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各系统介绍

弱电各系统介绍
弱电各系统介绍

一、综合布线的材料计算方法

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

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

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

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3%:表示富余量

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

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

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

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

0.55:备用系数

6:端接容差

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水平线缆面积×3

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

(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

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

+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

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

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A:最近信息点距离;

B:最远信息点距离;

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电子工业出版社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3、C=[0。55(F+N)+6]Xn(m)

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

简单公式:

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平均线长

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

2.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

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

3.(最远距离+最近距离)/2*1.1+层高)*节点数)/305=线缆箱数。

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4.最长的网线和最短网线的平均值X总的点数,然后再加10%的冗余

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

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

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

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3%:表示富余量

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

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

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

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

0.55:备用系数

6:端接容差

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水平线缆面积×3

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

(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

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

+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

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A:最近信息点距离;

B:最远信息点距离;

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

(电子工业出版社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3、C=[0。55(F+N)+6]Xn(m)

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

简单公式:

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平均线长

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

2.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

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

3.(最远距离+最近距离)/2*1.1+层高)*节点数)/305=线缆箱数。

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4.最长的网线和最短网线的平均值X总的点数,然后再加10%的冗余

二、全面详解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要求,包括介绍性能和规格等方面的知识,相信您看完本篇文章会学习到很多知识。

1.总体规划

一般来说,国际信息通信标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修订、完善的。综合布线系统也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新产品的问世,逐步完善而趋向成熟。我们在设计智能化建筑物PDS期间,要提出并研究近期和长远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国际上各综合布线产品都只提出15年质量保证体系,并没有提出多少年投资保证。为了保护建筑物投资者的利益,我们可采取“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水平布线尽量一步到位”。主干线大多数都设臵在建筑物弱电井,更换或扩充比较省事;水平布线是在建筑物的天花板内或管道里,施工费比初始投资的材料费高。如果更换水平布线,要损坏建筑结构,影响整体美观。因此,我们在设计水平布线,尽量选用档次较高的线缆及连接件,缩短布线周期。

2.系统设计

综合布线是智能大厦建设中的一项新兴技术工程项目,它不完全是建筑工程中的“弱电”工程。

智能化建筑是由智能化建筑环境内系统集成中心利用综合布线系统连接和控制“3A”系统组成的。布线系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3A”的功能。(3A即楼宇自动化—Building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通信自

动化—Communication Automation)设计与实现一个合理综合布线系统一般有六个步骤:

获取建筑物平面图;

分析用户需求;

系统结构设计;

布线路由设计;

绘制布线施工图;

编制布线用料清单。

星型拓扑结构布线方式,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可以使任一子系统单独地布线,每一子系统均为一独立的单元组,更改任一子系统时,均不会影响其它子系统。一个完善确定设计的布线走线系统,其目标是,在既定时间以外,允许在有新需求的集成过程中,不必再去进行水平布线,损坏建筑装饰而影响审美。

为了使智能建筑与智能建筑园区的工程设计具体化,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三个设计等级:

1.基本型

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臵标准较低的场合,用铜芯电缆组网。

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配臵:

(1)每个工作区(站)有一个信息插座;

(2)每个工作区(站)的配线电缆为一条4对双绞线,引至楼层配线架;

(3)完全采用夹接式交接硬件;

(4)每个工作区(站)的干线电缆(即楼层配线架至设备间总配线架电线)至少有2对双绞线。

2.增强型

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中等配臵标难的场合,用铜芯电缆组网。

增强型综台布线系统配臵:

(1)每个工作区(站)有两个以上信息插座;

(2)每个工作区(站)的配线电缆均为一条独立的4对双绞线,引至楼层配线架;

(3)采用夹接式(110A系列)或接插式(110P系列)交接硬件;

(4)每个工作区(站)的干线电缆(即楼层配线架至设备问总配线架)至少有3对双

绞线。

3.综合型

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臵标准较高的场合,用光缆和铜芯电缆混合组网。

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登:

(1)在基本型和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上增设光缆系统;

(2)在每个基本型工作区的干线电缆中至少配有2对双绞线;

(3)在每个增强型工作区的干线电缆中至少有3对双绞线。

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所支持的数据系统的传输速率要求,并应选用相应等级的传输缆线和设备。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所支持的语音、数据、图像系统的传输标准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所有设备之间连接端子、塑料绝缘的电缆或、电缆环箍应有色标。不仅各个线对是用颜色识别的,而只线束组也使用同一图表中的色标。这样有利于维护检修。这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之一。

所有基本型、增强型、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都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系统,能随工程的需要转向更高功能的布线系统。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支持语音和数据服务所采用的方式;

②在移动和重新布局时实施线路管理的灵活性。

1.基本型综台布线系统的特点

(1)是一种富有价格竞争力的综合布线方案,能支持所有语音和数据的应用;

(2)应用于语音、语音/数据或高速数据;

(3)便于技术人员管理;

(4)采用气体放电管式过压保护和能够自复的过流保护;

(5)能支持多种计算机系统数据的传输。

2.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不仅具有增强功能.而且还可提供发展余地。它支持语音和数据应用,并可按需要利用端子板进行管理。

(1)每个工作区行二个信息插座,不仅机动灵活,而且功能齐全,

(2)任何—个信息插座都可提供语音和高速数据应用;

(3)按需要可利用端子板进行管理;

(4)是一个能为多个数据设备制造部门环境服务的经济有效的综合布线方案

(5)采用气体放电管式过压保护和能够自复的过流保护。

3.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引入光缆,可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其余特点与基本型或增强型相同。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领:

1.在PDS设计起始阶段,设计人员要作到:

评估用户的通信要求和计算机网络要;

评估用户楼宇控制设备自动化程度;

评估安装设施的实际建筑物或建筑群环境和结构;

确定通信、计算机网络、楼宇控制所使用的传输介质。

2.将初步的系统设汁方案和预算成本通知用户单位。

3. 在收到最后合同批准书后,完成以下的系统配臵、布局蓝图和文档记录: 电缆线路由文档;

光缆分配及管理;

布局和接合细节;

光缆链路,损耗预算;

施工许可证;

订货信。

如同任何一个工程一样,系统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的详细程度将随工程项目复杂程度而异,并与合同条款、可用资源及工期有关。设计文档一定要齐全,以便能检验指定的PDS设计等级是否符合所规定的标准。而且在验收系统符合全部设计要求之前,必须备有这种设计文档。

4.应始终确保已完成合同规定的光缆链路一致性测试,而且光缆链路损耗是可接受的。

介质及连接硬件的性能规格

在结构化布线系统中,布线硬件主要包括:配线架、传输介质、通信插座、插座板、线槽和管道等。

1)介质

主要有双绞线和光纤,在我国主要采用双绞线与光缆混合使用的方法。光纤主要用于高质量信息传输及主干连接,按信号传送方式可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两种,线径为62.5/125微米。在水平连接上主要使用多模光纤,在垂直主干上主要使用单模光纤。

2)接头及插座

在每个工作区至少应有两个信息插座,一个用于语音,一个用于数据。插座的管脚组合为 :1&2、3&6、4&5、7&8。

我国基本上采用北美的结构化布线策略,即使用双绞线十光纤的混合布线方式。双绞线又分为屏蔽线与非屏蔽线两种。

屏蔽系统是为了保证在有干扰环境下系统的传输性能。抗干扰性能包括两个方面,即系统抵御外来电磁干扰的能力和系统本身向外发射电磁干扰的能力,对于后者,欧洲通过了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EMC规范。实现屏蔽的一般方法是在连接硬件外层包上金属屏蔽层以滤除不必要的电磁波。现已有STP及S-STP两种不同结构的屏蔽线供选择。

屏蔽系统的屏蔽层应该接地。在频率低于1MHz时,一点接地即可。当频率高于1MHz时,EMC认为最好在多个位臵接地。通常的做法是在每隔波长十分之一的长度处接地,且接地线的长度应小于波长的十二分之一。如果接地不良(接地电阻过大、拦地电位不均衡等),就会产生电势差,这样,将构成保证屏蔽系统性能的障碍和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屏蔽电缆不能决定系统的整体EMC性能。屏蔽系统的整体性取决于系统中最弱的元器伯。如跳接面板、连接器信息口、设备等。因此,若屏蔽线在安装过程中出现袭缝,则构成子屏蔽系统中最危险的环节。

机房

1、电源容量的选配

主控设备的功率统计如下:

数字硬盘监控记录主机:350W,6台,计2100W

显示器:120W,6台,计720W;

摄像机:平均2W,86只,计172W

监视器:150W,6台,计900W

矩阵主机:180W

以上设备功率总计:4072W。

这里4072W是有用功率,当有用功率转换成VA数时,还需考虑其功率因数COSφ。一般COSφ的取值为0.65~0.7,则系统VA数为

4072÷0.7=5817VA

根据公安部GA/T367-2001文件的要求,系统总的配电容量需为实际用电量的1.5倍,照此计算5817VA*1.5=8726VA

因此,必须配8.8KVA以上的电源才能保证系统的供电,按照UPS的实际规格,我们配置了10KVA的UPS。

2、蓄电池的选配

根据公安部相关标准的要求,视频系统所配电源需保证系统在市电断电后1小时内能够正常运转。我们仍以视频系统的电源为例来计算。

10KVA的电源输出电压标称值为240VDC。故每组至少需配20块12V蓄电池,才能保证其输出电压为240V。下面我们来计算需要的电池容量:10000VAH/(12V*20块)=41.7AH

因此,我们需选择65AH的电池来作为后备电池使用。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20块12V/38AH的电池在市电断电以后可以维持系统运行的时间:

12V*65AH*20块*0.7/4072W≈2.7小时

也就是说市电断电后本系统可以继续运行2个多小时,完全满足标准的要求。值班人员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从容地进行必要的操作,而不致使硬盘中的数量因突然断电而丢失。

光纤跳线[浏览次数:约109次]

光纤跳线用来做从设备到光纤布线链路的跳接线。有较厚的保护层,一般用在光端机和终端盒之间光纤跳线的连接。

尾纤又叫猪尾线,只有一端有连接头,而另一端是一根光缆纤芯的断头,通过熔接与其他光缆纤芯相连,常出现在光纤终端盒内,用于连接光缆与光纤收发器(之间还用到耦合器、跳线等)。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是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也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

目录

?测试光纤跳线的方法

?光纤跳线特点

?光纤跳分类

测试光纤跳线的方法

?由于应用和用户对带宽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和光纤链路对满足高带宽方面的巨大优势,光纤的使用越来越多。无论是布线施工人员,还是网络维护人员,都有必要掌握光纤链路测试的技能。

2004年2月颁布的TIA/ TSB-140测试标准,旨在说明正确的光纤测试步骤。

该标准建议了两级测试,分别为:

Tier 1(一级),使用光缆损耗测试设备(OLTS)来测试光缆的损耗和长度,并依靠OLTS或者可视故障定位仪(VFL)验证极性;

Tier 2(二级),包括一级的测试参数,还包括对已安装的光缆链路的OTDR追踪。

根据TSB-140标准,对于一条光纤链路来说,一级测试主要包括两个参数:长度和损耗。事实上,早在标准ANSI/TIA/EIA-526-14A 和ANSI/TIA/EIA-526-7中,已经分别对多模和单模光纤链路的损耗测试,定义了三种测试方法(长度的测量,取决于仪表是否支持,如果仪表支持,在测试损耗的同时,长度同时也会测量)。为了方便,我们分别称为:方法A、方法B和方法C。TSB-140就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而来,与此兼容。

那么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怎么操作,应该在什么场合下使用呢?这正是本文要阐述的问题。另外,光纤链路的测试,不同于双绞线链路的测试,又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或者有什么原则可以遵循呢?这也是本文想与读者分享的内容。

o如何测试光纤链路损耗

光纤链路损耗的测试,包含两大步骤:一是设置参考值(此时不接被测链路),二是实际测试(此时接被测链路)。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标准中定义的三种测试损耗的方法(以双向测试为例)。

o测试方法A

方法A设置参考值时,采用两条光纤跳线和一个连接器(考虑一个方向,如下图上半部分)。设置参考值后,将被测链路接进来(如下图下半部分),进行测试。

我们不难发现,每个方向的测试结果中包括光纤和一端的连接器的损耗。因此,方法A 是用来测试这种光缆链路:光纤链路一端有连接器,另一端没有。

o测试方法B

方法B设置参考值时,只使用了一条光纤跳线(考虑一个方向,如下图上半部分)。

设置参考值后,将被测链路接进来(如下图下半部分),进行测试。

这种方法的测试结果中,包括光纤链路和两端连接的损耗。因此,方法B是用来测试这种光缆链路:链路两端都有连接器,其连接器的损耗是整个损耗的重要部分。这就是室内光缆的常见例子。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从技术角度讲,测试结果它还包括了额外的光纤跳线(3-4)的损耗,但是其长度较短,损耗可以忽略不计。对室内光缆网络,这种方法提供了精确的光缆链路测试,因为它包括了光缆本身以及电缆两端的连接器。

o测试方法C

方法C设置参考值时,使用三条光纤和两个连接器(单方向,见下图上半部分),其中两个连接器之间的光纤为长度小于1M的光纤跳线(通常为30M),测试时,用被测光纤链路将连接器之间的光纤跳线替换(如下图下半部分)。

因此,方法C的测试结果,仅包含光纤的损耗,不包含两端连接器的损耗,而短光纤跳线引入的误差很小,可忽略不计。

这种方法,由于两端都不包含连接器的损耗,所以更适合于电信运营商的光纤链路的测试,因为电信的光纤链路通常距离比较长,光纤链路的损耗主要是光纤本身的损耗。

而对于室内的应用,通常链路两端都会连接器,所以不建议采用这种方法。当然,对于两端没有连接器的光纤链路来说,此方法是适用的。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被测链路两端的连接头不一样,只要在设置参考值时,选用合适的连接器和相应的转接跳线即可。

o测试方法的局限性和改进

标准中虽然规定了建议了三种测试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有一个大前提,即:被测光纤的接头或连接器和仪表提供的接口必须要一致。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以方法B为例,当使用方法B 时,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

当参考值设置完后,进行实际测试时,需要将测试仪一端的连接光缆断开。千万要记住的是:千万不要断开光源输出端。输出端一旦断开,原来设置的参考值就失效了,必须重新设置基准,否则会严重影响测试的结果。不幸的是,人们往往忽视这一点。

即使我们知道要从测试仪测试(输入)端断开连接电缆,仍然要非常小心,尽量避免接头处受到污染或检测器受到损坏。

为了测试发送和接收同在一起的双工SFP连接器,从输入端断开的同时,源(输出)端也不得不断开,因而违反了第一条原则。

使用方法B时,要求你的测试仪连接器必须和被测光缆的连接器相同。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我们介绍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它是方法B的改进。改进后,它不仅提供了同样的测试结果而且保证了和测试标准的一致性,同时克服了以上4点不足。

o改进的测试方法B

方法B的简单改进使得我们能够保持原来的精度(每次测量都包括光缆以及两端的接头,同时又避免了上述的缺陷。改进后的方法B,在设置参考时使用两条连接光缆和一个连接适配器,与方法A类似,然而,测试时的连接方式与方法A不同。

以测试两端都是MT-RJ连接器的一对光纤为例(仪表提供的接口为SC)。设置基准时,如下图所示。使用了一个双工MT-RJ连接器和四根SC——MT-RJ的短跳线。

测试时,断开连接器的一端,接入被测光纤,同时引入了额外的一对短测试跳线(MT-RJ——MT-RJ,通常30cm或更短),如下图所示。

容易看出,这样测试的结果和方法B测得的结果一样,测试结果包括光缆和两端连接器的损耗(MT-RJ——MT-RJ短测试跳线的损耗忽略不计)。

o与测试方法B的一致性

改进的方法B和原来的方法B相比,有以下几点好处,并且保持了测试结果的一致性:

改进的方法B所得到的损耗测量结果和ANSI/TIA/EIA-526-14A中的方法B是一致的。根据方法B,可以正确地测量链路的损耗,测试时的链路比设置基准时的链路多出两个适配器。使用这种方法测量的损耗是链路中光缆以及链路两端连接器的损耗之和。

改进方法B,让我们可以方便测试不同接口类型的链路,而不受仪表本身接口的限制。而且改进的方法B,使得不需要在测试仪器接口处断开光纤,从而减少了由于重复插拔所导致的污染误差和对测试仪器的光接口的磨损。解决了测试带有SFP双工连接器的光纤链路的复杂问题。

o测试方法变通

事实上,实际的被测链路千差万别。上面介绍的测试方法,在有些情况下,就没法进行了。比如:要测试一条两端连接器类型不同的链路(如:一端带LC 连接器,另一端为MT-RJ连接器),就无法实现了。这时怎么办呢,其实只要稍做变通就可以了。

现在以测试一对“一端是LC 连接器,另一端为MT-RJ连接器”的光纤链路为例(仪表提供的接口为SC),加以说明。

这种链路用以上的方法都无法直接测试。于是我们要将这种链路稍加变通,让它变成可以用上述方法测试的链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两端分别加上短跳线,从而变成方法C适用的链路。这里,我们在一端加上LC——SC的跳线,另一端加上MT-RJ——SC 的跳线,变通之后,问题就变成测试一对SC——SC的链路,显然可以用方法C来测试。

于是,设置参考值时,其连接方式如下图上半部分,这是典型的方法C设置基准的方式。而测试时,只要将变通后的链路当成一个整体,按照方法C的步骤将被测链路接入进来即可。

注意到,测试结果中,除了原来的被测链路之外,还包括了两端增加的短跳线的损耗,由于短跳线的损耗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其实,通过这种变通的方法,我们可以解决绝大多数光纤链路,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思路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增加短跳线来转化成方法C的测试问题。

细心的读者难免会问,为什么要两端都加跳线呢,只在一端加跳线行不行。回答是肯定的。比如,我们可以LC连接器一端,增加LC——MT-RJ跳线,因而就变成测试这样一条链路:一端是MT-RJ连接器,另一端是MT-RJ接头。显然我们可以用方法A 来测试。测试结果和原来的链路有一根短跳线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归纳起来,不论对于什么类型的链路,我们都可以通过增加跳线的方式,将其转化成方法A或方法C来进行测试。至于增加什么样的跳线,有一个原则要注意,那就是:增加短跳线后,两端的接头或连接器要一致,而且尽可能在一端加跳线,而不是两端都加。

另外,要特别提醒的是,只能增加跳线,而不能增加连接器来转化问题,因为连接器引入的损耗太大,不能忽略不计。

o测试方法的选择

光纤链路的测试方法我们介绍了好几种,步骤都是一样的,即先设置参考值,再测试。不同的方法,要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设置参考值,并且确保设置参考值后,能方便地将被测链路加进来,测试出准确的损耗。为了便于选择,本人编制了下表,供参考。

总而言之,当我们要测试一条光纤链路时,要考虑的三个因素是:

10. 两端连接器的个数

11. 连接类型是否相同

12. 连接类型是否与仪表的接口匹配。

根据这个三个因素,参照上表,即可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o注意事项

相对于双绞线的测试,光纤链路的测试更为复杂一些。除了要熟悉上述的测试方法外,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对于不同的光纤链路,单模或多模,相应地,要选用单模或多模仪表。测试时,所选择的光源和波长,最好要与实际使用中的光源和波长一致,否则测试结果就会失去参考价值。

设置好参考值后,千万注意不要在仪表光源的输出口断开,一旦断开,要求重要设置基准,否则测试结果可能不准确,甚至出现负值。

光源需要预热十分钟左右才能稳定,设置参考值要在光源稳定后才能进行。如果环境变化较大,如:从室内到室外,温度变化大,要重要设置参考值。

光纤端接面要保持清洁,尤其是与仪表接口连接时,最好先清洁一下。有条件的用户,可以配备光纤端接面检测仪和清洁工具,确保端接面的清洁。

光纤跳线特点

? 1.插入损耗低

2.重复性好

3.回波损耗大

4.互插性能好

5.温度稳定性好

光纤跳线应用:

1.光纤通信系统

2.光纤接入网

3.光纤数据传输

4.光纤CATV

5.局域网(LAN)

6.测试设备

7.光纤跳线生产加工的必备设备-光纤研磨机

"电“可加工各种标准光纤连接器:fc/upc、sc/upc、st/upc、lc/upc、

”话“mu/upc、fc/apc、sc/apc、mt-rj、e2000等

“1” 1 >研磨速度数字显示控制,可随时调整研磨速度(15~200rpm)

“3” 2>高精度的机械配合,独立的自转和公转复合运动,保证研磨

“5” 品质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3”3>产品防水性能强化,结构专业设计,保证了设备使用安全、可靠

“7” 4>自动记录研磨次数和研磨时间设定

“ 8” 5>以水作研磨,人性化的小桥流水设置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7“ 6>加压、卸载及更换夹具、研磨片方便快捷

“7” 7>加工质量稳定,返修率低

”0“ 8>生产效率高(可数台并列组成生产线)

“2” 9>耗材节省,研磨成本低”0“

光纤跳分类

?光纤跳线按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常见的硅基光纤的单模、多模跳线,还有其它如以塑胶等为传输媒介的光纤跳线;按连接头结构形式可分为:FC跳线、SC跳线、ST跳线、LC跳线、MTRJ跳线、MPO跳线、MU跳线、SMA跳线、FDDI跳线、E2000跳线、DIN4跳线、D4跳线等等各种形式。

比较常见的光纤跳线也可以分为FC-FC、FC-SC、FC-LC、FC-ST、SC-SC、SC-ST 等。

单模光纤(Single-mode Fiber):一般光纤跳线用黄色表示,接头和保护套为蓝色;传输距离较长。

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一般光纤跳线用橙色表示,也有的用灰色表示,接头和保护套用米色或者黑色;传输距离较短。

弱电工程项目规章制度(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弱电工程项目规章制度(新版)

弱电工程项目规章制度(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为了评价设计是否满足工程要求,工程方案设计完毕,由业主、及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形成文件,由评审小组组长负责编写评审结论,其它成员在此文件上签字。 *协调会议通知制度 凡是与系统工程有关的,由业主、监理两方或两方以上参加的协调会议,必须就有关协调情况及最终答复形成会议纪要以备查,会议纪要送达业主及相关人员。 *合同与资料管理制度 凡是与系统工程项目有关的合同文件和资料,由行政助理负责收集、整理、归档、管理,借阅必须经过授权和登记。 *质量分析会制度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当发生重大问题时,可临时召开质量分析会,进行工程质量,进度等,情况检查,并做好记录,会后及时地把会议纪要分发给有关人员。

企业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方案书

XX公司企业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 目录 一、防盗报警系统5 1.1概述5 1.2结构5 1.3系统方案设计及功能:6 1.3.1系统设计说明:6 132系统功能说明:6 1.4警卫中心报警巡更软件说明8 1.4.1功能特点:8 1.4.2 VISTA-120 主机说明9 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13 2.1. 系统结构13

2.2. 系统方案13 2.2.1结构化布线系统方案13

三、计算机网络系统18 3.1、网络系统建设目标18 3.1.1局域网部分18 3.1.2广域网部分20 3.2、局域网关键技术分析21 3.2.1企业网络建设和主干网络技术3.3、网络方案设计23 3.3.1局域网方案设计23 3.3.2广域网方案设计25 3.4、推荐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3. 4.1 Cisco Catalyst 4000 系列26 3.4.2 Cisco2924XL 交换机29 3.4.3 Cisco 3600 系列29 3.5 XX 公司INTERNET 网站34 3.5.1网站实际需求34 3.5.2网站运行环境34 3.5.3网站架构35 3.6、中央机房项目38 3.6.1机房工程综述38 3.6.2、机房总体设计39 3.6.3供配电系统40 21 26

3.6.4、UPS不间断电源系统43

365、机房空调系统47 366、气体消防系统50 367、机房防雷系51 368、机房天花吊顶52 369、墙体饰面54 3610、机房接地系统54 3.6.11、机房装修简述56 3612、门禁管制系统58 四、电视/电话会议系统59 4.1、会议电视系统组网方案建议59 4.1.1、方案设计:选用DDN专线59 4.1.2方案说明60 五、办公自动化系统62 5.1、总体说明62 5.1.1主导设计思想62 5.1.2设计总体目标62 5.1.3 XX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特点62 5.1.4内部网络软件运行环境64 5.1.5应用开发(群体)系统64 5.2、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说明66 5.2.1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66 5.2.2各模块功能介绍67

弱电系统集成基础知识

系统集成基础 定义: 将不同的系统,根据应用需要,有机地组合成一个一体化的、功能更加强大的新型系统的过程和方法。系统集成是在系统工程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根据用户需求, 优选各种技术和产品,将各个分离的子系统连接成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和有效的整体,并使之能彼此协调工作,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性能最优。 二、分类:系统集成包括设备系统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综合布线楼宇自控 (1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电话交换机机房工程 公共广播 设备系统集成2)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 (硬件集成或弱 集成系统)门禁系统楼宇对讲监控系统防盗报警 (3)安防系统集成一"通 停车管理消防系统多媒体显示系统远程会议系统 1、设备系统集成,也可称为硬件系统集成、在大多数场合简称系统集成,或称为弱电系统集成,以区分于机电设备安装类的强电集成。它指以搭建组织机构内的信息化管理支持平台为目的,利用综合布线技术、楼宇自控技术、通信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将相关设备、软件进行集成设计、安装调试、界面定制开发和应用支持。 (1)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指以搭建建筑主体内的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为目的,利用综合布线技术、楼宇自控技术、通信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将相关设备、软件进行集成设计、安装调试、界面定制开发和应用支持(2)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指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

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系统集成应采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系统集成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连和互操作性问题,它是一个多厂商、多协议和面向各种应用的体系结构。这需要解决各类设备、子系统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与子系统、建筑环境、施工配合、组织管理和人员配备相关的一切面向集成的问题。 (3)安防系统集成:指以搭建组织机构内的安全防范管理平台为目的,利用综合布线技术、通信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将相关设备、软件进行集成设计、安装调试、界面定制开发和应用支持。 2、应用系统集成,以系统的高度为客户需求提供应用的系统模式,以及实现该系统模式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和运作方案,即为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的系统解决方案。应用系统集成已经深入到用户具体业务和应用层面,在大多数场合,应用系统集成又称为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集成。应用系统集成可以说是系统集成的高级阶段,独立的应用软件供应商将成为核心。 三、系统集成的特点: 1、系统集成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2、系统集成不是选择最好的产品的简单行为,而是要选择最适合用户的需求和投资规模的产品和技术。 3、系统集成不是简单的设备供货,它体现更多的是设计、调试与开发的技术和能力。 4、系统集成包含技术、管理和商务等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技术是系统集成工作的核心,管理和商务活动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可靠保障。 5、性能性价比的高低是评价一个系统集成项目设计是否合理和实施是否成功的

弱电系统综合

一、如何设计弱电工程综合管路系统 弱电系统综合管路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今天就简单的学习一下。 系统概述 弱电系统是现代建筑物内的综合系统工程。它与大楼内所有建筑物的机电设备如变配电、空调、照明等设施有密切关系。这些弱电系统有楼宇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 一卡通系统、卫星有线电视及视频点播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LED及触摸屏查询系统、多功能会议系统、机房、电源、防雷接地系统、背景音乐及广播系统等。 综合管路的工程设计,其内容包括与整个弱电系统相关的弱电预埋管、预留孔洞、弱 电竖井、桥架、管路及系统的电源供应、接地、避雷、屏蔽和机房。综合管路的设计和施 工还牵涉到和其它管道(如暖通、给排水和强电)的关系,以及建筑功能的综合配管或调整,桥架敷设预埋等。 本方案的弱电管路系统中除消防系统以外的所有弱电系统线路使用同一路桥架,弱电 系统管路的桥架应做如下考虑: A、消防系统桥架单独敷设,其自成单独系统,与其它系统互不干扰。 B、综合布线系统传输大量数据信号,因此需要较强的抗干扰性,同时综合布线系统 中采用六类布线,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线缆量较大,也宜单独成一系统。以往大量工程 实践证明中,单独设置综合布线系统的弱电桥架是适宜的。 C、其它几个子系统的弱电信号在统筹规划下,可合用一套桥架,以方便维护和管理,也便于使弱电系统的电源线与信号线隔离。 考虑以上几方面的综合因素,方便维护和管理,主要考虑了综合布线一套桥架,监控 和其它系统共用一套桥架,除了这两套桥架以外,需要设置单独一套桥架,所以共用了三套桥架。

弱电管路垂直系统设计 在弱电管井内安装三条桥架:一条为400*200的槽式桥架供综合布线系统线缆穿行;另一条为300*150用于监控和其它一些系统的线缆穿行;另外100*50的一条桥架供党政 专网语音点用。桥架每米设置一个帮扎扣环,以固定垂直光纤、大对数电缆、楼层至管理 间的六类双绞线及其他弱电线路。其中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在主楼和副楼每层的弱电间 设置一个200*100*100的分配器箱,作为放大器和分支分配器的安装盒及线路接线箱,分配器箱明装在弱电间内。 垂直桥架安装后,应在弱电井内设置封闭板,平时关闭,检修或增加干线时开放。 水平桥架设计 A.、综合布线系统 因各个显然楼层信息点较多,所以我们在每层的走廊吊顶内安装了水平桥架,桥架的 大小根据每个系统的信息点的数量而不一样,主要还是和垂直部分一样分成三部分来考虑:综合布线除了党政专网外都走200*100的水平桥架,监控部分也走200*100的水平桥架,只设计了一条100*50的桥架。桥架安装应靠近走廊内侧,因走廊吊顶内位置狭小且分布 管线很多,如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及强电都要在吊顶内敷设,桥架至信息点为 DG20~DG25电线管(2根六类线穿DG20,3根六类线穿DG25),电线管在墙内或吊顶内敷设,模块预埋盒为86H50型铁制盒,安装高度底边离地30CM。 B、BA系统 BA系统每个楼层基本上都安装了DDC控制器,DDC之间为RS-485线,所以吊顶 及墙内敷设DG25以下的电线管,DDC安装高度为竖向中心离地1.5M。BA系统和监控 系统共用一套桥架。 C、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的水平管从弱电水平桥架引出,在楼层走廊吊顶内敷设。有线电 视在相应层弱电间设置分配器箱,吊顶内安装接线盒,接线盒应有相应盖板。接线盒为安 装分支分配器或接线使用,从分支器接线盒至每个房间的终端为DG20~25电线管,电线 管在墙内或吊顶内敷设,安装高度为30CM,预埋盒为86H50型铁制盒。 D、其他弱电系统 其他弱电系统因在楼层分布单一,故无需作整体的安排,线缆保护管都采用DG32以下的电线管,在吊顶或墙内暗埋。 弱电间及管理间的设计 因弱电间是弱电系统的汇合处及管理室,故它里面的管路分布及分线箱或控制箱的位 置安排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弱电间安装了一个综合布线标准机柜和电视分配器箱,所有 的弱电系统接线及分线都在里面完成。在弱电井道内敷设一根400*200的桥架,用于连接各楼层的弱电间及水平桥架。弱电间应有接地系统,在弱电间敷设一根40*4的镀锌扁铁作为综合接地。在二层综合布线机房内的信息点均在架空地板下敷设,故桥架敷设方式为地 板下走地槽为主。 施工前的检查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所制定的《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弱电工程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6.1一套完整的弱电工程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一、系统介绍 本项目办公楼综合楼内的综合布线系统担负着整个指挥大楼内的语音设备、数据设备、电子通讯设备和网络交换及其它弱电系统等设备的重任,为本项目办公楼综合楼的语音、数据的应用提供实用的、可靠的、灵活的、可扩展的介质通路,因此必需选择一套高性能、高质量、高可靠的综合布线系统。 结构化布线系统(SCS)是随着语音和数据通信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套布线系统,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等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传输。结构化布线系统描述的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之间的传输网络,其作用能使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的语音、数据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建筑物物业管理及建筑物自动化管理设备等系统之间彼此相连,也能使建筑物内部信息通信设备与外部信息通信网络相连,它是无源系统。 二、系统设计

1、系统组成 根据EIA/TIA568A,ISO/IECIS 118O1及我国的标准。布线系统可划分为六个独立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均可视为各自独立的单元组,一旦需要更改其中任一子系统时,不会影响其他子系统。 六大子系统分别为: 1)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Subsystem) 2)水平布线子系统(HorizontalSubsystem) (配线子系统) 3)垂直主干子系统(RiserSubsystem) 4)设备间子系统 (Equipment Subsystem) 5)管理区子系统 (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电信间子系统) 6)建筑群子系统 (campus Subsystem) (入口处子系统)

工程项目弱电工程师描述职位

弱电工程师岗位工作细则 一、负责公司弱电设备设施年度、月度维护保养、维修计划的制订,提出自己的建议并保证计划按规定的要求和规按时完成。二、拟定弱电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保养的可行性方案,检查执行情况,并对维修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对维护质量进行考核,对不合格项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实施。 三、负责公司弱电工程重大维修任务的组织、实施、解决。 四、负责编制工程技术队伍弱电专业的培训、提高及考核工作。

五、负责弱电工程技术资料、设备说明书、维护和维修记录的收集、整理及存档工作。 六、负责弱电设备设施维护、维修的年度、月度经费预算,控制维修、维护成本;编制设备备品、备件采购计划。 七、对于委托第三方保养项目,代表公司执行合同,联系、督促并协助进行维修、保养工作及年检年审工作。 八、配合安全消防部门做好每半年一次的例行消防演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认真做好记录。九、协助公司领导,负责公司项目弱电工程投标方案编写工作,参与新项目的前期管理;对新项目规划设计及建筑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 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对于违反上述工作要求的,第一次处以罚款100元或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依据《员工手册》相应条款予以处理。 十一、秀水街市场作为我国第一涉外市场,经常性的外交一二级警备接待外国元首和贵宾,具有重大的政治责任,物业部作为市场的一个核心部门对整个秀水大厦设备的运转、设施的完整以及整个大厦的安全防预系统的维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是为顾客创造良好购物环境,提升大厦的美好形象的一个总要部门;因此,物业部各部门员工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心,能面对强大的工作压力,能够高速有效的处理突发事件,遇到问题要保持冷静,疑难问题及时上报总经理,要有对问题的预知性,前瞻性等。本《弱电工程师岗位工作细则》所列各项工作容和要求,如有以下情形的,将分别予以处理: (1)、如违反上述各条款之规定,在一个月达到两次以上的(含两次的),即视为严重违反甲方规章制度;

弱电系统工程

第一章概述 1: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弱电系统工程。 公司位于,建筑面积约平方米,随着信息化技术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公司弱电系统将以建设技术中心、网络中心和数据中心为目标,全面提升信息化的能力。建成后的公司的弱电系统将成为一座集数据采集、分析,科研,学习、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办公管理系统。 2:建设范围及内容 本次弱电系统工程建设的系统包括: u 综合布线系统 u 计算机网络及网络安全系统 u 电话交换机系统 u 机房建设系统 u 视频监控系统 u 一卡通门禁管理系统 3:系统设计标准 u GB/T 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u GB/T50311-2000《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u EIA/TIA-568B《商用建筑线缆标准》; u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u 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设计标准》; u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u 根据建设部颁发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以及相关文件、文明标准化工地的创建要求、办法及其它指导文件。 4:总体设计原则及目标

由于弱电系统工程涉及的子系统较多,系统设计时,将以“实用、可靠、安全、总体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原则进行整个系统的设计,以确保工程在适度投资规模下,既可安全可靠运行,又使系统总体架构先进、合理,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维护性,实现多种类型(数字、语音、图像)信息的融合。建成后的弱电系统将为楼内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稳定、方便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 2.1 系统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统一的信息系统工程,需满足当前和将来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实现语音、数据和图像信息的传输,实现系统灵活性和连贯性,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信息传输的介质,是基本传输通道。 传输介质的选择: n 数据/语音水平线缆---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 n 数据主干---室内、外多模光缆、单模光缆; n 语音主干---室内、外三类大对数通信电缆。 2.2系统范围 本方案中设计范围包括以下几部分: 综合布线系统:共计个网络信息点和个电话信息点。 2.3 系统功能 综合布线系统是信息的传输系统。它将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机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及设备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及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及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连接的管理。 网络设备选型原则及建议 采用主流产品,应避免异构品牌组网 本次布线方案,选用国内知名品牌的FGT公司的布线产品。 FGT品牌的布线产品作为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牌,技术力量先进,产品稳定,布线产品种类齐全,产品具有向下兼容、更新快的特点,保护用户投资。

弱电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

第一章技术方案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为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建立高效可靠的办公管理平台。本技术方案对新办公楼进行整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设计,将其信息化结构、系统、服务、管理进行优化组合,获得高效率的现代化办公大楼,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实用、高效、安全且具有经济效益的工作环境。 二、项目建设目标 本技术方案息化系统建设的目标,就是应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科技,通过信息化服务中心和智能化系统物联网,将业务应用系统与智能化系统进行一体化的系统集成,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交换,提高业务应用的现代化和自动化,增强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通过智能化信息系统为提供在安全、便捷,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可靠性运行的保障和技术支撑。全面实现建设的三大要素即:透彻的感知、广泛的互联互通、深入的智能化。 三、项目建设容 1.信息化系统组成 所建设的信息化系统主要由打印安全管理、视频会议、背景音乐、视频监控、信息发布、业务网络、多媒体会议室、中央控制等子系统组成,并相应配置系统运行所需的服务器、存储等设备。 所采用的诸多新技术应用的信息化设备系统,可实现业务应用与其接口的无缝衔接和信息集成。设计提供各相关通讯接口的技术方案,接口标准,以及被集成信息与数据的格式和容。 2.建筑智能化系统组成 智能化系统是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龙头,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构建以应用需求为核心的信息平台。以集中管理为核心的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以办公、管理、服务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以系统集成,功能集成,网络集成和软件应用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进而实现综合信息集成系统。 1.本次招标共涵盖以下主要子系统 ●打印安全管理子系统; ●视频会议子系统; ●背景音乐子系统;

弱电系统之四 —— 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 1、系统概述 网络系统采用万兆核心网络,配备1台核心交换机。机房核心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至各楼层接入层交换机,再以六类网线连接至各楼层功能室终端。除新闻发布室、评论员室及其它各控制室等处信息点需要千兆接入或光纤端口外,大部分终端为百兆端口,达到千兆主干,百兆到终端的要求。 主干网采用万兆光纤,可以满足未来宽带多媒体应用需求;根据最佳价格/性能比和成熟的网络技术的设计原则,同时要以网络利用率为前提,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接入Internet;并采用有效的、可靠的防火墙技术,使用IP 转换及代理技术,既实现用户对Internet 的访问,又可充分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先进性及可开放性。 电脑网络中心机房设在一层,配置1台40KVA UPS主机给网络中心系统设备和各子配线间网络设备供电,断电延时时间要求满负荷时不低于1小时。 2、系统设计规范 本方案中所指定系统之设计及安装主要适用的规范标准为: 《以太网》IEEE 802.3,10BaseT 《快速以太网》IEEE 802.3u,100BaseTX 《千兆以太网》IEEE 802.3z 《万兆以太网》IEEE 802.3ae 《互连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v4&v6) 《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s (IEEE 802.1Q) 3、系统配置原则 在配置网络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并代表发展方向的技术和设备,以满足东莞网球中心内大规模开展数据、语音、视频等综合业务的需求,并兼顾其他相关的管理需求,保证网络系统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并能使整个系统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和网球中心发展的需要。 (2)安全可靠性

最新弱电系统综合布线讲课讲稿

弱电系统综合布线 一、一般规定 1、配线时,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机房或设备间相线( L )颜色应统一,零线( N )宜用蓝色,保护线( PE )必须用黄绿双色线。过流一般铜芯线为6A/平方,铝芯线为:3A/平 方,计算电源供电线缆的粗细可以此标准计算。 2、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电阻必须大于0.5M Ω 。 3 、所有线路必须全程穿管或走线槽,不便于管或走线槽的部位应给采取适当的 保护措施,并且布线要美观大方、横平坚直、劳固结实。 4、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50%~60% ,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40%~50% 。 5、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用钢管。 6 、暗管直线敷设长度超过 30 米时,中间应加装过线盒。 7、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 15 米,且该段内不得有 S 弯。连 续弯曲超过 2 次时,应加装过线盒。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成,为标准 的转弯半径。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三通四通等。 8、暗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 6~10 倍。光缆一般不得小于管径的10-15 倍并且缆尾必须缠上电胶布。 9、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10、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11、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 300mm ,交*距离不 应小于 100mm 。 12、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牢固,涮锡并用绝缘带包 缠应均匀紧密。 13、暗盒均应该加装螺接以保护线路。 14、光缆的机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小于5-10米,视频电缆到摄像机的预留长度不小于60CM-100CM 二、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1、分体设备、器材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电器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① 电源线:根据国家标准,单个电器支线、开关线用标准 1.5 平方毫米线, 主线用标准 2.5 平方毫米线;空调插座用 4 毫米平方线; ② 背景音乐线:标准 2 × 0.3 平方毫米线 ③ 环绕音响线:标准 100-300 芯无氧铜 ④ 视频线:不低于75-4标准 ⑤ 网络线:超五类 UTP 双绞线 ⑥ 有线电视线: 75欧姆宽带同轴电缆 ⑦防盗及其它控制线:RVV 4×0.5 平方毫米线 2 、设备器材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全。 3 、塑料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各类信息面板必须是阻燃型产品,外观不应有

弱电工程项目实施流程

弱电工程项目实施流程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弱电工程项目实施流程 施工前准备阶段: 1、项目合同副本、最终报价清单、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副本、投标文件副本 2、销售工程量交底、施工范围交底、施工周期有无特殊要求 3、供应商联系方式、单位负责人联系方式 4、施工材料下单到货周期及货物到现场时间节点 5、工程量预算、施工计划编写 6、安排施工队进场时间 7、临时办公地点及仓库堆放货物地点 8、项目开工申请审批 施工阶段: 1、与单位负责人沟通施工计划及施工确认 2、联系好车辆、机具、及材料进场 3、根据图纸清单等进行现场确认施工可行性方案 4、安排施工队有序进场 5、召开工程例会进行施工技术交流及人员分配 6、做好开箱报验、材料报验、设备报验、隐蔽工程报验 7、跟进货物到现场时间节点合同安排施工人员 8、做好施工日志,周报,月报,及施工进度表。 9、设备调试记录、软件调试记录、设备配置记录 10、工程变更和工程增量签证单 11、做好质量监督,安全监督,风险评估

12、设备试运行记录 验收阶段: 1、中标通知书 2、工程项目合同 3、设计方案 4、施工方案 5、项目工程变更及项目增量签证单 6、材料及设备报验、报备,隐蔽工程报验、强电施工安全报验、消防工程报验 (有监理单位) 7、设备及材料合格证、检测报告、说明书、保修卡等文档 8、培训记录 9、设备交接清单、试运行报告、设备配置文档、技术配置文档交底、系统拓扑 图、竣工图纸(强/弱电线路图纸、布局图、安装图纸、管道图纸、消防图纸) 10、设备试运行、消防演练(根据用户需求) 11、验收申请 12、验收意见 13、验收人员登记表 14、设备交接、软件交接、注意事项 15、配合销售审计、回款事宜。

弱电系统工程介绍中英文

页眉内容 Weak Systems Engineering 弱电系统工程 智能建筑中的弱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及控制电压等低电压电能,有交流与直流之分,交流36V以下,直流 24V以下,如24V直流控制电源,或应急照明灯备用电源。第二类是 载有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信息源。一般情况下,弱电系统工程指第二类应用。 There are 2 types of weak systems in in tellige nee buildi ng. One is safety voltage, con trol voltage and other low voltage po wer fixed by the state.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AC and DC. The AC lowers than 36V and the DC lowers than 24V, such as the 24V DC eon trol po wer, or the back- up po wer of emerge nee lights. The other is in formati on source carrying with Ianguage, pictures and data. Under normal circumstanee, the weak systems engin eeri ng refers to the sec ond app licatio n.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软硬件功能的迅速强大,各种弱电系统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使以往的各种分类不再像以前那么清晰。各类工程的相互融合,就是系统集成。 With the rapid devel opment of compu ter tech no logy, the fun cti on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become str on ger tha n before. The p erfect comb in ati on of various weak systems engin eeri ng and computer tech no logy makes its p ast various classificati ons un clear like before. System integration is the mutual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kinds of engineering project. 弱电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建筑智能化工程和电子工程。 The weak system engineering major includes building intelligence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建筑智能化工程:Building Intelligence Engineering: *计算机管理系统工程

智能楼宇之弱电系统综合布线

智能楼宇之弱电系统综合布线 一、一般规定 1、配线时,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机房或设备间相线( L )颜色应统一,零线( N ) 宜用蓝色,保护线( PE )必须用黄绿双色线。过流一般铜芯线为6A/平方,铝芯线为:3A/平 方,计算电源供电线缆的粗细可以此标准计算。 2、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电阻必须大于0.5M Ω 。 3 、所有线路必须全程穿管或走线槽,不便于管或走线槽的部位应给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并且布线要美观大方、横平坚直、劳固结实。 4、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50%~60% ,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40%~50% 。 5、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用钢管。 6 、暗管直线敷设长度超过 30 米时,中间应加装过线盒。 7、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 15 米,且该段内不得有 S 弯。连续弯曲超过 2 次时,应加装过线盒。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成,为标准的转弯半径。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三通四通等。 8、暗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 6~10 倍。光缆一般不得小于管径的10-15且缆尾必须缠上电胶布。 9、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10、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11、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 300mm ,交*距离不应小于 100mm 。 12、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牢固,涮锡并用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13、暗盒均应该加装螺接以保护线路。 14、光缆的机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小于5-10米,视频电缆到摄像机的预留长度不小于60CM-100CM 二、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1、分体设备、器材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电器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① 电源线:根据国家标准,单个电器支线、开关线用标准 1.5 平方毫米线,主线用标准 2.5 平方毫米线;空调插座用 4 毫米平方线; ② 背景音乐线:标准 2 × 0.3 平方毫米线 ③ 环绕音响线:标准 100-300 芯无氧铜

弱电施工方案

弱电工程施工组织方案设计、弱电总包工程管理概述 1.1 弱电总包工程内容设计、供货、工程安装、调试与检测和维护以下弱电系统:. 电话系统 . 电视系统 . 电子周界防越报警子系统 . CCTV 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 . 楼宇可视对讲子系统 . 背景音乐系统 . 三表远传系统 . 综合布线子系统 . 计算机网络子系统 . 停车场管理子系统 . 门禁一卡通系统 1.2 弱电总包工程管理目标 1) 本工程为本公司全国重点工程项目,要确保优质工程,以作为全国样板工程。 2) 实行以合同期为目标的项目法施工,全面履行工程合同,保工期、保质量、保交工。 3) 采取有效可靠的质量保证措施,创工程优良,并达到优质工程评定条件。 4) 建立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组织一流素质的施工队伍,采取先进的施工管理方法和施工技术。 5) 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1.3弱电总包工程管理办法 1) 项目分类计划和进度控制为了实现总包管理目标,本项目将总包工作分类,分析了项目的工作范围,分类归入所需管理的任务中,每个任务设置专门的工程人员。同时对各任务进度情况进行控制,从而可以保证弱电系统的工程进度。 2) 设计控制为满足智能化小区弱电智能系统的要求,系统设计工程师将根据现有系统的开发经验进行设计。在项目不同开发时间内提交文件档案,设计审查将与动态测试、系统设计同时进行,以确保系统性能、接口要求适合合同的要求,以保证如期完成整个系统工程。 3) 工程修改控制项目中的工程修改控制由项目经理提出,工程修改控制将包括工程修改确认、文件档案、审查、复核等。 4) 质量监督管理控制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项目组配备质量监督工程师,按照 ISO 9000 质量管理的目标、步骤、办法完成质量监督管理。二、弱电总分包项目组织及人员介绍 2.1 施工组织总体部署 1) 施工组织总体部署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辅以流水法,网络法施工计划管理,确保 合同的履行。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合同,并且争创工程质量全优,是我司施工组织总体部署优先考虑的目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司将充分发挥弱电系统各专业设备分包公司的技术特长,并将各

弱电系统工程培训资料

弱电系统工程培训资料 1 系统简介 电力应用按照电力输送功率的强弱可以分为强电与弱电两类。建筑及建筑群用电一般指交流220V50Hz及以上的强电。主要向人们提供电力能源,将电能转换为其他能源,例如空调用电,照明用电,动力用电等等。 智能建筑中的弱电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及控制电压等低电压电能,有交流与直流之分,交流36V以下,直流24V以下,如24V直流控制电源,或应急照明灯备用电源。 另一类是载有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信息源,如电话、电视、计算机的信息。人们习惯把弱电方面的技术称之为弱电技术。可见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基本涵义仍然是原来意义上的弱电技术。只不过随着现代弱电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建筑中的弱电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般情况下,弱电系统工程指第二类应用。主要包括:1、电视信号工程,如电视监控系统,有线电视。2、通信工程,如楼宇对讲、电话。3、智能消防工程。4、多媒体与音响工程,如校园多媒体教学、小区的中背景音乐广播,建筑物中的背景音乐。5、综合布线工程,主要用于计算机网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软硬件功能的迅速强大,各种弱电系统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使以往的各种分类不再像以前那么清晰。各类工程的相互融合,就是系统集成。 常见的弱电系统工作电压包括:24VAC、16.5VAC、12VDC,有的时候220VAC 也算弱电系统,比如有的摄像机的工作电压是220VAC,我们就不能把它们归入强电系统。 弱电系统主要针对的是建筑物,包括大厦、小区、园区、机场、码头、铁路、公路等。 常见的弱电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家庭智能化系统及安防系统、背景音乐系统、LED显示系统、等离子拼接屏系统、DLP大屏系统、三表抄送系统、楼宇自控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寻呼对讲及专业对讲系统、弱电管道系统、UPS

弱电系统集成及方案说明

\]弱电系统集成及方案说明一、方案原则本着“科技先导,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服务一流”的方针,以为用户提供优质、快速的服务为原则,从大厦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四个方面出发。将语音、数据、图像、自动控制的信号与工程实施同意规划设计,全面综合考虑,运动各种技术,经济手段,使整个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休闲。博洋国际位于太岳街和兰花路的交汇处,是集购物、办公、娱乐为一体综合性大厦。为满足现代建筑的水准和科学管理的需要,现针对我项目提出一个智能化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二、网络、通信系统建议方案根据我项目实际情况设计,信号覆盖,网络电话系统交由通信公司(联通、电信、移动)来具体设计及施工布线,光纤主线入户即可。我方监督配合通信公司完成。我方提供弱电机房,弱电桥架。待项目完成运营开始后针对通信公司收取机房租金以及桥架使用费用。三、安防监控系统: 1、设计理念 安防监控系统由我方联系弱电公司进行设计以及施工,现阶段安同轴电系统是应用光纤、现阶段防监控早已摆脱模拟系统,安防监控并从摄像到图像显示和记缆或微波在其闭合的环路内传输视频信号,录构成独立完整的系统,能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控对象,可 记录下来。以在恶劣的环境下代替人工进行长时间监视,通过录像机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指利用视频探测技术、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因考虑到消防和监控需有人值守,建议监控室与消防控制而且在消防报警之后能及时观察到楼内情况,

室合并为总控室。2、监控品牌设备市面上常用的口碑比较好的摄像机品牌有:海康,大华,三星, 。天地伟业等,口碑比较好的硬盘录像机品牌有:海康、大华,监控拓扑图3. 四、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待选)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采用一套广播设备实现日常广播和紧急广播两种功能,平时播放背景音乐和日常广播,发生火灾时可根据消防系统提供的信号迅速切换到响应的楼层或区域进行紧急广播,引导人员疏散,而其他楼层继续正常广播。背景音乐消防广播整体设计既可以播放背景音乐,又可以发布日常信息、紧急广播、火灾报警。这套系统既为整个建筑提供良好的娱乐、休闲环境,又为客人提供极佳的休息场所。业务性广播系统1. 办公楼、商业写字楼、学校、医院、铁路客运站、航空港、车站、以满足业务和行政管理为主的银行及工厂等建筑物设置业务性广播, 业务广播要求。火灾事故广播系统2. 主要用于火灾发生时,在消防控制室的消防人员通过火灾事故广播引导人们迅速撤离危险场所。 根据实际情况如写字楼内对背景音乐以及公共广播要求不是特别高 可以将背景音乐与消防喇叭合并,在没有消防警情时可作为背景喇叭使用,当有消防警情时通过切换器自动切换为消防喇叭。 3.公共广播拓扑图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智能化-弱电设计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目录 1、系统概述 (3) 2、设计目标 (3) 2.1、用户需求 (3) 2.2、建设目标 (4) 3、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4) 3.1、设计依据 (4) 3.2、设计原则 (5) 4、需求分析及解决 (5) 5、系统方案设计 (6) 5.1、系统组成 (6) 5.2、系统设计 (7) 1.设备间子系统 (7) 2.水平子系统 (8) 3.垂直干线子系统 (8) 4.建筑群子系统 (8) 5.工作区子系统 (9) 6.管理子系统 (9) 7.设备安装与线路铺设设计 (10) 5.3、系统的结构拓扑图 (11) 5.4、设备选型 (12) 1、设备清单 (12) 2、设备性能参数 (12)

1、系统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是为了顺应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需求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的大楼来说,就如体内的神经,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系统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将现代建筑的三大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为现代建筑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可以说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的大楼的成败,选择一套高品质的综合布线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计算机及通信网络均依赖布线系统作为网络连接的物理基础和信息传输的通道。传统的基于特定的单一应用的专用布线技术因缺乏灵活性和发展性,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网络应用飞速发展的需要。而新一代的结构化结构化布线系统能同时提供用户所需的数据、话音、传真、视像等各种信息服务的线路连接,它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机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及设备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器保护设备和支持硬件。 2、设计目标 2.1、用户需求 系统需建设信息点位**个,其中网络数据点位**个(含内网**个,外网**个),语音点位**个(含传真点位**个)。 该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星状放射型的全模块化结构,有极大的灵活性,可通过不同的跳线型式以完成不同形式网络的应用,并构成不同逻辑拓扑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为开放式结构,能支持语音及多种计算机数据系统、多媒体等系统的需要,满足带宽综合业务数字网要求。归入该综合布线系统的话音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能兼容语音、数据、图像的传输,并可与外部网络

弱电智能化项目维保方案样本

监控、广播系统维保方案 一、公司介绍 二、维保内容 弱电系统: 广播系统和监控系统 三、监控系统及广播系统常规故障 监控系统、广播系统常见故障大致能够分为以下几点: 1、由于设备本身质量问题造成的故障 2、设备经长期使用, 元件自然老化导致的设备损坏故障 3、在运行过程中, 由于电流电压的不稳定导致的设备损坏故障 4、由于线路受损导致的信号传输故障 5、由于前端采集设备附近, 环境变化造成干扰等图像, 信号传输故障 6、由于施工质量或未采取防雷措施等造成的施工质量故障等。 本项目需维护的监控设备数量达上百台, 且分布范围较广, 自然环境较恶劣。维护难度较大, 为确保本公司的维护能及时完成, 请甲方保持相关备件配件的充分。

四、实施方案 对各个系统恢复严格管理, 建立完整的值班制度和维修保养规则, 值班人员应认真监测系统运行状况, 随时记录异常情况, 及时报修。 1、按国家有关规范和要求派专业人员对系统定期检查, 测试, 保养, 维修,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1) 对维保项目每半月不低于1次进行检测。并填写巡查记录, 发现故障及时排除或修复, 并作为考核维保工作的依据。 ( 2) 每月1次系统状态进行检查, 每年12次。 ( 3) 每季应不低于1次对维保项目进检测。如出现故障或问颗, 要及时排除修复。 2、须提供24小时维保热线, 24*365天随时接受甲方的服务保修请求; 接到甲方服务请求后, 派专业工程师4小时内到达现场。( 1) 维保技术人员对故障进行诊断后, 按紧急程度不同划分, 最迟在8小时--24小时内提交解决方案。 ( 2) 维保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需持续工作直到设备正常运行, 一般故障应当在24小时内修复; 如需等待购买配件或因设备本身等原因不能及时修复的, 要立即向甲方报告, 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在此期间, 系统中断运行不得超过24小时。 ( 3) 系统或设备修复后必须由甲方相关人员确认。 3、设备更换: 维护保养过程中需购买、更换设备或配件的, 应

浅谈弱电工程与系统集成的区别

自入卓华以来本人常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自居,本以为一句玩笑可万万没想到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呀!只好硬着头皮厚着脸皮挥挥洒洒写点东西,如有不对之处还望大家海涵。 由于本人就职系统集成部所以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一下两 个概念词:弱电工程和系统集成。很多同事乃至同行对弱电工程、系统集成概念比较模糊,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也了解的不多,其实这个作为弱电从业者来说,还是有必要了解清楚的,因为在工程项目中,跟同事和同行交流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些关键词的概念,如果不了解的话,那么就可以能在沟通上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今天就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学习。 究竟弱电工程是什么?系统集成是什么?系统集成是否就是弱电工程?大家稍安勿躁听我细细分解。

一、弱电工程是目前各类建筑建设项目的基本单元,已经成为各类建筑项目中不可缺少的建设子项目。即使住宅小区建设,它的弱电建设目前也得到了很大级别的提高,例如由原来的有线电视、宽带网建设发展到小区的闭路电视监控、楼宇门禁及科学物业管理等。在随着绿色建筑的兴起,有可能家用电器集成与家用信息网络交换机、服务器的结合将形成真正的智能建筑住宅小区并显示极大的人性化、科学化和环保的作用。而与之相关的弱电工程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屋内,其弱电各系统的工程种类就更加的广泛了。可以这样说,在进行弱电工程项目投资时,根据自身的需求,可以不考虑系统集成以及具有智能建筑化特点内容的工程,但进行系统集成工程的内容时,就必须有各弱电子系统工程,因为弱电工程提供的是技术产品,是向建筑物内提供并正常发挥体现的一种技术功能。例如在建设监控工程时,最终能在监控室和分控室及时获得现场的监视图像和报警信号,并且在硬盘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