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
正投影和三视图教学设计

《正投影和三视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将设计的想法和成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第六章内容《设计图样的绘制》就是主要介绍如何用规范的技术语言来交流设计的想法和成果。
《正投影和三视图》是本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的第一课时。
三视图是按正投影法得到的,它是绘制和识读三视图的理论基础,是学生学习识读和绘制图样的前提。
三视图是技术图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章的重点、难点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也是后续知识“形体的尺寸标注”和“机械加工图”的基础。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马上行动、讨论、阅读、链接等栏目介绍了正投影的原理,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三视图的识读,以及如何绘制简单的三视图等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第六章中起到基础的、铺垫的作用。
【学情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在数学中已经接触过有关三视图的知识。
识读简单形体的三视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概念来引导教学。
但是学生在数学中掌握的是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规范性要求也没有这么高,在通用技术课程中,要学会绘制三视图去表达产品的加工图样,两者在内容和规范性上都有所区别。
高中学生对动手绘制三视图好奇心强、积极性高,但往往缺乏细致、严谨的态度。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设置情境法、实物与多媒体结合演示法、练习法、。
教师进行积极地引导,通过实物教具展示,FLASH动画演示,安排学生根据三视图选立体图,找错误,学生动手绘制等多种途径,并渐渐深入。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正投影法的原理。
(2)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
(3)能识读三视图,并学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或立体图形的结构,判断三视图的形状。
(2)通过绘制和识读简单的三视图,初步学会规范绘制三视图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三视图的识读和绘制在设计交流与表达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

正投影与三视图凤阳二中李川凤一、内容分析: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之“正投影与三视图”(苏教版)主要描述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识读、绘制方法好规律等。
技术图样是设计技术交流语言,在设计活动过程总,经常用以表达设计观点、呈现设计方案,是表达设计思想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关键,它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的始终。
它向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设计思想的机会。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和线索是:正投影与三视图——形体的尺寸标注+机械加工图、线路图。
虽然高中生有了一定的空间想象了和形体的表达能力,但因为设计图样生活中很少遇到,因此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进行必要的练习。
三、教学策略:因本节内容难度较大所以我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改动。
第一课时,识读三视图并练习绘制简单三视图。
第二课时,尺寸标注,了解剖视图。
第三课时,标题栏,并绘制以简单结构图纸。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正投影的投射原理、2、了解什么是三视图,三视图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药画三视图。
3、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
过程与方法:1、经历学习投影的原理和三投影体系的建立,让学生建立起更好的空间观念。
2、经历识图和绘制三视图,体验技术图样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
2、培养学生的技术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教学重点:1、掌握三视图的形成的原理;2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教学难点:规范绘制和识读简单的三视图教学方法:练习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过程:的原理是什么?题1.正投影中心投影平行投影2.三视图的形成提问:哪种投影下,影子能准确反映物品的轮廓形状与大小?讨论:1.单一投影能够确定物体的结构形状吗?2.那么两面投影能不能确定物体的结构形状?所以要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我们需要从三个角度进行投影我们常用视线代替投影线,并把所看到的投影图形叫做视图,这样就产生了“三视图”。
通用技术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案例

通⽤技术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案例通⽤技术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案例――1“正投影与三视图”(苏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法和规律等其中三视图的绘制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理论性较强。
三视图作为⼀种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与表达的⼀种常⽤的技术语⾔形式。
学⽣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能绘制简单三视图”的知识和技能,学会⼀种设计交流的技术语⾔,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知识“形体的尺⼨标注”和“机械加⼯图”的基础。
从学⽣⾝边的投影现象⼊⼿(学⽣熟悉有较强的感触),引出正投影知识---⼀般技术图样所采⽤的投影⽅法.接着由作不同形状物体的正投影(⽬的:⼀引出三视图,⼆复习巩固正投影的做法),引出三视图的建⽴、名称、平⾯关系、三视图与物体的关系、三视图之间的规律及三视图的绘制⽅法。
(1)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法;(2)掌握正投影法⽅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3)掌握三视图⼀般绘图规则。
掌握正投影法⽅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掌握三视图⼀般绘图规则。
掌握三视图⼀般绘图规则。
准备教具:积⽊、⾃制三⾯成影体系、平⾏光源、三⾓板直尺、铅笔及课件等。
1、复习导⼊(1)影⼦是我们⽣活中经常见到的⼀种现象,举例:把书本放在⼤屏幕前有影⼦,⽼师站在窗前会有影⼦……根据你学过的光学知识回忆影⼦是怎么形成的?(⼤屏幕演⽰投影要素为正投影的引出做铺垫. ).学⽣思考回答(2)⽐较影⼦与物体的⼤⼩的关系.有没有影⼦能真实的反映物体的⼤⼩与形状?光线怎么照射—引出正投影?学⽣思考回答2、正投影学⽣练习1、作出以下图形的正投影并⽐较⼀下⽐较这两个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投影有什么特点?学⽣得出结论:物体不同但在某些情况得到的投影会相同。
要真正的反映物体的形状和⼤⼩但做⼀⾯的投影不⾏,必须做多⾯投影――引出三视图3三视图(1)建⽴三⾯成影体系。
(通过⾃制的简易教具,使学⽣⽐较⾃然的进⼊到空间中,⼀切都变得简单、直观)(2)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名称 v—主视图w—左视图H—俯视图(在学⽣看过书的基础上,让学⽣参与分析投影情况,名字就像学⽣⾃⼰给命名的⼀样,调动了积极性同时增强了学⽣的成就感对下⾯的学习任务完成充满信⼼)(3)三视图的平⾯关系⾸先让学⽣猜测它们的位置关系,然后⽼师通过⾃制教具演⽰(4)三视图之间的关系⾸先让学⽣思考三视图与物体间的关系: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分别反映物体的哪两个量⼆反映不出物体的哪⼀个量?(这个问题本⾝不难回答,但往往学⽣不知道向哪个⽅向思考,此时可以稍加提⽰⽐如可以定义⼀下物体的长、宽、⾼。
正投影和三视图教案

《正投影与三视图》教案安溪一中陈全虹一、设计思想1.教材内容分析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之“正投影与三视图”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方法和规律等。
三视图是常见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与表达的常用的技术语言形式。
是表达设计思想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是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具体应用,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形式,是整个技术产品设计过程中进行信息交流的关键,所讲的内容都是在空间思维层面上的,对学生的思维提出挑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创造力的机会。
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能绘制简单三视图并能识读它们。
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态度,注重提高学生规范作图的能力。
2.教学对象分析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高中学生能够较熟练地绘制(识读)平面图和正等轴测图,也有光线投射成影的感知和体验。
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按照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求证的认识过程展开,建构正投影与三视图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一般技术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方法。
(2)掌握正投影法方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3)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绘制(识读)简单的三视图。
(2)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三视图的绘制和识读在设计交流与表达中的重要性,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养成严谨、细致、规范的技术行为习惯。
(2)形成科学的空间三维思维方式,养成一丝不苟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1)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2)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识读)。
四、教学难点能规范绘制和识读简单的三视图。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练习法。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的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PPT、自制教具等。
2. 教学课件的准备教学课件充分利用Flash动画等多种方式加以引导,突破难点。
三视图教学教案

6.2.1 正投影与三视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一般技术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方法。
(2〕掌握正投影法的方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3〕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绘制〔识读〕简单的三视图。
(2〕学会标准画图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三视图在设计交流表达中的重要性。
(2〕养成细致、严谨的技术〔画图〕习惯。
二、教学重点1.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2.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识读〕。
三、教学难点标准的绘制和识读简单的三视图。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模型演示法、练习法等。
课堂引入:上节课我们讲到了草图的绘制和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大家对此还有印象没?正等轴测图的画法怎么画?〔提问学生〕最后自己总结:先画正等轴测图的坐标轴 X 轴、 Y轴、 Z 轴,其中 Y轴与水平垂直, X 轴和Y轴与水平夹角三十度。
并且 X 轴在左侧, Y轴在右侧。
其中 X 轴代表物体的长,Y 轴代表物体的宽, Z 轴代表物体的高。
这是我们上节课讲到的主要内容。
那么大家想下,是否可以直接用正等轴测图来加工物体,制作模型或原型呢?〔提问〕总结:不行,因为正等轴测图不能完整的表示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
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图形才能完整的表达物体的形体结构并且可以直接加工制作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将的主要内容——三视图。
三视图是会考和高考的一个重点,是一个必考题,因此大家要高度重视。
在我们了解三视图之前让我们先了解先投影,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三视图。
一、投影大家知道投影是在光的照射下形体在投影平面上产生的影子。
投影法就是投射线通过物体,向投影平面进行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
投影法分为几类:而我们要求了解掌握的是正投影法。
正投影法就是投影光线与投影平面垂直,在投影平面上得到物体视图的方法。
其中三视图就是典型的多面正投影。
下面让我们来看下简单形体的正投影。
展示圆锥、球、圆柱,并且问学生其正投影图〔根本同学都能答复〕。
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

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学情:学生在高一时期的数学差不多经历了三视图的画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白正投影概念,了解三视图的形成,,能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过程与方法)经历三视图形成的模拟演示,体验三视图的作图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前人体会的情感,养成一丝不苟的作图适应.重点难点:(重点)三视图的形成,图三视图;(难点)对宽相等的明白得,不按规范位置作图教具:三视图投影仪,组合体模型4个,三角板,圆规教学过程:一、讲解什么缘故要采纳视图表达1、直观图表达有许多不足之处:A难画,B尺寸标注不清2、目前在机械加工和建筑等许多领域,通用的表达物体的方式是视图,优点:能准确表达物体的形状、大小。
也有缺点:不易看明白,需要通过一定时刻的专门练习。
3、视图与投影有紧密的联系二、讲解正投影1、表述投影现象:2、投影现象的利用:物体在光的照耀下,在地面或墙壁上投下影子,这种影子与物体的形状有一定的联系,我们把这种联系进行抽象和优化,得到了用于表达物体开关的投影法。
3、正投影:正投影的概念来自于投影的分类。
它是指投影方向垂直于投影面的一种投影形式。
平常我们所讲的投影确实是指正投影。
4、由于投影图与观看者用平行的视线看物体所得到的结果相近,因此一样称投影图为视图。
5、一个视图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几何体的形状,因而引入三视图。
三、演示三视图的形成1、展现三投影面体系模型:一个投影面只成形成一个投影图(视图),形成三个视图,就要有三个投影面(展现三投影面体系模型),它是由三个两两互相垂直的三个面组成。
分别是V,H,W面;面面交线为投影轴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确实是训练幼儿的观看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畴,让幼儿在观看事物、观看生活、观看自然的活动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义、进展语言。
在运用观看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看于观看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看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正投影与三视图教案文档

《通用技术》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正投影和三视图》教案
2. 什么是正投影?
单个投影的不足:不同的物体它的投影可以相同,不能靠一个投影来确定物体的形状,于是引出三视图。
二、三视图及其画法
1.认识三视图
V 表示正投影面,从前往后看,得到的视图叫主视图,反映物体主要形状
2.三视图欣赏
4.三视图的画法
注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a. 绘制一条水平的XY线,作为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底线
b. 画出正视图
c. 在主视图的右下角引与XY
d. 画出俯视图
e. 画出左视图
这两个图形的三视图怎么画?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视图的原形与画法,形象直观,但易使学生成为观众,要适时安排让学生边学边绘制。
利用学校现有条件自备材料自制教具,也是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
而通过这节课初步体会到了机械加工图的识读,并了解到了三视图在机械加工技术中的应用。
正投影与三视图教案03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一、平面的三面投影:
作平面的三面投影,根据组成平面的一系列点的三面投影,连接这些点的同面投影,得到平面的三视图投影。
二、平面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1、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投影反映实物平面的真实形状大小——实形性;
2、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投影为类似形,
1)正垂面;
2)铅垂面;
3)侧垂面
投影特性:所垂直的面投影为倾斜的直线,另外两个投影为相似性
3、投影面平行面
平行于某一个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平行面,该平面必然垂直于其余两个投影面
1)正平面;
2)水平面;
3)侧平面
投影特性:所平行的面投影为实形,另外两个投影分别积聚为直线,且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课堂练习:
3.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投影为一直线段,即物体上该平面的任何图形的投影都重叠在一直线上——积聚性。
三、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1、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
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称为一般位置平面。平面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
它的三个投影均不反映实形,都为类似形。
2、投影面垂直面
垂直于某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其余两个投影面的平面为投影面垂直面
3、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投影为一直线段,——积聚性。
三、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1、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
平面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它的三个投影均不反映实形,都为类似形。其余两个投影面的平面为投影面垂直面
正垂面;铅垂面;侧垂面
投影特性:所垂直的面投影为倾斜的直线,另外两个投影为相似性
二、平面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对一个投影面来说,物体上的平面有:平行、垂直、倾斜三种位置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课题: 正投影与三视图使用教材:为了发展双语教学,我将把中文教材(P120-P123)与英文原版教材(P42-P47)相结合。
教学内容分析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之“正投影与三视图”(苏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方法和规律等。
三视图作为一种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与表达的一种常用的技术语言形式。
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能绘制简单三视图”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一种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知识“形体的尺寸标注”和“机械加工图”的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高一学生能够较熟练地绘制(识读)平面图和正等轴测图,也有光线投射成影的感知和体验。
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按照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求证的认识过程展开,建构正投影与三视图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及分析1.知识目标:(1)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掌握正投影法方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3)掌握三视图一般绘图规则。
2.能力目标:(1)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识读);(2)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技术交流中三视图的作用;(2)养成细致、严谨的态度。
4、教学重点:(1)掌握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2)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识读)。
5、教学难点:能规范绘制和识读简单的三视图。
教学准备利用投影仪自制平行光源,利用厚胶纸制作多个透明的模型,水彩笔多盒,卡片纸(三投影面)、模型(两个),直尺,圆规。
教学策略及媒体运用在本节的教学中,将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
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知识建构——合作探究——总结提升——能力拓展”。
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投影与三视图的原理及其画法。
多媒体动画能够清楚地再现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过程。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参与教学活动,结合了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
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有多种,本课内容非常适合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在利用教具投影成图的探究中,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形式活跃,对抽象的问题有了具体的认知和理解,也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简单三视图的绘制和识读。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步:问候和新课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技术语言,我们知道了技术图样是设计者的基本交流工具。
请看屏幕:这样的图形我们叫什么图?生:透视效果图我们看到透视效果图有真实感,立体感,在设计的过程中使用可以很直观的表现物体的整体形状。
但是我们却不能看到物体后面和侧面的形状是怎样,如果我们想让别人具体了解我们的设计,用透视效果图是不能体现每个面的。
只有采用三视图才能把物体完成表达清楚,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正投影和三视图。
第二步:新课讲授一、投影的基本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物体在阳光或灯光的照射下,在地面或墙面产生影子,这种现象称之为投影。
因光源是从投射中心发出的,所以这种投影称为中心投影。
使用中心投影法得到的图形不能反映物体的真实大小,所以工程图样不采用中心投影,工程图样中我们采用的是正投影法,投射线互相平行,并与投影面垂直时,物体在投影面上所得的,叫做正投影。
二、三视图的形成过程1、工程上为什么要用三视图?师:有时我们会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某个投影面所得到的投影完全相同。
反过来说,同一投影面上投影相同的物体的形状不一定相同,也就是说,用一个视图不能反映物体的真正形状。
要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往往要三视图。
图1(欣赏三视图)2、三投影面体系师:我们先来认识三投影面体系。
请看屏幕:三视图的三投影面体系(图1),它由三个相互垂直相交的投影面组成。
正面侧面水平面图1(1)正面投影面V,简称正面;(2)水平投影面H,简称水平面;(3)侧立投影面W,简称侧面;(4)三投影面之间两两的交线,称为投影轴,分别用OX、OY、OZ表示,三根轴的交点O称为原点。
例如:墙角就可作为三投影面体系师:三视图是怎么形成的?3、三视图的形成师:将物体放在于三投影面体系中(如图2),使物体主要表面平行或垂直与投影面。
用正投影法分别向V、H、W面投影,可得到物体的三视图。
图2其中: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影,在正面V上得到的视图。
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影,在水平面H上得到的视图。
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影,在侧面W上得到的视图。
4、三视图的展开师:为了更好的展示物体,可以使三视图画在一个平面上,这就需要把三视图展开。
V、H、W三个面是相互垂直的,现在让正面不动,水平面绕OX轴旋转900,侧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0。
这样三个视图都在一个平面上。
如图2的展开图图3。
从图3可见,三视图的位置关系是俯视图在主视图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如图4。
三个位置不能发生变化,如果位置发生变化,那么所画的就不是规范图。
图3三、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我们把物体的左右尺寸称为长,前后尺寸称为宽,上下尺寸称为高,则主、俯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长,主、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高,左、俯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宽。
所以可以归纳成三条投影规律:(1)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
(2)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
(3)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
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1) 圆柱(2) 球体(3) 圆锥五、课堂练习:根据模型画三视图。
1.出示模型(2个)模型1:模型2:2对照立体图,将对应的俯视图、左视图号填入表中。
立体图号 A B C D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3读三视图,找出对应立体图,在括弧内填入对应的立体图的字幕,并补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第三步:课堂小结:1、投影的基本概念投影:物体在阳光或灯光的照射下,在地面或墙面产生影子,这种现象称之为投影。
工程图样一般都是采用正投影。
2、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三视图的位置关系:以主视图为准,俯视图在主视图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3、三视图投影规律主左视图高平齐主俯视图长对正俯左视图宽相等4、三视图的作图步骤(1).确定视图方向(2).先画出能反映物体真实形状的一个视图(3).运用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原则画出其它视图(4).检查,加深,加粗第四步:布置作业课后完成英文原版教材P47的”Try this out!”(图5.4)A Teaching Plan Of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and Three-view Drawing Subject: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and three-view drawing.Textbooks to use:In order to develop the bilingual teaching of General Technology, I’ll combine the native textbook (P120-P123) with the original English textbook(P42-P47).Teaching Aims:1. Knowing about the basic concepts and sorts of projection (center projection and parallelprojection)2.Cultivating the abilities of space thinking;Periods arrangement: 1 period.Resources: card paper(plane of projection)、two models,ruler,compasses。
Words to know:perspective drawing 透视图orthographic projection 正投影geometric solid 几何体solid drawing 立体图front view 主视图left view 左视图plan view 俯视图parallel 平行的inclined 倾斜的appreciation 欣赏plane 平面system 体系verticle 垂直的horizontal水平的side 侧面的unfold 展开perpendicular垂直的,正交的cylinder 圆柱体sphere 球体cone 圆锥体rectangular 矩形original 原始的,最初的length 长度width 宽度heighth 高度Teaching procedures:Step 1Greetings and lead-inTeacher: Well, in our last lesson, we learned the technical language. As we know, technicaldrawing is essential communication tool for designers. Please tell me: which type of drawing is shown on the screen?( Please refer to page 116 of the native book for answers).Students: Perspective drawings.(透视效果图)我们看到透视效果图有真实感,立体感,在设计的过程中使用可以很直观的表现物体的整体形状。
但是我们却不能看到物体后面和侧面的形状是怎样,如果我们想让别人具体了解我们的设计,用透视效果图是不能体现每个面的。
只有采用三视图才能把物体完成表达清楚,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正投影和三视图。
Step 2 New teaching一、The Basic Concepts of Projection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物体在阳光或灯光的照射下,在地面或墙面产生影子,这种现象称之为投影。
因光源是从投射中心发出的,所以这种投影称为中心投影。
使用中心投影法得到的图形不能反映物体的真实大小,所以工程图样不采用中心投影,工程图样中我们采用的是正投影法,投射线互相平行,并与投影面垂直时,物体在投影面上所得的,叫做正投影。
In our life, we always find a shadow on the ground or on the wall in the sunlight ,which is called projection.Sorts of projection (parallel projection and center projection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is always used in engineering drawing. Parallel projection is devided into inclined and orthographic projection.1、Why is three-view drawing used in engineering drawing?师:有时我们会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某个投影面所得到的投影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