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公司债信用利差是指公司债券与国债之间的利率差额,反映了公司债券的风险水平。
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公司内在因素和市场因素。
宏观经济因素如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等会直接影响公司的信用状况,进而影响其发行债券的信用利差。
公司内在因素包括资产负债状况、盈利能力等,反映了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
市场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供给以及投资者情绪等因素。
综合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制定相应的对策,如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强信息披露等,以降低公司债信用利差。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债信用利差的波动性可能会增加,相关研究仍需深入探讨。
【关键词】公司债信用利差、我国、影响因素、宏观经济、公司内在因素、市场因素、综合分析、对策建议、展望未来、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概念解释。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公司债信用利差是指公司债券的收益率与无风险利率之间的差额,是评估公司债券风险的重要指标。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公司债券市场的逐渐成熟,公司债信用利差逐渐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研究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入了解公司债券市场的运行机制,为投资者提供科学的投资决策依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公司债信用利差的波动受到了越来越多因素的影响。
深入研究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揭示公司债市场的运作规律,为政府决策和市场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对影响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也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公司债券市场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促进公司债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2 研究意义公司债信用利差是评估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重要指标,对于投资者和公司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壮大,公司债券市场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深入研究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公司债券市场的运行规律,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能力,促进公司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通过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金融政策的参考依据,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CHAPTER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研究发展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外学者开始深入研究影响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其他因素,如企业财务状况、行业特征、市场环境等。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实证结果分析
实证结果显示,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企业财务状况、行业风险、宏观经济环境等。
影响因素
通过T检验和F检验,发现这些因素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具有显著性。
显著性分析
模型的解释力较强,R方值均在0.8以上,说明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信用利差的变化。
模型解释力
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降低行业风险等。
丰富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理论体系
通过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理论体系,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更为全面和系统的理论支持。
研究意义
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准确的信用利差预测方法
通过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更多影响信用利差变化的变量和因素,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准确的信用利差预测方法,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THANKSFOR
感谢您的观看
WATCHING
宏观因素
中观因素
不同行业的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新兴行业的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可能会较高,因为其风险较大。
行业因素
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该地区的企业债券信用利差。例如,经济发达地区的信用利差可能会较低。
金融论文: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实证之金融学研究

金融论文: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实证之金融学研究本文是一篇金融学论文,本文首先对公司债券的信用定价模型进行了梳理,详细回顾了信用风险模型的相关理论,并对国内外信用利差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
然后介绍了中国公司债的发展及市场规模情况,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人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分别选取了相应的影响指标,从理论上分析了信用利差的影响机理,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
最后,再将样本按照评级分组进行对比分析,检验模型对不同评级信用利差的适用性,并给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1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信用利差是指贷款或证券收益与无风险证券收益的差值。
在信用市场上,债券融资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融资手段。
由于债券存在着一定的违约风险,投资者也需要更高的收益作为弥补。
一般而言,由于国债存在着国家信用担保,因此违约风险较低,我们一般将其视为无风险利率。
公司债券作为企业融资非常重要的融资工具,研究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探讨企业风险成因,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相比,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1.融资不会影响股权分配,不会影响实际控股权;2.债券融资可以降低财务杠杆,减少税务成本;3.债券融资期限较为灵活。
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于2007年9月,中国第一支公司债券的上市以来,债券融资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国内的债券市场也因为公司债券的加入而曰趋完善。
然而,由于公司债券并非国债,会有一定的违约风险。
国内首例债券违约事件“11超日债”事件于2014年3月由于无法全额支付本息导致债券违约。
随后4月的“ST湘鄂债”也因筹资问题出现了实质违约。
“12中富01”债券发生违约也紧随其后。
而首例国企债券“11天威MTN2”的违约发生,为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债市违约的主体也从民营企业蔓延到国有企业。
2016年以广西有色、川煤为代表的地方国企也相继违约,新增违约主体24家,违约债券65支,违约规模达到381.92亿元。
《2024年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宏观决定因素研究》范文

《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宏观决定因素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金融市场背景下,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快速发展,逐渐成为金融投资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债券信用利差作为衡量债券风险的重要指标,其决定因素不仅影响债券市场的运行效率,也关系到投资者的收益和风险控制。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宏观决定因素,以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因素、市场供求等。
其中,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信用利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决定因素进行了探讨,但针对我国特定市场环境的研究尚有不足。
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宏观决定因素。
三、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概况近年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主体日益多元。
企业债券作为重要的融资工具,对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是反映这些风险的重要指标,研究其决定因素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市场运行规律。
四、宏观决定因素分析1. 宏观经济环境: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利率水平、通货膨胀率、政策导向等。
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从而影响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
2. 政策因素:政策是影响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又一重要因素。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都会对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融资成本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
3. 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供求关系是决定债券价格和收益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关键因素。
当市场需求旺盛时,债券价格上升,信用利差缩小;反之,则信用利差扩大。
4. 企业自身素质:包括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治理结构等。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风险水平,从而影响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
五、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宏观决定因素。
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宏观决定因素研究

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宏观决定因素研究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宏观决定因素研究近年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企业债券交易中,投资者常常会关注企业债券的风险水平,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信用利差。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宏观决定因素。
首先,宏观经济因素是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企业的信用状况产生着直接影响。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周期中信用利差会较低,而经济下行周期中信用利差会较高。
这是因为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利润增长、债务偿还能力强,投资者对企业债券的信心较高,从而导致信用利差较小。
相反,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债务偿还能力下降,投资者对企业债券的信心减弱,信用利差增大。
其次,货币政策也是影响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货币政策的宽松与紧缩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融资成本。
在紧缩货币政策下,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借款难度加大,导致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升高。
相反,在宽松货币政策下,融资成本降低,借款难度减小,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会相应降低。
此外,政策风险也是影响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因素之一。
政府政策对不同行业和企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力。
政策风险包括政策不确定性和政策变化风险。
当政府调整行业政策或者宏观经济政策发生调整时,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信用风险也随之增加,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水平。
进一步的,企业财务状况和信用评级也是影响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重要因素。
企业财务状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财务状况越好,债务偿还能力越强,信用利差相对较小。
而信用评级是投资者评估企业信用风险的重要参考指标,一般来说,信用评级较高的企业债券信用利差较低,反之信用利差较高。
最后,市场流动性也是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市场流动性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和交易能力。
市场流动性较好时,交易成本较低,投资者更容易进行交易和管理风险,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相对较小。
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受多方因素综合影响。
宏观经济环境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利率水平都能对公司债信用利差产生影响。
行业竞争状况也会对公司债信用利差造成一定影响,行业发展前景和市场份额都是影响因素。
公司自身因素包括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治理结构,这些因素对公司的信用利差也有重要影响。
监管政策是影响公司债信用利差的重要因素之一,监管政策的变化会导致市场情绪波动,间接影响信用利差。
市场情绪也是影响公司债信用利差的重要因素,投资者情绪的波动会影响债券市场情绪,从而影响公司债信用利差的水平。
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受到多方因素综合影响,投资者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投资决策。
【关键词】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状况、公司自身因素、监管政策、市场情绪、因素分析、影响、结论。
1. 引言1.1 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分析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是指公司债券与同期国债之间的利差,也可以理解为市场对公司债信用风险的定价。
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变动受多方因素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状况、公司自身因素、监管政策和市场情绪等。
宏观经济环境对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货币政策等都会对公司债信用利差产生影响。
在经济增长较快时,公司债信用利差可能会收窄;而在经济不景气时,公司债信用利差可能会扩大。
行业竞争状况也是影响公司债信用利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行业的盈利能力、市场地位、市场前景等都会影响投资者对公司债信用风险的看法,从而影响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大小。
公司自身因素如财务状况、经营风险、治理结构等也对公司债信用利差有影响。
监管政策和市场情绪也会对公司债信用利差产生一定影响。
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受多方因素综合影响,投资者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评估公司债信用风险,做出更合理的投资决策。
2. 正文2.1 宏观经济环境对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宏观经济环境对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研究评述

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研究评述企业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其信用风险一直受到广泛。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无法按期偿还债务本息的可能性,对企业和投资者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将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财务状况财务状况是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等都与财务状况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违约风险较低,而财务状况较差的企业违约风险较高。
经营策略企业的经营策略也会对债券信用风险产生影响。
例如,激进的经营策略可能增加企业的风险,而稳健的经营策略则有助于降低风险。
企业的扩张速度、多元化程度等也会影响信用风险。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对债券信用风险也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降低企业的违约风险,因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提供更好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从而降低企业内部代理成本。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当经济环境较好时,市场需求旺盛,企业违约风险较低;而当经济环境较差时,市场萎缩,企业违约风险较高。
行业特征行业特征也是影响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周期性行业的信用风险可能较高,因为其盈利水平会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大幅波动;而稳定性行业的信用风险可能较低,因为其盈利水平相对稳定。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也是影响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财税政策的调整、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金融政策的调整等都会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产生影响。
法规的严格执行也会对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产生影响,例如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等。
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内部和外部因素。
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企业和投资者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应加强研究,完善预警机制,降低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绿色金融市场逐渐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新兴领域。
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不同类型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影响因 素存在差异,政策制定者应针对不同 类型企业债券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
以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05
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之三: 市场因素
投资者情绪与羊群行为
投资者情绪
投资者的心理和预期会影响企业债券价格和信用利差,一些 研究表明,当投资者情绪高涨时,企业债券价格较高,信用 利差缩小;反之,当投资者情绪低落时,企业债券价格较低 ,信用利差扩大。
羊群行为
指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倾向于模仿其他投资者的行为,从而 形成一种群体效应。这种效应可能会导致企业债券价格过度 波动,从而影响信用利差。
企业的盈利能力、现金流状况以 及偿债能力等方面,都会影响投 资者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从 而影响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
对于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投资 者对其违约风险的预期较低,因
此信用利差相对较小。
企业所属行业
企业所属行业也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 产生影响。
不同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政策支持力度 、行业周期等因素都有所不同,因此行业 因素对信用利差的影响也不同。
利率水平
市场利率
市场利率是影响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利率波动性
利率波动性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产生影响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产生影响
货币政策调整频率
货币政策调整频率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产生影响
04
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之二: 企业因素
企业财务状况
财务状况是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 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 研究综述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摘要】作为债券信用风险衡量标准的信用利差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并针对现有文献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宏观;微观
一、导言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取得较大进展,债券规模快速扩大。
而2011年的云南城投等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曝光事件及2012年的延期兑付情况均表明债券市场未来有可能出现真正意义的违约事件,因此对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一般而言,为了判断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是否合理,总是以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作为衡量基准。
在一个有效的企业债券市场上,企业债券信用品质的变化必将引起信用利差的变化,在债券的违约发生之前,这种信用利差的变化将揭示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损失。
由于在违约之前,无法分辨那只企业债券一定会违约,哪只债券一定不违约,充其量只能对企业债券违约的可能性作出概率上的估计。
因此,作为信用风险溢酬的信用利差是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重要体现。
影响企业信用风险并在信用利差中体现出来的因素是来自于宏微观各个层面的,国内对信用利差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试图对国内外信用利差研究进行综述,系统总结信用利差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二、国外研究回顾
初期国外学者主要研究利率及期限等因素对利差的影响,Longstaff和Schwartz(1995)认为,持有期短的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相对利率的变化并不敏感。
Duffie(1997),Madan和Unal(2000)则认为,持有期短的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对利率的变化非常敏感。
Comell和Green(1996)认为,信用评级较低的企业债券到期收益率比信用评级较高的企业债券到期收益率对国债收益率的变化更不敏
感。
Pedrosa和Roll(1998)选取了1987至1997年美国投资级别和非投资级别的企业债券数据,分析认为企业债券剩余期限以及企业债券本身的信用质量对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有较大的影响。
Madan和Unal(2000)认为,损失率和平均损失水平对持有期相对较短的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有着较大的影响,然而,久期差异和现金资产的波动率则对持有期相对较长的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有着更大的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大量学者引入市场流动性等因素,综合考察各方面对信用利差的影响。
Brown(2001)认为,由流动性溢价和预期违约风险所造成的风险溢价和违约损失,都是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重要影响因素。
HuangM和HuangJ(2003)认为,信用风险只是形成企业债券和国债间收益利差的众多因素之一,税收、流动性差、企业债的可赎回、可转换性质才是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重要影响因素。
Elton 等(2001)同样认为税收、流动性风险、系统因素风险、风险溢价、违约风险、企业特定风险都是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重要影响因素。
然而Rocha和Garcia(2005)则认为,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完全是由其预期的违约风险所造成的。
Wu和Zhang(2008)研究了通货膨胀、实体经济增长率和金融市场波动率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其中金融市场波动情况对信用价差具有强烈持久的影响。
Nakashima(2009)引入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等公司层面因素,但是结果表明经济领域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公司层面因素对信用利差的影响。
Lepone(2009)发现即期利率和收益率曲线的斜率是信用利差变动最主要的因素。
Tang (2010)等实证研究表明违约风险时单个信用利差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宏观经济变量只解释了信用利差变化的一小部分,其中公司层面的隐含波动性是违约风险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国外学者诸多的研究成果己表明,宏观的经济环境、微观的个体因素以及市场流动性等都会对企业债券的信用价差产生影响。
三、国内研究回顾
相比起国外的研究,国内学者对信用价差的探讨还处于起步阶段。
刘国光等(2005)选取了6只公司债券,利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协整检验等方法,对所选取债券的信用价差和国债收益率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国债收益率为企业债券信用价差的格
兰杰原因,两者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
王丽芳等(2007)选取了的企业资产价值波动率、企业资产规模、企业财务杠杆和企业债券剩余期限几个影响因素,发现信用利差与企业资产价值波动率、财务杠杆以及债券剩余年限正相关,与企业资产规模负相关,从微观角度对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研究。
张燃(2008)从宏观角度来研究我国企业债信用价差变化的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斜率、即期利率和股票市场回报率对信用价差具有显著影响,但各因素的影响强度和持续性各不相同,其中短期利率对信用价差变化的解释能力最强,股票市场回报率对信用价差变化的解释能力最弱;信用价差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斜率、股票市场回报率呈负相关性。
李杰群等(2010)研究表明信用利差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股票收益率以及债券收益率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与无风险利率期限结构存在负相关关系;还发现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率与信用利差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揭示了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戴国强、孙新宝(2011)以结构化模型为基础,基于2000年2月至2010年9月的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沪深债市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GDP指数和M1发行量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为正,无风险利率和收益率曲线斜率的影响为负。
国内对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货膨胀水平、无风险利率、货币供应量等宏观因素方面,也有少部分学者涉及到企业资产规模、财务杠杆水平等微观因素。
四、研究述评
纵观国内外现有研究,分析信用利差受宏观因素影响的文献较多,涉及到微观因素的较少。
所有债券面临同样的宏观环境,有的如期兑付,而有的存在违约的可能,如若能对企业微观层面因素如何作用于信用利差的机制进行重点考察,即可以有效地辨别出风险较高的债券。
从而研究企业财务、生产等政策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Longstaff, Francis A.,and Eduardo S. Schwartz,A Simple Approach to Valuing Risky Fixed and Floating Rate
Debt[J].Journal of Finance,1995(50).
[2]Darrell Duffie, Ken Singleton. Modeling Term Structures of Defaultable Bonds[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99(12).
[3]Madan D B.,Unal H..Pricing the Risks of
Default[J].Review of Derivatives Research,1998(2).
[4]Jingzhi Huang, Weipeng Kong. Explaining Credit Spread Changes: New Evidence from Option-Adjusted Bond
Indexes[J].The Journal of Derivatives,2003(5).
[5]Liuren Wu, Frank Xiaoling Zhang. A No-Arbitrage Analysis of Macro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the Credit Spread Term Structure[J].Management Science,2008(54).
[6]Kiyotaka Nakashima,Makoto Saito. Credit spreads on corporate bonds and the macroeconomy in Japan [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2009(23).
[7]Andrew Lepone, Brad Wong. Determinants of Credit Spread Changes: Evidence from the Australian Bond Market[J].The Australasian Accounting Business & Finance Journal,2009(3).
[8]Dragon Yongjun Tang, Hong Yan. Market conditions,default risk and credit spreads [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10(34).
[9]戴国强,孙新宝.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宏观决定因素研究[J].财经研究,2011(12).
[10]李杰群,齐新宇,赵庆,胡延坡.我国公司债券信用溢价的
实证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12).
[11]刘国光,王慧敏.公司债券信用利差和国债收益率动态关系
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10).
[12]王丽芳,刘兴革.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分析[J].学术交流,2007(6).
[13]张燃.信用利差变化的决定因素―一个宏观视角[J].当代财经,2008(9).
作者简介:李娟(1988―),女,江苏盐城人,南京师范大学商
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公司金融。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