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处理技术

合集下载

3.5视频信息的处理技术

3.5视频信息的处理技术

3.5视频信息的处理技术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视频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短视频,到影视作品的制作,再到企业的远程会议和教育培训,视频无处不在。

而这背后,离不开一系列先进的视频信息处理技术,它们让视频的获取、编辑、传输和播放变得更加高效和优质。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视频的采集和编码技术。

当我们使用摄像机、手机或其他设备拍摄视频时,这些设备会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以一定的格式进行记录。

常见的视频格式有 MP4、AVI 等。

在这个过程中,编码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

它通过压缩视频数据,减少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的需求,同时尽可能保持视频的质量。

例如,H264 和H265 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视频编码标准,它们能够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数据量。

接下来是视频的编辑和特效处理。

在视频制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对拍摄好的素材进行剪辑、拼接、添加字幕、调整色彩等操作。

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如 Adobe Premiere Pro 和 Final Cut Pro ,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功能,让创作者能够实现各种创意想法。

特效处理则可以为视频增添更多的视觉冲击力,比如添加光影效果、模糊背景、实现虚拟场景等。

这些特效不仅能够提升视频的观赏性,还能帮助传达特定的情感和信息。

视频的传输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的在线播放和实时传输变得越来越普遍。

为了确保流畅的观看体验,流媒体技术应运而生。

像我们熟悉的优酷、腾讯视频等平台,都采用了流媒体技术,让用户可以边下载边观看视频,而无需等待整个视频文件下载完成。

同时,为了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和设备性能,视频会根据用户的带宽和设备能力进行自适应码率调整,以保证视频的播放不卡顿。

在视频的播放方面,播放器软件需要对编码后的视频数据进行解码和渲染,将其显示在屏幕上。

好的播放器能够提供清晰、流畅的画面,并且支持多种视频格式和播放控制功能。

此外,一些播放器还具备增强画质、调整音频效果等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视频信息处理技术

视频信息处理技术
⑵ 视频传输协议
视频传输协议用于将视频信号从采集设备传输至存储设备,常见的视频传输协议包括RTSP、RTP等。
⒊视频预处理
⑴ 视频去噪与增强
视频去噪与增强技术能够提取视频中的有用信息并去除图像中的噪声,改善图像质量。
⑵ 视频帧率控制
视频帧率控制技术用于调整视频帧率,可实现快速播放或慢动作播放效果。
⒋视频编码与解码
视频信息处理技术
正文:
⒈概述
视频信息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对视频内容进行分析、提取和处理,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实现相关功能的技术。视频信息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视频编码、视频搜索等领域,对于提高图像质量、实现目标检测与跟踪、视频内容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⒉视频采集与传输
⑴ 视频采集设备
视频采集设备包括摄像机、摄像头等,用于将实时场景转化为数字视频信号。
⒍视频搜索与检索
⑴ 视频内容描述与索引
视频内容描述与索引技术用于对视频进行标签化描述和索引,以实现基于内容的视频搜索。
⑵ 视频相似度计算
视频相似度计算技术用于衡量不同视频之间的相似度,以实现视频检索和推荐。
附件:本文档附带了一份详细的视频信息处理技术相关的实例代码和算法,具体使用请参考代码文档。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版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权利。
⒊隐私权:是指个人拥有的不愿被他人知晓的个人信息和个人权益。
⑴ 视频编码
视频编码技术用于将视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以减小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⑵ 视频解码
视频解码技术用于将压缩后的视频信号解码还原为原始图像,以实现视频播放。
⒌视频分析与识别
⑴ 视频目标检测与跟踪
视频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用于在视频中自动检测和跟踪感兴趣的目标,如人脸、车辆等。

软件开发中的视频处理技术应用实例

软件开发中的视频处理技术应用实例

软件开发中的视频处理技术应用实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视觉和声音的感知需求越来越高。

这也催生了视频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软件开发中,视频处理技术也是一项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技术。

本文将从实际的应用出发,探讨软件开发中的视频处理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实例。

一、多媒体教学领域在多媒体教学领域中,视频处理技术可以用来进行讲解视频的录制和制作。

针对不同的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视频录制方式和视频后期处理技术。

比如,采用拍摄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方式来录制讲解视频,通过后期处理技术可以剪辑、合成、添加音乐等来制作出更具有感染力和趣味性的讲解视频。

此外,针对某些知识点,可以加入虚拟化演示、互动式学习等元素,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二、安防监控领域在安防监控领域中,利用视频处理技术可以进行图像识别、目标追踪等操作。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对人脸、车牌等进行识别,从而方便安防人员进行判断和预警。

同时,在设置监控区域的时候,也可以利用视频处理技术对画面进行特别的镜头调整,以便更好地监控目标区域。

三、电影制作领域在电影制作领域中,视频处理技术可以用来进行后期制作,包括特效、音效、字幕等。

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各种元素进行加工、合成和编辑,才能形成最终的电影作品。

比如,可以利用视频处理技术实现绿幕技术,以便更好地将不同元素进行合成。

通过调整音效等参数,还可以让整体效果更具感染力和冲击力,从而更好地吸引观众。

四、广告制作领域在广告制作领域中,视频处理技术可以用来进行后期制作,以增强广告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通过视频剪辑、音效调整、文字处理、图像特效等手段,可以把广告制作得更加吸引人和有趣。

同时,在制作广告的过程中,还可以考虑到受众群体的需求,从而进行更为精准的广告推送。

总之,在软件开发中,视频处理技术应用的范围还是非常广泛的。

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针对不同的需求和领域,选用不同的视频处理技术和方案。

视频制作中的五种技术

视频制作中的五种技术

视频制作中的五种技术视频制作是一项需要各种技术的复杂工作。

在制作视频时,不能仅仅依靠创造性和想象力。

通过掌握一些视频制作技巧,可以确保视频制作的效果更加出色和令人满意。

本文将探讨五种视频制作技术。

1. 音效处理技巧音效是视频制作中关键的一个方面。

它可以使视频更加真实和感性。

音效处理技巧包括添加音效、剪辑音效、跟踪音效等等。

在添加音效时,可以调节音频的音量,并且可以剪辑音频以使其更加符合视频的需要。

跟踪音效是一种让音效跟随视频移动的技巧,它可以使音效更加逼真。

2. 视频剪辑技巧视频剪辑是视频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

视频剪辑技巧包括剪辑、修剪、移动等等。

在剪辑过程中,需要首先选择需要保留的片段,然后将它们剪切下来。

修剪可以调整视频中不需要的部分,比如延长或缩短片段的时间等等。

移动视频表示能够在不改变片段内容的情况下调整它们的位置,以使其更加适合视频的主题。

3. 视频特效技巧特效是视频制作中的热门技术之一。

通过添加各种特效,可以使视频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视频特效查可以包括过渡、模糊、光影等等。

这些特效可以使视频更加吸引人,并且更加有意义。

4. 颜色校正技巧在视频制作过程中,根据需要对颜色进行校正可以使视频看起来更加自然,更加适合视频的表达主题。

颜色校正技巧涉及到调整色彩平衡、图像曝光、饱和度等等。

对于不同的视频,颜色校正技巧也是根据需要量身定制的。

5. 素材管理技巧素材的优质管理可以帮助视频制作者更加高效和方便地找到和使用素材。

素材管理技巧包括命名、分类、存储等等。

命名的习惯可以使您在搜索素材时更加容易找到需要的内容。

分类包括将素材按类型、主题、时间等分类。

存储可以有效地管理素材,避免丢失。

总之,在视频制作过程中,不仅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同时需要掌握众多技术和工具。

上述五种技术是其中的一部分。

如果您希望制作出更加出色的视频作品,那么对这些技术的掌握是必不可缺的。

视频剪辑后期处理技术规范-2024标准

视频剪辑后期处理技术规范-2024标准

视频剪辑后期处理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视频剪辑后期处理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规范、质量控制、文档管理、培训和维护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视频剪辑后期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01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音视频服务数据安全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视频剪辑后期处理video editing post-processing指对已经拍摄完成的原始素材进行剪辑、特效处理、调色等后期制作工作。

3.2剪辑师editors负责视频剪辑、场景过渡、剪辑效果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3.3特效师special effects artist负责添加视觉特效、动态图形、合成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3.4调色师colorist负责调整视频色彩、亮度、对比度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3.5原始素材primitive materials指用于视频剪辑后期处理的拍摄素材,包括但不限于摄影、录像、音频等。

3.6输出文件export folders经过视频剪辑后期处理后,最终生成的视频文件。

4技术规范4.1硬件要求4.1.1计算机配置4.1.1.1剪辑师、特效师和调色师应配备高性能计算机,以确保流畅的剪辑和渲染速度。

4.1.1.2计算机应至少满足以下配置要求:a)处理器:应选择多核心的处理器,频率不低于3.0GHz,以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

b)内存:应配置充足的内存,推荐至少32GB,以保证在处理大型视频文件时的高效运行。

c)显卡:宜选择专业的显卡,支持硬件加速和高效的图像处理,以提供流畅的视频剪辑和特效效果。

d)存储设备:可采用固态硬盘(SSD)作为系统盘,以提高启动和文件读写速度;同时,还应配备大容量的硬盘用于存储原始素材和输出文件,并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理解视频处理的基本方法与应用

理解视频处理的基本方法与应用

理解视频处理的基本方法与应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视频作为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主要媒介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如果没有视频处理的技术支持,视频的质量和效果都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因此,本文将从视频处理的基本方法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视频处理的基本方法1.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是视频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它主要是对视频中的图片进行处理,提高图片的清晰度、对比度和亮度等。

图像处理有很多方法,常见的有直方图均衡化、滤波、旋转、裁剪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使得视频中的图片更加清晰、亮度更加均衡。

2.编码解码编码解码是将视频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的过程。

编码在把原始的图像数据编码之前,首先需要将其压缩,这样可以减少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的需求。

常见的编码方法有H.264、MPEG-4、MJPEG等。

解码则是把数字信号解码转化为可显示的视频信号。

3.视频增强视频增强主要是通过软件处理提高视频质量和信号的清晰度。

常见的增强方法有锐化、去噪、色彩平衡等。

锐化可以使得图像更加清晰,去噪则可以减少杂音和噪声的影响,使得图像更加真实。

4.视频剪辑视频剪辑是裁剪、拼接、调整视频应用的过程。

通过视频剪辑可以去除一些不必要的信息,使得视频更加精炼,同时还可以通过剪辑将多段视频合并成一个更长的视频。

二、视频处理的应用1.安防监控视频处理技术在安防监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视频监控可以对物品、人员等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

同时通过视频处理的方法,可以提高视频清晰度并且可以对图像进行增强,有利于准确识别犯罪嫌疑人。

2.视频编辑视频编辑是将拍摄的视频数据进行编辑、创作和制作的过程。

通过视频处理的方法可以剪辑出一些高品质的视频,提高视频的趣味性和艺术价值。

3.视频播放视频播放是将视频数据从存储设备(例如硬盘、光盘、USB)载入并观看的过程。

通过视频处理的方法可以提高视频的清晰度和色彩质量,提高视觉体验。

4.医学影像处理视频处理在医学影像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医学影像视频的清晰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医疗诊断和治疗。

前端开发中的音视频处理技术介绍

前端开发中的音视频处理技术介绍

前端开发中的音视频处理技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音视频内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前端开发中,处理音视频的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音视频处理技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前端领域中的相关技术和应用。

一、音视频编解码技术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是处理音视频的基础。

它将音视频信号进行压缩和解压缩,使其能够在网络上流畅传输和播放。

在前端开发中,常用的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有AAC、MP3、H.264等。

这些编码格式能够在保证音视频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小文件大小,提高传输效率。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对于低带宽环境的适应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前端开发人员需要了解音视频编解码技术,选择适合不同场景的编码格式,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二、音视频播放技术音视频播放技术是前端开发中的关键环节。

在Web开发中,常用的音视频播放技术有HTML5 Video和Flash。

HTML5 Video是HTML5标准中新增的视频播放标签,它能够直接在浏览器中播放视频,无需安装插件。

Flash则是较早期使用的一种音视频播放技术,它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兼容性。

在选择音视频播放技术时,前端开发人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目标用户来进行权衡。

HTML5 Video在移动设备上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和性能,而Flash在一些老旧的浏览器上可能会更好地支持特定的功能。

三、音视频编辑技术音视频编辑技术是前端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技能。

它可以将不同的音视频素材进行剪辑、合并、特效处理等操作,以生成符合需求的音视频内容。

在前端开发中,常用的音视频编辑技术有FFmpeg和WebRTC。

FFmpeg是一种强大的开源多媒体处理工具,它能够处理各种音视频格式,提供丰富的音视频编辑功能。

WebRTC是一种用于实时通信的Web技术,它提供了音视频传输和处理的API,方便前端开发人员实现实时音视频通话和会议功能。

四、音视频流媒体技术音视频流媒体技术是前端开发中的热门技术之一。

第四讲 视频处理技术

第四讲 视频处理技术

第四章、视频处理技术数字视频信息是多媒体元素中信息携带最丰富、表现能力最强的一种多媒体元素。

在多媒体技术中,视频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视频处理技术在现在和将来都是多媒体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一个热点。

一、视频基本概念就其实质而言,视频是一组连续变化的图像画面。

所以,视频也称之为运动图像。

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连续的图像以超过一定的速度变化时,人眼就无法辨别单独静止的图像画面,而形成平滑连续的视觉效果。

图像与视频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静止的称为图像、运动的称为视频,视频中每帧单独画面形成一幅数字图像,而连续的图像序列又形成了视频,所以,图像就是离散的视频,视频就是连续的图像。

除此以外,视频中还包括声音内容。

1、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模拟视频是一种用于传输图像和声音且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信号。

早期视频的获取、存储和传输都是采用模拟方式,所用的存储介质、处理设备以及传输网络都是模拟的。

人们在电视上所见到的视频图像就是以模拟电信号的形式来记录的,井由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传播,再用磁带录像机将其模拟信号记录在磁带上。

模拟视频具有以下特点:➢以连续的模拟信号的形式来记录;➢使用磁带录像机以模拟信号记录在磁带上。

➢依靠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传播:传统的视频都以模拟方式进行存储和处理,不适于网络传输,其信号在处理与传送时会有一定的衰减,并且不便于分类、检索和编辑。

数字视频是以离散的数字信号表示、存储、处理和传输的视频信息,所用的存储介质、处理设备以及传输网络都是数字的。

例如,采用数字摄像设备直接拍摄的视频画面,通过数字宽带网络(光纤网、数字卫星网)传输,使用数字设备(数字电视接收机或模拟电视+机顶盒)接受播放,用数字存储设备(如光盘、磁盘、数字磁带)等存储。

数字视频具有以下特点:➢以离散的数字信号的形式来记录;➢使用数字存储媒体存储视频信息;➢用数字化设备编辑➢通过数字化宽带网络传播;多媒体技术中的数字视频,主要指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视频处理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6-1 三种模拟视频制式的主要技术参数
制式
帧频(FPS) 行数/帧 场频(Hz)
颜色频率 (MHz)
声音频率 (MHz)
PAL
NTSC SECAM
2013-8-3
25
30 25
625
525 625
50.00
59.94 50.00
第六章 视频处理技术
4.43
3.58 4.43
6.5
4.5 6.5
7
6.1.4 DTV数字电视标准
2013-8-3
第六章 视频处理技术
12
录像机 摄像头 电视机 VCD机 分量或复合视频信号 DVD机 …… NTSC: 525/60 PAL: 625/50 SECAM: 625/50
多媒体计算机
视 频 采 样
隔 行 、 逐 行 转 换
量 化
彩 色 数字视频 空 间 转 换
编 码 、 压 缩
图6-2 视频信号的数字化过程
2013-8-3
第六章 视频处理技术
8
数字电视标准把电视图像的清晰度分为普通清晰度电视 (PDTV, Pure Digital Television)、标准清晰度电视 (SDTV, Standard Definition Television)、高清晰度电 视(HDTV,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3个等级,支持 隔行和逐行两种场扫描方式,具体参数内容见表6-2。
6.4.2 数字视频文件格式
视频文件格式大致可分为两类:1)用于多媒体出版 的普通视频文件;2)用于网络传输的流式文件。
2013-8-3 第六章 视频处理技术 20
常用的普通视频文件格式 : 1、AVI文件:是一种音视频交插记录的数字视频文件 格式。运动图像和伴音数据是以交替的方式存储,与硬件 设备无关。
数字电视DTV(Digital Television)是继黑白电视 和彩色电视之后的第三代电视,是在拍摄、编辑、制作、 播出、传输、接收等电视信号处理的全过程都使用数字技 术的电视系统。可大幅度提高收视质量和频道数量,实现 双向交互式服务。 数字电视标准支持4:3和16:9两种宽高比的显示屏幕。 其中4:3一般用在普通显像管电视机上,而16:9多用在高 清晰电视机上。
2013-8-3 第六章 视频处理技术 14
4:4:4采样格式:在每条扫描线上每4个连续的采样点取4个亮度Y 样本、4个红色差Cr样本和4个蓝色差Cb样本,如图6-3(a)。

4:2:2采样格式:在每条扫描线上每4个连续的采样点取4个亮度Y 样本、间隔取2个红色差Cr样本和2个蓝色差Cb样本,如图6-3(b)。
样本个数/像素 3 2 1.5
采样数据位数(bits)/像素 3×8=24 2×8=16 1.5×8=12
量化位数愈多,量化层次就分得愈细,但数据量也成 倍上升。一般用途的视频信号均采用8位或10位量化,而信 号质量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采用12位量化。
2013-8Βιβλιοθήκη 3 第六章 视频处理技术 176.3 数字视频编码压缩
2013-8-3 第六章 视频处理技术 11
6.2.2 视频数字化过程
采用分量采样的数字化方法,则基本的数字化过程 (如图6-2所示)包括: ① 按分量采样方法采样,得到隔行样本点; ② 将隔行样本点组合、转换成逐行样本点; ③ 进行样本点的量化; ④ 彩色空间的转换,即将采样得到YUV或YCbCr信号转 换为RGB信号; ⑤ 对得到的数字化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压缩。
2013-8-3
第六章 视频处理技术
3
6.1.1 模拟视频
模拟视频(Analog Video)是以连续的模拟信号方式 存储、处理和传输的视频信息,所用的存储介质、处理设 备以及传输网络都是模拟的。 模拟视频具有以下特点:

以连续的模拟信号形式记录视频信息;
用隔行扫描方式在输出设备(如电视机)上还原图像; 用模拟设备编辑处理;
HDTV
1000线以上
HDTV-1080I 1920×10 80 HDTV-1080P
第六章 视频处理技术
16:9
2013-8-3
6.1.5 数字视频
数字视频(Digital Video)是以离散的数字信号方式 表示、存储、处理和传输的视频信息,所用的存储介质、处 理设备以及传输网络都是数字化的。具有以下特点:
2、MOV文件:用于保存音频和视频信息的视频文件格 式,统称为QuickTime视频格式。可以采用压缩或非压缩两 种方式。 3、MEPG文件——MPEG/MPG/DAT格式:采用MPEG压缩 算法压缩后得到的视频文件格式,具体格式后缀可以是 MPEG、MPG或DAT。
2013-8-3 第六章 视频处理技术 21
6.3.1 视频数据压缩
可分为帧内压缩和帧间压缩两种。 帧内压缩(Intraframe compression)也称为空间压缩 (Spatial compression),仅考虑本帧的数据而不考虑相邻 帧之间的冗余信息,一般采用有损压缩算法,达不到很高的压 缩比。 帧间压缩(Interframe compression)也称为时间压缩 (Temporal compression),是基于许多视频或动画的连续前 后两帧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即连续的视频其相邻帧之间具有冗 余信息)的特点来实现的。通过比较时间轴上不同帧之间的数 据实施压缩,进一步提高压缩比。一般是无损压缩。

以离散的数字信号形式记录视频信息;
用逐行扫描方式在输出设备上还原图像;
用数字化设备编辑处理; 通过数字化宽带网络传播;

存储在数字存储媒体上。
与模拟视频相比,数字视频还具有以下优点:①可用 计算机编辑处理;②再现性好;③适合于数字网络。
2013-8-3 第六章 视频处理技术 10
6.2 视频数字化

图6-4 4:2:0格式的两种不同采样位置 2013-8-3 第六章 视频处理技术 16
6.2.4 视频量化
视频量化是进行图像幅度上的离散化处理。对于以 上不同的采样格式,如果用8位的量化精度,则每个象素 的采样数据列于表6-3中。
表6-3 采样格式与像素数据位数
采样格式 4:4:4 4:2:2 4:1:1 4:2:0
2013-8-3
第六章 视频处理技术
6
2、PAL标准 是Phase Alternate Line的缩写,该标准主要用于欧洲大 部分国家、澳大利亚、南非、中国和南美洲。屏幕分辨率增加 到625条线,扫描速率降到了每秒25帧。隔行扫描。 3、SECAM标准 SEACM是Sequential Color and Memory的缩写,该标准主 要用于法国、东欧、前苏联和其他一些国家。是一种625线、 50Hz的系统 。
6.6.1 视频采集
1、采集模拟视频
第六章 视频处理技术 19
2013-8-3
6.4 数字视频文件格式
6.4.1 数字视频体系
数字视频体系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对视频文件进行编码 的格式以及识别和播放此格式文件的播放器。 目前主要的数字视频体系有苹果公司的QuickTime、微 软的Windows媒体格式、RealNetwork公司的RealMedia格式 以及国际标准规定的MPEG格式。
2013-8-3 第六章 视频处理技术 18
6.3.2 视频压缩编码标准介绍
MPEG系列标准包含MPEG-1、MPEG-2、MPEG-4、MPEG-7 和MPEG-21等五个具体标准。



MPEG-1标准:1988年5月提出,1992年11月形成国际标 准,编号是ISO/IEC11172 。 MPEG-2标准:1990年6月提出,1994年11月形成国际标 准。编号是ISO/IECl3818 。 MPEG-4标准:1993年7月提出,1999年5月形成国际标准 (版本一),编号是ISO/IECl4496。 MPEG-7标准:1997年7月提出,在2001年9月形成国际标 准,编号是ISO/IECl5938 。 MPEG-21标准是与MPEG-7标准几乎同步制定的,于2001 年12月完成。


用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传播;
使用模拟录像机将视频作为模拟信号存放在磁带上。
第六章 视频处理技术 4
2013-8-3
6.1.2 模拟视频的信号类型
模拟视频信号主要包括亮度信号、色度信号、复合同步 信号和伴音信号。 通常提供的信号类型有: 1、复合视频信号 2、分量视频信号
3、S-Video信号
4、射频信号
数字化后的视频经过编码、压缩后,形成不同格式和 质量的数字视频,可适应不同的处理和应用要求。
2013-8-3
第六章 视频处理技术
13
6.2.3 视频采样
两种采样方法 : 1)使用相同的采样频率对图像的亮度信号和色差信 号进行采样,保持较高的图像质量,产生巨大的数据量; 2)对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分别采用不同的采样频率 进行采样,可减少采样数据量,是实现数字视频数据压缩 的一种有效途径。 如果用Y: Cr: Cb来表示Y、Cr、Cb三个分量的采样比 例,则数字视频常用的采样格式分别为:4:4:4、4:2:2、 4:1:1和4:2:0四种。
第六章
视频处理技术
本章主要内容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2013-8-3
视频基础知识 视频的数字化 数字视频编码压缩 数字视频文件格式 视频采集卡 视频的采集与编辑 视频处理软件 动画技术
第六章 视频处理技术 2
6.1 视频基础知识
视频(Video)是多幅静止图像(图像帧)与连续的音 频信息在时间轴上同步运动的混合媒体,多帧图像随时间 变化而产生运动感,因此视频也被称为运动图像。 按照视频的存储与处理方式不同,可分为模拟视频和数字 视频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