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权利的分类定稿版

合集下载

什么是民事权利包括哪几种类型

什么是民事权利包括哪几种类型

什么是民事权利包括哪几种类型民事权利是指个人或组织在民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益和利益。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民事权利主要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人格权利。

1.人身权利:人身权利是指个人对其自身的身体、生命、健康等方面的权益。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生命权:生命权是每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包括保护生命和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

(2)健康权:健康权是指个人对保持身体健康和获得医疗保健的权利。

(3)名誉权:名誉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姓名、声誉和荣誉的保护权。

(4)隐私权:隐私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私密事务不受侵扰的权利。

(5)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是指个人免于非法拘禁、非法剥夺自由的权利。

(6)婚姻家庭权:婚姻家庭权是指个人在婚姻家庭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包括结婚自由、离婚自由、婚姻财产权等。

2.财产权利:财产权利是指个人对其财产享有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权利。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所有权:所有权是指个人对特定物或者财产享有完全的权益。

(2)使用权:使用权是指个人对特定物或者财产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使用、支配的权利。

(3)收益权:收益权是指个人从特定物或者财产中获得利益的权利。

(4)出资权:出资权是指个人对企业、合伙企业或其他组织出资后所享有的权益。

(5)租赁权:租赁权是指个人将自己的财产出租给他人所享有的权利。

(6)抵押权:抵押权是指个人将自己的财产作为债务履行的担保所享有的权利。

(7)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通过自己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作品、发明、商标等对其享有的权利。

3.人格权利:人格权利是指个人享有的与其人格尊严相关的权利。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名誉权:名誉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姓名、声誉和荣誉的保护权。

(2)隐私权:隐私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私密事务不受侵扰的权利。

(3)名字权:名字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姓名的保护权。

(4)肖像权:肖像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肖像画像的保护权。

(5)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权是指个人对其人格尊严的保护权。

民事权利分类五大类

民事权利分类五大类

民事权利分类五大类民事权利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关系中享有的法律权利,是保障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民事关系中合法权益的基础。

在我国,民事权利可以分为五大类,分别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知识产权、合同权利和其他权利。

一、人身权利人身权利是指个人在身体、生命、健康、名誉、荣誉、自由等方面所享有的权利。

这些权利是每个人天生具有的,是最基本的权利。

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名誉权、荣誉权、自由权等。

生命权是指个人享有的保护生命的权利。

在我国,生命权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任何个人、组织和机构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权。

身体权是指个人享有的保护身体完整和自由的权利。

健康权是指个人享有的保护健康的权利。

名誉权是指个人享有的保护名誉的权利,包括个人名誉和企业名誉。

荣誉权是指个人享有的保护荣誉的权利,包括个人荣誉和企业荣誉。

自由权是指个人享有的保护人身自由的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出行自由、信仰自由等。

二、财产权利财产权利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财产方面所享有的权利。

财产权利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

所有权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某种财产享有的最高权利。

使用权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某种财产使用和支配的权利。

收益权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某种财产所产生的收益享有的权利。

处分权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某种财产进行处分的权利,包括出售、转让、抵押等。

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知识产出者在知识产出中所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专利权是指对于某一种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专有权利。

商标权是指对于某一种商标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是指对于某一种著作的专有权利。

商业秘密是指商业上的秘密信息,包括技术秘密、商务秘密等。

知识产权对于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合同权利合同权利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合同中所享有的权利。

合同权利包括:合同自由、合同平等、合同诚信等。

民事权利及分类

民事权利及分类

民事权利及分类(一)人身权、财产权与综合性权利所谓综合性权利是指由财产权与人身权结合所产生的一类权利,其内容既包括财产利益也包括人身利益,专属性也不十分强烈。

这类权利有三个:知识产权(具有财产权与人身权双重性质)、继承权(就其内容属财产权,但通常基于身份关系而取得)和社员权(如公司股东的股东权、合作社的社员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业主权等)。

(二)绝对权与相对权这是以义务主体是否特定以及权利的特点所作的分类。

绝对权是指无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即可实现并可对抗不特定人的权利,如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等。

由于绝对权的义务主体不特定,故又称对世权。

相对权是必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才能实现并只能对抗特定人的权利,最典型者为债权。

由于相对权的义务主体是特定的,故又称对人权。

(三)既得权与期待权这是以是否已经取得为标准所作的分类。

既得权是指权利人已经取得且可以实现的权利,期待权是指将来有取得与实现的可能性的权利。

一般的民事权利都是既得权。

(四)主权利与从权利主权利是从权利的基础与前提,从权利依附于主权利而存在。

所以,从权利随主权利成立而成立、生效而生效、变更而变更、转让而转让、消灭而消灭。

权利人不能在转让主权利的情况下而单独保留从权利,也不能在抛弃主权利的情况下而单独享有从权利。

(五)专属权与非专属权(六)原权利(合法事实引起的权利)与救济权(责任请求权)(七)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与形成权1.支配权支配权是指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权利客体(物、人身利益与智力成果)并实现其利益的权利,典型者如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

其特点是:(1)客体是特定的;(2)权利主体是特定的;(3)义务主体是不侍定的;(4)实现不需要义务人的积极作为;(5)具有排他效力。

2.请求权请求权是指权利人要求他人为特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

其特点是:(1)具有相对性;(2)具有非公示性;(3)大多表现为实体权利。

请求权作为独立的实体权利,连接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权利,因为民事诉讼可以分为三种,即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变更之诉,这三种诉讼中给付之诉是民事诉讼的核心,而给付之诉的基础就是请求权。

法律 民事权利的分类

法律 民事权利的分类

民事权利的分类
(1)根据有无财产内容,分财产权和人身权
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某种物质利益的权利,如物权、债权、继承权等。

人身权是指以人身所体现的利益为内容的、与权利人的人身不可分离的民事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2)根据权利的作用,分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
支配权是指可以对标的物直接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如物权。

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如债权。

抗辩权是指对抗请求权或否认对方权利的权利。

形成权是指当事人一方可以以自己的行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如撤销权、抵销权等。

(3)根据权利人可以对抗的义务人的范围,分绝对权和相对权
绝对权是指义务人不确定、权利人不需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即可实现的权利,如所有权、人身权。

相对权是指义务人为特定人,权利人必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才能实现的权利,如债权。

(4)根据民事权利彼此间互相联系的方面,分主权利和从权利
主权利是指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民事权利中可以独立存在的权利。

从权利是指以主权利的存在为其存在的前提的权利。

(5)根据其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实现,分既得权与期待权
既得权是指成立要件已全部实现的权利,一般的权利都是既得权。

期待权是指成立要件尚未全部实现,将来又可能实现的权利
第 1 页共1 页。

论述民事权利的分类体系

论述民事权利的分类体系

论述民事权利的分类体系
民事权利可以按照多种不同的分类体系进行分类,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分类体系:
1.个人权益与财产权益:个人权益指个人的自由、尊严、身体
健康等,而财产权益指个人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等。

个人权益包括人身权利(如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等)和人格权(如名誉权、隐私权等),财产权益包括动产权(如对物品的占有、使用、处分权利)和不动产权(如房屋、土地的所有权、占有权等)。

2.权利与义务:权利指个人或组织享有的合法权益,而义务则
强调个人或组织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例如,雇主享有对雇员劳动力的使用权(权利),而雇员则有接受雇主指挥、提供劳动的义务。

3.权利的主体与客体:权利的主体指享有权利的个人或组织,
客体则指受到权利限制的个人或组织。

例如,产权的主体是产权人,客体是其他人不得侵犯的财产。

4.绝对权利与相对权利:绝对权利是指个人在法律上享有的不
受任何限制的权利,例如人身权利;相对权利是指个人在特定情况下对他人提出要求的权利,例如合同中的债权。

5.具体权利与抽象权利:具体权利是指明确规定在特定事实条
件下产生的权利,例如受益人对保险公司的索赔权利;抽象权利是指独立于具体事实情况存在的权利,例如合同中的权利。

总体来说,民事权利的分类体系可以根据不同层面、不同性质以及不同关系进行分类,这有助于人们理解和运用法律规范。

不同分类体系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使权利的保护更加全面和系统化。

民事权利的分类

民事权利的分类

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

支配权,是指主体对权利客体可直接加以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

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都属于支配权。

支配权是对权利客体进行直接支配的、具有排他性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

其行使无须其他人的积极配合,只需负有容忍和不侵害该权利的义务。

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是典型的支配权。

支配权常常是确认之诉的对象
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请求权请求权是特定人可请求特定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债权是典型的请求权,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虽为支配权,但在受到侵害时,需以请求权作为救济,故请求权在民事权利体系中地位特别重要
抗辩权,广义上是指抗辩请求权或否认他人的权利主张的权利,有的称为异议权;狭义上是指对抗请求权的权利。

抗辩权抗辩权是对抗对方请求的权利,其功能在于延缓请求权的行使或使请求权归于消灭。

其特征有:(1)以请求权的行使为前提;(2)只能由法律规定产生,约定的抗辩事由只能产生合同上的权利,而不是抗辩权;(3)具有一定的期限性
形成权,是指权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

形成权形成权是依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

其主要特征是:(1)单方意思表示;(2)使得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动。

撤销权、解除权、追认权、抵消权等都属于形成权。

民事权利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民事权利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民事权利的分类及相互关系民事权利是指个人、法人或组织在民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益。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民事权利分为不同的类型,并且这些类型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

民事权利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常见的分类标准有以下几种:一、权利的主体分类根据权利的主体不同,民事权利可以分为个人权利和法人权利两大类。

个人权利是指个人在民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人身自由权等。

个人权利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例如,个人的财产权保护了个人财产的合法权益,个人的人身自由权保护了个人的自由和尊严。

法人权利是指法人或组织在民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益,包括公司的合法经营权、社团组织的自律权等。

法人权利是法人实体作为独立主体所享有的权益,这些权益与法人的身份和地位密切相关。

例如,公司的合法经营权保护了公司的营利权益,社团组织的自律权保护了社团组织的自治和独立性。

个人权利和法人权利虽然有所区别,但在实际生活中常常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个人权利和法人权利的保护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

二、权利的财产性分类根据权利所涉及的财产性质,民事权利可以分为财产权利和非财产权利两大类。

财产权利是指个人、法人或组织在财产关系中所享有的权益,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

财产权利是人们对财产的所有、支配和利用权益,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经济基础。

例如,个人对自己的房产享有所有权,公司对自己的商标享有使用权。

非财产权利是指个人、法人或组织在非财产关系中所享有的权益,包括人身权利、人格权利、知识产权、荣誉权等。

非财产权利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享有的基本权益,是社会和法律对个体的保护。

例如,个人的姓名权和肖像权属于人格权利,公司的商业秘密享有知识产权保护。

财产权利和非财产权利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和互动作用。

财产权利的保护为人们的创造、生产和交换提供了法律基础,而非财产权利的保护则体现了人们的尊严、自由和个性。

民事权利的分类2篇

民事权利的分类2篇

民事权利的分类2篇第一篇:民事权利的分类民事权利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的权益。

它涵盖了个人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各类权利。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民事权利主要分为两大类别:财产权利和非财产权利。

一、财产权利财产权利是指个人或团体对财产所享有的权益。

它包括了个人财产权利和财产权利两种类型。

(一)个人财产权利个人财产权利是指个人对自己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方面的权益。

它包括了个人所有权、个人用益物权、个人货币权等。

个人所有权是指对自己物品享有绝对的支配权,可以包括不动产和动产两部分。

个人用益物权是指对他人财产享有一定的使用和收益权,但不能转让。

个人货币权是指个人对货币的支配和利用权。

(二)财产权利财产权利指的是集体所有制、国有制或其他组织的财产权利。

它体现了国家、集体组织和其他非个人组织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方面的权益。

二、非财产权利非财产权利是指除财产权利以外的其他各类权利,它主要包括人身权利和人格权利两种类型。

(一)人身权利人身权利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体、名誉、自由等方面的权益。

它包括了生命权、身体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生命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生命的保护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他人的生命。

身体权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体健康和完整的权益,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他人的身体权。

姓名权和名称权是指个人对自己名字和名称的使用和保护权,任何人都无权冒用他人的姓名或名称。

肖像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肖像的使用和保护权,任何人都无权擅自使用他人的肖像。

荣誉权是指个人对自己名誉的保护权,任何人都无权损害他人的名誉。

隐私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私生活和个人信息的保护权,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他人的隐私。

(二)人格权利人格权利是指个人对自己人格尊严和人格自由的权益。

它包括了人格尊严权、人格自由权、人格保护权等。

人格尊严权是指个人对自己人格尊严的保护权,包括个体的尊严和社会尊严。

人格自由权是指个人对自己自由行动和自由选择的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事权利的分类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民事权利的分类
(一)绝对权与相对权
1.绝对权:又称“对世权”,可以对抗一切人的权利,权利人以外的人都是义务人,包括:人格权、物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

2.相对权:又称“对人权”,是对抗特定人的权利,即请求特定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包括:各类请求权。

判断:绝对权不存在相对应的义务人和义务。

【答案】错
(二)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
1.支配权与请求权
物权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的区别
【例题·多选题】小贝购得一只世界杯指定用球后兴奋不已,一脚踢出,恰好落入邻居老马家门前的水井中,正在井边清洗花瓶的老马受到惊吓,手中花瓶落地摔碎。

老马从井中捞出足球后,小贝央求老马归还,老马则要求小贝赔偿花瓶损失。

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0-3-54)
A.小贝对老马享有物权请求权
B.老马对小贝享有物权请求权
C.老马对小贝享有债权请求权
D.如小贝拒绝赔偿,老马可对足球行使留置权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物权请求权、债权请求权、留置权。

选项A正确。

小贝的足球在老马手里,小贝要求其返还原物的请求权是物权请求权。

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

小贝将老马花瓶打碎,老马要求小贝赔偿的请求权是债权请求权,不是物权请求权。

选项D错误。

自然人债权人留置的动产,应当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

小贝对老马享有物权请求权,老马对小贝享有债权请求权,两者不是同一法律关系,老马不能对足球进行留置。

【例题·单选题】甲被乙家的狗咬伤,要求乙赔偿医药费,乙认为甲被狗咬与自己无关拒绝赔偿。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3-1)
A.甲乙之间的赔偿关系属于民法所调整的人身关系
B.甲请求乙赔偿的权利属于绝对权
C.甲请求乙赔偿的权利适用诉讼时效
D.乙拒绝赔偿是行使抗辩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民事权利的类型和诉讼时效。

选项A错误。

因侵权行为产生的损害赔偿关系是财产关系,不是人身关系。

选项B错误。

甲请求乙承担赔偿责任是在行使债权,该权利是相对权,而非绝对权。

选项C正确。

《民法通则》第136条第(一)项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是一年。

甲请求乙赔偿的权利适用特殊诉讼时效一年的规定。

选项D错误。

抗辩权是能够阻止请求权效力的权利。

先承认对方享有请求权,然后再提出阻止对方请求权的事由以对抗对方权利的行使。

本题中,乙提出甲被狗咬伤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是对甲请求权的否认,而非抗辩。

2.抗辩权
【例题·单选题】下列情形中,属于当事人乙行使抗辩权的情形是()
A.甲向乙请求返还200元钱,乙以从未欠甲钱为由予以拒绝,经查,乙所言属实
B.甲向乙请求返还200元钱,乙以甲之债权已过诉讼时效为由拒绝
C.甲欺诈乙而订立买卖合同,甲请求乙履行交付标的物的义务,乙则主张撤销合同
D.甲因货物买卖享有对乙的金钱债权200元,乙因劳务而对甲向有200元的报酬请求权,双方债务均已届清偿期,甲向乙主张给付,乙则主张双方债务抵销
3.形成权
【例题·多选题】在行为人进行的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行使形成权的行为?()
A.被代理人对越权代理进行追认
B.监护人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利益的合同进行追认
C.受遗赠人于知道受赠的期限内未作受赠的意思表示
D.承租人擅自转租,出租人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形成权。

形成权是依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

选项B错误。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纯获利益的合同是无需监护人追认的。

【例题·多选题】关于民事权利,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8-3-51)
A.甲公司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乙对甲享有的要求其还款的权利不具有排他性
B.丙公司与丁公司协议,丙不在丁建筑的某楼前建造高于该楼的建筑,丁对丙享有的此项权利具有支配性
C.债权人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人以债权人未对主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为由拒绝履行,保证人的此项权利是抗辩权
D.债权人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的赠与合同的权利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民事权利的类型。

选项A正确。

乙要求甲还款的权利就是债权请求权,不具有排他性。

选项B正确。

丁公司享有的权利是地役权,是物权的一种,具有支配性。

选项C正确。

一般保证人以债权人未对主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为由拒绝履行,行使的是先诉抗辩权。

选项D正确。

债权人的撤销权适用的是除斥期间,而不是诉讼时效。

(三)主权利与从权利
1.主权利:是相互关联的几项权利中,不依赖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权利。

2.从权利:以主权利的存在为前提的权利,但从权利仍然是一项独立的权利,而非主权利的具体权能。

典型的从权利:各类担保权,地役权。

例:张三向银行借款100万,以房屋抵押给银行。

银行对张三的债权是主权利,抵押权则是从权利。

考查点:从权利以主权利的存在为前提,主权利消灭,从权利消灭;主权利转移,从权利转移。

但从权利的消灭不影响主权利本身的存在,而且从权利不能独立于主权利而单独移转。

(四)人身权的区分与救济
【考点1】肖像权、着作权(版权)与隐私权
通常考法:照片(当事人肖像权,照相馆着作权,包含隐私内容照片存在隐私权)
侵犯肖像权:必须反映面部整体(以可判断为标准);营利性使用(包括广告)
【例题·单选题】某“二人转”明星请某摄影爱好者为其拍摄个人写真,摄影爱好者未经该明星同意将其照片卖给崇拜该明星的广告商,广告商未经该明星、摄影爱好者同意将该明星照片刊印在广告单上。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3-22)
A.照片的着作权属于该明星,但由摄影爱好者行使
B.广告商侵犯了该明星的肖像权
C.广告商侵犯了该明星的名誉权
D.摄影爱好者卖照片给广告商,不构成侵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着作权的归属、着作权的保护、人格权。

选项A错误。

《着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着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

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着作权属于受托人。

本题中,照片的着作权属于受托人即该摄影爱好者,而不是该明星。

选项B正确。

《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本题中,广告商未经该明星的同意将其照片刊登在广告上,属于对被摄影者肖像权的侵害。

选项C错误。

《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本题中,广告商并没有用侮辱、诽谤等方式对该明星进行损害。

因此,没有侵犯该明星的名誉权。

选项D错误。

摄影爱好者未经该明星的同意,为了营利的目的将该照片出卖,侵犯了明星的肖像权。

【考点2】姓名权、名誉权与隐私权
* 侵权责任法规定了隐私权,并支持侵害隐私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1)姓名权→决定、使用和改变→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恶意重名
(2)名誉权→侮辱、诽谤等方式(捏造事实,包括新闻报道严重失实。


(3)隐私权→确属事实,但当事人不愿被公众知晓→公共利益需要披露,不构成侵权
【例题·多选题】女青年牛某因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中言词犀利而受到观众关注,一时应者如云。

有网民对其发动“人肉搜索”,在相关网站首次披露牛某的曾用名、儿时相片、家庭背景、恋爱史等信息,并有人在网站上捏造牛某曾与某明星有染的情节。

关于网民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0-3-68)
A.侵害牛某的姓名权
B.侵害牛某的肖像权
C.侵害牛某的隐私权
D.侵害牛某的名誉权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人格权侵权。

选项A错误。

侵犯姓名权的行为包括干涉、盗用、假冒等。

本题中,不存在这些情形,因此,网民的行为并没有侵犯牛某的姓名权。

选项B错误。

侵犯公民肖像权必须是以营利为目,本题中,网民并没有营利的目的,因此,不构成对牛某肖像权的侵害。

选项C正确。

网民收集和公开牛某的私人信息,构成对牛某隐私权的侵害。

选项D正确。

网民在网站上捏造牛某曾与某明星有染的情节,属于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的行为,构成对牛某名誉权的侵害。

【例题】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

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甲的真实姓名。

丙网站在收到甲的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

(11-3-24)
问:医院侵犯甲的哪些权利?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
【答案】姓名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