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114049—114052《羽毛球》专业技术主项专修教学大纲

课程114049—114052《羽毛球》专业技术主项专修教学大纲
课程114049—114052《羽毛球》专业技术主项专修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14049—114052

课程名称:羽毛球(badminton)

《羽毛球》专业技术主项专修教学大纲

课程类

专业技术主项专修课程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

开课学

4、5、

6、7

学分16

总学

256

理论学

26

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以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等学科课程的相关理论及田径等运动项目为基础,与多门学科存在着内在的横向理论知识的联系。主要阐

述了有关《羽毛球》的理论知识、动作技术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羽毛

球普修课程的延续。

建议教材肖杰主编,《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主要参考书[1] 编写组,《球类运动——乒乓球、手球、垒球、羽毛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2版

[2] 张勇主编,《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材《羽毛球》,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羽毛球》系体育专业的应用学科,它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比例和地位,在学校体育锻炼和训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是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主项专修课程。它是以人体运动科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主要阐述《羽毛球》理论知识、动作技术、战术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羽毛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羽毛球的教学规律。培养学生培养勇敢顽强,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等优良品质和作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明确作为体育手段与方法的《羽毛球》课,主要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科学方法。

(二)加强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实践的作用,使学生具有组织教学、讲解、示范和纠正错误动作等能力以及运用《羽毛球》的理论知识对技术动作与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重点。加强基本技术动作学习。要求学生扎实地掌握羽毛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熟练的掌握击高球、吊球、扣杀、挑高球、搓球、扑球、发球等有关技

术和技能。

(四)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的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同时重视教学和考试方法的改进,不断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章节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较好的掌握羽毛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掌握羽毛球教学规律,重点掌握击高球、吊球、扣杀、挑高球、搓球、平推、扑球、钩球、发球等有关技术和技能,能胜任中等学校羽毛球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对羽毛球的自我训练和教学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羽毛球比赛规则和裁判法,竞赛与组织编排,培养羽毛球裁判工作能力,达到羽毛球二级裁判水平。

(一)理论部分:

1、羽毛球运动概述:羽毛球发展简况、国际羽毛球组织及主要赛事、中国羽毛球组织及主要赛事、羽毛球运动的锻炼价值、中国羽毛球裁判等级和亚洲、国际裁判等级简况。

2、击球技术动作分析:握拍、击球前准备姿势,正手击高球、正手吊球、正手扣杀、正反手挑高球、正反手平推,正反手放网,正反手搓球等技术动作分析。单、双打基本战术分析。

3、规则与裁判法:计分、发球次序、接发球次序、发球接发球违例、交换场区、违例、重发球、死球、行为不端的处理方法。

4、羽毛球竟赛制度简介:循环制、淘汰制、混合制。

5、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击球技术动作分析,羽毛球比赛规则和裁判法,竞赛与组织编排。

(二)实践部分

1、握拍、击球前准备姿势、接发球准备姿势。

握拍:介绍正反手握拍法

教学重点、难点:握拍时:一要放松,二要灵活,三要手指最大限度地发挥力量。

2、正手发球:高远球、平高球、平快球、网前球

教学重点、难点:正手发球时手臂挥动的路线及击球时机的掌握以及球的飞行路线和落点。

3、反手发球:平快球、网前球

教学重点、难点:反手发网前球时挥动前臂和伸腕闪动发力。

4、正手击高远球、后退步法。

教学重点、难点:高点击球、击球动作的一致性、发力顺序。后交叉步移动。

5、正手吊球。

教学重点、难点:吊球时力量的控制及拍面的角度,球的落点及弧度。

6、正手扣杀、两侧移动步法。

教学重点、难点:高点击球,挥臂压腕。左右并步及跨步移动。

7、正反手挑高球、上网步法。

教学重点、难点:反手挑高球时,前臂内旋,手腕由屈至后伸闪动挥拍击球。大跨步向前移动。

8、正反手平推。

教学重点、难点:正手推球时,前臂内旋,用腕部的转动和手指的力量向前快速推击。反手推球时,前臂外旋,用腕部的转动和手指的力量向前快速推击。击球点要高并控制好拍面角度。拍的预摆幅度要小,发力短促快速。

9、正反手放网前球。

教学重点、难点:控制托球的力量。

10、正反手搓球。

教学重点、难点:较高的击球点,搓击时出手快,手指灵活控制好球拍的角度和击球的力量。

11、正反手抽球

教学重点、难点:前臂带动腕部作“抽鞭式”的闪动挥拍。抽球时,控制好发力方向和球拍的角度。

12、正反手扑球

教学重点、难点:(1)要在高于网的部位击球,上网要快。以前臂带动手腕闪击,动作小而快,击球时拍面要前倾。

13、正反收钩球

教学重点、难点:伸腕(或屈腕)动作要突然,短小、快速,使拍面对着出球方向。

14、半蹲快打(正手、头顶)

教学重点、难点:击球时,以前臂带动手腕快速挥拍,在身前较高部位将球平击过去。控制好拍面角度,挥拍幅度小,快而有力。

15、单、双打基本战术。

教学重点、难点:单打基本战术:发球抢攻、压后场、四方球结合突击战术

双打基本战术:攻中路战术、避强打弱(攻人)战术

16、教学比赛

教学重点、难点:灵活运用所学技战术,学会打比赛。

四、本课程实践、实习要求与能力要求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实践教学计划学时数为230学时。通过实践课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羽毛球的教学规律。发展学生身体素质,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实践、实习要求与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精神饱满、态度认真、勤学苦练。

2、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击高球、吊球、扣杀、挑高球、搓球、平推、扑球、钩球、发球等有关技术和技能的基本动作。

3、了解和掌握羽毛球的教学规律(动作的讲解与示范,纠正错误动作等能力)。

4、能够运用羽毛球的理论知识对动作技术与方法进行分析。

五、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与考核方法

(一)教学方式

以教师讲授,学生实践为教学方式。有重点的讲授、学生实践、课堂讨论、谈体会、做作业等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二)考核方法

本课程成绩是以百分制计算,其中第四、五、六学期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等)10%、理论(作业)成绩10%、技术考核80%三个部分构成;第七学期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等)10%、理论成绩20%、技术考核70%三个部分构成,最后评定出本课程总成绩(理论、达标与技评成绩均及格者,方可按比例进行成绩总评;若某一部分不及格时,应按规定进行补考,及格后才能总评,否则不及格论)。

(一)考核内容

1、理论:闭卷笔试或写一篇小论文占20%

考核的主要内容为:羽毛球运动概述,正手发高球技术分析与教学方法,正手击高球技术分析与教学方法,正手吊球技术分析与教学方法,正手扣杀技术分析与教学方法等,竟赛

制度,规则与裁判法。

2、技术考核:(1)第四学期考核项目:正手发高远球、后场击高球。(包括达标与技评)占80%:其中正手发高远球20%,后场击高球60%。

达标:正手发高远球10次,占15%;后场击高球10次,占50%。

技评:正手发高远球占5%,后场击高球占10%。

优秀:取位恰当,动作正确、协调,效果好。

良好:取位较恰当,动作较正确、协调,效果较好。

及格:取位基本恰当,动作基本正确、协调,效果一般。

不及格:取位不当,动作存在明显错误。

(2)第五学期考核项目:正手吊球、正手扣杀。

达标与技评占80%:其中正手吊球30%,正手扣杀50%

达标:吊球10次占25%;扣杀10次占45%。

技评:正手吊球、正手扣杀各占5%

优秀:取位恰当,动作正确、协调,效果好。

良好:取位较恰当,动作较正确、协调,效果较好。

及格:取位基本恰当,动作基本正确、协调,效果一般。

不及格:取位不当,动作存在明显错误。

(3)第六学期考核项目:正反手挑高球、反手发网前球。

达标与技评占80%:其中正反手挑高球占60%,反手发网前球占20%

达标:正反手挑高球10次占50%;反手发网前球10次占20%

技评:正反手挑高球占10%

优秀:取位恰当,动作正确、协调,效果好。

良好:取位较恰当,动作较正确、协调,效果较好。

及格:取位基本恰当,动作基本正确、协调,效果一般。

不及格:取位不当,动作存在明显错误。

(4)第七学期考核项目:单、双打以教学比赛的方式,考核学生对所学技术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占70%

成绩评定办法及标准:基本技术综合运用能力,战术意识,比赛结果三方面进行评定。

基本技术综合运用能力(50分)

优:(45分-50分):基本技术全面、扎实、运用熟练、效果好。

良:(40分-44分)基本技术较全面、扎实,运用较熟练,效果较好

及:(30分-39分)基本技术,运用能力及效果一般。

不及格:(30分以下)基本技术,运用能力及效果差

战术意识(15分)

优:(13分-15分):灵活运用战术,战术意识强、清晰。

良:(10分-12分):能较好地运用战术,战术意识较强。

及:(7分—9分):基本战术运用一般、战术意识一般。

不及格:7分以下:基本战术运用差、战术意识差。

比赛结果:胜的队员加5分

(二)技术考核方法与要求

1、考核顺序由抽签决定。

2、考核方法与要求:

(1)、正手发高球、反手发网前球、后场击高球、正手吊球、正手扣杀、正反手挑高球均为10个球。

(2)、正手发高远球、反手发网前球分别在左右半区各发5个球。发高球应落在端线之前1米与端线之间的发球区内。发网前球应落在前发球线之后40㎝的界线与前发球线之间的发球区内。击高球由一名学生在发球区向对方端线两端附近发高远球,考生在半场中央以后退步法移动击球。击高球应落在对方端线与双打后发球线之间区域内。吊球应落在对方前发球线之前的区域内。扣杀应落在对方场区内。正反手挑高球:学生甲正手发后场高远球,学生乙按规定线路正手吊直线球10个,学生甲用正、反手将球挑高至后场指定区域。(3)、正手发高球、后场击高球、吊球、扣杀、正反手挑高球达标成功次数少于6次为不及格,不予技评。

(4)、任一项达标不及格、理论考核不及格、总评不及格,均为课程考核不及格。

(5)、第一次技术考核达标或技评不及格者,允许在一周后参加第二次考核,但从总成绩中扣5分。如不能参加第二次考核者,不保留第二次考核机会。

(6)、因公或因病不能参加第一次考核者,须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并在一周后参加第二次考核,按正常考核对待,但只有一次机会;如不能在一周后参加第二次考核者作缓考处理。

(7)、缓考和不及格的处理,按院教学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执笔人(签名):陈建南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李光敏

分管教学系主任(二级学院院长)签名:郭志锋

参编人员:

制修订日期:2011年2月

课程编号:114049—114052

课程名称:羽毛球(badminton)

《羽毛球》专业技术主项专修教学大纲

课程类

专业技术主项专修课程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

开课学

4、5、

6、7

学分12

总学

192

理论学

20

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以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等学科课程的相关理论及田径等运动项目为基础,与多门学科存在着内在的横向理论知识的联系。主要阐

述了有关《羽毛球》的理论知识、动作技术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羽毛

球普修课程的延续。

建议教材肖杰主编,《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主要参考书[1] 编写组,《球类运动——乒乓球、手球、垒球、羽毛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2版

[2] 张勇主编,《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材《羽毛球》,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羽毛球》系体育专业的应用学科,它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比例和地位,在学校体育锻炼和训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是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主项专修课程。它是以人体运动科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主要阐述《羽毛球》理论知识、动作技术、战术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羽毛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羽毛球的教学规律。培养学生培养勇敢顽强,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等优良品质和作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明确作为体育手段与方法的《羽毛球》课,主要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科学方法。

(二)加强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实践的作用,使学生具有组织教学、讲解、示范和纠正错误动作等能力以及运用《羽毛球》的理论知识对技术动作与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重点。加强基本技术动作学习。要求学生扎实地掌握羽毛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熟练的掌握击高球、吊球、扣杀、挑高球、搓球、扑球、发球等有关技

术和技能。

(四)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的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同时重视教学和考试方法的改进,不断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章节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较好的掌握羽毛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掌握羽毛球教学规律,重点掌握击高球、吊球、扣杀、挑高球、搓球、平推、扑球、钩球、发球等有关技术和技能,能胜任中等学校羽毛球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对羽毛球的自我训练和教学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羽毛球比赛规则和裁判法,竞赛与组织编排,培养羽毛球裁判工作能力,达到羽毛球二级裁判水平。

(一)理论部分:

1、羽毛球运动概述:羽毛球发展简况、国际羽毛球组织及主要赛事、中国羽毛球组织及主要赛事、羽毛球运动的锻炼价值、中国羽毛球裁判等级和亚洲、国际裁判等级简况。

2、击球技术动作分析:握拍、击球前准备姿势,正手击高球、正手吊球、正手扣杀、正反手挑高球、正反手平推,正反手放网,正反手搓球等技术动作分析。单、双打基本战术分析。

3、规则与裁判法:计分、发球次序、接发球次序、发球接发球违例、交换场区、违例、重发球、死球、行为不端的处理方法。

4、羽毛球竟赛制度简介:循环制、淘汰制、混合制。

5、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击球技术动作分析,羽毛球比赛规则和裁判法,竞赛与组织编排。

(二)实践部分

1、握拍、击球前准备姿势、接发球准备姿势。

握拍:介绍正反手握拍法

教学重点、难点:握拍时:一要放松,二要灵活,三要手指最大限度地发挥力量。

2、正手发球:高远球、平高球、平快球、网前球

教学重点、难点:正手发球时手臂挥动的路线及击球时机的掌握以及球的飞行路线和落点。

3、反手发球:平快球、网前球

教学重点、难点:反手发网前球时挥动前臂和伸腕闪动发力。

4、正手击高远球、后退步法。

教学重点、难点:高点击球、击球动作的一致性、发力顺序。后交叉步移动。

5、正手吊球。

教学重点、难点:吊球时力量的控制及拍面的角度,球的落点及弧度。

6、正手扣杀、两侧移动步法。

教学重点、难点:高点击球,挥臂压腕。左右并步及跨步移动。

7、正反手挑高球、上网步法。

教学重点、难点:反手挑高球时,前臂内旋,手腕由屈至后伸闪动挥拍击球。大跨步向前移动。

8、正反手平推。

教学重点、难点:正手推球时,前臂内旋,用腕部的转动和手指的力量向前快速推击。反手推球时,前臂外旋,用腕部的转动和手指的力量向前快速推击。击球点要高并控制好拍面角度。拍的预摆幅度要小,发力短促快速。

9、正反手放网前球。

教学重点、难点:控制托球的力量。

10、正反手搓球。

教学重点、难点:较高的击球点,搓击时出手快,手指灵活控制好球拍的角度和击球的力量。

11、正反手抽球

教学重点、难点:前臂带动腕部作“抽鞭式”的闪动挥拍。抽球时,控制好发力方向和球拍的角度。

12、正反手扑球

教学重点、难点:(1)要在高于网的部位击球,上网要快。以前臂带动手腕闪击,动作小而快,击球时拍面要前倾。

13、正反收钩球

教学重点、难点:伸腕(或屈腕)动作要突然,短小、快速,使拍面对着出球方向。

14、半蹲快打(正手、头顶)

教学重点、难点:击球时,以前臂带动手腕快速挥拍,在身前较高部位将球平击过去。控制好拍面角度,挥拍幅度小,快而有力。

15、单、双打基本战术。

教学重点、难点:单打基本战术:发球抢攻、压后场、四方球结合突击战术

双打基本战术:攻中路战术、避强打弱(攻人)战术

16、教学比赛

教学重点、难点:灵活运用所学技战术,学会打比赛。

四、本课程实践、实习要求与能力要求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实践教学计划学时数为230学时。通过实践课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羽毛球的教学规律。发展学生身体素质,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实践、实习要求与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精神饱满、态度认真、勤学苦练。

2、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击高球、吊球、扣杀、挑高球、搓球、平推、扑球、钩球、发球等有关技术和技能的基本动作。

3、了解和掌握羽毛球的教学规律(动作的讲解与示范,纠正错误动作等能力)。

4、能够运用羽毛球的理论知识对动作技术与方法进行分析。

五、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与考核方法

(一)教学方式

以教师讲授,学生实践为教学方式。有重点的讲授、学生实践、课堂讨论、谈体会、做作业等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二)考核方法

本课程成绩是以百分制计算,其中第四、五、六学期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等)10%、理论(作业)成绩10%、技术考核80%三个部分构成;第七学期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等)10%、理论成绩20%、技术考核70%三个部分构成,最后评定出本课程总成绩(理论、达标与技评成绩均及格者,方可按比例进行成绩总评;若某一部分不及格时,应按规定进行补考,及格后才能总评,否则不及格论)。

(一)考核内容

1、理论:闭卷笔试或写一篇小论文占20%

考核的主要内容为:羽毛球运动概述,正手发高球技术分析与教学方法,正手击高球技术分析与教学方法,正手吊球技术分析与教学方法,正手扣杀技术分析与教学方法等,竟赛

制度,规则与裁判法。

2、技术考核:(1)第四学期考核项目:正手发高远球、后场击高球。(包括达标与技评)占80%:其中正手发高远球20%,后场击高球60%。

达标:正手发高远球10次,占15%;后场击高球10次,占50%。

技评:正手发高远球占5%,后场击高球占10%。

优秀:取位恰当,动作正确、协调,效果好。

良好:取位较恰当,动作较正确、协调,效果较好。

及格:取位基本恰当,动作基本正确、协调,效果一般。

不及格:取位不当,动作存在明显错误。

(2)第五学期考核项目:正手吊球、正手扣杀。

达标与技评占80%:其中正手吊球30%,正手扣杀50%

达标:吊球10次占25%;扣杀10次占45%。

技评:正手吊球、正手扣杀各占5%

优秀:取位恰当,动作正确、协调,效果好。

良好:取位较恰当,动作较正确、协调,效果较好。

及格:取位基本恰当,动作基本正确、协调,效果一般。

不及格:取位不当,动作存在明显错误。

(3)第六学期考核项目:正反手挑高球、反手发网前球。

达标与技评占80%:其中正反手挑高球占60%,反手发网前球占20%

达标:正反手挑高球10次占50%;反手发网前球10次占20%

技评:正反手挑高球占10%

优秀:取位恰当,动作正确、协调,效果好。

良好:取位较恰当,动作较正确、协调,效果较好。

及格:取位基本恰当,动作基本正确、协调,效果一般。

不及格:取位不当,动作存在明显错误。

(4)第七学期考核项目:单、双打以教学比赛的方式,考核学生对所学技术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占70%

成绩评定办法及标准:基本技术综合运用能力,战术意识,比赛结果三方面进行评定。

基本技术综合运用能力(50分)

优:(45分-50分):基本技术全面、扎实、运用熟练、效果好。

良:(40分-44分)基本技术较全面、扎实,运用较熟练,效果较好

及:(30分-39分)基本技术,运用能力及效果一般。

不及格:(30分以下)基本技术,运用能力及效果差

战术意识(15分)

优:(13分-15分):灵活运用战术,战术意识强、清晰。

良:(10分-12分):能较好地运用战术,战术意识较强。

及:(7分—9分):基本战术运用一般、战术意识一般。

不及格:7分以下:基本战术运用差、战术意识差。

比赛结果:胜的队员加5分

(二)技术考核方法与要求

1、考核顺序由抽签决定。

2、考核方法与要求:

(1)、正手发高球、反手发网前球、后场击高球、正手吊球、正手扣杀、正反手挑高球均为10个球。

(2)、正手发高远球、反手发网前球分别在左右半区各发5个球。发高球应落在端线之前1米与端线之间的发球区内。发网前球应落在前发球线之后40㎝的界线与前发球线之间的发球区内。击高球由一名学生在发球区向对方端线两端附近发高远球,考生在半场中央以后退步法移动击球。击高球应落在对方端线与双打后发球线之间区域内。吊球应落在对方前发球线之前的区域内。扣杀应落在对方场区内。正反手挑高球:学生甲正手发后场高远球,学生乙按规定线路正手吊直线球10个,学生甲用正、反手将球挑高至后场指定区域。(3)、正手发高球、后场击高球、吊球、扣杀、正反手挑高球达标成功次数少于6次为不及格,不予技评。

(4)、任一项达标不及格、理论考核不及格、总评不及格,均为课程考核不及格。

(5)、第一次技术考核达标或技评不及格者,允许在一周后参加第二次考核,但从总成绩中扣5分。如不能参加第二次考核者,不保留第二次考核机会。

(6)、因公或因病不能参加第一次考核者,须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并在一周后参加第二次考核,按正常考核对待,但只有一次机会;如不能在一周后参加第二次考核者作缓考处理。

(7)、缓考和不及格的处理,按院教学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执笔人(签名):陈建南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李光敏

分管教学系主任(二级学院院长)签名:

参编人员:

制修订日期:2013年2月

课程编号:114049—114052

课程名称:羽毛球(badminton)

《羽毛球》专业技术主项专修教学大纲

课程类

专业技术主项专修课程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

开课学

4、5、

6、7

学分14

总学

224

理论学

22

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以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等学科课程的相关理论及田径等运动项目为基础,与多门学科存在着内在的横向理论知识的联系。主要阐

述了有关《羽毛球》的理论知识、动作技术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羽毛

球普修课程的延续。

建议教材肖杰主编,《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主要参考书[1] 编写组,《球类运动——乒乓球、手球、垒球、羽毛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2版

[2] 张勇主编,《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材《羽毛球》,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羽毛球》系体育专业的应用学科,它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比例和地位,在学校体育锻炼和训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是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主项专修课程。它是以人体运动科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主要阐述《羽毛球》理论知识、动作技术、战术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羽毛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羽毛球的教学规律。培养学生培养勇敢顽强,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等优良品质和作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明确作为体育手段与方法的《羽毛球》课,主要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科学方法。

(二)加强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实践的作用,使学生具有组织教学、讲解、示范和纠正错误动作等能力以及运用《羽毛球》的理论知识对技术动作与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重点。加强基本技术动作学习。要求学生扎实地掌握羽毛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熟练的掌握击高球、吊球、扣杀、挑高球、搓球、扑球、发球等有关技

术和技能。

(四)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的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同时重视教学和考试方法的改进,不断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章节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较好的掌握羽毛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掌握羽毛球教学规律,重点掌握击高球、吊球、扣杀、挑高球、搓球、平推、扑球、钩球、发球等有关技术和技能,能胜任中等学校羽毛球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对羽毛球的自我训练和教学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羽毛球比赛规则和裁判法,竞赛与组织编排,培养羽毛球裁判工作能力,达到羽毛球二级裁判水平。

(一)理论部分:

1、羽毛球运动概述:羽毛球发展简况、国际羽毛球组织及主要赛事、中国羽毛球组织及主要赛事、羽毛球运动的锻炼价值、中国羽毛球裁判等级和亚洲、国际裁判等级简况。

2、击球技术动作分析:握拍、击球前准备姿势,正手击高球、正手吊球、正手扣杀、正反手挑高球、正反手平推,正反手放网,正反手搓球等技术动作分析。单、双打基本战术分析。

3、规则与裁判法:计分、发球次序、接发球次序、发球接发球违例、交换场区、违例、重发球、死球、行为不端的处理方法。

4、羽毛球竟赛制度简介:循环制、淘汰制、混合制。

5、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击球技术动作分析,羽毛球比赛规则和裁判法,竞赛与组织编排。

(二)实践部分

1、握拍、击球前准备姿势、接发球准备姿势。

握拍:介绍正反手握拍法

教学重点、难点:握拍时:一要放松,二要灵活,三要手指最大限度地发挥力量。

2、正手发球:高远球、平高球、平快球、网前球

教学重点、难点:正手发球时手臂挥动的路线及击球时机的掌握以及球的飞行路线和落点。

3、反手发球:平快球、网前球

教学重点、难点:反手发网前球时挥动前臂和伸腕闪动发力。

4、正手击高远球、后退步法。

教学重点、难点:高点击球、击球动作的一致性、发力顺序。后交叉步移动。

5、正手吊球。

教学重点、难点:吊球时力量的控制及拍面的角度,球的落点及弧度。

6、正手扣杀、两侧移动步法。

教学重点、难点:高点击球,挥臂压腕。左右并步及跨步移动。

7、正反手挑高球、上网步法。

教学重点、难点:反手挑高球时,前臂内旋,手腕由屈至后伸闪动挥拍击球。大跨步向前移动。

8、正反手平推。

教学重点、难点:正手推球时,前臂内旋,用腕部的转动和手指的力量向前快速推击。反手推球时,前臂外旋,用腕部的转动和手指的力量向前快速推击。击球点要高并控制好拍面角度。拍的预摆幅度要小,发力短促快速。

9、正反手放网前球。

教学重点、难点:控制托球的力量。

10、正反手搓球。

教学重点、难点:较高的击球点,搓击时出手快,手指灵活控制好球拍的角度和击球的力量。

11、正反手抽球

教学重点、难点:前臂带动腕部作“抽鞭式”的闪动挥拍。抽球时,控制好发力方向和球拍的角度。

12、正反手扑球

教学重点、难点:(1)要在高于网的部位击球,上网要快。以前臂带动手腕闪击,动作小而快,击球时拍面要前倾。

13、正反收钩球

教学重点、难点:伸腕(或屈腕)动作要突然,短小、快速,使拍面对着出球方向。

14、半蹲快打(正手、头顶)

教学重点、难点:击球时,以前臂带动手腕快速挥拍,在身前较高部位将球平击过去。控制好拍面角度,挥拍幅度小,快而有力。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一、实训课程概况: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理论、一定操作技能和制作几种实际产品为特色的实训项目。它是电子产品生产基本技能和工艺知识入门的向导,又是创新实践的开始和创新精神的启蒙。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是为了在电子实训教学中使机电、电子专业的学生尽快掌握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的理论,掌握技能、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共同发展。为机电、电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改革现行的电子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高起点的培养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人才,以满足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实训课程安排: 本课程分九个实训单元进行。 (一)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 (二)电子仪器与线路分析实训 (三)EDA实训 (四)电子综合技能(信号发生器制作)实训 (五)电子综合技能(数字电子钟制作)实训 (六)计算机仿真实训 (七)家用电器维修实训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实训名称:电子基本技能实训实训课代码: 实训周数:一周实训学分:1 适用专业:工科类修电子技术课程所有专业,适用于本科 一、实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是电子、电气类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课程从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通过万用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焊接元器件装配技术,手工设计印制电路板,使学生得到一个基本的实践技能训练机会,为以后的实验、实训课程打下基础。 主要目的和任务:

(一)、掌握电子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技能。 (二)、巩固、扩大已获得的理论知识。 (三)、了解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 (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及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熟练识别各种电子元器件;了解各种元器件的作用、分类、性能及其参数。(三)、用万用表对各种元器件进行测试和判别。 (四)、会查阅电子元器件相关手册。 (五)、掌握各种仪器仪表的操作步骤;了解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六)、掌握各种焊接工具的使用及维护。 (七)、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及手工焊接技术,能独立完成电子元器件的拆、装、焊。(八)、能独立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九)、熟悉电路板的设计原则;了解印制电路板的制作过程。 (十)、掌握简单电子产品(LC振荡器)原理图的绘制。 2、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方法手段的基本要求: 将该实训分成教学模块,由老师逐块讲解示范,再由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老师布置实训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随时指导检查,最终使学生熟练掌握该实训的全部内容,并写出实训总结报告。 3、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考核方法的基本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并且准确设计合理的,成绩优秀(10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但有错误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者,成绩良好(8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但错误未能改正者,成绩及格(6分); 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者,成绩不及格(4分)。 各次考核成绩最终汇总量化,同出勤、课堂表现成绩一同计入总成绩。 出勤:10分课堂考核:50分(10分/次*5次) 课堂表现:10分实训总结报告:30分

《乒乓球》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教学大纲依据社会体育专业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乒乓球课程编号:1121230013 总学时:32学时总学分:2学分 学时分配:实践32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篮球排球适用专业:体育教育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乒乓球发展现状,理解乒乓球运动特点,掌握乒乓球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熟悉乒乓球竞赛组织与裁判法,旨在培养学生乒乓球教学能力,并为学生日后从事学校体育工作和全民健身指导奠定基础。也为学生后续课程的顺利学习提供条件。 教学要求: 一、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乒乓球教学训练的实用性与应用性。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 二、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教学时,尽可能借助现代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一些典型实例,深入浅出地阐明其基本思想,旨在拓开学生的思路,并积极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放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上。 三、课堂教学实行启发式,力求做到精讲多练,突出重点,并注意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四、坚持课后练习是教好、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正常教学进度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教学重点:乒乓球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乒乓球竞赛组织与裁判法 教学难点:乒乓球竞赛组织与裁判法 三、教学容与目的 (一)理论部分 教学目的:了解乒乓球运动的由来与发展,掌握乒乓球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乒乓球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方法,掌握乒乓球常规教学方法与步骤,具备中小学乒乓球教学与健身指导的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地位:掌握实验室常用电工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目的: 本课程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即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电工技木和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并在实验实月训基础上,能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行要求,完成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本课程任务: 1.掌握电工技术领域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初步掌握一般电路和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 2.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作用和功能,并能正确使用 3.受到必要的实验技能训练,能使用最常用的电工电子仪表,能独立完成不太复杂的电工电子实验,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 4.了解电工电子技术领域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前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一 后修课程: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等。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要求: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第二章电路的稳态分析 教学要求: 通过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定理、戴维南 定理、诺顿定理的学习;深入理解正弦电压与电流;正 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电阻、电容、电感、兀件的交流电 路;电阻、电感与电容串联的交流电路;复杂交流电路 的分析与计算;功率因数的提高;三相电源;负载星形 联接的三相电路;负载三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三相电 路的功率。 一 重点:戴维南定理;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电阻、 电感与电容串联的交流电路;三相电源;三相电路的功 率。、 、亠、 亠 难点:电阻、电感与电容串联的交流电路;复杂交 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负载星形联接的三相电路。 教学内容: 模型通过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和电的作用与號部分姆路 律;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基尔霍夫定律;电路 律;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基尔霍夫定律; 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等 重点: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电位的概 念及计算 难点:电路的基本定律、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 概念 第一节电路的基本 (四) 路元件 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电路模型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参考方向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及电路的工作状态 第二节基本理想电 (四) (五 ) 电阻元件 电容元件 电感兀件 电压源 电流源 第三节基尔霍夫定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 学时: 88 学分: 4.5 适用专业:机械类所有专业 先修课程:工程数学(含线代) 一、课程教学目标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职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课打好基础,也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课程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电路 (1)了解电路的作用和组成,电路的三种状态。 (2)了解电路主要物理量的定义。 (3)掌握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2、电路的基本元件 (1)了解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特性。 (2)掌握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外特性。 3、电路的基本定律 (1)了解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主要内容。 (2)掌握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的方法。 4、电路的分析方法 (1)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 (2)学会运用电压源、电流源的互换方法。 5、正弦交流电路基础 (1)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2)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 (3)掌握分析单一参数元件的交流电路。 6、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1)了解谐振的基本概念以及RLC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谐振条件和特点。 (2)掌握RLC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及功率的计算。 (3)掌握阻抗串、并联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7、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1)了解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2)掌握三相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3)掌握负载两种连接形式的相、线电压,相、线电流的关系。

浙江中医药大学体育选课乒乓球 选项课教学大纲

乒乓球选项课 (一)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目的要求】 1. 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自觉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发展个性,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培养敢于拼搏、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通过乒乓球选修课教学,能够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乒乓球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掌握该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从而提高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提高对乒乓球运动的鉴赏水平,推进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教学内容】 1.基本理论 (1)乒乓球运动发展概况与健身价值。 (2)乒乓球主要技、战术。 (3)乒乓球比赛规则。 (4)乒乓球运动欣赏。 (5)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2.基本技术 (1)基本步法:单步、跨步、并步、侧身步、交叉步。 (2)基本技术:发球、接发球、反手推挡、搓球、正手攻球、反手攻球、弧圈球。 (3)组合技术:左推右攻、推挡侧身攻、推侧扑、搓中侧身攻。 3.基本战术 (1)单打基本战术:发球抢攻战术、接发球战术、对攻战术、拉攻战术、搓攻战术。 (2)双打战术与技巧。

4.专项素质 速度、灵敏反应、爆发力、专项耐力 第二学期 【目的要求】 1、了解乒乓球运动基本知识,掌握乒乓球比赛规则。 2、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 3、掌握乒乓球正反手发球、正手攻球、反手推挡(拨)球、搓球、基本步法、左推右攻以及推挡侧身攻技术。 4、重点:乒乓球基本规则,步法,反手推挡、正手攻球技术。 【教学内容】 1、乒乓球基本知识与规则。 2、握拍方法及胶皮、海绵的选择。 3、脚步移动:单步、跨步、并步、侧身步、交叉步。 4、发球:正、反手平击球,正手下旋球。 5、正手攻球:中、近台攻球,扣杀球技术。 6、反手推挡(拨)球:近台攻球,发力技术。 7、搓球:反手搓球。 8、组合技术:左推右攻、推挡侧身攻 第三学期 【目的要求】 1、了解和掌握乒乓球运动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知识及单、双打的比赛规则。 2、扎实基本功,提高技术组合能力,学习发(接)旋转球、拉(防)弧圈球、直拍横打技术和各类战术。 3、培养学生的比赛意识和能力。 4、重点:搓球,正手弧圈球,发球,技术组合能力。 【教学内容】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Experiments of analog electron technology 一、课程编码:1021004006 二、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 1、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主要实践环节,是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教学和学习过程。 2、通过实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电子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要位置,以及它在物理学科应用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实验引导、启发学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三、课程总学时: 30 学时(严格按教学计划时数)[理论: 0 学时;实验: 30 学时] 四、课程总学分: 1 学分(严格按教学计划学分) 五、适用专业和年级:物理教育学;2006级。 六、实验项目汇总表: 八、大纲内容: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实验内容] 1、示波器的检查与校准; 2、用示波器观察和测量交流电压及周期; 3、用示波器测量直流电压; 4、用示波器测量相位; 5、毫伏表与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测量的比较。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SS-7802示波器一台; 2、EM1642信号发生器一台; 3、DF1701直流电源一台; 4、DF2170毫伏表一台; 5、UT56数字万用表一只。 实验二、晶体管元件的认识和测量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万用表鉴别晶体管的性能; 2、了解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简单原理及使用方法,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特性曲线和参数; 3、绘制小功率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并运用特性曲线求参数。 [实验内容] 1、用数字万用表鉴别晶体三极管的性能; 2、XJ4810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参数。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XJ4810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2、UT56数字万用表; 3、晶体三极管(3A X31、901 4、9015)、稳压管。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Foundamentals of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标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类各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对象是半导体器件及其组成的各种基本单元电路和由基本单元电路组成的电子装置。单元电路包括分立元件单元电路和集成单元电路。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技能使学生能够对各种由集成电路或(和)分立元件构成的基本电路单元进行分析和设计,并能够根据实际要求应用这些单元电路构成模拟电子系统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课程内容先进,及时反映了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在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培养始终将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该门课程使学生逐步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学会和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思维 方法和研究方法。 三、教学基本要求 1器件方面: ①掌握常用的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并能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 ②了解模拟集成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主要性能和使用方法。 2、电路方面: ①掌握共射与共集放大器、差动放大器、基本运算放大器等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 ②熟悉功率放大器、振荡器、整流器、稳压器以及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某些功能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和应用; ③熟悉放大器中的负反馈,振荡电路中的正反馈,掌握负反馈的基本形式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④了解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3、分析方法方面 ①掌握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能确定放大电路的工作点,掌握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能求放大 倍数、输入和输出电阻; ②能对放大电路单元进行近似估算。

《乒乓球》教学大纲

《乒乓球》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刘强德执笔人:韩素萍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体育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乒乓球 课程编号:142017 英文名称:Table tennis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6 实验学时: 30 学分: 1 开设专业:运动训练专业 先修课程:乒乓球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地位、作用及地位 乒乓球分为技术部分和理论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对乒乓球概论,乒乓球发展史,乒乓球的技法,教学和训练,竞赛与裁判。技术部分有基本功与基本技术,移动、握拍法、基本站位与基本姿势、发球与接发球、攻球、弧圈球、推挡、搓球。 乒乓球教学内容较为全面,针对性强,便于讲授;有些观点较为新颖,科学性有所增强,并注重了对提高学生技能的培养。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先修、后修课程) 乒乓球内容的选编和教法的安排上都突出“重在实用”的原则。在理论部分力求深入浅出,教学部分力求规范、实用。通过实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理论与知识对武术课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学生有一定的乒乓球知识的基础,将非常有利于乒乓球课的教学。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四、课程时数分配表

五、考核说明 本学期末进行综合考试。 1 理论、讲授的全部内容,教学技能方面的内容 2 技术 2.1左推右攻、发下旋球、搓球、提拉球、 2.2发球与接发球 2.3攻球技术 2.4双打 3 技能 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一)主要教材 1.苏丕仁主编.乒乓球运动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第一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 1.蔡继玲等主编.乒乓球.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9,第一版 2.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长盛考》研究课题组编.乒乓球长盛考.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3,第一版

《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适用专业:高职高专电子、电信、电气、自动化 修课方式:必修 总学时数:40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电子技术实践与训练》廖先芸(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 叶致诚《电子技术基础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孙梅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陈有卿《新颖电子制作138例》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8 钟长华《电子技术选修实验》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 陈大钦《电子技术选修实验》(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卢庆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综合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电子类专业的技术实践课之一,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智力技能的重要媒介。本课程的任务是:进行比较系统的电子技术实验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电子技术工程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 1.实验技能方面 (1)正确和熟练使用以下常用电子仪器仪表; 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 (2)掌握以下基本电量的测量和测试方法: 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和峰值 正弦交流电压信号的峰值、频率 多谐振荡信号的峰值、频率和占空比 2.在工程应用能力方面 (1)对基本和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选择应用:

能熟练地识别色环电阻的阻值、精度、功率; 能熟练地根据标识判别电容的容量、极性、耐压; 能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三极管的好坏、极性等; 能根据管脚图正确应用线性集成电路、常用数字集成电路; 能正确使用逻辑功能相同的TTL电路和CMOS电路。 (2)对基本电路的结构和应用: 熟悉三极管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结构,掌握静态工作点是调试方法、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电阻、频率特性的测试方法; 熟悉开关电路的结构,掌握开关状态的调试方法; 掌握普通及发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三极管基极电阻的计算和选择方法; 熟悉几种常用多谐振荡器的电路形式。 (3)查阅电子器件手册并根据技术要求选用合适元件的能力。 (4)借助辅助资料,读懂一般的电子线路原理图的能力。 (5)独立组装中、小电子系统的能力;分析、寻找和排除应用电路中常见故障的初步能力。 (6)独立写出有理论分析的、实事求是的、文理通顺的、字迹端正的实验报告。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方法和技能 4 仪器及元器件基本知识2 电子电路的故障分析与排除2 验证性实验 8 基本放大电路 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2 三端集成稳压器 2 集成门电路特性2 应用性实验选题参考* 26 课题一电平指示电路2 课题二光控开关和报警电路2 课题三红外线光电开关电路2 课题四有线对讲机电路2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韶关学院自动化专业用) 自动化系 2014年1月10日 实验室:信工405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必读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本科教学大纲安排的,共计14学时。第一个实验为基础性实验,第二和第七个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其余为综合性实验。本实验采取一人一组,实验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 1.学生在每次实验前应认真预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编写预习报告,了解实验内容、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同时画好必要的记录表格,以备实验时作原始记录。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未预习者不得进行实验。 2.学生上实验课不得迟到,对迟到者,教师可酌情停止其实验。 3.非本次实验用的仪器设备,未经老师许可不得任意动用。 4.实验时应听从教师指导。实验线路应简洁合理,线路接好后应反复检查,确认无误时才接通电源。 5.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实验期间当场提交。拒绝抄袭。 6.实验结束时,不要立即拆线,应先对实验记录进行仔细查阅,看看有无遗漏和错误,再提请指导教师查阅同意,然后才能拆线。 7.实验结束后,须将导线、仪器设备等整理好,恢复原位,并将原始数据填入正式表格中,经指导教师签名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目录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实验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实验3 译码器及其应用 实验4 数码管显示电路及应用 实验5 数据选择器及其应用 实验6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实验7 计数器及其应用

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电路试验箱各部分电路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TTL集成逻辑门电路实验芯片的外形和引脚排列 3、掌握实验芯片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集成芯片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74LS04(六反相器)、74LS08(四2输入与门)、74LS10(三3输入与非门)、74LS20(二4输入与非门)和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数字电路基本逻辑单元的工作原理 数字电路工作过程是数字信号,而数字信号是一种在时间和数量上不连续的信号。 (1)反映事物逻辑关系的变量称为逻辑变量,通常用“0”和“1”两个基本符号表示两个对立的离散状态,反映电路上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称为二值信息。(2)数字电路中的二极管有导通和截止两种对立工作状态。三极管有饱和、截止两种对立的工作状态。它们都工作在开、关状态,分别用“1”和“0”来表示导通和断开的情况。 (3)在数字电路中,以逻辑代数作为数学工具,采用逻辑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来研究电路输入状态和输出状态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必关心具体的大小。 2、TTL集成与非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的测试 TTL集成与非门是数字电路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逻辑门。实验采用二4输入与非门74LS20芯片,其内部有2个互相独立的与非门,每个与非门有4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74LS20芯片引脚排列和逻辑符号如图2-1所示。

乒乓球选项课教学大纲

乒乓球选项课教学大纲 1、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1)通过专项课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乒乓球运动,较系统地掌握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和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爱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根据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勇敢顽强、机智、灵敏、坚毅、果断、沉着、冷静的优良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2、教学要求 (1)第一学期教学侧重于基本技术,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重点难点反复多练,以反手推挡、正手快攻为重点教学内容,带动其它基本技术的提高。教师应熟练讲解技术动作要领,正确示范,因材施教。 (2)第二学期教学以综合技术、基本战术为主,其中以左推右攻、发球抢攻、近台快攻技术为重点教学内容,结合教学比赛,着重提高学生的竞赛能力、组织能力、裁判能力以及对比赛的欣赏能力。 3、基本教材 (1)基本理论 ①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发展概况及锻炼价值。 ②乒乓球常用术语 ③乒乓球竞赛方法和组织、规则和裁判法。 ④大纲规定的体育基本理论 (2)基本技术 ①基本站位、基本姿势、握拍、基本步法 ②推挡球:挡球、快推、加力推、推下旋、减力挡 ③发球:平击发球,正、反手奔球,正反手上、下旋球,正、反手左右侧上下旋球,短球、长球 ④接发球:接发球站位、判断,接发球的方法 ⑤攻球:正手快抽、正手远抽、正手扣杀、拉抽、抽台内球、侧身正手抽球 ⑥搓球:慢搓、快搓、反手搓球、正手搓球、搓转与不转球 ⑦双打:双打接发球、双打的战术 (3)基本战术 快攻类:①左推右攻②发球抢攻③推挡侧身抢攻④推挡变线 4、选用教材 (1)削球、弧圈球,放、打高球,反手快抽 (2)削球类:搓拉结合、伺机反攻。 5、素质教材 灵敏、协调、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等素质内容 6、教学建议 (1)乒乓球运动是我国较为普及的体育项目,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被誉为“国球”。在教学中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必须强调动作的正确性和脚步的灵活性。 (2)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分层教学,并提倡互帮互学,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耐力素质的训练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3)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应多举行教学比赛,以便在比赛中熟悉和掌握乒乓球规则的基本内容,体验小球带来的无穷魅力。

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子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具备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并合理选用元器件的能力;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了解电子技术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初步具备识读电路图、简单电路印制板和分析常见电子电路的能力;具备制作和调试常用电子电路及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掌握电子技能实训,安全操作规范。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子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电子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子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子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84学时。 2. 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12学时。 3. 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96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础模块 第一部分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建议 二极管及其应用二极管的特性、结构与分类通过实验或演示,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了解二极管的结构、电路符号、引脚、伏安特性、主要参数,能在实践中合理使用二极管;了解硅稳压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变容二极管等特殊二极管的外形特征、功能和实际应用; 能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的极性和质量优劣 整流电路及应用通过示波器观察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的波形,了解整流电路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能从实际电路图中识读整流电路,通过估算,会合理选用整流电路元件的参数; 通过查阅资料,能列举整流电路在电子技术领域的应用; 搭接由整流桥组成的应用电路,会使用整流桥 滤波电路的类型和应用能识读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复式滤波电路图;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滤波电路的应用实例; 通过示波器观察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了解滤波电路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完整word版)汽车电子技术教学大纲2018版

黄淮学院《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课程教案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3321201814 课程名称: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乒乓球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

乒乓球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乒乓球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一项集力量、速度、柔韧、灵敏和耐力为一体的球类运动。乒乓球运动的设备比较简单,可在室内或室外进行,运动量可大可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身体条件的人均可参加,因此在大学中也深受同学的喜爱。 我校乒乓球专项课就是针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开设的一门体育课程。通过乒乓球专项课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人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的活动能力,还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课程目标: 通过两个学期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战术和竞赛规则,能够组织和参加简单的基层乒乓球比赛,了解乒乓球运动在国际和国内发展的最新动态与趋势,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三、课程任务及课程要求 1、通过乒乓球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战术和竞赛规则,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2、在学习乒乓球技术中,注重培养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养成良好体育道德作风。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参加基层比赛和对基层比赛进行组织与裁判工作,并且能够将乒乓球运动作为自己终身体育锻炼的手段。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专项第一学期(体育Ⅲ)

(二)专项第二学期(体育Ⅳ) 五、教学内容纲要 (一)理论部分 1、乒乓球运动发展概况 2、乒乓球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 3、乒乓球竞赛规则 4、乒乓球竞赛的组织方法 (二)实践部分 1.乒乓球专项技术 (1)乒乓球基本技术:介绍并学习正手攻球、反手推(横板反手拨)、左推右攻、发球与接发球技术、搓球、直板横打、双打和比赛等基本技术。 (2)乒乓球基本步法:介绍与学习单步、并步、小碎步、交叉步等基本步

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模拟部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电子技术(模拟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三)学时:78学时,其中理论70学时,实验8学时 (四)学分:6 (五)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第3学期,周6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电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之一,主要研究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及信号的产生处理,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应用的能力。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和毕业后从事电子电气工程、自动化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各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主要参数。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具有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具有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并合理选用元器件的能力,阅读和应用常见模拟电路的能力,测试常用模拟电路功能,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基础模块 课题一半导体基本知识及其基本应用 教学内容 a)半导体基本知识 b)PN结及其特性 c)半导体二极管结构、特性及其基本应用 d)特殊半导体二极管 教学要求 1.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作用、正偏和反偏,稳压管的稳压作用,整流滤波等基本概念 2.掌握普通二极管和稳压管的外特性 3.掌握单向桥式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直流电压和输入交流电压有效值的关系 4.熟悉普通二极管和稳压管的主要参数,使用方法,注意事项,选用原则;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的性能、使用方法

(完整版)教学大纲-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Ⅰ》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Fundadamentals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Lab Ⅰ 课程代码:E0200710 学时数:20 学分数:1 课程类型:实验课程 适用学科专业:电子类专业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 执笔者:崔红玲编写日期:2013-11-15 审核人: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电子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以“电路分析基础”作为背景知识,在服务于理论课程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建立工程上的感性认识,认识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学会使用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学会简单的电子测量方法,能够设计搭建简单的单元电路。 一、Introduction This course is an important experiment course in electronic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ies of Circuit Analysis”, this course not only serves for the theory courses, but also aims at helping students have a perceptual cognition o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projects. Students in this course will be able to know about basic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devices, handle simpl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design and build the basic circuit unit. 二、课程目标 引导学生建立工程上的感性认识,增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设计单元电路引导 学生学会应用理论知识,通过预设的问题和实验中遇到的小故障,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培养学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Goals The course will guide the students to have a perceptual cognition o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on ability. Student will be able to apply the electronic theory and thus improve the students’ hands practically by designing the circuit unit. Also, They will have the abil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 by solving the problems and faults in the experiments. These teaching activities will enhance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的性质:《电工电子技术》是高职专科层次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2、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从使用的角度能够掌握电路基础知识,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使用方法,为本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电路中的相关基本概念、电路分析的基本知识及分析方法。具体内容有: 1、熟练掌握电路中的基础概念; 2、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及相关计算; 3、掌握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实际运用; 4、电工仪表的运用; 5、电子电路的原理及分析方法。 三、教学条件 1、理论教学在教室进行; 2、实践教学在电工实验室进行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五、教法说明 本课程要实现教、学、做相结合,采用电路实例和理论教学相结合,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和出发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精讲多练,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的操作能力。让学生针对上课使用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加强学习效果。注重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本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和测验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课后作业提交和课堂提问三个部分,平时考核着重于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通过平时作业和课堂提问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本课程采用闭卷形式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电工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电路分析方法相关知识的考核,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七、教材与参考书 1、教材:《电工电子技术》林平勇髙嵩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2、主要参考书: (1)《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操作》齐向东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2)《计算机应用基础》管会生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3)《计算机应用基础》彭宣戈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

《乒乓球》课程教学大纲

《乒乓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本课程是一门重点讲授乒乓球运动教学训练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培养专项教学、训练、竞赛组织及裁判能力的课程。 (二)编写依据:依据休闲体育、学前教育、舞蹈表演、网络与新传媒、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计划,结合专业特点及其实际需要而编写的。 (三)目的任务: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法纪观念、树立公德意识;讲文明懂礼貌、团结互助、勤学苦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乒乓球教学方法,重点加强教学训练能力、示范讲解能力、编写教学文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之能胜任各类学校乒乓球教学训练工作和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3.通过乒乓球技术的教学训练,在已有的个人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高并形成较鲜明的个人主体打法,掌握该主体打法的主要战术并初步形成其战术风格,基本达到乒乓球二级运动员水平。 4.培养学生从事乒乓球教学、训练、临场裁判和组织竞赛的基本工作能力,达到国家乒乓球二级裁判员水平。 (四)学时与学分:本课程理论4学时,实践3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 (五)适用对象:休闲体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表演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 (六)课程编码:KY1802D33、KY1803D24、KY1804D05、KY1810D26、KY1812D29 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一)总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二)理论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三)技术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一)理论课 第一章乒乓球教学 第一节乒乓球的教学训练原则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负责人 开课系部机电工程系 教研室电气自动化 二0一四年四月一日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A Course Design on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类专业 先修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设计周数:1周 学分:1分 二、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之后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设计性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和增强学生对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分析与应用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电子工程素质和科学实验能力非常重要,是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成长的必由之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应达到以下目的: (1)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将其熟练应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学会查寻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及制作调试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要求学生根据技术指标进行理论设计,并制作调试完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对本次课程设计,原则上指导老师只给出大致的设计要求,在设计思路上不框定和约束同学们的思维,所以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并力求设计方案凝练可行、思路独特、效果良好。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以《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电阻、电容、电感元件、无源滤波电路、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及

基本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信号发生器、直流电源、门电路及触发器、小规模集成电路SSI、中规模集成电路MSI为基础,两人一组分工协作、独立设计具有可靠性高及功能明确的实际应用价值的电子电路,最后编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设计内容可参考设计题目,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己拟定。 参考题目如下: 1.数字电子钟逻辑电路设计:设计一个多功能数字钟,要求能准确计时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的时间,能校正时间;(如准点报时、定时闹钟等)2.智力竞赛抢答器逻辑电路设计:设计一个可供四组参赛的数字式竞赛抢答器,每组设置一个抢答按钮,要求具有第一抢答信号的鉴别和锁存功能,具有计分及计时功能,设置犯规报警电路。(电路具有鉴别和锁存功能,用数码管显示第一抢答组别且该组别对应指示灯亮,电路的自锁功能,使其余抢答开关不起作用;有主持人开关、有复位功能;增加部分扩展功能(如抢答计时及加分、减分电路等) 3.交通信号灯控制器逻辑电路设计:满足绿灯30秒,黄灯5秒,红灯35秒的时序。采用两位数码显示器显示南北方向时间。 4.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设计:转向侧的3灯应按全灭、1灯亮、2灯亮、3灯亮得顺序动作,周期性明亮与暗,一周约需一秒;当紧急闪烁起作用时,六个尾灯大约以1Hz的频率一致地闪烁着亮与暗;制动时,若转弯开关未合上(或错误地将两个开关均合上的情况)所有六个尾灯均连续燃亮。 5.数字温度计逻辑电路设计:设计一个可以测量温度范围0-800C的数字式温度计,精度± 10C。 6.多路防盗报警电路设计:采用多路输入、同一报警输出方式实现,输入端带延时触发功能,具有显示报警地点功能。 7.电梯控制电路设计:设计一个简易4层电梯控制电路,能记忆电梯内、外的所有请求信号,并按照电梯运行规则按顺序响应,每个信号保留至执行后消失。 8.倒计时计时器的设计:最长记时时间为999秒,有三位数码管显示记数状态。 9.洗衣机控制电路设计: 设计一个洗衣机控制器,具有如下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