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大作业(论文)

化工大作业(论文)
化工大作业(论文)

化工原理大作业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ssignments

化学工业仪表中关于智能自动化

对其应用前景价值的分析

吕XX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150X 班 无锡)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对工科类专业教育的大范围普及、国家对于工业事业发展的激励、高新工业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认可仪表的重要性。时值当下,仪表行业也越来越偏重智能化、稳定化、简洁化、自动化等方向。单一作用的仪表由于兼容性差、造价成本高、资源浪费、自检性差等原因正逐步被多功能、多应用、更高速的多作用仪表所代替。这些先进的智能菜单式仪表正是智能自动化的广泛应用前景之一。本论文主要从智能自动化技术对于新类型仪表的改进创新说起,通过技术不可替代性理论阐述智能自动化技术对于新类型化工仪表的改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来表明该技术的重要。

关键词 化学工业仪表 智能自动化

The importance of intelligent automation application in chemical instrumentation analysis

(Jiangnan university IOT Engineering automation15XX wuxi)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and countries for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al business motivation,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on instrument.At the mo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emphasis on intelligent instrument industry, stabilization, simplicity, automation, such as direction, the single function of instrument due to poor compatibility, high cost, resource waste, and poor self-checking sexual reasons, is gradually being multi-function, the application of more and more high speed more function of the instrument.These advanced intelligent instrument menu is one of the possible applications of intelligent automation.This thesis mainly from the intelligent automation technology for new type instrument, the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through an alternative theory in this paper, the intelligent automation technology improvement for new type chemical instrumentation tha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show the importance of the technology.

Key Words Chemical industrial instruments Intelligent automation

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复杂的化学过程、不同的苛刻条件使得化学反应情况不能即时的让专人看管,例如有反应需要在高温高压、深水真空等条件下进行,因此为了让化学反应正常进行,需要把各个过程的不同反应参数及时表现出来并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得反应正常有序进行。所以让仪表自动化、精确化、智能化就显得尤为紧迫。

化工仪表最早出现在四十年代初,均是指针式仪表,但是体积大,精准度低;五十年代左右随着电器化时代的到来,仪表业开始发展成数字化仪表盘,仪表体积大大缩减并且数据更加精准;六十年代后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仪表开始变得智能化,更小体积更精准确,并现在已经实现了“仪表+”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仪表本身可以做简单的数据处理和各种非人操作的进程,对仪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开辟了大片土地。没有智能自动化技术,就像播种没有了农具,难以种植,难以发展出更优秀的智能化仪表。只有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才是推动人类工业自动化的桥梁。

1.智能自动化技术支持下的智能仪表的发展现状

随着电气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化工生产过程的复杂的提高使得计算机技术逐渐的覆盖于各大化工生产过程,并取得了极大的应用价值。例如现阶段几大重要的智能仪表有温度仪表、压力仪表和流体仪表等。1)温度仪表是测量化学反应炉中温度的重要参数的仪器。温度控制很重要,现阶段

市面上主要有热偶式和电阻式两种,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仪表中引入智能芯片可以变得智能和多控;2)压力仪表是一个压力传感器,应用场合广泛,主要是监测环境中压力大小的仪器;3)流体仪表是测量流体管道中某一横截面在单位时间里流通的物质量的仪器,流量仪表内含流量计,应用速度发、直接法、容积法等根据不同理论达到监控流量的目的。

2.智能自动化技术带给仪表的新发展1

2.1 智能化工仪表具有有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应用普通LED/LCD液晶显示器可以让操作人员在屏幕上观测、计算、控制智能仪表的各类功能。例如市面上比较成熟的智能化流量计,通过总线连接到液晶显示器上,操作人员通过手触、鼠标、键盘等输入在界面上可以检测到即时的流量信息、管内压、流体温度、沉渣率、时间,可以通过设置在可行范围内调整流量大小等。

2.2 智能化仪表具有可编程权限

可以在化工仪表的系统储存中安装少量简单的针对性程序,通过程序的操作可以完成仪表的各种操作,尤其在实现复杂的运算、操作过程中,通过软件控制仪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特点使得仪表中硬件可以减少,节约更多的资源也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可编程的仪表是智能化仪表的一大创新。

2.3 智能化仪表具有优秀的记忆功能

因为智能化仪表中具有微型计算机,所以也一定程度上拥有了基础的计算机功能。其中记忆存储是比较有价值的特点。以前的仪表主要是应用时序电路或者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只能记忆极少部分数据,到下一个新数据到来之后之前的状态信息就会被消除,这对于仪表的检查、工业流程的优化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所以现在用计算机作为基础的仪表具有了储存功能,在开机后便开始记忆信息,任何时刻的数据会被记录并绘制成图标供科技人员参考。

2.4 智能化仪表具备基础的数据处理功能

传统仪表在遇到非线性数据、大数据、测量量与输出工程值的转化等问题时会出现内存溢出、系统错误、死机等情况,进而导致仪表的错误。现在的智能化仪表在系统、内存、缓存等数据硬件上进行优化,通过软件进行计算和操作,优化了计算途径等,让系统、仪表更加的稳定。而且增加输出发送元件,可以用无线网络实时发送数据,监控,远程操控等。

3.智能自动化仪表与普通化工仪表的区别

3.1 信息静态处理的区别

普通仪表只是对即时的信息有一个仪表化的显示,对之前的信息不具有记忆性,并且准确性较低、硬件设备笨重、仪表品质不高;单是智能自动化仪表由于是基于微型计算机的智能化仪表,所以首先对于达到平衡状态

(稳态)的数据有了一个较为优化的处理,仪表对达到稳态之前的监测信息有了一定的存储,对化学过程有了更多的动态分析价值,并且智能化仪表对于检测的内容有了更加先进的测量方式,根据之前编程的信息,可以同时对化工反应做出一定的判断,判断是否介于正常状态、是否需要调整监测信息等。这就是智能化仪表的智能性的优势之一。

3.2 信息动态处理的区别

对于普通的仪表,在化学环境出现变化时可能由于计算方法的差异,最后显示在仪表上的数据的误差率可能会有极大的偏差,对于监测动态数据的结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智能自动化仪表根据之前的记忆信息和软件编程,对于监测信息的变化有了一定的判断方法,也就是说由于将测量受到干扰因素的干扰,会出现动态非线性变化,通过计算机模型精密计算后可以进行对应的自动化调整,经过合理的调控后化学反应又会达到新的平衡,这样智能仪表对于动态变化的数据具有更稳定的检测效果,值得推崇。

3.3 信息表达和反馈的区别

普通仪表只能通过仪表盘上指针的位置来判断此时此刻检测量的状态,但是智能化仪表由于有计算机作为基础,在数据处理上优于普通仪表并且有极大的改进。智能仪表在接收到数据后可以通过软件编程把一段时间内的数据通过图表展现给操作员;系统接收到数据后可以自动连接到总线开始自动调控,这也是自动化技术的一大应用前景;在出现异常后仪表会反馈信息,通过自

动化负反馈调节稳定化工反应,这也是提高安全性的一大创新。

4.对智能自动化仪表的展望

化学工业发展迅猛,仪表产业发展趋于稳定,但是我们应该追求更高标准的精密仪器。因为自动化的发展牵动万千,所以以下是我个人对于智能自动化应用在化工仪表的展望。

1)化工仪表的集成化发展。2化学工业中因为检测量复杂,数量多,可能在一个生产链中有数不清的仪表在运行,因为每个仪表的质量不同,更多的仪表可能带来的生产链安全隐患也会越多,所以我们将多种类型仪表结合在一起,通过集成化,将会大大减少检测仪表的数量,也能达到一眼多个数据的掌控。

2)化工仪表的简单化发展。任何先进的技术都是懒人发明的,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为了生活的便利,科学家研究出许多减少人来工作量的硬件设备,化工生产中仪表的“去复杂”工程十分重要。由于现在是计算机监测仪表,那么更简单的操作和数据输入对于仪表系统整体的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智能化仪表的多功能实现。智能化的仪表由于是基于计算机基础的设备,所以更多的开发专门的闭源软件就显得尤为重要。更多的软件象征着更多的功能和编程性,自动化仪表的开发也会促进化工生产的进步。

5.结束语

现在社会是电气化自动化的时代,任何产业都可以联系到自动化、智能化。化工生产是人类

发展的基石,是人类现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有力推动。工业仪表的智能自动化,开源化,展现的不仅仅是人类技术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化工仪表的发展象征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综上所述,智能自动化技术对于开发新型仪表起到了不可泯灭的作用。未来,我们将会有更简单、更集成、功能更多的智能化仪表。人类的智慧是无限的,任何设备只能越来越智能,人类工业发展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晓梁.智能自动化在化工仪表中的应用的重要性分析[J].信息工程,2014(9). [2] 孙永萍.前夕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发展[J].中国化工贸易,2012(8).

文献检索作业答案带图

1.信息、知识、情报、文献 1.信息:物质存在或运动方式与状态的表现形式或反映 2.知识: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和经验的综合,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 3.情报:定义:人们以各种方式传递与交流的具有一定目的与时效 的信息,是人们为一定目的搜集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属性:传递性、知识性、效用性 4.文献:指以文字、图像、公式、声频、视频、代码等手段将信息、 知识记录或描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能起到存储和传播信息情报和知识作用的一切载体。 “记录有知识或信息的一切载体” 2.简述文献的构成。 答:现代文献由四要素构成:文献信息、文献载体、符号系统和记录方式。 2.简述医学文献的特点。 答:数量庞大、载体多样化、多文种化、学科交叉出版分散、知识信息更新加快、交流传播速度加快、电子化发展趋势。 3.简述文献检索的概念和类型。 答:概念:广义的文献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是指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 狭义的信息检索即从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中,通过一定的检索途径或检索方式查找出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类型:①按照检出结果的形式划分:书目检索、全文检索、引文检索。 ②从情报检索角度划分: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③按照线索手段划分: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 4.简述文献检索系统的评价因素。

答:报道信息的准确性、报道信息的及时性、索引体系的完善程度、对信息标引的深度、查全率和查准率。 5.什么事查全率和查准率,二者之间有何关系? 答:查全率(R)和查准率(P)是检索系统最为流行和重要的两个性能和效果评价指标。 R=检出的相关信息量/检索工具中相关信息总量X100% P=检出的相关信息量/检出的信息总量X100% 两者之间存在互逆关系,即如果检索工具的查全率较高,则其查准率将相对下降;反之查准率高,则查全率低;而且查全率和查准率只能相对提高,二者永远不可能同时达到100%。 6.试述文献信息的类型。 答:①按文献信息表现形式划分:文字型、视频型、音频型、数字型 ②按文献信息的出版类型划分:图书、期刊、政府出版物、科技报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样本说明书、技术档案 ③按文献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书写型、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电子型 ④按文献信息的加工程度划分: ⑴零次文献信息:书信、手稿、实验数据、观察记录、笔记、内部档案等。特点:内容新颖,但不成熟,难以查询。 ⑵一次文献信息:期刊论文、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等。特点:内容新颖、详尽,因而是文献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和检索对象,但其量大、分散而无序,对其查找与利用带来不便。创造性、原始性、分散性 ⑶二次文献信息: 目录、索引和文摘等。特点:报道性和检索性,主要作用是提供查找文献信息的线索,故又称为检索工具。汇集性、工具性、综合性、系统性 ⑷三次文献信息:综述、进展、年鉴和百科全书等。 7.试述电子文献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为单选题或多选题,多选或少选均属错,每题3分,共30分) 1、()的任务是改造和控制自然。 A、技术科学 B、技术 C、工程技术 D、人文技术 2、()是自然科学一般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最一般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它适用于知识的一切领域。 A、感官方法 B、理性方法 C、哲学方法 D、综合方法 3、下列是信息的基本属性的有()。 A、信息性 B、实践性 C、渗透性 D、共享性 4、下列是知识的基本属性的是()。 A、普遍性 B、意识性 C、客观性 D、可知行 5、下列是文献属性的是()。 A、知识信息性 B、可继承性 C、规律性 D、可存储性 6、科学研究的特点是()。 A、探索性 B、创新型 C、继承性 D、严密性 7、应用研究的特点有()。 A、实用性 B、综合性 C、有效性 D、商品性 8、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有()。 A、推理 B、归纳推理 C、演绎推理 D、类比推理 9、学术论文有()特点。 A、科学性 B、创新性 C、学术性 D、文献性 10、写毕业论文是选题的原则有()。 A、创新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应用性原则 D、可行性原则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请分别用“√”或“×”代表对和错) 1、基础研究是探索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活动。() 2、最优化是指系统最优化,即在一定条件下研究系统的特性,使系统具有最佳功能。() 3、自然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本质,认识其运动规律,并遵循其规律利用和改造自,使自然为人类造福。() 4、形式的抽象性、体系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是生物学的特点。() 5、情报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具有特定效应的知识或消息。()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是科学的根本特征,是科学理论建立的基础。 2、科学认识活动主要有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种类型。 3、科学研究的本质是,而科研创新则需要掌握的研究方法。 4、毕业论文除了有与学术论文有共同的特点外,又有自己的特点,包括指导性、、层次性、专业性、。 5、文献的级次划分,可分为、、和。 6、论文写作的格式可分为:摘要、、材料与方法、、致谢。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自然科学 2、材料 3、文献检索 4、检索语言

毕业大作业撰写格式

毕业大作业撰写格式细则 一.封面: 学校统一模板,按要求填写打印。 二.摘要和关键词:在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外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对应,外文关键词用分号隔开。 (1)“摘要”字样:黑体小三号,居中,上空一行。 (2)摘要正文: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3)关键词:“关键词”居行首,黑体小三号;关键词的具体内容为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4)外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的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行间距等与中文相一致。 三.目录:目录页中每行均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中外文摘要和关键词、主要内容的章、节序号和标题、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标题一般写到三级,不出现四级。目录字样宋体小四、行距1.5倍。 四.正文: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1.5倍行距”,不设段前与段后间距,宋体小四号字。具体格式及要求如下: 一级标题1黑体小三号 二级标题 1.1 黑体四号 三级标题 1.1.1 黑体小四号 正文宋体小四号 表题与图题黑体五号 参考文献黑体小三号 参考文献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结束语黑体小三号 结束语正文宋体小四号 致谢黑体小三号 致谢正文宋体小四号 附录黑体小三号 附录正文宋体小四号

注: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三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编号的末尾不加标点。 五.页面设置:每页的版面、页眉[宁夏理工学院毕业大作业;宋体五号]、页脚套用统一的毕业设计(论文)格式,不可以更改页眉、页脚、及左右边距。版面上空2.5cm,下空2cm,左空2.5cm,右空2cm。摘要和目录的页码采用大写罗马数字编写,如Ⅰ、Ⅱ、Ⅲ、Ⅳ、……。从正文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写页码,如-1-、-2-、-3-、……,页码位于页面正下方。每一章均重新开始一页。章标题前空一行。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1.5倍行距”,不设段前与段后间距。 六.图表编号:文中图、表只用中文图题、表题;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序和图题一般用黑体五号字。图的编号由“图”和阿拉伯数字组成,阿拉伯数字由前后两部分组成,中间用“.”号分开,前部分数字表示图所在章的序号,后部分数字表示图在该章的序号。例如“图2.3”、“图3.10”等;每个图号后面都必须有图题,图的编号和图题要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一般用黑体五号字,表的编号方法同图的编号方法相同,例如“表1.6”、“表2.3”等;表的编号和表题要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要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或跟“(续)”,如表1.2(续)。续表均要重复表的编排。 对于函数曲线图,请注意检查横纵坐标的变量名、单位、刻度值是否完整(对于无量纲化或无单位的,请注明“无单位”),不同线型或图符说明应完整,变量名和单位之间用“/”分开。表的宽度不得超过版面文字的宽度,表一律要求采用三线表,表中参数及单位用“/”分开。 七.计量单位: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力求单位名称全文统一,不混淆使用中英文单位名称。 八.标点符号: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九.数字与英文字符: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全文中的英文字符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与所在的文字段对应。 十.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全称。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

浅谈地基处理技术 作者:李旭升 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土木工程系、房建1139 摘要: 在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中,经常需要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本文分析了软弱地基形成的原因,并针对软弱地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处理的方法,从而有于减轻软弱地基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提高工程的质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结构设计 一、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软弱地基的处理变的越来越重要,软弱地基处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工程建筑的速度,而且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提高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正文 2.1软弱地基形成的原因 软弱地基是由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冲填土或者其他高压缩性土层形成的地基,这些地基基本上很少受到地质变动或者地形的影响,也没有受到过地震、荷载等物理作用的影响,更没有受到土颗粒间化学作用的影响。软弱地基是一种不良的地基,其稳定性非常的差、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容易出现液化,沉降量也很大。因此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基的变形和稳定等问题。在软弱地基上建设的工程,由于其地基强度不够和变形,往往不能满足工程的质量,所以要采用一定的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减少地基的沉降的不均匀下降。 2.2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1)、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 据报道,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开发的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是利用水泥作为加固剂,用特别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粘土与水泥浆强制拌和,使软粘土硬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强度。 这种方法的主要技术特点是:充分利用了软土,避免了大量挖掘软土和远距离弃土;对软土地基加固效果显著,加固后即可投入使用,并可根据上部结构状况灵活采用柱状、壁

文献检索论文

作业提交系统的设计 专业班级2011级计算机软件二班姓名王意德 学号1110451008 授课教师史君华 成绩 时间2014.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作业提交系统的设计 摘要 随着学生的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也随之加大,传统的作业提交方式已不能满足老师和学生的需要。传统的作业提交方式,不但浪费时间,又大大限制了教师的批阅速度。本次实验设计了一种基于B/S结构的作业提交系统,运用https://www.360docs.net/doc/6014637386.html,技术实现Web环境下作业发布、作业提交、作业评价及相关的管理功能。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提交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交流不方便和不及时性的问题。作业提交系统的成功实现,解决了作业提交的不方便和批改的不及时性问题,实现了在线作业提交方式的网络化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业提交系统也将会越来越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作业提交系统,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 关键词:ASP作业提交系统B/S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students,teachers’workload is also increase.The traditional job submission methods can not meet the need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The traditional job submission,not only a waste of time,but also greatly limits the teacher's reading speed.The experimental design of a B/S structure based on the job submission system,us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6014637386.html,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Web environment operation release,job submission,job evaluation and related management functions.The main purpose is to solve the students to submit assignments and teachers correcting homework exchange inconvenient and not timely issues. Job submission system successfully,solves the inconvenient and correcting the problem is not timely job submission,realize the online assignment submission network management mod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the job submission system will become more perfect,more and more schools adopt the job submission system, perfect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strengthen the teachers'and students'communication. Keywords:The work submission system ASP B/S

文献检索与应用(第3次)

第3次作业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 分,共 5小题,每小题2分) 1.客户端 / 服务器模式简称为 ______ 。 2.情报的属性包括 ______ 。 https://www.360docs.net/doc/6014637386.html,KI 期刊数据库属于 ______ 次文献。 4.要查找“气门温度场”课题的相关文献,检索式是______ 。 5.著录是 ______ 。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5 分,共 5小题,每小题5分) 1.文献 2.截词检索 3.报道性文摘 4.学位论文 5.会议文献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0 分,共 5小题,每小题6分) 1.简述电子期刊的概念及常用的外文电子期刊系统。 2.简述印刷型文献 , 并举例说明 3.简述多元搜索引擎 4.简述人工语言和自然语言的概念 , 并对两者进行简单比较 . 5.简述专利的时效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5 分,共 5小题,每小题7分) 1.论述信息、知识、情报三者之间的关系 . 2.现有毕业论文的题目定为“国内外印刷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论文初步拟定包括以下 3 部分内容 : 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 汽车行业的应用现状 ; 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 请制订一个文献检索策略 . 3.现有毕业论文的题目定为“国内外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论文初步拟定包括以下 3 部分内容 : 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 汽车行业的应用现状 ; 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 请制订一个文献检索策略 . 4. 现有毕业论文的题目定为“国内外网络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请制订 一个文献检索策略。 5.现有毕业论文的题目定为“国内外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论文初步拟定包括以下 3 部分内容 : 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 , 材料行业的应用现状 , 材料行业的发展趋势 . 请制订一个文献检索策略 . 答案: 一、填空题( 10 分,共 5题,每小题2分)

大作业报告格式

《供配电技术课程大作业》 报告书 题目:高低压电气设备的 维护与故障处理指导教师: 姓名: 学号: 日期: 机电工和系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报告书格式要求: 一、报告前置部分 (一)摘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300字~400字)四部分 (二)格式要求 1.中文摘要: “摘要”(黑体三号,居中),摘要正文(居左,首行缩进两字,宋体五号)。“关键词”(黑体小四号,居左顶格,单独占行),关键词正文(宋体五号),关键词为报告研究内容3~8核心专有名词,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间隔。 2.外文摘要:独占一页 “Abstract”(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居中),Abstract正文(居左顶格,Times New Roman,五号); “Key words”(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加粗,居左顶格,单独占行),Key words正文(居左顶格,Times New Roman,五号),与中文关键词对应,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间隔。 二、报告主体部分 (一)正文格式要求 1.页眉(宋体,五号,居中),由“学生姓名:论文题目”格式构成。 2.页码(页面底端(页脚),右侧)。 3.章条序码(阿拉伯数字,小圆点间隔,末尾不加小圆点,左顶格,编号后空一个字距)第一级0,1, 2, 3,…(黑体,小二号) 第二级1.1,1.2,… 2.1,2.2,… 3.1,3.2,……(黑体,小三号) 第三级 1.1.1,1.1.2,…1.2.1,1.2.2,…2.1.1,2.1.2,…2.2.1, 2.2.2,… 3.1.1,3.1.2,…3.2.1,3.2.2,……(黑体,四号) 如在条以下仍需分层,则通常用a,b,…或1),2),…编序,左空2个字距。 4.前言、引言不编序号 (二)图、表及公式格式要求 1.图表字体(宋体、五号),图表名(中外文对照、宋体、五号、居中),图表按章编号(如图1-1、表2-2等),图编号及图名置下,表编号及表名置上。 插图宽度不宜超过10cm,有刻度的坐标图不加箭头,标值线朝里,其标值数字尽量不超过3位数(如用30km代替30000m)或小数以后不多于一个“0”(如用5μg 代替0.005mg);标目中的物理量的符号用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纵坐标标目、标值逆时针旋转九十度书写;图中坐标线、尺寸线、引线0.5磅,轮廓线、函数线等主要部分0.75磅;文中图片要清晰。 表格的绘制均用三线表,表内无斜线、竖线,结构比较复杂的表可增加不通长的辅助线;表头中量的写法要规范,量的表示法不允许出现两条斜线(如:动量矩单位kg.m2/s,在表中应为L/kg.m2.s-1);表中“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数据为零。 2.公式。公式统一用Microsoft公式3.0在系统默认状态下编辑,居中放置,其前的“解”、“假设”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序号按章排,加圆括号,居行尾。如“(1-1)”、“(2-1)”。公式换行书写时与等号对齐,凡正文中未提到的公式可不排序。 (三)引用和注释 1.引用。引用参考文献,在正文引用位置右上角标“[1]”、“[2]”,依据出现先后次序流水编号,相同文献多处引用,统一用首次编号。

大作业(论文)书写说明及格式要求

论文书写说明及格式要求 一、书写说明 (一)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任务书的内容:根据本课程论述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理论,自拟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阐述。正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2、开题报告(由学生本人填写) 由学生本人论述选择这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对所著课题的研究方案及计划进度的安排。(100字左右) 3、中文摘要的书写说明:(由学生本人填写) 摘要是用中文来对论文的高度概括,是全文的缩影。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概括性,即不用阅读论文(设计)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主要是结果和结论。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用以表达全文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设计)一般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的书写说明:(由学生填写) 论文要有目录,以反映出论文的纲要。列出目录,可以从中看出论文的内容梗概,论点的安排,整体的布局,各章节的联系,给人以清楚的轮廓。因此,目录应列出通篇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分别层次,逐项标注页码,并包括注明参考文献、附录、图版、索引等附属部分的页码,以便读者查找。 5、参考文献的书写说明:(由学生填写) 参考文献置于正文的末尾。对那些重要的学术性强的,在论证中所引用过的文献,一般都应列出来。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3]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4)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5)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2)

文献检索对学术论文写作的帮助 摘要:古今中外, 凡学术研究之集大成者, 一般都非常重视搜求和利用文献资料。通过六个星期的研究生信息检索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掌握了很多种检索文献的方法,怎么搜集文献,知道了我们学校购买的14个数据库的主要特色和使用方法,知道怎么合理的利用学校购买的14个数据库,知道怎么最快、最准确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章。还了解了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自己想要的文章。怎么规范的撰写学术性论文,对我将来撰写发表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和研究生学位论文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文献检索的作用 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略为远些,那是因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牛顿所谓的“站在巨人肩膀上”,意思就是指充分地占有和利用文献资料, 从前人研究的终点中找出自己研究的起点,从而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取得突破性的成就。牛顿的言论充分说明了资料搜集工作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搜集文献资料的方法很多, 其中文献信息检索是最主要的方法, 它同时也是扩大资料来源的重要途径。文献信息检索对学术研究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文献信息检索有助于学术研究新手的成长。一般说来, 学术研究新手(如研究生) 需要具备三方面的基础,即历史、方法和视野, 而这些都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可以获得的。一个人在开始从事学术研究时, 首先要了解学术史和学科领域的历史, 知道在这个领域前人做过什么,自己应该研究什么。同时, 他们也可从文献信息检索实践中,了解前贤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这样自己在从事学术研究时, 才会有宽阔而创新的视野。 第二、文献信息检索可避免重复研究与重复报道。在现代通信条件和网络环境下,学术界存在的问题一般已为大多数研究者所共知, 因而类似课题的探索会有相当多的学者同时在进行。谁能最先取得研究成果或发表研究论文, 谁就是成功者;谁迟来一步, 就会成为无效劳动的落伍者。学术论文的写作同科研选题、立项一样, 必须通过文献信息检索(即查新、预查新)来掌握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动态、进展。通过文献信息检索,可获得大量同类研究的相关报道, 并从中吸收有益的启示或参考数据, 从而有助于缩短科研周期,或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论证依据(这种根据, 不仅表现在作为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的引文里, 而且也表现在学术论文的注释和参考文献中)。

地基处理课程论文

单液硅化法加固特殊土地基的工艺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单液硅化法对特殊土地基加固的作用、设计和施工的问题。 关键词:地基加固;化学加固法;单液硅化法;特殊土地基;湿陷性黄土 1、前言: 我国有着多种多样的土质,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在现代建筑领域对加固地基土质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加固地基方法有:孔内深层强夯法、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其中的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属于化学加固方法。这两种化学加固法主要对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的具有湿陷性的黄土地基进行加固。硅化加固法以往都是将带孔的金属灌注管打人拟加固的土层中,然后在一定压力下将硅酸钠(俗称水玻璃)一种溶液注人土中,或将硅酸钠及氯化钙两种溶液先后分别注人土中。前者称为单液硅化,后者称为双液硅化。【1】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通常采用两种工艺,一种是压力灌注,另一种溶液自渗。压力灌入需要加压设备和金属灌注管,成本相对较高,优点是加固范围较大,不仅可以加固基础侧向,还可以加固既有建筑物基础底面一下的部分土层;溶液自渗的灌注孔可采用钻机和洛阳铲成孔,溶液自渗的速度慢,扩散范围小。 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主要考虑2个方面:第一,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新建建筑物与已有建筑物紧邻或虽场地较宽,但不属征地范围,与邻近单位无法协商取得一致,而选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方案造价昂贵,但采用造价低廉的灰土垫层法或灰土挤密法处理地基时,地基处理外放尺寸不够,局部无法施工,需采用单液硅化注浆法加固处理;第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建筑物地基浸水引起湿陷,造成建筑物或设备基础破坏,无法正常使用,采用单液硅化注浆法加同地基,可阻止黄土继续湿陷和建筑物或没备基础沉降,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2】 2、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原理 单液硅化法的溶液应由浓度为10%-15%的硅酸钠,掺入2.5%氯化钠组成,其相对密度不得小于1.1,一般宜为1.13-1.15。单液硅化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Na 2O ·nSiO 2+CaCl 2+mH 2O→nSiO 2(m-1)H 2O+Ca(OH)2+2NaCl 其中nSiO 2(m-1)H 2O 即为对加固起到关键作用的硅酸凝胶。

地基处理的方法及优缺点分析【精品论文】

地基处理的方法及优缺点分析 摘要 在现今建筑是施工中有较多的地基处理对策,针对不同的情况会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而地基处在在建筑工程中又是建筑施工中首屈一指的重要工作。本次论文简要的介绍了土质大致种类和每种土质的特点。然后概要的介绍了各种类型的地基的特点以及在处理上的难以程度,并且详细的阐述了深、浅基础地基处理的施工过程、工序要求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建筑;土质分析;地基处理 1地基处理的目的、要求与规范 1.1地基处理的概述 建筑物是建立在地基基础之上的,地基是一座建筑物的根本。建筑物的所有荷载最终都是要交由地基来承受的,地基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实用性能,并且也是包管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所以地基处理是建筑施工中的首要任务。那么地基处理到底是做什么呢? 对于大部分建筑物来说,由于建筑物的上部本体的材料的强度是很高的,而天然的地基强度很低,压缩性较大,所以需要在建筑物建设之前对天然的地基进行一系列的设置,包括设置一定的结构型式和尺寸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对于地基来说,它具有承上启下重要作用,一方面它处于上部的建筑结构的荷载及地基在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承受由此产生的内力;另一方面,基础底面的反力放过来又作用于地基,成为地基收到向上的力的荷载,使地基产生应力和变形。总的来说,地基处理的目的就是:1. 改善剪切特性;2. 改善压缩特性;3. 改善透水特性;4. 改善动力特性;5. 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的特性。 基础设计时,除了需保证基础结构本身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外,同时还需选择合理的基础尺寸和布置方案,使地基的强度和沉降保持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因此,基础设计又常被称为地基基础设计。 1.2地基处理的要求 上面已经说明了地基处理的重要性,也附带的说明的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的概念。

文献综述 期末大作业

文献检索期末大作业 期末大作业: 题目:自拟,按照已选择好的文献综述内容拟题,如“****的进展”、“****的综述”等。 要求:1、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000字; 2、符合期末大作业格式要求,包括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内容; 3、注意正文内容应概念清楚,层次清晰。不能是资料简单的拷贝粘贴,应对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和综合,; 4、文中引用的中文文献应在10篇以上,英文文献应在5篇以上。 5、作业提交:一式两份。一份提交电子稿至zhygch2011@https://www.360docs.net/doc/6014637386.html,,邮件和文件标题均以“学号-姓名”命名,如“3102112101-季周”;另一份提交打印稿,由班长统一收齐,第5周周五(6月1日)前交给老师。 评分标准: 1、内容丰富,字数超过3000字。(20分) 2、格式正确,符合论文格式要求。(20分) 3、文中内容概念清晰、层次清楚,较好把握文献综述的写法和要点。(30分) 4、符合大作业要求。(30分)

淮阴工学院 文献检索大作业 作者: 学号: 学院: 生化学院 专业: 题目: 课程: 文献检索

摘要关键词:

1 引言(或绪论)(可作为正文第1章标题,用小3号黑体,加 粗,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 ×××××××××(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1.1 ××××××(作为正文2级标题,用4号黑体,加粗)×××××××××(小4号宋体)××××××………… 1.1.1 ××××(作为正文3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不加粗) ×××××××××(小4号宋体)×××××××××××××××××××××××××××……… 2 ×××××××(不换页,作为正文第2章标题,用小3号 黑体,加粗,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 行,段后0.5行) ×××××××××(小4号宋体)×××××××××××××××××××××××××××××××××××………

文献检索作业第二次

《文献检索与利用》第二次作业 1.利用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外网访问站点进入),通过跨库检索“安徽工业 大学管理学院”的作者自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0月26日发表的文献:(1)发文总量有多少篇?分别来自哪些数据库?每个数据库有多少篇? 答:发文总量:199篇,分别来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社总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库:194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5篇。 (2)以“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的论文中,被引频次最多的论文题目是什么?被引多少次? 答:论文题目?基本委托代理理论的股权激励研究?,被引9次。 2.利用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外网访问站点进入),文献类型选择“期刊”, 检索“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荆宁宁“自2000年至2012年发表的文献:(1)发文总量为多少篇?其中核心期刊有多少篇?EI来源期刊有多少篇? 答:发文总量:7篇,核心期刊:1篇,EI来源期刊:1篇。 (2)EI来源期刊是哪种期刊,刊名是什么?复合影响因子是多少? 答:本科毕业论文模糊评价系统研究,刊名: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复合影响因子:1.546 (3)进入“期刊导航”页面,选择“核心期刊导航”,查找本学科的核心期刊有多少种?综合影响因子最高的是哪一种? 答:19种,?管理世界? 3、利用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外网访问站点进入),文献类型选择“博硕士学位论文”,查找篇名中含有“管理”并且主题中含有“人力资源”的相关文章:(1)你最感兴趣的一篇文章题名是()作者是()。 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邱雯 (2)点击该文题名,进入文章细节界面,利用知网节查找该文的参考文献()篇,引证文献()篇 答:参考文献62篇,引证文献24篇 4、在《万方数据库》中分别选择文献类型“期刊”或“会议论文”,完成下列 各题: (1)利用期刊经典检索窗口,检索文献题名中包含“经济增长”,并且发表在《经济论坛》期刊上的文章有多少篇? 答:219篇 (2)利用期刊高级检索界面,检索标题中包含“人力资源”、被引用次数≥10

文献检索论文范文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课题名称生物防腐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专业名称食品营养与检测 班级营养3122 学号22 姓名张艳 指导老师 2014年 5 月 26 日

生物防腐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摘要 本论文介绍了目前应用较多的微生物防腐剂乳链球菌素、溶菌酶及那他霉素的抗菌机理、抗菌谱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情况,讨论了微生物防腐和保鲜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防腐剂食品工业应用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preservatives in food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icrobial preservative Streptococcus lactis used peptide, lysozyme and natamycin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antibacterial spectrum and in the food industry, discuss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icrobial preservative and antistaling agent,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Keyword Biological preservatives The food industry The food industry

目录 1 引言 (1) 2 生物防腐剂及其特性 (2) 2.1 细菌素 (2) 2.1.1 Nisin的结构特点 (2) 2.1.2 Nisin的理化性质 (2) 2.1.3 Nisin的抑菌性 (3) 2.2 那他霉素 (3) 2.2.1 理化特性 (3) 2.2.2 抑菌特性 (4) 2.3 溶菌酶 (4) 2.4 泰乐菌素 (4) 2.5 聚溶素 (4) 2.6 酵母菌嗜杀毒素 (5) 2.7 霉菌素 (5) 2.8 食用菌 (5) 3 生物防腐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5) 3.1 Nisin的应用 (5) 3.2 Nisin溶菌酶在食品防腐中的应用 (6) 3.3 Natamycin在食品中的应用 (6) 全文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大作业论文

学院自动化学院

目录 1 摘要 (3) 1.1设计题目 (3) 1.2设计内容 (3) 1.3开发工具 (3) 1.4应用平台 (3) 2 详细设计 (3) 2.1程序结构 (3) 2.2主要功能 (3) 2.3函数实现 (3) 2.4开发日志 (4) 3 程序调试及运行 (4) 3.1程序运行结果 (4) 3.2程序使用说明 (4) 3.3程序开发总结 (4) 4 附件(源程序) (4) /*在后面的文档编写中,请你不要修改各个标题的内容,从而确保报告内容和风格一致。完成全部内容后,你只需要在上面的目录上右键“更新域”,选择“只更新页码”就可以更新正确的目录页码。注意:目录的左边距为6.5厘米。*/

1 摘要 1.1 设计题目 /*请在这里写上你的大作业设计题目名称*/ 1.2 设计内容 /*请在这里详细描述你将要设计的程序内容*/ 1.3 开发工具 /*请在这里简要描述你将要使用的开发工具,例如Visual C++ 6.0和Win32。*/ 1.4 应用平台 Windows 2000/XP/Vista 32位 2 详细设计 2.1 程序结构 /*请在这里详细描述你的程序的整体结构,包括程序的流程,各函数的功能关系、参数传递等。*/ 2.2 主要功能 /*请在这里说明你的大作业程序功能,并详细描述它们实现的原理和方法(包含算法、数据结构)。*/ 2.3 函数实现 /*请在这里简要描述你的程序中各个函数程序代码的实现(包含算法、数据结构)*/

2.4 开发日志 /*请在详细描述你设计、调试程序的过程,这里的描述类似日记*/ 3 程序调试及运行 3.1 程序运行结果 /*请将程序运行的结果屏幕(可以使用ALT+PrintScreen截取屏幕)放在这里,并配上说明*/ 3.2 程序使用说明 /*请在这里详细描述如何使用你的程序,就好比是一个小型说明书*/ 3.3 程序开发总结 /*请在这里简要描述你对编写大作业的收获与思考*/ 4 附件(源程序) /*请在附上你的程序源代码,如果是多个请标出文件名称以及工程管理名称及设置*/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篇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讲义 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讲义 前言 古今中外,凡学术研究之集大成者,都非常重视搜求和利用文献资料。中国儒家经典之一《论语》的《八佾》篇中记载着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一段话:“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这段话的意思是:“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是由于文字资料及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造成的。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孔子论事有据、注重文献的治学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这句名言最初出现在牛顿给发明显微镜、提出胡克定律的英国力学家胡克(Robert Hooke, 1635–1703)的一封回信中。) 牛顿所谓的“站在巨人肩膀上”,意思就是指他充分地占有和利用文献资料,从前人研究的“终点”中找出自己研究的“起点”,从而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上述孔子和牛顿的言论,充分说明文献资料在学术研究 中的重要作用。而文献信息检索方法是扩大资料来源的重要途径,它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是为大四学生准备毕业论文而设的一门网上自修课,它淡化了学科的伦理研究和概念论述,侧重于实务和应用。毕竟,探究文献信息是众人之事,须善于撷取他人之长,但学习文献信息检索技巧却是因人而异,须推陈出新,善于融汇一己心得。因此,本课程融百家之言于一炉,但更求能为学生提供一些适合于本学科的新信息、新技能,传递文献信息检索的新思想、新观念。 文献信息检索的目的是应用,在应用之中我们一定还要注意拿来主义与学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复旦教授俞吾金认为,学术规范的灵魂是学术创新。他说:“任何一种学术研究活动,如果缺乏对它以前的研究史的必要的回应,本质上都是不合法的。换言之,任何一种学术研究成果,如果不包含着对前人和同时代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的必要的回应,那么,它根本上就是不合法的,就是不符合学术规范的。”这段话精辟地概括出了我们在写论文时既要注意研究资料自主创新,又不能抄袭别人的成果,否则大处说叫学术腐败,小处说是做人不诚实。北京大学温儒敏认为:学术规范应从细小的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他说:“现在的确有不少学者,特别是年轻的学者和研究生、大学生,不一定都了解

浅谈上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的收获

浅谈上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的收获 论文写作基础与方法是针对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知识和方法,获取必备的论文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处理能力,为学生学术论文的写作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工作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写作需要。 首先,了解论文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各项规范,特别是各种专业论文的特殊规范;第二,多接触学术论文的实际,以学位论文、毕业论文等为重点;第三,通过范文讲解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进行有效的论文训练。 课程安排为十课时,分为十讲——第一讲:关于论文的几个问题;第二讲:论文写作概论;第三讲:论文选题的写作技巧;第四讲:论文提纲以及开题报告的撰写;第五讲:课题研究以及资料的查找;第六讲:综述的写法;第七讲:类型论文的写作技巧之毕业论文;第八讲:类型论文的写作技巧之科技论文;第九讲:论文格式;第十讲:论文拟稿、定稿以及答辩介绍。 参考书目十分丰富,包括:1、刘建新,《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新华出版社,2006。2、吴勃,《科技论文写作敎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3、梁慧星,《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法律出版社,2006。4、王细荣、韩玲、张勤编著,《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5、Sharon Sorenson原著;贾中恒译编,《怎样写学术论文》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6、石坚、帅培天主编,《英语论文写作》,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7、赵秀珍主编,《科技论文写

作敎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8、董会庆,《国际论文规范》,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9、(美) 雷.R.牛顿、(美) 克叶尔.埃里克.鲁德斯坦、(美) 乔迪.威洛夫著;颜晓维译,《大学论文写作十二讲:本科、硕士和博士论文通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日)伊丹敬之著;吕莉、张舒英译,《创造性论文的写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1、(意)翁贝托·埃科著;高俊方译,《大学生如何写毕业论文》,华龄出版社,2003。 经过了这次毕业论文指导和文献检索课程,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了新的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学会了更加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看待问题。将是我论文写作上的一个意外收获吧。老师们都那么认真,我十分感动。 论文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述形式之一。这次课程给我很多的的收获,给我印象最深就是这句话——“论文是“研”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的确,做论文如做人,对自己的要求一定要严格。写论文需要有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研的道德、学识的储备。 关于论文上的问题,我想应该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通过这次指导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论文工作,我想我这次的论文写作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至少大体环节上要做到最好。 在今后的论文写作工作中一定要尽早动手更好地收集资料,更好的完善论文内容,最后得到自己满意的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