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色仪的调整和使用

单色仪的调整和使用
单色仪的调整和使用

单色仪的调整和使用

PB05210153 蒋琪

实验目的

了解光栅单色仪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通过测量钨灯、钠灯和汞灯的光谱了解单色仪的特点。

实验原理

一、 光栅单色仪的结构和原理

光栅单色仪由三部分组成:1、光源和照明系统,2、分光系统,3、接受系统。单色仪的光源有:火焰(燃烧气体:乙炔、甲烷、氢气)、 电火花、电弧(电火花发生器)、激光、高低压气体灯(钠灯、汞灯等)、星体、太阳等。

光栅单色仪的分光系统如图2所示,光源或照明系统发出的光束均匀地照亮在入射狭缝S1上,S1位于离轴抛物镜M1

的焦平面上,光

图2 光栅单色仪的分光系统

通过M1变成平行光照射到光栅上,再经过光栅衍射返回到M1,经过M2会聚到出射狭缝S2,由于光栅的分光作用,从S2出射的光为单色光。当光栅转动时,从S2出射的光由短波到长波依次出现。

分光系

是闪耀光

栅,以磨光

的金属板或

镀上金属膜

的玻璃板为坯子,用劈形钻石尖刀在其上面刻画出一系列锯齿状的槽面形成光栅,由于光栅的机械加工要求很高,所以一般使用的光栅是该光栅复制的光栅,它可以将单缝衍射因子的中央主极大移至多缝干涉因子的较高级位置上去。因为多缝干涉因子的高级项(零级无色散)是有色散的,而单缝衍射因子的中央主极大即几何光学的方向集中了光的大部分能量,这个方向就是闪耀光栅的闪耀方向,使用闪耀光栅可以大大提高光栅的衍射效率,从而提高了测量的信噪比。

当入射光与光栅面的法线N 的方向的夹角为φ(见图3)时,光栅的闪耀角为θb(光栅面和光栅刻槽面的夹角,因此也是刻槽面法线和光栅面法线N和n之间的夹角)。取一级衍射项时,对于入射角为φ,而衍射角为θ时,光栅方程式为:

d(sinφ+sinθ)= λ

因此当光栅位于某一个角度时(φ、θ一定),波长λ与d 成正比,角度的符号规定由法线方向向光线方向旋转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几何光学的方向为闪耀方向,所以可以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闪耀波长,由于几何光学方向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方向,即,

)(b b θθθφ---=-,所以有,φθθ-=b 2,光栅方程式改为,

λφθφ=-+))2sin((sin b d

本次实验所用光栅,为每毫米1200条刻痕,一级光谱范围为380nm —1000nm, 刻划尺寸为64?64mm 2。当光栅面与入射平行光垂直时,闪耀波长为570nm 。由于此时入射角φ=0,求得 58.21=b θ,再代入光栅方程式可以求得当入射角改变时实现不同波长光的闪耀,如

30,10,5=φ时,λ=587nm ,600.5nm ,606.3 nm 。

3 狭缝是单色仪的关键部件,它的宽度范围是0—3mm ,每格为0.005mm

仪器不工作时狭缝开启宽度应放在最小的位置。在调节狭缝宽度时切记不要用力过猛和过快,要仔细缓慢的调到所要求的值。狭缝应该调到它的最佳宽度,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先作一定的假设,设照明狭缝的光是完全非相干的(即每一点为独立的点光源),首先设狭缝为无限

W 0

a/a

图4 狭缝宽度与光谱宽度的关系曲线

a/a

图5 狭缝宽度与光谱分辨率及光谱强度的关系曲线

R

I

1

2

1

细,由衍射理论和实验可知谱线的半宽度约为:D

f

a n λ=86

.0,这里λ为光的波长,f 为离轴抛物镜的焦距,D 时由光栅和抛物镜的口径限制的光束的直径,当狭缝a 逐渐变宽时谱线宽度的变化如图4 所示,图5 为狭缝宽度与光谱的分辨率R 和光谱线的强度I 的变化。由图5 可见缝宽过大时实际分辨率下降,缝宽过小时出射狭缝上得到光强太小,取a=an 最好。

根据光学的理论知识可以知道,光栅的特性主要有:谱线的半角宽度、角色散率和光谱分辨本领。理论上它们分别为:

式中N 为光栅的总线数,在本实验中N 为64?1200=76800,m 为所用的光的衍射级次,本实验中m=1。实验中由于光学系统的象差和调整误差,杂散光和噪声的影响,加上光源的谱线由于各种效应而发生增宽,所以实际的谱线半角宽度远远大于理论值,因此光谱仪的实际分辨本领远远小于76800。

4.单色仪的接收系统在本实验中使用光电倍增管,(也可以使用线阵CCD )。

实验内容

1. 熟悉实验仪器和设备,了解注意事项。

图6 光电倍增管的结构

θ

λ

θcos Nd d =

θ

λθθcos d m

d d D ==

m N d R ==

λ

λ

2.测量钨灯的光强与波长的关系曲线。分别在狹缝在三小格和十五

小格,加或不加滤波片的条件下,共4组测量。

3.测量汞灯的波长光强曲线,分别在狹缝为3格和15格的情况下。

并利用软件计算出峰的位置及分辨率。

数据处理

1.钨灯的测量

(1)3小格狹缝的情况下:

λ-曲线

画出此时的I

波长与透光率的关系表:

origin拟合过程为:

[2007-4-27 22:59 "/Graph3" (2454217)] Polynomial Regression for Data2_B:

Y = A + B1*X + B2*X^2

Parameter Value Error

A -6.21979 0.42212

B1 0.03023 0.00179

B2 -3.27521E-5 1.88147E-6

R-Square(COD) SD N P

0.97099 0.01422 16 <0.0001

分析:

钨灯的光谱是连续谱,并且随着波长的增大光强也增大,但530nm 后光强的增长速率减小。

滤光片对频率不同的光线透光率是不同的,大约在波长为0.03023/(2×3.27521E-5)=461.5nm附近的光线透光率最高,向两边透光率呈抛物线下降趋势.

(2)15小格时的情况下:

λ-曲线

画出此时的I

波长与透光率的关系表:

根据上述表格画出下图并拟合:

Origin拟合过程如下:

[2007-4-27 23:19 "/Graph5" (2454217)]

Polynomial Regression for Data5_B:

Y = A + B1*X + B2*X^2

Parameter Value Error

A -5.3489 0.18157

B1 0.02589 7.69571E-4

B2 -2.80165E-5 8.09322E-7

R-Square(COD) SD N P

0.99232 0.00612 16 <0.0001

分析:

钨灯的光谱是连续谱,并且随着波长的增大光强也增大,但530nm

后光强的增长速率减小。

滤光片对频率不同的光线透光率是不同的,大约在波长为0.02589/(2×2.80165E-5)=462.0nm 附近的光线透光率最高,向两边呈抛物线下降趋势.

与3小格狭缝的情况基本类似。

2.汞灯的测量

由公式可得光栅的理论分辨率为

21

2112()

()/2

b b

a a

R δλλλλδλλλλλ

λλλ=-?==-=

?=+

3小格的分辨率为:

11112()/20.0835b b b =+=

164120076800R mN d λλ

===??=

11112()/2578.0151

λλλ=+= 1

1

1

6922.3R λλ==?

15小格的分辨率为: 22122()/20.2463b b b =+= 22122()/2578.07λλλ=+=

2

22

2347.0R λλ==?

光谱仪的实际分辨本领远远小于76800,因为实验中由于光学系统的调节有误差,其他杂光如对面同学做激光实验或日光灯的影响,或由于各种原因缝宽增大会使实际分辨率下降。在这些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我们可以认为实际的分辨率和我们预想的相差不大。

误差分析

1. 光路的调节不佳导致光强未能达到实验要求的起始值导致误差。

2. 由于仪器的原因,比如在扫描时速度太快导致光强计数存在误差。

3. 周围的光线影响,实验台不稳定等导致光路不稳定。

思考题

1. 为什么狭缝具有最佳宽度?如何求出狭缝的最佳宽度? 答:由实验原理的图5可知狭缝太宽会使分辨率下降,而太窄则会导致透射光强太弱。所以必然会有一个最佳的宽度。 最佳宽度的计算可以由此公式: 0.86n f

a D

λ= (D 为光栅的宽度, f

为等效会聚透镜的焦距)得出。

2.单色仪的理论分辨本领如何计算?实际分辨本领如何测量和计算?

答:理论分辨本领R 的计算: m 为干涉级次, m=1,N 为光栅的总线条数。 实际分辨本领的测量和计算:

测量汞灯的576.96nm 与579.96nm 两条光谱线,并根据这两条光谱线计算出单色仪的实际分辨本领R 。原理和操作如下:

用实验计算机上的“单色仪”应用程序,进去后设定好当前位置和积分时间,然后利用分段扫描F3粗扫描测出a 和b ,测出λ1和λ2的粗略值。再利用归峰扫描F6测出精确的λ1和λ2的值和半峰。由以以上公式计算出实际分辨本领。

m N d R ==λ

λ

λ

?λλλλλλδλδλλ?=

+=-==R 2

/)(1212a

b

实验四 经纬仪的认识和使用

实验四经纬仪的认识和使用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DJ6型光学经纬仪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练习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的方法,掌握基本操作要领。 3.要求对中误差小于3mm,整平误差小于一格。 4.测量两个方向间的水平角。 二、仪器和工具 DJ6经纬仪1台,测钎2只。 三、方法和步骤 1.经纬仪的安置 松开三脚架,安置于测点上。其高度大约在胸口附近,架头大致水平,踩紧脚架。打开仪器箱,取出仪器置于架头上,一手紧握仪器,一手拧紧连接螺旋。 2.熟悉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正确使用各螺旋及水平度盘变换手轮,掌握读数方法。3.初步对中整平 (1)用垂球对中 把锤球挂在三脚架的连接螺旋上,平移三脚架,使锤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并注意保持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脚的脚尖踩入土中。调整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此时,如果垂球尖偏离测站点标志中心,稍松连接螺旋,双手扶住基座,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使锤球尖准确对准测站点,最后旋紧连接螺旋。 (2)用光学对中器对中 调节经纬仪光学对中器的目镜和物镜对光螺旋,使光学对中器的分化板小圆圈和测站点标志的影像清晰。固定一只三脚架腿,目视对中器目镜并移动其它两只架腿,使镜中小圆圈对准地面点,踩紧脚架,若光学对中器的中心与地面点略有偏离,可转动脚螺旋,使光学对中器对准测站标志中心,此时圆水准器气泡偏离,伸缩三脚架腿,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注意脚架尖位置不能移动。 4.精确对中和整平 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的连线,两手同时反向转动这对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将照准部旋转90?,转动第三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以上步骤反复1~2次,使照准部转到任何位置时水准管气泡的偏离不超过1格为止。此时若光学对中器的中心与地面点又有偏离,稍松连接螺旋,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使光学对中器的中心准确对准测站点,最后旋紧连接螺旋。锤球对中误差在3mm以内,光学对中器对中误差在1mm以内。对中和整平一般需要几次循环过程,直至对中和整平均满足要求为止。

经纬仪的使用方法(免费)

第三节经纬仪的使用 一、安臵仪器 安臵仪器是将经纬仪安臵在测站点上,包括对中和整平两项内容。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标志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臵,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臵。 1.初步对中整平 (1)用锤球对中,其操作方法如下: 1)将三脚架调整到合适高度,张开三脚架安臵在测站点上方,在脚架的连接螺旋上挂上锤球,如果锤球尖离标志中心太远,可固定一脚移动另外两脚,或将三脚架整体平移,使锤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标志中心,并注意使架头大致水平,然后将三脚架的脚尖踩入土中。 2)将经纬仪从箱中取出,用连接螺旋将经纬仪安装在三脚架上。调整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3)此时,如果锤球尖偏离测站点标志中心,可旋松连接螺旋,在架头上移动经纬仪,使锤球尖精确对中测站点标志中心,然后旋紧连接螺旋。 (2)用光学对中器对中时,其操作方法如下: 1)使架头大致对中和水平,连接经纬仪;调节光学对中器的目镜和物镜对光螺旋,使光学对中器的分划板小圆圈和测站点标志的影像清晰。 2)转动脚螺旋,使光学对中器对准测站标志中心,此时圆水准器气泡偏离,伸缩三脚架架腿,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注意脚架尖位臵不得移动。 2.精确对中和整平

(1)整平 先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的连线,如图3-7a 所示,两手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注意气泡移动方向始终与左手大拇指移动方向一致;然后将照准部转动90°,如图3-7b 所示,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再将照准部转回原位臵,检查气泡是否居中,若不居中,按上述步骤反复进行,直到水准管在任何位臵,气泡偏离零点不超过一格为止。 (2)对中 先旋松连接螺旋,在架头上轻轻移动经纬仪,使锤球尖精确对中测站点标志中心,或使对中器分划板的刻划中心与测站点标志影像重合;然后旋紧连接螺旋。锤球对中误差一般可控制在3mm 以内,光学对中器对中误差一般可控制在1mm 以内。 对中和整平,一般都需要经过几次“整平—对中—整平”的循环过程,直至整平和对中均符合要求。 二、瞄准目标 (1)松开望远镜制动螺旋和照准部制动螺旋,将望远镜朝向明亮背景,调节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 (2)利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粗略对准目标,拧紧照准部及望远镜制动螺旋;调节物镜对光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并注意消除图3-7 经纬仪的整平

光栅单色仪的调整和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陈杨PB05210097 物理二班 实验题目:光栅单色仪的调整和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光栅单色仪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2.通过测量钨灯,钠灯和汞灯的光谱了解单色仪的特点。实验内容: 单色仪中等效会聚透镜的焦距f=500mm 光栅的面积64 64mm2 光栅的刻划密度为1200线/mm 1.钨灯发出的光波长与光强的关系 (1)光电倍增管加-450V的高压

480 612 560 490 667 614 500 737 653 510 780 672 520 831 679 530 873 663 540 915 628 550 943 579 (2)波长----光强图线为: (3)透过率的规律:由原始数据可得下图

(4)下表为相应波长的滤光片透过率 λ400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I/I0 0.49123 0.59677 0.64223 0.6789 0.7048 0.73872 0.74734 0.74299 λ480 490 500 510 520 530 540 550 I/I0 0.74739 0.75331 0.73484 0.71521 0.67477 0.62391 0.56019 0.49358 (5)相关分析: 可以看出,滤光片的透过率随入射光的波长变化而变化。波长位于中间时,透过率比较大,本次实验中约为75%;本次实验中,波 长介于500nm和550nm之间时透过率随波长增大明显减小。 可以用薄膜干涉来解释:这里认为膜的折射率大于其两侧介质(空气)的折射率,对膜的两个表面的反射光来说,是有半波损失的。 此两束相干光若干涉相消,则可以增大透射光线的强度。光程差

实验4 电子经纬仪的认识和使用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报告《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编号: 4 实验内容:电子经纬仪的认识和使用 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长: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日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任务书 实验四:电子经纬仪的认识和使用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电子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显示屏各符号的含义; 2.掌握电子经纬仪正确的开机操作步骤; 3.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照准和读数的方法; 4.掌握水平角、竖直角的观测操作步骤。 二、计划与设备准备 1.学时:2学时 2.设备:经纬仪1台 三角架1副 记录板1块 遮阳伞1把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电子经纬仪的初步认识 (a)仪器的基本构造、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和功能、显示屏各符号的含义; (b)练习仪器的开机步骤:电源开关、设置竖角零指标。 2.仪器对中(光学对中、垂球对中)和整平(粗平、精平)练习 在地面上选择坚固平坦的区域,用记号笔在地面上画“十字”符号,十字线交点作为测站中心点。 (a)光学对中(对中误差要求小于1mm): 粗对中先将三脚架安置在测站点上,三角架头面大致水平。双手紧握三脚架,眼睛观察光学对中器,调整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可见,再调整物镜调焦螺旋使对中标志清晰可见,移动三脚架使对中标志基本对准测站点的中心,将三角架的脚尖踩入土中。 精对中旋转脚螺旋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光学对中误差要求小于1mm。 粗平伸缩三角架使圆水准器泡居中你。 精平转动照准部,使管水准器与任意两个脚螺旋连线平行,两手以相反方向同时旋转两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移动方向一致)。再将照准部旋转90°,调节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反复以上操作,至气泡在任何方向居中。 再次精对中放松连接螺旋,眼睛观察光学对中器,平移仪器支座(注意不要有旋转运动),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标志,拧紧连接螺旋。旋转照准部,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检查照准部管水准器泡的居中情况。如果

经纬仪的使用说明书

经纬仪的使用说明书 说明书和操作技巧 满意答案 好评率:100% J6、J6E光学经纬仪使用说明书 一、仪器的用途和特点 本仪器的测角精度:水平方向一测回的方向误差不大于±6";天顶距测量中误差不大于±9",适用于低等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矿山测量和工程导线测量等。本仪器具有下列特点: 1、望远镜采用内调焦系统(J6E 为正像内调焦系统),主物镜为三片分离型结构。分划板设有双丝和单丝,便于照准不同目标,水平和垂直分划丝上均有供测距用的视距丝。望远镜孔径大,鉴别率高,成像清晰,用于观测远近目标均适宜。 2、度盘读数采用光学带尺读数系统,在同一视场内可同时直接读取水平角和天顶距,并公用一个照明系统,使用方便,读数快速、精确。 3、对点器系一小型望远镜,用于对地面点进行观测,其物镜可随照准部转动;易于发现和消除对点误差,仪器还附有测锤,便于在不同条件下的对点工作。 4、竖轴采用强制定心球面导轨滚珠支承的半运动式轴系(结构示意图见下图),定向及置中精度高,对温度不敏感,不易卡死。由于强制定心和大型球面滚珠支承的摩擦力距较大,运转时有轻微“沙 沙”声,但绝不影响使用。 5、基座内设有防偏扭簧片,通过此簧片将基座上、下体作半刚性联接,可防止扭转,消除偏扭误差。 6、按用户要求可提供管状定心磁针。 7、仪器出厂前均经环境模拟试验和防霉、防雾处理,经久耐用。仪器可在-25°C ~+40°C 环 境温度下工作。 二、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望远镜 成像 J6 倒像 J6E 正像 放大率 J6 28倍 J6E 29倍 物镜有效孔径 40毫米 视场角1°20′ 视距乘常数 100 视距加常数 0 鉴别率<3.6″ 调焦范围 2米~∞ 物镜壳外径φ46-0.05毫米 望远镜长度 180毫米 显微镜放大率 水平读数系统 73倍 竖直读数系统 74倍 读数系统 水平度盘分划直径 93.4毫米

单色仪的调整和使用

单色仪的调整和使用 ?实验简介 单色仪的构思萌芽可以追述到1666年,牛顿在研究三棱镜时发现将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太阳光分解为七色光。1814年夫琅和费设计了包括狭缝、棱镜和视窗的光学系统并发现了太阳光谱中的吸收谱线(夫琅和费谱线)。1860年克希霍夫和本生为研究金属光谱设计成较完善的现代光谱仪—光谱学诞生。由于棱镜光谱是非线性的,人们开始研究光栅光谱仪。光栅单色仪是用光栅衍射的方法获得单色光的仪器,它可以从发出复合光的光源(即不同波长的混合光的光源)中得到单色光,通过光栅一定的偏转的角度得到某个波长的光,并可以测定它的数值和强度。因此可以进行复合光源的光谱分析。 ?实验原理 图1 光栅单色仪的结构和原理 仪器原理如图1 ,光源或照明系统发出的光束均匀地照亮在入射狭缝S1上,S1位于离轴抛物镜的焦平面上,光通过M1变成平行光照射到光栅上,再经过光栅衍射返回到M1,经过M2会聚到出射狭缝S2,由于光栅的分光作用,从S2出射的光为单色光。当光栅转动时,从S2出射的光由短波到长波依次出现。

本仪器光学系统为李特洛式光学系统,这种系统结构简单、尺寸小、象差小、分辨率高。更换光栅方便。光栅单色仪的核心部件是闪耀光栅,闪耀光栅是以磨光的金属板或镀上金属膜的玻璃板为坯子,用劈形钻石尖刀在其上面刻画出一系列锯齿状的槽面形成的光栅(注1:由于光栅的机械加工要求很高,所以一般使用的光栅是由该光栅复制的光栅),它可以将单缝衍射因子的中央主极大移至多缝干涉因子的较高级位置上去。因为多缝干涉因子的高级项(零级无色散)是有色散的,而单缝衍射因子的中央主极大集中了光的大部分能量,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光栅的衍射效率,从而提高了测量的信噪比 图2 当入射光与光栅面的法线N 的方向的夹角为?(见图2)时,光栅的闪耀角为θ b,取一级衍射项时,对于入射角为?,而衍射角为θ时,光栅方程式为: d(sin?+sinθ)= λ 因此当光栅位于某一个角度时(?、θ一定),波长λ与d成正比。本次实验所用光栅(2号光栅,每毫米1200条刻痕,一级光谱范围为380nm—1000nm, 刻划尺寸为64?64mm2)。当光栅面与入射平行光垂直时,闪耀波长为570nm。由此可以求出此光栅的闪耀角为21.58?。当光栅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旋转时可以让不同波长以现对最强的光强进入出射狭缝,从而测出该光波的波长和强度值。(注意计算时角度的符号规定和几何光学方向为闪耀波长的方向)

(实验三) 经纬仪的认识和使用

实验三经纬仪的认识和使用 一、目的: 1.掌握DT-02电子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及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练习经纬仪的取装、对中、整平、瞄准、读数的基本方法,并掌握各项要领。 二、要求: 1.对中误差小于3mm。 2.整平误差小于1格。 3.消除视差,正确瞄准。 三、仪器工具: DT-02电子经纬仪、三脚架、垂球、记录表格、铅笔、计算器。 四、实验时间: 4学时。 五、方法与步骤: 1.在指定点位上安置经纬仪并熟悉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经纬仪的操作: 一)对中和整平: 1.初步对中整平 用光学对中器对中时,其操作方法如下: 1)使架头大致对中和水平,连接经纬仪;调节光学对中器的目镜和物镜对光螺旋,使光学对中器的分划板小圆圈和测站点标志的影像清晰。 2)转动脚螺旋,使光学对中器对准测站标志中心,此时圆水准器气泡偏离,伸缩三脚架架腿,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注意脚架尖位置不得移动。 2.精确对中和整平 (1)整平先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的连线,如下图所示,两手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注意气泡移动方向始终与左手大拇指移动方向一致;然后将照准部转动90°,如图3-1b所示,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再将照准部转回原位置,检查气泡是否居中,若不居中,按上述步骤反复进行,直到水准管在任何位置,气泡偏离零点不超过一格为止。 (2)对中先旋松连接螺旋,在架头上轻轻移动经纬仪,使锤球尖精确对中测站点标志中心,或使对中器分划板的刻划中心与测站点标志影像重合;然后旋紧连接螺旋。锤球对中误差一般可控制在3mm以内,光学对中器对中误差一般可控制在1mm以内。 对中和整平,一般都需要经过几次“整平—对中—整平”的循环过程,直至整平和对中均符合要求。 二)瞄准目标 (1)松开望远镜制动螺旋和照准部制动螺旋,将望远镜朝向明亮背景,调节目镜对光 螺旋,使十字丝清晰。 (2)利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粗略对准目标,拧紧照准部及望远镜制动螺旋;调节物镜对光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并注意消除视差。

经纬仪水平角观测实验报告

经纬仪水平角观测实验报告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及主要部件的名称与作用。 2.掌握经纬仪的操作方法及水平度盘读数的配置方法。 3.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4学时。 2.实验小组由4人组成:操作仪器,记录,竖立花杆轮流进行。 3.实验设备:DJ6光学经纬仪1台,三角架一个,花杆2根,记录纸2张,铅笔1支。 三、方法与步骤 (一) 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1.在指定点位上安置经纬仪并熟悉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经纬仪的操作: 对中和整平: (1)粗略对中 ①在测站上安放脚架,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②转 动光学对中器使光学对中器分划板上的小圆圈和测点的标志 同时清晰,踩紧一条架腿,两手分别握住另两条架腿,前后 左右移动架腿同时观测对中器使对中器基本对中测站标志。 (2)精确对中: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地面测站点位于光学对中器圆圈的中心; (3)粗平:通过伸缩脚架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4)精平:转动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精确居中,气泡偏移不超过两格; ①首先转动照准部,使照准部上水准管轴与任一对脚螺旋连线平行,两手同时对向或者反向转动那两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②然后转动照准部90度,使水准管轴与上面那两个脚螺旋连线垂直,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再转回原来的位置,检查气泡是否居中,若不居中,则按上述步骤反复进行直到照准部转到任何位置时气泡都居中了。 (5)精确对中:此时通过观察对中器看看地面测点是否偏离了圆圈的中心,若未偏离则说明此时仪器对中整平好了。若偏离了,则应稍松开连接螺旋(注意:仍然保持着与基座的连接)在三脚架上平移仪器进行精确对中; (6)再看一下长水准气泡是否居中,如不居中则重复(4)(5)项步骤。 瞄准: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目标,使用标位于视场内。 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的目镜螺旋,使 十字丝清晰,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转动望远 镜和照准部的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十字丝的单根纵丝平分,或 被双根纵丝夹在中央。 读数:调节反光镜的位置,使读数窗亮度适当,旋转读数显微 镜的目镜套,使度盘及分微尺的刻划清晰,读取度盘刻划线位 于分微尺所注记的度数,从分微尺上该刻划线所在位置的分数 估读至0.1′(即6"的倍数)。 (二)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1.度盘配置:设共测n个测回,则第i 个测回的度盘位置为略大于( i-1 )180/n。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在该测回的度盘位置,扳下复测扳手,瞄准起始目标,扳上复测扳手(或采用度盘变换手轮配置度盘)。 2.一测回观测: 盘左:瞄准左目标A ,进行读数记a 左 ;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 瞄准右目标B,进行读数记b 左;计算上半测回角值?左=b 左 - a 左 。

常用测量仪器使用方法详解(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

常用测量仪器使用方法详解(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

1.望远镜 2.调整手轮 3.圆水准器 4.微调手轮 5.水平制动手轮 6.管水准器 7.水平微调手轮8.脚架 二、操作要点: 在未知两点间,摆开三脚架,从仪器箱取出水准仪安放在三脚架上,利用三个机座螺丝调平,使圆气泡居中,跟着调平管水准器。水平制动手轮是调平的,在水平镜内通过三角棱镜反射,水平重合,就是平水。将望远镜对准未知点(1)上的塔尺,再次调平管水平器重合,读出塔尺的读数(后视),把望远镜旋转到未知点(2)的塔尺,调整管水平器,读出塔尺的读数(前视),记到记录本上。 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三、校正方法: 将仪器摆在两固定点中间,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线,移动仪器到固定点一端,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 ’。计算如果a-b≠a’-b’时,将望远镜横丝对准偏差一半的数值。用校针将水准仪的上下螺钉调整,使管水平泡吻合为止。重复以上做法,直到相等为止。 四、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五个步骤。 1. 安置 安置是将仪器安装在可以伸缩的三脚架上并置于两观测点之间。首先打开三

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用目估法使架头大致水平并检查脚架是否牢固,然后打开仪器箱,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器连接在三脚架上。 2. 粗平 粗平是使仪器的视线粗略水平,利用脚螺旋置园水准气泡居于园指标圈之中。具体方法用仪器练习。在整平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大姆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3. 瞄准 瞄准是用望远镜准确地瞄准目标。首先是把望远镜对向远处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最清晰。再松开固定螺旋,旋转望远镜,使照门和准星的连接对准水准尺,拧紧固定螺旋。最后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清晰地落在十字丝平面上,再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的像靠于十字竖丝的一侧。 4. 精平 精平是使望远镜的视线精确水平。微倾水准仪,在水准管上部装有一组棱镜,可将水准管气泡两端,折射到镜管旁的符合水准观察窗内,若气泡居中时,气泡两端的象将符合成一抛物线型,说明视线水平。若气泡两端的象不相符合,说明视线不水平。这时可用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象完全符合,仪器便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以满足水准测量基本原理的要求。注意?气泡左半部份的移动方向,总与右手大拇指的方向不一致。 5. 读数 用十字丝,截读水准尺上的读数。现在的水准仪多是倒象望远镜,读数时应由上而下进行。先估读毫米级读数,后报出全部读数。

经纬仪认识与使用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地球物理1701班学号:0110170 实验一经纬仪认识与使用 一、实验名称:经纬仪认识与使用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的基本方法。 三、实验仪器: 经纬仪1台,三脚架1个。 四、实验内容: 1、熟悉经纬仪的构造,熟悉各部件功能及使用;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方法; 3、熟悉经纬仪测角的流程; 4、掌握经纬仪测水平角、垂直角的瞄准方法; 5、按物理实验报告格式,独立编写并提交一份实验报告。 五、实验原理与方法: 1、经纬仪的构造及各部件功能及使用方法 DJ6 经纬仪由三部分组成: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组成。各部件名称如图1 所示。 图 1 经纬仪各部件名称 1)各部件功能及使用各种旋钮的作用与经纬仪基本一致,在实验过程中进一步加深认识。

水平制动螺旋:粗瞄后制动,照准部则不能转动;水平微动螺旋:水平 制动螺旋制动后,水平微动螺旋可以小范围微动, 用于精确照准目标;竖直制动螺旋: 粗瞄后制动,望远镜则不能转动; 竖直微动螺旋:竖直制动螺旋制动后,竖直微动螺旋可以小范围微动, 用于精确照准目标; 脚螺旋:用于对中和整平仪器; 物镜调焦螺旋:旋转该螺旋,进行物镜调焦,看清目标成像。目 镜调焦螺旋:旋转该螺旋,进行目镜调焦,看清十字丝成像。指 标水准管调节螺旋:调节该螺旋,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反光 镜:360 度转动反光镜,是读数窗的亮度最大。 光学对点器:用于仪器对中。 2、经纬仪使用方法 使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按以下流程进行:安置仪器—仪器对中整平—瞄准——读数。如果是垂直角测量,在读数前应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1)对中整平 (1)安置仪器 将三脚架成正三角形打开,测站点在三角形中心,架头大致水平,拧紧固定螺旋将仪器安置在架头上。 (2)精确对中如果测站点位未出现在光学对点器视野中,可两手各握住一个脚架架腿移动脚架,使测站点位大致位于对点器标识圆圈附近,最后用脚螺旋精确对中。 (3)粗略整平 33

经纬仪使用及操作的步骤(光学对中法)

经纬仪使用及操作的步骤(光学对中法) 1、架设仪器: 将经纬仪放置在架头上,使架头大致水平,旋紧连接螺旋。 2、对中: 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可以移动脚架、旋转脚螺旋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 3、整平: 目的是使仪器竖轴铅垂,水平度盘水平。根据水平角的定义,是两条方向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以水平度盘一定要水平。 粗平:伸缩脚架腿,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检查并精确对中:检查对中标志是否偏离地面点。如果偏离了,旋松三角架上的连接螺旋,平移仪器基座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拧紧连接螺旋。 精平:旋转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 4、瞄准与读数: ①目镜对光:目镜调焦使十字丝清晰。 ②瞄准和物镜对光:粗瞄目标,物镜调焦使目标清晰。注意消除视差。精瞄目标。 ③读数: 调整照明反光镜,使读数窗亮度适中,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使刻划线清晰,然后读数。 现在很多都是使用全站仪,全站仪的使用(以拓普康全站仪为例进行介绍)介绍: (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电池的安装(注意:测量前电池需充足电) ①把电池盒底部的导块插入装电池的导孔。 ②按电池盒的顶部直至听到“咔嚓”响声。 ③向下按解锁钮,取出电池。 2)仪器的安置。 ①在实验场地上选择一点,作为测站,另外两点作为观测点。 ②将全站仪安置于点,对中、整平。 ③在两点分别安置棱镜。 3)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的设置。 ①竖直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竖直度盘制动钮,将望远镜纵转一周(望远镜处于盘左,当物镜穿过水平面时),竖直度盘指标即已设置。随即听见一声鸣响,并显示出竖直角。 ②水平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旋转照准部360,水平度盘指标即自动设置。随即一声鸣响,同时显示水平角。至此,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已设置完毕。注意:每当打开仪器电源时,必须重新设置和的指标。 4)调焦与照准目标。 操作步骤与一般经纬仪相同,注意消除视差。 (2)角度测量 1)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角度测量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转换为距离模式。 2)盘左瞄准左目标A,按置零键,使水平度盘读数显示为0°00′00〃,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读取显示读数。

经纬仪测量实习指导

实验三光学及电子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角度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经纬仪是测定角度的仪器。通过本实验可使同学们了解光学及电子经纬仪的组成、构造,经纬仪上各螺旋的名称、功能,以及电子经纬仪的特点。 一、实验性质 验证性实验,实验时数安排为1 2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⑴了解DJ6光学经纬仪及DT5电子经纬仪的基本构造,以及主要部件的名称与作用。 ⑵掌握经纬仪的安置方法,学会使用光学及电子经纬仪。 三、仪器和工具 1.DJ6光学经纬仪(或DT5电子经纬仪)1台、记录板1块、测伞1把。 2.自备:铅笔、计算器。 四、方法步骤 (一)光学经纬仪 ⑴仪器讲解。指导教师现场讲解DJ6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各螺旋的名称、功能及操作方法,仪器的安置及使用方法。 ⑵安置仪器。各小组在给定的测站点上架设仪器(从箱中取经纬仪时,应注意仪器的装箱位置,以便用后装箱)。在测站点上撑开三脚架,高度应适中,架头应大致水平;然后把经纬仪安放到三脚架的架头上。安放仪器时,一手扶住仪器,一手旋转位于架头底部的连接螺旋,使连接螺旋穿入经纬仪基座压板螺孔,并旋紧螺旋。 ⑶认识仪器。对照实物正确说出仪器的组成部分、各螺旋的名称及作用。 ⑷对中。对中有垂球对中和光学对中器对中两种方法。 方法一:垂球对中 ①在架头底部的连接螺旋的小挂钩上挂上垂球。 ②平移三脚架,使垂球尖大致对准地面上的测站点,并注意使架头大致水平,踩紧三脚架。 ③稍松底座下的连接螺旋,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使垂球尖精确对准测站点(对中误差应小于等于3 mm),最后旋紧连接螺旋。 方法二:光学对中器对中 ①将仪器中心大致对准地面测站点。

②通过旋转光学对中器的目镜调焦螺旋,使分划板对中圈清晰;通过推、拉光学对中器的镜管进行对光,使对中圈和地面测站点标志都清晰显示。 ③移动脚架或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使地面测站点标志位于对中圈内。 ④逐一松开三脚架架腿制动螺旋并利用伸缩架腿(架脚点不得移位)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大致整平仪器。 ⑤用脚螺旋使照准部水准管气泡居中,整平仪器。 ⑥检查对中器中地面测站点是否偏离分划板对中圈。若发生偏离,则松开底座下的连接螺旋,在架头上轻轻平移仪器,使地面测站点回到对中器分划板刻对中圈内。 ⑦检查照准部水准管气泡是否居中。若气泡发生偏离,需再次整平,即重复前面过程,最后旋紧连接螺旋。(按方法二对中仪器后,可直接进入步骤6) ⑸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同时相对(或相反)旋转这两只脚螺旋(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行进方向一致),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然后将照准部绕竖轴转动90o,再转动第三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进行,直到照准部转到任何方向,气泡在水准管内的偏移都不超过刻划线的一格为止。 ⑹瞄准。取下望远镜的镜盖,将望远镜对准天空(或远处明亮背景),转动望远镜的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最清晰;然后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远处一线状目标(如:远处的避雷针、天线等),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对光螺旋(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再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十字丝的纵向单丝平分,或被纵向双丝夹在中央。 DJ6光学经纬仪读数窗 图1-3-1 ⑺读数:瞄准目标后,调节反光镜的位置,使读数显微镜读数窗亮度适当,旋转显微

实验一 DJ6光学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备课讲稿

实验一D J6光学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精品资料 实验一 DJ6光学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DJ6经纬仪的构造,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练习经纬仪的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的方法。 (3)要求对中误差小于3mm,整平误差小于一格。 2.计划与仪器工具 (1)实验时数安排为2个学时,每一实验小组由4—6人组成。 (2)每实验小组配备DJ6经纬仪1台,测钎2只,记录板1块,伞1把。 (3)认识经纬仪的构造,熟悉经纬仪的操作。 3.方法与步骤 (1)经纬仪的安置 1)初步对中整平 ①用垂球对中张开三脚架,安置在测站上,使三脚架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挂上锤球,平移三脚架,使锤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并注意保持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脚的脚尖踩入土中。然后把经纬仪从箱中取出,用连接螺旋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调整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此时,如果垂球尖偏离测站点标志中心,稍松连接螺旋,双手扶住基座,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使锤球尖准确对准测站点,最后旋紧连接螺旋。 ②用光学对中器对中使架头大致对中和水平,连接经纬仪;调节光学对中器的目镜和物镜对光螺旋,使光学对中器的分化板小圆圈和测站点标志的影像清晰。固定一只三脚架腿,目视对中器目镜并移动其它两只架腿,使镜中小圆圈对准地面点,踩紧脚架,若光学对中器的中心与地面点略有偏离,可转动脚螺旋,使光学对中器对准测站标志中心,此时圆水准器气泡偏离,伸缩三脚架腿,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注意脚架尖位置不能移动。 2)精确对中和整平 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的连线,两手同时反 向转动这对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将照准部旋转90°,转动第三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以上步骤反复1~2次,使照准部转到任何位置时水准管气泡的偏离不超过1格为止。此时若光学对中器的中心与地面点又有偏离,稍松连接螺旋,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使光学对中器的中心准确对准测站点,最后旋紧连接螺旋。锤球对中误差在3mm以内,光学对中器对中误差在1mm以内。对中和整平一般需要几次循环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报告

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二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实验二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1.目的 (1)了解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2)掌握经纬仪基本操作和读数方法。2.组织 每组8一10人。每组每位同学完成经纬仪的整平、对中、瞄准、读数工作 各一次。3.学时 课内2学时4.仪器及用具 每组DJ6光学经纬仪1台、花杆2个。5.实验步骤提要 整平、对中经纬仪——瞄准测钎——读水平度盘。 5)学会DJ6光学经纬仪的读数方法。读数记录于“读数记录表”中。 6)练习配置水平度盘的方法。

7.实验记录及上交资料: 每人交1份实验报告。 实验三测回观测法测水平角 1.目的 1)掌握水平角观测原理,经纬仪的 构造及度盘读数。2)掌握测回法测水平角的方法。2.组织 每组4-5人,每人用测回法完成一个水平角的观测任务。3.学时课内2学时4.仪器及用具: 每组DJ6光学经纬仪1台、花杆2个、记录板1个。5.实验步骤提要1)度盘配置:设共测n(n=4或5)个测回,则第i个测回的度盘位置为略大于(i-1)×180°/n。2)一测回观测:(1)盘左:瞄准左目标A,进行读数记a1;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 右目标B,进行读数记b1;计算上半测回角值β  左= b1- a1。 (2)盘右:瞄准右目标B,进行读数记b2;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

左目标A,进行读数记a2;计算下半测回角值β  右= b2- a2。 左-β右)/2。 (3)检查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是 否超限。计算一测回角值β=(β  3)测站观测完毕后,当即检查各测 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计算平均角值。6.注意事项 1) 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其底部,以减少目标倾斜引起的误差。2) 同一测回观测时,切勿转动度盘变换手轮,以免发生错误。3)观测过程中若发现气泡偏移超过一格时,应重新整平重测 该测回。4)计算半测回角值时,当左 目标读数a大于右目标读数b时,则应加360°。 5)限差要求为:对中误差小于3㎜;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40”,超限重测该测回;各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 ±24”,超限重测该测站。7.上交实验记录

精密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3.2 精密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控制测量中,需用经纬仪进行大量的水平角和垂直角观测。使用经纬仪进行角度观测,最重要的环节是:仪器整平、照准和读数。我们围绕这三个环节,对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作如下介绍。 3.2.1 水准器 由前节可知,测角时必须使经纬仪的垂 直轴与测站铅垂线一致。这样,在仪器结 构正确的条件下,才能正确测定所需的角 度。要满足这一要求,必须借助于安装在 仪器照准部上的水准器,即照准部水准器。 照准部水准器一般采用管状水准器。管水 准器是用质量较好的玻璃管制成,将玻璃 管的内壁打磨成光滑的曲面,管内注入冰 点低,流动性强,附着力较小的液体,并 留有空隙形成气泡,将管两端封闭,就成 为带有气泡的水准器,如图3-3所示。 1. 水准轴与水准器轴 为了便于观察水准器的倾斜量,在水准管的外壁上刻有若干个分划,分划间隔一般为2mm ,其中间点称为零点。 水准器安置在一个金属框架内,并安装在经纬仪照准部支架上,所以把这种管状水准器称为照准部水准器。照准部水准器框架的一端有水准器校正螺旋,通过校正螺旋,使照准部水准器的水准器轴与仪器垂直轴正交。 所谓水准器轴,就是过水准器零点O ,水准管内壁圆弧的切线,如图3-3所示。另外,由于水准管内的液体比空气重,当液体静止时,管内气泡永远居于管内最高位置,如图3-3中的'O 位置。显然,过'O 作圆弧的切线,此切线总是水平的,我们称此切线为水准轴由此可知,使其水准轴与水准器轴相重合,即气泡最高点'O 与水准器分划中心O 重合,这时经纬仪的垂直轴与测站铅垂线重合,这个过程称为整置仪器水平。 2. 水准器格值 我们知道,当水准器倾斜时,水准 管内的气泡便会随之移动。不同的水准 器,虽然倾斜的角度完全相同,各自的 气泡移动量不会完全相同。这是因为不 同的水准器,它们的灵敏度不同。灵敏 度以水准器格值表示。所谓水准器格值, 就是当水准气泡移动一格时,水准器轴 所变动的角度,也就是水准管上的一格 所对应的圆心角。 如前所述,水准管的内壁是一圆弧,圆弧的曲率半径愈大,水准管上一格所对应的圆图3-3 水准轴与水准器轴

DJ6光学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任务4 DJ6光学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DJ6光学经纬仪各主要构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练习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的方法,掌握基本操作要领。 3.要求对中误差小于3mm,整平误差小于一格。 二、计划与仪器工具 1.实训课时安排2学时,实训小组由4人组成。 2.实训设备为DJ6光学经纬仪1台。 3.在实验场地每组打一木桩,桩顶钉一小钉或划十字为测站点,周围布置一个目标点供瞄准,读数用。 4.认识经纬仪的构造,熟悉经纬仪的操作,经老师检查操作过程后,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报告。 三、方法与步骤 1.经纬仪的安置 ⑴松开三脚架,安置于测站点上。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踩紧三脚架。 ⑵打开仪器箱,双手握住仪器支架,将仪器取出至于架头上,一手握支架,一手拧紧连接螺栓。 2.经纬仪的使用 ⑴对中、整平 方法一:对中稍松开连接螺栓,两手扶基座,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从光学对中器中观察,直到测站点移至光学对中器的刻画圈内为止(对中误差小于3m m),再拧紧连接螺栓,若误差过大,可重新移动三脚架,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相对旋转这对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将照准部绕竖轴转动90度,旋转第三只脚螺旋,仍使气泡居中,再旋转90度,检查气泡误差,直到小于分划线的一格为止。 脚螺旋整平会影响到仪器的对中,因此要检查对中的结果,如果测站点发生了偏离,则重复以上的对中、整平的步骤。直到对中、整平误差都符合要求为止。

方法二:对中观察光学对中器,同时转动脚螺旋,使测站点移至刻画圈内(对中误差小于3mm),至符合要求为止。 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三脚架的其中一只脚架1,观察水准管气泡的位置,通过脚架1的伸缩,使气泡尽量居中,转动照准部,依次使水准管平行脚架2,脚架3,同样通过脚架的伸缩,使水准管气泡在相应位置上尽可能的居中。然后再通过脚螺旋整平经纬仪,步骤同方法一。直到整平的误差符合要求为止。 整平结束后,检查对中结果,此方法对对中的影响不大,一般可一次完成对中整平。 ⑵瞄准 用望远镜上瞄准器瞄准目标,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目标影象清晰;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单根竖丝平分,或将目标夹在双根竖丝中央。 ⑶读数 打开反光镜,调节反光镜使读数窗亮度适当,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看清读数窗分划,根据使用的仪器用测微尺或单板平板玻璃测微器读数,并记录。 四、注意事项 1.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其底部。 2.各螺旋的使用,不可用力过猛、过大。 3.仪器出箱时要注意仪器在箱内的放置情况,以便按原样放回。 五、报告书 1.实验报告:将观测数据计入水平度盘读数记录表上交。 表2.4 水平度盘读数记录表 日期班级姓名

经纬仪的原理与使用

经纬仪的原理与使用 一.角度测量的原理及相关基本概念 角度测量包括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其中水平角测量是用于测量地面点的位置,竖直角测量是用于间接测定地面点的高程。 (一)水平角的测量原理 水平角概念:从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所成的角,β。如书图3-1。 为了测定水平角β,那么可设想在过角顶B点上方安置一个水平度盘,水平度盘上面带有顺时针刻划、注记。我们可以在BA方向读一个数n,在BC方向读一个数m,那水平角β就等于m减n,用公式表示为 β=右目标读数m-左目标读数n 水平角值为0~360°。 (二)竖直角的测量原理 竖直角概念: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视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用α表示。如书图3-2:α为AB方向线的竖直角。其值从水平线算起,向上为正,称为仰角,范围是0°~90°;向下为负,称为俯角,范围为0°~-90°。 天顶距概念:视线与测站点天顶方向之间的夹角,图3-2中以Z 表示,其数值为0°~180°,均为正值。与竖直角的关系: α=90°-Z 为了测定天顶角或竖直角,那我们同测水平角类似,在A点安置一个竖直度盘,同样是带有刻划和注记。这个竖直度盘随着望远镜上下转动,瞄准目标后则有一个读数,那此读数就为竖直角。 根据上述角度测量原理,研制出的能同时完成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的仪器称为经纬仪。经纬仪按不同测角精度又分成多种等级,如DJ1、DJ2、DJ6、DJ10等。D、J为“大地测量”和“经纬仪”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数字表示该仪器测量精度。DJ6表示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不超过±6″。工程中常用的精度有2″、6″和10″。 二.DJ6型光学经纬仪 (一)基本构造: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 (二)读数方法:最常见的读数方法有分微尺法、单平板玻璃测微器法和对径符合读法。下面分别说明其构造原理及读数方法。 1.分微尺法 分微尺法也称带尺显微镜法,多用于DJ6级仪器。由于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不含隙动差,其应用日广。如国产的TDJ6,Leica T16等

经纬仪操作步骤

经纬仪的基本操作为: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 (一)对中 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度盘中心与测站点标志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操作步骤为: 张开脚架,调节脚架腿,使其高度适宜,并通过目估使架头水平、架头中心大致对准测站点。 从箱中取出经纬仪安置于架头上,旋紧连接螺旋,并挂上锤球。如锤球尖偏离测站点较远,则需移动三脚架,使锤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然后将脚架尖踩实。 略微松开连接螺旋,在架头上移动仪器,直至锤球尖准确对准测站点,最后再旋紧连接螺旋。 (二)整平 整平的目的是调节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从而使经纬仪的竖轴竖直,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其操作步骤如下: 1.旋转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一对脚螺旋[如图3-7A ]。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2.将照准部旋转90°,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如图3-7B] 图3-7 整平 3.按以上步骤重复操作,直至水准管在这两个位置上气泡都居中为止。使用光学对中器进行对中、整平时,首先通过目估初步对中(也可利用锤球),旋转对中器目镜看清分划板上的刻划圆圈,再拉伸对中器的目镜筒,使地面标志点成像清晰。转动脚螺旋使标志点的影像移至刻划圆圈中心。然后,通过伸缩三脚架腿,调节三脚架的长度,使经纬仪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再调节脚螺旋精确整平仪器。接着通过对中器观察地面标志点,如偏刻划圆圈中心,可稍微松开连接螺旋,在架头移动仪器,使其精确对中,此时,如水准管气泡偏移,则再整平仪器,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对中、整平同时完成。 瞄准 瞄准目标的步骤如下: 1.目镜对光:将望远镜对向明亮背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成像清晰。

实验6DJ6级光学经纬仪的认识与技术操作doc

江苏省职业学校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 —20 学年第学期) 专业名称造价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测量 授课教师 学校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间实验:DJ6级光学经纬仪的认识与技术操作 一、目的和要求 1.认识经纬仪的一般构造。 2.熟悉经纬仪的技术操作方法。 3.熟悉用水平度盘变换钮或复测扳手设置水平度盘读数。 二、计划和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为4学时。实验小组由3~4人组成,1人操作仪器,1人记录。 (2)每组的实验设备为DJ6经纬仪1台,记录板1块。 三、方法和步骤 1.由指导教师讲解经纬仪的构造及技术操作方法。 2.学生自己熟悉经纬仪各螺旋的功能。 3.练习安置经纬仪。经纬仪的安置包括对中和整平两项内容。 (1) 对中:对中是把经纬仪水平度盘的中心安置在所测角的顶点铅垂线上。方法是先将三角架安置在测站点上,架头大致水平,用垂球概略对中后,踏牢三脚架,然后用连接螺旋将仪器固定在三脚架上。此时,若偏离测站点较大,则须将三脚架作平行移动,若偏离较小,可将连接螺旋放松,在三脚架头上移动仪器基座使垂球尖准确地对准测站点,然后再旋紧连接螺旋。 如果使用带有光学对点器的仪器,对中时可通过光学对点器进行对中。采用光学对点器对中的做法是:将仪器置于测站点上,使架头大致水平,三个脚螺旋的高度适中,光学对点器大致在测站点铅垂线上。转动对点器目镜看清分划板中心圈(十字丝),再拉动或旋转目镜,使测站点影像清晰。若中心圈(十字丝)与测站点相距较远,则应平移脚架,而后旋转脚螺旋,使测站点与中心圈(十字丝)重合。伸缩架腿,粗略整平圆水准器,再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这时可移动基座精确对中,最后拧紧连接螺旋。 (2) 整平:整平是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仪器竖轴铅直。整平的方法是: ①使照准部水准管与任意两个脚螺旋连线平行,如图2-6a)所示,两手以相反方向同时旋转①、②两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②将照准部平转90?(有些仪器上装有两个水准管,则可以不转),如图2-6b)所示,再用另一个脚螺旋③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③以上操作反复进行,直到仪器在任何位置气泡都居中为止。 4.用望远镜瞄准远处目标。 (1) 安置好仪器后,松开照准部和望远镜的制动螺旋,用粗瞄器初步瞄准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