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学人教版必修1合格考复习3细胞的代谢(2)1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合格考复习2:细胞的代谢(1)-1教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合格考复习2:细胞的代谢(1)-1教案
教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合格考复习2:细胞的代谢第1课时
学科
生物学
学段:高中
年级
一年级
教材
书名: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9月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徐宝华
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
实施者
徐宝华
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
指导者
全斌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课件制作者
徐宝华
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
对酶的本质、作用、作用机理和酶的特性进行复习,通过对图像的解读,加深学生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理解,培养科学思维。
构建概念图,对知识进行梳理。
重要概念四 直接能源物质——ATP
借助图像回顾ATP的结构,加深对ATP理解。
探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复习ATP的合成和ATP的水解,理解二者的相互迅速转化与细胞能量供应的关系。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评价教师提供的实验方案。熟悉其他的实验方案呈现形式。
归纳总结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拓展三:关注与社会的关系,指导生活实践
分析囊性纤维病病因、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酶制剂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图表解读、信息获取、图文转换能力,渗透生命观念,形成科学思维
培养学生通过对具体生物学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进行实验设计,对于给出的方案进行合理评价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其他参与者
田树青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复习目标及复习重点、难点
复习目标:
1.利用归纳与比较等方法,通过概念图和图表等形式,加深对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酶和ATP等知识的理解,培养解读与比较、概括与归纳的科学思维。

生物必修一复习教案

生物必修一复习教案

生物必修一复习教案教案标题:生物必修一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生物必修一中的重要知识点和概念。

2. 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物的起源和发展- 了解生物的起源和进化理论。

- 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层级。

- 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演化过程。

2.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掌握细胞的代谢过程和能量转化。

- 了解细胞的分裂和遗传物质传递。

3. 第三章:遗传与变异- 理解基因的概念和遗传规律。

- 掌握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 了解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的原因和影响。

4. 第四章:生物工程技术- 了解生物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掌握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的方法和过程。

- 了解生物工程在农业、医学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步骤一:复习导入(10分钟)- 利用生物起源和发展的案例或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并回顾生物的基本分类方法。

步骤二:知识点讲解与概念澄清(30分钟)- 分章节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结合实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 强调重点概念和定义,解答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

步骤三: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 提供一些生物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分享不同的观点和思路。

步骤四:实验操作与观察(30分钟)- 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

-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步骤五:综合训练与评价(20分钟)- 提供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步骤六:课堂总结与反思(10分钟)-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要知识点和易错点。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教学资源:1. 生物教科书和课件。

2. 实验器材和材料。

3. 案例分析和练习题。

3.细胞代谢教案

3.细胞代谢教案

3.细胞代谢教案中职医学细胞代谢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细胞代谢的基础知识,是医学基础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细胞代谢的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基本过程和细胞的能量转换机制,为后续的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XX名,其中男生XX名,女生XX名。

大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但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基本良好,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和预习任务。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细胞代谢的基本概念、主要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和对医学事业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胞代谢的基本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难点:细胞代谢过程中各环节的相互联系与调控机制。

五、教学任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细胞代谢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讨论法:小组讨论实验结果和问题,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教材:《细胞生物学》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活页教材:PPT课件、教学视频。

教学器材:显微镜、细胞培养皿、试剂等。

教学课件:细胞代谢动画演示、实验操作视频等。

八、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5分钟)教学时间:开始的5分钟教学内容:提问导入,关于生命的本质和细胞的能量转换教师行为:提问:“你们知道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吗?”展示细胞代谢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这些图片和视频都与细胞代谢有关,细胞代谢是生命的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个话题。

”学生行为:思考问题观看图片和视频参与讨论教学设计目的:通过提问和图片、视频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高中生物复习教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复习教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复习教案人教版
主题:生物复习
一、重点内容复习:
1. 生物的起源和发展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遗传的分子基础
4. 生物的进化
5. 生命活动的调控
6. 生物种群的变化与演替
二、复习方法:
1. 阅读课本,重点关注重点知识点,理清概念
2. 结合复习资料,辅助理解难点知识
3. 制作复习提纲,梳理知识结构
4. 做相关习题,巩固知识点
5. 与同学互相讨论,共同学习进步
三、复习重点:
1. 复习生物的分类体系,理解生物界、界、门、纲、目、科、属、种的概念
2. 复习细胞的结构,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3. 复习基因的结构,了解DNA、RNA等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4. 复习生物的进化,理解进化的基本规律与证据
5. 复习生物种群的变化与演替,掌握生态系统的稳定与不稳定的原因
四、复习安排:
1. 每天安排1-2小时进行生物复习
2. 每周进行一次全面复习,总结所学知识点
3. 多做习题,进行针对性复习
4. 定期与老师交流,及时解决疑惑问题
五、复习目标:
1. 掌握生物的基本概念与知识要点
2. 理清生物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与发展
3. 提高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4. 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取得优异成绩
六、复习心态:
1. 积极主动,认真对待每一次复习
2. 调整好复习与休息的比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3. 保持耐心与毅力,面对困难要坚持不懈地解决
以上是生物复习教案的范本,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希望对大家复习有所帮助,祝各位同学取得优异成绩!。

高中生物全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全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全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章: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扩展1.1 细胞的发现学习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的故事,了解其对细胞的命名及细胞的结构特征。

1.2 细胞学说的建立探讨施莱登和施旺的贡献,理解细胞学说内容的演变。

1.3 内容扩展学习细胞的分子组成,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章:物质的跨膜运输2.1 渗透作用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学习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

2.2 物质的主动运输探讨ATP在物质主动运输中的作用,学习不同类型的主动运输方式。

2.3 物质的协助扩散了解协助扩散的特点,学习物质在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的作用。

第三章:细胞代谢3.1 细胞呼吸学习细胞呼吸的类型和过程,理解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3.2 光合作用探讨光合作用的原理,了解植物细胞中叶绿体的功能。

3.3 细胞代谢的控制学习细胞代谢的调节机制,了解内外因素对细胞代谢的影响。

第四章:细胞的分裂与分化4.1 细胞分裂的过程详细讲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理解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

4.2 细胞分化的实质探讨细胞分化的原因和机制,理解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3 细胞分化的结果学习细胞分化对生物体发育的重要性,了解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形成。

第五章:遗传信息的传递5.1 遗传物质的结构学习DNA的结构特点,理解基因的概念。

5.2 遗传信息的复制详细讲解DNA复制的过程,理解DNA复制的条件和要求。

5.3 遗传信息的表达探讨遗传信息从DNA到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理解中心法则的内容。

第六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6.1 遗传的基本规律学习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理解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6.2 遗传的分子基础探讨DNA重组和基因重组的机制,了解基因编辑技术。

6.3 生物的变异学习生物变异的类型和原因,理解突变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的相关内容7.1 生物进化的证据学习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高一生物学人教版必修1合格考复习2:细胞的代谢(1)-2PPT课件

高一生物学人教版必修1合格考复习2:细胞的代谢(1)-2PPT课件

2.专一性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 学反应。
最适温度
3.作用条件温和
(1)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2)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永久失 最适pH 活;低温时,酶的活性很低,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温度下活
性会升高。 酶制剂适宜在低温下保存。
➢ 同一细胞的不同区室分布着不同的酶,保证细胞内的各 类化学反应有序进行。
质 量 分 数 为 2% 的 淀 粉 酶 溶

液 、 质 量 分 数 为 3% 的 可 溶 性

淀粉溶液、水浴锅、冰块、试
管、量筒等

拓展二:提出问题,设计、实施并分析实验
实验方案的其他呈现形式
拓展二:提出问题,设计、实施并分析实验
实验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1.对照原则 2.单一变量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等量原则 5.重复性原则
的K+浓度。
练习2.(2018年夏季会考)
(1)步骤⑤试管内出现的 砖红色沉淀 越多,表明生成的还原性 糖越多,酶的活性越高。
利用高温灭活酶,避免 (2)步骤④操作的目的是 在检测时继续发生反应 。
(3)β-淀粉酶可应用于发酵工业,发酵过程中发酵罐内pH 会发生变化,如果β-淀粉酶不能耐受发酵罐内的pH,就无法 在发酵过程中长时间发挥作用。研究者将酶液用不同pH缓 冲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在适宜条件下测定残余酶活性,以探 究在不同pH条件下酶活性的稳定性,结果如图2所示(以未 作处理的酶液的酶活性为100%)。结合图1、图2分析,若 要在发酵工业中利用该酶,发酵罐内较适宜的pH范围是
6-7 ,判断依据是 ①pH6和pH7条件下酶活性较稳定;。
②pH5条件下虽然酶活性稳定,但酶活性较低; ③其他pH条件下酶活性低,且稳定性差

(完整版)人教版必修一生物教案

(完整版)人教版必修一生物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生物教案篇一:高一生物必修一人教版全套教案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一、教学目标:【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

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

人教版高三生物教案:细胞的代谢

人教版高三生物教案:细胞的代谢

高三生物教案細胞的代謝細胞的代謝1.內容:(1)酶在代謝中的作用Ⅱ(2)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Ⅱ(3)光合作用的基本過程Ⅱ(4)影響光和作用速率的環境因素Ⅱ(5)細胞呼吸Ⅱ(6)探究影響酶活性的條件(7)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8)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2.解讀:在歷年的高考中對ATP、酶的考查多以選擇題形式出現,非選擇題主要考查與酶有關的實驗設計以及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是高考中最重要的考點,其試題常考常新,考題數量多、分值高、區分度大,《考試說明》中規定的各類能力均可設置考查。

較常見的題型是結合生產、生活中的實踐性問題以實驗或簡答得形式考查。

關於酶與代謝部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突破:(1)準確記憶酶的產生、功能、特性、化學本質和種類等知識。

(2)通過列表的方式比較酶、激素和維生素。

(3)理順各種因素對酶催化效率的影響,探究或驗證與酶催化特性想關的實驗設計原理、過程及結果預測與分析。

ATP部分可聯繫生物體內的各種能源物質,結合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生物的代謝,掌握細胞內產生ATP的結構及相應的生理活動;而關於光合作用的復習可以採取以下策略:(1)全面系統復習光合作用的基礎知識和實驗要點。

(2)重視實驗與探究能力的培養,形成試驗操作的基本能力。

(3)加強對高考試題的分析,重視對標準答案的學習,學習標準答題。

對於細胞呼吸,(1)充分利用教材掌握細胞呼吸的概念、類型、過程、特點、能量等問題。

(2)運用列表法分析比較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

(3)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培養實驗與探究能力。

第一課時酶與ATP1.酶的概念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效應的生物大分子。

2.酶的化學本質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酶是RNA。

3.酶的性質1.具有一般催化劑的性質(1)反應前後酶的數量不變(2)只改變反應的速率,不改變反應的平衡點2.酶的特性(1)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一般是無機催化劑的107——1013倍(2)具有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底物(3)反應條件溫和4.影響酶活性的因素(1)溫度(2)PH值5.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1)溫度(2)PH(3)酶的濃度(4)底物的濃度二、ATP1.ATP的結構簡式:A-P~P~P 中文名稱:三磷酸腺苷,~代表高能磷酸鍵,通常原理腺苷的那個高能磷酸鍵易斷裂釋放能量,形成ADP2.ATP與ADP的相互轉化注意:此反應不是可逆反應原因有:(1)反應過程中的酶不同(2)ATP釋放的能量不能再用於合成ATP(3)反應的場所不同3.ATP合成的場所:在動物細胞中可以線上粒體和細胞質基質中產生,在植物細胞中除了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葉綠體也可以產生ATP4.ATP的去路ATP水解釋放能量,可以轉化成熱能、光能、電能、機械能、滲透能等用於生物體的各種生命活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问题聚焦】1.光合作用是怎样进行的?2.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与能量转化有什么关系?3.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梳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有关概念:
1.以图像形式梳理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等。

2.从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的角度对光反应和暗反应进行比较,并总结两者之间的联系。

3.探讨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4.分析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明确实验原理,分离方法,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作用。

明确光合作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形成“局部与整体”观,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方法进行概念学习。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1:分别从植物栽培,农作物储存,提高农作
物产量,运动健身,透气纱布包扎伤口等方面,利用细
胞呼吸的原理,分析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拓展延伸2:分析光合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用光
合作用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植物的“午休现
象”。

理论联系实际,引导
学生在较好的理解生
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
成结构与功能观、物
质与能量观,解决实
际问题。

真题分析真题分析1:为揭示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生化反应途径,
科学家经历了复杂的探索。

请回答问题:
(1)科学家用鸽子的飞行肌作为研究材料,因为飞行
肌细胞呼吸速率较高,适合用于研究氧化分解过程。


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经过糖酵解(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产生的______进入线粒体,最终分解为________和水,
释放大量能量,为肌细胞供能。

(2)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分别发现线粒体内存在两
个反应过程,表示如下(字母代表不同中间产物)。

过程1:A→B→C→D→E
过程2:E→F→G→H
两个反应过程存在什么关系呢?科学家利用丙二酸(抑
制E→F过程)和中间产物F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
示。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过程1与过程2最可能连成
_____(线形、环形)代谢途径,理由是____________。

(3)现代生物学技术为研究代谢过程提供了更直接的
手段。

例如,科学家曾用_________法追踪各种有氧呼
吸中间产物转化的详细过程。

(4)有氧呼吸生化反应途径的揭示过程,给你带来的
关于科学研究的启示有_____________。

真题分析2:为提高甜椒产量,科研人员对温室栽培甜
分析历年合格考或会
考真题,强化知识落
实和应用。

椒的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

请回答问题:
(1)温室内易形成弱光环境。

弱光下,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_______较少,影响暗(碳)反应阶段中_____的还原,使糖类等有机物的合成减少。

必要时,可根据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人工补光。

(2)科研人员选择6月晴朗的一天,测定甜椒植株上部、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光合速率。

结果如右图。

①据图可知,各部分叶片在_10:00_时光合速率均达到最大值,______部叶片光合速率最高。

②光合速率差异可能与不同部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有关。

为比较光合色素含量的差异,先称取__________ ,再分别加入等量的_________和少量的二氧化硅、碳酸钙等研磨、过滤,获得色素提取液,测定光合色素含量。

③在大田种植的条件下,甜椒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这是由于中午部分气孔关闭,进入叶片内的____量减少,光合速率下降。

由于人工调节了温室内的____________等条件,温室种植的甜椒很少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从而实现增产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