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社区服务与家庭护理干预

合集下载

家庭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家庭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21 00年 O 5月 第2 2卷 上半月 第 9期
中国民康 医学
Me ia o ra fChn s epe dc l u l o J n ieeP o l ̄He l at h
M a 201 y, 0 Vo . FH M No 9 122 .
【 护
家 庭 护 理 干 预 对 抑 郁 症 患 者 的 影 响
素, 使抑郁症患病率呈 上升趋 势 , 已成 为威胁人 类健康 和影
响生活幸福 度的严重疾 病。患者 在疾病 发作期 需短期 住 院 治疗 , 而长期是处在家庭 和社会之中 , 因此 , 明确抑 郁症家庭
护理 的具体 内容 , 了解康 复的有关 知识 , 掌握 家庭护理技 巧 ,
才 能巩 固治疗效果 , 防治疾病 复发 , 促进社会 康复。
至可造成不 良后果 。维持用药期间 , 家属还应要善保 管好药
物, 以防 药 物 潮 湿 失 效 , 要 防止 患 者 一 次 性 大 量 服 药 , 引 更 而 起 不 可挽 回 的结 果 。
3 2 心理护理 .
首先要 阻断患 者负 向心理 J建 立 良好 的 ,
家庭 氛围 , 在家庭 中患者需 要受 到尊 重 , 到照顾 , 得 同时还需 要得 到邻居 、 亲朋好 友 的帮助 , 理解和 同情。要 以平 等 的态 度, 关怀鼓励 患者 , 要以和善、 真诚 、 支持理解 的态度 , 心地 耐 协助患者 , 使患者体 会 到 自己是被 接受 的 , 像 自己所想象 不
高黎妮
( 江苏省扬州五 台山医院 , 江苏 扬州 25 0 ) 2 0 3
【 关键词 】 家庭护理干预; 抑郁症
d i 1 .9 9 ji n 17 o: 0 3 6/.s .6 2—06 .0 0 0 .8 s 3 92 1.9 0

护理中的抑郁症患者康复策略

护理中的抑郁症患者康复策略

护理中的抑郁症患者康复策略抑郁症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基于护理中的角度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康复策略。

一、提供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在日常接触抑郁症患者时,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悉心的倾听。

当患者表达内心痛苦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和善意地倾听,不可轻视或嘲笑患者的感受。

通过与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沟通,护理人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绝望感。

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每个抑郁症患者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因此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与医生和心理医生进行合作,制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康复计划。

这个计划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家庭支持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治疗。

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进展,对治疗计划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

三、提供日常生活的支持抑郁症患者往往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一些困难,而这些困难可能进一步加重他们的精神压力。

因此,护理人员应提供日常生活的支持,帮助患者应对这些困难。

这包括提供饮食上的指导,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和社交活动,教导患者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方法等。

通过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需求,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平衡和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推行社会支持网络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孤独和与外界的脱节,因此建立和推行社会支持网络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可以与社区组织、家庭成员和朋友进行合作,提供抑郁症患者所需的支持和理解。

社会支持网络可以提供一个温暖和包容的环境,使患者感到被接纳和关心,从而促进其康复进程。

五、教育患者和家属抑郁症患者和其家属对于该疾病的了解程度通常有限。

因此,护理人员在康复过程中应重点教育患者和家属,使他们对抑郁症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了解相关的治疗和应对策略。

通过教育,患者和家属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提高对治疗计划的遵守度,并为康复提供必要的支持。

护理中的抑郁症患者康复策略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社区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社区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21 0 1年 1 0月 第2 3卷 上 半 月 第 1 9期
中国民康医学
Me ia o ra fC ie eP o lgHe l dclJu n lo hn s epe at h
Oc , t201 1
Vo . 3 FH M No.1 12 9
【 疾 与康复 】 残
所有数据采用 S S 1 5统计软件处理 。 P S1 .
组 间比较 采用 t 检验和 检验 。 实施 护理干预后 两组 患者 抑郁 自评量 表评 分结 果 比较
见表 1 。
表 1 两 组 患者 抑 郁 自评 量 表 评 定 结 果 比 较 ( ± ; ) S分
例 , 中4 初 2例 , 中 3 高 4例 , 学 2 大 O例。将其 随 机分 成 A、 B 两组 , 为干 预组 , A组 B组 为对 照组 。两组 年 龄 、 性别 、 文化
初评 )2 4 8周末进行 评定 , 郁 自评 量表 含有 2 … 抑 0个 项 目,
分为 4 级评分 , 含精 神性 一 感症 状 ( 包 情 2个项 目)躯 体性 ;
di 1 .9 9 ji n 17 0 6 .0 1 1 .5 o: 0 3 6/.s .6 2— 39 2 1 .9 0 7 s
中图分类号 : R4 .1 7 9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7 0 6 (0 1 1 62— 3 9 2 1 ) 9~25 0 4 8— 2
根据世 界卫 生组 织 ( O) WH 预测 , 2 2 到 0 0年 , 郁 症将 抑 成为仅次 于缺血性心脏病 的第 二位致残疾病 … , 全世 界人 I 7 1 中抑郁 症 的患 病率 约 为 3 一 % , 之抑 郁症 有反 复发 % 5 加 作、 渐进性加重 的特 点 , 对社 会造成 了沉 重 的负担 。因此 , 如 何做好抑 郁症 患者缓解期 的社 区治疗 、 护理 、 善患者 预后 , 改 提高生存 质量 , 促进 回归 社会 尤显 重要 。为此 , 们对 社 区 我 抑郁症患 者在实施常规护理 的基 础上进 行 了护理 干预 , 探讨 其对患者 康复 的影 响 , 现报告如下 。

探究抑郁症患者的社区服务与家庭护理干预

探究抑郁症患者的社区服务与家庭护理干预

探究抑郁症患者的社区服务与家庭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服务与家庭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方法对自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6例抑郁症患者病历,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再进行社区服务与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复发与再住院率。

结果对照组的再住院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结论对抑郁症患者进行社区服务与家庭护理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抑郁症;社区服务;家庭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41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450-02探究社区服务与家庭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社区服务与家庭护理对患者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择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来我社区就诊的抑郁症患者,共收集到86例病患,其中男性病患49例,女性病患37例,年龄在14-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26±3.40岁,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男性病例25例,女性病例18例,平均年龄为32.25±5.46岁;对照组男性病例24例,女性病例19例,平均年龄为35.28±4.32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均无显著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抗抑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外再进行社区服务与家庭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复发率与再住院率。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社区服务内容2.1 社区服务的目的与主要任务社区作为一个集体,其主要任务就是宣传抑郁症的基本知识以及普及相关心理卫生常识,使患者了解到自身情况及时得到治疗。

抑郁症患者病情稳定期的家庭护理

抑郁症患者病情稳定期的家庭护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加剧, 清晨 是情绪 最严 重 的 时期 , 时 易 发生 自杀行 低 患者 的复发 率和再住 院率 。 此 为 。家属 要学 会 掌 握 患 者 情 绪 变 化 的规 律 , 量识 尽 总之, 重视 和加强 抑郁症 患者稳 定期 的家庭 护理
别 。对危 险物 品如 刀 、 、 剪 玻璃器 皿要严 格管 理 , 不要 干 预 , 以有效 防止病 情复发 , 可 提高 患者生存 质量 , 让 让 患者单 独 使 用 J 。家 属 要 安 排 好 患 者 饮 食 , 证 患 者 回归社会 , 保 减少社 会及家 庭负担 。 充 足睡眠尽 量阻止 病人 的负 向心理 , 当病 人病情 好转
些 力所能 及 的事情 , 给予 称 赞 和鼓 励 , 并 增加 患 者 对 家庭 、 会 的责 任感 、 社 自身价值 感 H 。 J
由表 1 表 2可 以说 明家庭 护理 干预 是 非常 有 意 4 3 影 响精 神病 患 者生 活 质 量 的 因素 , 、 . 首先 是 精神 义 的 。观 察组与 干预 组 在复 发 率 、 再住 院率 、 活 质 症 状 , 次是社 会功能 。抑郁 症患 者也存在 着社会 及 生 其
收稿 日期 : 0 8— 3— 2 20 0 1
作者简介 : 娟 (9 1 , , 符 17 一)女 河南 开封人 , 主管护师 ,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维普资讯
7 6
河南大学学报 ( 医学版 )20 ,0 8年 , 2 第 7卷第 2 期
3 结 果
干 预组 在 出院时制 定详 细的护 理干 预计划 , 出 于 院后 每 周 电话 联 系 一次 , 两周 家 庭 防视 一 次 , 续 1 连 a 以了解干 预 内容 落实情 况及存 在 的问题 , , 以便 针对

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

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

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作者:杨菊琼李杰刚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10期【关键词】抑郁症;家庭干预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共收治有家属陪护的抑郁症患者61例。

女37例,男24例。

年龄岁,平均41岁。

文化程度:初中以上39例,初中以下22例。

内向性格者45例,外向性格者16例。

方法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时分别给予家属护理干预。

2 护理病情观察与意外事件的防范抑郁症患者半数左右会出现自杀观念。

轻者常常会想到与死亡有关的内容,或感到活着没有意思,没劲;再重会有生不如死,希望毫无痛苦的死去;之后则会主动寻找自杀的方法,并反复寻求自杀。

抑郁症患者最终会有10%~15%死于自杀[3]。

对自杀行为的预防是抑郁症家属护理的重点,首先,家属必须知道哪些患者容易出现自杀行为,患者在抑郁症的初期,严重期以及恢复期都可出现自杀行为。

疾病初期,由于患者的情绪已经低落,但运动抑郁尚不明显,此时如果有自杀的念头,就会随时采取行动,在严重阶段,有些患者会明显的情绪低落,对一切都失去信心,一旦绝望了,自杀的行为就会发生,当抑郁症件有明显激惹,焦虑或感到绝望时,自杀的危险性会很大,家属必须引起注意,抑郁症的疾病规律有是晨重夜轻,无论白天、晚上家属都要寸步不离,随时观察患者的一言一行,收藏起危险物品,关好门窗,保管好药品。

特别要警惕患者的伪装,患者有时为了达到自杀的目的会假装病情好转,此时如果家属放松警惕就容易发生意外。

生活护理作为抑郁症患者的家属,在生活上要尽可能给患者细致的照顾,多抽出时间陪伴患者。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不要强迫他们做不愿做的事情,对于病情较轻者,应鼓励其多参加些活动,如看电视、看小说、听抒情音乐或外出旅游等。

此外要注意饮食护理、日常生活中应多吃含热量较高的食物(大米、麦粉、玉米),以利于调节情绪。

多吃些羊肉、狗肉、虾米、核桃、大枣等富含维生素B的豆类、乳类及新鲜蔬菜。

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研究

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研究

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研究【摘要】产后抑郁症是产后女性常见的心理问题,对母婴健康及社会稳定都具有严重影响。

社区护理在产后抑郁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提供心理支持、教育和指导等方式,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总结了社区护理干预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探讨了其在产后抑郁症中的应用前景。

结合实证研究结果,对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强调了其在减轻产后抑郁症症状及促进康复方面的重要性。

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干预方法的比较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社区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干预具有积极意义,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关键词】关键词:产后抑郁症、社区护理、干预方法、效果评价、研究综述、重要性、未来展望、结论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后女性在生育后数周至一年内出现的一种情绪障碍,常表现为忧郁、疲倦、易怒、失眠等症状。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约有10%至15%的产妇患有产后抑郁症,其中中国的发病率更是高达20%至25%。

产后抑郁症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庭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产妇的生活质量和育儿能力。

由于社会对产后抑郁症的关注度不够,导致许多患者未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干预和治疗。

1.2 研究意义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妇女精神健康问题,严重影响新生儿及母亲的生活质量。

产后抑郁症不仅会对母亲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对婴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影响母婴之间的亲子关系。

对产后抑郁症的研究和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针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患者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完善产后抑郁症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改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他们的康复和社会融入,为提升妇女和婴儿健康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目的产后抑郁症是困扰产妇健康的重要问题,对产妇及其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针对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研究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对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探讨其在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中的作用及优势,为进一步完善产后抑郁症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个案分析》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个案分析》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个案分析》一、疾病概述老年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老年抑郁症不仅会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1. 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等分泌减少,容易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 老年人常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这些疾病本身及其治疗过程可能会引发抑郁症状。

- 女性在绝经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2. 心理因素- 老年人面临着退休、丧偶、子女离家等生活事件,容易产生孤独感、失落感和无助感,这些负面情绪长期积累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 性格内向、敏感多疑、固执己见的老年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3. 社会因素- 社会支持不足是老年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老年人如果缺乏家人、朋友的关心和支持,或者社交活动较少,容易感到孤独和被遗忘,从而引发抑郁情绪。

- 经济困难、居住环境差、社会地位下降等也可能导致老年人产生抑郁情绪。

(二)发病机制老年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神经内分泌失调、神经可塑性改变等有关。

心理社会因素则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进而影响大脑的神经生物学过程,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一)情绪症状1. 持久的抑郁心境:患者长期处于低落、沮丧、忧愁的情绪状态中,对生活失去兴趣和乐趣,感到前途渺茫,悲观失望。

2. 焦虑和紧张:部分患者会伴有焦虑和紧张情绪,表现为坐立不安、心慌意乱、手抖等。

3. 易激惹:患者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对小事也会过度反应。

(二)认知症状1. 记忆力减退: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尤其是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 的缓冲作用得到更好 的发挥 , 有利于患者的早 日康复 。 14 为社 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服务 . 社 区医疗服务是 医院 的对外 窗 口, 日常的社 区服 务 中, 在 以方便 患者就 医为 服务 宗 旨, 做好社 区医疗服务 , 对重症患者做 到及时 检查 , 时确 及
诊 , 理 用 药 , 要 时 进 行 转 诊 住 院 治 疗 。 以 社 区 医 护 人 员 合 必 为主 , 同时 在 社 区居 委 会 、 区 志 愿 者 、 者 家 属 的 共 同 配 合 社 患 下 为患 者 提 供 全 程 医 疗 服 务 。经 常 入 户 到 患 者 家 中 巡 诊 , 了
采取积极 的干预 预 防方式 和多种 途径 开展 健康教 育 。进行 定期不定期有关 抑郁症 的专 题讲 座 , 播放音 像材 料 , 开设专 家 咨询 信箱 、 咨询 电话 , 提供 部分 健康教 育资料 , 内容 包括 : 抑郁症 的定义和诊 断标 准 , 对各 种抑郁 症状 的描 述 , 于病 关 因和预后 的理论观点 , 药物治疗使用建 议 , 应激应对 策略等。 指导家属与患者 的交流技 巧和解决 问题 的技巧 , 帮助家属在
发 表 的 一项 l 5个 国家 和 地 区参 与 的 综 合 性 医 疗 机 构 中 的 心
的治疗 。故需提 高非精神 科 医生对 抑郁症 的认 13 发挥社会 支持系统的缓冲作用 抑 郁症是 心境障碍最 . 常见 的一种 , 其发病常经历某些应激性生 活事件 j 。社会支 持是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之 间的一个重 要的 中介变 量 , 在抑郁症发生 、 发展过程 中起着重要作 用 。良好 的社 会支持 是一个很好 的缓 冲系统 , 够缓解 应激 性生 活事 件 , 抑郁 能 对 症 的影 响 J 。因 而 在 社 区治 疗 过 程 中 , 以有 意 识 地 鼓 励 患 可 者增加对社会支持 的利用 度 , 调动 他们 的主 观能动 性 , 鼓励 他们平时多与家 人 、 朋友 交往 。积 极参 加集 体活动 , 到烦 遇
题 , 性躯 体疾病 、 质依 赖是抑郁症 的重要诱发 因素 , 慢 物 躯体 疾病还可因抑郁症 而 加重病 情或 影 响预后 。 由此 可见 抑郁
症 的社 区服 务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地 位 。
解病情 , 过对患 者生 理、 理 、 通 心 社会方 面 的评估 , 行 简单 进 的对症治疗 , 心理辅导 、 指导及协助家属进行家庭护理 。 15 开展预防保健 知识 和健康 教育 , 化社 区居 民 自我保 . 强 健 意识 社 区 的 服 务 人 员 ( 医务 人 员 ) 从 宏 观 的 角 度 对 街 应
道 ( ) 委会人员 、 愿 者 、 者家属 , 区居 民进行 培训 , 镇 居 志 患 辖
发展社 区精神 卫生 服务 , 更多 的精神 疾病 患者 , 让 特别 是抑郁症患者在 社 区得到 妥善处 置 和有效 康 复治疗 。实践 证 明 , 区治疗 能及时 减轻 或缓 解患 者症状 , 少 复发 和痛 社 减 苦 , 高生 活质 量 , 提 增强个体 功能 。
发 或导 致 抑 郁 症 , 中 内 科 病 患 者 中 抑 郁 发 生 率 为 1 % 一 其 2 3 % ; 金 森 氏 病 发 生 抑 郁 者 为 5 % ~7 % ; 卒 中 后 抑 郁 6 巴 0 0 脑 发 生 率 为 3 % 一6 % ; 年 期 痴 呆 抑 郁 发 生 率 为 1% ~ 0 0 老 0
21 0 0年 0 4月
中 国 民康 医学
Me i ̄ Ju dc o m ̄ o hn s e pe Mt fC iee P o lgHe h
Apr 2 0 , 01
第2 2卷
上半月 第 7期
Vo . F M No. 122 H 7
【 护
抑 郁 症 患 者 社 区 服 务 与 家 庭 护 理 干 预
恼 或 困 惑 时 积 极 向家 人 或 朋 友 倾 诉 与 求 助 , 样 有 助 于 增 加 这 社 会 支 持 的利 用 度 , 利 于 个 体 的 情 绪 表 达 , 社 会 支 持 系 有 使
理 障碍 研 究 中 , 以中 国上 海 为样 本 , 研究 结 果 - 显 示 符 合 - I D一1 C 0标准的重性 抑郁 的患 病率 为 4 0 ; 郁性 神经 症 .% 抑 患病率 为 12 ; 大、 .% 在 中学 生、 特殊职业人群 , 抑郁发病率 为 1 % ~2 % 。严重躯体 疾病 、 性 病 、 0 0 慢 脑器 质 性疾 病容 易诱
职 海 霞
( 南省精神病 医院 , 南 河 河 新乡 4 30 ) 50 2
【 关键词 】 抑郁症; 社区服务; 家庭干预
d i 1 . 9 9 j i n 1 7 0 6 .0 0 0 . 7 o : 0 3 6 / .s . 6 2— 3 9 2 1 . 7 0 7 s

文章编号 : 17 0 6 (0 0 0 0 0 0 6 2— 3 9 2 1 )7— 9 5— 2
中 图 分 类 号 : R 7 . 432
文献标识 码 : B
抑郁症 是一种患病率 高, 严重危 害人 民心身 健康 的常见 疾病, 随着社会竞争 日趋 激 烈 , 种应 激性 生活 事件 不断 增 各 加, 心理压力增大 , : 如 婚姻 、 家庭 、 就业 问题 、 际关 系 、 性 人 慢 躯体疾病等 因素 , 抑郁 症 患病率 呈上 升趋 势 , 使 已成 为威 胁 人类健康 和影响生 活幸福 度 的严 重疾病 。在世 界卫 生组织
4%; 0 儿童患病率为 1 %。抑郁症 可 明显影 响患者 的生 活质 量 和劳动能 力的发 挥 ,0 以上 的抑 郁症 患者 有功 能缺 陷 。 8% 特别强调 的是抑 郁症 的 自杀率极高 , 约为 5 一1 %。 % 5
1 抑 郁 症 的 社 区 服 务
由于 社 会 心 理 因 素 诸 如 婚 姻 、 庭 、 业 、 际 关 系 等 问 家 就 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