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考)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章细胞的代谢(含解析)(必修1)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代谢主题串记(二)课件 浙教版必修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代谢主题串记(二)课件 浙教版必修1

()
完整版ppt
15
A.细胞①处于黑暗环境中,该细胞单位时间释放的 CO2 量即 为呼吸速率
B.细胞②没有与外界发生 O2 和 CO2 的交换,可断定此时光合 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C.细胞③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所利用的 CO2 量为 N1 与 N2 的和
D.分析细胞④可得出,此时的光照强度较弱且 N1 小于 m2
完整版ppt
10
2.下面为几种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有关描
述错误的是
()
完整版ppt
11
A.图 1 中,若光照强度适当增强至最适状态,a 点左移,b 点 右移
B.图 2 中,若 CO2 浓度适当增大至最适状态,a 点左移,b 点 右移
C.图 3 中,a 点与 b 点相比,a 点时叶绿体中 C3 含量相对较多 D.图 4 中,当温度高于 2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
中还有丙酮酸 D.②、④过程中产生 ATP 最多的是④过程
完整版ppt
9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a、b 为光合作用的原料,a 经过① 过程产生 O2,应为光反应过程,b 经过③过程产生 C6H12O6(葡 萄糖),应为碳反应过程,②过程消耗 O2,应为需氧呼吸的第 三阶段,④过程消耗 C6H12O6,产生[H]、ATP 和 CO2,相当 于需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需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ATP 最多 的是第三阶段,即②过程。 答案:D
第三单元 细胞的代谢
主题串记(二) 探究知识逻辑|理清知识联系|适时温故复 [自主学习课] 习|高效长久记忆
以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主线,串联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内容,是细胞
产生 ATP 的两个重要来源。它们在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方 面是相互联系的。通过物质和能量这条主线,可以串联细 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场所及物质和能量的相互转化 关系,这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章细胞的代谢(含解析)(必修1)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章细胞的代谢(含解析)(必修1)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学考知识全揽]八、细胞与能量绝大部分需能反响都是由ATP2.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直接供给能量,ATP被称为细胞中的(1)ATP 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但转变十分快速,进而使细胞中的ATP- ADP循环老是处于一种动向均衡中。

(2)ATP 与 ADP的互相转变不是可逆反响。

由于转变过程中所需的酶、能量的根源和去路及反响场所都不完整同样,不过物质是能够循环利用的。

(3)ATP 的形成需要知足的条件: 2 种原料 (ADP 和 Pi) 、能量和酶。

此外,合成ATP的过程中有水生成。

(4)ATP 其实不都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光反响产生的ATP 只好用于碳反响,转变成有机物中的能量。

(5)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主要由 ATP直接供给能量。

但 ATP并不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独向来接根源,其余核苷三磷酸也能够直接为生命活动供给能量。

九、酶1.酶的实质、特征1实质绝大部分酶是①,少量酶是②ⅰ. 高效性:酶的催化活性③ⅱ. 专一性:一种酶只好催化④的反响2特征ⅲ.酶作用需适合条件:酶的作用受很多要素的影响,如⑤、⑥等2.影响酶作用的要素对于酶特征的实验题的解题方法:(1)仔细审题,正确找出变量,环绕变量设置比较。

如:①研究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时,应环绕底物或酶制剂设置变量。

②研究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时,应环绕无机催化剂和酶制剂这一单调变量设置比较。

③研究 pH(温度 ) 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设置不一样pH(温度 ) 办理进行比较,并保证变量控制的有效性,即应在底物与酶混淆以前,先用pH 缓冲液调理酶与底物的pH( 或先进行同温办理 ) ,而后混淆酶与底物。

(2)设计实验步骤时,应注意:①依据试题要求,确立单调变量,依照实验变量进行合理分组;②依据实验资料,联合实验原理确立实验现象的观察手段;③除单调变量外,保证其余实验条件同样且适合;④确立实验操作程序,保证实验操作程序合理、表达正确。

十、细胞呼吸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观点和过程(1)需氧呼吸的终产物是 CO2和 H2O,但能产生 CO2的细胞呼吸并不是只有需氧呼吸,如酵母菌的厌氧呼吸也能产生 CO2。

浙江专用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代谢第6讲光合作用课件浙科版必修1.ppt

浙江专用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代谢第6讲光合作用课件浙科版必修1.ppt
分析:夜间,叶肉细胞可通过细胞呼吸合成ATP。 4.用14C标记的14CO2进行光合作用,放射性会出现在14C3和14C5中。 ( √ ) 分析: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用14C标记的14CO2进行光合作用,放射性同位素14C依 次出现在14C3、14C5中。
5.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 × ) 分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既能进行CO2的固定,也能合成ATP。 6.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 ) 分析: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为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 膜上。 7.在探究光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中,增加光强度或温度,都能明显缩短 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时间。 ( × )
分析:往水中吹气是为了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考点一 光合作用过程分析 【要点归纳整合】 1.光反应与碳反应的区别:
比较 项目 场所 条件
光反应
叶绿体类囊体膜 必须在光下
碳反应
叶绿体基质 有光、无光都可以
比较 项目
光反应
物质 转化
①水的裂解:2H2O 4H++4e-+O2 ②ATP的形成:ADP+Pi+能量 ATP ③NADPH的形成: NADP++2e-+H+ NADPH
分析:达到光饱和点后,增加光强度不会缩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时间。
提高温度,可能会增加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时间。
8.在探究光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中,加入NaHCO3溶液是为了吸收细胞呼 吸释放的CO2。( × ) 分析:NaHCO3溶液是CO2缓冲液,既能吸收CO2,也能释放CO2。 9.在探究光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中,往水中吹气是为了增加水中的溶解 氧。 ( ×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代谢大题增分系列之(一)课件 浙教版必修1 (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代谢大题增分系列之(一)课件 浙教版必修1 (2)
14 时),表观光合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而下降。
信息③:坐标中四条曲线自上而下的顺序是 Ⅱ(沟底,雄株)→ Ⅰ(沟底,雌株)→ Ⅲ(坡面,雌株)→ Ⅳ(坡面,雄株),即坡面雄株表观光合速率最弱。
信息④:设问(2)中,曲线Ⅰ在 8:00 和 12:00 两个时刻,表观光合 速率相等。
精品
6
解读①:由信息①④可知,曲线Ⅰ在 8:00 时和 12:00 时的呼 吸速率不一定相等,且表观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 率,因此,即使表观光合速率相同,制造有机物总量(真正光合速 率)也不一定相同。 解读②:由信息②可联想到夏季中午的“光合午休”现象,即 12: 00~14:00 之间导致曲线Ⅰ下降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气孔关闭,影 响了 CO2 的供应。 解读③:由信息③可知,曲线Ⅳ(坡面,雄株)代表的表观光合速 率最弱,即雌株更适宜在干旱地区生存。
精品
7
1.设问(1)可联系: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的产物是 NADPH、ATP 和 O2,其中 NADPH、ATP 为碳反应阶段的原料。
2.设问(2)(4)可联系:表观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表观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 CO2 的吸收量或 O2 的 释放量等表示,真正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制造 的有机物总量等表示。
答“CO2供应不足”也得分,只答“气 孔关闭”不得分
(3)
CO2浓度 光照强度
答“CO2和光照”也得分,答“水分、 温度等”不得分
(4)

(5)
雄株 雌株
看清坐标曲线中右侧的注释,避免雄 株与雌株颠倒!
易 错 探 因
(1)因未理清表观光合速率与真正光合速率的关系,只是根据表观 光合速率相等,便错误地认为制造有机物的总量也相等。 (2)因不理解“光合午休”现象的原因,而不能准确回答设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代谢阶段质量评估浙教版必修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代谢阶段质量评估浙教版必修1

阶段质量评估(三) 细胞的代谢(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溶胶都能形成ATPD.ATP中的“A”表示腺苷2.(2010·上海高考)右图表示细胞中某条生化反应链,图中E1~E5代表不同的酶,A~E代表不同的化合物。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E1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的消耗速度加快B.若E5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B积累到较高水平C.若E3的催化速度比E4快,则D的产量比E多D.若E1的催化速度比E5快,则B的产量比A多3.在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对分别取自植物营养器官的三种细胞进行测定,其中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O2,乙细胞只释放O2而不释放CO2,丙细胞既不释放O2也不释放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不可能取自叶B.乙不可能取自根C.丙可能是死细胞D.甲可能取自茎4.下图表示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纸层析的结果,据图判断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颜色为( )A.红色B.黄色C.绿色D.紫色5.(2013·东阳中学期中)图示为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分解的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 mol谷氨酸分解为1 mol氨基丁酸和1 mol CO2)。

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曲线1肯定表示谷氨酸的浓度变化B.曲线2表明,在该条件下谷氨酸在大约20 min时完全分解C.如果曲线2、3、4代表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2代表的酶浓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的酶浓度D.如果曲线2、3、4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曲线,则曲线2代表的温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的温度6.(2015·杭二月考)右图表示人体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种途径。

浙江学考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章细胞的代谢含解析必修1

浙江学考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章细胞的代谢含解析必修1

浙江学考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章细胞的代谢含解析必修1[学考知识全揽]八、细胞与能量2.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绝大多数需能反应都是由ATP 直接提供能量,ATP 被称为细胞中的(1)ATP 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但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ATP -ADP 循环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

(2)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

因为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及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只是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3)ATP 的形成需要满足的条件:2种原料(ADP 和Pi)、能量和酶。

另外,合成ATP 的过程中有水生成。

(4)ATP 并不都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 只能用于碳反应,转化成有机物中的能量。

(5)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主要由ATP 直接提供能量。

但ATP 并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唯一直接来源,其他核苷三磷酸也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九、酶1.酶的本质、特性⎩⎪⎨⎪⎧1本质绝大多数酶是① ,少数酶是② 2特性⎩⎪⎨⎪⎧ ⅰ.高效性:酶的催化活性③ ⅱ.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④ 的反应ⅲ.酶作用需适宜条件:酶的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 ⑤ 、⑥ 等2.影响酶作用的因素关于酶特性的实验题的解题方法:(1)认真审题,准确找出变量,围绕变量设置对照。

如:①探究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时,应围绕底物或酶制剂设置变量。

②探究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时,应围绕无机催化剂和酶制剂这一单一变量设置对照。

③探究pH(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设置不同pH(温度)处理进行对照,并确保变量控制的有效性,即应在底物与酶混合之前,先用pH 缓冲液调节酶与底物的pH(或先进行同温处理),然后混合酶与底物。

(2)设计实验步骤时,应注意:①根据试题要求,确定单一变量,依据实验变量进行合理分组;②根据实验材料,结合实验原理确定实验现象的观测手段;③除单一变量外,确保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④确定实验操作程序,确保实验操作程序合理、表达准确。

高中生物必修一学考复习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学考复习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含答案)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一节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知识点1 ATP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1.ATP中含有5种元素,1个ATP分子由1个、1个和3个组成,ATP的中文名称是。

2.在A TP分子中,与结合成腺苷,3个磷酸基团中有1个与核糖结合,另外2个相继连接在前一个磷酸基团上,连接2个磷酸基团的磷酸键称为。

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既易,这又易,这些结构特点与ATP作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相适应。

知识点2 ATP的功能1.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主要储能物质是,但绝大多数情况下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是。

2.在活的真核细胞中,ATP分布在、、、细胞溶胶等结构中,是细胞中普遍使用的,A TP又是细胞中的。

知识点3 ATP-ADP循环1.ATP在细胞中易于和易于,A TP水解成ADP时,释放的能量用于反应,ADP合成ATP时,所需能量来自反应。

植物细胞光合作用时合成ATP能量来自。

2.通过A TP的和,使放能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用于吸能反应,此过程称为。

该过程在细胞中速度。

第二节酶是生物催化剂知识点1 酶的概念、本质和作用机理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大多数酶是,少数是RNA。

2.需要酶参与催化的化学反应,称为,酶促反应的反应物称为。

酶能加快化学反应的原因是酶能。

酶促反应的过程:“结合→变形→脱落”。

3.酶的活性是指单位质量的酶在单位时间内或。

知识点2 酶的催化特性1.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者的反应。

2.高效性:,使化学反应极易进行。

知识点3 酶的催化功能受多种条件影响1.酶在一定的pH范围内才起作用,每种酶都有,过酸过碱都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而失去活性。

2.酶促反应都有一个,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完全失去活性。

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但会使酶的活性,从低温到适宜温度过程中,酶的活性可以恢复正常。

3.酶的活性还受某些的影响,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离子、酶激活剂、酶抑制剂等。

第三节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知识点1渗透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1.扩散是分子或离子从向运动的现象。

【浙江选考】2020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检测卷: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含答案)

【浙江选考】2020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检测卷: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含答案)

选考章末检测卷(三)第三章细胞的代谢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细胞中的“能量通货”是()A.无机盐B.甘油C.水 D. ATPD[ATP作为细胞中的“能量通货”参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物质运输、肌肉收缩、神经传导等。

]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B.线粒体内大量合成ATP的部位是基质C.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增大D.叶绿体内ATP的运输方向是基质→类囊体膜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线粒体内大量合成ATP的部位是线粒体内膜;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消耗的ATP增加,所以产生ATP的速率也随之增大,故C正确;叶绿体内ATP是在光反应中生成的,故运输方向是类囊体膜→基质。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酶不一定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C.酶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D.人体内的酶也在不断地更新C[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因此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不一定都是氨基酸,但不论是蛋白质还是RNA,其化学组成元素均包括C、H、O、N。

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酶是一种有机催化剂,其既可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也可在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

酶的活性会随着酶存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所以酶应不断更新才能够维持细胞代谢的稳定和高效。

] 4.将少许的二氧化锰和新鲜土豆匀浆分别加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检测两者产生的气体量。

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的预测(如图所示),正确的是(实线为加入二氧化锰产生的气体量,虚线为加入土豆匀浆产生的气体量)()A B C DC[新鲜土豆匀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酶的催化效率高于无机催化剂,因此反应速率较快,在相同的时间内,酶催化反应产生的气体量多,但是参与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是等量的,因此最终产物相对气体量是相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学考)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章细胞的代谢(含解析)(必
修1)
[学考知识全揽]
八、细胞与能量
2.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绝大多数需能反应都是由ATP 直接提供能量,ATP 被称为
细胞中的
(1)ATP 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但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ATP -ADP 循环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

(2)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

因为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及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只是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3)ATP 的形成需要满足的条件:2种原料(ADP 和Pi)、能量和酶。

另外,合成ATP 的过程中有水生成。

(4)ATP 并不都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 只能用于碳反应,转化成有机物中的能量。

(5)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主要由ATP 直接提供能量。

但ATP 并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唯一直接来源,其他核苷三磷酸也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九、酶
1.酶的本质、特性
⎩⎪⎨⎪

1本质绝大多数酶是① ,少数酶是② 2特性⎩⎪⎨⎪⎧ ⅰ.高效性:酶的催化活性③ ⅱ.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④ 的反应ⅲ.酶作用需适宜条件:酶的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 ⑤ 、⑥ 等
2.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关于酶特性的实验题的解题方法:
(1)认真审题,准确找出变量,围绕变量设置对照。

如:①探究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时,应围绕底物或酶制剂设置变量。

②探究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时,应围绕无机催化剂和酶制剂这一单一变量设置对照。

③探究pH(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设置不同pH(温度)处理进行对照,并确保变量控制的有效性,即应在底物与酶混合之前,先用pH 缓冲液调节酶与底物的pH(或先进行同温处理),然后混合酶与底物。

(2)设计实验步骤时,应注意:①根据试题要求,确定单一变量,依据实验变量进行合理分组;②根据实验材料,结合实验原理确定实验现象的观测手段;③除单一变量外,确保
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④确定实验操作程序,确保实验操作程序合理、表达准确。

十、细胞呼吸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1)需氧呼吸的终产物是CO2和H2O,但能产生CO2的细胞呼吸并非只有需氧呼吸,如酵母菌的厌氧呼吸也能产生CO2。

不产生CO2的细胞呼吸一定是产生乳酸的厌氧呼吸。

(2)不同生物厌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3)细胞需氧呼吸过程中既有水分子参与反应,又有水分子的产生。

产物H2O中的O来自于反应物O2分子中的O。

而反应物H2O中的O则到了产物CO2分子中。

(4)厌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有ATP
的合成,第二阶段并没有ATP 的合成。

厌氧呼吸全过程没有[H]的积累,第一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二阶段。

(5)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①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其目的是抑制厌氧细菌的厌氧呼吸。

②酵母菌酿酒:先通气,后密封。

其原理是先让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大量繁殖,再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乙醇。

③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呈风干状态,使细胞呼吸速率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消耗。

④果蔬保鲜:(零上)低温、低氧、高CO 2和保湿。

十一、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概念、阶段、场所和产物
⎩⎪⎨⎪⎧ 1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① 2场所——叶绿体:
ⅰ.叶绿体由内膜和外膜围成,内膜里面充满了基质ⅱ.基质中悬浮着类囊体,类囊体叠起来称为② ,基粒极大 地增大了受光面积,组成类囊体的膜就是③ ⅲ.光合作用的酶存在于④ 中
2.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膜上,叶绿素主要吸收
①________________,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②________。

3.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
4.活动:光合色素的
(1)若同一植物处于两种不同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如下所示:
甲:一直光照10 min;乙:光照5 s,黑暗5 s,持续20 min,则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甲<乙(碳反应时间长)。

(2)CO2中的C进入C3但不进入RuBP,最后进入(CH2O),RuBP中的C不进入(CH2O),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

(3)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碳反应阶段,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其他生命活动所需ATP只能来自细胞呼吸。

学习笔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诊断】
八、1.①C、H 、O 、N 、P ②A-P ~P ~P ③高能磷酸键 2.能量通货
九、1.①蛋白质 ②RNA ③极高 ④一种底物或少数几种相似底物 ⑤pH ⑥温度
2.①最适温度 ②最适pH
十、①氧气 ②CO 2+H 2O ③ATP ④C 6H 12O 6+6O 2+6H 2O ――→酶
6CO 2+12H 2O +能量 ⑤细
胞溶胶 ⑥C 6H 12O 6――→酶丙酮酸+[H] ⑦线粒体基质、嵴 ⑧丙酮酸+H 2O ――→酶
CO 2+[H] ⑨线粒体内膜 ⑩大量ATP ⑪ATP ⑫很高 ⑬CO 2 ⑭水 ⑮2C 2H 5OH +2CO 2+2ATP ⑯2CH 3CHOHCOOH +2ATP ⑰酒精、CO 2或乳酸 ⑱细胞溶胶
十一、1.①6CO 2+12H 2O ――→酶
C 6H 12O 6+6H 2O +6O 2 ②基粒 ③光合膜 ④基粒和基质
2.①红光和蓝紫光 ②蓝紫光 4.①有机 ②溶解度 ③一两 ④层析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