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语法复习课的教学课例与评析

合集下载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及评价(3)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及评价(3)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及评价(3)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及评价1.用观察、发现法进行任务型语法教学观察发现法是从研究例句开始,引导学生有目标、有目的地在观察语言现象后发现并总结语言规则,然后运用这些语法规则。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根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通过“观察—发现—归纳”的方法,专项突破单元的重点语法项目。

比如在学习“定语从句”的用法时,通过让学生学习课文,观察例句,自己发现定语从句的功用和意义。

Module 3 Lesson 1 The Spirit of Explorers (北师大教材)The second period Grammar Relative Clauses (Ⅱ)Step 1Exercise 7 Read these sentences from the text and in pairs, work out which word introduces a relative clause and what it refers to. a) By around 900 AD, there were many places in Northern Europe where the Vikings chose to live.b) Eric reached Greenland and discovered that people could live in the place where he landed.Exercise 8 Read the sentences and in pairs, decide which word in italics refers to time or a reason.a) The Chinese people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China’s first manned spaceship returned safely to the earth after21 hours in space.b) I still remember the day when I attened my first lecture in college.c) There’s no reason why we shouldn’t be friends.d) Could you help me to find out the reason why the brake doesn’t work?Step 2 Grammar summary, on page 92Step 3 PracticeExercise 9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appropriate words in the brackets. a) The ship arrived early in the morning_____the sky was still dark. ( when/which)b) Did they tell you the reason_____they wanted you to do that? (why/when)c) What’s the name of the restaurant_____you had lunch? (when/where) d) Xiaoming went to the music shop_____he bought a violin. (where/when)北师大教材模块的语法特点是循环再现、拓展加深、复习巩固。

高中英语语法复习课的教学课例与评析

高中英语语法复习课的教学课例与评析

高中英语语法复习课的教学课例与评析温州七中陈学茶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上好英语语法复习课,是值得广大高中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

语法复习课如果上不好,往往会变成旧课的重复,或者是新课的再版,这不仅不能发挥语法复习课的作用,而且会使学生感到乏味而降低学习兴趣。

因此,我从平时的语法复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构建了“情境·话题·活动”语法复习教学模式。

现结合module7 unit3 中的动词-ing形式的被动语态复习课的教学课例,向大家简单地呈现该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并进行课后反思。

一、语法复习教学存在的问题(一)脱离情境教学,重语言形式,轻语言功能。

在新课的教学上,我们教师会有意识地将语言的形式和功能相结合,设计语境,注意语言形式在真实语境中的运用,可一到复习课,因为课时紧,赶进度,往往只重视语言形式的复习。

教师将语言形式归纳好,学生被动地接受语法规则。

很显然,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高考语法考查也总是放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

因此,脱离情境,孤立地、机械地进行语法形式的总结,难以达到语法复习的预期效果。

(二)不设置任务活动,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

在实际的语法复习课的教学中,还是有一些教师满堂灌。

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步骤的安排设计主要从“教”的角度考虑,花很多时间把知识讲解系统、深入,把复习课上成例题课、练习课或测验讲评课,不重视设置基于学生水平、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和活动,导致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也难以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

二、语法复习课的教学课例与评析(一) “情境·话题·活动”语法复习教学模式“情境·话题·活动”语法复习教学模式是“以情境为载体、以话题为主线、以活动为依托”,我把它称为“寓情于境”的语法复习教学模式。

“情”即某一特定的目标语法,而“境”则是以某一话题贯穿始终的、围绕该话题开展活动、完成任务的相对真实的语境。

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案例评析

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案例评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整合的英语课程内容,同时强调英语教学应该重视主题意义的探究(教育部,2018;以下简称《课标》)。

《课标》倡导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三维动态的英语语法教学观。

在语言运用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总是交织在一起,成为语篇意义建构最重要的基础。

语法参与传递语篇的基本意义,语法形式的选择取决于具体语境中所表达的语用意义,直接影响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英语语法教学一直备受中学教师重视,然而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语法教学现状分析在学校听课调研,与一线教师交流中,笔者了解到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仍然存在以下较为普遍的问题。

1.重视规则讲解,忽视学生体验曾经有外籍专家在做教师培训时说过,中国教师最擅长讲英语语法,尤其是讲语法规则,甚至于胜过英语母语人士(English native speakers),此话不假。

不仅在讲授新课,接触新的语法结构时,教师重视语法规则的讲解;而且在复习课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依旧会重复地、系统地讲解语法规则。

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以语法规则讲解与梳理归纳为主,并提供单句层面的例证或者完成填空练习,很少关注学生对语言结构的感知与体验。

2.注重语法形式,忽略主题意义新教材中的语法知识编排依据《课标》附录3中的“语法项目一览”,各语法项目与单元主题语境关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合。

但是,有的教师教学时,只注重了语法形式,忽略了语法的表意功能,忽略了语法在语篇意义建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无法实现围绕主题意义进行语法教学的目标。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反意疑问句(Tag questions)时,先给学生呈现了教材中含有反义疑问句的三段小对话,接着给学生做完成句子的练习;接着归纳讲解附加疑问句的定义及其构成形式,最后做填空练习。

这是典型的重形式轻意义的语法教学方式,而且语言层次太低,无法满足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

高三英语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高三英语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高三英语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课题 Writing-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高分策略课程类型复习课教学理论设计依据英语教学是一种动态教学或活动教学,教学过程是交际活动过程。

只有从组织教学活动入手,大量地进行语言实践,使英语课堂交际化,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新课标提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和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

”和“……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对写作课进行了操作性较强的处理。

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三复习阶段的一节写作课,我在教学中不仅仅强调写,对于与写作紧密联系的听、说、读、改错都有兼顾。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从而扩大课堂的语料输入量及学生的语言输出量。

学情分析在高一、高二两年英语学习的基础上,高三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能,形成了初步的写作策略。

但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较为薄弱,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较差;主动学习的动力不够,然而他们学习比较认真,好胜心强,渴望在班集体里得到他人的承认,很在乎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求知欲旺盛,思维比较活跃。

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好,能主动配合老师,愿意开口讲、动笔能力强。

他们有着高中生独立、爱表现自我的特点。

因此,只有设置使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因材施教,才能让他们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教学重点1.注意书面表达的卷面整洁2.在书面表达中注意词汇和常用句型的运用Try to use different ways教学难点 1. 如何帮助学生运用写作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写作。

2. 怎样以写作课的教学为依托,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目标(一) 认知目标1.句型和语言点(见教学重点)。

2.用所学的知识与伙伴进行交流、沟通,学会改错、写作。

(二)情感目标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积极和谐教学氛围,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情景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

高中英语复习课评课稿

高中英语复习课评课稿

评课稿英语组就…老师的高三复习课,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教育理念新:1、体现了任务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从这堂课的题目来看,老师与学生的训练很默契,2、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注重对学生动机、兴趣、意志、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二、授课方法活1、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2、学生参与面广。

据我统计,整堂课有30位左右的同学站起来发言。

3、课堂互动频繁。

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生生之间的pair work、group work使课堂动了起来,活了起来。

三、组织能力强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能用不同手段完成不同任务。

2、有亲和力。

上课时老师始终面带笑容,平等待人,对学生耐心启发,循循诱导,课堂气氛轻松和谐。

在这种氛围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3、应变能力强。

能妥善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随机问题,并与教师设计的课堂进程以及提出的各项要求同步。

四.课堂效果好1、整堂课下来非常流畅,自然,学生能很好的领会教师的意图。

并与教师设计的课堂进程以及提出的各项要求同步。

2、能有效利用45分钟,听、说、读、写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听了几位老师几堂精彩的英语课后,觉得有以下方面是特别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

1、在短时间内能准备出内容如此丰富的课,说明老师们平时英语资料的积累是非常多的。

2、每堂课的词组以分组竞争的形式展出,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竞争心理。

3、重视基础语言知识,对于基础语言知识,讲得透,讲到位。

4、重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讲知识点时,能结合语境,提供情景。

5、课堂教学有思想。

不是照搬而是吸收消化融进自己的思想。

4、这堂课流程顺畅,节奏适中。

师生问答,学生表演,处处体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的较强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期末复习重点内容的落实更是别出新栽、设计巧妙。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体会和对课堂的一些看法。

不当之处或不同看法望多交流。

篇二:初三英语复习课评课稿评陈晓萍老师的一堂公开课陈晓萍老师所上的是初三复习阶段的听力及阅读理解课.针对中考的要求,让学生训练练习为主,抓住试听、读题、初听、再听和解题这五个解题要领,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掌握和提高一些听力技巧, 其间做到精泛结合、听读结合、听译结合,注意到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设计与评价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设计与评价

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教学目标是 否实现
评价内容与方法
教学方法有效性:评价教学方法是 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内容科学性:评价教学内容是 否科学、准确
学生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 参与情况,包括课堂互动、回答问 题等
评价过程与实施
评价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 评价内容:语法知识、语法技能、语用能力 评价方法:测试、观察、口头表达、作业、自评与互评等 评价实施:定期进行,及时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感谢您的观看
评价方法:观察 法、测试法、问 卷调查法等
评价内容:语法 知识、语言运用 能力等
评价结果:分析 数据,发现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
Hale Waihona Puke 实践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语法教学与实际运用脱节 学生语法知识掌握不扎实 教师语法教学方法不当 语法评价标准不明确
实践应用效果评估与反思
评估方法:通过考 试成绩、课堂表现 等多维度评价语法 教学效果
案例效果:该案例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英 语语法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法运用能 力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案例总结:该案例充分体现了情景教学和 互动教学的优势,为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提 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案例分析方法与技巧
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案例 案例分析步骤:分析案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案例分析方法: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如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学生反馈法等 案例分析技巧:注重案例的细节和特点,深入挖掘其教学价值和意义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教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语法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法掌握程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跨学科融合:将语法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究语法规律,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案例分析 (2)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案例分析 (2)

语法:补语的用法一.分析Teaching difficult point: 对于该内容学生半知半解,加上语法容易让人觉得枯燥,学生对此内容有排斥畏难心理。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 :补语在句子中的功能二、teaching aims:Knowledge and skills:1.让学生弄清楚宾语补足语在句子结构中的作用和用法。

2.宾语补足语的认知与掌握Process and method: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values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感。

三、teaching stragedy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地进行信息加工、知识意义构建、归纳能力发展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适时介入,引导、启发、组织、帮助、促进。

随堂进行小组指导,一方面参与学生的讨论,更给学生以个别辅导,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

通过演示法把制作的课件、学生的作文等显示给学生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并从中获得启迪,从而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协作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内化而形成学习成果,并将其在全班学生中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后续学习热情。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提倡学以致用。

所以,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过程,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力求把语言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学过程呈现(认知)——辨识(发现与探究)——归纳(分类梳理)——巩固(学以致用)Ⅰ. 从教材例句入手,从认知到理解过渡 1.认知——辩识简短地对宾语补足语的概念交代之后,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学过的带有宾语补足语的句子,使学生初步认知宾语补足语的形式和结构。

高中英语_Book 3 Unit 3 语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英语_Book 3  Unit 3   语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一下学期Revision of Book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学情分析我讲的这节课是Unit 5 The power of nature 的语法课。

我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对学情进行一下分析:1.学生已知内容学生已学习了本单元,包括重点单词、重点短语;重点单词、重点短语的重要用法;课文中重要知识点及重要句式。

2.学生的“未知”虽然学生已经把整个单元都学完了,但具体怎么把它们应用到做题中这是这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3.学生的“能知”。

在本节课中,我打算用各种题型,比如采访、造句,改错,翻译句子、语法填空、仿写句子及微写作等题型来锻炼学生的做题能力,以达到熟练掌握宾语从句及表语从句的目的。

4..学生的“怎么知”。

“怎么知”反映学生是如何进行学习的,它体现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法、习惯等。

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课堂纪律的调控,培养学生具有倾听的意识和习惯,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善于倾听他人,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的通病。

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你说,我也说,课堂乱糟糟的,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

因此,要求学生在讨论时要相互尊重,学会倾听;倾听他人的意见,就是尊重他人。

同时,告诉学生这也是人际交往的必备素质。

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 让学生在相互尊重中把双边活动搞得更加融洽,让学生在双边活动中学会合作,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学会交流与合作。

在本节课中,我将继续贯彻三段五步教学策略,采用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点评的方式,采用采访、造句,仿写,改错,翻译句子、语法填空、及微写作等题型,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效果分析表使用说明:1-9为教学内容的整合10-24为教学行为25-29为教师素质30-32课堂氛围及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参与 33-40为课件的设计与演示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一下学期Revision of Book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教材分析一.对教材内容及重要性的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根据马克•吐温的短片小说《百万英镑》改编的戏剧剧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语法复习课的教学课例与评析
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上好英语语法复习课,是值得广大高中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

语法复习课如果上不好,往往会变成旧课的重复,或者是新课的再版,这不仅不能发挥语法复习课的作用,而且会使学生感到乏味而降低学习兴趣。

因此,我从平时的语法复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构建了“情境.话题.活动”语法复习教学模式。

现结合module7 unit3中的动词-ing形式的被动语态复习课的教学课例,向大家简单地呈现该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并进行课后反思。

一、语法复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脱离情境教学,重语言形式,轻语言功能。

在新课的教学上,我们教师会有意识地将语言的形式和功能相结合,设计语境,注意语言形式在真实语境中的运用,可一到复习课,因为课时紧,赶进度,往往只重视语言形式的复习。

教师将语言形式归纳好,学生被动地接受语法规则。

很显然,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高考语法考查也总是放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

因此,脱离情境,孤立地、机械地进行语法形式的总结,难以达到语法复习的预期效果。

(二)不设置任务活动,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

在实际的语法复习课的教学中,还是有一些教师满堂灌。

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步骤的安排设计主要从“教”的角度考虑,花很多时间把知识讲解系统、深入,把复习课上成例题课、练习课或测验讲评课,不重视设置基于学生水平、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和活动,导致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也难以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

二、语法复习课的教学课例与评析
(一) “情境.话题.活动”语法复习教学模式
“情境.话题.活动”语法复习教学模式是“以情境为载体、以话题为主线、以活动为依托”,我把它称为“寓情于境”的语法复习教学模式。

“情”即某一特定的目标语法,而“境”则是以某一话题贯穿始终的、围绕该话题开展活动、完成任务的相对真实的语境。

该模式的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一:导入。

运用单元相关的话题或热点话题导入,注重引起学生兴趣。

步骤二:呈现。

将本课时要复习的目标语法设计到不同形式的听说读写等情境中。

步骤三:归纳。

学生通过观察丰富的语言材料,发现、回忆相关语法现象,并通过同伴合作活动,讨论语法规则并总结归纳语法规则。

步骤四:运用。

根据话题一致的原则,设置不同情境,从句到篇,由易到难,训练学生在真实生动的语境中达到活学活用目标语法的目的。

步骤五:提升。

创设情境,设计开放性的小组活动,在“做”中巩固该语法知识并提升能力。

(二)语法复习教学课例与评析
下面以复习NSEFC Book 7(2004年5月第1版,2006年9月浙江第1次印刷)unit3中的动词-ing形式的被动语态为例,说明“情境.话题.活动”语法复习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操作过程。

步骤一、导入
教师在课前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渲染奥运气氛,上课后向学生提问:
Q1:Beijing Olympic Torch will travel to Wen Zhou tomorrow. Are you excited?
Q2:What can you do to “light the passion and share the dream” in our hometown?
〔评析〕:教师上这节课的时候,正值北京奥运会前夕,当时火炬正传递到家门口,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于是整节课的设计围绕火炬传递这个大话题展开。

美妙的音乐和热点话题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兴趣,很快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

步骤二:呈现
教师呈现北京奥运会点火仪式的现场图片,带领学生认识最高女祭司玛丽亚(Maria),并以Maria点燃火炬等相关信息为话题设计句子,让学生选择用-ing 形式的主动语态还是被动语态填空。

1. Maria is the priestess to light the torch. She didn’t mind_________(training/being trained)for many times.
2. _________ (Choosing/Being chosen) as the priestess to light the Beijing Olympic torch is Maria’s great honor.
3. The Torch_________ (being lit/lighting)by Maria in the picture is named “Xiangyun” torch.
4. _________ (Having been encouraged/ Encouraging) by many people,Maria lit the torch successfully on march 24.
5. Maria told one reporter later that she would never forget_________ (giving/having been given) such a great chance before the whole world.
〔评析〕:以Maria为话题,把读、写的活动设置到真实的情境中,易引起学生关注和兴趣。

另外,设题时以选择的形式呈现语法现象,旨在降低难度。

题目中涉及-ing形式的被
动语态作主语、宾语、定语和状语,以及-ing形式被动语态的一般式和完成式,旨在便于学生回忆相关语法知识,为下一步的学生观察、发现、归纳语法现象做准备。

步骤三:归纳
学生根据语意选出正确答案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以上5个句子,和同伴合作,讨论以下问题,然后发现规则并归纳规则:
1、问题
①选出的答案属于什么语法现象?(-ing形式的被动语态或动名词和现在分词的被动语态)
②-ing形式的被动语态在以上句子中都做什么成分?还能做其他成分吗?请举例说明。

③-ing形式的被动语态有哪两种形式?两者有什么区别?
④being done结构在句2 Being chosen as the priestess to light the Beijing Olympic Torch is Maria’s great honor.和句3 The torch being lit by Maria in the picture is named “Xiangyun” torch.有什么区别吗?
规则:-ing形式的被动语态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和宾补,形式上有一般式(being done,动作和谓语动词同时发生)和完成式(having been done,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前)。

动名词被动语态(being done)在句中作主语和宾语,无进行意义,现在分词被动语态(being done)在句中作定语和宾补,有进行意义。

2、归纳规则:学生将已发现的规则及其特点,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汇总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后展示其中之一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