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案例分析 (2)

合集下载

高中语法教学案例分享

高中语法教学案例分享

高中语法教学案例分享语法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阶段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语法教学的效果,本篇文章将分享两个高中语法教学案例,以供参考。

案例一:使用彩色标记法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彩色标记法。

在讲解语法规则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者荧光笔标记出不同的语法要点。

比如,黄色可以表示主语,绿色可以表示谓语,蓝色可以表示宾语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句子中各个成分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句子,让学生尝试使用彩色标记法分析句子成分。

例如,教师可以写出一句话:“The cat is sleeping”,并指导学生使用彩色标记法来确定主语和谓语。

学生可以用黄色标记出“The cat”作为主语,用绿色标记出“is sleeping”作为谓语。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句子结构中各个成分的作用,从而提高语法的应用能力。

案例二:结合实际语境进行语法教学语法知识的掌握往往需要结合实际语境进行学习与应用。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法规则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语法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授时态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时态来描述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活动。

可以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用不同的时态来描述自己的日常活动或者过去的经历。

这样的练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不同时态的用法和语境。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一些有趣的语法教学活动。

比如,通过歌曲、电影、游戏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语法知识的应用。

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语法掌握能力。

总结: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在高中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实际语境进行教学,使语法知识的学习更加有趣和有效。

这些案例仅仅提供了一种教学思路,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找到适合自己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

高中语法的实际运用案例分析

高中语法的实际运用案例分析

高中语法的实际运用案例分析语法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语言的结构、形态和规则等方面。

在高中教育中,语法的学习起着关键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探讨高中语法的实际运用。

案例一:句子成分分析在学习语法时,我们经常需要对句子进行成分分析,以便正确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思。

以下是一则实际案例:原句:"The dog chased the cat in the garden."这个句子可以分析为:主语:The dog谓语:chased宾语:the cat状语:in the garden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句子的结构,也能够更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意思。

案例二:时态的运用时态是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能够表达动作的时间和状态的变化。

以下是一个实际案例:原句:"I have lived in this city for five years."这个句子中使用了现在完成时态,表示过去某一时刻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

这种时态的运用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作者对时间的感知,并带给读者一种强烈的时间感。

案例三:从句的嵌套运用从句是语法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能够丰富句子的表达方式。

以下是一个实际案例:原句:"I will go to the park 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这个句子中包含了一个条件状语从句,通过使用从句,作者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行为和条件之间的关系。

从句的嵌套运用可以使句子更加具体、丰满,给读者带来更多的信息。

案例四:语态的运用语态是表达动作主体与动作客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句法结构,它能够改变句子的语义和句子的语法结构。

以下是一个实际案例:原句:"They built a new house."这个句子中使用了主动语态,强调主语 "They" 执行的动作。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案例分析作者:王岩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21期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高考教育的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语法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创新高中语法教学,采取与时俱进的教学策略,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本文在结合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希望可以对当前的语法教学有所启示,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新课标及高考试题改革的变化。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案例分析对策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语言的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英语作为世界语的确定,对英语的教学也就具有了现实应用意义。

我国教育重视英语的学习,并将其设为高考必考科目,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

虽然如此,但取得的效果却不尽人意。

在当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只能应付机械考试,而具体应用能力十分薄弱,尤其是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因此新课标要求改变传统语法教学中对词汇及语法的讲解,要注重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许多教师虽然意识创新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国高中学生已经错失了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因此,在新课标教育理念的倡导下,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促进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是摆在我国当前英语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教学案例比较分析(一)、课堂案例呈现由于语法的学习相对比较枯燥,因此高中语法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授课方式。

通过以下两种不同的教学案例,来说明此问题。

案例一:教师直接展开课堂教学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定语从句中的关系代词与关系副词的区别。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定语从句,了解了关系代词有who, whom, whose, that, which等,关系副词有when,where, why等。

那么在具体的应用中,他们有什么区别呢?我们通过以下例子来说明: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1.Is he the man who/that wants to see you?2.He is the man whom/ that I saw yesterday.3.The package (which / that) you are carrying is about to come unwrapped.关系副词引导的定语从句:1.Is this the reason why (for which) he refused our offer?2.Beijing is the place where (in which) I was born.3.He is unlikely to find the place (that / where / in which) he lived forty years ago.通过以上句子的比较,我们发现关系代词与关系副词在定语从句的应用中是不同的,但他们之间的区别却不太容易区分。

高中语法学习中的案例解析

高中语法学习中的案例解析

高中语法学习中的案例解析在高中阶段,语法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语法,我们可以理解句子结构、词汇用法以及语言的逻辑关系。

本文将通过案例解析的方式,探讨在高中语法学习中常见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

案例一:主谓一致主谓一致是语法学习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它要求主语与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以下是一个典型案例:例句:He (give) me some advice yesterday.(他昨天给了我一些建议。

)解析:根据主谓一致规则,主语he是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谓语give应该使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gives。

因此,正确的句子应该是"He gives me some advice yesterday."案例二:时态和语态掌握时态和语态是高中语法学习中的重点。

正确运用时态和语态可以使句子表达更准确,语意更清晰。

以下是一个典型案例:例句:I (write) a letter to my friend when the phone (ring).(我正给朋友写信的时候,电话响了。

)解析:根据上下文的时间顺序,第一个动作写信发生在第二个动作响电话之前,这种情况下应使用过去进行时态。

因此,正确的句子应该是"I was writing a letter to my friend when the phone rang."案例三:冠词的用法冠词在英语中起到限定名词意义或泛指名词意义的作用。

掌握冠词的用法对于准确表达意思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个典型案例:例句:I saw (a/an) owl in (the) tree.(我在树上看到了一只猫头鹰。

)解析:在这个例句中,冠词的使用是根据特定的语境来决定的。

由于owl是特指一个可数名词,所以应该使用不定冠词a/an。

而tree是泛指的树,表示一般意义,所以使用定冠词the。

因此,正确的句子应该是"I saw an owl in the tree."案例四:动词时态和语态的转换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常常需要根据句型和语义进行转换。

高中语法教学案例根据语法知识点设计的语法教学案例

高中语法教学案例根据语法知识点设计的语法教学案例

高中语法教学案例根据语法知识点设计的语法教学案例一、引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法一直是学生比较困惑的部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本文将根据语法知识点设计一些实用的语法教学案例,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语法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二、句子成分1. 主语和谓语的搭配:案例一:假设主题为“My Daily Routine”(我的日常作息),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第一人称写一篇描述自己日常作息的短文。

教师可先列举一些常见的动词,如get up, have breakfast, go to school等,要求学生根据这些动词构建句子,并判断主谓搭配是否正确。

2. 定语从句:案例二:以“My Favorite Celebrity”(我最喜欢的名人)为主题,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名人的作文。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定语从句来描述名人的特点,如“My favorite celebrity is Tom Cruise, who is a talented actor with charming looks.”(我最喜欢的名人是汤姆·克鲁斯,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演员,样子迷人)。

三、词性和词义辨析1. 动词时态和语态:案例三:以“A Trip to Beijing”(一个去北京的旅行)为话题,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去北京旅行的作文。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正确的动词时态和语态,如过去时、现在完成时等,同时加深对这些时态和语态的理解和区分。

2. 词义辨析:案例四:以“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环境保护)为主题,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短文。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相关词汇,如pollution, conservation, preservation等,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并解释其词义。

四、句子结构1. 并列句和复合句:案例五:以“My Dream Vacation”(我梦想的假期)为题,要求学生描述理想的假期计划。

高中语法教学案例分析分析和解读高中语法教学案例

高中语法教学案例分析分析和解读高中语法教学案例

高中语法教学案例分析分析和解读高中语法教学案例高中语法教学案例分析在高中语法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案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语法规则,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法知识。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高中语法教学案例,来探究如何更好地进行语法教学。

案例一:主语和谓语的一致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要求学生分析下列句子:“The group of students is/are going on a field trip.” 学生往往会犯迷糊,因为句子中主语的单复数和谓语的单复数不一致。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主语的成分,即group of students是一个整体,因此谓语应该用单数形式is,来帮助学生理解主谓一致的规则。

案例二:定语从句的使用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要求学生写一个关于自己的介绍句子,并在其中使用定语从句。

经过学生的尝试和展示,教师可以指出定语从句应该在哪个位置使用,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定语从句的使用方法。

案例三:虚拟语气的运用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要求学生改写下列句子:“If I'm free, I'll go to the concert.” 学生往往会用一般将来时来改写,但这是错误的。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虚拟语气的用法,例如使用“should+动词原形”这种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虚拟语气。

案例四:介词的使用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可以列出一些常用的具有固定搭配的介词短语,例如“at the top of”,“in front of”,“on the left/right”,并让学生根据图片或实际场景进行应用实践。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介词的使用规则。

结论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语法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掌握,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其次,教师需要选择适当的案例,通过案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法规则。

最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案例来进行教学,以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高中语法教学实践(2篇)

高中语法教学实践(2篇)

第1篇一、引言语法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中语法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3. 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教学策略1. 精讲与精练相结合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精讲与精练相结合。

精讲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详细讲解语法知识,使学生掌握语法规则;精练是指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精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1)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

(2)结合实际语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语法知识。

(3)注重语法知识的层次性,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

在精练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1)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兴趣。

(2)注重练习的针对性,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练习。

(3)及时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2. 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任务:(1)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2)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写作: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3.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以下多媒体手段:(1)PPT课件:将语法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2)视频:通过观看英语电影、电视剧等,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受语法知识。

(3)音频:让学生听英语歌曲、广播等,提高听力水平,同时巩固语法知识。

4. 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互动式教学方法:(1)提问: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2.doc

高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2.doc

高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The Great Composers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阅读课)大连44中学黄绍兴一、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比初中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渐渐形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他们学习英语方法由死记硬背转型向理解型并应用到交际上,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技能和策略,学会把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和兴趣联系起来。

通过任务型课堂活动和学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加强,不再认为英语的课堂学习很枯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加强了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生已经完成了高中英语第一个模块的学习,渐渐习惯了我的教法。

虽然一开始他们觉得与初中教学很不相同(初中老师注重手把手式的语法教学),但经过半个学期后,他们适应得很快,而且还取得一定的进步。

他们会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勇于阐述见解,并且从课内知识拓展到课外,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

不过,本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差距还相当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任务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 使他们都有所收获。

二、教材分析这一课是本单元第一个课时。

在上这一节课前并没有让他们了解太多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只是由于这课出现的人名和地方名比较多,我在课前教他们读了一下。

我在备这一课时,发现它的warming-up部分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于是我没有采用,而使用了我自己另外准备的引入(只是花了4到5分钟的时间), 让学生对这课的话题作好心理准备,也为了完成本单元的目标作了铺垫。

我觉得在今后也必须合理使用手中的教材,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设计进行整合或增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本课为阅读课型,主要介绍有关十八世纪伟大的音乐家的轶事。

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和流派等方面的情况。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用不同的形式来让学生自己归纳,提高阅读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法:补语的用法
一.分析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 对于该内容学生半知半解,加上语法容易让
人觉得枯燥,学生对此内容有排斥畏难心理。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 :补语在句子中的功能
二、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nd skills:1.让学生弄清楚宾语补足语在句子结构中的作用
和用法。

2.宾语补足语的认知与掌握
Process and method: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values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感。

三、teaching stragedy
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地进行信息加工、知识意义构建、归纳能力发展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适时介入,引导、启发、组织、帮助、促进。

随堂进行小组指导,一方面参与学生的讨论,更给学生以个别辅导,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

通过演示法把制作的课件、学生的作文等显示给学生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并从中获得启迪,从而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协作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内化而形成学习成果,并将其在全班学生中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后续学习热情。

通过任务
驱动教学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提倡学以致用。

所以,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过程,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力求把语言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学过程呈现(认知)——辨识(发现与探究)——归纳(分类梳理)——巩固(学以致用)
Ⅰ. 从教材例句入手,从认知到理解过渡 1.认知——辩识
简短地对宾语补足语的概念交代之后,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学过的带有宾语补足语的句子,使学生初步认知宾语补足语的形式和结构。

这一步的关键是鼓励同学们感知和发现,而不是直接告之答案。

Now when people refer to England you find Wales included as we ll. So to their surprise the three countries found themselves unit ed. They were going to get Ireland connected to the other three.
I raised my voice to make myself heard.
2.辩识——拓展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过去分词作宾语补足语的用法,引导式地列出其他常接宾语补足语的动词:
have, get, make, leave等带有“致使”含义的动词。

see, hear, watch, feel, think, find, notice, observe等表示感觉和心
理状态的动词。

like, want, wish, order等表示“希望”、“要求”等含义的动词。

3.拓展——理解
再以口头或笔头翻译的形式,给出学生一些具体实例,让学生练习的同时,推动其学习认知、理解到运用的过程。

He painted the wall white.
They named their daughter Mary. Please make yourself at home. D on’t leave me behind.
She smelt something burning and saw some smoke rising
Yesterday she had her wallet stolen when she was doing shopping. ll get you informed. When I came into the classroom, I found it cleane d.
4. 梳理——总结
引导学生思考以往学过的一些有关其它宾语补足语的用法,引出“with+宾语+补语”的结构,运用知识迁移,拓宽思路,总结规律。

这时,我认为用Power point显示给学生含有with 符合宾语的句子效果更好。

因为其步骤能够分层次体现出来。

在放映的过程中,如果有学生不清楚,还能达到启发或引导的作用。

I went out with the window open.(形容词作宾补)
He was working there with only a shirt on(副词作宾补)
She said good-bye with tears in her eyes. (介词短语作宾补)
With nothing to do, I went out for a walk. (不定式作宾补)
With all the work finished, they hurried back home for lunch. (过去分词作宾补)
With so many people communicating in English every day, we ca n see that it will b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have a good kno wledge of English. (现在分词作宾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