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分析
长三角各省纺织服装业概况

长三角各省纺织服装业概况江苏一、江苏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情况及全国位置。
一、截止2003年末,江苏拥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5256家,从业人员万人。
江苏主要纺织产品产量(2003年)二、据海关统计,2003年我省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其中出口亿美元,同比增加%,占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居全国第三位;入口亿美元,同比上升%,在我省纺织品服装出口组成中,服装为最大出口产品,03年服装出口额占全省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
3、经济运行情况(全行业)2003年江苏纺织工业维持了快速的发展势头,各项经济指标好于往年。
单位:亿元据江苏省统计局资料,2003年全省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1441户,完成销售收入亿元,比上年增加%,完成利税总额亿元,其中利润总额亿元,别离比上年增加%和%。
服装出口亿美元,比上年增加%,其中梭织服装出口亿美元,比上年增加%。
二、江苏服装名牌产品情况。
2003年我省重点企业踊跃实施“名牌战略”,抓细抓落实,取得了必然成效。
在前两年被评六个中国名牌服装产品的基础上,红豆牌、虎豹牌休闲西服,海尔曼斯羊毛衫又被中国名牌推动委员会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连同已有的20多个省级品牌产品,在市场销售中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据有关统计,在省国家级、省级名牌和著名商标的产品销售量已占全省内销总量的30%,不仅活跃了市场也确保了企业2003年经济效益水平比上年有了新的提高。
三、江苏产业集群情况。
这几年,被命名为江苏纺织产业基地、县(市)的还有7个:通州、海门、东台、射阳、海安、邗江、如东县;被命名为江苏纺织产业特色名镇的有13个:无锡前洲镇、常熟海虞镇、吴江横扇镇、通州川港镇、海安李堡镇、射阳县盐东镇、泰兴黄桥镇、常熟沙家浜镇、新港镇、宜兴新建镇、丹阳市皇塘镇、太仓市璜泾镇、常熟市支塘镇;被命名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县)的有6个:太仓、江阴、张家港、通州、海门、射阳;被命名为中国纺织产业特色城镇的有6个:常熟市、金坛市、盛泽镇、湖塘镇、海虞镇、横扇镇。
纺织行业2023发展现状

纺织行业2023发展现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产业之一,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2023年,纺织行业将面临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和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一、发展现状1.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服装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纺织行业在服装、家纺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2.技术水平提升:纺织行业在机械化、自动化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不断提高。
数字化、智能化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
3.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纺织行业开始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环保措施,提高了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4.国际市场拓展:我国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出口业绩稳步提升,一些国际知名品牌也开始选择在中国建厂生产,加速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5.人才短缺:随着纺织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当前我国纺织行业人才短缺的现象比较严重,急需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面临挑战1.市场竞争激烈:纺织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外品牌层出不穷,市场份额争夺激烈。
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竞争力。
2.原材料价格波动:纺织行业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需要加大风险防范,降低成本压力,提高生产效益。
3.智能化转型难度大:纺织行业智能化转型需要企业加大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资金和技术实力有限,智能化转型难度较大。
4.环保压力增大:环保政策不断加强,纺织行业面临着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压力。
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保意识,适应政策变化。
5.国际贸易摩擦: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纺织行业出口受到一定影响,企业需要谨慎处理国际贸易关系,以降低风险。
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摘要】纺织行业是传统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显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分析了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关键词】纺织行业;现状;趋势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国际国内纺织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在我国众多产业当中,纺织产业一直被认为是重要的民族支柱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纺织产业的多次结构调整和发展壮大,我国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被誉为”世界纺织巨人”。
纺织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但成功地解决了我国十三亿多人口的穿衣问题,还向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供应着物美价廉的纺织品,对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以及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社会治安以及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联合国今年预测全球人口在2050年将达到90亿,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多,纺织服装行业的前景较为乐观。
同时,我国是纺织服装的生产大国和贸易大国,纺织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上我国在原料、劳动力成本和产品数量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使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据统计,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世界的比重由2000年的15.1%增长到2011年的超过30%。
可见,纺织服装产业在未来具有更加广阔的需求空间。
(2)国家为了支持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专门设立了“纺织行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专项资金”,围绕“纺织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创新、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纺织新纤维的研发及产业化、行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基础研究及共性技术研究”等领域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给予资金支持。
为了振兴纺织工业,国务院于2009年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后在2009年4月再次提高至16%。
常州纺织行业报告

常州纺织行业报告
一、常州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
常州市的纺织行业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包
括棉纺织、毛纺织、化纤纺织等多个细分领域。
目前,常州市纺织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庞大,产值巨大,是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二、市场规模。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常州市纺织行业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产值持续增长。
随
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常州纺织产品的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
市场需求的扩大为常州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行业竞争。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常州纺织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在国内市场,来自其
他地区的纺织产品竞争激烈;在国际市场,来自国外的纺织产品也在不断挑战常州纺织产品的市场地位。
因此,常州纺织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未来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常州纺织行业也将面临新的发展
机遇和挑战。
未来,常州纺织行业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和技术的提升,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开拓国际市场,拓展海外业务,也是常州纺织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总之,常州纺织行业作为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常州纺织行业将不断壮大,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企业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抓住市场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实现
更好的发展。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分析,能够为关注常州纺织行业的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现象简析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地区或者某一行业内,由一批企业、相关机构和配套服务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和商业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协作,形成了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集聚。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在地理上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现象,比如浙江绍兴的纺织产
业集群、江苏常州的针织产业集群等。
2.产业链条完整。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一般都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原材料采购
到成品销售都可以在集群内完成。
3.专业化分工。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一般都有各自的专业领域,形成了一种分工合
作的模式,提高了整个集群的效率和竞争力。
4.技术创新。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技术
创新和产品升级。
5.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对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比如对企业的税收减免、
贷款优惠等政策支持,推动了纺织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总之,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结果,也是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
纺织品的产业集群与地区发展

纺织品的产业集群与地区发展纺织品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与地区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纺织品的产业集群现象日益显著,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探讨纺织品产业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纺织品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相关服务和支持机构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的现象。
纺织品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资源禀赋:纺织品产业对原材料(如棉花、羊毛等)的需求较大,因此产业集群往往形成在原材料丰富的地区。
2.技术进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传播,使得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以在同一地区内高效协作,降低生产成本。
3.市场机制:市场需求的变化,促使纺织品企业寻求集群发展,以提高竞争力和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4.政策引导:政府对纺织品产业的扶持和引导,如提供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纺织品产业集群的优势纺织品产业集群具有以下优势:1.规模经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数量众多,可以实现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协同创新: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容易形成协同创新机制,共同应对市场竞争和技术变革。
3.产业链完整:纺织品产业集群往往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各环节高效协作,提高整体竞争力。
4.人才培养:产业集群的发展,吸引大量人才涌入,为产业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纺织品产业集群与地区发展的关系纺织品产业集群对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经济增长:纺织品产业集群可以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提高地区产业结构水平。
2.就业机会: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改善民生。
3.财政收入:纺织品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4.区域形象:纺织品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纺织品产业集群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就业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江苏纺织调研报告

江苏纺织调研报告江苏纺织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江苏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访相结合的方法,以覆盖面广、真实性强的数据作为调研依据。
三、调研结果1. 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江苏纺织行业的市场规模庞大。
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竞争力。
然而,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江苏纺织行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一些挑战。
2. 产业结构:江苏纺织行业主要以纺织品生产为核心,涉及纺织机械制造、化纤原料、纺织品设计与加工等多个环节。
然而,目前江苏纺织行业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合理之处,例如,纺织品生产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纺织机械制造和化纤原料等产业链上的环节相对薄弱。
3. 技术创新:江苏纺织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相比于国际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调研数据显示,许多纺织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不足,研发能力较弱。
要实现江苏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技术创新无疑是关键所在。
四、调研结论1. 加强行业协同发展:江苏纺织行业应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协同与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整体竞争力。
同时,需要培育一批纺织机械制造和化纤原料等环节的龙头企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江苏纺织行业要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和研究院所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研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发展绿色纺织: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纺织已成为纺织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江苏纺织企业应加大对环保技术和绿色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材料和生产工艺,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建议1.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政府应出台有利于江苏纺织行业发展的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
同时,加强行业管理和监督,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纺织行业的协同发展。
江苏纺织服装业出口现状及前景分析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系别:专业:国际贸易实务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设计(论文)题目:江苏纺织服装业出口现状及前景分析指导教师:起讫日期:.6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摘要江苏纺织服装业出口现状及前景分析摘要:纺织服装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要而且多变的市场。
每年服装出口量位居世界首位。
这是因为我国从国情出发,适应了国际市场的需求,满足了国际市场对中低档服装的需求。
但是,该市场受国际影响很大,行业效益对国际市场竞争影响也很大。
所以,中国服装业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许多困境。
本文系统,我国服装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装贸易的行业特征,产业关联度,行业外向度和市场需求,指出我国服装贸易的不足之处,得出我国服装行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的竞争策略关键词: 服装出口品牌经营前景AbstractTextile and clothing in China is very important and changeable market. In the first year clothing exports. This is because our country set out from nationalcondition,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o meet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demand for cheap clothes. However, the market by international the impact is very big, benefit of industry compet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refore, China's garment industry in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is still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In this paper, system,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garment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has analyzed our country with trade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industry related degree, industry extroversion and market demand, point out our country clothing trade deficiency, that China's garment industry in the 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 strategyKey words: garment export brand management perspective目录一、引言 (1)二、江苏省服装出口贸易的现状 (2)(一)、江苏纺织服装业的特点2(二)、江苏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的现状5(三)政府、海关国检政策对于服装出口的影响分析6(四)、江苏纺织服装业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10三、应对措施 (14)﹙一﹚探寻创新之路、促进产品多元化14﹙二﹚实施品牌战略、强化产品保护意识14﹙三﹚发挥政府功能、建立新型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15﹙四﹚努力做大做强,提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15四、江苏纺织服装业前景分析 (16)(一)竞争格局会有较大改变16(二)环保和绿色企业品牌建设加强16(三)实施工商联动、市场攻势强有力18﹙四﹚企业自身优势、促使服装业发展18五、总结 (19)一、引言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在出口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江苏省是纺织服装的生产大省、出口基地之一,其出口的巨额顺差,也成为江苏省外汇收人和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分析(上)纺织产业集群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是一条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成功途径。
近几年,江苏省形成了羽绒、休闲、家纺、亚麻纺织、衬衫等一批专业特色明显、聚集效应显著的区域产业集群,不仅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而且产业集群正在提升,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着力打响纺织服装整体品牌,迸发出打造区域品牌的力量。
白兔针织板块潜力大白兔镇是一个千年古镇,地处江苏省句容市东郊,东连镇江,西邻南京。
交通十分便捷,沪宁高速公路、122省道穿境而过。
近年来,白兔镇大力发展针织产业,经过创业,拓展现已初具了产业规模、产业特色日趋明显,有两大特点:一是发展速度转快。
已形成全镇独一无二的“针织板块”产品主要由帽子、围巾、手套、袜子四件套为主,100%出口到欧美国家。
二是发展潜力大。
白兔镇针织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企业带动加工户的生产模式,这种优势互补的生产经营模式为全民创业提供了平台。
白兔镇发展针织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着力形成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链。
提出了发展新目标:一是向市场要生产力,促进生乡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化。
在市场培育方面白兔镇首先考虑市场的定位,建成一个以批发销售和针织产品相关的专业市场,里面有纤维、纱线,针织品、辅料等大类,除搞好配套设施外,重要的是加强金融、物流等软环境的建设,把它打造成一个区域性的针织品批发、销售和物流的中心和行业信息的汇集地。
二是向人才要发展力,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走创新自主品牌之路;政府引导企业正确认识人才的重要性,并建立人才基金,对企业进行人才培训即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奖励。
组织企业参加省服装协会举办的企业领导培训,以求提高。
三是向品牌要竞争力,针织产业已占到全镇工业总产值30%以上,但尚未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
对此,在全镇企业中实施品牌战略对有计划开发品牌的企业在资金上进行扶持,企业积极做好创品牌的各项工作,与此同时,镇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参加一些展会,这次镇组织企业参加第十届江苏国际服装节博览会就是要大力宣传全镇针织产业的优势和品牌发展的愿景。
先锋色织名镇的品牌理想改革开放以来,南通通州先锋镇以领先的理念站在历史的潮头,工、农业生产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色织工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颇有名气。
全镇已有各类个私企业300多家,个体工商户1000余家。
拥有各类织机6000余台,形成年产色织布3亿米的能力,而且具有较高社会集约化生产水平,从棉纱染色、织造–印花–后整理,配套成龙,带动了当地服装、床上用品业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
先锋镇财政的90%、工业销售的80%、农民收入的70%来自色织业,色织业对全镇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85%以上。
在“全民创业、龙头企业带动、市场引导”三股合力的推动下,以十六里墩村、花园村、双盟村、海洪桥村、秦家埭村为中心的色织板块经济初具规模。
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上对我国纺织品配额制度的逐步取消,先锋色织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取得了新发展,这主要是坚持了两点: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二是在纺织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前提下,以装备提升带动产业升级。
去年江苏国际服装节上,全镇又展示了最新女装产品可选用的色织面料,效果很好,说明了色织业的前途很光明,先锋镇已在技术装备、产品提升、新品研发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快推进了先锋色织业向高层次健康发展。
要用5年时间,打造出省级色织著名商标和色织品牌,使先锋镇的色织产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现在已从广告宣传、技术平台等方面支持企业进行品牌打造和产品创新。
塘桥纺织大镇的强镇之路塘桥是闻名全国的纺织大镇,但鲜为人知的是此地还拥有中国最好的毛纺产能基础和产能经济总量。
2007年,纺织产值达143.4亿元,占到全镇工业总产值67.5%,全镇利润实现10.89亿元,纺织实现利润占全镇利润57.6%。
塘桥镇从纺织大镇向纺织强镇跨越的目标咄咄逼人。
近年来,兴建纺织工业集中区,构设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新模式正是以规模凸显特色品牌的魅力、以节能环保为新的增长极,来加速塘桥纺织产业的整合速度,以合力作用将原来那些分散的小型纺织企业集聚到工业区升级换代。
中国具影响力的纺织大型集团华芳就坐落在塘桥镇,以棉纺、毛纺色织布、织染布均名列世界前茅而声名鹊起。
拥有80多亿元总资产、占地面积达300多万平方米和近4万名员工的华芳,是规模型国家大型企业集团。
排名为中国名企500强第8位、江苏省工业企业50强第13位、中国最大500强企业第126位、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排名第30位,华芳已成为中国纺织产业的一艘巨舰。
新的一年,塘桥强镇再跨越,“亮剑”纺织、强镇之基。
塘桥思路是:塘桥纺织的发展是既要发扬传统优势、又要进行变革,产业集群化成为时势之需的最终选择。
建造“针纺城”大兴市场是塘桥纺织走向世界的窗口,也是吸聚能量的一个平台和塘桥纺织向现代化转型的必然举措之一。
构建“集中区”以“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群”原则,按市场化规则运作,高标准建设的“纺织工业集中区”定位于工业现代化格局,发展模式为规模化和集团化。
“目前启动区面积达12.6平方公里,进区企业500多家。
标杆是打造塘桥纺织产业高度集成的产业集群,彰显集群经济规模和实力。
盛泽以科技提升产业集群吴江市盛泽镇是全国知名的经济重镇,2007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0.3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1.59亿元,全镇工业总产值实现506.85亿元。
全镇现有工业企业近2000家,总资产420余亿元。
位于盛泽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市场,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家丝绸纺织商行汇集于此,年销售额达528亿元。
丝绸纺织业是盛泽的传统产业。
近几年中,通过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进步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民资与外资大量投入纺织业,引进一大批国外先进的聚酯纺丝设备、无梭织机及配套设备,生产能力、工艺水平和产品档次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形成了四大优势:一、企业集群优势。
盛泽镇纺织产业依靠传统优越和正确政策引导,规模不断发展壮大,2000年,盛泽镇拥有纺织企业697家,无梭织机1.1万台,至2007年底,全镇的丝绸纺织、服装企业已达到近1800家,无梭织机总量达8万多台,纺织企业拥有380亿元的资产,占全镇工业经济总量的90%以上。
二、技术优势。
盛泽纺织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和品种优势,已形成一支素质较高、具有较强市场适应能力的专业技术队伍。
三、市场优势。
盛泽丝绸纺织业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依靠大规模专业市场的辐射和带动。
创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位于盛泽镇,经过20多年的培育和完善,中国东方丝丝绸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纺织品集散地和价格形成中心,销售额连续三年我列全国纺织品市场第一位。
2007年,东方丝绸市场以中国绸都网为信息平台,成功发布了中国绸都丝绸化纤指数。
四、投资软环境优势。
近年中,市、镇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亲商措施,为投资者创造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
盛泽的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得到外来投资者一致好评。
璜泾延伸产业链打响区域品牌璜泾作为太仓经济最发达的乡镇,化纤加弹是璜泾主导产业,全镇拥有各类加弹生产单位1000多家,加弹设备1800多台,年产涤纶加弹丝超10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0%左右,“全国加弹丝,五分居其一”。
2004年,璜泾镇被中纺协授予“中国化纤加弹名镇”称号。
2007年销售收入超150亿元,产业基础更加坚实。
申久、桐昆、荣文、时代潮、锦璐等加弹企业已成为化纤行业的佼佼者。
全镇化纤产业链已初步实现从前纺喷丝、加弹、织造、印染后整理到服装服饰方向延伸,为化纤产业集群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有一批重点企业其中苏州长乐化纤有限公司,2007年年产量20000多吨,有加弹丝15000吨,纬编5000吨,2008年公司增加设备,织造上新增纬编机,生产高档羊羔绒产品?前中后道全部自主生产,后道染整生产将依托沙溪镇新建热电厂园区完成。
璜泾化纤加弹产业集群提出了一个方向、两个项目、三个战略、四个重点的发展思路。
一个方向是:延伸产业链,打响区域品牌。
两个项目是:1、建设好太仓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化纤产品检测中心,提高科技含量。
通过准确检测,使得企业精确定价,每年能挽回全镇企业以往因无法检测造成的上亿元的损失。
2、打造产业基地、塑造区域品牌──建立中国、璜泾化纤加弹市场,致力于打造一个现代、大型、先进的综合服务平台。
三大战略是:一是品牌经营战略。
适应质量的竞争,品牌的竞争,争夺市场的焦点。
加快推进品牌的培植和创立。
二是产业链升级战略,化纤系列利用加弹优势,两头延伸,前后配套,并开发差别纤维和高科技源头产品。
产业用纺织品系列,利用现有与支柱产业汽车配套内饰地毯的优势,扩大品种,并发展和提高造纸毛毯、土工布等配套的无纺产品的产量。
三是产业集群战略,由过去的“一镇一品”的思路,调整为以“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为目标,牢牢抓住项目、产品、技术、名牌和做大骨干企业、做强行业排头兵的发展思路,推进整个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四个重点是:1、新建太仓化纤产业集群发展区域;2、鼓励投资建立喷丝前道配套项目;3、充分发挥周边企业多的优势,发展织造项目;4、拓展印染后整理项目。
程桥在开拓中创出竞争优势在长江的北岸,一颗产业集群的明珠镶嵌在南京西郊的大地上,这就是被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授予的“江苏服装名镇––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镇”。
经过数年来的精心打造,程桥服装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如今已“变雏为鹰”。
形成了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后发优势三大优势:初显集群效应。
为了做强做大产业程桥镇实施三大举措。
一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南京服装工业园全力营造“亲商、便商、富商、安商、乐商、惠商”的最佳投资环境,实行“全天候”、“一站式”服务,工商、税务、技术质量监督、银行、评估、土地、建设等相关手续均由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协同办理,真正让客商舒心、放心和安心。
二是突出服装特色狠抓招商投资。
近几年通过赴福建厦门泉州、浙江嘉善义乌、昆山、温州、广州、深圳、青岛和上海等地开展的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以及在南京设立招商“窗口”所产生的效应,达成了一批签约项目,完成了15个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总投资2.8亿元。
并以服装为龙头,在有关行业方面也取得了新突破。
下一步,力争在2008年有一批企业入园,将招商引次的视角从长江三角洲远射到珠江三角洲,重锤打造江苏服装名镇,努力向中国服装名镇进军。
三是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对南京金斯服装公司、南京联壁制衣公司、南京昊天服装公司、隆茂服装公司、南京宇盛羽绒制品等重点企业投资和扩建项目给予扶持和帮助。
同时支持广华公司、永明机械、天之骄制衣等其它企业也在积极地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寻求更大、更高、更强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