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03053 中药制剂分析
自学考试_浙江省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制剂分析试题(03053)

29.薄 层 色 谱 鉴 别 法 使 用 的 器 材 主 要 有 哪 些 ?
30.试 论 糖 浆 剂 的 分 析 特 点 。
31.风 湿 骨 痛 胶 囊 中 乌 头 总 生 物 碱 的 含 量 测 定 :取 装 量 差 异 项 下 的 风 湿 骨 痛 胶 囊 内 容 物 ,混 匀 ,
研 细 ,取 1g,精 密 称 定 ,置 具 塞 锥 形 瓶 中 ,① 精 密 加 入 乙 醚 - 氯 仿 - 无 水 乙 醇 (16∶8∶1)的
03053# 中药制剂分析试题 第4页 (共4页 )
A.性 状 鉴 别
B.显 微 鉴 别
C.理 化 鉴 别
D.杂 质 检 查
E.等 电 点
03053# 中药制剂分析试题 第2页 (共4页 )
18.重 金 属 检 查 中 ,供 试 液 如 带 色 ,可 采 用 的 方 法 是
A.加 稀 焦 糖 液 调 整 标 准 溶 液 颜 色
B.加 指 示 剂 调 整 标 准 溶 液 颜 色
量 瓶 中 ,加 氯 仿 至 刻 度 ,
摇匀。④精密量取20ml,置分液漏 斗 中,再 精 密 加 入 醋 酸 盐 缓 冲 液(pH3.0)(取 无 水 醋 酸
钠0.15g,用水溶解,加冰醋 酸 5.6ml,用 水 稀 释 至 500ml,摇 匀,并 在 pH 计 上 校 正)10ml
和0.1%溴甲酚绿溶液(取溴甲酚绿 0.2g,加 0.05mol/L 氢氧化钠溶液 3.2ml使溶解,用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 擦 干 净 后 ,再 选 涂 其 他 答 案 标 号 。 不 能 答 在 试 题 卷 上 。
一 、单 项 选 择 题 (本 大 题 共 15 小 题 ,每 小 题 2 分 ,共 30 分 )
自学考试_浙江省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制剂分析试题(03053)

绝密 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制剂分析试题课程代码:03053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㊁写在答题纸上㊂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㊁姓名㊁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㊂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一㊁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㊂错涂㊁多涂或未涂均无分㊂1.中药制剂分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常采用下列哪个方法A.铝盐配位比色法B.混合碱液比色法C.酸性染料比色法D.醋酸镁比色法2.H P L C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时,下列哪一实验条件的选择是关键A.测定波长B.流速C.流动相D.洗脱方式3.黄连药材水份测定选用A.烘干法B.减压干燥法C.甲苯法D.蒸溜法4.T L C S法中常采用同板随行标准法进行定量,是因为A.防止边缘效应B.消除点样误差C.消除扫描误差D.克服薄层板间的差异5.在重金属检查法中,当溶液为碱性时,应选为显色剂㊂A.硫代乙酰胺B.硫化钠C.硫酸钠D.氯化钠6.中药制剂的杂质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不属于一般杂质的有A.砷盐B.重金属C.酯型生物碱D.灰分7.砷盐限量检查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A.将A s5+还原为A s3+B.过滤空气C.除A s H3D.除H2S8.中国药典收载的农药残留量检查方法为A.气相色谱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C.薄层色谱法D.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9.比色法测定蒽醌类成分含量时,常用的碱为A.N a2C O3B.N a O HC.C a(O H)2D.N a O H-N H4O H10.用O D S柱进行生物碱H P L C测定时,为克服色谱峰拖尾的影响,最有效的措施是调整流速调整进样量C.流动相中加入溴化四乙基胺试剂D.调整检测器11.聚酰胺薄层色谱分离黄酮类成分展开剂中常含有A.氯仿B.碱C.醇㊁酸或水或三者兼有D.苯12.硅胶薄层板的活化条件是A.50ħ加热30分钟B.105ħ加热30分钟C.200ħ加热30分钟D.500ħ加热30分钟13.加样回收率试验时,已知含量样品中被测成分量与加入对照品量通常约为A.1ʒ1B.2ʒ1C.1ʒ2D.1ʒ314.中药制剂中的矿物药类成分主要采用下列哪种方法分析A.化学分析法B.薄层色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气相色谱法15.进行总固体量检查的剂型是A.糖浆剂B.酒剂C.酊剂D.口服液二㊁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㊂错涂㊁多涂㊁少涂或未涂均无分㊂16.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净化方法有A.液-液萃取法B.柱色谱法C.沉淀法D.蒸馏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17.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A.定性B.检查C.测定大部分金属元素D.定量E.测定大部分无机物元素18.硫氰酸盐法检查铁加入过硫酸铵的目的是A.氧化供试品溶液中的F e2+成F e3+B.防止由于光线使硫氰酸铁还原或分解褪色C.防止F e3+水解D.提高灵敏度E.还原三价铁为二价铁19.根据药典标准,以色谱法建立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时,需对仪器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该试验包括A.色谱柱的最小理论塔板数B.加样回收率C.拖尾因子D.重复性E.分离度20.中药复方命名时采用主要药味缩写加剂型方法的为A.参芍片B.龙胆泻肝丸C.香连丸D.参附强心丸E.银黄口服液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三㊁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5分)21.现行版药典中,麻黄以㊁元胡以㊁槐花以为对照品进行含量测定㊂22.气相色谱法适用于中药制剂中和成分的测定,为了减小进样误差,其定量方法大多采用法㊂23.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特性是㊁和㊂24.中药制剂的鉴别主要包括㊁㊁㊂25.用H P L C法分析生物碱成分,固定相采用C18色谱柱时,属于色谱,常用的中性流动相是和水或和水混合溶液㊂四㊁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26.干燥失重(3分)27.耐用性(3分)28.巴布膏剂(4分)五㊁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小题6分,第30小题9分,第31小题10分,共25分)29.试述薄层扫描鉴别法的操作步骤㊂30.试论口服液与酒剂的质量分析异同点㊂31.玉屏风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32ʒ68)为流动相;①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㊂理论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㊂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 l含黄芪甲苷0.12m g的溶液,即得㊂供试品溶液的制备②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细,取约2.5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③加甲醇100m l,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约6小时),提取液回收溶剂并浓缩至干,残渣加水20m l,微热使溶解,④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每次40m L,合并正丁醇液, 20m l,弃去氨试液,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转移至10m 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㊂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㊁20μl,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㊂简述上述主要操作步骤(划线部分)的依据和目的㊂六㊁计算题(本大题10分)32.清开灵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取本品20片,除去包衣,精密称定,研细,取约0.2g,精密称定,置100m 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功率180W,频率40K H z)15分钟,放至室温,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㊂分别精密吸取黄芩苷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含量㊂已知:20片清开灵的重量为8.6324g,供试品取样量为0.1986g,供试品溶液黄芩苷峰面积为58946,黄芩苷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为0.1025m g/m l,黄芩苷对照品溶液黄芩苷峰面积为57642㊂中国药典规定清开灵片每片含黄芩苷应为18.0~22.0m g,问本批清开灵片是否合格?。
2022年中药制剂分析自考试题及答案

2022年中药制剂分析自考试题及答案中药制剂分析试卷(课程代码0305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牛黄解毒片的鉴别:取样品1片,研细后置微量升华装置,收集白色升华物,加新制的1%香草醛硫酸1滴,液滴边缘渐显玫瑰红色。
此法系鉴别片剂中的哪类成分【】A.冰片B.香豆素C.挥发油D.羟基葸醌2.中药制剂砷盐检查法中加入KI试液的作用为【】A.去除H2S的干扰B.将5价砷还原为3价砷C.使砷斑更清晰D.在锌粒表面形成Zn-Sn齐3.中药制剂重金属检查:常常需要进行有机破坏,主要原因是【】A.除去制剂中的水分B.除去共存组分的干扰C.使有机结合的重金属游离D.使重金属转化成铅4.运用HPLC法进行中药制剂中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时,最常用的色谱柱是【】A.C18柱B.氨基柱C.氰基柱D.硅胶柱5.薄层扫描法定量分析时,采用内标法的主要优点在于【】A.消除展开剂挥发造成的影响B.克服由于薄层板厚薄不均匀造成的影响C.防止边缘效应造成的影响D.消除点样量不准确造成的影响6.中药制剂分析的取样原则是【】A.随机取样B.均匀合理C.宜少不宜多D.宜多不宜少7.用uv法进行含量测定,需测定某一波长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吸收度的方法是【】A.吸收系数法B.比较法C.标准曲线法D.计算分光光度法8.可用于样品分离净化的预处理方法是【】A.高效液相色谱法B.气相色谱法C.液-固萃取法D.超声提取法9.运用GC法分析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应用最广泛的的检测器是【】A.UVDB.TCDC.ECDD.FID10.RP-HPLC法是指所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大小为【】A.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的HPLC法B.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的HPLC法C.固定相极性等于流动相的HPLC法D.固定相极性大于或小于流动相的HPLC法11.含生物碱类成分的中药及中药制剂分析时,所用的碱化试剂应根据生物碱的性质及共存杂质选定,其中常用的碱化试剂为【】A.氢氧化钠B.碳酸钠C.碳酸氢钠D.氨水12.根据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要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品含量,待测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以在哪一范围之间为宜【】A.0.1-0.9B.0.2-0.8C.0.3-0.7D.0.4-0.613.用气相色谱法对中药制剂进行鉴别或定量分析,主要适用于含哪类成分的中药制剂【】A.苷类成分B.生物碱类成分C.酸性成分D.挥发性成分14.中药注射剂注入人体后,能使血液脱钙、产生抗凝血作用和产生血栓的杂质为【】A.鞣质B.蛋白质C.草酸盐D.树脂15.用C18柱进行中药制剂中生物碱类成分的HPLC测定时,为克服拖尾的问题,可采用的方法为【】A.调整检测波长B.流动相中加入三乙胺C.调整流动相中甲醇比例D.调整注入HPLC仪供试品溶液的量16.采用RP-HPLC法测定中药制剂中大黄素、大黄酸、丹参素等化学成分时,下列哪一条件对分离及测定是重要的【】A.温度B.流速C.检测器D.流动相pH17.对于含黄芪或人参的中药制剂,运用HPLC法测定黄芪甲苛或人参皂苷等具有梦外末端吸收成分的含量时,检测器的最佳选择是【】A.UVDB.FIDC.ELSDD.FD18.气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最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为【】A.外标法B.内标法C.归一法D.标准曲线法19.测定中药制剂中总生物碱类成分含量,可选择的测定方法是【】A.UV法B.TLCS法C.GC法D.RP-HPLC法20.评价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试验结果时,一般要求回收率【】A.在80~120%,RSD≤5%(n≥6)B.在85~115%,RSD≤4%(n≥6)C.在90~110%,RSD≤4%(n≥6)D.在95~105%,RSD≤3%(n≥6)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03053中药药剂分析 浙江省2013年7月自考 试题

浙江省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制剂分析试题课程代码:03053本试卷分A、B卷,使用1997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并将答题纸上卷别“A”涂黑;使用2007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并将答题纸上卷别“B”涂黑。
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朱砂的鉴别常采用A.化学法B.升华法C.光谱法D.色谱法2.散剂由于含有原药材粉末,所以可以采用________来定性鉴别。
A.显微鉴别法B.升华法C.光谱法D.色谱法3.中药制剂定性鉴别的目的是检定制剂的真伪,为了避免结果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常采用A.对照品对照B.药材对照C.提取物对照D.阴阳对照4.薄层扫描法定量分析中,点样时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应________,以减少薄层板厚薄不匀带来的影响。
A.与薄层板边缘离开一定距离B.点在同一薄层板上C.交叉点样D.距薄层板底边1cm左右5.中药制剂中杂质主要来自________和贮存过程。
A.药材B.生产过程C.炮制过程D.提取溶剂6.对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方法作方法学考察时,回收率应在________范围之内。
A.99.8%~100.2%B.98%~102%C.95%~105%D.90%~110%7.取牛黄解毒丸进行微量升华,先得白色升华物,继得黄色升华物。
置显微镜下观察:黄色升华物呈黄色针状结晶或羽状结晶,遇碱显红色,遇酸变为黄色,此为鉴别牛黄解毒丸中的A.黄芩 B.牛黄C.冰片D.大黄8.重金属检查法中,适用于重金属限量低(2~5μg)的供试品的方法是A.第一法B.第二法C.第三法D.第四法9.混合碱液比色法测定蒽醌类化合物时,常用的对照品是A.1,8-二羟基蒽醌B.丹参酮bC.蕃泻苷AD.大黄素10.中药注射液中若含有遇酸所产生沉淀的成分如黄芩苷、蒽醌类等成分,做蛋白质检查时,可用A.30%磺基水杨酸试液B.硫代乙酰胺溶液C.四苯硼酸钠溶液D.鞣酸11.砷盐检查法中加入KI的目的是A.除H2SB.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C.使砷斑清晰D.在锌粒表面形成合金12.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A.摇匀取样法B.圆锥四分法C.稀释法D.分层取样法13.在中药制剂的薄层鉴别中,一般在常规薄层板上原点的点样直径不大于A.1mmB.3mmC.5mmD.7mm14.熊胆汁酸中主要成分是A.熊去氧胆酸B.胆酸C.牛磺熊去氧胆酸D.牛磺鹅去氧胆酸15.在薄层层析中,边缘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点样量过大B.混合展开剂配比不合适C.展开剂不纯D.混合展开剂中易挥发、弱极性溶剂在板的两边更易挥发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生物碱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A.反应时间B.反应介质的pH值C.反应温度D.生物碱与酸性染料结合的能力E.有机溶剂与离子对形成氢键的能力17.中药中黄酮苷成分的提取可用A.甲醇回流提取B.氯仿回流提取C.甲醇-水回流提取D.甲醇-水超声提取E.氯仿超声提取18.口服液质量检查的项目为A.相对密度B.pH值C.装量差异D.重量差异E.崩解时限19.中药制剂的鉴别包括A.性状鉴别B.显微鉴别C.理化鉴别D.杂质检查E.生物鉴别20.下列属于方法学考察应包括的项目有A.提取条件的确定B.净化分离方法的选定C.测定条件的选择D.空白试验条件的选择E.精密度试验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1.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________和混匀后称取法;液体样品的取样方法常用________法。
自考中药学本科《中药制剂分析》考试大纲.doc

自考中药学本科《中药制剂分析》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中药制剂分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熟悉常用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整理、制是稿制剂质量标准打下一定的基础。
《中药制剂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发展迅速。
该课程内容要求考生结合我国中药制剂分析的的现状,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新方法、新技术在中药制剂分析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质量意识。
自学用书:《中药制药分析》,梁生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版二、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
2.熟悉药品质量标准和中药制剂分析基本程序。
3.了解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和任务。
【课程内容】1.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和任务。
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
3.药品质量标准。
4.中药制剂分析基本程序。
5.中药制剂分析课程的特点和内容。
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目的要求】1.掌握如何建立中药制剂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
2.熟悉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荧光鉴别、可见一紫外光谱鉴别方法。
3.了解中药制剂的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定性鉴别方法。
【课程内容】1.性状鉴别。
2.显微鉴别和一般理化鉴别。
3.光谱鉴别方法:可见一紫外光谱法、荧光法、红外光谱法。
4.色谱鉴别方法:薄层色谱法、薄层扫描法、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三章中药制剂的检查【目的要求】1.掌握重金属、砷盐的检查原理和方法。
2.熟悉《中国药典》现行版制剂通则的检查项目及特殊杂质的检查原理。
3.了解农药残留量的检查原理和方法。
4.了解黄曲霉毒素的检查方法。
【课程内容】1.《中国药典》中规定的一般杂质检查项目。
2.《中国药典》中规定的特殊杂质检查项目。
3.农药残留量的检查方法。
4.黄曲霉毒素的检查方法。
03053中药药剂分析 浙江省7月自考 试题

03053中药药剂分析浙江省7月自考试题中药药剂分析自考试题中药药剂分析是中药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对中药药剂的分析,可以揭示其药物成分、性质和质量等方面的信息。
本文将对浙江省7月份的中药药剂分析自考试题进行解析,探讨其中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
第一部分:多项选择题题目1:以下关于中药药剂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现代分析仪器对中药药剂的分析无作用B. 薄层色谱法只能用于纯化化合物C. 红外光谱可以用于中药药剂的指纹图谱研究D. 核磁共振仪器适用于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解析:正确答案为C和D。
现代分析仪器对中药药剂的分析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度。
薄层色谱法不仅可以用于纯化化合物,还可以用于分析复杂混合物。
红外光谱可以用于中药药剂的指纹图谱研究,通过指纹图谱可以对中药药剂的质量进行评估。
核磁共振仪器也适用于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可以用于分析中药药剂中的活性成分。
题目2:对于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分析和测定中药药剂的性质和成分来评估和控制其质量B. 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不需要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C. 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需要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D. 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对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控制解析:正确答案为B。
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需要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来进行分析和测定。
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需要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在标准的指导下进行。
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对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控制,在制备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第二部分:简答题题目3:请简要说明中药药剂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解析: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控制,以及对中药药剂成分的分析和测定。
其中,对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其外观、理化性质、微生物含量和重金属残留等指标的检测。
对中药药剂成分的分析和测定可以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红外光谱和质谱等,以确定其中的活性成分和有害物质的含量。
3053 中药制剂分析

第一章绪论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掌握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内容识记:取样的原则要求。
理解:样品的提取方法和特点,分离纯化原理和方法。
应用:供试品的制备方法(二)熟悉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三)了解中药制剂分析的目的、意义和特点,《中国药典》的组成和使用方法,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的要求,中药制剂分析的发展趋势。
识记:中药制剂分析的定义,药品标准的定义,《中国药典》的组成和使用方法。
理解: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的要求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掌握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的依据、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识记:薄层色谱法的要求。
理解:影响薄层色谱法分析质量的因素。
应用: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方法。
(二)熟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其它理化鉴别的依据、原理。
识记: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鉴别的依据、原理。
理解:一般化学反应法、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特点。
(三)了解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概念、特点及注意事项。
识记: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概念。
理解:性状鉴别的内容,显微鉴别的特点。
应用:常用中药材的鉴别特征。
第三章中药制剂的检查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掌握重金属、砷盐检查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识记:重金属的概念。
理解:重金属检查法及砷盐检查法原理、注意事项应用:重金属检查法、砷盐检查法在中药制剂分析中的应用。
(二)熟悉中药制剂杂质的概念、来源及限度要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药典规定的常见中药制剂制剂通则检查的主要内容。
识记:杂质、杂质限量、干燥失重、恒重、灰分的概念。
理解:杂质的来源、干燥失重和水分检查方法及特点。
应用:杂质限量计算方法。
(三)了解特殊杂质检查的原理和方法,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农药残留量的检查。
识记: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
理解:特殊杂质检查的原理和方法。
应用: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供试品的制备方法和检查方法,黄曲霉毒素的的检查方法。
第四章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单波长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011年7月浙江自考真题中药制剂分析

2011年7月浙江自考真题中药制剂分析2程代码:0305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药制剂分析的发展趋势不包括( )A.多指标成分检测B.采用色谱指纹图谱控制质量C.体内成分分析D.单一指标成分测定2.薄层吸收扫描法定量时斑点中物质的浓度与吸收度的关系遵循( )A.朗伯-比耳定律B.Kubelka-Munk定律C.F=KCD.塔板理论3.采用HPLC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某有效成分含量时,下列哪一实验条件的选择是关键?( )A.测定波长B.流速C.流动相D.洗脱方式4.六味地黄丸的显微定性鉴别中,“果皮表皮细胞橙黄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连珠状增厚”为下列哪味中药的特征?( )A.山药B.茯苓C.熟地D.山茱萸5.测定中药制剂中的麝香酮时,多采用( )A.差示光谱法B.比色法C.荧光法D.气相色谱法6.中药材、中药制剂和一些有机药物中重金属的检出通常需先将药品灼烧,灼烧时需控制温度在( )A.400~500℃B.500~600℃C.600~700℃D.300~400℃7.下列属于中药制剂一般杂质检查的项目是( )A.崩解时限B.酯型生物碱检查C.性状D.硫酸盐检查第 1 页8.下列中药中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的是( )A.三七B.丹参C.大黄D.黄芩9.小檗碱的测定方法不易采用( )A.HPLC法B.TLCS法C.GC法D.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麝香酮是麝香中香气的主要成分B.麝香酮是大环化合物C.麝香中含有胆固醇脂化合物D.麝香酮是酯类化合物11.蟾酥中不含下列哪类化学成分?( )A.蟾酥甾二烯类B.吲哚碱类C.吲哚酸类D.强心甾烯蟾毒类12.滴丸的性状要求不包括哪项?( )A.大小均匀B.色泽一致C.表面的冷凝液应除去D.表面光亮13.需进行甲醇含量检查的剂型是( )A.合剂和糖浆剂B.气物剂和酊剂C.口服液和合剂D.酊剂和酒剂14.对于可供含量测定用的天然产物中提取的对照品验证纯度应在( )A.95%以上B.98%以上C.100%D.99%以上15.在方法学考察中加样回收率试验要求回收率在( )A.95%~100%B.95%~105%C.100%~105%D.90%~100%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纲1043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3053中药制剂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中药制剂分析》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本课程是在应考者掌握《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等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点讲授中药制剂分析的原理、方法和特点。
本课程的主要讲授内容有:定性鉴别,主要介绍中药制剂常用的定性鉴别方法和原理;杂质检查,主要介绍中药制剂中常见杂质的检查原理和检查方法;含量测定,主要介绍中药制剂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和原理,包括含量测定方法的验证;各类化学成分分析,主要介绍中药制剂中生物碱类、黄酮类等主要成分的分析方法、原理和特点;各类中药制剂分析,主要介绍常见的液体、固体中药制剂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特点;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重点介绍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及质量标准研究的一般程序和要求。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应考者要能够掌握中药制剂分析(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制定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含量测定和结构信息等的方法与理论的学科。
《中药化学》是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学科,它包括中药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及必要的结构改造等。
《中药药剂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上述三门课程是《中药制剂分析》的基础,有了这些基础,就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中药制剂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中药制剂分析的目的、意义、特点及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简单介绍药品标准。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中药制剂分析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及一般程序,了解中药制剂分析所依据的药品标准。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掌握: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2、熟悉: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内容;3、了解:中药制剂分析的目的、意义和特点及所依据的药品标准。
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中药制剂常用的各种定性鉴别方法和原理。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中药制剂定性鉴别的目的,并能掌握几种重要的定性鉴别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掌握: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的依据、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2、熟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其它理化鉴别的依据、原理。
3、了解: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概念、特点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中药制剂的检查(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中药制剂中常见杂质的检查原理和检查方法。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中药制剂杂质的概念和一般内容,并能掌握重金属、砷盐等几种重要杂质的检查方法和原理。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掌握:重金属、砷盐、氯化物等一般杂质检查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2、熟悉:土大黄苷等几种特殊杂质检查的原理和方法;3、了解:中药制剂杂质的概念、来源及限度要求。
第四章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样品前处理方法、常用定量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的验证。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的目的,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几种重要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熟悉含量测定样品的前处理及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的指标和意义。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中药制剂分析中的应用。
2、熟悉:含量测定样品的前处理及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的指标。
3、了解:光谱学方法在中药制剂分析中的应用。
第五章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的分析(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中药制剂中生物碱类、黄酮类等各类成分的分析方法、原理和特点。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和掌握中药制剂中所含不同成分的分析方法、原理和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掌握:中药制剂中生物碱、黄酮、蒽醌、三萜皂苷类成分的分析方法、原理和特点。
2、熟悉:中药制剂中挥发性成分分析的方法、原理和特点。
3、了解:中药制剂中木脂素、香豆素、有机酸、多糖等成分的分析方法、原理和特点。
第六章含动物药、矿物药的中药制剂分析(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含牛黄、麝香等动物药中药制剂以及含砷、汞等矿物药中药制剂的分析方法、原理及特点。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和掌握含动物药或矿物药中药制剂的分析方法、原理和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熟悉:含牛黄、麝香的中药制剂分析的方法和特点。
2、了解:含熊胆、蛇胆、蟾酥、斑蝥及含砷、汞等矿物药中药制剂分析的方法和特点。
第七章各类中药制剂的分析(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常见的液体、固体、半固体、外用膏剂及中药注射剂等中药制剂分析的方法和特点。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各类中药制剂的质量要求,掌握常见剂型的分析方法和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掌握: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合剂、软膏剂、注射剂的分析方法和特点。
2、熟悉:其它常见剂型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
3、了解:不同剂型中药制剂的质量要求。
第八章生物样品内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测定(不作考试要求)第九章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及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的一般程序和要求。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制定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目的和意义,熟悉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及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掌握: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研究方法。
2、熟悉: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制定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前提。
3、了解: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特性,制定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第十章中药制剂分析中的新方法与新技术简介(不作考试要求)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了解”、“熟悉”、“掌握”三个能力层次,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它们的含义是:1、了解: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能领会和理解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熟悉:要求应考者应该掌握的课程中的知识点。
如简答一些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3、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如一些重要的分析方法等。
(二)自学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中药制剂分析》,梁生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版。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本课程作为一门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内容多,难度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知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能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关于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
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悉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掌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的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20%,“熟悉”40%,“掌握”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述题及计算题等类型(见附录)。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题型举例一、填空题如:中药制剂分析取样的基本原则是。
二、单项选择题如:下列溶剂中,溶解谱最广的是()(1)乙醇(2)氯仿(3)水(4)石油醚三、名词解释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四、简述题如:简述等吸收波长法定量的依据五、计算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