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检测的原理

超声波检测的原理

超声波检测的原理

问题1:超声波检测的原理

回答:声波(频率可调的连续波)在被检工件内传播,当工件的厚度为超声波的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将引起共振,仪器显示出共振频率,若工件内存在缺陷则共振频率发生变化,利用共振频率之差,判断工件内部状态。

超声检测(UT)基本原理为:金属中有气孔、裂纹、分层等缺陷(缺陷中有气体)或夹杂,超声波传播到金属与缺陷的界面处时,就会全部或部分反射。反射回来的

超声波探伤仪的种类繁多,但在实际的探伤过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应用的最为广泛。一般在均匀的材料中,缺陷的存在将造成材料的不连续,这种不连续往往又造成声阻抗的不一致,由反射定理我们知道,超声波在两种不同声阻抗的介质的交界面上将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能量的大小与交界面两边介质声阻抗的差异和交界面的取向、大小有关。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目前便携式的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大部分是A扫描方式的,所谓A扫描显示方式即显示器的横坐标是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的传播时间或者传播距离,纵坐标是超声波反射波的幅值。譬如,在一个钢工件中存在一个缺陷,由于这个缺陷的存在,造成了缺陷和钢材料之间形成了一个不同介质之间的交界面,交界面之间的声阻抗不同,当发射的超声波遇到这个界面之后,就会发生反射(见图1 ),反射回来的能量又被探头接受到,在显示屏幕中横坐标的一定的位置就会显示出来一个反射波的波形,横坐标的这个位置就是缺陷在被检测材料中的深度。这个反射波的高度和形状因不同的缺陷而不同,反映了缺陷的性质。

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原理

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原理

1、超声波探伤仪原理超声检测1、什么是无损探伤/无损检测?:(1)无损探伤是在不损坏工件或原材料工作状态的前提下,包装机械对被检验部件的表面和内部质量进行检查的一种测试手段。(2)无损检测: Nondestructive Testing(缩写 NDT) 2、常用的探伤方法有哪些?答:无损检测方法很多据美国国家宇航局调研分析,认为可分为六大类约70余种。但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有:-超声检测 Ultrasonic Testing(缩写 UT);-射线检测Radiographic Testing(缩写RT);-磁粉检测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缩写 MT);-渗透检验 Penetrant Testing(缩写 PT);-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缩写 ET);非常规无损检测技术有:-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缩写 AE);-泄漏检测Leak Testing(缩写 UT);-光全息照相Optical Holography;-红外热成象Infrared Thermography;-微波检测 Microwave Testing 3、超声波探伤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超声波探伤仪的种类繁多,但在实际的探伤过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应用的最为广泛。一般在均匀的材料中,缺陷的存在将造成材料的不连续,这种不连续往往又造成声阻抗的不一致,由反射定理我们知道,超声波在两种不同声阻抗的介质的交界面上将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能量的大小与交界面两边介质声阻抗的差异和交界面的取向、大小有关。代孕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目前便携式的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大部分是A扫描方式的,所谓A扫描显示方式即显示器的横坐标是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的传播时间或者传播距离,纵坐标是超声波反射波的幅值。譬如,在一个钢工件中存在一个缺陷,由于这个缺陷的存在,造成了缺陷和钢材料之间形成了一个不同介质之间的交界面,交界面之间的声阻抗不同,当发射的超声波遇到这个界面之后,就会发生反射(见图1 ),反射回来的能量又被探头接受到,在显示屏幕中横坐标的一定的位置就会显示出来一个反射波的波形,横坐标的这个位置就是缺陷在被检测材料中的深度。这个反射波的高度和形状因不同的缺陷而不同,反映了缺陷的性质。 4、超声波探伤与X射线探伤相比较有何优的缺点?答:超声波探伤比X射线探伤具有较高的探伤灵敏度、周期短、成本低、灵活方便、效率高,对

超声诊断仪基本原理及其结构

江西中医学院计算机学院08生物医学工程2班黄月丹学号2 超声诊断仪原理及其基本结构 超声成像检查技术是指运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通过高科技电子工程技术对超声波发射、接收、转换及电子计算机的快速分析处理和显像,从而对人体软组织的物理特性、形态结构与功能状态作出判断的一种非创性检查技术。 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建立,70年代广泛发展应用的超声诊断技术,总的发展趋势是从静态向动态图像(快速成像)发展,从黑白向彩色图像过渡,从二维图像向三维图像迈进,从反射法向透射法探索,以求得到专一性、特异性的超声信号,达到定量化、特异性诊断的目的。80年代介入性超声逐渐普及,体腔探头和术中探头的应用扩大了诊断范围,也提高了诊断水平,90年代的血管内超声、三维成像、新型声学造影剂的应用使超声诊断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超声诊断仪的种类 (一) A型这是一种幅度调制超声诊断仪,把接收到的回声以波的振幅显示,振幅的高低代表回声的强弱,以波型形式出现,称为回声图,现已被B型超声取代,仅在眼科生物测量方面尚在应用,其优点是测量距离的精度高。(二) B型这是辉度调制型超声诊断仪,把接收到的回声,以光点显示,光点的灰度等级代表回声的强弱。通过扫

描电路,最后显示为断层图像,称为声像图。B型超声诊断仪由于探头和扫描电路的不同,显示的声像图有矩形、梯形和扇形。矩形声像图和梯形声像图用线阵探头实现,适用于浅表器官的诊断;扇形声像图用的探头有多种,机械扇扫探头、相控阵探头和凸阵探头均显示扇形声像图。前二种探头可由小的声窗窥见较宽的深部视野,适用于心脏诊断;后一种探头浅表与深部显示均宽广,适用于腹部诊断,有一种曲率半径小的凸阵探头,也可用小的声窗,窥见深部较宽的视野。 (三) M型 M型超声诊断仪是B型的一种变化,介于A型和B型之间,得到的是一维信息。在辉度调制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慢扫描电路,使辉度调制的一维回声信号,得到时间上的展开,形成曲线。用以观察心脏瓣膜活动等,现在M型超声已成为B型超声诊断仪中的一个功能部分不作为单独的仪器出售。(四) D型在二维图像上某点取样,获得多普勒频谱加以分析,获得血流动力学的信息,对心血管的诊断极为有用,所用探头与B型合用,只有连续波多普勒,需要用专用的探头。超声诊断仪兼有B型功能和D型功能者称双功超声诊断仪。(五)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具有彩色血流图功能,并覆盖在二维声像图上,可显示脏器和器官内血管的分布、走向,并借此能方便地采样,获得多普勒频谱,测得血流的多项重要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供诊断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一般均兼有B型、M型、D型和彩色血流图功能。(六) 三维超声诊断仪三维超声是建立在二维基础上,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基础上,配上数据采集装置,再加上三维重建软件,该仪器即有三维显示功能。(七) C型C型超声仪也是辉度调制型的一种,与B型不同的是其显示层面与探测面呈同等深度。超声诊断仪基本原理

超声波无损检测基础原理

第1章绪论 1.1超声检测的定义和作用 指使超声波与试件相互作用,就反射、透射和散射的波进行研究,对试件进行宏观缺陷检测、几何特性测量、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的检测和表征,并进而对其特定应用性进行评价的技术。 作用:质量控制、节约原材料、改进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 1.2超声检测的发展简史和现状 利用声响来检测物体的好坏 利用超声波来探查水中物体1910‘ 利用超声波来对固体内部进行无损检测 1929年,前苏联Sokolov 穿透法 1940年,美国的Firestone 脉冲反射法 20世纪60年代电子技术大发展 20世纪70年代,TOFD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字、自动超声、超声成像 我国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范围 专业队伍理论及基础研究标准超声仪器 差距 1.3超声检测的基础知识 次声波、声波和超声波 声波:频率在20~20000Hz之间次声波、超声波 对钢等金属材料的检测,常用的频率为0.5~10MHz 超声波特点: 方向性好 能量高 能在界面上产生反射、折射、衍射和波型转换 穿透能力强 超声检测工作原理 主要是基于超声波在试件中的传播特性 声源产生超声波,采用一定的方式使超声波进入试件; 超声波在试件中传播并与试件材料以及其中的缺陷相互作用,使其传播方向或特征被改变; 改变后的超声波通过检测设备被接收,并可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根据接收的超声波的特征,评估试件本身及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的特性。 超声检测工作原理 脉冲反射法: 声源产生的脉冲波进入到试件中——超声波在试件中以一定方向和速度向前传播——遇到两侧声阻抗有差异的界面时部分声波被反射——检测设备接收和显示——分析声波幅度和位置等信息,评估缺陷是否存在或存在缺陷的大小、位置等。 通常用来发现和对缺陷进行评估的基本信息为: 1、是否存在来自缺陷的超声波信号及其幅度; 2、入射声波与接收声波之间的传播时间; 3、超声波通过材料以后能量的衰减。 超声检测的分类 原理:脉冲反射、衍射时差法、穿透、共振法 显示方式:A 、超声成像(B C D P) 波型:纵波、横波、表面波、板波

磁粉探伤和超声波探伤原理

有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工件被磁化后,当缺陷方向与磁场方向成一定角度时,由于缺陷处的磁导率的变化,磁力线逸出工件表面,产生漏磁场,吸附磁粉形成磁痕。用磁粉探伤检验表面裂纹,与超声探伤和射线探伤比较,其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缺陷容易辨认。但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检验铁磁性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 技术文章 >> 正文 磁粉探伤的原理 我要打印 IE收藏放入公文包我要留言查看留言 切割设备网:利用在强磁场中,铁磁性材料表层缺陷产生的漏磁场吸附磁粉的现象而进行的无损检验法,称磁粉探伤。 磁粉探伤原理:首先将被检焊缝局部充磁,焊缝中便有磁力线通过。对于断面尺寸相同、内部材料均匀的焊缝,磁力线的分布是均匀的。当焊缝内部或表面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时,磁力线将绕过磁阻较大的缺陷产生弯曲。此时在焊缝表面撒上磁粉,磁力线将穿过表面缺陷上的磁粉,形成“漏磁”。根据被吸附磁粉的形状、数量、厚薄程度,便可判断缺陷的大小和位置。内部缺陷由于离焊缝表面较远,磁力线在其上不会形成漏磁,磁粉不能被吸住,无堆积现象,所以缺陷无法显露。 超声波探伤仪 运用超声检测的方法来检测的仪器称之为超声波探伤仪。它的原理是: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传播时,材料的声学特性和内部组织的变化对超声波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超声波受影响程度和状况的探测了解材料性能和结构变化的技术称为超声检测。超声检测方法通常有穿透法、脉冲反射法、串列法等。 说白了就是变频原理

超声波探伤技术简介 1、超声检测 超声波检测是无损检测方法之一,无损检测是在不破坏前提下,检查工件宏观缺陷或测量工件特征的各种技术方法的统称。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有:超声检测Ultrasonic Testing(缩写UT);射线检测Radiographic Testing(缩写RT);磁粉检测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缩写MT);渗透检验Penetrant Testing (缩写PT);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 (缩写ET); 2、超声波探伤仪 运用超声检测的方法来检测的仪器称之为超声波探伤仪。它的原理是: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传播时,材料的声学特性和内部组织的变化对超声波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超声波受影响程度和状况的探测了解材料性能和结构变化的技术称为超声检测。超声检测方法通常有穿透法、脉冲反射法、串列法等。 PXUT-350 1、检测范围0.0-5000.0mm 2、工作频率 3、增益调节 4、 波形显示 3、衰减控制 4、垂直性误差≤3% 5、水平性误差≤0.3% 6、抑制电平 7、探伤灵敏度余量≥60dB 8、脉冲移位 9、使用电源7.2VDC,220VAC 10、外形尺寸250×140×50 11、备注全国服务,上门调试培训。如有特殊需要,特聘上海铁路局机务系统无损检测设备服务中心工程师,上门培训指导。探伤工艺乃保证质量的重中之重,选购信誉好,产品好的商家尤为重要。 12、产品介绍PXUT-350全数字智能超声波探伤仪采用新型超大屏幕高亮度EL显示器件(6.5"高亮场致发光显示器),仪器造型优美,体积小巧,屏幕超大,强光下无需遮光也能清晰显示,仪器功能实用,性能稳定,操作简便,是一款性能价格比非常优异的笔记本式全数字智能超声波探伤仪。 13、产地中国 回答者:Eisenhower314 - 魔法学徒一级5-18 11:23 PXUT系列超声波探伤仪是南通友联生产的主要机型,我用其中的几款。 工作原理一两句说不清楚,我就简单说一下吧。 首先,超声波,探伤仪发射出电脉冲,通过屏蔽传输线给探头上的压电晶片(换能器)两个

超声波探伤方法原理及应用

超声波探伤方法原理及应用 【摘要】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实践,着重阐述超声波探伤在建筑钢结构中检测焊缝内部缺陷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无损检测;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 1.建筑钢结构焊缝类型及焊缝内部缺陷 1.1焊缝类型及剖口型式 建筑钢结构体系主要有两种:门式钢架体系和网架空间结构体系,其中以门式钢架体系居多。其焊缝类型主要有对接焊缝和T型焊缝两种。对接焊缝是指将两母材置于同一平面内(或曲面内)使其边缘对齐,沿边缘直线(或曲线)进行焊接的焊缝:T型焊缝是指两母材成T字形焊接在一起的焊缝。为了保证焊缝部位两母材在施焊后能完全熔合,焊接前应根据焊接工艺要求在接头处开出适当的坡口,钢结构焊缝常见的坡口形式主要有c型(薄板对接)、V型(中厚板对接)、X 型(厚板对接)、单V型(T型连接)和K型(T型连接)等。 1.2常见内部缺陷 由于在焊接过程中受焊接工艺、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钢结构焊缝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内部缺陷。常见的内部缺陷有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和裂纹等。在缺陷性质上,单个气孔、点状夹渣属一般缺陷,对焊缝整体强度影响较小;群状气孔或不规则状夹渣、未焊透、未熔合、裂纹属严重缺陷,会严重降低焊缝整体强度等性能。 2.超声波探伤方法原理及分类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波经过不同的介质产生反射的特性。超声波通过构件检测表面的耦合剂进入构件,在构件中传播,碰到缺陷或构件底面就会反射回至探头,根据反射波在超声波探伤仪荧光屏中的位置及波幅高度就可计算出其位置及大小。根据波形显示的不同,超声波探伤仪分为A型、B型、C型,常见的是A型脉冲反射式探伤仪。 3.超声波探伤在建筑钢结构中的应用 3.1超声波探伤的主要要求 3.1.1探伤人员的要求 探伤人员必须取得相应检测方法的等级资格证书,3级为最高,2级次之,1级为最低。 3.1.2探测面的选择 根据构件的形状、焊接工艺、可能产生的缺陷部位、缺陷的延展方向及焊缝要求的经验等级等来选取探测面。 3.1.3探头频率及角度(K值或折射角β)的选择 探头频率高,衰减大,穿透力差,不宜用于厚板构件焊缝的检测。但频率高,分辨率高,因此在穿透能力允许下,频率选得愈高愈好。一般选用2-5MHz探头,推荐使用2-2.5MHz探头。探头角度一般根据材料厚度、焊缝坡口型式及预计主要缺陷种类来选择,由于建筑钢结构的板材厚度一般不大,推荐使用K2.0(β600)或K2.5(β700)。 3.1.4耦合剂的选择 必须具有良好的透声性和适宜的流动性,对材料和人体无害,且价廉易取,建议使用洗洁精。

超声波检测原理

超声波检测原理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一、超声波检测原理: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材料及其缺陷的声学性能差异对超声波传播波形反射情况和穿透时间的能量变化来检验材料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脉冲反射法在垂直探伤时用纵波,在斜射探伤时用横波。脉冲反射法有纵波探伤和横波探伤。在超声波仪器示波屏上,以横坐标代表声波的传播时间,以纵坐标表示回波信号幅度。对于同一均匀介质,脉冲波的传播时间与声程成正比。因此可由缺陷回波信号的出现判断缺陷的存在;又可由回波信号出现的位置来确定缺陷距探测面的距离,实现缺陷定位;通过回波幅度来判断缺陷的当量大小。 二、超声波检测步骤 1、检测前的准备 ①熟悉被捡工件(工件名称、材质、规格、坡口形式、焊接方法、热处理状态、工件表面状态、检测标准、合格级别、检测比例等); ②选择仪器和探头(根据标准规定及现场情况,确定探伤仪、探头、试块、扫描比例、探测灵敏度、探测方式) ③仪器的校准(在仪器开始使用时,在对比试块或其他等效试块上对扫描线、灵敏度进行校验,对仪器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进行测定。) ④探头的校准(进行前沿、折射角、主声束偏离、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校准。)⑤仪器的调整(时基线刻度可按比例调节为代表脉冲回波的水平距离、深度或声程。) 2、检测操作 ①母材的检验:检验前应测量管壁厚度,至少每隔90°测量一点,以便检验时参考。将无缺陷处二次底波调节到荧光屏满刻度做为检测灵敏度;

②焊接接头的检验:扫查灵敏度应不低于评定线(EL线)灵敏度,探头的扫查速度不应超过150mm/s,扫查时相邻两次探头移动间隔应保证至少有10%的重叠。 3、检验结果及评级:根据缺陷性质、幅度、指示长度依据相关标准评级。 4、出具检测报告 注:有超标缺陷的焊接接头,其返修部位及返修时受影响的区域,均应按原检验条件进行复检

超声波探伤原理

[关闭] 超声波探伤原理 2007-4-24 10:49:00 表面波检测球销表面裂纹原理:表面波是超声波的一种,仅在物体表面浅层进行传播,其能量主要集中在深度小于两倍声波波长的表面浅层。在超声波探伤中,探头是关键部件。除它自身性能外,它与球销表面的接触状况对探测信号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昨天,上海市政养护管理有限公司卢浦大桥分公司的两位师傅,在四周封闭的卢浦大桥钢拱内部,沿着台阶上上下下忙了一天,目的是给卢浦大桥进行“体检”―――用超声波探伤仪对钢结构的大桥焊缝进行检测,“探伤仪是利用超声波会在材料介质上产生反射声波的原理, 所谓“探伤”,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介质中传播时,遇到不同材料介质会显示出不同的声学传播特征的原理,对大桥钢结构焊缝做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焊缝可能出现的隐患。年开始,市政养护部门开始采用人工观察和超声波“探伤”相互结合的方法,对大桥钢结构的焊缝进行检查和测试。 对卢浦大桥钢结构焊缝进行检查和测试。超声波探伤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介质中传播时,遇到不同材料介质会显示出不同的声学传播特征的原理,及时发现焊缝是否有开裂、夹灰和空隙等缺陷。目前,大桥探伤测试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 当前,实用的连铸坯表面缺陷检测方法有:光学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涡流检测法等,本文将重点介绍光学法和涡流检测法。 2 涡流检测法原理、结构、主要技术指标、探伤工艺及设备报价1) 涡流检测法

北京设计院徐斌工程师的一句话,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凯晨,是用机械加工原理修建出的土建工程”。为此,工程总包单位专门聘用获得过国家资格认证的焊工进行焊接工作,保证对重点部位进行超声波“焊缝探伤”一次通过。 检测人员所采用检验工艺的理论依据是几何聚焦原理,这是一种近似的几何运算,在进行实际检验时可能存在一些偏差。水浸聚焦探伤中,探头是通过水耦合到工件上的。声波在进入工件之前,在水中要走一段距离。代表超声波遇到工件后进一步会聚形成的二次焦距。 据介绍,这套名为“MS-32nC型192通道超声波钢板探伤设备”的仪器,可针对最大宽度为3.8米的宽厚钢板进行自动检测,该设备运用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一旦遇到有缺陷部位就会产生反射回波的原理,来检测材料内部是否完全均匀; 这套名为"MS-32nC型192通道超声波钢板探伤设备"的仪器,可针对最大宽度为3.8米的宽厚钢板进行自动检测,是目前国内通道最多、可检测钢板宽度最大的探伤设备。而这一设备运用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一旦遇到有缺陷部位就会产生反射回波的原理,来检测材料内部是否完全均匀, 原理和分类触摸屏系统一般包括两个部分: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屏控制器。表面声波性能稳定、易于分析,并且在横波传递过程中具有非常尖锐的频率特性,近年来在无损探伤、造影和退波器等应用中发展很快。这种触摸屏的显示屏四角分别设有超声波发射换能器及接收换能器,能发出一种超声波并覆盖屏幕表面。 然而,再热也得挺过去,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夏天钢轨极易变形,加上南站新设备刚刚投入使用,稳定性较差,所以必须坚持每天检修。然后是做“CT”用超声波探伤仪探测看不见的内伤。

超声波无损检测概述

超声波无损检测概述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超声波无损检测概述

2.2 国内研究情况 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模拟超声检测设备并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上世纪80 年代初,我国研制生产的超声波探伤设备在测量精度、放大器线性、动态范围等主要技术指标方面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3]。80 年代末期,随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我国开始了数字化超声检测装置的研制。近年来,我国的数字化超声检测装置发展迅速,已有多家专业从事超声检测仪器研究、生产的机构和企业(如中科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汕头超声研究所、南通精密仪器有限公司、鞍山美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1]。目前,国内的超声超声检测装置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另外,国内许多领域(如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核电站、铁道部等)的大型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成套设备和检测技术(如相控阵超声检测设备与技术和TOFD 检测设备与技术),既完善了国内的超声检测设备,又促进了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5]。 2.3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依赖于具体检测工件的检测工艺和方法,同时,超声检测还存在检测的可靠性,缺陷的定量、定性、定位以及缺陷检出概率、漏检率、检测结果重复率等问题,这些对超声检测仪器的研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克服传统接触式超声检测的不足,人们开始探索非接触式超声检测技术,提出了激光超声、电磁超声、空气耦合超声等。为提高检测效率,发展了相控阵超声检测。随着机械扫描超声成像技术的成熟,超声成像检测也得到飞速发展。目前,超声检测仪器已明显向检测自动化、超声信号处理数字化、诊断智能化、多种成像技术的方向发展[5-7]。 3.超声波检测的基本原理 3.1超声波无损检测基本介绍 超声检测(UT)是超声波在均匀连续弹性介质中传播时,将产生极少能量损失;但当材料中存在着晶界、缺陷等不连续阻隔时,将产生反射、折射、散射、绕射和衰减等现象,从而损失比较多的能量,使我们由接收换能器上接收的超声波信号的声时、振幅、波形或频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测定这些变化就

超声波探伤原理

超声波探伤原理 目前,运用数字式数据处理比模拟电子技术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随着探伤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处理与分析已不再仅仅是辅助技术,而是一种基本技术。高性能的A/D转换器和高效率的微处理器的问世,将不断地取代模拟电子的技术,尤其在高频领域应用模拟电子技术明显受到限制。数字化超声波探伤使测试系统开拓了新的检测能力。 数字化超声波探伤仪的整个系统由计算机(工控机IPC)作为主机(上位机),以单片机芯片为主构成的四块专用板卡及系统构成及通用的开关量I/O板卡组成下位机,统一控制管理超声系统(见下图)。 工控机管理的数字式超声探伤系统结构 系统程序流程:系统上电运行探伤操作程序→IPC机送下位机初始数据→中断响应进入缺陷判断报警程序→IPC机读取底波峰值电压VB,缺陷波峰值电压VF,底波距发射的时间TF信号及一组高速采样数据→分析计算处理数据→符合缺陷判断条件报警→显示屏上画出高速采样波形→调整后的闸门和衰减量等参数存储,待下一循环送出→返回探伤操作程序,并等待响应下一次中断。 由此,可见计算机与传统的超声检测系统相结合时,是超声检测技术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一个突破,因为它具有了以下的特点: 1.计算机控制的超声检测系统可自动选择检测参数

2.相互校正自动选择操作工艺 3.自动记录数据 4.进行换能器的自动补偿和检测结果的自动判断 从而实现自动判伤,自动读出和显示缺陷位置与当量值,并存储和打印输出探伤报告,大大地提高了探伤结果的可信度。 数字超声波探伤仪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研究其适应性强,灵敏性高。我段自2000年引进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后,使我段在SS7型电力机车检修中车轴及轮箍的缺陷检测得率大有提高,尤其是同型机车且均运营在南昆线上,昆明机务段已有几起崩箍事故发生,而我段还无一类似事故。这是因为我段在事故发生前将缺陷检出,从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如我段在2000年检测出12个轮箍有超限缺陷,2001年检测出13个轮箍有缺陷,3条车轴有裂纹。由此可见,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的缺陷检出可信度是模拟超声波探伤仪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发展数字式超声波检测技术在机车检测领域的应用是极其重要的。

超声波提取原理、特点与应用介绍

超声波提取原理、特点与应用介绍 超声波指频率高于20KHz,人的听觉阈以外的声波。 超声波提取在中药制剂质量检测中(药检系统)已广泛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应用超声波处理的有232个品种,且呈日渐增多的趋势。 近年来,超声波技术在中药制剂提取工艺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超声波技术用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作为中药制剂取工艺的一种新技术,超声波提取具有广阔的前景。 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的机械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通过增大介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大介质的穿透力以提取生物有效成分。 1、提取原理 (1)机械效应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可以使介质质点在其传播空间内产生振动,从而强化介质的扩散、传播,这就是超声波的机械效应。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一种辐射压强,沿声波方向传播,对物料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可使细胞组织变形,植物蛋白质变性;同时,它还可以给予介质和悬浮体以不同的加速度,且介质分子的运动速度远大于悬浮体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在两者间产生摩擦,这种摩擦力可使生物分子解聚,使细胞壁上的有效成分更快地溶解于溶剂之中。 (2)空化效应通常情况下,介质内部或多或少地溶解了一些微气泡,这些气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当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由于定向扩散(rectieddiffvsion)而增大,形成共振腔,然后突然闭合,这就是超声波的空化效应。这种气泡在闭合时会在其周围产生几千个大气压的压力,形成微激波,它可造成植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破裂,而且整个破裂过程在瞬间完成,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3)热效应和其它物理波一样,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也是一个能量的传播和扩散过程,即超声波在介质的传播过程中,其声能不断被介质的质点吸收,介质将所吸收的能量全部或大部分转变成热能,从而导致介质本身和药材组织温度的升高,增大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速度。由于这种吸收声能引起的药物组织内部温度的升高是瞬间的,因此可以使被提取的成分的生物活性保持不变。 此外,超声波还可以产生许多次级效应,如乳化、扩散、击碎、化学效应等,这些作用也促进了植物体中有效成分的溶解,促使药物有效成分进入介质,并于介质充分混合,加快了提取过程的进行,并提高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2、超声波提取的特点 (1)超声波提取时不需加热,避免了中药常规煎煮法、回流法长时间加热对有效成分的不良影响,适用于对热敏物质的提取;同时,由于其不需加热,因而也节省了能源。 (2)超声波提取提高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节省了原料药材,有利于中药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3)溶剂用量少,节约了溶剂。 (4)超声波提取是一个物理过程,在整个浸提过程中无化学反应发生,不影响大多数药物有效成分的生理活性。 (5)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有利于进一步精制。 3、超声波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方面的应用 与水煎煮法对比,采用超声波法对黄芩的提取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与常规煎煮法相比,提取时间明显缩短,黄芩苷的提取率升高;超声波提取10、20、40、60min均比煎煮法提取3h的提取率高。 应用超声波法对槐米中主要有效成分芦丁的提取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槐米30min所

超声检查方法

! 超声检查方法 第一节:超声检查基本方法 一、检查前病人准备 1、空腹:适用于腹部脏器检查一般应空腹>12h。 2、适当充盈膀胱:适用于盆腔脏器观察。 3、肠道准备-灌肠:适用于经直肠观察。 4、其它特殊要求。 二、医生准备 # 了解病史,化验结果,其它影像资料,及至查体,仪器工作条件及调节: 1、使用频率的要求:胸腹部:-或-,浅表器官:-或-,颅脑:-。 2、扫描方式及探头选择:心脏:相控阵探头、扇扫;腹部:凸阵探头、弧形扫描;浅 表器官:线阵探头、矩形。 3、灵敏度调节:总增益与时间增益补偿(TGC),TGC调节使不同深度的图像清晰、不 失真,要求:图像完整均匀。 4、探查深度选择 三、病人体位:仰卧位(最常用)、侧卧位、俯卧位、坐位、半坐位。 四、超声检查的基本手法 首先:藕合剂的使用,排除探头与皮肤之间空气,减少反射折射。 。 手法:1、顺序连续平行断面法或编织法。 2、定点侧动探头扫查法。 3、十字交叉扫查法。 以求获得完整图像,增强立体概念,不遗漏病变,尽量避免超声盲区。 五、常用超声图像断面与图像方位 1、常用断面:纵断面(失状断面)、横断面、斜断面、冠状断面 横断面纵断面冠状断面 图左人体左人体头(上)人体头(上) ; 图右人体右人体足(下)人体足(下) 图上人体前(浅)人体前(浅)左侧时,图上-左 图下人体后(深)人体后(深)图下-右 右侧时,图上-右 图下-左 六、超声观察的基本内容 1、定位 2、大小 3、外形 4、边缘轮廓、被膜 5、内部回声,包括:强、较强、等回声、低、无 6、后壁后方回声 7、毗邻关系 8、位置及活动度 9、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 第二节:颅脑的超声检查 [ 主要适用于新生儿、婴幼儿 一、适应症 1、颅内出血(包括新生儿颅内出血、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出血) 2、脑 积水 3、脑梗塞与脑软片 4、囊肿性占位 5、脑脓肿 6、脑肿瘤 7、介入性超声应用

超声波的检测原理反射折射

2超声波及超声检测原理 2. 1超声波的基本性质 通常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20KHz 之间,把超过20KHz 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在本质上是一种机械波,所以它的产生必须依赖两个条件,一是有机械振动的声源,二是有能够传播振动的弹性介质。 波的种类是根据介质质点的震动方向和波动传播方向的关系来区分的。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形有许多种,有纵波、横波、表面波等。 2.1.1超声场的特征量 充满超声波的空间叫做超声场。声压、声强度、声阻抗是描述超声场特征的几个重要物理量。 a.声压 超声场中某一点在某一瞬间所具有的压强与没有超声场存在时的静态压强之差被称为声压,常用P 表示,单位为帕。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每一点的声压随着时间t 、距离x 而变化,其公式为: pcv c x t w Awp p =--=)(sin 式中P 为介质的密度、必为介质的角频率C 为超声波在介质中的波速,v 为介质质点的振动速度。可见声压的绝对值与波速以及角频率成正比。 b.声强度 在垂直于超声波方向上的单位面积内通过的声能量被称为声强度,也 称声强。 式中A 为超声波的振幅。从公式可见声强与质点振动的位移振幅的平方成正比,与质点振动的角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C.声阻抗 从声压的公式可见,在同一声压下辉越大,质点振动速度就越小,反之亦然,它反映了声学特性,故将声的乘积作为介质的声阻抗,以符号Z 表示。 2. 1. 2超声波的速度及波长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弹性模量及介质的密度有关,对一定的介质其弹性模量和密度为常数,故声速也是常数。不同的介质有不同的声速。超声波的频率、波长和声谏之间的关系如下: 其中入超声波的波长、c 为超声波的速度、f 为超声波的频率。

超声波检测原理

一、超声波检测原理: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材料及其缺陷的声学性能差异对超声波传播波形反射情况和穿透时间的能量变化来检验材料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脉冲反射法在垂直探伤时用纵波,在斜射探伤时用横波。脉冲反射法有纵波探伤和横波探伤。在超声波仪器示波屏上,以横坐标代表声波的传播时间,以纵坐标表示回波信号幅度。对于同一均匀介质,脉冲波的传播时间与声程成正比。因此可由缺陷回波信号的出现判断缺陷的存在;又可由回波信号出现的位置来确定缺陷距探测面的距离,实现缺陷定位;通过回波幅度来判断缺陷的当量大小。 二、超声波检测步骤 1、检测前的准备 ①熟悉被捡工件(工件名称、材质、规格、坡口形式、焊接方法、热处理状态、工件表面状态、检测标准、合格级别、检测比例等); ②选择仪器和探头(根据标准规定及现场情况,确定探伤仪、探头、试块、扫描比例、探测灵敏度、探测方式) ③仪器的校准(在仪器开始使用时,在对比试块或其他等效试块上对扫描线、灵敏度进行校验,对仪器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进行测定。) ④探头的校准(进行前沿、折射角、主声束偏离、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校准。) ⑤仪器的调整(时基线刻度可按比例调节为代表脉冲回波的水平距离、深度或声程。) 2、检测操作

①母材的检验:检验前应测量管壁厚度,至少每隔90°测量一点,以便检验时参考。将无缺陷处二次底波调节到荧光屏满刻度做为检测灵敏度; ②焊接接头的检验:扫查灵敏度应不低于评定线(EL线)灵敏度,探头的扫查速度不应超过150mm/s,扫查时相邻两次探头移动间隔应保证至少有10%的重叠。 3、检验结果及评级:根据缺陷性质、幅度、指示长度依据相关标准评级。 4、出具检测报告 注:有超标缺陷的焊接接头,其返修部位及返修时受影响的区域,均应按原检验条件进行复检

超声波检测的基本方法 a

超声波检测的基本方法 利用超声波在物体中的多种传播特性,例如反射与折射、衍射与散射、衰减、谐振以及声速等的变化,可以应用于无损地测知物体的几何尺寸、表面与内部缺陷、显微组织的变化等多种应用。 在工业超声波检测中,主要利用纵波、横波、瑞利波、兰姆波、爬波以及新型的导波等各种不同波型的超声波,例如利用纵波检测锻铸件及型材、复合板材的内部缺陷,利用横波检测焊缝、管材以及在工件内倾斜取向的缺陷,利用瑞利波检测工件的表面缺陷,利用兰姆波检测薄金属板材、细棒和薄壁管,利用爬波检测工件表面下的近表层缺陷,利用导波进行长距离管线检测等等。因此,超声波检测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金属、非金属,锻件、铸件、焊接件、型材、胶接结构与复合材料、紧固件等等。 超声波检测的优点是穿透力强、设备轻便、检测成本低、检测效率高,能即时知道检测结果(实时检测),能实现自动化检测和实现永久性记录,在缺陷检测中对危害性较大的裂纹类缺陷特别敏感等等。 超声波检测的缺点是通常需要耦合介质使声能透入被检物,需要有参考评定标准,特别是显示的检测结果不够直观,因而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较高要求等等,此外,对于小而薄或者形状较复杂,以及粗晶材料等的工件检测还存在一定困难。 此外,根据超声检测的结果判断缺陷的性质(定性)问题尚未很好解决,目前还主要是依靠检测人员的实践经验、技术水平以及对被检工件的材料特性、加工工艺特点、使用状况等的了解来进行综合的主观判断。

工业超声波检测方法的一般原理与分类 一.根据采用超声波的种类分类 (一)脉冲波法:超声波探头激发的是脉冲超声波,这是具有一定持续时间、按一定重复频率间歇发射的超声波,通常具有较大的频带宽度。 (1)脉冲波反射法:在超声波检测时,向被检对象发射脉冲超声波,利用超声波的反射特性,根据有无缺陷回波或工件底面反射回波、回波幅度的大小、回波信号数量、回波在示波屏时基线上的位置以及回波包络形状变化等对被检对象的质量情况进行评价。 超声波脉冲反射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包括一次脉冲反射法和多次脉冲反射法,前者利用一次回波脉冲,后者则利用超声波脉冲波在工件中多次反射形成的多次回波脉冲来进行评价。 (2)脉冲波穿透法:在超声波检测时,由一个探头向被检对象发射脉冲超声波,用另一个探头在适当位置接收穿越材料的超声波,根据接收的超声信号强弱来评价被检对象有无缺陷及缺陷严重程度等情况。 在利用脉冲波穿透法时,甚至可以将仪器简化成电表指示(或者更简单的是声音-声调变化指示)而省掉示波管显示系统。

超声波探伤实验报告

超声波探伤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超声波探伤的基本原理; 2.掌握超声波探伤仪器的各个旋钮的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 3.了解超声检测仪的使用规范 。 二、实验设备和器材 1.超声检测仪 2.直探头和斜探头 3.耦合剂:甘油 4.试块和试件 三、实验内容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探头发射超声波扫描试件内部,在荧光屏上可得到工件两界面(表面及底面)的反射波,如工件内部有缺陷,则缺陷将产生缺陷反射回波并显示在两界面波之间。缺陷波峰距两界面波之间的距离即缺陷至两界面之间的距离,缺陷大小及性质可按相关标准确定。 1、超声波探伤原理 (1)超声波的传播特性 声波是由物体的机械振动所发出的波动,它在均匀弹性介质中匀速传播,其传播距离与时间成正比。当声波的频率超过20000赫时,人耳已不能感受,即为超声波。声波的频率、波长和声速间的关系是: f c =λ (1) 式中 λ——波长;c ——波速;f ——频率。 由公式可见,声波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超声波则具有很短的波长。 超声波探伤技术,就是利用超声波的高频率和短波长所决定的传播特性。即: 1)具有束射性(又叫指向性),如同一束光在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可以定向控制。 2)具有穿透性,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穿透能力越强,因此可以探测很深(尺寸大)的零件。穿透的介质超致密,能量衰减越小,所以可用于探测金属零件的缺陷。 3)具有界面反射性、折射性,对质量稀疏的空气将发生全反射。声波频率越高,它的传播特性越和光的传播特性接近。如超声波的反射、折射规律完全符合光的反射、折射规律。

利用超声波在零件中的匀速传播以及在传播中遇到界面时发生反射、折射等特性,即可以发现工件中的缺陷。因为缺陷处介质不再连续,缺陷与金属的界面就要发生反射等。如图1所示超声波在工件中传播,没有伤时,如图1a ,声波直达工件底面,遇界面全反射回来。当工件中有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伤,声波遇到伤界面也反射回来,如图1b 。当伤的形状和位置决定界面与声波传播方向有角度时,将按光的反射规律产生声波的反射传播。 2、超声波探伤仪的工作原理 超声波探伤仪首先是个超声波发生器,它利用交流电源和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脉冲,并可根据探伤要求调节脉冲的频率及发射能量。超声波探伤仪还具有将接受到的电脉冲依其能量的大小、时间的先后通过荧光显示屏显示出来的功能。其工作原理示于图2。发生器使示波管产生水平扫描线(一条亮线,代表时间轴),接收放大器使接受到的脉冲信号作用于示波管的垂直偏转板,并按信号收到的时间先后将水平扫描线的相应部位拉起脉冲值。始脉冲是仪器发射出去的原始脉冲信号,伤脉冲是超声波自工件内缺陷处返回的脉冲信号,底脉冲则是超声波自工件底部返回来的脉冲信号。由于超声波在工件内是匀速传播的,因此在工件内走过的路程越长,返回的时间越晚,所以底脉冲要比伤脉冲出现的晚,它们在荧光屏上的水平距离反应了超声波在工件内走过的距离。因此有: a b b I d = 则 I b b d a ?= (2) 式中:d ——工件表面至缺陷的距离。 I ——沿探测方向的工件厚度。 b ——伤脉冲到始脉冲的扫描刻度。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是有能量衰减的。走过的距离越长,反射回来的能量也越小,表现在接收回来的脉冲高度要减少。如果伤较小,少量超声波自伤处反射回来,将有一个矮的伤脉冲,此时大部分能量抵达工件底面,底脉冲仍较高。如果伤面积很大,则伤脉冲就会高,相应的底脉冲就会很小。如遇到伤很大,或其界面又不垂直于超声波入射的方向(如图1c ),则伤脉冲没有(反射波收不到),底脉冲也可能没有。 图1 超声波在工件中的传播

超声波检测原理

超声波检测原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一、超声波检测原理: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材料及其缺陷的声学性能差异对超声波传播波形反射情况和穿透时间的能量变化来检验材料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脉冲反射法在垂直探伤时用纵波,在斜射探伤时用横波。脉冲反射法有纵波探伤和横波探伤。在超声波仪器示波屏上,以横坐标代表声波的传播时间,以纵坐标表示回波信号幅度。对于同一均匀介质,脉冲波的传播时间与声程成正比。因此可由缺陷回波信号的出现判断缺陷的存在;又可由回波信号出现的位置来确定缺陷距探测面的距离,实现缺陷定位;通过回波幅度来判断缺陷的当量大小。 二、超声波检测步骤 1、检测前的准备 ①熟悉被捡工件(工件名称、材质、规格、坡口形式、焊接方法、热处理状态、工件表面状态、检测标准、合格级别、检测比例等); ②选择仪器和探头(根据标准规定及现场情况,确定探伤仪、探头、试块、扫描比例、探测灵敏度、探测方式) ③仪器的校准(在仪器开始使用时,在对比试块或其他等效试块上对扫描线、灵敏度进行校验,对仪器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进行测定。) ④探头的校准(进行前沿、折射角、主声束偏离、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校准。)⑤仪器的调整(时基线刻度可按比例调节为代表脉冲回波的水平距离、深度或声程。) 2、检测操作

①母材的检验:检验前应测量管壁厚度,至少每隔90°测量一点,以便检验时参考。将无缺陷处二次底波调节到荧光屏满刻度做为检测灵敏度; ②焊接接头的检验:扫查灵敏度应不低于评定线(EL线)灵敏度,探头的扫查速度不应超过150mm/s,扫查时相邻两次探头移动间隔应保证至少有10%的重叠。 3、检验结果及评级:根据缺陷性质、幅度、指示长度依据相关标准评级。 4、出具检测报告 注:有超标缺陷的焊接接头,其返修部位及返修时受影响的区域,均应按原检验条件进行复检

电磁超声无损检测的原理及其应用

电磁超声无损检测的原理及其应用 200字摘要:电磁超声(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以下简称EMAT)是无损检测领域出现的新技术,该技术利用电磁耦合方法激励和接受超声波。与传统的超声检测技术相比,它具有精度高、不需要耦合剂、非接触、适于高温检测以及容易激发各种超声波形等优点。在工业应用中,电磁超声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其缺点为换能效率低,信号微弱,需要在检测中克服。本文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电磁超声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并简单介绍该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几种典型应用。 关键词:电磁超声;无损检测;工业应用 1 引言 无损探伤方法多种多样,常规的5种技术(超声、射线、渗透、磁粉、涡流)已经日趋成熟,在当今的工业应用中起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例如全息、热成像、声振等。它们以其物理性质及原理的特殊性,在一些场合发挥着重要功能,与常规方法相辅相成,电磁超声无损检测技术便是其中的一种。 2 电磁超声的原理和特点 2.1超声波的工作原理 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机械波,由于超声波频率高、波长短,因此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和穿透能力,且由于超声波能量大,方便检测,因此可以用来实现无损检测。具体工过程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a.声源产生超声波,采用一定的方式使超声波进入试件; b. 超声波在试件中传播并与试件材料以及其中的缺陷相互作用,使其传播方向或特征被改变; c. 改变后的超声波通过检测设备被接收,并可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d. 根据接收的超声波的特征,评估试件本身及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的特性。 一般来说,为保证充分的声耦合,在检测时需要有耦合剂(机油或水等)填充检测探头和被检查表面之间的空隙。 2.2电磁超声的产生机理 处于交变磁场中的金属导体,其内部将产生涡流,同时由于任何电流在磁场中收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金属介质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将产生应力波,频率在超声波范围内的应力波即为超声波。于此相反,由于此效应呈现可逆性,返回声压使质点的振动在磁场作用下也会使涡流线圈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接收装置进行接收并放大显示。我们把用这种方法激发和接收的超声波称为电磁超声。 在上述方法中,换能器已经不单单是通交变电流的涡流线圈以及外部固定磁场的组合体,金属表面也是换能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和声的转换是靠金属表面来完成的。电磁超声只能在导电介质上产生,因此电磁超声只能在导电介质上获得应用。 2.3电磁超声的基本结构 由上所述,电磁超声检测装置主要由高频线圈、外加磁场、试件本身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超声波检测实验

超声波检测实验 一、实验目标 1)了解超声波探伤仪的原理并学会使用CTS-22型超声波探伤仪 2)掌握现场测试超声仪器性能的基本方法,包括:垂直线性、水平线性、探伤仪与仪器的组合性能。 3)初步学会超声波探伤 二、实验仪器设备 CTS-22型超声波探伤仪1台 直探头1只 平面锻件(工件)1块 ⅡW试块(荷兰试块) 1块 平底孔试块(CS-1试块)1块 三、实验原理 1. 超声传感器结构及原理 超声波传感器又称超声波探头或超声波换能器,是利用压电效应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振动能,或将超声振动能转为电能的实验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利用压电效应的可逆性,也可将换能器作为“发射”或“接收”兼用。亦即将交流电压加在压电元件上,使其向介质发射超声波,同时又利于它接收从介质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并将反射转换成电信号。 图4-1是超声波纵波换能器的结构图,压电晶片是换能器的主要元件。压电晶体的厚度与超声波的频率成反比,如铁钛酸铅的频率厚度常数为1890KHz/mm,压电片的厚度为1mm时,固有频率为。压电片的两面敷有银层,作为导电的极板,压电片的地面接地线,上面接导线引致电路中。 2. 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 超声检测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性质来判断工件和材料是否异常的检验和测量方法。在超声检测中,所使用的电声、声电换能器,主要是利用

压电效应制作的,直探头可发射和接受纵波,主要由压电晶片和保护膜组成。超声波是由发射电路即高频脉冲电路产生的高频电压,加在发射探头上。发射探头将电波变成超声波,传入工件中。超声在缺陷或介面上反射后回到接收探头,转变为电波后输入给接收电路进行放大、检波,最后加到示波管上显示出来。通过缺陷在荧光屏上横坐标的位置,可以对缺陷定位;根据缺陷波的高度可确定缺陷的大小。 四、实验数据整理与分析 1. 测试超声波探伤仪的垂直线性误差 绘制衰减测量曲线: 垂直线性误差: ?=++-=≤ d d d [()()] 6.9%8% 满足ZBY-84 标准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