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的靶向药物治疗及药学监护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肺动脉高压是由多种已知或者未知原因引起的肺动脉压异常升高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今天帮助大家梳理关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1.一般措施康复/运动和运动训练、社会心理支持、避孕、疫苗接种。
2.支持治疗抗凝药物、利尿剂、洋地黄、吸氧。
3.靶向药物治疗目前,已被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靶向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包括:(1)波生坦适应证:用于第1、4类肺动脉高压患者。
注意事项:①加重水钠潴留和水肿。
②有肝损害可能,用药前应进行肝功能检查,用药期间应每月查一次肝功能。
③禁用于妊娠或将妊娠者,有妊娠可能的女性,应每月进行一次妊娠检查。
本药还会影响激素类避孕药效果,应采取其他避孕方式。
④使用前及使用后第1、3月查血红蛋白水平,后每3个月查一次。
(2)安立生坦适应证:用于第1、4类肺动脉高压患者。
注意事项:①致胎儿畸形的风险,用药期间要严格避孕,禁用于已经怀孕的及哺乳期妇女。
②有肝损害可能,用药前应进行肝功能检查,用药期间应每月查一次肝功能。
③不良反应:体液潴留、心衰、超敏反应、贫血等。
(3)伊洛前列素适应证:用于第1、4类肺动脉高压患者。
注意事项:①不良反应:血管扩张,头疼、咳嗽、低血压。
②肝功能异常、肾功能衰竭者,应考虑减量。
③出血性疾病、妊娠哺乳期妇女禁用,注意避孕。
(4)曲前列尼尔适应证:用于第1、4类肺动脉高压患者。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疼痛、腹泻、下颌疼痛、水肿、血管扩张以及恶心等。
4.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有适应证的,可进行介入封堵治疗。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及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者:有适应证者,可行肺血管球囊扩张术和支架置入。
球囊房间隔造口术:用于接受最佳药物联合治疗仍无效的肺动脉高压患者,而mRAP 20mmHg,静息状态下动脉氧饱和度85%的终末期患者禁做。
5.手术治疗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首选治疗措施,适应证为心功能Ⅲ、Ⅳ级,肺动脉平均压达30mmHg。
阜外教授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资料

Cardiac output at peak
exercise
Pulmonary pressure
Cardiac output at rest
Level
Time, months to years
. Rich S. Prog Card Res 1988; 31:205-238
PAH的治疗
肺动脉高压是进展迅速的致死性疾病,只要 确诊肺动脉高压,无论是WHO功能分级是 II级还是 III级,甚至Ⅳ级,无论是轻度肺动 脉高压还是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应及早治 疗,尽早获益,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药物
JACC 2009
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
I 级 (轻度) II级 (轻度) III级 (中度) IV级 (重度)
体力活动不受限。一般的体力活动不会引起呼吸困难 、乏力、胸痛加剧、或晕厥。
体力活动轻度受限。静息状态下无症状,但一般的体
力活动会引起呼吸困难、乏力、胸痛加剧、或晕厥。
体力活动明显受限。静息状态下无症状,但轻微的体力
活动即会引起呼吸困难、乏力、胸痛加剧、或晕厥。
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并可能出现右心衰竭的体征 。静息状态下可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乏力,并且任
何体力活动几乎都可以加重这些症状。
评价PAH疾病严重程度、稳定性和预后的参数
预后较好 无 慢 无
I, II级 更长 (> 500 米)* 峰值氧耗量 > 15 ml/min/kg
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
1. 前列环素类似物 2.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3.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欧洲PAH循证治疗指南
WHO 心功能 II级 波生坦 (A)
或5型磷酸二脂酶抑制剂(
肺动脉高压的靶向药物治疗及药学监护

摘要:肺动脉高压(PAH)以肺小动脉增殖和重塑为特征,患者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右心室后负荷增加,最终导致右心衰竭。
大部分PAH患者疾病进展快,长期预后差。
本文综述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前列环素类似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等几类靶向治疗药物潜力品种的最新临床评价研究及临床使用期间临床药师对其进行相应的药学监护。
关键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前列环素类似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联合治疗;药学监护肺动脉高压(PAH)是由肺动脉渐进性闭塞导致肺血管阻力(PVR)逐渐升高进而发生右心室衰竭的一种耗竭性疾病。
PAH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为由血管重构、血管收缩和细胞增生所致的进行性PVR升高。
随着对PAH病理生理学认识的逐渐深入,现已明确有3个主要途径即前列环素、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在PAH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每一个途径均已成为PAH的治疗靶目标。
1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钙离子拮抗剂仅对急性血管扩张试验阳性的大约20%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病人有效,可使肺动脉压持续下降,心输出量增加,肺血管阻力减少,而对于急性血管扩张试验阴性的IPAH患者钙离子拮抗剂是有害的。
用血管舒张剂后,心输出量无改变情况下,平均肺动脉压绝对值(MPAP)下降≥10 mmHg或MPAP <40 mmHg时为急性血管扩张试验阳性[1],阳性的部分IPAH患者(大约10%)对CCB治疗反应良好,长期应用大剂量CCB可以延长此类患者的生存期[2]。
药学监护:CCB治疗动脉型PH常选用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和地尔硫卓,心率相对较慢(<100次/min)的患者选用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较快者(>100次/min)选用地尔硫卓。
CCB治疗其他类型PH(左心疾病相关PH、呼吸系统疾病相关PH、低氧相关性PH、栓塞性PH等)无确切疗效。
部分患者长期服用CCB就会对CCB治疗不敏感。
2前列环素类似物前列环素及其类似物的主要靶目标是前列腺素I受体,前列腺素I受体激活后与调节蛋白偶联并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进而使靶细胞环磷酸腺苷含量升高。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靶向药物治疗1.前列环素类:前列环素(PGI2)是花生四烯酸代谢的生理产物,主要由血管内皮合成,它扩张肺血管,抑制肺血管重塑。
在肺动脉高压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可以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增加心排量和六分钟步行距离,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前列环素类药物有多种剂型:Epopsoetenol、Benapnost,(国内上市)、Treprostinil、iloprost (雾化剂型万他维已在我国上市)。
伊洛前列素(iloprost商品名万他维)是稳定的前列环素类似物,血清半衰期20-25分钟,雾化(口含器中剂量2.5-5 /次, 6-9次/天),吸入用药:血液动力学效果持续30-90分钟。
轻微副作用:咳嗽,脸红,头痛。
2.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TA):内皮素(ET-1)是肺动脉高压重要致病原因之一,ERA 具有扩张肺血管、抗增殖、改善内皮功能作用,临床应用可改善患者活动耐力,延长患者生存期。
ET有两种不同的受体: ETA, ETB.波生坦-Bosentan (Tracleer?):非选择性受体拮抗剂-国内已上市。
Sitaxsentan, Ambrisentan:选择性ETA.主要副作用:肝功能异常,贫血,致畸性,男性不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5):选择性抑制PDE5(在肺脏大量表达),增加平滑肌细胞内的cGMP浓度,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肺动脉,降低肺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增加活动耐力。
西地那非(Sildenafil ,万艾可,VIAGRA?,),20mg,tid;伐地那非(Vardenafil,艾力达) 5mg,bid;他达那非(Tadalafil)。
肺动脉高压发病原因肺动脉高压发病原因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内容之一,为了方便广大临床执业医师的复习,医学教育网特搜集整理了有关肺动脉高压发病原因的相关的复习资料,供广大临床执业医师考生学习参考!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极度恶性的疾病,七成多患者是年轻人,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癌症预后差,但没人知道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极度恶性疾病,其愈后是灾难性的,可以说,这种病就是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
文献综述-肺动脉高压治疗靶向药物新进展

文献综述-肺动脉高压治疗靶向药物新进展目录文献综述-肺动脉高压治疗靶向药物新进展 (1)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2)一氧化氮途径药物 (3)前列环素途径药物 (4)总结和展望 (5)文献 (6)肺动脉高压(PAH)的特点是肺微血管重构,导致肺动脉阻力(PVR)进行性增加,若不经治疗会导致患者右心室衰竭和死亡。
过去25年的转化研究促成了PAH靶向治疗药物的重大突破。
这些药物让PAH从一种无法治愈的致命性疾病转变为一种高度可控的疾病。
肺动脉高压临床分类第1类(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很复杂,目前获批的药物主要针对3种机制途径:内皮素(ET)活性增加,一氧化氮(NO)活性异常和前列环素(PGI2)缺乏。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内皮素是一类重要的调节分子,与血管平滑肌张力有关。
目前发现的内皮素分子包括ET-1、ET-2和ET-3,相关的受体包括内皮素受体A(ETA)和内皮素受体B(ETB),在肺血管平滑肌和内皮细胞表达。
在肺动脉高压中,ET-1血清浓度升高,并且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发现ET-1含量更高。
ET-1可通过与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ETA和ETB结合,引起血管收缩,促进有丝分裂,参与PAH的发生发展。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RA)是PAH治疗的基本组成部分。
波生坦是第一种获批用于治疗PAH的口服药物,也是是第一个合成的ERA类药物,为内皮素受体A、B双重拮抗剂。
BREATHE-1研究结果显示,波生坦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动脉阻力、运动能力(6MWT)以及临床恶化时间。
波生坦初始剂量为每次62.5mg bid,持续4周,随后增加至维持剂量125mg bid,可鼻饲。
治疗前须检测肝脏转氨酶水平,用药期间需每月监测肝功能。
安立生坦主要影响ETA,获批的剂量为5mg或10mg每日一次。
ARIES-1和ARIES-2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证实该药能够改善6MWT和临床恶化时间。
安立生坦禁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伴或不伴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
肺动脉高压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肺动脉高压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扩张,导致肺动脉狭窄和肺循环阻力增加。
这种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所幸的是,目前已经有一些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控制疾病的进展。
一、扩血管药物扩血管药物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基本药物之一,它通过扩张肺动脉及周围肺血管,降低肺血管的阻力,从而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肺动脉高压的症状。
目前常用的扩血管药物有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和PDE-5抑制剂等。
硝酸酯类药物可以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来扩张血管,改善血管的弹性和舒张能力。
它们通常被用于缓解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胸闷、气短等症状,但由于其短效性和快速耐药性,需要患者定期使用,以保持治疗效果。
钙离子拮抗剂可以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钙离子通道,减少钙离子进入细胞,从而松弛血管。
对于一部分肺动脉高压患者,长期服用钙离子拮抗剂可以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心功能。
PDE-5抑制剂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5的活性,增加一氧化氮的浓度,进而放松肺动脉和周围肺血管。
它们对于肺动脉高压患者提供了更为方便和长效的治疗选择,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二、多目标靶向治疗药物近年来,多目标靶向治疗药物在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些药物通过靶向多个分子通路,影响肺血管壁重构、炎性反应和肿瘤血管生成等多个病理过程,从而更全面地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情。
目前,多目标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前列腺素类药物和胎盘生长因子类药物等。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内皮素的作用,减少肺血管收缩和增生,从而改善肺动脉高压的症状。
而前列腺素类药物通过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等多种作用,对肺动脉高压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胎盘生长因子类药物则能促进血管新生、抑制肌肉细胞增生,对于一些难治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与药物治疗

汇报人:XX
01 02 03 04
0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2
症状: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
肺动脉压力测定:右心导管检查、超声 心动图等
体征:心脏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 增强等
排除其他疾病:如冠心病、肺心病等
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 动图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估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临床观 察、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方法进行综 合评估
康复治疗注意事项:遵循医嘱,避 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心态
遵医嘱进行 康复治疗, 不要擅自改 变治疗方案
注意观察病 情变化,及 时向医生反 馈
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如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等
避免过度劳 累,保证充 足的休息和 睡眠
保持良好的 心态,积极 配合治疗, 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
汇报人:XX
手术方法:包括肺移植、肺动 脉球囊扩张术、肺动脉内膜剥 脱术等
术后护理:注意监测血压、心 率、呼吸等生命体征,预防感 染、出血等并发症
5
早期发现、早期 治疗
综合治疗,包括 药物治疗、手术 治疗、康复治疗 等
个体化治疗,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治疗方案
坚持长期治疗, 定期复查,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症状:呼吸困难、胸痛、晕 厥等
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 线片、超声心动图等
鉴别诊断:与其他心血管疾 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相鉴别
症状:呼吸困难、胸痛、 晕厥等
体征:心脏杂音、肺动脉 瓣区第二心音亢进等
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 X线片、超声心动图等
药师 抗肺动脉高压症药物治疗应监护哪些问题?

肺水肿伴随呼吸困难、18 岁以下儿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忌用。
(3)应用波生坦和司他生坦,对有中、重度肝损 伤、AST 值高于 正常值上限 3 倍者禁用。
(4)波生坦和司他生坦具有潜在的生殖毒性,可致畸胎、睾丸萎
缩、男性 不育,对妊娠期妇女和生育期男性禁用或应终止妊娠。12 岁
以下儿童禁用。
四、附注:
药物信息与咨询记录表
一、咨询者信息:
姓名
****
年龄
32
地址
/
记录人
****
二、咨询问题摘要:
性别
男
联系电话
***
抗肺动脉高压症药物治疗应监护哪些问题?
三、答复问题摘要:
(1) 钙通道阻滞药(CCB)使用时,并在用药初期应重点监测血 压和心率。
(2)伊洛前列环素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面色潮红、低血压、注射部 位疼痛、 感染等。对过敏者、患有出血危险性疾病、心脏病、明显的
查询分类
药品信息; 用药信息;用药剂量调整;用药时辰; 用药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治疗进展;其他
答复方式
当面答复; 电话答复;书面答复;电子邮件答复
Hale Waihona Puke 咨询者分类医师;药师;患者;护士;其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肺动脉高压(PAH)以肺小动脉增殖和重塑为特征,患者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右心室后负荷增加,最终导致右心衰竭。
大部分PAH患者疾病进展快,长期预后差。
本文综述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前列环素类似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等几类靶向治疗药物潜力品种的最新临床评价研究及临床使用期间临床药师对其进行相应的药学监护。
关键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前列环素类似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联合治疗;药学监护肺动脉高压(PAH)是由肺动脉渐进性闭塞导致肺血管阻力(PVR)逐渐升高进而发生右心室衰竭的一种耗竭性疾病。
PAH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为由血管重构、血管收缩和细胞增生所致的进行性PVR升高。
随着对PAH病理生理学认识的逐渐深入,现已明确有3个主要途径即前列环素、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在PAH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每一个途径均已成为PAH的治疗靶目标。
1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钙离子拮抗剂仅对急性血管扩张试验阳性的大约20%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病人有效,可使肺动脉压持续下降,心输出量增加,肺血管阻力减少,而对于急性血管扩张试验阴性的IPAH患者钙离子拮抗剂是有害的。
用血管舒张剂后,心输出量无改变情况下,平均肺动脉压绝对值(MPAP)下降≥10 mmHg或MPAP <40 mmHg时为急性血管扩张试验阳性[1],阳性的部分IPAH患者(大约10%)对CCB治疗反应良好,长期应用大剂量CCB可以延长此类患者的生存期[2]。
药学监护:CCB治疗动脉型PH常选用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和地尔硫卓,心率相对较慢(<100次/min)的患者选用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较快者(>100次/min)选用地尔硫卓。
CCB治疗其他类型PH(左心疾病相关PH、呼吸系统疾病相关PH、低氧相关性PH、栓塞性PH等)无确切疗效。
部分患者长期服用CCB就会对CCB治疗不敏感。
2前列环素类似物前列环素及其类似物的主要靶目标是前列腺素I受体,前列腺素I受体激活后与调节蛋白偶联并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进而使靶细胞环磷酸腺苷含量升高。
前列环素及其类似物通过环磷酸腺苷产生强有力的血管扩张作用并可抑制血小板聚积。
目前前列环素及类似物可通过静脉(依前列醇、曲前列环素、伊洛前列素)、皮下(曲前列环素)、吸入(伊洛前列素、曲前列环素)或口服(贝前列素、曲前列环素)途径给药。
2.1依前列醇(epoprostenol)该药是第1个由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 D A )批准用于治疗PAH的药物。
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功能分级IV级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并常用作为挽救性治疗。
长期给予依前列醇治疗可使血流动力学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对严重PAH患者可推迟肺移植时间,并且是唯一经前瞻性研究证明可以改善晚期PAH患者存活率的药物[3]。
大规模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依前列醇治疗5年以上的特发性PAH患者存活率明显高于历史对照组[4]。
除用于治疗特发性PAH患者外,尚有证据支持依前列醇可用于治疗有明确病因的PAH患者,例如硬皮病、门静脉高压相关性PAH以及先天性体肺分流性心脏病患者PAH[3]。
用于治疗左心系统疾病相关性的药物研究多局限于晚期收缩性心力衰竭所致的PAH。
左心系统疾病的一小部分患者可能发生与基础疾病“不成比例”的严重PAH,对这些患者给予PAH靶向药物治疗推测可能有理论上的获益,但也时刻存在着肺动脉血管扩张剂所致肺水肿的风险,而且目前尚缺乏支持此种治疗策略的证据。
使用依前列醇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IIIB/IV级并发PAH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依前列醇虽可改善心脏指数和PVR,但明显增加病死率[5]。
药学监护:依前列醇是一种半衰期仅为3~5分钟的不稳定化合物。
由于对依前列醇药理学了解的还不十分透彻,故应由有经验的医师完成初始依前列醇治疗。
鉴于依前列醇对外周静脉的刺激作用以及长期治疗需要持续静脉输注,故需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使用便携式输液泵。
患者需要了解复杂的输注系统,每天携带着消毒好的药物、穿着包裹药物的冰袋,并需学会输液泵的操作和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
依前列醇需在数周内逐渐增加持续静脉输注的剂量,大部分患者活动耐力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可得到明显改善。
根据药物耐受性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从初始给予的1~2ng·kg-1·min-1以每周或每2周增加1~2ng·kg - 1·min- 1的方式逐渐增加剂量,在半年至1年内达到20~45 ng·kg - 1·min- 1的最佳剂量[3]。
由于依前列醇的全身血管扩张作用,部分患者初始可能有轻度血压下降,并可能有面部潮红、头痛、腹泻、特有的进食时颌部不适感和足痛。
上述这些症状通常也见于其他前列环素类似物,大部分患者均可耐受并很可能与剂量有关。
给予依前列醇治疗时的大部分并发症是由输注系统功能障碍或导管相关感染所致,依前列醇输注的突然中断可导致PAH的反弹和急性右心衰竭[6]。
剂量过大的依前列醇有增加发生高心输出量心力衰竭的风险。
2.2曲前列尼尔(treprostinil)该药是一种依前列醇的三环类联苯胺类似物,与依前列醇有相似的药理学作用,由于其具有较长的清除半衰期、中性pH值、室温下较好的药物稳定性,所以既可皮下注射也可静脉输注。
其所具有的较长半衰期可减少由于意外中断输注而引起的心血管崩溃风险。
2002年FDA首先批准了皮下注射曲前列尼尔可用于治疗WHO功能分级II~IV级的PAH患者,2005年基于与皮下注射的生物等效性批准了曲前列尼尔的静脉给药。
2009年批准了吸入曲前列尼尔可用于治疗WHO功能III级PAH患者的适应证。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口服曲前列尼尔有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的作用[7]。
由于曲前列尼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较易管理的优势, 故其已成为治疗PAH的一线治疗药物。
药学监护:在临床试验中无论是皮下注射还是静脉输注的曲前列尼尔平均有效剂量存在很大的差异,故目前尚不能确定曲前列尼尔的最佳有效剂量。
当今临床实践一般推荐的剂量是50~100ng·kg- 1·min- 1[8]。
与依前列醇相比,静脉输注的曲前列尼尔可隔日给药1次而不需要每天静脉输注。
皮下注射部位的疼痛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疼痛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剂量或感染有关。
2.3伊洛前列素(lloprost)该药是一种吸入给药的直接肺血管扩张剂,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肺内选择性,因而全身不良反应较少。
在证明对WHO功能分级III级或IV级PAH和不能行手术治疗的慢性血栓栓塞性PAH患者单药治疗以及与波生坦联合治疗均可有效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后,于2004年伊洛前列素作为第一个吸入性前列环素类似物被FDA批准应用于临床。
但到目前为止,吸入性伊洛前列素还未进行过与静脉给药依前列醇或静脉给药曲前列尼尔的比较研究[9]。
药学监护:伊洛前列素需要通过专有的雾化器给药,由于其半衰期较短,20~25min,故需每天多次吸入(6~9次),才能达到临床疗效。
如同吸入性曲前列尼尔一样,咳嗽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对不适合静脉给予前列环素类似物的患者可给予吸入性伊洛前列素。
2.4贝前列素贝前列素是一种口服有活性的前列环素类似物,半衰期较短(35-40min),口服后吸收迅速,尤其在空腹情况下吸收更迅速,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潮红。
目前贝前列素已在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批准治疗PAH。
贝前列素1995年在日本开始用于治疗PAH。
Vizza等[10]对8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和8例特发性PAH(IPAH)患者口服贝前列素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得到改善。
药学监护:贝前列素钠由于半衰期短,需多次给药,可能导致血药浓度不稳定,同时影响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目前长效制剂的口服贝前列素(TRK-100STP)已在进行相关临床研究[11、12]。
多项研究综合显示,单用贝前列素治疗PAH的短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没有更多的研究。
联合治疗可以利用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贝前列素联合西地那非成功治疗重度PAH的病例报道不少见[13]。
3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血管内皮素同功异构体内皮素1(ET-1)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收缩剂,并可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从而加速PAH的进展。
PAH患者循环血液中ET-1含量增高,而且增高的ET-1水平与特发性PAH患者的PVR相关[14]。
大部分ET-1与2个受体即内皮素A(ETA)和内皮素B(ETB)相结合。
激活仅存在于平滑肌细胞中的ETA受体可诱导血管收缩和细胞增生。
当激活平滑肌细胞中的ETB 受体时虽可诱导血管收缩,但同时激活存在于内皮细胞中的ETB受体则可产生血管扩张和清除ET-1的作用。
现已提出选择性ETA受体拮抗剂是否比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PAH有更大临床获益的问题,但如同大部分其他治疗PAH的药物一样尚未进行过直接比较研究,尤其是缺乏过硬临床终和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临床区别的结论是药物的安全性可能有所不同。
3.1波生坦(Bosentan)该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已有5个随机对照试验(Pilot、BREATHE-1、BREATHE-2、BREATHE-5、EARL Y)研究了波生坦对PAH(IPAH、结缔组织疾病相关PAH和艾森曼格综合症)的疗效结果显示波生坦可以改善运动耐力、功能分级、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参数和临床恶化的时间。
因此,波生坦于2002年被FDA批准可用于治疗WHO功能分级III级或IV级的PAH患者。
研究结果表明PAH患者在给予波生坦治疗16周后6分钟步行距离可得到显著增加[3]。
对有症状的PAH患者和不能行手术治疗的慢性血栓栓塞性PAH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波生坦可明显改善症状[15、16]。
由于左心心力衰竭时ET-1含量也有所升高,故有试验对左心系统疾病相关性PAH患者进行了波生坦治疗研究,试验结果未显示出临床获益,反而有与剂量相关的安全性担心,包括肝酶升高、液体潴留所致的心力衰竭恶化[17]。
药学监护:波生坦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肝功能损害。
FDA目前仅批准了波生坦125mg,每日2次的使用剂量。
通常在开始治疗的第1个月先给予62.5mg,每日2次,此后如果没有明显的转氨酶升高(小于正常上限的3倍)可逐渐滴定至125mg,每日2次。
儿童的剂量根据体重进行调整。
虽然已有不可逆肝脏毒性的报道,但一般情况下肝功能均可恢复正常。
其他的不良反应包括鼻充血和下肢水肿,这也是所有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常见的不良反应。
个别患者还有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和精子生成受损等不良反应。
3.2安贝生坦(ambrisentan)该药是一种非磺胺类、丙酸类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其对ETA和ETB受体选择性的比率是7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