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概论(考研复习用)

合集下载

美术概论复习总结

美术概论复习总结

关于美术概论复习资料一、最早提出艺术的模仿发生说的古希腊哲学家是1 柏拉图2 亚里士多德3 赫拉克利特4 苏格拉底二、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有多种学说,意大利美术学家克罗齐提出的是1 表现发生说2 媒介说3 有意味的形式说4 情感符号说三、美术起源于1 人脑意识2 社会实践活动3 游戏4 巫术四、在我国,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这一思想的是1 王国维2 鲁迅3 胡适4 蔡元培五、《清明上河图》是我国朝的绘画作品1 唐2 宋3 元4 明六、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1 《诗艺》2 诗学3 诗品4 论崇高七、美术在整个社会结构中从属于1 政治2 道德3 上层建筑4意识形态八、佛雷泽关于原始美术的著名论述处于一书1 艺术起源2 金枝3 艺术论4神话九、美术活动的社会功能有1 审美心理功能2 审美教育功能3 审美欣赏功能4 审美理解功能十、形象思维离不开1 严密的逻辑推理2 判断推理、论证3 具体可感的形象4 抽象单一的个体十一、《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主要运用的构思方式为1 整合2变形3 移情4 意蕴的凝结十二、《向日葵》是的代表作1 塞尚2 凡?高3 达芬奇4米开朗琪罗十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说明灵感的到来和出现还需1 艰难探索的过程2 天赋3 顺其自然4 偶然得到十四、典型是1 概括化与个性化的统一2 高度的概括化,揭示事物本质规律3 鲜明的个性化4模仿和创新十五、下列不是灵感的特征1 突发性2 超常性3 易逝性4 永恒性十六、“得心应手”讲的是1 艺术形象2 艺术体验3 艺术技巧4 艺术构思17、从创作客体来看,艺术创作离不开1 艺术家的主观努力2 客观现实社会生活3 一定的时代4 一定的民族和阶段18、被喻为“艺术作品的陵墓”的是1 艺术博物馆2 艺术展览馆3 艺术市场4 艺术出版社19、“艺术世界”不包括1 艺术主体2 艺术机构3 艺术接受4 艺术规则和制度20、下面那一个不属于审美期待视野1 文体期待2 价值期待3 意蕴期待4 意象期待21、审美直觉的特点是直观性和1 愉悦性2 经验性3 直接性4 偶然性2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谁评价王维的诗画1 严羽2 苏轼3 刘缌4 王士祯23、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谁认为“高峰体验”是人在自我实现的创造过程中产生的激荡人心的时刻1 马斯洛2 绕斯3 杜威4 德立达24、美术批评的前提是1 美术感受、2 美术欣赏3 美术体验4 美术交流25、“异质同构”说的代表人物是1 阿恩海姆2 恩斯特卡西尔3 罗杰佛莱4 毕达格拉斯26、“美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与经济基础1 文学2 音乐3 舞蹈4政治27、美术与政治的正确关系是1 美术从属于政治2 美术决定政治3 二者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一样4 二者相互影响28、美术以什么掌握世界1 理论的方式2 艺术的方式3 宗教的方式4 实践——精神的方式29、美术的基本特征是1 视觉形象性2 典型化形象3 艺术形象4 具象形象30、关于“艺术典型”叙述不正确的是1 它同社会生活的本质、事物和人物的普遍性、共性密切相关2 必须具备鲜明生动的现象、个性或特殊性3 要体现美术家的独特的个性及独特的创造4 要与众不同,让人们不容易理解31、郑板桥所说的“手中之竹”是指1 内心现象2 感性表象3 审美意象4 艺术形象32、在中国传统风俗中鱼代表着年年有余的吉祥象征,这是指美术作品中意义的什么层面1 物质材料层2 作品形式的结构之中3 文化意义4 作品中物象、事件、情节的指称含义和表现含义33、对于美术家的“表现自我”论述正确的是1 是一个与外界无涉的纯封闭、纯主观的自我2 是一种无需控制的、无目的的举动3 是一种自我发泄4 是集群艺术意志经由美术家加工提炼之后的再生物35、美术创作唯一的思维方式是1 形象思维2 抽象思维3 具象思维4 逻辑思维36、美术创作中形象思维的基本过程是1 表象——形象的概念——审美意象2 表象——概念——审美意象3 表象——形象的概念——表象4 表象——概念——表象37、对于美术美容与形式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1 从抽象意义上讲,在美术创作层面上内容决定形式2 在美术创作层面上,从具体的实质过程看,内容与形式不分先后,是共生关系3 从接受角度看,形式先于内容4 从接受角度看,内容先于形式38、对于美术接受的不正确表述是1 美术接受是构成美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2 美术接受意味着美术作品将成为一个对象性的存在物3 美术接受是美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4 美术接受只存在于整个美术生产活动的一部分39、美术形态在历史发生过程中的先后次序1 写实形态—形式形态—装饰写实形态2 形式形态—写实形态—装饰写实形态3 形式形态—装饰写实形态—写实形态4 写实形态—装饰写实形态—形式形态40、“有意味的形式说”的代表人物是1 哈奇生2 克莱夫,贝尔3 苏珊,朗格4 荷加斯41、郑板桥所说的“眼中之竹”是指1 内心视像2 感性表象3 审美意象4 艺术形象42、不属于美术家主体性表现的是1 具有独立的艺术思维过程2 充分利用自己对具体艺术手段的把握3 自我原是情感的宣泄4 尽情发挥自我艺术意志43、“内心视像”出现在美术创作的那个阶段1 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阶段2 构思阶段,3 传达阶段4 审美意象的形成阶段44、审美易象的二重性是1 确定性和明晰性2 确定性和抽象性3 伸缩性和具体性4 较确定性又不够确定45、美术创作中的无意识是1 不受大脑控制的2 服用迷幻药之后出现的3 醉酒之后表现出来的,4 创作主体在特定条件下一时意识不到的心理现象46、透视属于一种1 创作方法2 艺术手法3 艺术技法4 写意方法47、美术发生的上限是1 人工性2 艺术手法3 艺术技法4 写意方法48、媒介说的代表人物是1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2 罗杰佛莱3 荷加斯4 苏珊朗格49、美与美感关系的不正确表述是1 美决定美感2 客体的美是主体美感的根源3 美术作品的美是欣赏者美感的根源4 美感一定根源于美术作品的美简答题:简述艺术活动的主要功能?答案要点(1)审美认识功能,(或审美认知功能)只通过艺术鉴赏活动,更深刻的认识自然、社会、人生。

美术概论考研复习材料.docx

美术概论考研复习材料.docx

上编:美术的基本原理第一章本质论★★ 第一节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 一、从创作主体解释美术(简答题,2010年试卷,P25)(1)、情感说:认为美术是情感的传达(名词解释)★★(2)、表现说:认为美术是心灵的表现(名词解释,考试重点:从代表人物、观点、发展、本质四个方面来作答,2007年试卷,P27)★★★★ (3)、无意识说:认为美术是本能欲望的表现(名词解释,P29, 2005、2006、2008 年试卷)★★★ (4).游戏说:认为美术是自由的游戏(2007年、2011年试卷,P30)★ (5)、自娱说:认为美术是自我娱乐(名解)★二、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 (1)、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名词解释,P32, 2005 年、2008 年试卷)★★ (2)、摹仿说:认为美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名词解释,P34, 2006年试卷)★★★ (3)、巫术说:认为美术是巫术摹仿(名词解释,P37, 2005 年、2009 年试卷)★三、从美术本体一一形式解释美术★★★★ (1)、“有意味的形式”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名词解释,P39, 2006年、2008年、2011年试卷)★(2)、媒介说:艺术是媒介。

(名解)★★(3)、情感符号说:艺术是一种符号的形式。

(名词解释,P42, 2005年试卷)★★★★(4)、异质同构说:用单纯的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去解释“人”和“艺术”(名词解释,P44, 2006 年、2009年、2011年试卷)四、马克思主义的解释★第二节美术的社会本质★ 一、美术在社会中的位置★(-)美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简答题)(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共性★(三)美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简答题)★(四)美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简答题)★1、美术与政治的关系★2、美术与道德的关系(论述或简答)★(五)美术与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关系(论述)★★★★ 1、美术与宗教的关系(简答题:简述美术与宗教的关系?2004 年、2006 年、2009 年试卷,P60-62 页))★★2、美术与哲学的关系(论述题:结合实例谈谈美术与哲学的相互关系?2011年试卷,观点加例子P63)★二、美术与社会生活(一)美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二)美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美术反映全面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反映。

美术概论考研真题试卷

美术概论考研真题试卷

美术概论考研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术的定义是:A. 一种视觉艺术B. 一种听觉艺术C. 一种表演艺术D. 一种文学艺术2. 下列哪项不是美术的基本功能?A. 审美功能B. 教育功能C. 娱乐功能D. 语言功能3. 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是: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梵高D. 毕加索4. 中国传统绘画的“六法”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气韵生动B. 骨法用笔C. 应物象形D. 色彩鲜艳5.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属于现代艺术运动?A. 马蒂斯B. 杜尚C. 莫奈D. 卡拉瓦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相、_______和明度。

7. 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是_______。

8.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的“意境”指的是_______。

9. 雕塑艺术的三种基本形式是浮雕、圆雕和_______。

10. 20世纪初,_______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艺术的开始。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12. 描述立体主义对20世纪艺术的影响。

13. 阐述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主要区别。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美术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15. 分析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异同,并举例说明。

结束语本试卷旨在考察考生对美术概论的基本理论、历史发展、艺术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美术现象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希望考生能够通过本试卷的练习,加深对美术学科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模拟试卷,实际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考生应以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和指南为准进行复习。

美术概论考研题库及答案

美术概论考研题库及答案

美术概论考研题库及答案美术概论是艺术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涵盖了美术史、美术理论、美术批评等多个方面。

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掌握美术概论的相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在考研中出现的美术概论题目及其答案,供参考:题目一:简述西方美术史的发展历程。

答案:西方美术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经历了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美术发展。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艺术成为主流。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推动了艺术的复兴。

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和18世纪的洛可可艺术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审美风格。

19世纪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派等艺术流派,进一步丰富了西方美术的内涵。

20世纪以来,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等新兴艺术形式不断涌现,为美术史增添了新的篇章。

题目二:解释“形式主义”在美术批评中的含义。

答案:形式主义是一种美术批评理论,它强调艺术作品的形式元素(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在艺术创作和评价中的重要性。

形式主义者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其形式的内在逻辑和审美效果,而非作品所传达的社会、政治或道德信息。

形式主义批评通常关注作品的技巧、结构和风格,而忽略或次要考虑作品的内容和主题。

题目三:如何理解“艺术表现”与“艺术再现”的区别?答案: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传达个人情感、思想和审美追求的过程。

它强调主观性和创造性,作品往往具有抽象性和象征性。

而艺术再现则侧重于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和再现,追求形象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艺术再现的作品通常更接近现实生活,具有较高的写实性。

两者在艺术创作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但侧重点和表现手法有所不同。

题目四:简述现代艺术的特点。

答案:现代艺术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潮流,其特点包括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挑战、对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现代艺术强调个人表达的自由和多样性,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美学规范。

它往往采用非传统的材料和形式,如抽象、构成、装置艺术等,以探索艺术的新可能性。

美术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美术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美术概论复习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中国传统美学画论中,宋代画家郭若虚,清代画家孔衍栻,元代文人花甲倪瓒.二,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一)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中国六朝时期哲学家和画家宗炳.(二)摹仿说:认为美术是对现实的摹仿达芬奇.(三)巫术说:认为美术是巫术摹仿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詹姆士.弗雷泽,法国考古学家萨蒙.雷纳克等.三,从美术本体形式解释美术(一)"有意味的形式"说英国美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和罗杰.弗莱提出的.开了视觉适于领域中形式主义的先河.并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二)媒介说本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艺术批评家棵莱门特.格林伯格首先对贝尔和弗莱的理论进行了清理,继承了他们的艺术本体论思想(三)情感符号说代表人物,德国恩斯特.卡西尔和美国的苏珊.朗格.(四)"异质同构:说代表人物,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 一,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1,美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2,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马克思提出四种方式:理论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实践——精神的方式。

哲学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即是马克思说的“理论的方式”。

美术反应现实美。

所谓“现实美“,即现实中的美的事物的美。

现实美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美与社会美。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美,即自然事物的美;社会美是指人类社会中的美,即社会事物的美。

至于人的美,则既有自然美的一面,又有社会美的一面,而美德就是社会美。

美术家的主体性:在创作过程中美术家说了算。

他在全部的艺术思维中具有独立的,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识别,判断,理解,分析,吸收批判和趋势的能力和自由。

尊重美术家的主体性即是对美术家人格的维护。

因此,对美术家来说,要保证自己的艺术主体性,首先要确立和保护自己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不可替代和不可侵犯的艺术地位。

王宏建<美术概论>资料笔记

王宏建<美术概论>资料笔记

王宏建<美术概论>资料笔记【考研】王宏建美术概论100题1.召唤结构在意识鉴赏中的作用?“召唤结构”指艺术作品因布满空白点和未定点,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都在召唤着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再创造将其充实、确定,使其得到具体化。

实际上,艺术鉴赏的再创造属性,正同艺术作品的“召唤结构”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艺术作品中包含着许多有待于鉴赏者去补充,填塞的空白点、未完点,它才可能引发鉴赏者的想像力,并去进行艺术再创造。

倘若一部艺术品通篇浅显,一目了然,毫无内在意蕴,那么必然缺乏回味余韵,不值得去进行什么再创造了。

2.艺术作品的情节?由哪几部分组成?情节是叙事性艺术作品中人物活动的有机连接与组合,是生活中矛盾斗争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

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

所以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结局四部分组成。

在一些大型作品中,有的还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序幕是故事发生前对故事的因由、背景、人物关系或作者意图作简要交代。

开端是故事发生的起点,矛盾冲突的开始,一般以主要人物的出场为标志。

发展是矛盾冲突的逐渐激化,是故事的演化进程,它是情节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

**是矛盾冲突的白热化,故事发展到顶点,原有的平衡再难以维系下去。

结局是矛盾冲突的结果,是故事的收场。

尾声是故事结束后对人物事件发展的补充交代,或给读者、观众留下回味深思的余韵。

,3.试比较艺术中典型与意境的异同。

典型和意境都是艺术创作中的高层次形象,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也是最富于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和境界。

二者的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1)典型与意境同属于美学范畴。

(2)均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在意蕴。

(3)在被欣赏接受时,都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充分地调动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像,激发起欣赏者投入再创造的状态之中。

典型与意境的区别主要在于:(1)各自酌含义不同,(2)在艺术作品中的侧重不同。

最新考研试题my美术概论美术概论题库-填空

最新考研试题my美术概论美术概论题库-填空

最新考研试题my美术概论美术概论题库-填空哎呀,说起考研试题中的美术概论,那可真是一门让不少同学抓耳挠腮的科目!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美术概论的填空题题库。

我还记得之前有个学生,叫小李。

他准备考研的时候,一看到美术概论的填空题就头疼。

有一次他来找我,苦着脸说:“老师,这美术概论的填空题咋这么难啊,感觉每个空都像个小陷阱,一不小心就掉进去了。

”咱们先来说说美术概论里那些关于美术本质的填空题。

比如说,“美术是一种()的艺术形式”,这空里得填“视觉”。

再比如,“美术作品是()和()的统一体”,那答案就是“内容”和“形式”。

这可都是基础中的基础,但就是有同学会记错或者弄混。

还有关于美术门类的填空题。

像“绘画按照题材可以分为()、()、()等”,答案是“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

还有“雕塑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雕塑和()雕塑”,这就得填“圆雕”“浮雕”。

谈到美术发展的历史,那填空题更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成熟时期”,答案是“魏晋南北朝”。

“西方现代主义美术兴起于()世纪”,这得写“19”。

美术创作的过程也是填空题常考的点。

“美术创作的构思阶段包括()、()和()”,答案是“立意”“选材”“布局”。

小李后来跟我一起,把这些填空题一个一个地过,仔细分析每个答案的由来,还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专门整理出来。

慢慢地,他发现填空题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总之,美术概论的填空题虽然看似琐碎,但只要咱们认真梳理,掌握好每个知识点,就一定能在考场上应对自如。

希望同学们都能像小李一样,不怕困难,把这些填空题统统拿下!加油吧!。

美术学概论 考研参考书目

美术学概论 考研参考书目

美术学概论考研参考书目
美术学考研参考书目:
1.《美术概论》(新修订本),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

2.《美术概论》,邓福星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版。

3.《艺术概论》,孙美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

4.《艺术学概论》,杨琪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5.《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月版。

6.《中国画论类编》,俞剑华,人民美术出版社。

7.《古书画鉴定概论》,徐邦达,故宫出版社。

8.《西方美术史学史》,陈平,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9.《艺术与错觉》,贡布里希,广西美术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概论第一章本质论一、填空1.西方模仿说与中国古代画论中的()相似,认为现实是绘画的根源,强调真实的反映现实。

2.情感符号说的代表人物是()()3.美术也掌握真理,它掌握的是(具体形象的美或者艺术的美)。

”4.美感在本质上应该是(感官的快感)与(理性的满足)的统一。

5.再现性美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是(美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

6.美术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美术家(审美意识)或者(审美观念)的一种表现形态。

二、选择1.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有多种学说,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提出的是()。

A.表现发生说 B.媒介说C.有意味的形式说 D.情感符号说2.美术起源于()。

A.人脑意识 B.社会实践活动C.游戏 D.巫术3.美术的基本特征86是:A反应世界的真实性B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C视觉形象性D 情感性4.德国丢勒描绘的一个操劳老人表现了审美的():A情感性B真实性C特殊个性D文化积淀性5.下列哪个没有体现出了美术再现的真实?():A 穿衣默写B中心得源C随类赋彩D 模仿说三、判断1.政治对于美术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关系。

2.真正的艺术作品是对“时代精神”的客观化和反应。

3.美术反映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美,是美术的有力根据或根源。

4.艺术美是美的5.创造性的反映形态,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6.“时运交移,指纹带便”“歌谣文理,与世推移”体现了历史中的绝对精神。

四、名词解释1.有意味的形式:2.艺术典型五、论述1.如何理解美术与宗教的关系?2.为什么说生活是提供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创作论一、填空。

1、能够合理发挥自己作为艺术家的(),是一个美术家成熟的标志。

2、审美观念有进步和落后的本质差别,直接导致艺术情趣的()与()之分。

P1673、美术创作中的心理要素有()()()()。

4、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和判断是不同的思维方式”,那么想象和判断的思维方式是()和()。

5、美术创作中形象思维活动的过程是()—()—()。

6、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因素是()和()7、清代笪重光在《画荃》一书中把山水画划分为()()()8、确立美术作品的风格特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

9、艺术体验有()和()两种。

二、选择。

1、下列与美术家创作无关的是()。

A 创作个性是创造意识的最终实现 B美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C创作意识是创作个性的前导 D 创作个性是在艺术修养的的基础上形成的2、“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以高则高,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矣,速则素矣”体现了()A 美术创作中构思活动阶段B 美术创作传达活动阶段C无意识说 D 美术的表现技巧3、下列哪个是形象思维的根本特征()A形象性 B情感性 C 逻辑性 D创造性4、下列不属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是()A 师法自然B 达达艺术C 《人民英雄纪念碑》D 《父亲》5、德拉克洛瓦的《自由神引导人们》属于()创作方法。

A 古典B 自然C 浪漫D 古典三、判断。

1、美术家应该以自己的真诚追求为准则,用自己最好的美术作品去满足多数观众的审美需求。

()2、美术家各自不同的艺术情趣是由他们审美观念存在的差异决定的,是很难改变的。

()3、美术创作中唯一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

()4、被称为“自然主义”的米勒的绘画最符合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的。

()5、创作方法就是体现在美术创作上的被当做基本原则的艺术思想()四、名词解释。

1、主体意识2、美术创作3、审美意象的二重性4、灵感5、艺术创作过程6、艺术美五、简答。

1、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珠”“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2、试论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答案二、填空。

10、能够合理发挥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主体性),是一个美术家成熟的标志。

11、审美观念有进步和落后的本质差别,直接导致艺术情趣的(高雅)与(低俗)之分。

P16712、美术创作中的心理要素有(直觉)(记忆)(联想)(理解)。

13、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和判断是不同的思维方式”,那么想象和判断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p195)。

14、美术创作中形象思维活动的过程是(视觉意象)—(内心视象)—(审美意象p202)。

15、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因素是(主体)和(题材p214)16、清代笪重光在《画荃》一书中把山水画划分为(“实境”)(“真境”)(“神境”)17、确立美术作品的风格特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差异性)。

18、艺术体验有(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两种。

三、选择。

6、下列与美术家创作无关的是( D p162)。

A 创作个性是创造意识的最终实现 B美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C创作意识是创作个性的前导 D 创作个性是在艺术修养的的基础上形成的7、“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以高则高,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矣,速则素矣”体现了(A)A 美术创作中构思活动阶段B 美术创作传达活动阶段C无意识说 D 美术的表现技巧8、下列哪个是形象思维的根本特征(D )A形象性 B情感性 C 逻辑性 D创造性9、下列不属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是( B )A 师法自然B 达达艺术C 《人民英雄纪念碑》D 《父亲》10、德拉克洛瓦的《自由神引导人们》属于(C)创作方法。

A 古典B 自然C 浪漫D 古典四、判断。

6、美术家应该以自己的真诚追求为准则,用自己最好的美术作品去满足多数观众的审美需求。

(错p153)7、美术家各自不同的艺术情趣是由他们审美观念存在的差异决定的,是很难改变的。

(错p166 )8、美术创作中唯一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

(对p193)9、被称为“自然主义”的米勒的绘画最符合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的。

(错p211)10、创作方法就是体现在美术创作上的被当做基本原则的艺术思想(对p207)五、名词解释。

6、主体意识7、美术创作p1728、审美意象的二重性p1769、灵感p19110、艺术创作过程1艺术体验活动: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

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起始阶段,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

2.艺术构思活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精神活动,也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它是艺术家在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加以选择、加工、提炼、组合,融汇了艺术家的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形成了主体和客体统一、现象与本质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意象。

3.艺术传达活动:是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6、艺术美pp21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珠”“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答:“眼中之竹”是视觉印象,艺术体验“胸中之珠”是内心视象,艺术构思并包含了审美意象,“眼中之竹”“胸中之珠”都处于审美认识阶段,即构思;“手中之竹”是审美表现阶段,即传达。

艺术表现2试论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答: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最根本的要求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它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

特征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接受论三、填空。

19、(美术接受)是美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

20、最能体现美术作品召唤性特征的层面是(意义与意味的集合层)与。

P25021、美术批评具有集(创造性)(接受性)与(中介性)于一体的特征。

P26822、在美术作品接受过程中,(体验)是最高级的阶段。

P28223、美术的社会功能包括(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24、审美教育特点的是(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25、王朝闻提出了(接受中再创造、再批评)的理论。

四、选择。

11、下列具有典型形象的召唤性特征的是(A p249 )。

A 康德的“审美意象” B《最后的晚餐》C《蒙娜丽莎》 D “似与不似之间”12、下列不属于美术接受内在过程初级阶段的是(D)A 完形与弥散B 错觉C差异原理 D误解13、康德说:“反应一个对象的形象显现,如果要成为认识的来源,就要涉及想象力和知解力,想象力用来把多种感性观照因素综合起来,知解力则用来吧多种形象显示统一起来”描述的是( C )A回味 B理解 C 体验 D前理解14、从哥特艺术、印象派、野兽派这些带有贬义的名称中,我们可以理解到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中( C )p276A 似与不似的美学原则B 信息接受论C 差异与陌生是有一定限度的D 运动方面的物象错觉11、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

(对)p25012、著名美学家迪基提出了“艺术世界”的概念,并且在一个更为宽泛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阐释和发挥。

(错)p25413、山水花鸟画的社会功能主要是审美功能。

(错)p29114、整体只有通过理解他的部分才能得到理解,而对部分的理解又只能通过对整体的理解。

(对)p27915、正式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性;主体存在的历史性;美术作品结构的召唤性构成了美术接受的无限创造性和评价性的客观依据。

(对)p253六、名词解释。

11、艺术批评12、寓教于乐13、审美态度14、空间错觉七、简答。

3、如何理解美术接受和美术本质的关系。

4、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谈谈你的认识。

发生论四、填空。

26、历史上“斯芬克斯”之谜有(游戏论)、(巫术论)(劳动论)等猜想。

27、(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是美术发生的根本动力。

P30728、美术发生的上限和起点是(人工性)。

P32029、美术的三个层次(人工性)(形态性)(审美性)。

P33530、原始美术形态的审美发生的次序是(形式形态)先于(写实形态)和(装饰写实形态)。

P33831、抽象装饰形态是在(人类制造工具活动的基础上)发生的32、劳动时间中使用和制造工具的(动作)的进化促进了工具中形式形态的发生。

P327五、选择。

15、下列哪个不是原始美术中形式形态的审美发生经历的过程(A p342 )。

A 从对形式美的无意识感受向无意识审美 B从简单工具形态想复杂的抽象装饰形态 C从身体感受向视觉感受 D从物质生产领域向精神生产领域16、下列不属于美术形态基本类型的是(B)p323A 写实形态B 抽象装饰形态C形式形态 D装饰写实形态17、美术中装饰写实形态的发生,需要人类在心理方面有( D )A理解能力 B延迟模仿能力 C心理需要 D表象记忆能力18、原始美术中写实与装饰写实形态区别于形式形态的一个最大特点是( C )A 时间偶然性的侵蚀B 发达的想象力C 巫术宗教观念具有的超自然的神圣性D 运动方面的物象错觉5、美术形态在历史发生过程中的先后次序(B)。

A写实形态——形式形态——装饰写实形态B形式形态——写实形态——装饰写实形态C形式形态——装饰写实形态——写实形态D写实形态——装饰写实形态——形式形态六、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