D.纸币铸币同时流通9、货币作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执行()职能。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支付手段D.贮藏货币10、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这被称为()。

A. 简单的价值形式B. 扩大的价值形式C. 一般的价值形式D. 货币形式11、当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在某一种商品上得到表现,这被称为()。

A. 简单的价值形式B. 扩大的价值形式C. 一般的价值形式D. 货币形式12、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第或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作业N

第或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作业N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1.铸币——铸造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2.存款货币——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作用的银行存款3.准货币——反映整个社会潜在购买能力能够随时转化成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4.一般等价物——货币计算并衡量商品和劳务价值的功能5.价值贮藏——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象征或代表被人们保存起来的功能6. 金币本位制——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无限法偿;辅币和银行券可按其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的金属货币制度(二)选择题(答案可以多个)1.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量指标中的货币增长率指标反映了( C )的状况。

A.货币存量B.货币流量C.货币增量D.货币总量2.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速度与现金和存款货币的乘积就是( B )。

A.货币存量B.货币流量C.货币增量D.货币总量3.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D )。

A.银行活期存款B.居民储蓄存款C.银行定期存款D.现金4.在货币层次中,货币具有( AC )的性质。

A.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强B.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弱C.流动性越弱,现实购买力越弱D.答案AC是正确的5.货币流通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货币制度是( B )。

A.信用货币制度B.金币本位制C.金块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6.金属货币通过自由铸造进入流通在( C )条件下不复存在。

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C.信用货币制度D.金币本位制7.欧元正式成为欧元区国家惟一法定货币的时间是( D )。

A.1998年1月1日B.1999年1月1日C.2002年1月1日D.2002年7月1日8.关于人民币发行管理方面的正确规定是( B )。

A.发行库由商业银行经营B.发行库保存发行基金C.业务库由人民银行管理D.业务库保存回笼基金9.金银铸币按照法定比价流通是( C )。

A.金汇兑本位制B.金块本位制C.双本位制D.平行本位制10.牙买加体系的的特点之一是( CD )。

A.保持固定汇率B.国际收支可自动调节C.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D.实行浮动汇率11.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场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 A )职能。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1)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1)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1)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题1、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是按照固定比价流通的。

2、在不兑现货币流通时期,确定单位货币价值就是确定本币单位的含金量,或确定与关键货币的固定比价。

3、由国家准许铸造并符合规定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称为____铸币_______。

4、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于商品的赊销赊购过程。

5、在金本位制下,一国汇率的波动界限是黄金输送点。

6、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电子货币。

7、货币金本位制有____金币本位___ _____、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三种形式。

8、信用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两个条件是:公众的信心和立法保障。

9、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为金属的货币称为__代用货币_ _______。

10、在一次支付中,如果超过规定数额,收款人有权拒绝接收的货币为有限法偿货币。

它主要是针对辅币而言的。

11、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工具,二是它具有与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12、大陆地区的人民币,由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与管理。

13、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银行。

14、流通中的货币种类可以区分为主币和辅币。

15、持有人可以随时向签发银行兑换相应金属货币的一种凭证,是银行券。

16、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的重要性在于使商品的直接物物交换变成了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

二、单项选择题1、本位货币是(A )A、被规定为标准的、基本通货的货币B、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C、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2、“格雷欣法则”这一现象一般发生在(C )A、银本位制B、跛行本位制C、双本位制D、平行本位制3、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B )。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4、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自由兑换的的货币制度是(B )A、银本位制B、金币本位制C、金块本位制D、平行本位制5、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为1:13,而市场比价为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A )。

金融作业

金融作业

《金融学》作业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单项1、我国最早充当交换媒介的物品是(A)A、贝壳B、象牙C、银D、铜2、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是(B)A、诚实信用原则B、等价交换原则C、顾客至上原则D、互惠互利原则3、足值货币的特点是AA、价值比较稳定B、自身商品价值低C、无稳定的货币环境D、不利生产和交换发发展4、电子货币币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AA、各类银行卡B、银行券C、纸币D、商业票据5、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是货币的(B)职能A、交易媒介B、财富贮藏C、支付手段D、价值尺度6、与投资实物相比,贮藏货币的最大优势是()7、许多国家明确规定金、银同为法定币村材,这种货币制度被称为D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汇兑本位制D、金银复本位制8、下列哪项被称为有限法偿货币CA、主币B、本位币C、辅币D、电子货币9、“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被称为CA、布雷顿森林体系B、牙买加体系C、格雷欣法则D、特里芬难题10、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是DA、美国B、法国C、德国D、英国11、我国最最的货币是AA、实物货币B、金属货币C、纸币D、电子货币12、实物形态的货币难以适应商品交换对货币的需求的原因是AA、易于分割B、不易于保管C、货币价值大D、携带方便13、下列不属于铸造货币上国家印记的是AA、形状B、花纹C、文字D、色彩14、商品交换的媒介是AA、货币B、广告C、银块D、金块15、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的时间是AA、1971B、1974C、1976D、19781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跨越主权国家创造的信用货币是CA、美元B、日元C、欧元D、英镑二、多项1、商品货币包括A C DA、实物货币B、金融货币C、信用货币D、电子货币2、下列属于信用货币的范畴的是A CA、纸制货币B、金融货币C、存款货币D、电子货币E、银行券3、银行转账结算的特点包括A B CA、快速B、安全C、方便D、收益高4、马克思概括的货币职能有A B C D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世界货币D、货币贮藏5、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包括A B C DA、价值尺度B、计价单位C、交易媒介D、支付手段E、财富贮藏6、李健教授将货币的职能概括为A B C DA、支付手段B、价值尺度C、交易媒介D、价值贮藏E、世界货币7、国家对货币单位的规定包括哪些方面:B DA、货币的数量B、货币单位的名称C、货币单位值D、货币的种类E、货币支付能力8、金融货币制度包括A B C D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E、人民币制度9、金本位制包括B C DA、金银本位B、金币本位C、金块本位D、金汇兑本位E、双本位1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主要的国际货币体系有B D EA、欧洲货币联盟B、国际金本位制C、欧共体D、布雷顿森林体系E、牙买加体系三、名词解释实物货币指作为货币,其价值与其作为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

金融理论与实务第一章课后练习

金融理论与实务第一章课后练习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单选题世界上最早的货币是A.实物货币B.金属货币C.纸币货币D.存款货币答案:A解析:世界上最早的货币是实物货币。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金属货币特点的是A.易于分割B.易于保管C.便于携带D.易于腐蚀答案:D解析:金属货币的优点:①金属易于分割,可按不同比例任意分割,分割后还可治炼还原;②金属也易于保管,金、银、铜等都不易被腐蚀;③金银的价值高,便于携带,较少的数量就能媒介大额的商品交易。

下列选项中,属于足值货币的是A.金属货币B.纸币货币C.存款货币D.数字货币答案:A解析: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都属于商品货币,商品货币都是足值货币。

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传输电子信息方式实现支付和存储功能的货币是A.金属货币B.纸币货币C.存款货币D.电子货币答案:D解析:电子货币:所谓电子货币,是指依托金融电子化网络,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传输电子信息方式实现支付和存储功能的货币。

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是A.金属货币B.纸币货币C.存款货币D.数字货币答案:D解析: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

货币去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的职能是A.计价单位B.交易媒介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答案:A解析: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就是指用货币去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赋予商品、劳务以价格形态。

马克思将货币的这个职能称为价值尺度。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发挥的职能是A.计价单位B.交易媒介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答案:B解析: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一个连绵不断的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商品流通。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发挥交易媒介职能,马克思称其为流通手段。

在商品买卖行为与货款支付行为相分离的情况下,货币发挥的职能是A.计价单位B.交易媒介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答案:C解析:在商品买卖行为与货款支付行为相分离的情况下,货币不再是商品流通中的交易媒介,而是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环节,此时货币发挥的是支付手段的职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概念解释题
1.财富2.收入3.通货4.交易媒介5.价格标准6.价值储藏7.支付手段8.交易成本9.“无限法偿”10.银行券11.纸币12.流动性13.货币制度14.本位币15.辅币16.实物货币17.金属货币制度18.现金19.信用货币制度20.存款货币21.金准备制度22.准货币23.狭义货币24.广义货币25.“格雷欣定律”26.金银复本位制27.金本位制28.货币局制度29.铸币税30.电子货币31.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二、填空题
1.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四个过程。

2.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出发,可以把货币定义为()。

3.货币起源于(),货币的基本职能是()和()。

4.传统信用货币有()和()两种主要形式,现代信用货币有()和()两种主要形式。

5.划分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一般性标准,是()。

6.在人民币的价格标准中,()是基本单位,()和()是对基本单位的进一步等分,计价方式是十进制的累加。

7.狭义的货币量=()+()。

8.货币制度通常以币材进行分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三种金属货币制度,最后过渡到现代的信用货币制度。

9.本位币在流通中实行()原则,即法律赋予它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

10.一国货币单位的名称往往就是该国货币的名称,如英国的货币单位名称为(),美国的货币单位名称为(),中国的货币单位名称为()。

三、判断题
1.与货币的起源密不可分的是贫富分化。

2.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3.价格标准是各种商品在质上统一、在量上可以比较的共同基础。

4.作为价值尺度,货币解决了在商品和劳务之间进行价值比价比较的难题。

5.在价值形式变迁过程中,扩大的价值形式的出现是质的飞跃。

6.信用货币发挥价值储藏手段的职能可以提高储蓄的效率。

7.信用货币自身没有价值,所以不是财富的组成部分。

8.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中,币材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9.划分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一般性标准,是金融工具能否作为直接购买力。

10.在金本位时代,各国中央银行的银行券发行采取的都是十足准备制。

1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以黄金为中心建立的。

四、单项选择题
1.实物货币是指()
A 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
B 不能分割的货币
C 专指贵金属货币
D 作为货币价值与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价值
2.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所要解决的是()
A 实现商品的交换
B 表现特定商品的价值
C 在商品之间进行价值比较的难题
D 使人们不必对商品进行比较
3.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在于()
A 前者包括许多商品的交换,而后者只包括两种商品
B 前者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总体,后者则是指包括两种商品
C 前者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总体,后者则是不以某种商品为媒介的各种商品之间的交换
D 前者是指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总体,后者则是没有货币的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
4.劣币是指实际价值()的货币。

A 等于零
B 等于名义价值
C 高于名义价值
D 低于名义价值
5.本位货币是() A 是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 B 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C 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 D 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
6.金银复本位制是()
A 金银比价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决定的金银两本位制
B 金银的比价由市场决定的金银两本位制
C 金银的比价由政府规定的金银两本位制
D 金银比价由银行规定的金银两本位制
7.跛行本位制是指()
A 银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两本位制
B 金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两本位制
C 以金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
D 以银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8.纸币本位制是以()的货币制度
A 银行券为本位货币
B 可以自由兑换黄金的本位货币
C 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
D 纸币为本位货币
9.典型的金本位制是()
A 金块本位制
B 金汇兑本位制
C 虚金本位制
D 金币本位制
10.本位货币在商品流通和债务支付中具有()的特点
A 有限法偿
B 无限法偿
C 债权人可以选择是否接受
D 债务人必须支付
五、多项选择题(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相对于银本位制,金银两本位制有如下优点()
A 有利于金银币币值的稳定
B 货币的发行准备更充分
C 货币币材更为充分
D 可根据不同交易数额选择支付,便于交易
E 可节约金币的使用
2.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A 使商品交易双方的价值的相向运动有一个时间间隔
B 加剧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爆发危机的可能性
C 使进入流通的商品增加时,流通所需的货币可能不会增加
D 克服了现款交易对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限制
E 使商品买卖变成了两个独立的行为3.世界货币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的货币
A 价值尺度
B 外汇储备
C 支付手段
D 价值储藏
E 流通手段
4.货币按价值构成划分,货币形式主要有()
A 实物货币
B 贵金属货币
C 信用货币
D 铸币
E 代用货币
5.纸币可以是()
A 信用货币
B 代用货币
C 国家纸币
D 铸币
E 基础货币
6.现代信用货币可以是()等形式
A 钞票
B 定期存款
C 信用卡
D 支票存款
E 电子货币
7.货币制度的内容包括()
A 确定本位货币和辅币的材料
B 确定本位货币的单位
C 确定不同种类的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方法
D 确定货币的价值
E 确定本国货币的发行准备和对外关系
8.金本位制包括() A 复本位制 B 金块本位制 C 金汇兑本位制D 跛行本位制 E 金币本位制
9.在金本位时代,黄金流进,则会引起()
A 信用扩张,通货增加
B 本位币汇价上升
C 物价上涨
D 贸易顺差
E 外汇收入增加
10.支票存款较之现金有下列特点()
A 不容易丢失和被窃
B 便利大额交易,可以节约流通费用
C 支票可按所需金额签发,从而免去了找零和清点的麻烦
D 由于有银行信用的支持,更容易被人接受
E 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六、问答题
1.比较日常生活中的货币概念与经济学中的货币概念。

2.在下列三种表述中,哪一种使用了经济学中的货币概念?
(A)“去年我挣了10万元钱。


(B)“今天我们去超市购物,你带够钱了吗?”
(C)“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3.为什么说货币的出现降低了交易成本?
4.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有A、B、C、D四个人分别生产了四种物品,在一个物物交换的经济中,这四个人之间的交易会有什么麻烦?如果将货币引入这个经济中来,交易的麻烦是如何消除的?
生产者A B C D
物品滑雪板香蕉飞盘收音机
5.如何理解马克思对货币本质所作的表述?
6.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