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情绪的控制作用
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中抑郁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中抑郁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作者:罗萍刘霜罗倩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之中的抑郁病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的改善效果。
方法:把91例精神分裂症带有精神抑郁的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5例)。
对对照组的46例借助常规护理+精神抑制药物控制,对研究组的45例以“常规护理+精神抑制药物控制”为基础,再借助心理护理干预控制。
结果: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BPRS评分、HRSD(称作:抑郁量表)评分降低的明显度,研究组要比对照组降低的更加显著,P【关键词】抑郁患者;精神分裂症;心理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97—02通常精神分裂症人员都会带有精神抑郁的状况,这种状况是由治疗药物、病症本身、社会支持度低以及自知力康复等原因所致。
精神分裂症人员在带有精神抑郁的状况后,会对社会功能恢复产生影响,还会对病症转归产生影响,倘若精神抑郁很重,还会因为精神抑郁而自杀。
因此在医治精神分裂症病人时,一定要对精神抑郁的状况倍加注意,通过必要的护理和药物辅助,帮助精神分裂症之中的抑郁病人的抑郁情绪实现缓解、消除[1]。
本文,抽选2011-04-02到2013-08-10,我院的91例精神分裂症之中带有抑郁情绪的病例当作分析对象,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病人资料 2011-04-02到2013-08-10,我院有91例精神分裂症且带有抑郁情绪的病例,HRSD(称作:抑郁量表)评分都在12分以上。
把91例精神分裂症带有精神抑郁的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5例)。
在对照组的46例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15岁到49岁,平均:26.01±7.16岁,病程:21天到23年,平均:15.8±13.5周。
复发精神抑郁的次数:3次到9次,对对照组的46例借助常规护理+精神抑制药物控制。
家庭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21 00年 O 5月 第2 2卷 上半月 第 9期
中国民康 医学
Me ia o ra fChn s epe dc l u l o J n ieeP o l ̄He l at h
M a 201 y, 0 Vo . FH M No 9 122 .
【 护
家 庭 护 理 干 预 对 抑 郁 症 患 者 的 影 响
素, 使抑郁症患病率呈 上升趋 势 , 已成 为威胁人 类健康 和影
响生活幸福 度的严重疾 病。患者 在疾病 发作期 需短期 住 院 治疗 , 而长期是处在家庭 和社会之中 , 因此 , 明确抑 郁症家庭
护理 的具体 内容 , 了解康 复的有关 知识 , 掌握 家庭护理技 巧 ,
才 能巩 固治疗效果 , 防治疾病 复发 , 促进社会 康复。
至可造成不 良后果 。维持用药期间 , 家属还应要善保 管好药
物, 以防 药 物 潮 湿 失 效 , 要 防止 患 者 一 次 性 大 量 服 药 , 引 更 而 起 不 可挽 回 的结 果 。
3 2 心理护理 .
首先要 阻断患 者负 向心理 J建 立 良好 的 ,
家庭 氛围 , 在家庭 中患者需 要受 到尊 重 , 到照顾 , 得 同时还需 要得 到邻居 、 亲朋好 友 的帮助 , 理解和 同情。要 以平 等 的态 度, 关怀鼓励 患者 , 要以和善、 真诚 、 支持理解 的态度 , 心地 耐 协助患者 , 使患者体 会 到 自己是被 接受 的 , 像 自己所想象 不
高黎妮
( 江苏省扬州五 台山医院 , 江苏 扬州 25 0 ) 2 0 3
【 关键词 】 家庭护理干预; 抑郁症
d i 1 .9 9 ji n 17 o: 0 3 6/.s .6 2—06 .0 0 0 .8 s 3 92 1.9 0
观察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产妇的心理状态影响

观察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产妇的心理状态影响发布时间:2023-03-01T02:28:48.424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12期作者:牛艳丽[导读] 目的观察产后抑郁症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并分析对产妇心理状态影响牛艳丽鸡东中医医院黑龙江鸡西 158299【摘要】目的观察产后抑郁症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并分析对产妇心理状态影响。
方法纳入对象均与本院确诊为产后抑郁症并接受治疗患者,病例接受治疗时间在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间,总例数为70。
病例输入计算机随机分入两组,35例一组。
规范治疗同时,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着重开展心理护理,对比不同模式干预后产妇心理状态、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联合试试心理护理后,产后抑郁产妇依从性显著提升,负性情绪得到良好控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和常规护理组相比优势明显(P<0.05)。
结论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着重开展心理护理,能够更加理想的改善产妇焦虑情绪,提升其依从性,进而确保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产妇对护理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产后抑郁症;心理状态;依从性;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parturients with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n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e. Methods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The patients received treatment from December 2020 to December 2021, with a total number of 70.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5 cases in one group. At the same time of standardized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supplemented by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focused on psychological care, and compared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compliance, quality of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rturients after different modes of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the combined trial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the compliance of postpartum depressed parturient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ir negative emotions were well controlled,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relatively high, and they had significant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he nursing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which can better improve the anxiety of the parturient, enhance their compliance, and ensur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The parturient should highly evaluate the nursing model, which has the value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Postpartum depression; mentality; Compliance; Quality of life 现阶段,抑郁症发生率显著增加,鉴于疾病造成的不利影响,得到社会层面广泛的关注和重视【1】。
病耻感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效果

例 , 照组参加常规的康复治疗 , 对 如工娱治疗 、 体育治疗、 手工 治疗等 , 干预组 则在此基础上给予 8 周针对病耻感的心理护理干预 , 以促进患者康 复。以抑郁 自评量表( D ) 焦虑 自评量表 ( A )9 项症状清单( C 一 0 、 SS 、 S S 、0 S L 9 ) 社交 回避及苦恼量 表为评定指标 , 对两组 的康 复效果进行评 价。 结果 : 干预组 的焦虑 自评量 表、 抑郁 自评量表、O 9 项症状清单、 社交 回避及苦恼量表与对照组 比较 , 差别有统计意义( 0 0 ) P< .5 。结论 : 病耻感 会 严重影响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效果 , 针对病耻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 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康 复具有一定效果 。 关键词 病耻感 ; 心理护理 ; 抑郁症 d i 03 6 /. s .6 2 9 7 .02 0 .6 o : .9 9j in 17 — 6 6 2 1 .3 05 1 s
S i —ja ( i lMetl el etrX l 10 1 HIJ n u n X l na H at C ne, i l 0 6 ) a h a 7 Abtat O j te T bev eeet f sco g a us gi e et nt gtdsg ao hblao tns i erso . tos4 a src be i :oo sreh f c o yhl i l rn tr ni ree t m nr aitt no p i twt dpes n Me d :0c一 cv t p oc n i n v o a i e i i f ae h i h
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康复的影响研究

产后抑郁症的影响与治疗现状
要点一
影响
要点二
治疗现状
产后抑郁症不仅对产妇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可 能对婴儿的成长发育和家庭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目前产后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使用抗抑郁药物,而心理治疗则包括认知 行为疗法、人际疗法等。同时,家庭支持和物理治疗等 方法也被证明对缓解产后抑郁症有帮助。
研究结构
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为实验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康复的影响;第四部分为结论,总结研究结果和贡献 。
02
产后抑郁症概述
产后抑郁症的定义与症状
定义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在产褥期或产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的抑郁症 状,通常发生在分娩后1年内。
增强职业能力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职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从而更好地适应工作生活。
04
基于实证研究的心理护理 方案优化
实证研究方法与结果
01
02
03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选取产后抑郁症患者100例,随 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 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 预。05来自结论与展望研究结论与贡献
1
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2
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产妇的抑郁症状和生 活质量。
3
心理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当前研究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选择偏 倚。
针对不同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的产后抑 郁症,可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以 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预防作用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预防作用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当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的有效预防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产妇80例作为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抑郁焦虑评分、产后抑郁出现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产后抑郁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上为了预防产妇产后抑郁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降低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减少抑郁出现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运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产后抑郁;预防作用产妇分娩中,产妇过分担心胎儿的安全,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让产妇不能合理管控自身的心理状态,无法让产妇顺利分娩,提高了突发事件的出现率,不利于母婴健康。
同时,产妇缺乏对孕产知识的理解,有些孕妇对自己身体的症状比较茫然,不利于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展开护理工作。
近些年来,医护工作人员综合自己的实际护理经验分析了分娩当中的护理内容,研究表明,产妇护理中,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帮助产妇充分疏导不良情绪,为产妇能够顺利分娩,保障产妇身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文章具体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预防作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产妇80例作为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当中产妇年龄26-36岁,平均产妇年龄(25.60±1.10)岁,包含初产妇30例,经产妇10例;观察组当中产妇年龄27-35岁,平均产妇年龄(25.50±1.20)岁,包含初产妇28例,经产妇12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并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1.2.1环境护理医护人员给产妇营造出良好的环境,确保产妇保持充足的睡眠,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影响

研究 组( n = 3 7 )
对照 组 ( n = 3 8 )
服 药 依 从 性 ‘ n — 手 — —
— — —
— — — 磊
围下 进 行 , 时 间一 般 在 3 0分钟 左 右 。 观察指标 : 两 组 观 察 周 期 均 为 8周 , 干 预 前 和干 预后 分 别 参 考 文 献 使 用 HA MD量 表评 分 ,以评 分 变 化 来 了解 心 理 护 理 干 预 对 患 【 1 ] 谌 霞灿 . 精神 分裂症伴抑郁 症状的研 究『 J ] _ 临 床 和 试 验 医 学 者抑郁症状 的效 果。服药依从性评定 : 按患者 1 周 内是否拒 杂 志 , 2 0 0 8 , 7 ( 9 ) : t 5 7 — 1 5 8 .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的发 生率为 2 6 . 3 %~ 7 0 . 0 % ,研究发 现[ 5 1 , 其产 生的主要 原因可能有 三种 , 即第一是抗精 神病药所 致, 第二是精 神分 裂症病程 的一 部分 , 第三是随着 自知力 的恢 复对前途的失望反应 。 目前对于是否合并抗抑郁药治疗还存 在争议[ 6 1 , 对于恢复 期的患者 而言 , 心理护理干预 能帮理信念和态度 , 分 析导致不合理信念和态度产生的原 因,引导患者用积极 的心 态克服各种负性情绪 ,从而进一步巩 固疗效和 降低 复发 的风 险。研究显示 , 缓解 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种 内心体验而表 现出抑郁或 自卑 , 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抑郁和 自卑 。 本研究显 示 ,两组 在观察 8周后 , H A MD量 表评分均 下 降, 但研 究组 下降的更 为明显 , 提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随着治 疗 的延 长 , 病 情 的好转 , 患者的抑郁症状 也会进一步改 善 , 但 经过 心理 护理干预 的患者抑郁 症状改善 的程 度更为显 著 , 且 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服药完全依从性也 明显提 高 ,并高 于对照组 。精神分裂症治疗周期长 , 易复 发 , 服药依从性 的提 高有利于患者的持续治疗 , 有助 于降低复发的几率。 综上所述 ,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精神分 裂症后 抑郁 患者 的抑郁等负性情绪 , 提高治疗依从性。但 由于疾病 的特殊性 , 精神 分裂 症患 者 的心 理护 理干预 更需要 结合 患者 的具体 情 况 。在 目前医疗 、 护理工作繁重的情况下 , 如何建立持续 、 有效 的心 理 护 理 干 预 还需 不 断 总 结 、 优化 。
观察情志相胜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

观察情志相胜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摘要:目的:探究产后抑郁患者实施情志相胜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于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集48例产后抑郁患者实施情志相胜心理干预,通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症状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1个月后患者EPD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3个月后患者EPD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评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后抑郁患者实施情志相胜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抑郁症状,促进其心理健康。
关键词:情志相胜;心理干预;产后抑郁;应用效果产后抑郁是女性分娩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该疾病发病率在5%~25%左右。
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性激素水平变化、心理状态和社会角色的转变等,由此引发患者心理情绪和身体产生变化,且该疾病属于非精神病性抑郁症,可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1],因此有效的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择取48例产后抑郁患者行情志相胜心理干预以了解其效果,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于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产后抑郁患者,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恐惧、易怒和沮丧等表现,EPDS评分均超过9分。
患者年龄区间20~43岁,平均(30.5±3.4)岁。
1.2方法首先行常规护理,加强患者对育儿知识和产后抑郁的了解,指导患者育儿技巧,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喜好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通过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交流为患者获取社会支持,通过音乐疗法等帮助患者放松心情,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新的社会身份。
基于常规护理实施情志相胜心理干预,明确患者情志问题后,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恐,思胜恐,患者产后出现恐惧心理是正常现象,其根源是照顾新生儿的压力,根据恐惧产生的原因进行信心重建十分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情绪的控制作用
发表时间:
2017-05-24T16:21:11.17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9期 作者: 罗明霞
[导读] 随着人们对病患情绪及精神状态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抑郁症现如今逐渐受到重视[1]。
(江油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研究对抑郁病患者加强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抑郁症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后观察加强心理
护理干预的观察组
TCSQ评分及情绪好转率相较于对照组的优越性。结果:TCSQ评分方面,观察组消极应对评分更低且积极应对评分更
高,该组情绪好转率达到
92%,对照组仅为78%。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抑郁症病患情绪低落程度,降低其消极应对感。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护理;TCSQ评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9-0198-02
随着人们对病患情绪及精神状态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抑郁症现如今逐渐受到重视[1]。抑郁症病患初期往往表现为不愿与人沟通,对
各项治疗存在明显抵触情绪,后期易出现悲观、厌世感,发生伤害他人或自残行为,需从药物控制及心理层面综合控制情绪
[2]。本文采用
对比方法研究了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情绪控制的作用。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同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抑郁症确诊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患28例,女患22例;年龄最小34
岁,最大
62岁,平均年龄(49.2±5.2)岁;抑郁病程处于半年至3年之间,平均病程(1.7±0.6)年。观察组中男患27例,女患23例;年龄
最小
32岁,最大61岁,平均年龄(48.7±5.1)岁;抑郁病程处于半年至3年之间,平均病程(1.8±0.7)年。两组研究对象基础资料无明显
差异(
P>0.05),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入院时HAMA评分处于18分以上。研究将药物依赖、妊娠期、哺乳期病患剔除。
1.2 一般方法
两组均根据患者抑郁症病情常规用药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
1.2.1注重护理素养 每位护理人员均须注重护理素养要求,面对抑郁症患者不应表现出嘲笑、厌恶情绪[3],应在爱心及责任心下令患
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及可亲近性,必须尊重患者,以免加重心理负担。
1.2.2主动沟通 主动了解抑郁症患者内心的想法,通过沟通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并深层次了解其对事物的看法,及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
自残行为和伤害他人行为可能性
[4]。对于自卑感严重或感到强烈缺陷病患,应做到主动沟通,采用视线平视方式,与患者以温柔的语言交
流,纠正患者不当想法,降低其自卑感。对于存在自责想法的患者,应帮助其分析事件并鼓励患者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不要
一味将责任归为自身。
1.2.3病房护理 病房中不应存在刀具之类可能令患者自残的物品,尤其对于存在自杀意念患者,应每日观察其是否存在自杀倾向并查
看病房内物品是否存在尖锐情况
[5]。注重病房内空气清新,进行各项检查和夜间查房时应尽可能避免对患者精神产生刺激,做到动作轻
柔。
1.2.4开展娱乐项目 娱乐项目的开展首先能够令患者更适应与他人相处,可在活动和娱乐过程中渐渐融入社会,放松心情,转移对悲
观情绪的注意力。娱乐项目可以通过歌唱比赛、集体游戏、趣味活动等方式展开,树立患者积极向上心态。
1.3 观察指标
以TCSQ量表评估患者心理应激程度,分为两个评估维度,即消极应对与积极应对。分数越高表示该维度程度越大。
判定患者情绪好转情况,分为显著改善(情绪基本稳定,未发生明显抑郁表现,研究期间无自残、厌世行为,思维基本正常)、有所
好转(情绪偶发悲观情况但可控,与他人交流程度较低但可配合医护操作,研究期间需注意抑郁不良行为的预防)、无效(仍存在明显抑
郁表现,不愿配合医护操作,基本不与他人交流)。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8.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数据作分析统计,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通过率(%)表示计
数数据,以卡方检验,如果
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TCSQ评分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相同治疗、不同护理干预后TCSQ评分,显示观察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积极应对评分更高
(
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抑郁症患者与焦虑症和狂躁症患者不同,其精神状态表现出明显抑郁情况,初期为不愿与他人沟通,存在悲观感、自卑感、自我失望
感,面对事件会朝着消极方向思考。若未及时控制易造成体质量明显下滑,面对事件选择出现明显犹豫不决感,严重自责、常感到疲劳,
部分患者甚至由此产生自杀念头。
除常规使用药物控制精神状态外,护理中也应加强对患者的关怀以及心理辅导。通过心理护理,站在患者角度,为其提供更为人性化
的关怀,减轻患者的自责感、自卑感及失望感,降低抑郁程度,让患者在面对事件时能够向积极方向思考,而非一味的悲观厌世。心理护
理的重点在于令患者得到周边人群及社会的支持,在与医护人员沟通过程中感受到友情及关怀,并在家人的帮助下体会到亲情的滋润,从
而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敞开心扉,降低抑郁程度。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TCSQ评分下消极应对评分与积极应对评分分别为(25.7±1.3)分与(19.6±2.1)分,观察
组分别为(
21.1±1.4)分与(24.8±1.7)分。可见观察组病患消极程度更轻,积极程度更高。情绪好转率方面,对照组为78%,观察组为
92%
。且观察组中多数患者处于情绪显著改善程度,占组内48%。
由此可见,对抑郁症住院患者在常规基础护理上展开心理辅导可帮助患者逐渐走出抑郁病症的阴影,逐渐融入社会,降低心理封闭程
度,对情绪的控制起到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晓芬,夏佩利.耳穴压豆联合心理疏导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缓解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5,05:1098-1099.
[2]王静,石锦娟,苏琳.针对家庭结构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v.38;No.21006:761-764.
[3]孙萍琴,杨永秀.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v.5115:100-102.
[4]傅祎俊,方泽忠.耳穴压豆联合心理疏导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缓解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5,v.42;No.45605:1098-1099.
[5]欧九娣.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哈尔滨医药,2016,v.36;No.16701: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