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的常见分类

金矿的常见分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金矿的常见分类

近期,金价飙升,黄金行业似乎呈现复苏的景象,不少人给我打电话,询问黄金的选别方法,大致问法是这样的:我最近买了点矿石,请了某某厂的老浮选工,租了个选厂,但是指标不太好,能帮我想想办法吗?但是当我问及原矿性质时,却只能告诉我,金大致是3-4g/t,至于脉石是啥,成矿矿物是啥,有害元素是啥一概不知。而这些老浮选工调整黄药、黑药、二号油、石灰等药剂也并不能改善最终指标。那么原因在哪里?作为多年从事黄金矿山技术服务的选矿工作人员,我想从我的切身体会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黄金选矿的基本知识,大致从矿床的基本分类、常见的选矿工艺、复杂选矿工艺、常见难选金矿、自身实践案例以及最新试验成果等方面来说,一来让更多投资者了解黄金,避免盲目投资,二来与业内前辈加强交流,帮助我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系列一金矿的常见分类

说到黄金选矿,我们首先考察的应该是其形态和成因,虽然学选矿的大都不研究地质和矿物学,但是地质和矿物学的一些常识却是制定选矿试验方案的一个基础条件。自然界的金多以单质形式存在,少量与两性金属化合物,如硒、碲、銻化物等,罕见金属化合物,如金汞膏、铜金矿等,非金属化合物应该是没有的。金矿床主要分类,每个科研院所根据其擅长的研究方法来分形成了不同的体系,但从直观来分,我们通常把他分为沙(砂)金矿和岩金矿。

砂金矿本质上是一些大型金矿矿脉长时间经受水蚀、风蚀在下游沉积形成的,我们根据区域不同可分为重力砂、流水砂、冰川砂、滨海(湖)砂,砂金的选矿主要以重选富集为主,我国的金砂多呈片状,或者说由于采砂历史久远,剩下的都是片状的细粒了。易选的砂金矿应该是砂多泥少,砂粗金细,反之则视为难选。

金矿地质勘查

金矿地质勘查 1.普查找矿方法 重砂法和传统方法直接找矿是50年代以前世界找金的主要方法。这一时期是直接找矿、就矿找矿阶段,这种方法简单、经济,对于寻找地表矿、易识别矿是有效的;50~70年代,是方法找矿阶段,是物化探方法找矿广泛运用的时期;70年代以后,趋向地质理论找矿、综合方法找矿,找矿的主要对象已从找地表矿,易识别矿转向难识别矿、隐伏矿。尤其是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找矿难度增大了,传统方法找矿效果越来越差。在这种新形势下,世界上重要产金国和地质工作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已从直接找矿转向地质理论找矿、综合方法找矿,强调建立矿床模式,加强综合信息研究。 化探是金矿找矿中广泛采用的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效果好的特点。尤其微量金的测定方法日趋完善和电子计算机在化探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使化探找金更具生命力。60年代美国成功地运用化探方法寻找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发现了内华达金矿带,该带二三十个矿床的发现都运用了化探方法,主要指示元素是砷,指示元素组合为砷、锑、汞、钨等。这是化探找金的重大突破。原苏联也很重视化探找金,50年代中期已在南乌拉尔、乌兹别克等地依据砷的地球化学异常找金,以后化探配合其他找矿方法陆续发现了包括穆龙套在内的一系列重要金矿床。目前,化探已是不可缺少的找矿方法,尤其对于微细浸染型金矿、斑岩型金矿、难识别或隐伏金矿,是有效的主要方法。 我国近年来,痕量金分析技术取得了突破,河南省地质矿产局岩矿测试中心用国产一米光栅光谱仪,采用化学光谱法,使金的检出下限达到0.3×10-12~0.1×10-12,采用活性炭吸附柱富集,发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金,灵敏度达1×10-12~2×10-12。金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的试验成功,使化探找金以金为直接指示元素成为可能,为找金提供了更为直接的信息。化探找金受到了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河南上宫金矿,水系沉积物测量在该矿的找矿中起了重要作用;化探找金在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找矿中效果也比较明显,化探在圈定成矿远景区,缩小找矿靶区,配合其他方法找金方面更是不可少的。在金矿普查中,运用化探扫面和金的快速分析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普查工作中的盲目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应用最广的是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微尘测量和气体测量主要应用在航空化探中,是一种快速、高效很有前途的方法。 目前,我国化探找金应用领域还不广,利用化探配合重砂法研究矿源层、成矿构造及岩体成矿专属性还不够,特别是从综合角度评价,组合异常等工作开展较少。 物探法也是一种直接找金方法,主要用来圈定可能与金矿有关的地质构造、岩体接触带等,缩小找矿靶区。运用物探方法找金要在掌握矿床地质特征的前提下,在经过方法、技术试验的基础上,一般选用适合的两种以上的物探方法同时使用,而且还要与化探、遥感等方法密切配合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解释,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目前世界上物探技术发达的一些国家,物探方法应用于找金要比应用于找重金属矿少得多。但物探方法找金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加拿大迪图尔湖金矿就是1974年应用物探方法普查重金属矿时发现的。赫姆洛金矿的发现物探方法发挥了一定作用,该矿金呈浸染状产于含黄铁矿片岩中,片岩中黄铁矿含量约8%,金品位与黄铁矿的富集无关,但黄铁矿化带与金矿化带是一致的,根据黄铁矿的激发极化异常,有效地圈出了金的矿化带。近几年,各国在寻找与黄铁矿等硫化物有关的金矿床时,越来越多地使用了激发极化法。其他物探方法也可以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应用。如,日本菱刈金矿的发现航空物探法、地面电阻率法起了重大作用。 在我国,物探方法应用于找金,正在受到重视,虽然应用还不普遍,但在一些地区,尤其是

金矿分类(中国黄金).docx

金矿分类 由于分类的目的不同或学术观点和分类准则的不同,分类方案有很大差异,国内外学者对金矿床的分类已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案;有按矿床成因进行分类的;有按成矿物质来源进行分类的;有按成矿大地构造背景进行分类的;有按容矿岩石进行分类的;有按元素组合进行分类的;有接矿石建造进行分类的;有按矿体产出形态或矿化类型进行分类的;有按工业类型进行分类的……。无疑,这些分类方案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矿进行深化研究都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矿床分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客观上金的成矿作用是一个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各矿床的地质特征千差万别,而当前的技术水平和研究程度尚未达到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阶段,在主观方面,不同的研究者采用的分类基础、分类原则、分类方法不尽相同以及认识上的差异,故难以形成一致公认的矿床分类方案。其主要原因是近代成矿理论的发展和我们掌握利用理论的程度还有不尽完善之处,矿床分类的原则、分类的依据、分类的方法等方面的选择尚有不尽合理的地方,人们掌握矿床地质事实也有不够充分之处。 众多的矿床地质工作者把成因分类作为比较能反映矿床自然规律的一种方案;另一些研究者把成矿物质来源作为比较能反

映成矿作用本质的一种方案。在当前的成矿研究中两者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积累了事富的资料,为深化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都比较复杂,且研究程度尚低,对金矿成因的许多基本问题,诸如成矿的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的来源和成因、成矿方式、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就以变质热液金矿的认识而论,引进这一观点,突破了以往岩浆期后热液“一元成矿论”的框框,这无疑是我国金矿成因分类的一大进步。但是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分歧越来越大。原因是在我国产于太古宙变质岩系中的金矿床不同于世界上其他稳定地台绿岩带中的变质热液金矿床,这些矿床是在区域变质阶段、变质热液作用下完成了成矿作用,因而成矿时代与区域变质时代相一致;而我国地台区极不稳定,不仅区域变质作用强烈,而且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明显;金的成矿作用有的是在区域变质作用阶段完成,更多的是在构造—岩浆活动的活化阶段最终完成的,故成矿时代与区域变质时代之间,大多数矿床有较长的时间间隔。因此,成矿热液就不是单纯的变质热液。有人认为是改造热液(王秀璋,1987),也有人认为是岩浆热液,区域岩浆热源热液等。由此看来,一旦对成因的认识有分歧或成因学说有变化,分类也就随之发生变化。当前对各类热液金矿甚至是同一金矿床,几乎都存在不同成因的认识或多种成因的观点。这就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在确定金矿床的矿质与热液来源方面,在技术资料、数据处理和解释等问题尚未完全过关。

甘肃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的划分

甘肃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的划分 (2007-12-23 15:16:31) 分类:能源矿产与环保 标签: 知识/探索 基金工程: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工程(901020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工程基金资助工程(KZCX210203) 作者简介:苏建平(19702),男,甘肃甘谷人,甘肃省地勘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从事区域地 质及环境地质研究. 第9卷第3期 2003年9月 甘肃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的划分 苏建平1 ,2,张翔2 ,3 (1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21甘肃省地勘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摘要:甘肃地域广阔,北山,祁连,秦岭造山带都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地

质构造演化,形成了众多不同背景,不同类型,不同特征,不同规模的金矿床.甘肃金矿受特定的地层,岩性及岩浆,构造,变质作用的控制,可划分为北山(北山北带和南带成矿带),祁连(带),西秦岭(北秦岭,中秦岭,南秦岭成矿带)和摩天岭4个成矿区7个岩金成矿带. 控矿因素 111 矿源层 甘肃已发现的岩金矿床(点),在元古—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等地层中均 有分布,按其规模和拥有资源量首推南秦岭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和热水溶滤热泉型金矿,赋矿地层分别为早三叠世晚期局限碳酸盐岩台地相高水位体系域及早,中三叠世台地斜坡相低水位体系域类复理石建造与早古生代海槽型含C泥质硅质岩建造和火山沉积建造.前者如南秦岭寒武—志留纪黑色岩系Au2U组合的微细粒金矿,后者如北祁连变质火山岩型,火山沉积变质型铜2金矿点(石居里沟,青羊沟)及火山沉积再造型金 矿(北祁连寒山,鹰咀山,肮脏沟,青分岭和北山地区南金山,马庄山等金矿).其他 如西秦岭地区印支—燕山期深—浅成中酸性岩浆岩外接触带热晕型金矿及北山南带以小西弓金矿为代表的古元古代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等也具一定规模.大陆边缘尤其是活动大陆边缘,火山活动强烈而广泛,上地幔及中下地壳中的Au及有用组分随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近地表)并富集形成火山沉积型矿床,或分散在火山

金矿的常见分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金矿的常见分类 近期,金价飙升,黄金行业似乎呈现复苏的景象,不少人给我打电话,询问黄金的选别方法,大致问法是这样的:我最近买了点矿石,请了某某厂的老浮选工,租了个选厂,但是指标不太好,能帮我想想办法吗?但是当我问及原矿性质时,却只能告诉我,金大致是3-4g/t,至于脉石是啥,成矿矿物是啥,有害元素是啥一概不知。而这些老浮选工调整黄药、黑药、二号油、石灰等药剂也并不能改善最终指标。那么原因在哪里?作为多年从事黄金矿山技术服务的选矿工作人员,我想从我的切身体会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黄金选矿的基本知识,大致从矿床的基本分类、常见的选矿工艺、复杂选矿工艺、常见难选金矿、自身实践案例以及最新试验成果等方面来说,一来让更多投资者了解黄金,避免盲目投资,二来与业内前辈加强交流,帮助我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系列一金矿的常见分类 说到黄金选矿,我们首先考察的应该是其形态和成因,虽然学选矿的大都不研究地质和矿物学,但是地质和矿物学的一些常识却是制定选矿试验方案的一个基础条件。自然界的金多以单质形式存在,少量与两性金属化合物,如硒、碲、銻化物等,罕见金属化合物,如金汞膏、铜金矿等,非金属化合物应该是没有的。金矿床主要分类,每个科研院所根据其擅长的研究方法来分形成了不同的体系,但从直观来分,我们通常把他分为沙(砂)金矿和岩金矿。 砂金矿本质上是一些大型金矿矿脉长时间经受水蚀、风蚀在下游沉积形成的,我们根据区域不同可分为重力砂、流水砂、冰川砂、滨海(湖)砂,砂金的选矿主要以重选富集为主,我国的金砂多呈片状,或者说由于采砂历史久远,剩下的都是片状的细粒了。易选的砂金矿应该是砂多泥少,砂粗金细,反之则视为难选。

金矿带地质勘查进展与找矿远景

金矿带地质勘查进展与找矿远景 发表时间:2019-07-22T15:04:53.75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作者:邢美楠 [导读]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矿产资源在综合利用方面依旧存在着比较难处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矿产的资源不能够合理的开发。而对金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的重视,对找矿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山东省莱州市 261400 摘要:在金矿带地质勘查中,其地层通常分为石岩系(厚度100m~107m)、二叠系(厚度60m~130m)、第四系(厚0m~40m)等,其构造主要包含了褶皱和断裂层,褶皱的轴长为18km,矿区中褶皱长约5km,断裂层的长度在8km以上,在对其进行地质勘查时,需要结合其矿石特征,以及自身的专业技术进行矿区地质图的绘制,从而更好地强化金矿带地质勘查成效的提升。而且还要在金矿带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上不断地优化和完善,结合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远景,切实注重对其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切实注重对其地质条件的调研,最终才能更好地强化金矿开发成效的提升。 关键词:金矿带地;质勘查进展;找矿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矿产资源在综合利用方面依旧存在着比较难处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矿产的资源不能够合理的开发。而对金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的重视,对找矿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1金矿资源和找矿方向 在我国的辽阔土地上,金矿的分布也很广,除了上海以外,其他各省市都出现了金矿的痕迹,但是金矿的分布是十分不均匀的,我国东部的地区相比起西部的地区,金矿的数量要多许多,储存的面积也很广。像金子这类的矿产资源,都是经过很复杂的地质活动而形成的,它们深埋于地下,但是使用价值却很大,所以人们才会一直在寻找、开采它们,因为它们对人类来说有很大的用处。金矿的分布特征主要是因为我国大陆的地质特征,金矿随着我国大陆的三个巨型的深断裂体系而分布,在这之中,伴生金就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有色金属区域,金矿的大致分布由多到少的形势是这样的:西部的金矿较多,储存量也是储存量最多的区域;接下来是东部,东部的金矿储存量和西部相比要少一些,但是却跟中部的金矿储存量差不多;中部与东部的差距不大,却是三个区域里金矿储存量最少的区域。我国的金矿资源主要是以岩金矿为主,同时也有很多的伴生金。岩金作为金矿资源中主要的成分,在金矿资源中的所占比例也是相当大的,它们在山东的储存量是最多的,接近岩金这一资源总量的1%,储存量在全国排行首位,其次是甘肃、山西等中部地区。还有就是砂金,它是金矿资源中所占比例较少的,主要的储存量是在黑龙江区域,接下来也是在甘肃、四川等中部地区。而且我国的大规模金矿床很少,中小型的金矿床居多。岩金的超大规模金矿床只有总量的2%,大规模的占总量17%,中型占总量17%,二小型的则占整个总量的71%。矿床的品质也是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高质量的矿床很少,大多数都是中低品质的矿床。 2掌握金矿带地质勘查工作中的找矿技术要点 一是严格按照地质体运动的规律开展找矿工作。主要是根据工程所在地金矿的运动规律开展局部找矿工作,并根据矿物元素含量,对其分布规律进行预测,从而对地质矿产真实分布的情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再根据金矿带地质勘查工作范围,对矿产分布的情况、规律和储量进行初步推算。最后就是通过应用(1:10000)诸多地球化学勘探和物探技术加强物化探测工作的开展,并基于同位矿理论,在金矿带地质勘查工作区域内,结合地壳变化特点、地质成分的分布情况和成矿的地质环境等进行找矿,从而对地质矿产成矿规律有一个更加精准的认识和掌握。二是在重砂找矿技术应用过程中,其属于最为常见的找矿技术之一,需要根据地表水流的特点,利用其在堆积、推动和重力等方面的作用,对于重砂含量较高的区域的水文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再对其重砂大致分布的情况和位置予以预测。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为提高找矿效率,在利用这一技术开展找矿工作时,应保证地质采样位置的数量较多,且明确,再根据找矿实际,就重砂进行测量、评价、对比和分析,所以砂钻技术、刻槽技术等,在重砂采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三是利用砾石进行找矿时,主要是应用砾石找矿技术,结合地表矿体裸露并风化后的砾石,由于在冰川、水利和自重的作用,导致砾石在分布范围上较广。因而一般是根据冰川、水流、山坡,就矿砾开展追踪与分析工作,从而更好地对矿体所在位置进行确定,在降低找矿成本的同时还能将找矿效率提升。四是借助地质填图进行找矿时,需要我们紧密结合地质理论,就整个被勘查区域内的情况进行综合而又详细的勘查,这样就能更好地明确其地质特点。而借助地质填图找矿技术,主要是因为地质填图的来源较为可靠,且实用性较强,再加上扎实和全面的理论技术,使得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要想确保其应用成效得到有效的提升。就必须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勘查好当地的地质情况,再根据固定比例尺开展地质测量工作。尤其是应按照大比例尺(1:10000)进行填图工作,所以比例尺的选择,必须根据矿场规模和形态,分析勘查资料的基础上,精心布设好各个地质点。但是在布设的区域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并在工程建设图中利用仪器做好标注,这样就能确保找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升。 3开展金矿地质勘查工作的具体方法 3.1加大资金投入 现在的社会各个领域都在飞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以前的金矿勘查的预算也已经没有办法满足现阶段金矿勘查的需求了,这就导致金矿的开采出现了资金投入进去之后没有回收的利益,呈现负增长的趋势,而且近几年来我国的金矿勘查投资没有明显的涨幅变化,在工作需要加大投入的时候也并没有相应的,满足勘查工作需求的资金投入。而且现在地质勘查这一领域已经不是热门的就业领域了,勘查行业的发展也渐渐的落后了,许多工作人员都处于富余的境地,但是这些工作人员的工资和退休金都是资源勘查工作预算中的一部分,这几年我国工作人员的退休金也处于增长的状态,所以在很多人员富余的情况下,勘查工作进行时所需要的资金就明显不能支撑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也就让我国的黄金储蓄量越来越没有办法达到国家的要求,所以国家就要对勘查行业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调整投资的方案,加大投资的力度,以此来确保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3.2吸收外资,合作共赢 和上文中所提到的一样,资金是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的关键所在,当国家没有进行相关政策的调整时,工作人员可以自行对国外的相关企业进行了解,与他们进行商谈促进双方的合作,在引进外资的基础上,我国的资源勘查企业就可以缓解因为资金不足而产生的工作阻

金矿储量分类(分级)

第一节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一、根据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远景发展的需要,将砂金矿储量分为能利用(表内)储量和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两类。 二、在全矿区勘探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对矿体不同部位的控制程度,将砂金矿储量分为A、 B、C、D四级,A级是矿山编制采掘计划依据的储量,由生产部门探求。B、C、D各级储量的工业用途和条件如下: B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储量,又是地质勘探阶段探求的高级储量,并可起到验证C 级储量的作用。一般在首采地段探求。其条件是在C级储量的基础上,详细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空间位置,坡度变化和冻土分布等。 C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其条件是: 1、基本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2、在C级范围内矿砂粒度组成(包括巨砾率)、基岩风化程度和底板纵向、横向坡度及其变化规律已基本确定。 3、在C级范围内冻结矿砂与非冻结矿砂的比例及其变化规律基本确定。 D级——其用途是:1、为进一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建设远景规划的储量;2、对于复杂的较难求到C级储量的矿床,一定数量的D级储量可做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3、对一般矿床,部分的D级储量也可为矿山建设设计所利用。其条件是: 1、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 2、大致了解矿体底板纵向、横向坡度变化与巨砾分布情况。 3、大致了解冻结与非冻结矿砂比例。 第二节储量计算的一般原则 矿产储量是地质勘探的重要成果,应确保储量计算成果的质量,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储量计算必须以工业部门正式下达的工业指标为依据。 二、按砂金矿形态类型分别圈定矿体(相互连接可用同一方法开采的不同形态类型矿体除外)。 三、按矿体、储量类别、级别以及块段(相邻勘探线之间的连续矿体为一块段),分别计算出矿砂量、平均品位和砂金储量。

中国金矿类型

中国金矿床类型 矿床类型的划分,是矿床研究中的主要课题之一。我国对金矿分类方法的研究,近年提出的论述较多,矿床分类的目的在于应用,便于有效地指导矿床勘查和评价。故本书选择了以金矿容矿岩系与矿化体产出形式为基础的分类方案,将我国金矿床分为10类22个亚类(下表)。

(一)产于太古宙—古元古代变中基性 火山-沉积杂岩 (绿岩带)中的金矿(绿岩带型金矿) 本类金矿系指赋存于变中基性火山岩系和部分沉积岩系中的金矿床。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老地台区,如乌拉山—大青山、燕辽、清原—桦甸、小秦岭与胶东地区。容矿岩系是一套中深变质的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原岩为变中基性火山-沉积杂岩(一般称为绿岩带)。 它是我国金矿床主要类型之一,极具经济意义,分布点多面广,储量与产量都很大。已知该类金矿床(点)100多处,约占全国岩金矿床总数22%,储量约占岩金总储量29%,矿床平均规模约为5.5t/个。 据矿体产出形式,可将金矿分为二个亚类:①石英脉(包括石英-钾长石脉)型,如吉林夹皮沟、河北小营盘、河南小秦岭、内蒙古包头金矿;②复脉带(或片理化带),如河北金厂峪、浙江诸暨金矿床。 本类金矿主要地质特征是: 1)金矿化主要赋存于太古宙古老基底隆起区,基底的地球化学场与金矿成矿作用关系十分密切。大多数金矿分布于深大断裂系统中。 2)金矿化与古老中基性火山岩类变质而成的绿岩密切相关。容矿层位在夹皮沟地区为鞍山群三道沟组、杨家店组、燕辽地区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迁西群上川组,乌拉山—大青山地区为乌拉山群、集宁群,小秦岭为太华群下部岩组,岩石变质较深,普遍遭受混合岩化作用。 3)该类金矿赋存区多有岩浆活动,矿床距中酸性侵入体一般0.5~5km,常见矿脉与岩脉伴生。 4)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其次为碳酸盐化、钠化、绿泥石化等。 5)矿化体主要呈脉状,矿脉延伸较大,且延伸大于延长。 6)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不等量的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脉石矿物为石英、绢云母、钠长石、绿泥石及碳酸盐类等。 7)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是碲金矿、银金矿。金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 (二)产于元古宙变碎屑岩、泥质岩、 碳酸盐岩中的金矿

金矿成因

主要金矿类型的地质特征与矿床实例 (2006-1-10) 一、岩桨一热液金矿床 本类金矿床分布于古地块周围断陷盆地的边缘,或两个构造单元之间的深断裂带附近。滨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控制了本类型的矿床,如密山一清源深断裂,郯城一庐江深大断,裂浙闽沿海的丽水一海丰深断裂带等。混合岩化一交代重熔、同熔型花岗岩类与含金建造变质岩系有着内在联系,所形成的含金花岗岩或偏碱性的花岗岩类小侵入体,岩株对岩浆期后热液金矿床有直接的控制作用,本类型金矿床可分3个亚类: (一)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 成矿母岩为含金的重落型花岗石。在燕山期,它们沿着深切基底的断裂构造侵入到不同时代的盖层中。金矿化多沿台、槽分界断裂私隆起区的边缘断裂展布。在隆起区以金矿化为主,伴有多金属矿化,在凹陷区以多金属矿化为主,而在过渡带则为金一多金属矿化。在侵入体内为石英细脉浸染型金矿化,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产于岩体的边缘或其顶部,而含金石英脉带赋存于接触带和围岩的构造裂隙中。 河北峪耳崖金矿床实例: 燕山期花岗杂岩体居于矿区中心。同位素年龄1.4亿年。呈北东一南西向分布,岩体的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长2 km,宽0.7km,平面上中间膨大两端狭小,呈一菱形状(图1一4)侵入于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中,接触带局部有矽卡岩化现象。侵入杂岩体主要由同源不同阶段侵入的似斑状斜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金矿化带主要分布于内接触带附近和岩体中,仅极少数分布于自云岩或岩枝边部的断裂构造中,白云岩中的矿体,一般距接触带50-100m。 成矿断裂主要有两组,一组走向北40o一80o东,倾向北西,倾角400-80o,贯穿全区,规模较大,破碎带发育,另一组走向为2900-280o倾向北东,倾角40o一60o,仅在若休内部发育,与第一组斜交,规模小。 已查明地表矿带有14条,深部盲矿带10余条,每一矿带由1一6条矿体组成。大多数矿带平行于岩体长轴方向,呈平行脉状,雁行排列,地表规模较大,长几百米,厚度不足1 m,最厚5 -10M。 含金地质体共有3种:①含金黄铁矿石英脉;②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③含金破碎蚀变带。围岩蚀变强烈,以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钠长石化为主。 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有银金矿和啼金矿,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翎矿等。金品位为5.37-9. 01g/t,一般在7 g/t以上。矿石铅属古老正常铅,模式年龄为15亿年.

第一章 砂金矿的类型及特点

第一章砂金矿的类型及特点 对于一个想开砂金矿的人,初步了解一点砂金矿的分类是很有必要的,对勘探及随后的选矿流程设计都非常重要。学术界对砂金矿的分类是按成因和赋存状态划分,而我也有我自己的划分规则,我按选矿流程划分,稍后详细论述。 一砂金矿按成因分类 砂金矿按成因划分为:残积砂金矿,坡积砂金矿,洪积砂金矿和冲积砂金矿等。 1,残积砂金矿: 砂金矿是由各种岩金矿或类岩金矿风化解离形成。风化解离的金粒在母岩上面就地堆积就形成残积砂金矿。这类砂金矿严格受母岩性质控制,和母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学者认为金粒会在含金水溶液中长大,但我认为这种作用是比较微小的。 特点:金粒磨损很小甚至未受磨损,金粒形状千姿万态,粒径范围极大,表面粗糙,常常有金石连体或铁氧化物覆盖金表面,也常常能找到大块的狗头金,这类砂金矿一般含铁很高。残积砂金矿由于直接在母岩上面堆积,可以由此很方便地找到岩金矿。整个矿没有明显韵律层,显得很杂乱。 下图是金盆一个山顶上的残-坡积砂金矿遗址。曾今出过狗头金,品位也非常高。 2,坡积砂金矿 坡积砂金矿由残积砂金矿过渡而来,如果残积砂金矿在重力和流水作用下

产生位移,在山坡低洼处堆积,就形成坡积砂金矿。 特点:相对于原生金矿有很短距离的位移,金没有或略微有磨蚀,也有金石连体现象。整个矿没有明显韵律层,显得很杂乱,砾石都是角砾,含泥。 坡积矿几乎和残积矿是形影不离的,界线也不分明,一般有残积矿的地方总有坡积矿。 3,洪积砂金矿 由洪水形成的砂金矿。 特点:砂金和岩石碎屑分选型磨圆度都比较差,泥砂砾石混为一团,泥沙砾石粒径悬殊,。整个矿略微有韵律层,但也显得很杂乱。 如下图,新疆某金矿,位于河边坡地,距离河床30m,比河床高10多米。 洪积矿多数含泥量较大,尤其是胶泥量比较大,金颗粒一般变化较大,有大块的狗头金,(下图金矿当地人一致说发现过半斤重的金块),也有微细金,金粒粒径悬殊,这类金矿选矿比较麻烦,不仅要考虑脱泥还要脱石,不仅要回收微细金,还要回收巨粒金,所以系统比较复杂。 洪积矿和冰碛堆积矿有时候不易区分,其实也没必要区分,因为,对我们开采金矿来说,区别不大。下图金矿,就有冰碛堆积成因,但不是主要的。 常常形成于细谷,支流,细流及水流很少的的河谷中,及洪积锥洪积扇和洪积裙中。常常形成透镜体矿,悬胆状矿和鸡窝矿。金粒表面较粗糙,磨蚀较少,金粒粒径悬殊。

砂金矿储量分类、分级和储量计算

砂金矿储量分类、分级和储量计算 【我来说两句】 2006-8-4 14:55:15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 743 次收藏 【摘要】: ??? 第一节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 ??? 一、根据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远景发展的需要,将砂金矿储量分为能利用(表内)储量和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两类。 二、在全矿区勘探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对矿体不同部位的控制程度,将砂金矿储量分为 A、B、C、D四级,A级是矿山编制采掘计划依据的储量,由生产部门探求。B、C、D各级储量的工业用途和条件如下: B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储量,又是地质勘探阶段探求的高级储量,并可起到验证C 级储量的作用。一般在首采地段探求。其条件是在C级储量的基础上,详细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空间位置,坡度变化和冻土分布等。 C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其条件是: 1、基本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2、在C级范围内矿砂粒度组成(包括巨砾率)、基岩风化程度和底板纵向、横向坡度及其变化规律已基本确定。 3、在C级范围内冻结矿砂与非冻结矿砂的比例及其变化规律基本确定。 D级——其用途是:1、为进一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建设远景规划的储量;2、对于复杂的较难求到C级储量的矿床,一定数量的D级储量可做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3、对一般矿床,部分的D级储量也可为矿山建设设计所利用。其条件是: 1、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 2、大致了解矿体底板纵向、横向坡度变化与巨砾分布情况。 3、大致了解冻结与非冻结矿砂比例。 ??? 第二节储量计算的一般原则 矿产储量是地质勘探的重要成果,应确保储量计算成果的质量,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储量计算必须以工业部门正式下达的工业指标为依据。 二、按砂金矿形态类型分别圈定矿体(相互连接可用同一方法开采的不同形态类型矿体除外)。 三、按矿体、储量类别、级别以及块段(相邻勘探线之间的连续矿体为一块段),分别计算出矿砂量、平均品位和砂金储量。 四、对伴生的矿产应计算储量。 五、储量应按实际探得的地下资源来计算,不扣除采、选时的损失量。 六、勘探线间矿体界线一般以直线连接。 ??? 第三节确定储量计算各项参数的要求 一、砂金样品品位:样品的砂金重量除以样品的理论体积(钻孔为钻头内断面乘以样品长)。可用于地下开采矿砂层的确定,不利用于混合砂矿体圈定。 二、钻孔品位:是圈定矿体的基本单位,其计算方法,对混合砂为:钻孔内砂金重量除以钻孔内混合砂理论体积(钻头内断面乘以混合砂厚度);对矿砂层为:各样品品位与长度的加权平均值或矿砂层内含金量除以其理论体积。 三、平均品位计算:混合砂厚度或矿砂层厚度不等时,一般用厚度加权平均法计算。 四、平均厚度计算:一般用算术平均法。 储量计算的单位及其精度要求: 品位:克/立方米,保留四位小数; 厚度:米,保留两位小数;

山东焦家金矿带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及其意义

第44卷 第1期2008年1月 地质与勘探GE OLOGY AND PROSPECTI N G Vol .44 No .1 January,2008地质?矿床 [收稿日期]2006-12-18;[修订日期]2007-03-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672319)和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宋明春(1963年—),男,2003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获硕士学位,在读博士生,研究员,现主要从事地质矿产技术管理 及研究工作。 山东焦家金矿带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及其意义 宋明春 1,2 ,崔书学3,杨之利3,姜洪利3,杨承海2,焦秀美 2 (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2.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济南 250013; 3.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招远 265400) [摘 要]通过5年时间对山东焦家金矿带深部的地质找矿工作,发现了位于莱州寺庄矿区深部的 特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该矿床与产于焦家断裂第一矿化富集带中的寺庄矿区浅部金矿床之间有 100~250m 垂深的无矿间隔,构成第二矿化富集带。认为胶西北地区3条主要金矿控矿断裂———三仓 断裂、焦家断裂、招平断裂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形成上陡下缓的铲状断层,构成了沿玲珑花岗岩与早前寒武纪地质体边界分布的大型伸展构造带。建立了焦家式金矿新的成矿模式:在伸展构造主断面附近的岩石受到强烈的伸展剪切应力,产生倾向与伸展滑动方向一致的一系列伸展断层,构造岩为变形均匀的,形成浸染状蚀变岩型矿石;主断面之下,由伸展引起的剪切应力,产生了具共轭剪节理性质的网状裂隙带,形成网脉状矿石;远离主断面,岩体上拱造成的引张作用产生近直立的裂隙带,形成脉状矿石。指出焦家金矿带深部成矿远景区在该断裂平面位置的西侧,而非其东侧的玲珑花岗岩分布区。 [关键词]焦家金矿带 深部找矿 寺庄矿区 伸展构造 [中图分类号]P618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5331(2008)01-0001-08 山东焦家金矿是山东省第六地质队(以下简称 六队)发现并勘查的,1965年六队提出“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概念及成矿模式,1977年地质部第二次全国金矿会议上正式确认并向全国推广应用。“焦家式”金矿确立以后,大大促进了全国,尤其是胶东地区的金矿找矿工作。初步统计,目前胶东地区共探明了“焦家式”金矿床152处,其中特大型金矿床18处、大型金矿床7处、中型金矿床34处,探明金资源储量900余吨。焦家金成矿带是胶东地区最重要的成矿带之一,在该带中已探明新城、焦家、河西3个特大型金矿床及河东、东季、上庄、望儿山、马塘、寺庄等一批大、中型金矿床(图1)。随着地质勘查程度的不断加大,该区平均勘查深度已接近-500m ,地表矿、浅部矿越来越少,金矿找矿难度越来越大,“攻深找盲”成为该区找矿的重点方向。自上世纪末,人们开始对该成矿带深部开展了探索性找矿工作,如:山东黄金集团公司在焦家金矿深部打了4个钻孔,在-620~-710m 标高之间发现了金矿体[1] 。 2006年,六队在焦家金矿南约215k m 的莱州市朱桥镇寺庄矿区深部,提交了一个特大型金矿(地理坐标位置:东经120°06′03″,北纬37°22′43),实现了焦家金矿带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揭示了该成矿带深部巨大的金矿资源潜力。这个金矿是在焦家金矿带深部第二矿化富集带上发现的第一个特大型金矿。焦家金矿带深部金矿找矿的突破,不仅对中国东部传统成矿带攻深找盲,解决危机矿山资源瓶颈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而且,为深化和发展“焦家式”成矿理论带来新的启示,其意义深远。 笔者等多年来一直在胶东地区从事金矿勘查工作,自2002年参与了对焦家金矿带深部金矿找矿工作。通过5年的工作,尤其是通过对寺庄矿区深部金矿勘查项目发现的金矿床与浅部金矿床的对比研究,及对胶西北3条主要金矿成矿带特征和成矿规律的研究,发现传统的焦家式金矿成矿模式及前人关于焦家式金矿成矿构造体制的部分认识存在误区,导致对深部找矿方向产生错误判断。通过深入分 析,本文建立了新的焦家式金矿成矿模式,指出了新 1

中国金矿床主要工业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第9卷第3期贵 金 属 地 质V o l19 N o13 2000年9月JOU RNAL O F PR EC I OU S M ETALL I C GEOLO GY Sep1,2000 文章编号:100224182(2000)0320166204 中国金矿床主要工业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邵晓东,李景春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辽宁 沈阳110032) 摘 要:石英脉型、蚀变碎裂岩型及糜棱岩型目前仍然是我国金矿床的主要类型.金矿床的空间分布上具有丛聚性, 在矿床类型及成矿时代方面,东、西部表现出明显差别.东间地区主要为石英脉型、蚀变碎裂岩型、冰长石一绢云母 石英脉型、矽卡岩型、铁帽型及红土型等,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期,铁帽型及红土型主要形成于第四纪;西北部地区 主要有蚀变碎裂岩型、冰长石一绢云母石英脉型和石英脉型等,成矿时代主要为海西期;西南部地区主要为微细浸染 型、蚀变碎裂岩型、石英脉型及红土型等,成矿时代主要为印支一喜马拉雅期1砂砾层型在各矿化集中区均有不同程 度分布,主要为现代地质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金矿床;工业类型;时空分布;中国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P618151;P617 在对我国金矿床工业类型初步划分的基础上[1], 进一步分析各类型金矿床的重要程度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对指导金矿勘查、生产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1 金矿床主要类型 金矿床类型繁多是我国金矿床的一大特点,这是由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构造复杂和特殊地质环境所决定的1尽管在生产实践中对各种类型金矿床都有所强调,但不同类型的金矿床其重要性存在着明显差别.从目前蝗勘查及开发情况来看,各类型所占的比重有所不同.我国黄金产量主要来自岩金矿床,其次是砂砾层型矿床,此外尚有大量有色金属矿床中的伴生金. 最近20多年来,岩金矿的找矿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无论是矿床数量还是储量都有了大幅度增加,特别是新类型矿床的发现和新成矿区的确认更为引人注目.从总体上看,石英脉型、蚀变碎裂岩型、微细浸染型、冰长石—绢云母石英脉型是当前我国岩金矿床的主要类型.其中石英脉型和蚀变碎裂岩型无论在矿床数量上(表1)还是在储量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含金石英脉一直是人们最为主要的开采对象.在许多地区,人们把石英脉和蚀变破碎岩带作为最直接的找矿标志.糜棱岩型金矿床目前虽然为数不多,但已发现的矿床多以其大储量和较为稳定的品位所决定的巨大经济价值而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红土型金矿床在我国尚属新发现的类型,这类金矿床与铁帽型金矿床一样,都具有埋藏浅、易采、易选的特点,对其开 收稿日期:2000-04-28.张哲编缉.发有低成本高收益的优势,也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 矿砾层型金矿床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黄金业的重要开采对象.据不完全统计[2],全国已发现该类金矿床(点)4000余处,广布于全国727个县(市). 2 空间分布 任何矿床的产出都与地质构造环境密切相关.金矿床也不例外,它的分布受大地构造环境、含金建造、构造—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等因素所制约.中国大陆是现今欧亚板块的组成部分,其形成和演化经历了太古宙—早元古代的原始地壳克拉通化阶段,中、晚元古

主要金矿类型的地质特征及矿床实例

主要金矿类型的地质特征与矿床实例 一、岩桨热液金矿床 本类矿床分布于古地块周围断陷盆地的边缘或两个构造单元之间的深断裂带附近。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控制了本类型的矿床。如密山~清源深断裂,郯城~庐江深大断裂,浙闽沿海的丽水~海丰深断裂带等。混合岩化~交代重熔、同熔型花岗岩类与含金建造变质岩系有着内在联系,所形成的含金花岗岩或偏碱性的花岗岩类小侵入体,岩株对岩浆期后热液金矿床有直接的控制作用。 本类型金矿床可分3个亚类。 (一)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 成矿母岩为含金的重熔型花岗石。在燕山期,它们沿着深切基底的断裂构造侵入到不同时代的盖层中。金矿化多沿台、槽分界断裂隆起区的边缘断裂展布。在隆起区以金矿化为主,伴有多金属矿化,在凹陷区以多金属矿化为主,而在过渡带则为金~多金属矿化。在侵入体内为石英细脉浸染型金矿化,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产于岩体的边缘或其顶部,而含金石英脉带赋存于接触带和围岩的构造裂隙中。 河北峪耳崖金矿床: 燕山期花岗杂岩体居于矿区中心。呈北东~南西向分布,岩体的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长2km,宽0.7km,平面上中间膨大两端狭小,呈一菱形状(图1~4)侵入于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中,接触带局部有矽卡岩化现象。侵入杂岩体主要由同源不同阶段侵入的似

斑状斜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金矿化带主要分布于内接触带附近和岩体中,极少数分布于云岩岩或边部的断裂构造中,白云岩中的矿体,一般距接触带50~100m。 成矿断裂主要有两组,一组走向北40o~80o东,倾向北西,倾角400~80o,贯穿全区,规模较大,破碎带发育,另一组走向为2900~280o倾向北东,倾角40o~60o,仅在若休内部发育,与第一组斜交,规模小。 已查明地表矿带有14条,深部盲矿带10余条,每一矿带由1~6条矿体组成。大多数矿带平行于岩体长轴方向,呈平行脉状,雁行排列,地表规模较大,长几百米,厚度不足1 米,最厚5~10 米。 含金地质体共有3种:①含金黄铁矿石英脉;②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③含金破碎蚀变带。 围岩蚀变强烈,以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钠长石化为主。 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有银金矿和碲金矿,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钼矿等。金品位为5.37~9.01g/t,一般在7 g/t以上。

中国金矿的分布规律

中国金矿的分布规律 2008-03-23 12:53:32| 分类:中国资源|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一)岩金矿床 1.我国岩金矿床成矿的层控特征 1)大多数岩金矿床产在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的某一特定含矿建造中。矿床(点)密集分布,成群成带产出,其延伸与地层产状总体是一致的。 2)矿化围岩的含金丰度往往大于地壳中同类岩石丰度值的几倍至数十倍。 3)多数金矿矿体与围岩的同位素组合特征基本相似。如河南省小秦岭地区文峪金矿,矿石硫同位素δ34S 为1.35‰,杨砦峪矿区硫同位素δ34S为1.55‰,金洞岔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3.58‰,而两矿区地层δ34S为3.39‰,表现出矿石硫与地层硫特点相似。以此说明容矿层往往是矿源层。 4)我国岩金矿床产出的地层以太古宇为主,其次为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均有金矿产出,但发育程度不一。矿化围岩有变质岩、沉积岩、火成岩类,其矿化情况各异。现就其主要矿化密集区的层控性概述如下: (1)华北地台金矿成矿域本区金矿床(点)集中分布于板块的边缘及基底构造层的隆起区,并且主要产于太古宇结晶基底的中深变质岩系中。 ①燕山金矿密集区金矿集中分布于山海关及密云隆起区,容矿岩层为太古宇迁西群马兰峪组。该组混合岩化作用较强。岩层含金丰度0.7~0.83×10-6,高于同类岩石的25~200倍。本区已知金矿床(点)115处,有109个产于本岩层中。 ②辽西建平-北票金矿密集区区内金矿床(点)80%以上集中分布于建平隆起区内。容矿岩层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的斜长角闪岩及斜长角闪片麻岩类。 ③夹皮沟金矿田金矿床主要产于太古宇鞍山群三道沟组下部的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角闪岩中。围岩含金丰度值平均41.5×10-9。根据320个硫同位素的研究,矿石硫δ34S平均为5.6‰;围岩硫δ34S为2.1‰。二者相近,硫源相同。 ④小秦岭金矿田:金矿围岩为太华群下部岩组,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等。岩层含金丰度值平均为1.24×10-9。金矿δ34S平均为2.71‰,两者近乎相等,具密切成生关系。 上述各区容矿围岩,经原岩恢复为基-中基性火山岩建造。岩石呈黑绿色,亦称绿色岩系。这套含金建造是本区金矿的原始矿源层。它不仅是变质热液型金矿的矿源层,而且也是本区其他类型金矿的重要矿源层。 (2)江南古陆金矿成矿带金矿主要分布于江南古陆的雪峰隆起与幕府山隆起两区。其金矿床(点)95%左右产于元古宇冷家溪群及板溪群的含凝灰质绢云母板岩、砂质板岩中,其原岩为含泥质、凝灰质碎屑岩建造。局部可能有火山沉积岩。岩层含金丰度值平均为0.0012~0.03g/t,矿石δ34S为2.85‰;围岩δ34S 为7.9‰。

行业分类标准之有色金属

B 采矿业本类包括06~12大类,采矿业指对固体(如煤和矿物)、液体(如原油)或气体(如天然气)等自然产生的矿物的采掘;包括地下或地上采掘、矿井的运行,以及一般在矿址或矿址附近从事的旨在加工原材料的所有辅助性工作,例如碾磨、选矿和处理,均属本类活动;还包括使原料得以销售所需的准备工作;不包括水的蓄集、净化和分配,以及地质勘查、建筑工程活动。 0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81 0810 铁矿采选指对铁矿石的采矿、选矿活动 082 0820 锰矿、铬矿采选 089 0890 其他黑色金属矿采选指对钒矿等钢铁工业黑色金属辅助原料矿的采矿、选矿活动 0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指对常用有色金属矿、贵金属矿,以及稀有稀土金属矿的开采、选矿活动 091 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指对铜、铅锌、镍钴、锡、锑、铝、镁、汞、镉、铋等常用有色金属矿的采选。 0911 铜矿采选 0912 铅锌矿采选 0913 镍钴矿采选 0914 锡矿采选 0915 锑矿采选 0916 铝矿采选 0917 镁矿采选

0919 其他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 092 贵金属矿采选指对在地壳中含量极少的金、银和铂族元素(铂、铱、锇、钌、钯、铑)矿的采选。 0921 金矿采选 0922 银矿采选 0929 其他贵金属矿采选 093 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指对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小,分布稀散或难以从原料中提取,以及研究和使用较晚的金属矿开采、精选。 0931 钨钼矿采选 0932 稀土金属矿采选指镧系金属及与镧系金属性质相近的金属矿的采选。 0933 放射性金属矿采选指对主要含钍和铀的矿石开采,以及对这类矿石的精选。 0939 其他稀有金属矿采选指对稀有轻金属矿、稀有高熔点金属矿、稀散金属矿采选活动,以及其他稀有金属矿的采选。 C 制造业本门类包括13~43大类,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作;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建筑物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应视为制造,但在建筑预制品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桥梁、仓库设备、铁路与高架公路、升降机与电梯、管道设备、喷水设备、暖气设备、通风设备与空调设备,照明与安装电线等组装活动,以及建筑物

川西甘孜-理塘金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邹光富

矿床地质 川西甘孜-理塘金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邹光富1,毛英2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82;2 成都岩矿分析测试中心,四川成都610081) 甘孜-理塘金矿带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的四川甘孜-理塘断裂带中,是一条以金为主,含锑、银、砷、铜、铅、锌的金矿带。甘孜-理塘断裂带是一条重要的铜铁铅锌金锑多金属成矿带,近二十年来为地质界和矿产开发公司极为关注的成矿带。目前,矿带中已相继发现了嘎拉金矿、雄龙西金矿、色卡、那西、尼多、玉隆、阿加隆洼、马拢中小型金矿床,以及卡诺、尼亚达柯、雄卡、西冲龙金矿点等一批矿产地,显示该带金成矿具有巨大的找矿前景。文中根据作者对该区金矿床的专门研究成果,对该金矿带形成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和找矿方向进行论述,以期推动川西地区的找矿勘探工作,实现找矿突破。 1 成矿地质背景 甘孜-理塘断裂带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古特提斯洋消减及扬子陆块与义敦古岛弧拼接的缝合带。呈NW-SN-SE向分布。自印支期以来经历了洋壳俯冲、陆-弧碰撞和陆内会聚等一系列构造事件,具有长期活动的特点。该断裂带北起德格三岔河,向西越过青海玉树,向南经玉隆、甘孜、理塘至木里以远,呈北窄南宽向北东凸出的反S弧形带状,延长约700 km,宽10~15 km。断裂带以东主要出露三叠系西康群,为一套深海-半深海浊流相沉积地层,属次稳定-非稳定型的复理石建造;以西出露三叠系义敦群,为一套岛弧非稳定型钙碱性火山岩、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沿断裂带分布有岛弧火山岩、沉积岩、蛇绿岩构造岩块、被动陆缘复理石等各类地质体,并有燕山期酸性岩浆侵入。多期构造岩浆活动,为区内分散的金元素活化、迁移和富集成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成矿条件。同时,该断裂带也是剪切带型金矿床集中分布的地区。如嘎拉金矿、雄龙西金矿、那西、尼多金矿床等金矿。因此,该区是“三江”地区的一个具有大中型金矿的重要成矿远景区。 2 矿床地质特征 甘孜-理塘金矿带的金矿床明显受甘孜-理塘断裂带的控制。按其成矿地质特征和控制因素等,可划分为3种主要矿化类型: (1)含金糜棱岩型金矿:嘎拉、错阿以嘎拉金矿为典型矿床。在嘎拉矿区发育四条大致平行且沿NW向展布的韧性剪切变形带。金矿化主要发生在韧性剪切带中的凝灰质糜棱岩中,金矿体主要赋存于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带中央部位。金矿体呈长透镜状,一般长110~700 m,宽1~32 m。金矿体与围岩界线据X射线荧光分析仪和痕金光谱分析结果圈定。目前已在矿区4条韧性剪切带中圈出5个金矿体。与金矿化有关的热液蚀变主要有碳酸盐化、硅化、铬水云母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和辉锑矿化。其中,辉锑矿形成时期较晚,呈网脉和大脉状穿插叠加在糜棱岩带中。矿石类型主要为显微浸染蚀变千糜岩型和显微浸染硫化物网脉状矿石。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闪锌矿、黝铜矿、辉铜矿、辉砷镍矿、自然金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含铁白云石、方解石、绿泥石、蛇纹石等。矿石具浸染状结构,网脉状、角砾状构造。该类型金矿化的Pb同位素年龄为196 Ma和99 Ma,相当于印支末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反映出金矿化与含金韧性剪切带形成演化的阶段性,即印支末期-燕山早期由于板块的俯冲碰撞,在地壳深部发生韧性剪切变质变形,形成韧性剪切带,并伴随金矿化的发生;随着地质构造动力作用的持续进行,燕山晚期,韧性剪切构造作用开始向韧-脆性剪切构造变形发展,并伴随发生金矿化作用。 (2)含金蚀变碎裂岩型金矿:这类金矿在区内主要有雄龙西金矿、阿加隆洼金矿、尼亚达柯金矿点和雄卡金矿点等,以雄龙西金矿床具有代表性。据赵绍西(1992)的研究表明,矿体产于近南北向逆冲断裂带的上盘次级断裂中,矿体在空间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