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辨析题集锦
马哲辨析题

辨析题1、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2、唯物主义者是可知论者,唯心主义者是不可知论者。
3、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是一元论和二元论。
4、世界统一于存在。
5、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在任何范围内都具有绝对的意义。
6、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7、建筑楼房,先有设计图纸,然后才能盖起楼房,所以,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是意识决定物质。
8、“观念的东西不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
”9、唯物主义是一元论,唯心主义是二元论。
10、“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11、割下来的手以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
12、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13、新事物就是新产生的事物。
14、差异就是矛盾。
15、辩证矛盾就是思维的前后不一致。
16、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
17、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18、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9、“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
”20、“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2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2、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23、“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4、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25、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因此社会规律是按照人的意志发展的。
26、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27、“政府终归是少数人的政府,不管这些少数人使用一个人的名义,还是使用许多人的名义。
”28、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是指它与社会存在相互独立,并行不悖。
29、国家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30、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因此社会规律是按照人的意志发展的。
31、时势造英雄。
32、任何个人在历史上都起作用。
3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因而,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直接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整理

辨析题题库: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所以哲学也人人都有。
错误。
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自发地形成这样或那样的世界观,但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2、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错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基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基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区分。
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贝克莱)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坚持可知论,而另一部分唯心主义者(如休谟)则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坚持不可知论。
3、世界统一于存在。
错误。
这是一个折衷主义的观点。
因为在这里,存在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物质的话,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如果存在是指精神的话,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与它的物质性。
4、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
错误。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与具体实物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把物质归结为看的见摸得着的东西,混淆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如,生产方式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5、大脑分泌思想,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错误。
意识不是人脑自生的。
65页最后一段“人脑是意识的器官。
主观映像。
”6、新生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错误。
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不能以出现的先后作为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
7、正确的意识其根源是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
错误。
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正确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反映,错误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8、唯物主义都倡导能动的反映论。
错误。
264页4-7行9、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错误。
就具体认识过程而言,人们的认识能力收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可能穷尽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但按其本性及其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来说,人类思维是至上的,完全能够认识无限着的客观世界。
(290页)在特定实践活动中,可用于实现目的中介或者手段都是有限的。
哲学辨析题 答案

4.世界统一于存在。
【参考答案】错误。这是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折中主义观点。物质和精神都是存在,但精神根源于物质,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这一命题抹杀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掩盖了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存在只是世界统一性的前提,但世界的统一性不在于它的存在,而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一命题也是同语反复,没有揭示出不同存在的共同本质
【参考答案】正确。这是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特征问题上的一个正确论断。意识固然从非生命的机械、物理、化学反应、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和动物的感觉及动物心理长期演化而来,但它和其他物质反映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感觉不同于动物的感觉心理活动,它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人的感知能力在个别方面不如某些动物,但在整体水平上却是任何动物不能相比的。更重要的是人的意识的本质是抽象思维,能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趋势,提出改造世界的目的和蓝图,并通过实践创造世界,这是动物所没有的。如果认为动物甚至一切非生命物质都具有意识,那会犯“物活论”的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实际上任何哲学都可以说是世界观或者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表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按题中所说,就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般哲学的本质区别。
3.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1.哲学就是世界观。
【参考答案】错误。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哲学家自觉地从理论上概括和论证了的世界观,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自发形成的缺乏理论论证的朴素世界观是有严格区别的。所以,哲学并非简单的自发形成的一种世界观,而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整理题目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及其与其他哲学流派的比较分析。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以唯物史观为核心,融合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基础。
辩证法认为世界各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事物都是处于不断运动发展之中的,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外矛盾的斗争而推动的。
辩证法还强调全面性和多样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和全面的研究。
2.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物质世界的基础,历史是物质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3.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而不同的生产方式导致了不同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结构。
因此,阶级斗争将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与其他哲学流派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以下特点:1. 与传统唯心主义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相反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2. 与庸俗唯物主义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问题,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阶级斗争的观点。
3. 与形而上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整体和过程的研究,不仅关注事物的静态特点,更关注事物的动态变化。
题目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及其作用分析。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基本原则,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它强调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外矛盾的斗争而推动的。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事物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认为事物是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统一体,相互关系复杂,发展也是多方面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指导,使得历史唯物主义能够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科学的解释和分析。
哲学常识辨析题集锦

哲学常识辨析题集锦一、辩证唯物论(一)人与自然的关系1、背景:人类面对大自然,不甘于等待自然的恩赐,总想以自己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劳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需求,因此,有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等发明。
辨题:人类认识自然就是为了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答案:(1)人类认识自然的目的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正如材料中所说,人类总是想以自己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劳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需要。
(2)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思考着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尽力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即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
(3)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也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4)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片面的。
(二)影响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因素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都有理。
答案:(1)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虽然结论不同,但又都是正确的。
因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有道理的。
(2)人的认识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
由于人们的利益立足点、阶级立场、世界观等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会不同,因此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
(3)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
因此,主观符合客观就有理,主、客观相背离就无理,不能说大家都有理。
总之,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事物,从主观因素上讲,关键在于能否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4)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片面的。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3、只要从实际出发,就能使主观符合客观。
答案:(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客观实际是多方面的,往往是许多事实的总和。
如果从个别事实出发,从某一方面的事实出发,就不能使主观符合客观。
(3)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如果不能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也不能使主观符合客观。
哲学常识辨析题集锦

哲学常识辨析题集锦一、辩证唯物论(一)人与自然的关系1、背景:人类面对大自然,不甘于等待自然的恩赐,总想以自己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劳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需求,因此,有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等发明。
辨题:人类认识自然就是为了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答案:(1)人类认识自然的目的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正如材料中所说,人类总是想以自己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劳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需要。
(2)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思考着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尽力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即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
(3)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也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4)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片面的。
(二)影响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因素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都有理。
答案:(1)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虽然结论不同,但又都是正确的。
因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有道理的。
(2)人的认识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
由于人们的利益立足点、阶级立场、世界观等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会不同,因此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
(3)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
因此,主观符合客观就有理,主、客观相背离就无理,不能说大家都有理。
总之,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事物,从主观因素上讲,关键在于能否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4)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片面的。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3、只要从实际出发,就能使主观符合客观。
答案:(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客观实际是多方面的,往往是许多事实的总和。
如果从个别事实出发,从某一方面的事实出发,就不能使主观符合客观。
(3)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如果不能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也不能使主观符合客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整理

辨析题题库:1.哲学是关于世界不雅的学问,世界不雅人人都有,所以哲学也人人都有.错误.世界不雅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意见.人们在日常生涯中总会自发地形成如许或那样的世界不雅,但只有体系化理论化的世界不雅才是哲学.2.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成知论.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基于哲学根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区分,可知论和不成知论是基于哲学根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区分.唯物主义者和完整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贝克莱)确定思维与消失的同一性,保持可知论,而另一部分唯心主义者(如休谟)则否定思维和消失的同一性,保持不成知论.3.世界同一于消失.错误.这是一个调和主义的不雅点.因为在这里,消失是不明白的,假如消失是物资的话,这是唯物主义的不雅点,假如消失是指精力的话,这是唯心主义的不雅点.世界的真正同一性在与它的物资性.4.物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不雅消失.错误.物资是标记客不雅其实的哲学范畴,它与具体什物的关系是共性与共性的关系.把物资归结为看的见摸得着的器械,混杂了共性与共性的关系.如,临盆方法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5.大脑排泄思惟,就像肝脏排泄胆汁一样.错误.意识不是人脑自生的.65页最后一段“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主不雅映像.”6.新闹事物就是新消失的事物.错误.新消失的事物不必定是新事物.新事物是指相符客不雅纪律,具有壮大性命力和弘远前程的事物.不克不及以消失的先后作为区分新旧事物的尺度.7.准确的意识其根源是客不雅事物,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脑筋主不雅自生的.错误.意识是客不雅世界在人脑中的主不雅映像.准确的思惟是对客不雅事物的错误反应,错误的思惟是对客不雅事物的曲解的.虚幻的反应.8.唯物主义都建议能动的反应论.错误.264页4-7行9.人类的熟悉和实践是有限的.错误.就具体熟悉进程而言,人们的熟悉才能收到主客不雅前提的制约,不成能穷尽对客不雅事物的熟悉.但按其赋性及其无穷成长的可能性来说,人类思维是至上的,完整可以或许熟悉无穷着的客不雅世界.(290页)在特定实践活动中,可用于实现目标中介或者手腕都是有限的.但同时,人是有意识的消失物,对实践既定目标超出是永无只尽头的.(81页)10.既然实践是熟悉的独一路源,那就没有须要倡导卖力念书,接收间接经验.错误的.确定实践是熟悉的起源,其实不排挤接收间接经验的须要性.熟悉起源于实践是就人类熟悉总体而言的.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熟悉主体,其绝大部分常识起源于间接经验,任何人都不须要也不成能事事直接经验.在你为间接经验,在他人则是直接经验.所以,人类的一切熟悉都是来自于实践的,但接收直接经验的同时,不排挤接收间接经验.11.有效即真谛.(不做请求)错误.这是适用主义的真谛不雅.适用主义以为真谛是不雅念和行动对人有效的后果,以为概念.思惟.理论是不过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目标而设计的对象,这实际上是一种主不雅真谛论.(P286)12.人平易近群众是汗青的剧中人,汗青人物是汗青的剧作者.错误.人平易近群众是汗青的创造者.人平易近群众作为创造汗青的决议力气,既是汗青的“剧中人”,又成为汗青的“剧作者”.汗青人物对汗青成长有深入影响,但其感化的施展受到社会成长客不雅纪律的制约,植根于人平易近群众的实践活动.离开人平易近群众,汗青人物将一事无成.13.是否承认社会汗青的纪律性,是唯物史不雅与唯心史不雅的根本对峙.错误.二者的根本对峙不在于是否承认社会汗青的纪律性,而是表示在对社会汗青关根本问题的不合答复上.唯物史不雅以为社会消失决议社会心识;而唯心史不雅则以为社会心识决议社会消失.二者的其他对峙和不合都是由这一根本对峙派生和成长而来的.14.经济基本是社会的最终决议力气.错误.经济基本决议上层建筑,但经济基本其实不是社会成长的最终决议力气.经济基本是在临盆力基本上形成和成长的,是被临盆力决议的.临盆力才是社会成长的最终决议力气,它决议了经济基本并经由过程经济基本决议着全体社会生涯.15.经济落伍的国度在哲学上仍可以或许吹奏第一小提琴.准确.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心识相对自力性道理的准确论断.社会心识同经济成长程度具有不服衡性,经济成长程度较高的国度,其社会心识其实不必定属于时期前列,经济成长程度其实不高的国度,其社会心识不必定滞后,有的还超出临盆成长程度较高的国度. 16.一言兴邦.一言丧邦.错误.胡适的这句话是豪杰史不雅的不雅点,属于主不雅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它从社会心识决议社会消失的不雅点动身,单方面夸张少数汗青人物的意志和思惟在社会成长中的感化.17.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须要基本和前提.错误.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须要前提.小我只有获得自我须要的须要的知足,才干成为价值的创造者,为他人和社会进行创造和奉献.同时,自我价值经由过程人的社会价值来实现和表示,经由过程对社会的进献显示本身的人生意义.18.物资文明是社会文明成长的根本标记.(本题不做请求)准确.物资文明指人类改革天然界的物资成果的总和,是社会临盆力成长状态的实际表示.临盆力是社会成长的重要标记,是实现社会成长各类目标的前提前提,是社会成长的分散表现,是社会成长的客不雅标记,是社会成长进步的重要标记.物资文明作为精力文明.政治文明的基本,是社会文明成长的根本标记.19.临盆力成长是社会成长的独一尺度错误.198页第三段.是重要尺度但不是独一尺度.准确看待和处理各类尺度之间的关系.不克不及仅看临盆力程度的高下,更要看临盆关系对于临盆力的顺应程度.20.社会心识都属于思惟上层建筑错误.思惟上层建筑又叫意识形态.P244页倒数第二段.如天然科学.逻辑学. 说话学等不属于思惟上层建筑.21.科学技巧成为划分社会形态的重要标记.错误.这是技巧决议论的不雅点.它的错误不在于确定科学技巧在社会成长中的动力感化,而在于把这种感化绝对化,不睬解只有临盆关系才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根本标记,并组成了社会形态的实际基本.(第188页)22.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错误.否定是新旧事物接洽的环节,辩证否定的本质就是“抛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评又继续,既战胜其消极身分有保持其积极身分.23.真谛的内容是客不雅的,情势是主不雅的.答.准确.真谛是标记主不雅与客不雅相相符的哲学范畴.作为真谛的反应对象,客不雅事物及其纪律是不以人的主不雅意识为转移的.作为人脑对客不雅对象进行不雅念上的加工的产品,真谛须要经由过程感到.知觉.表象.概念.断定.推理等主不雅情势表达出来. 24.熟悉是反应和创造的同一.准确.人的熟悉是以实践为基本的创造性的反应活动.反应与创造不成朋分,反应内涵地包含创造,创造消失于反应之中.辩证唯物主义熟悉论把熟悉的反应特征与创造特征同一路来,是一种能动的反应论.(265页)25.人们不克不及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准确.人类的汗青的成长(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客不雅的因果性和必定性,它为主体选择供给了汗青成长的多种可能性以及实现每一种可能的多种情势.人们的主体选择不是自由和随便的,只能在由汗青必定性决议的必定规模内进行.或者人类汗青是人自发创造活动的进程和成果.当临盆关系不顺应临盆力成长的请求时,人们势必在客不雅可能性的基本上变动陈旧的社会形态,树立顺应临盆力成长请求的新的社会形态.但是,正如人们不克不及自由选择必定的社会临盆力,人们也不克不及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26.一切汗青都是当代史.错误.(书P160页倒数第三行起)27.唯物主义都以为社会消失决议社会心识.错误.社会消失决议社会心识是唯物史不雅的根本不雅点.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天然不雅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汗青范畴,就陷入了唯心主义,以为是社会心识决议社会消失.28.感到到了的器械,我们不克不及连忙懂得它,只有懂得了的器械才干更深入地感到它.准确.感性熟悉经由过程感到器官获得的对事物表示现象和外部接洽的熟悉,具有形象性但缺少深入性.只有把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才干战胜感性熟悉的局限性,更清楚地感到这个对象各方面的特色和变更.29.上层建筑合适本身的经济基本也不必定对社会成长起促进感化.准确.对于某一社会而言,该社会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本本质上老是相顺应的,上层建筑可否促进社会成长不单单取决于它是否顺应本身的经济基本,而取决于它所办事的经济基本的性质.当这一经济基本合适于临盆力成长的请求时,与这一经济基本相顺应的上层建筑就能促进社会成长,反之,就阻碍社会进步.30.人不克不及一次踏进同一条河道.(不做请求)错误.物资是绝对活动和相对静止的同一体.假如说人一次都不克不及踏进同一条河,就是否定了物资的相对静止性.这句话是对赫拉克利特不雅点的画蛇添足,是狡辩论.31.时光是“人成长的空间”.准确.自由时光的若干直接决议着人的成长空间的大小.人的成长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人的各类活动在时光上所占的比重.经由过程进步劳动临盆率,缩短须要劳动时光,增长自由时光,扩展了小我的社会成长空间,供给了小我自由成长的舞台.32.文化和文明是一回事.错误.(248第二段4-7行)。
马哲辨析题

辨析题答案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所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而不是哲学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形成的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有被称为哲学的两个对子。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二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
对第一个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第二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事物是又动又不动。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相对静止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动中有静;所以,纯粹的运动和纯粹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
5、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这种说法否定了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性,夸大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凭“胆”、凭主观臆想去搞生产,其结果只能使生产遭到破坏,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6、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向前发展,这时就必须变革社会的生产力以适应生产关系的向前发展。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只能变革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7、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答:此说法是对的。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当阶级矛盾尖锐对抗和冲突时,统治者阶级就会运用国家这个暴力机关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此说法是对的。
因为: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的实体要素中去,从而极大的改变生产力的面貌;并且,科学技术还可以渗透到管理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方案(一).系统布线(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2)信号传输线路保护材料技术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并应采用穿金属管、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
检测方法:目测(3)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保护材料技术要求:消防控制、通讯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宜采用金属管或径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
当采用明敷时,应采用用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电缆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竖井或吊顶内有防火保护措施的封闭式线槽内。
检测方法:目测(4)管路加固措施及管路连接处理技术要求:a.管路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或采用焊接等其它加固措施。
b.在吊顶内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宜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
c.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1。
0---1。
5米设吊点或支点,在线槽接头处、接线盒0。
2米处、线槽变向或转角处应设吊点或支点,。
d.线槽吊杆直径≥6 mm。
e.敷设于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路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检测器具:0-3米钢卷尺,游标卡尺检测方法:按技术要求检查管路连接情况,用钢卷尺测量线槽长度,用游标卡尺测吊杆直径。
(5)布线要求技术要求:a.管路长度大于45米无弯曲时、大于30米有1个弯曲时、大于20米有2个弯曲时、大于12米有3个弯曲时,应加装接线盒便于接线。
b.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应分管、分槽设置、穿孔机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宜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
c.导线接头应在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
检测器具:0-50米卷尺(6)传输线路及导线截面积技术要求:a.火灾探测器的传输线路应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极为红色,-极为兰色。
其它导线同一工程中相同线别的绝缘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b.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宜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和铜芯电缆,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
c.管敷绝缘导线截面积≥1。
00 mm2;槽敷绝缘导线截面积≥0。
75mm2;多芯电缆截面积≥0。
50 mm2;并且均采用多芯线。
检测器具:0-25mm千分尺。
检测方法:用千分尺测量单根导线直径d(mm),其截面积用下面公式计算:S=n∏d2/4(mm2) (公式4-1)式中: n-导线系数,S导线截面积(7)接地线路及接地电阻技术要求:a.消防控制室火灾报警系统应设专用接地干线,并设专用接地板.b.联合接地时,专用接干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其截面≥25 mm2;由消防控制室接地端子板引至消防设备的接地mm2。
4其截面积≥,线应采用铜芯绝缘软线c.专用接地设置的接地电阻值应<4Ω,联合接地时的接地电阻值应<1Ω。
检测器具:0-25mm千分尺,接地电阻测量仪。
检测方法:d.按SDJ8-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执行或查验施工测试记录。
e.用千分尺测量单根导线直径,其截面积用公式4-1计算。
(8)绝缘电阻技术要求:系统每个回路对地绝缘电阻和导线电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ΜΩ。
检测器具:兆欧表。
检测方法:断开探测器与控制器的连接,使被测回路与控制器脱离,将探测器所有接点相互短接,在该短接处和穿线金属管(或接地线)间,用550V兆欧表,持续60秒测量绝缘子电阻,记录测量进电阻的最小值。
(二)火灾探测器各类火灾探测器必须有经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1. 验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
2.外观质量要求技术要求:探测器自身应牢固、完好,无破损、碎裂。
检测方法:目测3.安装要求:(1)设置部位: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维修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地下铁道设计规范》等规范要求设置。
注: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建筑,应在适当部位增设手动报警装置。
检测方法:目测(2)普通点型火灾探测器安装要求技术要求:①常规情况下,探测器应吸顶安装;装设在通透性吊性吊顶的场所,探测应在通透性吊顶的上方吸顶安装。
.②探测器周围0。
5米内不应有遮挡物。
③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
5米。
④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
5米。
⑤探测器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
5米。
⑥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应安装一只探测器。
⑦在宽度小于3米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米;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米。
控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⑧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度。
⑨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不应超出下表所规定的范围。
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半径4-1表.火灾地面房间高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探测积S度h房顶坡度θ器的(m2(m)θ≤1515゜θ>30゜゜种类) <θ≤30゜A(mRA(mRA(mR2)(m2)(m2)())m)8.0807.2 6.7 80≤感烟S8h≤12 800 测9.98.0806.7100120S>80612h6605.8807.21009.04.94.43030h8305.506.33.68S>30h2030404.9⑩探测器底座安装应牢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正常监视状态下探测器不应发出故障和火灾,米的余量0.15.报警信号.检测器具:0-30m钢卷尺、0-50m卷尺、线坠、支撑杆、万通角度尺等。
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各距离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3)其它类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技术要求:a.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光束轴线至顶棚的垂直距离宜为0。
3-1。
0米,距地高度不宜超过20m。
b.相邻两组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4m。
探测器至侧墙水平距离不应大于7m,且不应小于0.5m。
探测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100m。
c.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在电缆桥架或支架上设置时,宜采用接触式布置;在各种皮带输送装置上设置时,宜设置在装置的过热点附近。
设置在顶棚下方的空气管式线型差温探测器,至顶棚d.的距离宜为0。
1m。
相邻管路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5m;至墙壁的距离宜为1-1.5m。
检测器具:0-30m钢卷尺、0-50m卷尺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卷尺测量各距离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4)探测器的确认灯技术要求:a.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b.火灾探测器报警后,应启动探测器确认灯。
(5)报警功能技术要求:当被监视区域发生火情,探测器到达其响应阀值勤时,探测器应输出火警信号,且探测器地址或编码应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显示相一致。
同时启动探测器的报警确认灯。
当探测器连续短路或与底座脱离时,应输出故障信号。
检测器具:便携式火灾探测试验器.检测方法:人为设置故障后,用试验器向火灾探测器施加响应因素,观察并记录探测器报警情况。
(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必须使用经国家有关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并允许在北京地区销售的产品。
1.安装要求技术要求:(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应牢固,不得倾斜。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有显著的标志,安装在墙上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1.3-1.5m。
(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内接线余量不应小于0.1m.(4)每个防火分区内至少应设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区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m,并应安装在公共场所的出入口便于人员操作的位置。
检测器具:0-3m卷尺、0-50m卷尺检测方法:目测、手感牢固程度,并记录标志设置情况,用卷尺测量手动火灾报警按钮距地(楼)面高度和间距及接线余量等。
2.手报功能:技术要求:操作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能输出火灾报警信号,且地址或编码应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显示器一致,同时报警按钮应有明显可见指示,直到启动部位复原,报警按钮应恢复原状态。
检测方法:手动操作报警按钮,使其处于报警状态,观察报警情况。
(四)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必须有经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
1.火灾报警控制器或集中报警控制器安装要求技术要求:(1)报警控制器安装应平稳、牢固,不得倾斜。
(2)报警控制器单列布置时,其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5m,2m.不就小于,双列布置时.(3)报警控制器如一侧靠墙安装,另一侧与墙距离不就小于1m.(4)需从后面检修的报警控制器,其后面板与墙距离不应小于1m.(5)报警控制器的底面宜高出安装地面0.1-0.2m.(6)壁挂式报警控制器的安装高度应便于人员观察及操作.检测器具:0-3m1钢卷尺检测方法:目测、手感,用钢卷尺测量各距离。
2.区域报警控制器、层显示器、复示屏的安装要求技术要求:(1)区域报警控制器、层显示器、复示屏的安装应牢固、平稳、不得倾斜。
如安装在轻质墙上,应采取加固措施,(2)区域报警控制器、层显示器、复示屏如安装在墙上,其底面距地(楼)面的高度宜为1.3-1.5m.(3)如安装在靠近门的轴的侧面,与墙距离不应小于0.5m.(4)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当用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警(5).戒多个楼层时,应在每个楼层的楼梯口或消防电梯前室等明显部位,设置识别着火楼层的灯光显示装置.检测器具:0-3m钢卷尺检测方法:目测、手感,用钢卷尺测量各距离。
3.柜内布线技术要求:配线清晰、整齐美观,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端子板不应受外界机械应力。
检测方法:目测,手感。
4.导线编号技术要求: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褪色。
检测方法:目测5.接线端子的接线根数技术要求: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子,其接线不得超过两根。
检测方法:目测导线的绑扎6.技术要求:导线应绑扎成束。
检测方法:目测7.接线余量技术要求: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0.2m的接线余量。
检测方法:目测、手感。
8.进线管的封堵技术要求:导线引入线穿线后,应在进线管处进行封堵。
检测方法:目测、手感。
9.报警控制器的接地技术要求:控制器应有牢固的保护接地,并且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要严格区分开。
检测方法:目测,检查控制器是否有牢固可靠的接地。
10.控制器接地标志技术要求:控制器的接地,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检测方法:目测。
11.电源技术要求:(1)火灾报警系统的供电电源应是消防专用电源,并有明显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