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砂金矿的类型及特点
浅谈砂金矿

砂金矿成因类型分类表
采用既能反映砂金矿的成矿作用,又能 说明砂金矿所赋存的地貌部位的联合命 名。如冲积型阶地砂金矿,前者为砂金 矿的成矿作用,后者为砂金矿所赋存的 地貌部位。使用者或学者一目了然。
二、现存砂金矿的成因类型
• 现存砂金矿的主要成因类型为冲积型河漫 滩砂金矿及冲积型阶地砂金矿。绝大部分 大、中型和部分小型砂金矿床皆属此种成 因类型,其累计探明储量占砂金矿总储量 的90%以上。次为洪积型“V”谷砂金矿, 多为小型砂金矿床。其它成因类型的砂金 矿,就目前来看尚不具有重要的工业意义。
二、砂金矿的成矿时代
• 第三纪以来的各个时期,在我国皆有砂金矿的形成。第三 纪以来地壳每经过一次侵蚀旋回,在其它条件具备的前提 下,就可能有一期砂金矿的形成。从第三纪各级夷平面算 起到现代河床为止,在各砂金分布区内地壳的抬升― 稳 定― 抬升,少者5一6 次,多者10余次,因此,砂金矿也 就有5 一6 个或10 余个成矿期。但中更新世以前的各成矿 期所形成的砂金矿,就目前来着,除个别地区如黑龙江、 内蒙古的第三纪砂金矿外,皆不具有重要的工业意义,但 可为后期砂金矿的形成提供丰富的矿质来源。因此,没对 其进行工作。 • 这次通过对前述5个地区(内蒙古、黑龙江、新疆、江西、 陕西)内的河床、河漫滩、一级阶地、二级阶地等含金堆 积物的成因类型,岩性特点及其形成时代的详细研究后认 为:我国流水成因砂金们均主要成矿时期是中更新世晚期 --全新世 (表10) 。
12 .风积型砂丘砂金矿
• 由于风的吹扬作用,比重小的岩石、矿物 碎屑被带走,在砂丘迎风方向的背侧,使 金和重矿物相对富集而形成的砂金矿,称 之为风积型砂丘砂金矿。 • 该类型砂金矿在我国尚无典型矿例,对其 成矿机理和分布规律还不掌握。仅在内蒙 古的阿右旗一带有些砂金矿点属此种类型, 就目前来看尚不具有工业意义。
砂金勘探规范

砂金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全国储委1985-1)目录砂金矿地质勘探规范 (1)绪言 (1)第一章砂金矿类型 (1)第一节砂金矿成因类型 (2)第二节砂金矿形态类型 (2)第二章工业要求 (4)第一节砂金矿床开采方式 (4)第二节确定砂金矿床工业指标的一般原则 (5)第三章砂金矿床勘探研究程度的要求 (6)第一节矿床地质研究要求 (6)第二节矿区水文地质研究要求 (7)第三节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要求 (8)第四节矿床勘探程度的要求 (8)第四章砂金矿床勘探类型和勘探工程密度 (9)第一节勘探类型 (9)第二节勘探工程密度 (10)第五章砂金矿床地质勘探工作质量要求 (10)第一节地质调查 (10)第二节探矿工程及采样 (11)第三节砂金样品淘洗与重砂分析 (12)第四节资料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 (13)第六章储量分类、分级和储量计算 (14)第一节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 (14)第二节储量计算的一般原则 (15)第三节确定储量计算各项参数的要求 (15)附录一H系列采金船开采技术条件 (16)附录二最低工业品位制定方法 (17)附录三松散碎屑物粒度分析的分级要求 (17)附录四特高品位的确定与处理方法 (18)附录五矿体圈定中的外推与外推储量级别的划分 (19)砂金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一九八五年一月绪言砂金矿是由分布于松散碎屑沉积物中的自然金碎屑所形成的矿床。
自然金通常都含有银、铜、铁、钯及其他金属的混合物。
1000份自然金中纯金的重量份数称为自然金的成色。
砂金成色自990~800不等,间或更低。
大多数砂金矿的成色为800~900。
自然金虽属于等轴晶系,但砂金通常呈不规则粒状、片状、棒状和丝状,其粒度不一,可从小于0.01毫米的微粒到巨大的自然金块。
我国多数砂金矿床中砂金粒度为0.2~0.5毫米,也有少数矿床大于0.5毫米的金粒所占比重较大。
近年,陕西、湖南、新疆和黑龙江等省区都在开采砂金时发现了大金块。
浙江砂金矿床特征及找矿方向

浙江砂金矿床特征及找矿方向[摘要]砂金矿床具有易采选、经济价值高、可综合开发利用等优点。
浙江砂金矿点多面广,但因投入少、未能有效突破。
目前找到的规模偏小、且集中于人口稠密、开采成本高等不利地段,未能开发产生效益,因而相关找矿地质工作停滞不前,相应研究也少。
本文对以往相关工作做了简易总结,希望能提供一些有益思路。
[关键字]砂金矿床矿床特征找矿方向浙江省民间淘金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主要在淳安县新安江、临安县昌北溪、开化县马金河上游等一带,据临安县志记载,在昌北溪乐园水系中曾发现蚕豆大的块金;开化县志记载到解放前夕还有乡民在马金河上游金溪河中淘洗砂金。
浙江的砂金找矿地质工作却起步很晚,早期仅在1961年由淳安县地质队在安峰普慈外溪滩进行砂金普查,求得砂金储量1448两(45.25公斤)。
1970年省区调大队在金华的东阳江流域夏宅至后金地段作了砂金调查,但因工作投入不足未作评价。
较系统的砂金勘查地质工作起始于1986年,由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组建了分队级砂金项目组,在金衢盆地东阳江流域、开化县马金河流域、浙西乌溪江流域、诸暨浦阳江流域、松阳松阴溪流域、绍兴平水江流域、桐卢分水江流域等进行了踏勘调查,并在浦阳江上游陈蔡江流域、绍兴平水江流域、开化马金河流域、松阳松阴溪流域进行了普、详查,提交了几处小型砂金矿床,取得了一些找矿经验,为进一步开展砂金找矿打下了良好基础。
1砂金矿点分布特征1.1与砂金矿点的分布有关因素砂金矿点(矿化点)省内各地均有分布,其产出多与岩金、金银矿床及金、银及伴生金银异常存在紧密联系。
省内已知岩金、金银矿产地约40多处,主要分布在江山-绍兴深大断裂带北西侧的常山-诸暨拱褶带北东段;次为深断裂带南东侧的丽水-宁波隆起区。
另在浙西北燕山早期花岗岩岩体内有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金矿点、矿化点多处,及零星产出于与火山构造有关的酸性、中酸性火山岩、潜火山岩中金、银矿点。
浙江金、银及伴生金银异常族类繁多,有黄金族、黄金铅族、黄金锡石族、铅铜族、银族等异常,主要有12个异常(见表1),代表了全省74个金、金银及伴生金银异常点的矿物组合特征,异常多数环绕着岩金矿床(点)和伴生银金矿床(点)周围分布,伴生矿物组合特征与岩金矿具趋同性。
砂金矿储量分类、分级和储量计算

砂金矿储量分类、分级和储量计算【我来说两句】 2006-8-4 14:55:15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 743 次收藏【摘要】:??? 第一节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 一、根据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远景发展的需要,将砂金矿储量分为能利用(表内)储量和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两类。
二、在全矿区勘探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对矿体不同部位的控制程度,将砂金矿储量分为A、B、C、D四级,A级是矿山编制采掘计划依据的储量,由生产部门探求。
B、C、D各级储量的工业用途和条件如下:B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储量,又是地质勘探阶段探求的高级储量,并可起到验证C 级储量的作用。
一般在首采地段探求。
其条件是在C级储量的基础上,详细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空间位置,坡度变化和冻土分布等。
C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
其条件是:1、基本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2、在C级范围内矿砂粒度组成(包括巨砾率)、基岩风化程度和底板纵向、横向坡度及其变化规律已基本确定。
3、在C级范围内冻结矿砂与非冻结矿砂的比例及其变化规律基本确定。
D级——其用途是:1、为进一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建设远景规划的储量;2、对于复杂的较难求到C级储量的矿床,一定数量的D级储量可做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3、对一般矿床,部分的D级储量也可为矿山建设设计所利用。
其条件是:1、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
2、大致了解矿体底板纵向、横向坡度变化与巨砾分布情况。
3、大致了解冻结与非冻结矿砂比例。
??? 第二节储量计算的一般原则矿产储量是地质勘探的重要成果,应确保储量计算成果的质量,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储量计算必须以工业部门正式下达的工业指标为依据。
二、按砂金矿形态类型分别圈定矿体(相互连接可用同一方法开采的不同形态类型矿体除外)。
三、按矿体、储量类别、级别以及块段(相邻勘探线之间的连续矿体为一块段),分别计算出矿砂量、平均品位和砂金储量。
四、对伴生的矿产应计算储量。
沙金 沙金的形成 沙金的成矿 沙金开采 沙

沙金沙金的形成沙金的成矿沙金开采沙..2010-04-07 16:30:36| 分类:金黄金沙金|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第一章沙金的形成在这里简单的阐述一下,金在自然界里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很少,基本上是以单体金属自然金形式存在,从肉眼看不到得显微金到狗头金。
小的几微米大的几千克。
泥土沙石来之岩石,岩石里的金子就是我们讲的金矿矿石---岩金--,等到金矿矿石风化成泥土了里面的金子离开了包裹它的矿石就是我们讲的沙金了。
小的像玉米面中的像芝麻籽大的有黄瓜籽瓜子一样大。
这是刚从河里洗出来的这个是用硝酸煮过的沙金。
这些金子就是在沙土里选出来的黄金,它们在漫长的成岩地质年代里长成的这个金子还在石头里它就是岩金这块石头还没有变成泥土金融危机以后黄金价格涨到历史以来最高点,在当前的价格下沙金的矿源可以讲到处都有遍地都是,从古代到现在只要有人工采过金的地方用现代的机械设备就一定赚钱。
因为从古代到现在每个淘金人劳动了一天要是得不到0.3克的金子他就不会在去干了。
可以讲现代的每条河流里都有沙金可供开采的段落。
因为现代河流里金的最低平均品位在0.03—0.1克每立方。
找到富集的段落就会超过0.2克每立方。
达到0.2克去掉开采用的所有费用最低也有百分之三十的利润。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一)岩金矿床1.我国岩金矿床成矿的层控特征1)大多数岩金矿床产在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的某一特定含矿建造中。
矿床(点)密集分布,成群成带产出,其延伸与地层产状总体是一致的。
2)矿化围岩的含金丰度往往大于地壳中同类岩石丰度值的几倍至数十倍。
3)多数金矿矿体与围岩的同位素组合特征基本相似。
如河南省小秦岭地区文峪金矿,矿石硫同位素δ34S 为1.35‰,杨砦峪矿区硫同位素δ34S为1.55‰,金洞岔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3.58‰,而两矿区地层δ34S为3.39‰,表现出矿石硫与地层硫特点相似。
以此说明容矿层往往是矿源层。
4)我国岩金矿床产出的地层以太古宇为主,其次为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均有金矿产出,但发育程度不一。
砂金矿地质勘探规范标准

砂金矿地质勘探规.sunsecond. 2007-12-15 23:43:00 太阳社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绪言砂金矿是由分布于松散碎屑沉积物中的自然金碎屑所形成的矿床。
自然金通常都含有银、铜、铁、钯及其他金属的混合物。
1000份自然金中纯金的重量份数称为自然金的成色。
砂金成色自990~800不等,间或更低。
大多数砂金矿的成色为800~900。
自然金虽属于等轴晶系,但砂金通常呈不规则粒状、片状、棒状和丝状,其粒度不一,可从小于0.01毫米的微粒到巨大的自然金块。
我国多数砂金矿床中砂金粒度为0.2~0.5毫米,也有少数矿床大于0.5毫米的金粒所占比重较大。
近年,、、和等省区都在开采砂金时发现了大金块。
砂金硬度为2.5~3.0,具延展性,砂金比重为15.6~18.3,纯金比重可达19.3。
砂金呈深浅不一的金黄色。
少量砂金因表面有铁质被膜而显褐色,且具弱磁性。
金属属于贵金属,主要用做货币储备和贸易支付手段。
金的工业用途除用于装饰品、瓷、镶牙、金笔等传统行业外,在电子、电气、化纤和宇航等工业上都得到了应用。
由于砂金矿具有勘探周期短,矿山建设速度快而投资少等优点,所以寻找和勘探更多的砂金资源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砂金矿类型根据形成条件和产出条件,砂金矿可分成以下主要成因类型和形态类型。
第一节砂金矿成因类型可分为残积砂金矿、坡积砂金矿、冲积砂金矿、洪积砂金矿、滨岸(海和湖)沉积砂金矿、冰川砂金矿、冰水砂金矿和风成砂金矿等。
一、残积砂金矿:是岩金矿床或矿化带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产物——残积物。
砂金未经磨蚀,有的表面覆以铁质薄膜,常见金与脉石矿物的连生体。
残积砂金矿若略有位移则向坡积砂金矿过渡。
自治区多产此类过渡型砂金矿。
二、坡积砂金矿:产在山坡上靠近原矿源地的坡积物,组成砂金矿的碎屑沉积对其源地已有位移。
砂金略有磨蚀,常见金与脉石矿物的连生体。
此类砂金矿一般规模很小,适于地方小型开采。
坡积砂金矿的前缘常向洪积砂金矿过渡。
阿尔泰山的砂金矿类型与分布特点

阿尔泰山的砂金矿类型与分布特点
叶玮
【期刊名称】《干旱区地理》
【年(卷),期】1991(14)3
【摘要】阿尔泰山砂金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按其成因可分为残积砂金矿、冲积砂金矿、洪积砂金矿、冰川-冰水砂金矿、风积砂金矿和复合型砂金矿六大类。
不同类
型砂金矿形成环境不同,砂金成矿规律也不一样.受成矿条件影响,阿尔泰山砂金矿的分布以垂直分带性为其主要特点.高山带砂金矿以冰川-冰水型为主;中山带冲积砂金矿最为发育;低山丘陵区集中分布残、洪积砂金矿;山前平原则发育风、洪积砂金矿。
【总页数】7页(P79-85)
【关键词】砂金;金矿;类型;分布;阿尔泰山
【作者】叶玮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0.7
【相关文献】
1.高青砂体的发育特点与圈闭类型的分布规律 [J], 陈嘉树;周运田
2.阿尔泰山南缘两类构造成矿类型金矿床及其成矿模式 [J], 李志纯
3.阿尔泰山盆地类型砂金矿初步研究 [J], 叶玮;陈锡飞
4.阿尔泰山矿区新的金矿化形态,成因类型,地质构造特征与形成条件[J], Ф.,ГГ;徐
志国
5.阿尔泰山砂金矿的分布特征 [J], 陈锡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沉积型砂金矿床

沉积型砂金矿床我国砂金矿分布较广,储量和产量占有重要位置,据不完全统计,大、中、小型砂金矿632处,其中86%集中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河北、湖南、陕西、江西、甘肃青海、新疆、云南、四川、广东、广西等省(区)本类型可分五个亚类。
(一)冲积砂金矿床冲积砂金矿为河流营力所形成,包括河床、河各、河漫滩和阶地砂矿。
较大型砂金矿有陕西月河、黑龙江桦南、吉林珲春河、青海天朋河等。
大型冲积砂金矿连续矿化长达几千米,甚至十几千米,宽几十米至百米,冲积层厚数米至十儿来。
含矿层不止一层、单层厚1一2均具有二元结构。
自然金赋存于砂砾层的底部,甚至基岩的裂隙中。
品位变化大,自然金的形态多种多样,粒级大部分在0.25一2 mm之间。
陕西月河砂金矿床实例:该区地处秦岭与巴山之间,为一狭长状断陷盆地。
献匕两侧为褶皱山地,中部开阔平坦,月河的河水自西向东流,两侧支流发育,南岸支流短而陡,多为间歇性水流,北岸支流长而缓,为常年性流水。
盆地内新构造运动明显,周期性升降运动形成1一4级阶地。
共圈定表内矿体五个Ⅰ、Ⅱ、Ⅲ、号矿体位于汉阴阴矿床、Ⅳ、Ⅴ号矿体位于恒口矿床,Ⅳ号矿体规模最大,Ⅴ号矿体规模最小。
Ⅳ号矿体位于恒口矿床(图2-18),东起长松岭,西至铁岭关,呈北西西向展布于月河Ⅰ级阶地及河漫滩,在平面上呈长条状,时有膨缩分枝,剖面上近水平层状(图2-19)全长2 4699m,宽54-1207 m,平均593m,厚一般2.6—6. 83m,平均厚4.42m,,品位一般为0.135-0.803g/m3平均品位0.242g/m3.,总储量占矿床70%,品位变化系数为119%,比较均匀;厚度变化系数为42%,属均匀型的。
矿层与顶,底板界线一般较清楚。
底板的控矿作用明显,个别老基岩板,者裂碱发育时含金1.043g/m3.矿层顶底板在纵横向上均有起伏,一般横向坡降大于纵向坡降;并有小凹槽,对砂金富集十分有利。
自然金以圆板状、片状为主,磨蚀程度较高,颜色较深,石英连生体和不规则状金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砂金矿的类型及特点对于一个想开砂金矿的人,初步了解一点砂金矿的分类是很有必要的,对勘探及随后的选矿流程设计都非常重要。
学术界对砂金矿的分类是按成因和赋存状态划分,而我也有我自己的划分规则,我按选矿流程划分,稍后详细论述。
一砂金矿按成因分类砂金矿按成因划分为:残积砂金矿,坡积砂金矿,洪积砂金矿和冲积砂金矿等。
1,残积砂金矿:砂金矿是由各种岩金矿或类岩金矿风化解离形成。
风化解离的金粒在母岩上面就地堆积就形成残积砂金矿。
这类砂金矿严格受母岩性质控制,和母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也有学者认为金粒会在含金水溶液中长大,但我认为这种作用是比较微小的。
特点:金粒磨损很小甚至未受磨损,金粒形状千姿万态,粒径范围极大,表面粗糙,常常有金石连体或铁氧化物覆盖金表面,也常常能找到大块的狗头金,这类砂金矿一般含铁很高。
残积砂金矿由于直接在母岩上面堆积,可以由此很方便地找到岩金矿。
整个矿没有明显韵律层,显得很杂乱。
下图是金盆一个山顶上的残-坡积砂金矿遗址。
曾今出过狗头金,品位也非常高。
2,坡积砂金矿坡积砂金矿由残积砂金矿过渡而来,如果残积砂金矿在重力和流水作用下产生位移,在山坡低洼处堆积,就形成坡积砂金矿。
特点:相对于原生金矿有很短距离的位移,金没有或略微有磨蚀,也有金石连体现象。
整个矿没有明显韵律层,显得很杂乱,砾石都是角砾,含泥。
坡积矿几乎和残积矿是形影不离的,界线也不分明,一般有残积矿的地方总有坡积矿。
3,洪积砂金矿由洪水形成的砂金矿。
特点:砂金和岩石碎屑分选型磨圆度都比较差,泥砂砾石混为一团,泥沙砾石粒径悬殊,。
整个矿略微有韵律层,但也显得很杂乱。
如下图,新疆某金矿,位于河边坡地,距离河床30m,比河床高10多米。
洪积矿多数含泥量较大,尤其是胶泥量比较大,金颗粒一般变化较大,有大块的狗头金,(下图金矿当地人一致说发现过半斤重的金块),也有微细金,金粒粒径悬殊,这类金矿选矿比较麻烦,不仅要考虑脱泥还要脱石,不仅要回收微细金,还要回收巨粒金,所以系统比较复杂。
洪积矿和冰碛堆积矿有时候不易区分,其实也没必要区分,因为,对我们开采金矿来说,区别不大。
下图金矿,就有冰碛堆积成因,但不是主要的。
常常形成于细谷,支流,细流及水流很少的的河谷中,及洪积锥洪积扇和洪积裙中。
常常形成透镜体矿,悬胆状矿和鸡窝矿。
金粒表面较粗糙,磨蚀较少,金粒粒径悬殊。
4,冲积砂金矿由河水冲积形成,区别于洪积砂金矿。
特点:分选型良好,就是在自然水流长期作用下,矿物已经自动分层了,有良好的韵律层。
砂金磨蚀比较大,表面光滑,偶有铁质被摸,绝大多数矿砂金赋存与冲积物底部与基岩接触部位的含粘土的沙砾中。
这种矿很普遍。
可以形成大工业矿床。
金粒径一般比较小,有趣的是,一般金的粒径和矿层所含砾石直径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可以按1:35粗略估算矿砂层中金粒的最大直径。
所以有经验的采金人会说,“石头有多大金就有多大”,如下图中,砾石直径一般在200mm左右,可以粗略计算出,最大的金粒直径大约在6、7mm。
5,滨岸砂金矿位于湖海滨岸,由拍浪作用形成,矿体类似于冲积矿。
6,冰川砂金矿绝大多数位于高原冰川发育地区,由冰川冰碛堆积形成。
矿体没有韵律层,泥沙砂砾石杂乱混合在一起,砾石金粒磨圆度很差,有点像洪积矿,其实整个矿的特征和洪积矿没多大区别。
7,风积砂金矿由风形成,内蒙古的阿拉善沙地有这种矿,不过我没有操作过。
这种金矿很少见。
事实上,多数砂金矿,是复合型的矿,一块矿区,同时包含几种类型,既是残积矿,又有坡积矿,还有洪积矿,我们一般描述为“残——坡——洪积矿”,我们把最主要的矿体放在后面,次要的放在前面,次次要的放在最前面,起修饰作用,比如,“坡——冲积矿”,意思就是矿体主体是冲积矿,附带有坡积矿。
金矿类型确定,有时候很难,我们开金矿,不是做学术研究,没必要太多纠缠在类型划分上,只要大致有个范围就可以了,根本目的只是为找到富集带和选矿流程做依据。
二按赋存形态类型划分。
砂金矿的形态类型是按砂金矿的地貌形态确定,即砂金矿的地貌位置。
具体分为六种:河床砂金矿河谷砂金矿(河漫滩砂金矿)阶地砂金矿支谷砂金矿溶洞充填砂金矿滨岸砂金矿1,河床砂金矿分布于河床或河床下面的砂金矿。
特点:含金体以粗屑为主,砂和粘土很少,常见巨大砾石。
矿砂磨圆度很好,上面无泥沙覆盖,砂金主要富集于基岩附近,以细粒金为主,沙洲部位常有薄皮金细粒金富集。
2,河谷砂金矿(河漫滩砂金矿)就是位于河谷中的砂金矿,包括河岸(河漫滩)。
区别于河床砂金矿的最大特点就是,这种砂金矿是有土或沙覆盖层。
这类砂金矿矿体巨大,储量高,开采容易,是我们主要的开采对象。
3,阶地砂金矿由河谷砂金矿发展而来,分布于河流阶地上,是原河道切割遗留下来的砂金矿。
按我的看法,对开采砂金矿者来说,其实,河床砂金矿,河谷砂金矿和阶地砂金矿是一体的,都是冲积型砂金矿,矿体性质差不多,选矿流程也差不多,没必要细分。
下图是我绘制的这三种砂金矿的关系简图。
4,支谷砂金矿产生于细小支谷中,和上面三种类型有很大区别,不是典型的冲积砂金矿,它更靠近原生金矿,相当大的矿物来源就是坡积矿。
特点:靠近原生金矿,残积矿,坡积矿,洪积矿共同作用形成,水流作用只是其中一部分。
矿层泥沙层无明显界限,有薄厚不等的土质覆盖,粘土较多,砂金分布不均匀,常见大粒金,金粒磨损较小,砾石磨圆度很差。
这种砂金矿分布较广泛,常形成较富集的砂金矿。
但规模一般都不大。
下图是一出支谷型(细谷型)砂金矿,紧靠残积型砂金矿,我拍摄所站部位就是残积型砂金矿。
蓝色帐篷就是采金场。
该矿谷小坡陡,砂金就赋存在谷底。
5,溶洞充填型砂金矿产于溶洞或岩溶坑的砂金矿,形成于冲积,洪积或淋滤作用。
6,滨岸砂金矿产于湖岸海岸,由水浪拍击形成。
三,按成矿时间划分-------古砂金矿和现代砂金矿地质界把第四纪以前(大约距今300万年以前)形成的砂金矿,,统称古砂金矿,那么300万年以后形成的就是现代砂金矿。
古砂金矿还可以继续按时间划分为近古砂金矿,中古砂金矿,远古砂金矿。
现代砂金矿的年龄跨度,也从几十年到300万年不等,我们面对具体砂金矿的时候,心里有个概念就可以,不必纠结于概念上。
古砂金矿,年代久远,大部分矿体已经胶结成沉积岩,其实已经不属于砂金矿范畴。
属于砂金矿范围的只有年代不太久远的还未完全胶结的旧砂金矿。
多由隆起或下沉的古河道形成,都与现代河道无关。
我们见过很多矿,产于山顶之上,砾石磨圆度很好(即卵石)的砂金矿,就是这种隆起作用形成的但年代还不算太久远的古砂金矿。
古砂金矿和阶地砂金矿有时候不易区分,也不能区分,年代超过300万年的阶地砂金矿,本身就是古砂金矿,他们的划分不是在一个标准下进行的,但不影响我们选矿,不必太计较。
这类砂金矿,只要年代不算太古老,矿层未胶结成石头,和现代砂金矿矿的开采没什么两样,如果有一部分胶结,但不严重,也能用砂金的开采方法开采洗选,但流程有所不同,要注意处理好胶结体就可以了。
如果完全胶结成岩石,那就基本属于岩金矿的范围了,但和真正的原生岩金矿还有区别,只用单纯的开采岩金矿的方法来开采这种金矿,效果非常有限,这种金矿比较少见,我们不必太多探讨。
下二图是这个矿的卫星地图截图,我做了地形拔高处理,看起来更直观一点。
山顶上有卵石堆积形成,韵律层非常明显,很显然是古河道或冰川遗迹,由于地形隆起,原本处于低地的河床被抬高形成山顶。
而位于山脚下,则是现代砂金矿,可能山顶的古砂金矿就是其金源,属于支谷型砂金矿。
下图是另一处海拔2000m的古砂金矿,位于靠近山顶的山腰上山顶距山脚大约相对落差300米,红色泥土,磨圆的卵石,都表示原来是一处湖泊。
四我的划分方法------按选矿流程划分这一节内容,完全是我在实际操作中归纳的划分方法。
实际生产中,假如我们按学术界的标尺来划分,划来划去,不管你划分的如何准确,但无法根据这种分类来为后续的工作做依据,没有更大的实际意义。
学术上的划分方法,对砂金选矿作用有限,我们不能依据学术上的分类而能确定我们使用什么样的选矿流程和设备,而我自己觉得,砂金选矿,主要有三个主要的参数是必须要考虑的,那就是---------金粒的形态及性质,泥量及性质,砾石形态及性质。
而我的划分原则,是而且仅仅是依据这三个参数,简单明了,直截了当。
不管什么砂金矿,都离不开这三个主要的参数。
只要确定了这三个参数,我们完全(或者基本上)可以确定选矿流程和设备,即使我们分不清这个金矿究竟是什么金矿,残积矿还是坡积矿或者是冲积矿,一点也分不清楚,没关系,不会影响你后续选矿工作。
举例来说,同样是坡积矿,有的含有狗头金,有的只有细粉金,有的有巨大砾石,有的含有大量胶泥,形态多样,您能仅靠这个“坡积矿”的类型划分来确定选矿流程和设备么?显然是不能的。
而按照我的方法,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确定了金、泥和石这三要素,就完全可以确定流程和设备。
而这三个参数,对一个具体的金矿,确定起来是相当简单的。
您看,这个方法,把一个本来很复杂很难,但还要必须面对,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解决掉了,这也就是这个方法的意义所在,假如说我对砂金事业有什么贡献的话,对砂金矿的新的划分方法,应该是其中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贡献。
这个方法,我从来没看到有人系统地提出,教科书上可能也找不到,但感觉确实有点实用价值,在这里全盘写出,希望对大家多多少少有点帮助。
错漏之处,还请海涵。
具体分为两大类,八个小类:粗粒金型(多泥少砾石型,多泥多砾石型,清砂少砾石型,清砂多砾石型)细粒金型(多泥少砾石型,多泥多砾石型,清砂少砾石型,清砂多砾石型)砂金,分大粒金和细粒金,我们分别用“D”和“S”表示,D表示“大粒金”,“S”表示“细粒金或小粒金”;胶泥,多泥或少泥,我们用“D”和”S”表示,表示“多”和“少”;砾石,也用“D”和“S”表示,表示多砾石和少砾石。
这样,对这8类矿,我们可以简单表示为:DDS,DDD,DSS,DSD;XDS,XDD,XSS,XSD。
具体不用多解释,看名字就知道划分依据是什么了,总计8种,其实,就是金,泥和石头这三个要素的简单组合(注意一下顺序,是金-泥-石)。
举例图片我放在后面第五章。
首先我们要确定金的形态,因为我们的矿是砂金矿,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金,而金的形态,我们主要考虑的就是金粒的大小,其他参数暂时不考虑,这直接关系到将来选矿流程的设计,粗粒金和细粒金在流程安排和设备选择上差别很大;其次是泥,再次是砾石的大小多少。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说的细粒金型和粗粒金型金矿,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砂金矿,金粒粒径都是比较悬殊的,粗或细只具有相对意义,也就是说,粗粒型金矿,也有细粒金,只是含量少而已,细粒型金矿也有部分粗粒金,含量很少;另外,我们把一些非常薄但直径比较大的薄皮金也归入细粒金范畴,因为这种金看起来一大片,但很薄,洗选的时候,重选性能和细粒金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