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际政治理论主要流派介绍

合集下载

第二讲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二讲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集体安全的逻辑问题: 三个和尚
• 威尔逊认为要采取国联的集体安全形式, 由于绝大多数国家都爱好和平,这样维持 和平在国联中成为大多数国家的意见。
• 三个和尚没水喝:在国联中,各国投票 权一样,平日里谁也不服谁,当出现共 同敌人需要统一行动时,大家还在争论 谁当老大。而没有一个总指挥来管事。 • 结果:在面临大国侵略时,或是毫无反应,
4、古典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1)爱德华.卡尔(Edward Hallett Carr),英国历史学家,国际关系理论 家,现实主义的先驱,《二十年危机(1919-1939)》The Twenty Years Crisis 1919-1939:An Introduc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 Study,1939,卡尔批判理想主义的六大弊端:
三、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Neorealism)
• 1、背景 • 20世纪70年代,国际政治现实中,美国对苏 联的优势逐渐缩小,石油危机导致美元危机和经 济危机,美国的国际地位下降,面临着对外政策 的重大调整,提出了对传统现实主义进行修正和 补救,对新现实主义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 在60年代,科学行为主义挑战传统主义的同时, 一批现实主义者积极迎战,提出了捍卫传统的现 实主义的口号,自称传统主义学派。他们主要是 从现实主义学派分化而来,在保留其母体特征的 同时吸取了理想主义的某些因素,不再突出强调 权力和利益,而更加重视均势和世界秩序。
道德的层次
• 威尔逊认为现实政治和均势是一切罪恶之源,要 拯救世界就要重提道德。 • 但是威尔逊没有区分不同层次的道德,而把适用 于国家、共同体与世界不同层次的道德放在一起, 如民族主义和世界舆论等,这就使《十四点》几 乎被所有国家赞同,但是在实施时却障碍重重。 • 世界舆论:用口水淹死你。民众易受误导! • 民族自决:民族争端,导致不稳定,而德国也借 助民族自决的口号侵占奥地利和苏台德区。

第二章 国际政治学的主要流派

第二章  国际政治学的主要流派

3、代表人物
美国第28届总统伍德罗· 威尔逊 (Woodrow Wilson,1856-1924) 14点和平纲领(14点原则)
早期理想主义者
[英]弗朗西斯· 布雷德利(Francis Bradley)《伦理学研究》; [英]伯纳特· 博赞克特(Bernard Bosanquet)《哲学上的国家理论》; [美]乔塞亚· 罗伊斯(Josiah Royse)《忠诚的哲学》。
3、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汉斯· 摩根索(Hans Morgerthau,1904-1980)《国家间政 治》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1948) “以权力界定利益”与“现实主义六原则”: 1.政治关系是由深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的; 2.以权力界定利益的原则是政治现实主义的主要标志; 3.以权力界定利益的原则是普遍适用的; 4.普遍的道德原则无法抽象地适用于政治领域; 5.具体国家的道义要求与普遍的道德法则不能等同; 6.强调政治领域的独立性和权力政治的作用。
现实主义学派确定了国际政治学的一系列概 念和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使国际政 治学真正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现实主义学 派的出现标志着国际政治学的基本形成。 现实主义学派是二战后对国际关系和国家对 外决策影响最大的理论。
三、行为主义学派 (Behavioralism) 1、背景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国际政治学理论经历了又一场 争论。即主张用新的科学方法研究国际政治的科学行为主义学 派与捍卫历史和传统的传统主义学派的争论。 60年代世界力量出现的动荡、分化、改组,超级大国地位受 到削弱,第三世界崛起,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化,相互依存趋势 出现。行为主义学派的学者认为:权力政治学不能解释现实, 国际政治理论必须采用新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领域的行为主义思潮在50年代的社会科学领域引发了 方法论的革命,并辐射到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 行为学说 Behaviorism与行为主义 Behavioralism。

国际政治三大主流理论及相关知识点

国际政治三大主流理论及相关知识点

国际政治三大主流理论梳理现实主义卡尔对于理想主义/乌托邦主义的批判1.道德是虚幻的。

很难界定,只能寻求平衡2.权力是国际政治中至关重要的元素。

没有国家权力的基础,国际组织只能软弱无力。

3.利益是冲突而非和谐的。

冲突不是由于不理解不沟通,是国际政治实质所在。

摩根索(以权力政治为基础,以人性观,利益观道德观为支柱,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国家间的竞争为基本互动方式)现实主义六原则:政治中存在着客观法则,客观法则根植于人性/以权力界定利益/以权力界定利益是国际政治的客观原则/普世道德对国家没有约束行为/国家道德不等于普世道德/政治现实主义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人性观:人性利己,人性追逐权力利益最大化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力。

利益观:国家利益是以权力定义的,权力不仅是国家政策的手段,也是目的。

道德观:争取国家的利益就是国家的道德,国家利益是国家道德的标尺。

摩根索理论框架:以权力政治为核心,以人性观,利益观,道德观为支柱,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国家之间的竞争为基本互动方式。

沃尔兹对摩根索的修改(第一推动第一考虑权力的作用)1.无政府性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

人性客观存在,但是无法证否,降低了科学性,无政府性是客观存在和社会事实,国内国际两种不同政治环境的根本分水岭就是无政府性。

2.国家的第一考虑是生存而非扩大权力。

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体系是自助体系,国家目的不是无限制的获得,维持和增加权力,而是力图保证生存。

成员的忧患都是自我生存忧患。

3.军事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第一要素。

国家权力是生存手段而非目的,国际关系中的事件只有通过军事实力才能决出结果。

新现实主义“新“在何处:新在科学化程度。

以理性主义为理论基底,以国际体系为研究层次,以国际体系结构为自变量,国家行为为因变量,以无政府性为基本体系背景,建立了现实主义的科学化的理论体系。

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不同/自助体系推导路径/无政府条件下为权力的斗争沃尔兹认为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最根本区别在于体系中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同。

政治思想流派知识点

政治思想流派知识点

政治思想流派知识点政治思想流派是指不同的政治理论和观念体系,旨在解决政治问题和指导社会发展。

它们代表了人类思想的不同方向和政治实践的多样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政治思想流派知识点,从古至今,涵盖西方和东方的主要流派。

一、古希腊政治思想流派1. 柏拉图主义(Platonism)柏拉图主义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立,强调理性和智慧的重要性。

柏拉图主义认为,真理和正义的本质存在于理念世界中,统治者应当是理性和公正的贤者。

2. 亚里士多德主义(Aristotelianism)亚里士多德主义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他关注事物的本质和存在形式。

亚里士多德主义认为政治是必要的社会组织,强调个体的幸福和德行的重要性。

二、现代政治思想流派1. 自由主义(Liberalism)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认为政府的作用应该是保护人民的自由。

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约翰·洛克和亚当·斯密。

2. 社会主义(Socialism)社会主义追求财富和权力的公平分配,主张社会的集体拥有和控制生产要素。

主要流派有乌托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

3. 保守主义(Conservatism)保守主义注重传统价值和稳定性,强调社会的有序发展和权威的重要性。

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培根、伯克和哈耶克。

4. 马克思主义(Marxism)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主张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对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给予了深入的分析。

5.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挑战了传统的真理和权力观念,主张多元性和不可预测性。

后现代主义关注语言和符号的作用,提出了“解构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三、东方政治思想流派1. 孔孟思想(Confucianism)孔孟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的重要性。

孔孟思想主张君主应具备德行和智慧,统治者应以身作则来治理社会。

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 国际政治学自形成至今,大体上经历了四 个阶段 :
• 1.国际政治学的创立阶段(两次世界大战 之间)
• 2.西方完整的国际政治学的确立时期(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至60年代)
• 3.国际政治学在全球范围内大发展的时期 (20世纪70—80年代)
• 4.冷战结束后的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 来)
• 在亨廷顿看来,中华文明(实际上指中国) 和伊斯兰文明(主要指阿拉伯人和波斯人) 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而 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 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 冲突引起的。
• 涉及世界主要文明核心国家的全球战争很 可能不会发生,但不是不可能发生。
• 引发文明间全球战争的一个危险因素,就 是各文明之间及其核心国家之间均势的变 化。
第一节 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 一、国际政治学的形成
• 国际社会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而逐渐形成的。
• 在古代社会和中世纪,由于经济条件的限 制,不可能有国际政治学。
•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产生了最初的一些国 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学说。它们散见于哲学、 历史学、法学、地理学和政治学的著述中, 既不完整,也不成熟,更不可能成为一门 独立的学科。
•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各国加强了 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研究。
• (二)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渊源 • 从思想史的发展角度看,对国际政治学的
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学 科: • 1.哲学 • 2.政治学 • 3.世界史学 • 4.国际法学 • 5.地理学 • 6.政治经济学
• 二、国际政治学的发展阶段
• 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 约1700亿美元(当时币值)。
• 战争使人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国际关系

政治现实主义

政治现实主义

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政治现实主义认为人性本恶,人有权力欲望,在政治上表现为权力的意志,国家权力便是这种权力意志的扩大。 它信奉实证原则,主张研究社会和世界的现状实际如何,而不应把注意力放在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上。它强调世 界的竞争性和权势的重要性,认国际政治充斥着权力斗争,各国通过这一斗争寻求自身的利益。
政治现实主义
政治学术语
01 定义
目录
02 主要观点
基本信息
政治现实主义,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重要流派。它与政治理想主义相对应,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末。
定义
定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政治理想主义的破产,以及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主地位,使西方学者特别是美国学 者改用现实的观点来考察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从而使政治现实主义在40~60年代取代政治理想主义而占据统治 地位。该派代表人物有英国的E.H.卡尔、法国的R.阿隆、美国的Q.赖特和H.J.摩根索等。
摩根索的《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一书是政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它概括了政治现实主义 的基本原则:
①政治关系由植根于人性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人的权力欲使政治体现为权力斗争;
②国家利益受权力(含实力或国力)的大小所限定,国际政治表现为不同国家利益相适应的过程;
③一国的外交政策应以权力限定的国家利益为准绳,不能把普遍的道德准则抽象地运用于国家行为,个人和 国家遵循的道德原则是不同的;
④主权国家既是国际体系不稳定的根源,又是维持国际体系生存的唯一角色,在主权国家长期存在的条件下, 要想建立世界政府以取消国家权力求得和平是不现实的,争取把国际冲突降到最低限度才是现实的;
⑤权力斗争只能由权力本身加以控制,势力均衡能阻止一国权力的无限扩张,是保持国际关系相对稳定的基 本原则和手段。
谢谢观看

第四章国际政治的主要理论资料

第四章国际政治的主要理论资料

第四章国际政治的主要理论【1】四个阶段,四次论战:第一阶段: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论战,20世纪30、40年代第二阶段:传统主义与行为主义的论战,20世纪50、60年代第三阶段: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论战,20世纪70、80年代第四阶段:理性主义与反思主义,20世纪80年代至今【2】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1)核心要素哲学观:性恶论;冲突论;不变论政治观:非道德追求行为体:国家中心主义互动观:冲突论体系观:无政府状态无法改善(2)思想渊源A、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B、马基雅维利的现实主义思想C、霍布斯的现实主义思想:自然状态与安全困境(3)古典现实主义1、卡尔·尼布尔,《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2、爱德华·卡尔,《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3、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4、主要观点:政治现实主义六原则政治是受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的;以权力界定利益是普遍适用的,利益直接支配着人的行动,而权力是利益得以实现的保障;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取决于制定外交政策的具体政治、文化环境;道德和政治行为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对立,普遍的道德标准并不能以其抽象的公式运用于国家行为;普遍的道义法则与特定的国家道义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后者是与权力和利益紧密联系的;政治现实主义同其他学说的区别就在于它强调政治领域的独立性,强调权力政治的作用。

(4)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1、罗伯特·吉尔平(Robert Gilpin, 1930-),《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全球政治经济学》2、肯尼斯·沃尔兹(Kenneth Waltz, 1924-),1959年《人、国家与战争》、1979年《国际政治理论》3、主要观点:A、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三大修正B、结构定义:排列原则、单元的属性和能力的分布。

国际政治流派

国际政治流派
规范(一种社会约定,包括规则、标准、法律、习惯、习俗等)、 认同(指某些行为体所具有的和展示出的个性及区别性形象,这类形象 是通过与“其他者”的关系而形成的,社会角色与身份定位)、文化 (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包括霍布斯无政府文化[互为敌人关系]、 洛克无政府文化[互为竞争关系]、康德无政府文化[互为朋友关系],历 史上中美关系的变化可以证明)、文本。
(1)政治哲学观 上:理义主张“人性 善”,认为人类自然 状态应有的性质是 和谐的,个人利益 与社会利益是协调 的;现义崇尚人性 恶,认为自私和贪 权作为人的本性是 不可能从根本上改 变的,政治家的任 务是建立机制去限 制它(2)理义崇尚 民主化和法制化, 主张恢复国际规 范,完善国际法及 其职能,加强国家 间的相互合作,用 理性战胜邪恶,最 终实现和平稳定的 世界秩序;(3)现 义认为道德原则不 适用于政治行为, 政治家的行为准则 与个人行为准则不 同,前者为保护国 家利益,可以采取 对后者不合乎道德 的政策;(4)国际 组织和国际法的作 用上,现义认为它 们与政治权利和利 益相比微不足道, 后者是国家间关心 的核心问题;(5) 在对国际社会及其 发展前景的看法 上,现义认为国际
新现实主 义
肯尼斯•沃尔 兹《国际政治 理论》1979
70年 代,对 现实主 义进行 改造和 补充
新自由主 义
罗伯特基欧汉 和约塞夫奈 《权利与相互 依存》1977
1977 商业自 由主义 共和自 由主义
社会自 由主义 制度自 由主义
上,现义认为国际 政治学的理论的任 务是说明世界的客 观现状而非未来的 行为准则,应面对 现实为谋求本国的 权力和利益斗争。
(1)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2)“三个世界 的战略划分”; (3)和平与发展的两 大主题; (4)国际政治新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南
;( 1
,
辛 格 为 代表 其 知 名 著 作 是 《国 际
,

Η
,
4 ( ( : (

6 阿 诺德
沃 尔 弗 斯 ,Ι
1 (
,
28
关 系 分析 》 《国 际 政 治 的 系统 和 过 程 》 《 量 国 计
际 政治学 》 等
,
1 4 ;5 6 雷蒙 ϑ 2Κ
阿隆 ,≅

:
ΔΦ
:
8 Ι
;1 (
,
这 一 学 派认 为 当前

联 系 新 的 时 代 问 题 跨 国 关 系 及 复合 相 互
,
∃ 世 界 处 于 一 个 相 互 依 赖 的时 代 国 际 政 治 中 除
依 存 流派对 其 它 流 派 特 别 是 现 实 主 义 流派 进 行
了 挑 战 首 先 他 们认 为 国 家 不 是 世 界 政 治 的 唯 一 行 为 体 多 国 公 司 跨 国 银 行也 是 行 为 体 这
,
,

定 稳 源 的 阔 广 如 也 国 中 但
) ! ( 达 进 放 开
,
,

,
,
已 洲 两 欧 亚 次 其 ,
经 欧
历 为 成 衡 均 体 实 极 三 这
史 由 力

家 提
中 平
的 消 有
∗ 入
会 认 发
遍 二 一

议 益
两 同 解
上,

如果 各 国 都 在 追 求 最 大 的 权 力 那 么 稳
点 汇 则 原 的 新 欧 亚

,
后 的 方 双 于 助 有 将 伙 等 平 型
,
将 动 行 续 歧 分 决 解 和 系 关 伴


,
,
,


,
两 欧 亚 加 强 段 衡 抗
同 共 的 洲 美 人 于 经 决 解 在
对 反 强 的 国 等 突 冲 贸
议 会 欧 亚 和 治 政 权 上 题 问
制 抵 是 就 济 经 权 强 霸 以 常
究 计 量研 究 和 实证 研 究 将 自然 科 学 某些 理论
,
代 的 现 实 主 义 被称 之 为古 典现 实 主 义 代 表 人 物有 爱德 华

・ ・ ・
其 主要

引进 国 际 政 治 领域 具 体 步 骤 分 为 观察 一 假 设
,
卡 尔 ,7 8 9
6
4 ? ;
,
: ;
,
8 < : ;; 6
构 机 作 工 成 国 泰
以 一 立
均 人 及 以 中 比 相
方 值 产 在 论 无 国
存 都 面 还 济 经
大 很 着 技 科 在 是
距 差 的 水 育 教
,
,
,
国 欧 亚 行 进 促 制 快 尽
出 之 为 家 划 计 动 项 一 定
资 叔 力 新 》 善 改 在 旨
亚 立 设 资 投 向 双
会 金 基 欧 亚 《 的
它 有 自相 矛盾 之 处 如 军 备 究 竟 是 保 卫 安全 还
,
修 正 他 们 更 多 地 重视 对 新 的 社 会 问 题 的 研 究 但 仍 旧 沿 用 前行 为 主 义 的研 究 方法

,
是 刺激战 争 Λ 联 盟 是维 护 和 平还 是 制造 不 稳定 Λ 此 外 现 实 主 义 对 一 些 具 体 事 件 缺 少分 析 方 法
,
,


冲突 和 对 抗 外 还 存在 着 沟通 协 调 与 合 作 军
,
,
∃ 事力 量 不 再 起 主 要 作 用 强 调 经 济 问 题 对 政 治
问题 的作 用 ∃ 主 张 对 全 球作 系 统 研 究 和 实 际 政 治问题的 研 究

不 仅 因为 它 们积 极 追 求 各 自的 利 益 同 时 因 为
参 将 束
然 当 并 视 重
也 们 我 亚 入 录 被
到 看 应 的 议 会 欧
洲 两 欧 亚 中 件 文
,
,

,
,
,
,
地 权 霸 界 世 与
亚 对 位 务 事
家 国 洲 意 之 外 言
行 强 国 美 继 要 是 就
的 它 行 推 持 维 续
值 价 的 它
现 出 会 也 在 歧 分
矛 的 新 作 合 后 今
, , ,

四 跨 国 关 系 及 复 合 相互 依 存 流 派

他 们无法 判 断 哪些 数据 是 有 价 值 的 信 息 应 遵 循 怎 样的 规 则 来 分析 这 些 数 据
, ,

随 着 国 际 社 会 的迅 猛 发 展 国 际 关 系 出 现
,
尤 其是 欧 共 体

了 许 多新的 特 征 如经 济 联 系更 为 广 泛 紧密 军 事 联盟 长 久 化 民 间往 来 扩 大 正 如 布热 津 斯 基
国 美 起 引 手 权
间 之 洲 大
作 合 的
本 流 交 和
编 责 文 口



,

社 际 国 《
济 经 与 会
第 年 & 》
,
粒 谷
期 +


,
,

普 的 脑 首 征 特 其 张 主
很 在 存 还
会 欧 亚 过 利 大 最 自
动 推 断 不 共 找 寻 谅 互 相



欧 亚 在 公 世 举 济 经 的 国

,
关 系的 政 治 学 》 《 争与 世界 政 治 的变 革 》 战
三 行 为主 义 流 派
性 间题 在 相 互 依 存 的 条 件下 外 交政策 议 程 有
必 要 扩 大 因 为 即 使 是 纯 国 内 问 题 也 会 或多 或
, ,


,
# & 年 代 末 % 年 代 初 一 种 新 的 研 究 角度 向 #
,
这一 学派 的 代表 人 物 有 琼
,



它 们 作 为联 系 的 纽 带 使 各 国 在 制 定 政策 时 不
,
佩 罗 罗伯 特



吉 尔 平 其 代 表 作为 《国 际 经 济

得不 敏 感地 注 意 到 相 互 间的 关 系 其次 他 们认
为 国 家 安 全 不 一 定 是 控 制 国 家 政 策 制 定 的决 定
,

为 主 义 是 对 传 统 人类 行 为 理 论 研 究 的 一 种 挑 战

定 只 能 建立 在 变 动的权 力 平 衡联 盟 体 系 上
,

他 们的 口 号是

,

让 事实 而 不 是 安乐 椅 中的
,
现 实 主 义 认 为一 个 国 家 的 实 质 是 追 求 权 力 而 其基 本原 则 是 自我 帮 助 所 有权 力 的追 求

6 斯坦

, =

3 5 :2 霍夫 曼 , (
Η .5 5 .( /
4;
=
1
ΚΚ Φ
6 (
亨利
基 辛格
由 于 行 为 主 义 过 多沉 酒 于 对 史 实 细 节的 分 析 因 此 缺乏 对 政 策 的 指 导 意 义 同时 行 为 主
, ,
4 ( ;Δ
6

由于 现 实 主 义透 视 到 了 保 护 国家 安 全 的 驱
,
现 实主 义 者

相 信 国际社 会 的 结构 决 定着 各 国 的行 为
高层
政 治 ,− ./ −
0
1
4 2.3 . 5 6 就 是 世界政 治

现 实主 义 在
,

断 用 试 验 证 据 来 代 替直 觉

,

他 们强 调 行 为 研
# + 一 ∗ 年 代 统治着 国 际 政 治理论 论 坛 这 一 时 #
古典 现 实 主 义 提 出 了 挑 战 这 就 是行 为 主 义 行
5

论 博 奕 论 决 策 论 沟 通论 等 行 为 主 义学 派 以卡 尔
普兰 戴 维

、 ・ ・




4 1 : 5 派 克 曼 ,Α . − 2
: (
6 罗伯 特
,

斯特 劳

多伊 奇 莫 尔




斯一 于 佩 ,≅
, Γ
41 ; / 4
1
Β
4; 3
,
3; : ?
5 4
一=

?
0 色 乔治 6
参 国 中 潜 的 大 超 额 总
有 是 即 加 的 国 中 力 亿 万 过
明 证 的 力 就 成 济 经 中 元 美
,

,
,
,

世 制 控 多 着 朝 冷
霸 的 界 向 方 化 极 后 束 结 战
还 位 地 权 然 展 发 格 极 两
太 亚 在 国 美 而 底 彻 已 局
织 组 合 经 心 甘 不 却 世 解 瓦
,
,
,
,
行 举 国 会 式
次 三 第 定 决 议
会 欧 亚 次 二 第
# ∀ 于 议 会 欧
韩 在 年 !
举 国 英 在
局 格 的 纪 世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