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太阳升落方位的变化规律
快速记忆高中地理的规律口诀

快速记忆高中地理的规律口诀快速记忆高中地理的规律口诀 1.一近快,七远慢。
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公转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特别注意夏至日在远日点附近,而非远日点;冬至日在近日点附近,而非近日点。
由此可以分析出北半球夏半年时间比冬半年长,北极极昼时间比南极极昼长。
2.左焦左倾左冬,右焦右倾右冬。
在地球绕日公转示意中,如果太阳在左焦点,地轴向左倾斜,左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至;如果太阳在右焦点,地轴向右倾斜,右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至。
冬至位置确定了,其余三个分至点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3.点北北升落,点南南升落。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从偏北的方向升起,从偏北的方向落下,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从偏南的方向升起,从偏南的方向落下,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4.点北北昼长,点南南昼长。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北昼越长;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南昼越长。
5.纬度差余角——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为h=90°-|α±β|。
由公式可知α±β绝对值为某地到直射点的纬度差,它和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互余。
6.180°经线为几点(地方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地区面积就占全球24分之几。
国际日期变更线基本上和180°经线重合。
当180°经线地方时为0∶00时,全球处于同一日期,之后,全球新的一天是从180°经线开始以每小时扩大15°的速度向西逐渐扩大,所以当180°经线为几点(地方时)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地区面积就占全球24分之几。
7.极昼区一天最小(地方时24∶00)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之和为直射点纬度的2倍。
刚好出现极昼的地方,最小太阳高度为0°,最大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为直射点纬度的2倍,其他极昼区,纬度增高1°,最小太阳高度增大1°,最大太阳高度减小1°。
专题05 太阳方位与太阳的视运动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微专题

04 高考真题回归
(2021·浙江·高考真题)我国某中学组织学生对直立物日影 变化进行观测﹐具体做法是:先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直立一 根标杆﹐再以此杆直立点(甲)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 一半圈。下图为某日杆影变化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标杆影 子范围。完成下面小题。
9.甲地位于(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珠江三角洲 10.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一年中某时刻地面上昼夜 状况与经纬线位置关系最有可能是( )
03 基础知识建构
(二)太阳的视运动
1.无极昼极夜地区
春秋分 夏至
冬至
在无极昼极夜的地区,可以根据昼夜长短情况,把日出日 落时间和方位相对应,判读日出日落的方位,比如北回归 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因此太阳在正南时为12 点,位于正北时为0点 ,位于正东时为6点,位于正西时为 18点,因此可以把时间和方位对应,判读太阳的方位
A.① B.② C.③ D.④
04 高考真题回归
(2021·河北·高考真题)家住某城(36.5°N,116°E) 的小明,秋分时节搬进了新楼房,站在书房2.6米高的落地 窗前,远处公园美景尽收眼底。下图示意书房平面布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从入住到次年春分,书房的日采光时间变化趋势是 () A.一直增加 B.先增后减 C.一直减少 D.先减后增 6.冬至日天气晴朗,小明在书房于北京时间( ) A.6:30看到当日第一缕阳光 B.9:30沐浴着阳光伏案读书 C.12:30估算阳光进深2.6米 D.15:30看到阳光照到书柜上
04 高考真题回归
(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 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 的年变化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地理知识点专题练习一太阳视运动规律

高中地理知识点专题练习一太阳视运动规律【点拨高考】【知识梳理】一、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为了能快速厘清太阳的实际运动轨迹及快速判断出太阳在一天中某一时间(地方时)的大致位置,在此提出“三点定轨迹”。
“三点定轨迹”:此三点为日出、日落及正午太阳三点的位置。
在探究过程中,因为是利用光照图进行辅助,要理解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要找出并识别晨昏线。
[思维构建步骤]:1.根据材料给出的时间确定直射点所在半球,得出日出、日落方位。
直射点位置决定了日出日落方位。
注意:这里讨论日出日落的地区不包括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
2.根据此时直射点与分析地区的位置关系,判断正午时,直射点是位于已知地区的正南还是正北。
3.确定三点绘制轨迹。
在绘制图的过程中,学生只需要根据材料提示的时间,知道是北半球的夏半年还是冬半年即可得出日出日落方位,再结合此时直射点的纬度与考察地区(十字坐标中心的黄色)的位置关系,画出正午时太阳的位置,三点连线,即为一天中太阳的轨迹。
注意:依据“三点定轨迹”方式绘制出的是太阳周日视运动的简图,可把一天中的时间进行加载,6时太阳位于正东方向,18时位于正西方向。
直射点位于正南正北时是12点,因此可以判断一天中该地任一地方时太阳的大致方位及物体影子朝向。
二、判读方法太阳视运动轨迹图是以观测点为中心,目视太阳在天球上运行所形成的轨迹示意图。
它能直观地反映出某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能反映某地全年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
此处通常指地平圈上方向的判读。
可通过太阳的升落先判断东西方向,再利用与普通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出方向坐标。
1.北极点(图甲)和南极点(图乙)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2.在已知观测点位于南半球或北半球时,也可以直接通过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来判读南北方向。
即:若观测点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便指向南方向;若观测点位于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在地平面上的投影则指向北方向。
高中地理知识规律总结及其详解

高中地理知识规律总结及其详解高中地理知识规律总结及详解01.一近快,七远慢。
一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七月初公转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特别要注意的是夏至日在远日点附近,而非在远日点之上;冬至日在近日点附近,而非在近日点之上。
此可以得出结论,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比冬半年的时间要长一些,北极的极昼时间要比南极的极昼时间长一些。
02.左焦左倾左冬,右焦右倾右冬。
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示意图中,如果太阳在左焦点,地轴向左倾斜,左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至点;如果太阳在右焦点,地轴向右倾斜,右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至点。
冬至点的位置确定了,其余三个分至点的位置也就好确定了。
03.点北北升落,点南南升落。
当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太阳从偏北的方向升起,从偏北的方向落下,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当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太阳从偏南的方向升起,从偏南的方向落下,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04.点北北昼长,点南南昼长。
当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而且越向北,昼越长;当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而且越向南,昼越长。
05.纬度差余角——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为: H=90°—|α±β|,公式可知α±β的绝对值为某地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它和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互为余角。
°经线为几点钟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地区的面积就占全球表面的总面积的二十四分之几。
国际日期变更线基本上和180°经线重合。
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00时,全球处于同一日期,之后,全球新的一天是从180°经线开始以每小时扩大15°的速度东向西逐渐扩大,所以,当180°经线为几点钟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地区的面积就占全球的二十四分之几。
07.极昼地区一天最小和最大太阳高度之和为直射点纬度的两倍。
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地方,最小的太阳高度为0°,最大太阳高度为太阳直射点纬度的二倍,其他极昼地区,纬度每增高1°。
高中地理《太阳的视运动》PPT课件

A:北 B:南 C:东
①②③
H3: 26.50
①:夏至 ②:二分 ③:冬至
该观测者在纬度位置是?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若一年中正午时太阳始终位于正南天空,则 表明当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相反,若 一年中正午时太阳始终位于正北天空,则表 明当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晨线和经线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平行,除 南北极点外的各地太阳在晨线正东方,在昏 线的正西方,故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南极 点正北升正北落;北极点正南升正南落。
太阳直射北半球(夏半年)
e
x
f
y
晨线和经线不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不平行,
除南北极点外的各地太阳在晨线东北方,在
昏线的西北方,故太阳东北升,西北落。ef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失败。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地理高中太阳运动练习题

地理高中太阳运动练习题太阳运动练习题太阳是我们生活中最为熟悉的天体之一,它对地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太阳的运动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关于太阳运动的练习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太阳的运动。
1. 太阳是如何影响地球的气候的?答:太阳是地球上所有能量的源泉,它的辐射能量直接影响地球的气候。
太阳的辐射能量会使地球的大气层加热,从而导致气候变化。
2. 太阳为什么在地球上升起和落下?答:太阳在地球上升起和落下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
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以太阳看起来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
3. 太阳的高度角是什么意思?答:太阳的高度角指的是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相对于地平线的角度。
太阳的高度角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改变。
4. 太阳在一天中的高度角变化是怎样的?答:太阳在一天中的高度角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在清晨和傍晚,太阳的高度角较低;在正午时分,太阳的高度角最高。
5. 太阳在不同季节的高度角有何变化?答:太阳在不同季节的高度角也会有所变化。
在冬季,太阳的高度角较低,因此阳光辐射的能量较少;而在夏季,太阳的高度角较高,阳光辐射的能量较多。
6. 为什么赤道地区的太阳高度角较高?答:赤道地区的太阳高度角较高是因为赤道地区接近地球的中心,太阳直射的角度较大。
7. 太阳的运动对地球上的季节变化有何影响?答:太阳的运动是导致地球上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不同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同,从而导致季节的变化。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太阳在地球上的运动和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的高度角、升起和落下、季节变化等都是地理学习中重要的概念。
深入了解太阳的运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和气候变化,为我们的生活和研究提供更多的知识基础。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活动判别地理方向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2)利用地物的影子判别方向 对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来说,冬半年太阳位于南部天空,地物的 影子总是朝向北方(包括西北方、正北方和东北方),正午时地物的 影子朝向正北。夏半年,一天中绝大多数时间太阳位于南部天空, 地物的影子多朝向北方,正午时地物的影子朝向正北。
探究一
探究二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四、利用地物判别方向
1.根据地物南北两侧的积雪融化程度(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判别方向
(1)朝北一侧积雪融化速度慢。
(2)朝南一侧积雪融化速度快。
2.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判别方向(以北半球为例)
(1)向阳面:枝叶较茂盛,年轮宽度较大。
(2)背阳面:树干上常长有苔藓,年轮宽度较小。
必备知识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2下图是40°N某地二分二至日太 阳视运动示意图,K、L、M三条曲 线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分别表示地平线上的四个方位,其中代表南方的 是( )
(2)有关K、L、M所对应的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K—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为一年中最迟 B.L—江苏白昼时间比北京长 C.M—此时该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D.L—长江口外海域台风频发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2.利用地物的影子判别方向 对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来说,冬半年太阳位于南部天空,地物的 影子总是朝向北方(包括西北方、正北方和东北方),正午时地物的 影子朝向正北。夏半年,一天中绝大多数时间太阳位于南部天空, 地物的影子多朝向北方,正午时地物的影子朝向正北。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二、利用北极星判别方向 1.在晴朗的夜晚,在北半球可利用北极星判别方向。北极星位于正 北天空,其高度角相当于当地纬度。 2.北斗七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围绕北极星在天空中旋转。
全球全年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全球全年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2009-05-14 08:50:25| 分类:地理学习技巧|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注:有同学对于《3年高考2年模拟》第31页日出日落方位的总结不是很明白,实际上这就涉及到大阳视运动的问题。
摘录的文章用图文详细阐述了太阳视运动轨迹图,以及日出日落方位的问题,其最后的结论和教材上的是一致的。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地球运动这一章应该是地理这门学科当中难度较大的,各地高考基本上每年都有,分值4-8分左右,难度可上可下,特别能考查能力。
应当重视。
全球全年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很多人都对太阳视运动轨迹不是很清晰,它牵涉到影子朝向、太阳高度角以及地方时的计算等知识,所以为大家所关注,这里就对全球任何纬度上全年任何时刻太阳视运动一天之内的轨迹图进行比较详细的解析,希望对大家的理解有所帮助。
同时如有不对之处请各位指正,不胜感激。
一、前提知识储备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把太阳视运动轨迹弄清楚,首先要把教材上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图弄明白。
从上面三个图要清楚以下这些知识点:1、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为零;反之没有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不为零,如图1北极圈以北的纬线上,图3南极圈以南的纬线上;2、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也反映了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换个角度说,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视方位,也反映了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视方位。
其中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视方位和太阳高度角对于在极昼范围以内的地方有意义;3、有人有这样的误区“既然太阳光为平行光线,所以全球任何地点的太阳视方位是相同的。
”,这个观点错在没有考虑“地球表面为曲面”的因素。
通过比较图4和图5,相信可以走出上面提到的误区。
二、把握三种情况六个区域由于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关系,所以我们只分析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南半球这三种情况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太阳升落方位的变化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天球上的太阳不断相对于天赤道作回归运动,其真接结果是
造成太阳赤纬(即δ)的周年变化(表现在地面上便是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进而导致太阳周日圈反复地北进南退,伴随这种北进南退,地面观察者眼中太阳的升落方位亦出
现有规律的变化。
太阳升落方位的变化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随纬度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太阳赤纬不为零时,纬度越高(不管南北纬),太阳升落的方位角(以东点、西点为起点,在地平圈上度量,偏北为正,偏南为负,用符号A表示)越大,而且太阳赤纬为正(负)即太阳直射在北(南)半球时,方位角为正(负),亦即太阳升落方位偏北(南)。
根据纬度的差异又可分为以下六种情况:
(1)在赤道上看:由于太阳周日圈与地平圈直交,故一年四季太阳都是垂直地升起
而又垂直地落下,且太阳赤纬是多少度,太阳升落方位便是多少度,即δ=A。
例如:每年11月7日,太阳赤纬约为-16°19′即太阳直射南纬16°19′,此日的太阳升落方位亦
为-16°19′,即在赤道上看11月7日这天太阳是从正东偏南16°19′处升起,在正西
偏南16°19′处下落。
(2)在开始出现极昼的纬度上看:由于太阳周日圈最低点与地平圈相切,故太阳升落
方位最大为90°即与北点或南点重合。
例如:6月22日北极圈上开始出现极昼,太阳周
日圈全部在地平圈以上,其最低点恰与北点相切,故这天在北极圈上看太阳,是从正东偏
北90°即正北方位开始升起,而在正西偏北90°即正北方位下落到最低点,换句话说就
是6月22日在北极圈上看太阳升落方位为+90°。
(3)在开始出现极昼的纬度到极点之间看:由于太阳周日圈全部位于地平圈以上而
且是倾斜的,故一天中太阳高度仍有变化,太阳开始升起和下落到的最低点方位角均为90°即太阳升落方位亦与北点或南点重合。
例如:6月22日在70°N处看太阳,一天中太阳总在地平以上转圈,只在半夜时下落到最低点,此时太阳位于正北方天空,方位角为+90°。
(4)极昼期间在极点上看:由于太阳周日圈始终平行于地平圈,故一天中的太阳高
度没有变化,始终等于该日太阳赤纬,太阳只有方位变化而无所谓升落,因而不存在升落
方位问题。
例如:12月22日在南极点上看,太阳周日圈始终高出地平23°26′,且只有
方位变化(每日一周)而无所谓升落,故不存在升落方位问题。
(5)在开始出现极夜的纬度上看:由于太阳周日圈最高点与地平圈相切,故太阳只
在正午时在方位为900的一点出现,但刚一露脸即已下落。
如8月7日太阳赤纬为
+16°19′即太阳直射北纬16°19′,该日南纬73°41′的地方出现极夜,这天太阳只在
正午时在方位为90°的一点即正北方露一下脸。
(6)在赤道与极昼极夜出现的纬度之间看:由于太阳周日圈与地平圈斜交,且纬度
越高,两者之间的夹角越小,故太阳升落的方位角也就越大,而且普遍地A>δ。
方位角的大小可用球面三角正弦公式求得:sinA=sinδ/cosψ( 式中A为方位角,δ为太阳赤纬,ψ为当地纬度 )。
例如:12月22日太阳赤纬为-23°26′,赤道上方位为-23°26′,
南北回归线上为-25°41′,南北纬45°为-34°13′,极圈上为-90°。
2.随季节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太阳赤纬值越大(小),方
位角越大(小),而且赤纬为正(负)方位为正(负)即太阳升落方位偏北(南)。
例如:
(1)每年的3月21日与9月23日即二分日:太阳赤纬为0°即太阳直射赤道,太阳周日圈与天赤道重合。
由于天赤道在当地天空中的位置乃东点、西点、Q点(又称上点,
其位置在赤道上与当地天顶重合,北半球在天顶正南相当当地纬度的一点,南半球在当地
天顶正北相当当地纬度的一点)的连线,故全球各纬度看太阳都是从正东方位升起,在正
西方位下落,其中正午时的太阳位置在赤道上位于天顶,北(南)半球位于天顶以南(北)相当当地纬度的一点。
(2)每年的6月22日与12月22日即二至日:6月22日太阳赤纬为+23°26′,达
一年中最大值,各纬度方位角皆为正(北偏)且亦达一年中最大值;12月22日太阳赤纬
为-23°26′,绝对值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故各纬度方位角皆为负(南偏)且亦达到最
大值。
(3)夏半年与冬半年的情况是:3月21日以后到9月23日以前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赤纬为正,各地方位角均为正,这段时间内太阳升落方位均偏北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
在西偏北方向落下;9月23日以后到次年3月21日以前,太阳赤纬为负,直射点在南半球,各地方位角均为负,这段时间内太阳升落方位均偏南即从东偏南的方向升起在西偏南
方向落下。
(4)据太阳赤纬随季节的变化情况可知:6月22日以后到12月22日,太阳周日圈
不断南退,太阳赤纬由+23°26′逐渐变化为-23°26′,太阳升落方位在各纬度都将是由
最偏北逐渐过渡为最偏南;12月22日以后到次年6月22日,太阳周日圈不断北进,太阳赤纬由-23°26′逐渐变化为-23°26′,这期间太阳升落方位在各纬度亦由最偏南逐渐
过渡为最偏北。
3.南北半球比较也有几条规律可循:
(1)太阳升落方位是偏北还是偏南在全球各纬度都是一致的,与所处哪个半球无关,所不同的仅是因为纬度不同偏北偏南的程度不同。
原因是各纬度的东点与西点是共同的,
都是当地地平圈与天赤道的两个交点。
例如:12月22日,全球各纬度看太阳升落方位都
是偏南,北半球是如此,南半球亦是如此,所不同的只是因为各地纬度不同看到太阳升落
方位偏南的程度不同,在赤道上为-23°26′,15°N、S处为 -24°18′,23°26′N、S 处为-25°41′,45°N、S处为-34°13′,66°34′N、S处为-90°。
(2)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方,同一日期的太阳升落方位亦相同,但昼夜长短状况刚好相反。
例如:6月22日,15°N、S处看太阳升落方位都是+24°18′即从东偏北24°18′处升起,在西偏北24°18′处下落,但在15°N看太阳周日圈向南倾斜,地平以上部分大于地平以下部分,昼夜长短状况表现为昼长夜短,而在15°S处看则太阳周日圈向北倾斜,地平以上部分小于地平以下部分,昼夜长短状况表现为昼短夜长。
(3)不管哪个半球,只要太阳赤纬值的绝对值相同,则同一纬度上看太阳升落方位的绝对值亦相同,但表现在昼夜长短状况上则可能有昼长和夜长两种情况。
例如:太阳赤纬值的绝对值均为23°26′,在45°N处各地看太阳升落方位的绝对值均为34°13′,但这可能有以下二种情况:一是太阳赤纬值为+23°26′,此时太阳是从东偏北34°13′处升起在西偏北34°13′处下落,昼夜长短状况表现为昼长夜短;二是太阳赤纬值为-23°26′,此时太阳是从东偏南34°13′处升起在西偏南34°13′处下落,昼夜长短状况表现为昼短夜长。
总之,太阳升落方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因纬度而不同,随季节而变化,它是太阳回归运动在地面上的反映。
只要掌握了太阳回归运动或太阳直射点在地面上的移动规律,太阳升落方位的变化规律便可迎刃而解。
只是要注意:除赤道外,太阳周日圈与地平圈并不垂直相交,因而只有在赤道上A=δ,而在其它纬度上都是A>δ;极夜期间不存在太阳升落亦无所谓太阳升落方位;极昼期间(除极点外)太阳升落方位均为90°,只有极点上太阳周日圈平行于地平圈,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赤纬,不存在太阳升落方位问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