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新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ppt·精·选)

合集下载

【推荐】浅谈“黄色新闻”现象及其影响-可编辑

【推荐】浅谈“黄色新闻”现象及其影响-可编辑

浅谈“黄色新闻”现象及其影响说起“黄色新闻”,人们通常将其与下流、淫秽、情色新闻等同起来,大多数人对之嗤之以鼻。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黄色新闻,是指以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

达到耸人听闻,进而扩大报纸销量的目的的新闻报道。

黄色新闻只是一种新闻报道的方式而已。

如今,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众多纸媒体中,符合上述定义的“黄色新闻”不在少数。

不错,我们现在也在逐渐进入一个黄色新闻的时代。

一、“黄色新闻”的由来“黄色新闻”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是源于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的办报人约瑟夫·普利策和威廉·伦道夫·赫斯特之间的竞争。

1887年,仅24岁的赫斯特当上了《旧金山考察家报》的主编。

为了办出成绩,赫斯特挑选了许多才华横溢的编辑及明星记者为他效力,在技术方面他亲自安排版面,试验排版样式、安排标题形式、采用了醒目的铅字体,创造了一种后来为许多报纸所效仿的程式。

1888年,技术能手乔治·潘科斯特的加入为《旧金山考察家报》带来了新的印刷技术,这促使《旧金山考察家报》的发行量第一年就增加了一倍,达到3万份,被赫斯特称为是“日报之王”,到了1893 年其发行量就达到了72000份。

年轻的赫斯特取得这样的成绩后就决定要开始向普利策称霸的纽约市进军。

由普利策经营的《纽约世界报》在1887年时销量就达到了25万份,他以“生动的方式报道重大的新闻,以满足变化中的社会需求,并以煽情主义的新闻内容和版面来适应另一种趋势”,而普利策清楚地认识到他潜在读者群的移民特点,深知“他的读者既希望得到快乐,又希望报纸起到有效的和进步的领导作用”,因此他把握住了受众关注的事情,以至于《纽约世界报》取得了成功。

《世界报》1889年便开始出版定期的连环画组,也是美国最早着色的报纸,正是由于1893年彩色印刷机的配备使得这种报纸连环画的出版成为可能。

1895年最成功的漫画家理查德·F·奥特考尔特在《世界报》上连载了名为《霍根小巷》的漫画,这部漫画主要描写的是廉租公寓的生活,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孩,最早他的衣服是蓝色的,由于彩色印刷机的使用,《世界报》的印刷工人给这个小孩穿上了黄色的衣服,到处游荡,后来奥特考尔特又在连环画中给这个漫画的主人公加上了对白,使大家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故事内容,在纽约当时非常流行,这也就使得这部连环画成为了经典的“黄孩子”。

“黄色新闻”产生原因分析

“黄色新闻”产生原因分析

19 世纪 9 0





















































































黄 色 新 闻 的意 义 由美 国著 名 的 史 学 家埃 默 里 父 子 编著 的 《 国 新 闻 美 大 众 传 播 媒介解 释 史 》 对 黄 色新 闻 做 了 这 样 的 表 史 上 述 黄 色 新 闻是 种 没 有 灵 魂 的 新式新 闻思 潮 黄 色新 闻记 者 在 标 榜 关 心 人 民 的 同 时 却用 骇 人 听 闻 华 而 不 实 刺 激 人 心 和 满 不 在 乎 的 那 种 新 闻 阻 塞 普 通 人 所 依 赖 的 新 闻渠 道 把 人 生 重 大 的 问 题 变成 了 廉 价 的 闹 剧 把 新 闻 变 成 了 最 适 合 报 童 大 声 叫卖 的 东 西 最 糟 糕 的 是 黄 色 新 闻 不 仅 起 不 到 有 ④ 效 的 领 导 作 用 反 而 为 罪 恶 性和 暴 力开 拓 黄 色 新 闻 不 是 在 普 利 策 黄 孩 子 时 期 第 次 出现 的 在 1 6 2 0 年 1 8 3 3 年 1 9 世 纪 9 0 年 代 报界 为 了 挖 掘 直 被 新 闻界 所 忽 视 的 新 的 读 者 群 而 掀 起 了 煽 情 主 义 的 浪潮⑤ 虽 然 它 们 产 生 的 时 间 以 及 发 展 的 成 熟 度 不 同 但 它们 共 同 的 特 点 就 是 为 了 吸 引 更 多 的读 者 以 此 达 到 增 加 销量 最 终 获 得 广 告 商 的 投 资 利 润 为 了 增 加 受 众 办 报 人 采 取 了 降低 价 格 内 容 高度 煽情 的 手 法 以 此 达 到 增 加读 者 的 目 的 而 在 黄 色新 闻 盛 行 的 时 候 约 有 三 分 之 二 的 报纸 都 是 黄 色报纸 三 黄 色 新 闻 产 生 的原 因 任何 新 事 物 的产 生 都 是 有 原 因 的 而 这 种原 因 并 不 是 独 立 存 在 的 都 要 将 其 置 于 当 时 的 社 会 背 景 中进 行 分 析 而 黄 色 新 闻 也 是 样 它 的 产 生 不 是 空 穴 来风 它 也 是 受 当 时 社 会 环 境 中诸 多 因 素 的 影 响 而 促 生 的 1 美 国 工 业 经 济 的发 展 十 九 世 纪 后 半 期 的 美 国 由 于 受 到 第 二 次 工 业 革命 的 影 响 生 产 方式 进 入 了 机 械 化 生 产 的 过 程 但 由 于 财 富 分 配 的 不 平 等 导 致 当 时 社 会 出现 了 个 追 逐 物质 利 益 的 种 种 现 象 再 加 上 当 时 政 治 的 动 荡 工 会 的 兴 起 及 要 求经 济 和 社 会 改革使 得 这 种 现 象 的恶 化 发展 美 国 是 个 资 源 富饶 的 国 家 不 仅 领 土 辽 阔 天 然 资 源 煤 铁等矿 藏 以及 石 油 木材 黄金 的蕴 藏量 也 相 当充 足 而 当 时 西 部 的 农 业 地 带 尚 未开 发 这 些 优 越 的 条 件 给 创 业 者 提 供 了 大 量 的 投 资和 投 机 的 资 本 但 当 利 润 分 配 不 平 等 时 抗 议 的声 音 出现 了 丰 富 的 自然 资 源 以 及 工 业 革 命 带 来 的 新 技 术 和 新 机 器 促 使 着 美 国 国 民经 济 实现 了 转 型 很 快 工 业 和 金 融 巨 头 通 过 各 种 手 段 掌 握 了 自然 资 源 并 控 制 了 基 本 发 明 创 造 的 专 利权 在 这 样 的 条件 下 垄 断 产 生 了 经 济 的 发 展 和 大 企 业 的 增 加 使 得 广 告 收入 增 多 而 广 告 对 报 纸 发 行 量 的 要 求就 是 希 望 将 广 告 置 于 发 行 量 大 的 报 纸 上 所 以 报 纸 不 得 不 采 用 切 可 能 的 方法 扩 大 自 己 的发 行 量 而 煽 情主 义 的做 法 就 是 在挖 掘 潜在 受众 以此 达 到广告 上 的 投 资利 润 在 新 的 经 济 局 面 下 外 国 移 民 的 涌 入 带来 的 新技 术 和 劳 动 力等 条件 促 使 美 国 从 第 次 世 界 大 战 后 代 替 欧 洲 掌 握 了 世 界 经 济 霸 权 而 纽 约 也 成 为 了 世 界 新 的金 融 中 心

解读“黄色新闻”在中国新闻界的发展

解读“黄色新闻”在中国新闻界的发展

解读“黄色新闻”在中国新闻界的发展○富全英(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摘 要] “黄色新闻”是美国新闻界在19世纪末出现的一股新闻思潮,虽然存在的时间较短,但却对整个20世纪的世界新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观点对目前“黄色新闻”在我国新闻界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解读。

[关键词] 美国新闻; 黄色新闻; 中国新闻; 发展阶段[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7-0070-02 最近几年,在我国新闻的报道中“黄色新闻”随处可见,我们无论是打开报纸、杂志还是上网看新闻,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字的标题,或是大幅的新闻图片。

这种现象说明我国的新闻发展趋势正在走向类似于美国19世纪末的“黄色新闻”时期。

面对眼前的这种“黄色”形势,一些人对新闻行业的发展产生担忧,害怕我们的新闻从业人员会像当年的普利策或赫斯特一样为了商业利益而专门刊登一些骇人听闻、虚假的消息,犯罪、凶杀、色情的新闻,以及大幅血腥暴力的图片。

面对以上的担心,笔者认为有些人过于杞人忧天,没有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此类问题。

与之相反,笔者则认为“黄色新闻”的发展表明我国社会的一种进步,甚至可以说是自由民主的进步。

一、“黄色新闻”的起源“黄色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是19世纪末美国新闻界出现的一股新闻思潮。

它是大众化报纸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迎合社会底层读者的情趣,专门刊登犯罪、凶杀、色情、小说连载等刺激性、消遣性的新闻和漫画,并以极度夸张及捏造之势来渲染新闻事件已达到耸人听闻、扩大销售量的一种新闻样式。

[1]其中最典型的是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创办的《纽约新闻报》与约瑟夫·普利策创办的《纽约世界报》。

到1900年,美国的“黄色新闻”浪潮达到顶峰。

据统计,当时美国三分之一的都市报刊都是黄色报纸。

[2]“黄色新闻”并不是指我们国家通常所指的“色情”新闻,它是1895年,威廉·赫斯特收购《纽约新闻报》后与普利策的《纽约世界报》展开竞争。

黄色新闻的历史与现状

黄色新闻的历史与现状

黄色新闻:从开始到现在提到黄色新闻,首先映在我们脑海里的是19世纪末的那场著名的《世界报》与《纽约新闻报》的竞争。

这场跨世纪的竞争,将以煽情主义为基础的黄色新闻的发展推上了顶峰。

各界对于黄色新闻,众口不一,褒贬参半,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黄色新闻在世界新闻史上留下了不可抹去的浓厚一笔,虽然他们从不是新闻写作的主流,但却从未退出过历史舞台。

溯源篇:煽情主义走向极端美国新闻史学家莫特认为:“黄色新闻和煽情主义新闻并非同义语,黄色新闻是建立在煽情主义基础之上的,注重犯罪、丑闻、离婚、性的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的报道。

”尽管黄色新闻以煽情主义为基础而有所发展,但是两者在对新闻的处理手法、表现方式上有各自的特色,以下将结合一些实例来对黄色新闻和煽情主义两种不同的报道特色。

煽情主义最早出现在美国第一份廉价报刊《太阳报》,最初的煽情主义新闻以故事性和戏剧性来写作,主要报道能够带给读者震惊和新奇感的新闻。

普利特和他的《世界报》接过了煽情主义的旗帜并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

如何带给读者震惊和新奇感?普利特将其演化为“一种绘声绘色揭露丑闻或渲染色情或描写犯罪细节以刺激感官的报道手法”,《世界报》的头版经常充斥着这样的标题:“暴风雨过后死人无数”、“一个母亲的可怕罪行”、“是新娘但不是妻子”等等,极富煽动性。

煽情主义很重要的一个表现手法是报道的故事性和戏剧性,《世界报》在这方面也是典型的代表。

当时一个法国作家写过《八十天环游地球》的作品,出版后畅销不衰,普利策便利用读者的兴趣,派该报一个女记者内莉·布莱搞一次真正的八十天环游之旅,并一路发出可与小说相媲美的报道,以引起大众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

报纸上每天都刊登内莉每天发回来的报道,并专门开设一个猜谜比赛专栏,谁能猜到内莉到达某地的时间,即可获奖。

前方布莱争分夺秒的赶路,后方读者争先恐后的猜谜,《世界报》的销量一时猛增。

内莉的这次环球旅行及其报道,是《世界报》以耸动刺激的东西招徕读者的突出事例,是纯属市场化、商业化媒体制造新闻的典型案例。

中外新闻传播史第五章第一节黄色新闻浪潮的兴衰

中外新闻传播史第五章第一节黄色新闻浪潮的兴衰

外国新闻传播史
27
3、日本的黄色报刊
(1)早期的黄色报刊 黑岩泪香的《万朝报》:眼中无王侯,手中有斧钺 简单、痛快、明了揭丑报道:名人蓄妾连载50期; 秋山定辅的《二六新报》:妓女自由罢工、揭露烟 草大王
外国新闻传播史
28
(2)现代的黄色报纸 非主流地位的黄色报纸 《邮便报知新闻》,早期大报的沦落
3、高质量的社论版,鼓吹社 但是近年来,还没有人像
会改革;
普利策那样广泛使用。他
4、大量使用插画,连环画; 5、大篇幅、低报价;
的成功引起了模仿。人们 认为这在新闻事业是一种 灾难的趋向,使普利策的
6、重视报纸的推销。
建设性工作显得白费了。”
—引自《美国新闻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
13
普利策的遗产
普利策奖金的设置
外国新闻传播史
德《 夫纽 人约 被每 电日 刑新 处闻 死》 的关 报于 道斯

22
三、其他国家的黄色新闻
1、英国的黄色新闻 2、俄国的黄色新闻 3、日本的黄色新闻 4、中国的黄色新闻 5、如何评价黄色新闻
外国新闻传播史
23
1、英国的黄色新闻
北岩勋爵的《每日镜报》 (DAILY Mirror)
创刊于1903年。典型的黄色 报纸。
1924年,麦克法登创办。 赫斯特集团的血统,
极端耸人听闻和夸张
创办于1924年。
煽动性大标题
第一人称写作的消息
外国新闻传播史
21
关于斯奈德夫人被处死的报道
每日写真报的新闻预报 “不要错过看明天的《每日
写真报》。惊心动魄,刺 穿人心!揭开露丝·斯奈德 夫人在人世最后的想法, 使人看后脉搏加快。请想 一想,就在她被带到烙干 烧焦的电刑刑具之前,一 个女人最后的想法,她在 最后时刻说的话。明天 《每日写真报》的独家新 闻”

中外新闻传播史(王昆)第五章 资产阶级报业的黄色化与垄断化

中外新闻传播史(王昆)第五章 资产阶级报业的黄色化与垄断化

3、高质量的社论版,鼓吹社 但是近年来,还没有人像
会改革;
普利策那样广泛使用。他
4、大量使用插画,连环画; 5、大篇幅、低报价;
的成功引起了模仿。人们 认为这在新闻事业是一种 灾难的趋向,使普利策的
6、重视报纸的推销。
建设性工作显得白费了。”
—引自《美国新闻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
13
普利策的遗产
普利策奖金的设置
50万美金,奖励优秀历史、音乐、文学, 新闻作品;
赞助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建立
重视报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250万美元,资助设立哥大新闻学院
外国新闻传播史
14
2、赫斯特——黄色新闻的集大成者
威廉·伦道夫·赫斯特
(William Randolph Hearst,1863-1951)
外国新闻传播史
29
4、中国的黄色新闻
1、民国时期的黄色报刊 2、香港地区的不雅出版物 3、当代中国新闻领域的低俗之风
外国新闻传播史
30
(1)民国时期的黄色报刊
十里洋场的上海 《晶报》,原《神州日报》的副刊 《新世界报》 《福尔摩斯》 《金刚钻》 波及面小,附属地位
外国新闻传播史
31
(2)香港地区的不雅出版物
为了维持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垄断资本需要加强 对经济,进而对思想、文化等领域的控制。
报纸是近代社会最基本的舆论工具,垄断资本必 须通过控制报纸来控制舆论,以稳固自己的权力 基础。
垄断的政治经济现实,要求建立规模巨大、数量 极少,并能在根本意义上保证宣传与政治步调一 直的垄断报业。
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
6
黄色新闻的特点
1、煽动性大标题、红色或黑色的特大字号, 充满刺激

第八章 黄色新闻的泛滥

第八章 黄色新闻的泛滥

一、黄色新闻的由来
有一天一个小孩放学回家,哭着对爷爷说,同学笑他的 黄皮肤。在美国黄色代表胆小,骂人是懦夫,「You‘re Yellow!」爷爷说,「在中国,没有颜色比黄色更神气的 了,黄帝是中国最早的古帝王,黄袍是天子之服,黄山是 风景奇美,世罕其比的大山。农人靠黄牛耕田,黄豆用来 制豆油、豆腐、酱油。中国第二大河叫做黄河,金子叫做 黄金。黄酒是美酒,黄教是西藏喇嘛的一派,黄门是官宦 的别称,黄海是中国的大海,黄鱼是美味的鱼,黄花是一 种菊花的名称,黄莺是会唱歌的鸟。道家人称人的脑顶为 黄宫,黄道日比喻好日子。所以如果再骂你是黄种人,你 要说你骄傲是黄种人,你是炎黄子孙,引以为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特 殊的历史环境
战时紧张的神经需要 松弛,积蓄的能量需 要释放
爵士乐流行,醉生梦 死,相伴随的是爵士 新闻--庸俗小报的 发展
《纽约每日新闻》
帕特森上尉1919年6月26 日创刊.
北岩勋爵《每日镜报》的 影响
定位:文化水平低的下层 读者和外来移民
小型报纸,大幅图片,流 行特稿,举办美女比赛, 渲染暴力色情
人计-殖民者拷打-最美的女
人-二十年徒刑-最恶劣的监
狱-一年足以致命-呼吁救助
-向教皇西班牙皇帝申诉-营
救-营救成功-联合广场欢迎
会-与麦金莱总统握手
延续数月,发行增长数十万份
续上
与雷明顿的来往电文
雷明顿自哈瓦那:“这里 很平静,不会有战争,想 回去。” 赫斯特:“雷明顿,留在 那里,你提供图片,我制 造战争。”
2、 黄色新闻的特征
1、煽动性大标题、红色或黑色的特大字号, 充满刺激
2、使用种种欺骗手段,策划或制造新闻事件 3、诉诸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情感和对弱者

第八章 黄色新闻的泛滥

第八章 黄色新闻的泛滥

叙利亚难民(2016)
叙利亚难民(2016)
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1)
美国越战(1973)
赫斯特的报业生涯
赫斯特
美国报业主,著名报业大亨,黄色报纸的集大 成者。1887年接办其父的《旧金山考察报》; 1895年购进《纽约日报》后,增加插图、彩色 专刊和大字标题,并以耸人听闻的手法,大量 刊登犯罪、灾祸、丑闻等报道,因而被称为黄 色新闻大王;1925年建立赫斯特报团;1927年 他在17个城市拥有25家日报,总发行量520万 份,17家星期日报,总发行量673.5万份,还 有24家杂志;并拥有国际新闻社、12家广播电 台以及2家电影公司。
黄色新闻的定义
以极度夸张以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 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 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以达到耸 人听闻进而扩大销量之目的的新闻 报道。以黄色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报 纸称为黄色报纸。
黄色新闻的由来
1.黄色新闻出现于1897年 2.《纽约世界报》星期日专刊中的“黄衣少年” 3.《纽约世界报》与《纽约新闻报》的竞争
赫斯特的办报方针 1.第一个获得新闻,不惜任何代价,不断以 喧嚣刺激读者 2.攻击不正当的财富,向穷人许愿 3.重视犯罪新闻、灾祸新闻、丑闻的报道, 并应用大量的新闻图片
案例:缅因号的新闻报道
一.纽约新闻报在刊登“公使信件”的头版大标题:
有史以来对美国最大的侮辱
刊登缅因号事件的其他标题: 1.缅因号战舰被敌人秘密武器拦腰炸断 2.炸毁缅因号是敌人所为 3.全国战争狂热,干涉义不容辞刻不容缓
普利策的报业生涯
约瑟夫· 普利策
美国报刊的编辑、出版者。美国大众报刊的标
志性人物,普利策奖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 的创办人。1911年去逝后,遗嘱中规定: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