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的社区服务与家庭护理干预

合集下载

抑郁症需要如何护理

抑郁症需要如何护理

抑郁症需要如何护理抑郁症属于目前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类疾病,其是以躁狂抑郁症为主要形式发作的,以思维迟缓、情感低落、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主要表现,会对患者生活、工作产生影响,甚至还会给社会与家庭带来一定的负担。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5%左右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

目前,因人们生活、工作、生活等压力的不断增加,从而增加了抑郁症发病率,我国的抑郁症已成为第二大病。

而且临床发现,患者出现抑郁症后,说明机体内部已出现的相应的变化,导致身体进入了另一种状态,是一种疾病状态,这种状态有生理性反应,也有心理性反应,如患者出现此病症后,需要及时就医治疗,预防病情被延误。

但多数患者会因对病情不了解,认为其只跟普通情绪相近,不需要做针对性区别,故而会耽误病情。

因此,需要为抑郁症患者配合有效的护理服务,以此来提升预后效果。

但又有较多的抑郁症患者与家属不知道针对此病症该如何护理,故本文主要针对抑郁症需要如何护理做如下科普,为抑郁症病人提供一些借鉴。

1.抑郁症的前兆表现有哪些经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均会出现前兆表明,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部分前兆表现,如自身觉得压力大、睡眠不好、对有压力的事件应对能力下降、事情做起来力不从心、学习与工作效率下降、精力下降等。

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自信心下降,感觉自己有时候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或是对部分事情的决断出现犹豫不决的表现等。

此外,还有一部分患者的食欲会下降,没有胃口,吃东西也没有那么香了,虽能勉强吃下去,但会出现完成任务的感觉。

经研究表明,以上症状均是抑郁症出现的前兆表现。

因此,建议出现以上症状者,需要及时到院就医,以此来尽快排除相关性生理疾病或是心理疾病等。

1.抑郁症的表现出现抑郁症后患者会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持续性出现显著的情感低落,还会出现悲观、闷闷不乐、抑郁、不愉快、精力不集中、兴趣缺失、乏力、精力丧失,对洗漱、穿衣等部分小事情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

对于重症抑郁症患者来讲,患者会出现较痛苦的心理、绝望、悲观,对生活出现严重的负担感,并出现不值得留恋感。

抑郁症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

抑郁症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

抑郁症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

为了有效地帮助抑郁症患者康复,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抑郁症护理计划的制定与护理措施的实施。

一、抑郁症护理计划的制定抑郁症护理计划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和需求,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护理计划范例:1. 评估患者病情:护理人员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以了解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系统。

2. 制定个性化目标:根据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目标,如改善睡眠质量、提升情绪稳定性等。

目标要明确、可量化,并与患者进行共同讨论确认。

3. 制定行动计划:基于康复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

每个计划都要有明确的时间表和指导原则。

4. 定期评估和调整: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进展,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计划。

建立稳定的交流渠道,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顾虑。

二、护理措施的实施抑郁症护理计划的实施需要依靠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护理措施:1.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抗抑郁药物。

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服药,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事项。

2. 心理治疗:护理人员应与心理专家密切合作,在心理治疗中提供支持和帮助。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解析疗法和家庭疗法等。

3. 情绪调节:护理人员需要教育患者掌握情绪调节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极思考等。

鼓励患者参加适度的锻炼和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4. 社会支持:与患者家人和朋友建立良好的沟通,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者工作来提升自我价值感。

5. 定期复查和随访:建立完善的复查机制,定期检查、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护理方案。

三、其他注意事项除了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需要护理人员关注:1. 保持良好的护理环境: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温馨的护理环境,帮助患者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

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

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护理经验。

方法总结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我科收治的56例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所有抑郁症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未出现1例自伤、自杀行为,出院后恢复基本的社会功能。

结论从护理角度对抑郁症患者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行干预,配合社会心理支持,加强护患关系的沟通对成功治疗抑郁症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抑郁症;自杀;护理干预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心理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抑郁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情感障碍的精神疾病。

它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迟钝,语言动作减少和迟钝,在此基础上可出现焦虑,易激惹,失眠,乏力,对生活悲观失望,多数还具有强烈消极观念和自杀行为,所以有效防范和阻止患者的自伤,行为是护理工作中的要点。

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56例抑郁症患者,由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无一例出现自伤,自杀,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的56例抑郁症患者,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6~74岁,平均(36±6)岁。

其中职业收入,社会地位较低者占64.8%,秋冬季发病者占59.7%,未婚的患者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已婚的患者中女患者多于男患者,这与有关统计数据相符[1]。

最常见的症状主诉食欲下降(67.7%),有自杀想法(69.8%),入睡困难(66.1%),胸闷(58.1%)。

1.2 干预方法(1)做好基础护理,保证机体每日所需;(2)保证环境安全;(3)注重心理护理;(4)重视家庭护理[1]。

1.3 干预目标(1)住院期间不伤害自己;(2)恢复生活自理;(3)恰当表达个人需要,恢复正常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改善;(4)对疾病有所认识,并有适宜的应对方法[1]。

2 护理干预2.1 环境管理预防意外在患者入院时做好入院评估和健康教育,有自伤、自杀倾向的患者入院后安置在靠护士站近的监护病房,便于观察护理。

抑郁症患者病情稳定期的家庭护理

抑郁症患者病情稳定期的家庭护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加剧, 清晨 是情绪 最严 重 的 时期 , 时 易 发生 自杀行 低 患者 的复发 率和再住 院率 。 此 为 。家属 要学 会 掌 握 患 者 情 绪 变 化 的规 律 , 量识 尽 总之, 重视 和加强 抑郁症 患者稳 定期 的家庭 护理
别 。对危 险物 品如 刀 、 、 剪 玻璃器 皿要严 格管 理 , 不要 干 预 , 以有效 防止病 情复发 , 可 提高 患者生存 质量 , 让 让 患者单 独 使 用 J 。家 属 要 安 排 好 患 者 饮 食 , 证 患 者 回归社会 , 保 减少社 会及家 庭负担 。 充 足睡眠尽 量阻止 病人 的负 向心理 , 当病 人病情 好转
些 力所能 及 的事情 , 给予 称 赞 和鼓 励 , 并 增加 患 者 对 家庭 、 会 的责 任感 、 社 自身价值 感 H 。 J
由表 1 表 2可 以说 明家庭 护理 干预 是 非常 有 意 4 3 影 响精 神病 患 者生 活 质 量 的 因素 , 、 . 首先 是 精神 义 的 。观 察组与 干预 组 在复 发 率 、 再住 院率 、 活 质 症 状 , 次是社 会功能 。抑郁 症患 者也存在 着社会 及 生 其
收稿 日期 : 0 8— 3— 2 20 0 1
作者简介 : 娟 (9 1 , , 符 17 一)女 河南 开封人 , 主管护师 ,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维普资讯
7 6
河南大学学报 ( 医学版 )20 ,0 8年 , 2 第 7卷第 2 期
3 结 果
干 预组 在 出院时制 定详 细的护 理干 预计划 , 出 于 院后 每 周 电话 联 系 一次 , 两周 家 庭 防视 一 次 , 续 1 连 a 以了解干 预 内容 落实情 况及存 在 的问题 , , 以便 针对

社区抑郁症患者的护理

社区抑郁症患者的护理

社区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作者:孙玲燚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7期摘要:抑郁症是以明显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种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病情严重者有精神病性症状。

关键词:抑郁症;社区;护理抑郁症是以明显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种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病情严重者有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症发病多见于秋冬季,病程较长,一般预后较好,不留人格缺陷,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抑郁症的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但男性抑郁症自杀率高。

疾病严重影响工作能力或效率。

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做好社区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

以2007年3-5月苍山县抑郁症抽样调查中筛查发现并确诊的重症抑郁发作患者234例为研究对象,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按照SCID的要求调查重症抑郁发作各症状发生情况.结果:在重症抑郁发作的9条症状阳性率依次为抑郁或情绪低落(96.6%)、兴趣或愉快感缺失(85.0%)、疲倦或精力缺失(84.6%)、睡眠变化(83.3%)、饮食或体重的变化(68.4%)、思考或集中注意力障碍(64.5%)、无价值感或不适当的自罪感(62.4%)、自杀意念或行为(37.2%)和精神运动激越或迟滞(27.4%),有7.7%的患者9项症状全部阳性。

男性饮食和体重变化阳性率(76.7%)最著高于女性(63.5%);女性患者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阳性率(40.2%)显著高于男性(30.2%)。

躯体症状中最常见的是疲倦或精力缺失,其次是睡眠变化和食欲与体重改变,患者报告的平均睡眠时间只有4.53小时。

1.环境适宜由于患者的情绪常常处于消极状态,因此环境不能太阴暗。

也不能太强烈,要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墙壁以明快色彩为主,辅以艳色的小柬花,以利于调动患者积极良好的情绪,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2.保证安全2.1患者生活环境中杜绝危险物品的存留,如刀、剪、绳、玻璃器皿、有毒物品,生活设施应安全。

2.2药品必须有专人管理,家属要督促患者坚持用药,绝不可间断用药或随意减少剂量或病情好转就停药,应定期复查,遵医嘱调整剂量。

抑郁症患者该如何护理

抑郁症患者该如何护理

抑郁症患者该如何护理雷蕾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性疾病,常会表现出与自身处境不相称的消沉情绪,症状较轻者会出现闷闷不乐、茶饭不思,严重者可表现出悲痛欲绝、自杀倾向。

而抑郁症不仅会对患者带来精神状态上的改变,还会带来躯体症状,出现身体疼痛、乏力、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需要积极护理干预。

那么抑郁症都会有什么具体表现?对抑郁症患者应该如何护理?以下对抑郁症患者相关护理知识进行科普,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抑郁症有什么具体表现抑郁症患者发病后,不仅会表现出情感状态异于常人变化,可同时发生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症状,并随症状加重可逐渐威胁到患者生理机能,而且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很多时候在患者表现出症状好转后受到社会环境、心理压力等刺激会出现病情反复发作,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

在对抑郁症患者护理中,需明确患者的临床表现,才可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

那么抑郁症具体有什么表 现呢?(一)心境低落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表现就是长久性情绪低落,对任何事物都不能提起兴趣、生活毫无愉快感受,而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对世界充满悲观情绪,认为每天生活生不如死、生活毫无意义,而这些情感变化会在清晨时间明显加重。

持续心境低落会让缓和产生自己毫无价值感、自责感,钻入自己思想“牛角尖”内产生绝望感,严重者会出现妄想、幻觉,这样的情感变化会让患者生活于自己想象空间内,拒绝与外界交流。

(二)思维迟缓及认知功能损伤思维能力运转速度减慢为抑郁症患者的主要障碍,会出现问题思考能力下降、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身体协调性下降情况,感觉“大脑及其运转齿轮被卡住”,而受思维迟缓影响,患者日常交流期间会出现语速、交流缓慢,甚至出现无法交流的情况,因此护理难度较高。

(三)意志活动减退意志活动,也就是有意识的进支配行为,而抑郁症患者会表现出回避社交、整日卧床、不想做事、生活被动等意志活动减退表现,严重者会发展为“抑郁性木僵”,也就是不言、不语、不食状态,严重者会出现“自己是世界上多余的人”而产生自杀想法及行为,为抑郁症最危险症状。

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

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

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有关要求,加大抑郁症防治工作力度,遏制患病率持续上升趋势,鼓励社会心理服务试点地区探索开展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到2022年,在试点地区初步形成全民关注精神健康,支持和参与抑郁症防治工作的社会氛围。

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80%,学生对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5%。

抑郁症就诊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治疗率提高30%,年复发率降低30%。

非精神专科医院的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规范治疗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20%。

二.重点任务(一)加强防治知识宣教。

在试点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卫生健康、宣传等部门加强协作,采用多种宣传手段,利用影视、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抑郁症科普知识宣传。

医疗卫生机构加大抑郁症防治科普宣教力度,拍摄制作专业权威且通俗易懂的抑郁防治科普宣传片,普遍提升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减少偏见与歧视。

充分发挥专家队伍作用,深入学校、企业、社区、机关等,开展抑郁症相关公益讲座。

在公共场所设立或播放抑郁症公益宣传广告,各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室(卫生服务中心)向居民提供科普宣传资料。

(二)开展筛查评估。

医疗卫生机构使用PHQ-9量表,开展抑郁症筛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等形式,为公众提供线上线下抑郁症状况测评及评分说明和诊疗建议等。

各类体检中心在体检项目中纳入情绪状态评估,供体检人员选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实际工作开展重点人群心理健康评估。

对发现疑似抑郁症患者,建议其到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就诊。

精神专科医院结合各类主题日、传统节日宣传活动等,组织开展抑郁症筛查。

综合医院提供自助式抑郁症测评设备或公布测评微信公众号,供就诊患者开展自助式心理健康状况测评。

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抑郁症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抑郁症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2 . 缓解 期 .2 2
抗精神病药物有 明 的精神 万面的副作 , ,其巾之一是药 t j 源性抑郁状态。患者对长 期服药厌烦 , 对治愈疾病 产牛绝 望 ,王 l i _ 可 诱 发 抑郁 情 绪 。
21 .3 社 会义 化 礼 会心 理 I素 . j 大 I
抑 郁 症 自杀 行 为 往 往 发生 在病 情 缓 解 期 ,而 不 是 严 重 的 抑 郁 期 可能 是叠 运动抑制 而 不能 将 白杀 付诸 下行 动 。 期 患 者 期 此
社会义 化 素是指社会 制度 、 经济状 、 社会 生活条什 、 医
疗 平 等 在疾 病 发 牛 过 程 巾 的作 j 现行 状况 不满 足 , 应 激 H 。对 对 生 活 事 件 不能 及 时 接 受和 适 应 。
自制力差 , 但能够意识 到 自己的异常行为 , 如加强护理可以控制。
导 致 认 知 歪 曲 , 习惯 的 消 极 思 想 模 式 看 待 事 物 , 致 患 者 的抑 以 导
3 护 理干预
31 护 理 诊 断 . 311 有 白伤 的危 险 . .
郁情感。
22 抑 郁 症 的心 理 特 征 . 221 急性 期 . .
31 营养失调 , .2 . 低丁机体需要量
绝 望 , 根 本 不 能 逾 越 的 闲难 , 者 不 能 通 宵 睡 眠 , 型 的 早 醒 行 患 典
2 心 理分析
21 抑 郁 症 产 牛的 原 I 以 下儿 种 : . 有
21 遗传 素 .1 . 调查显示, 抑郁症患者的亲属 巾患l 的机率高 于一般群体 本病 1~0 , O 3 倍 遗传l 素在抑郁症发生巾可 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
抑 郁 症 患 者 心 理 分 析 及 护 理 干 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抑郁症;社区服务;家庭干预
【关键词】抑郁症;社区服务;家庭干预
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高,严重危害人民心身健康的常见疾病,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不断增加,心理压力增大,如:婚姻、家庭、就业问题、人际关系、慢性躯体疾病等因素,使抑郁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生活幸福度的严重疾病。

在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项15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中的心理障碍研究中,以中国上海为样本,研究结果[1]显示符合icd10标准的重性抑郁的患病率为4.0%;抑郁性神经症患病率为 1.2%;在大、中学生、特殊职业人群,抑郁发病率为10~20%。

严重躯体疾病、慢性病、脑器质性疾病容易诱发或导致抑郁症,其中内科病患者中抑郁发生率为12~36%;巴金森氏病发生抑郁者为50~70%;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30~60%;老年期痴呆抑郁发生率为10~40%;儿童患病率为1%。

抑郁症可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的发挥,8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有功能缺陷。

特别强调的是抑郁症的自杀率极高,约为5~15%。

1 抑郁症的社区服务由于社会心理因素诸如婚姻、家庭、就业、人际关系等问题,慢性躯体疾病、物质依赖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发因素,躯体疾病还可因抑郁症而加重病情或影响预后。

由此可见抑郁症的社区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发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让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特别是抑郁症患者在社区得到妥善处置和有效康复治疗。

实践证明,社区治疗能及时减轻或缓解患者症状,减少复发和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个体功能[2]。

1.1 社区服务的主要任务是普及抑郁症的基本知识及相关的心理卫生常识宣传,使患者能及时识别抑郁症状而及时得到正规治疗,调动和发挥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预防抑郁症复发,是社区防治的重点。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抑郁症患者更需要特殊的关怀、照顾和护理。

要坚持"以人为本,全人照顾",不断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确保患者康复。

1.2 根据抑郁症的特点,对社区人群采取重点监测和服务在社区服务和日常管理中,对老年患者,老年痴呆、巴金森氏患者、特殊职业人群或患有严重躯体疾病、慢性疾病、脑器质性疾病而引发的抑郁症患者或有隐匿性抑郁症患者应重点监护,定期上门巡视,定期督导。

进行"一对一"上门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包括患者的病情,治疗经过,遗传史,家庭成员,婚姻状况,工作环境,性格爱好等。

注意抑郁症状的表现与识别,患者往往由于表现为躯体方面不适到综合医院门诊就诊而不愿意看精神专科门诊,导致抑郁症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故需提高非精神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1.3 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缓冲作用抑郁症是心境障碍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常经历某些应激性生活事件[3]。

社会支持是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之间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在抑郁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社会支持是一个很好的缓冲系统,能够缓解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的影响[3]。

因而在社区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鼓励患者增加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平时多与家人、朋友交往。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遇到烦恼或困惑时积极向家人或朋友倾诉与求助,这样有助于增加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有利于个体的情绪表达,使社会支持系统的缓冲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1.4 为社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社区医疗服务是医院的对外窗口,在日常的社区服务中,以方便患者就医为服务宗旨,做好社区医疗服务,对重症患者做到及时检查,及时确诊,合理用药,必要时进行转诊住院治疗。

以社区医护人员为主,同时在社区居委会、社区志愿者、患者家属的共同配合下为患者提供全程医疗服务。

经常入户到患者家中巡诊,了解病情,通过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评估,进行简单的对症治疗,心理辅导、指导及协助家
属进行家庭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