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应用的几个问题及防治肿瘤进展

合集下载

二甲双胍的抗肿瘤作用

二甲双胍的抗肿瘤作用
1 二 甲双胍 的 临床应 用 1 . 1 在糖 尿病 中的应用 二 甲双 胍 自 1 9 5 7年 上市 以 来 ,应用 于 临床 已超 过 5 0年 的历 史 。 因其 降 糖 作 用
险¨ 。临床上治疗 多囊 卵巢综合征患者仍然面 临很 多 挑战 。治疗 主要 针 对调 整月 经周期 、降低血 雄 激素 水平 、改 善胰 岛 素抵抗 及诱 发 排卵 。二 甲双胍 可 抑制 肝脏 合成 葡萄 糖 ,增 加 外 周组 织 对 胰 岛素 的敏 感 性 。 可通过降低胰岛素及雄激素水平 ,同时升高性激素结 合球蛋白的水平 , 从而提高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的 内分 泌参数 如 葡萄糖 耐量 和排 卵率 ¨ ¨。
二 甲双胍作为双胍类 口服降血糖药的一种 ,通过 提高 胰 岛素 的敏感 性降 低血糖 而 广泛应 用 于 2型糖 尿 病患 者 。近些 年流 行病 学调查 研究 发现 二 甲双胍 有抗 肿瘤 的作 用 ¨ ,在大量 的文献 报 道 中 可 以看 到二 甲 双胍对乳腺癌 、卵巢癌 、子宫 内膜癌 、 肺癌等均能有 效降低疾病患病风险 。本文将就二甲双胍的抗肿 瘤 作用 及其 临床 应用 前景 做一综 述 。
中国 妇 幼 保健 2 0 1 5年 第 3 0卷

综述 ・
二 甲双胍 的抗肿 瘤 作用 ①
王静 璐 史 惠蓉 ②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 河南 郑州 ) 4 5 0 0 5 2
中国 图书 分 类 号 R 9 6 9 - 3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1 - 4 4 1 1 ( 2 o l s ) 2 4 - 4 2 4 4 - 0 4 ; d o i : 1 0 . 7 6 2 0 / z g f y b j . J . i s s n . 1 0 0 1 - 4 4 1 1 . 2 0 1 5 . 2 4 . 5 7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总结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总结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总结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60余年历史,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为全球防控糖尿病的核心药物。

临床地位和临床疗效1、临床地位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首选药物和全程药物,且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治疗方案中。

2、治疗糖尿病二甲双胍可降低T2DM患者的FPG(空腹血糖)及PPG(餐后血糖),可使HbA1c下降1.0%~2.0%。

与其他口服降糖药作为一线治疗相比,以二甲双胍作为一线治疗的患者,加用第2种口服降糖药或需要联合胰岛素治疗的时间最晚。

3、预防糖尿病二甲双胍能够减少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850mg,2次/d)治疗,3年内T2DM的发生率分别降低58%和31%。

特别提醒:目前我国尚未批准二甲双胍用于预防糖尿病。

4、减重效果中国新诊断T2DM患者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16周,正常、超重、肥胖患者的体重分别下降1.47kg、2.81kg、2.92kg。

磺脲类、胰岛素等药物的使用可增加患者体重,联合二甲双胍可减轻上述药物对体重增加的影响。

与单用胰岛素治疗相比,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体重少增加2.28~3.85kg。

5、降糖机制作用于肝脏,抑制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作用于肌肉、脂肪:改善肌肉糖原合成,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作用于肠道: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提高GLP‐1水平;激活AMPK,改善肌肉、脂肪、肝脏的能量代谢。

降糖外作用1、改善血脂的作用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T2DM患者血浆TG、LDL‐C及TC水平,但对HDL‐C改变不明显。

2、心血管保护作用二甲双胍通过有效改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降低基础和负荷后胰岛素水平,起直接或间接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3、使用二甲双胍的肥胖T2DM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相对下降35%、心肌梗死风险下降39%。

4、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二甲双胍可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雄激素水平,提高雌二醇水平,改善PCOS患者的多毛症,使月经规律、诱导排卵。

二甲双胍的其他20个用途

二甲双胍的其他20个用途

二甲双胍的其他20个用途二甲双胍是一种用于治疗二型糖尿病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抑制肝脏糖原合成来降低血糖水平。

除了治疗糖尿病以外,二甲双胍还有其他一些用途,以下将详细介绍二甲双胍的20个其他用途。

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二甲双胍可以通过调整内分泌平衡和降低胰岛素抵抗来改善PCOS患者的症状。

2.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二甲双胍可以改善心血管风险因素,例如高胆固醇、高血压和肥胖,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3. 肝损伤的预防:二甲双胍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少肝脏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肝损伤的程度。

4. 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的肠道炎症疾病,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减少肠道黏膜损伤来缓解炎症性肠病的症状。

5. 癌症的预防:二甲双胍可以减少癌细胞的增殖和抑制肿瘤的形成,从而具有预防和治疗某些癌症的潜力。

6. 生育障碍的治疗:二甲双胍可以改善排卵功能和调整雌激素水平,从而促进排卵和预防生育障碍。

7. 肥胖的治疗:二甲双胍可以抑制食欲和减少脂肪合成,从而帮助减轻体重和管理肥胖。

8.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二甲双胍可以用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并预防相关的并发症。

9. 肾脏保护:二甲双胍可以通过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和糖尿病肾病的风险,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10. 神经保护: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氧化应激,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伤。

11. 高血压的治疗: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血糖水平,减轻血管收缩和降低血压。

12. 改善认知功能:二甲双胍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和促进神经细胞生成,改善认知功能并预防认知障碍的发生。

13. 支气管扩张剂: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减少炎症反应,起到支气管扩张剂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

14. 骨量损失的预防:二甲双胍可以促进骨代谢的平衡,预防骨量损失和骨质疏松的发生。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七大要点总结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七大要点总结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七大要点总结二甲双胍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由于其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

为了实现在临床应用中更好地发挥二甲双胍的药效,临床应用专家们制定了以下七大要点:一、适应证的选择:二甲双胍适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初期以及有严重胰岛素抵抗的患者。

对于处于胰岛素受损期的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二、剂量的调整: 初期治疗推荐剂量为500mg,每日1-3次,依据个体耐受和血糖控制情况调整剂量。

剂量上限为每日2550mg。

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适当调整剂量。

三、合理的联合治疗:二甲双胍可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应用,以期达到更好的降糖效果。

对于联合用药的选择,应遵循个体化、有序性原则,结合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判断。

四、长期的治疗目标:二甲双胍治疗的目标是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重预防低血糖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副作用。

五、控制营养与生活方式:二甲双胍治疗应与控制营养和改善生活方式相结合,包括饮食控制、合理膳食安排、适当运动和戒烟戒酒等。

这些措施能够协助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的糖代谢情况。

六、监测与调整:在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肝肾功能、HbA1c水平等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治疗调整,以实现较好的疗效。

七、预防与处理不良反应:二甲双胍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和乳酸性酸中毒。

为了预防和处理这些不良反应,需要在用药初期进行适应性调整,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并且患者应该定期复查肾功能和血乳酸。

总结起来,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七大要点包括:适应证的选择、剂量的调整、合理的联合治疗、长期的治疗目标、控制营养与生活方式、监测与调整、预防与处理不良反应。

这些要点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好的指导,能够更好地应用二甲双胍,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控制达到目标水平。

对于老年人和肾功能受损患者,需调整剂量。

四、不良反应与安全性二甲双胍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但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发生乳酸酸中毒,但这种情况多数与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其他疾病有关。

因此,在使用二甲双胍前应进行肾功能评估,并注意监测肾功能和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五、二甲双胍的联合用药二甲双胍可以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等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但需注意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

六、特殊人群的使用对于妊娠糖尿病、青少年糖尿病、老年糖尿病等特殊人群,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结论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已成为全球控制糖尿病的核心药物。

临床医生和患者应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二甲双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导排卵,提高生育率。

二甲双胍是一种可靠的降糖药物,可使HbA1c下降1%~2%。

它可以与其他非胰岛素类降糖药物联合应用,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加用其他降糖药后可进一步获得明显的血糖改善。

此外,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合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和减少胰岛素用量,并减少胰岛素治疗引起的体重增加。

对于特殊人群,二甲双胍可用于10岁及以上儿童,65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不推荐使用最大剂量。

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造影前不必停用二甲双胍,但使用对比剂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48~72小时,复查肾功能正常后可继续用药。

二甲双胍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多出现在治疗的早期。

二甲双胍具有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能够改善脂肪合成与代谢,改善血脂谱,对NAFLD患者的肝脏血清学酶谱及代谢紊乱均有显著改善。

此外,虽然二甲双胍没有治疗PCOS的适应证,但可以提高PCOS患者的雌二醇水平,改善多毛症,使月经规律,诱导排卵,提高生育率。

二甲双胍减少肿瘤发生的危险性

二甲双胍减少肿瘤发生的危险性

血 管病 变 ,因 为它 是导 致 糖 尿病 患者 死亡 的 主要 原 50 7 例患 者死 亡 ,其 中有 12 死于 恶性 肿 瘤 ,标 化 2例
药品 评价 21年第7 00 卷第1期 35 1
经验 交流
暇圈
死 亡率 为 14 ( 5 CI为 12 .79 % .2~17 ) .6 ,调 整后 的 肿 低 ,提示M e可 降低2 t 型糖 尿病 患者 发生 前列 腺和胰
它 们 均 与2 型糖 尿病 相 关 。2 型糖 尿病 可 使 这3 肿 研 究 来 阐明 三者 之 间错 综 复杂 的关 系 ,从而 加深 对 种 瘤 发 生 的危 险 性增 加 >3 %( 肠 癌) >5 %( 腺 2 糖尿病 患者 如 何选择 降糖 治疗 的认 识 。 0 结 、 0 胰 型
研 究 显示 ” ] 。,在2 糖尿 病 和 肥胖 患 者 中 ,肿 瘤 发 患 者 发生 结 肠癌 和 胰腺 癌 ,但 不 能减 少 乳腺 癌和 前 型
生 的 危险 性 及肿 瘤相 关 死亡 率均 增 高 ,其 原 因除 了 列 腺癌 的发 生 。s y a 和 Sat 及 其 同事 ’ 高血 a d h ttn i 对
服磺 脲类 降糖 药物 患者 的肿瘤 死亡 率增  ̄( _, 0 HR 1 3
增加 肝 脏 以 外的 周 围组 织 ( 如肌 肉) 葡 萄 糖 的摄 取 9 % CI11 .,P 0o 2 。在 口J M e的2 糖 尿 对 5 .~1 6 - .1) l  ̄ t 型 和利 用 。M e 通 过 激 活 AM P 酶而 发 挥 其 广 泛 的 病患 者 中 ,其 发生 肿 瘤 的危 险性 与未 接 受任 何 降 糖 t 激
生物 学 作 用 。它 可 与 胰 岛 素 促 泌 剂 、 一 苷 酶 抑 治 疗 的2 糖 型糖 尿 病 患 者 发 生 肿瘤 的 危 险 性 相似 。

二甲双胍的功效与作用

二甲双胍的功效与作用

二甲双胍的功效与作用二甲双胍(Metformin)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药物。

它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原糖解和增强胰岛素的利用来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二甲双胍还具有多种其他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功效与作用。

一、降糖作用二甲双胍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口服降糖药物。

它通过抑制肝脏糖原的分解和合成,减少肝脏对血糖的产生,从而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

此外,二甲双胍还能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二、促进体重减轻相比于其他降糖药物,二甲双胍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其能够帮助患者减轻体重。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肥胖,而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食欲和减少食物摄入来达到减轻体重的效果。

此外,该药还能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减少脂肪组织的积累,使体重得到进一步控制。

三、改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甲双胍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正常作用。

这一作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从而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改善血脂和血压二甲双胍治疗还能改善血脂和血压水平,减少心血管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能够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此外,它还能降低血压,减少血管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五、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一方面,该药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减少肿瘤生长和扩散。

另一方面,二甲双胍还能抑制肿瘤机体内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减少肿瘤的生长和发展。

因此,二甲双胍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中可能有着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六、抗衰老作用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还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该药能够通过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和改善线粒体功能,增强细胞能量代谢,从而减少细胞的氧化应激和损伤,延缓细胞和器官的衰老进程。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柏华;宋璇婧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9(0)16
【摘要】二甲双胍(MET)用于临床近60年,不但有很好的单药或联合治疗糖尿病(DM)的疗效及安全性,很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还发现有降脂、抗肿瘤、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等降糖外作用。

本文对MET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1 DM1.1 DM治疗中的地位中外DM指南建议,超重或体质量正常的患者,除有肾损害的证据或风险者外,从开始就用MET治疗,若用联合治疗的方案,应包括MET,体现了MET 在DM治疗中的基石地位[1]。

【总页数】3页(P175-177)
【作者】柏华;宋璇婧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定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7.15
【相关文献】
1.降糖药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优势及临床应用新进展研究分析
2.二甲双胍防治膀胱癌的分子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3.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展
4.二甲双胍在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
5.二甲双胍调节AMPK/SREBP-1通路及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甲双胍可降低胰腺癌风险
A hospital-based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at M. 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from 2004 to 2008 involving 973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including 259 diabetic patients) and 863 controls (including 109 diabetic patients). Metformin use wa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risk, and insulin or insulin secretagogue use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pancreatic cancer in diabetic patients.
度的低血糖或是足以影响到日常活动的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都比较低
长达6年得UKPDS中,接受单一治疗时低血糖的发生率
(2006) Hypoglycemia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randomized to and maintained on monotherapy with diet, sulfonylurea, metformin, or insulin for 6 years from diagnosis: UKPDS 73. Journal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20, 395-401
P值
- 3.3
- 1.2 - 2.8
0.006
0.006 0.014 0.025 0.013 0.01 NS
4%
9% 7% 11%
总皮下脂肪 (L)
腹部皮下脂肪 (L)
- 2.1
- 1.2 - 0.间: 6个月。
15% 没有改变
Kurukulasuriya R et al. Diabetes. 1999;48:A315 (Abstract 1399.5).
格华止是唯一可以降低体重的 口服降糖药
磺脲类和 格列奈类
FPG (mg/dL) 60–70
格华止
60–70
TZD(格列酮类)
35–40
-糖苷抑制 剂
20–30
HbA1C (%)
TG HDL-C LDL -C
1.0–2.0
升高或无作 用 NA NA
1.5–2.0
下降 轻度增加 下降
1.0–1.5
格华止与安慰剂或饮食治疗对体重影响的比较
英国糖尿病前瞻研究系列研究中的一项长达十年的
子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对体重基本无影响
英国糖尿病前瞻研究中药物对体重的影响
(1998) Effect of 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metformin on complications in overweight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UKPDS 34). Lancet, 352, 854-865
用法用量
• 本品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根据病人状况,逐渐增加剂量。 • 通常本品的起始剂量为0.5克,每日二次;或0.85克,每日一 次;随餐服用。 • 每周增加0.5克,或每2周增加 0.85克,逐渐加至每日2克, 分次服用。 • 成人最大推荐剂量为每日2550毫克。 • 对需进一步控制血糖患者,剂量可以加至每日2550毫克(即 每次0.85克,每天三次)。 • 每日剂量超过2克时,为了更好的耐受,药物最好随三餐分次 服用。
在胰岛素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格华止)可有效控制体重
使用胰岛素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胰岛素 治疗方式
Δ体重(kg)
二甲双胍 安慰剂
ΔHbA1c(%)
二甲双胍 安慰剂
胰岛素用量
二甲双胍 安慰剂
例数
时间
183 37 43 390 13
12个月 12个月 24周 16周 10周
常规 常规 至少50U/d 强化达标 强化
Meta分析:糖尿病与癌症发生风险增加相关
Meta分析:BMI与多数癌症发生风险
不同治疗的癌症发生风险
A total of 62,809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received monotherapy with metformin or sulfonylurea, combined therapy (metformin plus sulfonylurea), or insulin. ……… Results Metformin monotherapy carried the lowest risk of cancer.
研究显示二甲双胍+胰岛素联合治疗在控制体重、降低体重指数、减 少胰岛素用量和降低HbA1c等方面均优于胰岛素强化治疗
随机加用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单用胰岛素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1998) Adding metformin versus insulin dose increase in insulin-treated but poorly controll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 open-label randomized trial. Diabetic Medicine, 15, 997-1002
二甲双胍(格华止)对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机制
改善
二甲双胍 治疗
改 善
敏 感 性 下 降
胰岛素
分泌增加
高胰岛素血症
代偿
肝脏 骨骼肌 脂肪细胞
维持正常 葡萄糖代谢
失代偿
糖尿病
(1992) Pathogenesis of NIDDM. A balanced overview. Diabetes Care, 15, 318-368; Insulin resistance versus insulin deficiency in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problem and prospects. Endocrine Reviews, 19, 477-490
+6.1 -1.4 +0.5 -0.4 -1.9
+7.6 +0.2 +3.2 +1.2 +0.2
-1.5 -1.1 -2.5 -0.9 -1.1
-1.3 +0.3 -1.6 -0.3 -0.5
62 +0.06 -4.5 -7.2 -17
86 +0.04 +22.8 +1.4 +5
19
12周
常规
-0.5
二甲双胍(格华止)剂量-效应关系的临床证据(1)
在500~2000mg/d的范围内, 二甲双胍具有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二甲双胍
降糖效果于剂量≥2000mg/d时达到最大
在纳入451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中安慰剂或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血糖 控制欠佳的患者HbA1c的影响
(1997) Efficacy of metformin in type II diabetes: results of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dose-response tria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103, 491-497
0
-1.1
+0.5
-0.9
+0.6
* 与安慰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最终胰岛素平均用量(U/d);b胰岛素用量单位为U/(kg·d)
(2005) Continuing metformin when starting insul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Diabetic Medicine, 22, 634-640; (2001) Long-term glycaemic improvement after addition of metformin to insulin in insulin-treated obese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3, 428-434; (1999) Effects of metformin in patients with poorly controlled, insulin-treat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31, 182-188; (2002) Combination of insulin and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5, 2133-2140; (2000)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 obes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Acta Diabetologica, 37, 13-18;
• 二甲双胍(格华止)的胃肠道副作用
恶心、腹部不适、腹泻 发生率为1%--30% 轻微、短暂、自限性 “起始低量、缓慢加量”可减少该副作用 • 乳酸性酸中毒 发生率比苯乙双胍和丁双胍低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