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西方文化史复习要点

西方文化史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第三题:熟悉的希腊神话传说看希腊文化本质特征希腊神话传说:达芙妮传说,Daphne(达芙妮)(月桂女神)是位非常貌美的女神,当年曾与宙斯的大儿子阿波罗互相爱慕。

终于,有一天阿波罗终于按耐不住自己对月桂女神的爱恋,对她展开的追求。

可是因为阿波罗自己是太阳神,身体聚集了大量的热能,使得月桂难以忍受,一旦靠近就有灼伤皮肤的危险。

所以每次阿波罗追月桂,她就会躲。

就这样,一追一躲,可这样毕竟不是办法,终于月桂无法忍受了,她大喊救命。

她的父亲因不忍女儿遭受如此痛苦,就将大地劈裂了一条大缝。

月桂纵身一跳,化成了一棵大树从裂缝中长出。

自此,这棵树就叫做月桂树。

而阿波罗并不知道缘由,认为月桂宁可变成大树也不愿和他在一起。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原来是因为自己太热了才使得月桂化作一棵大树。

阿波罗发誓要永远为月桂留下一片遮蔽。

那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太阳黑子,在太阳神心中留下的永远的遮蔽,他为月桂留下的遮蔽。

幸福快乐、人本自由第三单元第一题:基督教神学起源、基本思想基督教神学根据认识上帝的途径之别,又有自然神学与启示神学之分。

前者指运用人的天赋理性从自然世界入手而达到的对上帝的认识,后者指依靠神的特定启示而获得的对上帝的认识。

一般说,强调理性作用的神学家都重视自然神学,但也不否认启示神学的独特地位,强调人性败坏的神学家则倾向于贬低或否认自然神学而只承认启示神学。

第五单元第二题:新古典主义文学、绘画表现新古典主义,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 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第一节1、如何认识古希腊文明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范围?(1)、地域范围:古代希腊的概念是一个大希腊的概念,包括希腊本土、小亚细亚和西亚沿海地区、南意大利地区,甚至伊比利亚半岛和北非。

(2)、时间跨度:古代希腊文化包括三个发展阶段:A、克里特-迈锡尼时代的文化(公元前26-前12世纪)黑暗时代(公元前12-前8世纪)B、希腊城邦时代的文化(公元前8-前4世纪)C、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公元前4-前2世纪)2、赫西俄德的《神谱》具有什么文化学意义?从文化学角度来看,赫西俄德的《神谱》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它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第二,它蕴含着一种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

从第一方面来看,希腊神话的神谱不仅仅是神的家族史,同时也反映了希腊人的宇宙生成观,神的衍生和交替也就是自然过程的发生和演进。

这种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来说明宇宙起源和自然演化过程的神话思维图景,构成了哲学和科学产生之前人们唯一的世界观。

从第二方面来看,以内在的自我否定作为神系延续和发展的契机是希腊神话的又一个基本特征。

这种维持神系更新和发展的自我否定机制使希腊神话表现出一种新陈代谢的社会进化思想,而在背后决定着诸神的兴衰泰否的就是那个不出场的“命运”。

这种通过“命运”的“看不见之手”来实现神系更迭和自然进化的思想,构成了希腊神话中最深刻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整个西方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的形而上的动力。

第二节1、希腊神话的“神人同形同性”特点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精神?A:神人同形——希腊人的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崇尚完美的形体。

B:神人同性——神与人一样具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像人一样会犯错,经常到人间来滋生是非、拈花惹草。

由此导致了希腊神话和整个希腊文化的和谐之美的基本特点。

在希腊宗教和希腊文化中,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构成了最基本的特征。

肉体与精神的原始和谐,使整个希腊文化呈现出一种田园诗般纯净悠扬的意境。

西方文化史复习笔记完结版

西方文化史复习笔记完结版

阿布维利-阿舍利文化的代表性工具是:手斧。

在欧洲,首先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是:尼安德特人化石。

莫斯特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了埋葬死者的习俗。

晚期智人也被称为克罗马农人。

克罗马农文化成就最突出的是岩画艺术。

最具代表性: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和法国拉斯科洞穴岩画。

最早的雕刻:法国“持角杯的少女”,或称“洛塞尔的维纳斯”。

新石器文化特征: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家畜驯养和定居农业的出现。

现已发现的欧洲最早的农业居民遗址在南欧。

欧洲最早奴隶制文明:克里特岛——爱琴文明(即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米诺斯王宫的发掘者阿瑟-伊文斯。

(一度称霸爱琴海的奴隶制文明)早期爱琴文化创造者:皮拉斯基人、卡里亚人或勒列吉人。

希腊神话中所说的“迷宫”指的是米诺斯王宫。

爱琴文化由克利特文化转为迈锡尼文化(阿该亚人)时间:15世纪末线性文字A的发明者是克里特人。

泥板文字——线性文字B的发明者是阿该亚人。

特洛伊战争:公元前12世纪初,标志迈锡尼的衰落。

“尼罗河的赠礼”指的是埃及;“肥沃的新月形地带”指的是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最早的奴隶制文明是由苏美尔人创造的。

两河流域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集权国家是由阿卡德人建立的。

楔形文字的创造者是苏美尔人,时间是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亚述学:通过楔形文字来研究两河流域的历史和文化。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史诗最著名的是《吉尔伽美什史诗》。

“恣意无敌的洪水”是用来描述天神恩利尔。

《汉谟拉比法典》是巴比伦的一部成文法典,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最杰出的建筑成就“空中花园”、“七级大庙塔”——供奉马都克(巴比伦神话中众神之王)。

今天历法中的星期制度来源于古巴比伦以日、月、水、火、木、金、木七星神的名字命名一周7天的文化制度。

象形文字的发明者是:古埃及人。

字母文字由腓尼基人创造。

埃及学是研究象形文字的新学科。

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最初是图腾崇拜。

古埃及的著名诗作:《打谷歌》《阿顿颂诗》。

古代埃及的箴言以《伊浦味箴言》最为著名,它反映了埃及人民大起义时的情况。

西方文化史复习

西方文化史复习

宗教改革时期的文化欧洲宗教改革一、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一)、权倾欧洲的教皇1、基督教的发展演变2、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地位政治: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是欧洲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

经济: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思想:垄断文化艺术、教育等,在意识领域占据统治地位。

社会生活:欧洲几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其的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基督教确立在西欧的神权统治:出售赎罪券,十字军东征积极谋求统治欧洲:1)舆论准备:提出”双剑说”、“太阳月亮说”2)内部改革:建立教皇选举制度;获得各地主教任免权3)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十字军东征”;4)欧洲封建王权衰落,使天主教会占据了支配地位;5)生产力水平低,人们的认识有限,教义具有麻醉性。

3、天主教的落后性(1)麻醉灵魂的教义教规:思想基础——信仰高于一切。

主要教义——核心是“原罪与救赎”(原罪:(Original sin)一词来自基督教的传说,它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

圣经中讲:人有两种罪--原罪与本罪,原罪是始祖犯罪所遗留的罪性与恶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

)(救赎:人类因有原罪和本罪而无法自救,要靠上帝派遣其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做牺牲,成为「赎价」,作了人类偿还上帝的债项,从而拯救了全人类。

)2)教会的堕落: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贪婪成性,疯狂敛财;生活腐化,道德败坏3)教会的残暴:设立宗教裁判所,野蛮迫害“异端”。

4)影响: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反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二)、天主教面临的种种挑战引言:14~16世纪的西欧生产方式有哪些进步?阶级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影响?中世纪的神学垄断地位是怎样开始被打破的?14~16世纪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新贵族出现→需要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作支撑→15、16世纪英、法、西班牙顺应时代要求,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天主教会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把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之下成为时代的要求。

大学 西方文化史重点复习题

大学 西方文化史重点复习题

《西方文化概论》1、西方文化概论是什么样的一门课程?是关于西方文化基本原理的研究,是对于西方文化体系的基本构成、本质特性与发展规律的提示。

是对西方文化历史过程的理性观照,将西方的文化与文明作为一个整体,从文化原理与发展规律角度进行的研究。

2、作为文化形态的西方,它是指什么?西方文化体系包括哪些?P63、文化体系的构成有哪些?P114、西方文化的特点有哪些?西方文化有如下主要特点:1,天人相分与征服自然。

2,理性精神。

3,个人本位。

4,罪感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则有以下几个特点:1,天人合一与顺天应物。

2,家族与伦理本位。

3,贵和尚中。

梁漱溟:中国是伦理型文化,以讲五伦,互以对方为主;希腊是科学型文化,突出科学精神,强调科学与理性;罗马是政治型文化,表现为罗马法的制度与应用,罗马的扩张等庞朴:希腊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文化较注重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中东及印度则较注重人与神的关系等其他: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东方是静的文明西方文明是自然对立型、自然掠夺型的父性物质文明,东方文明是自然顺从型、自然循环型、自然共生型的母性精神文明。

第二讲1、欧洲的语言文字包括哪些?有什么特点?印欧语系是世界最古老的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高加索语系、闪含语系多种语言的交叉使用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拉丁文字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文字2、欧洲的种族和民族有什么特点?种族主要是白种人,即欧罗巴或称高加索人种欧洲人的种族分布于4个大的区域:大西洋、地中海人、白海人与高加索人欧洲共有160多个民族,俄罗斯人口最多,达1亿以上;另有13个民族达千万以上;还有50个民族超过1万人。

特点:民族国家,一个民族为一个国家第三讲:西方文化理论与文化逻辑1、什么是文化现象、文化模式、文化危机、文化转型:文化现象:是指文化的发生或起源、功能和社会历史定位、形态和构成、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等。

文化模式: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说是基本的生存方式。

最新西方文明史复习资料汇总

最新西方文明史复习资料汇总

西方文明史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1、什么是欧洲文明?三大要素:古典遗产Classical Heritage 蛮族入侵Barbarian Invasions基督教Christianity.四大特色:海洋、延续、多元、西进四大遗产:古希腊的理性Ancient Greek rationality古罗马的法律Ancient Roman legal codes希伯来的信仰Ancient Hebrew faith日尔曼的进取Germanic spirit of venture2、西方文明沿革的历史轨迹米诺斯文明(约BC20----15世纪)——迈锡尼文明(约BC16-----12世纪)——古典希腊文明(BC8----1世纪)——古罗马文明(BC7----AD5世纪)——【中世纪基督教文明(5----15世纪)——现代西方文明(15世纪---)】或——【拜占庭文明——东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3、文明【重点】(可用书本上的定义)一个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物质文明:遗存、器物,生产生活的技术水平。

精神文明: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思想。

功能文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文明”第一次作为一个名词使用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密拉波于1756年在《人类的朋友》一书中提出的。

4、“文明”与“文化”的异同【重点】文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文明——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人类文化,是文化中积极进步的成果,是人类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历史形态。

文化与文明的异同:异:高级阶段积极进步的成果同:两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重合的部分,远远多于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与区分之处。

从广义上讲,文明和文化可以基本等同,没必要过多地纠缠它们的细微差别。

5、人类的起源【重点】地球的历史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猿出现在新生代第三纪的渐新世,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

从猿到人经过了三个阶段: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中的人。

西方文化史复习总结资料

西方文化史复习总结资料

3.经院哲学是中世纪盛行的哲学。

它既指一种教学和研究方法,也指一种世界观。

经院哲学在12世纪出现,13世纪是经院哲学的黄金时期。

经院哲学试图使信仰与理性协调一致,认为人通过经验和推理方式获得的知识与天启传授的知识是相辅相成的。

信仰和理性是两个不同的手段和途径,探求的同样是真理。

经院哲学实际上是希腊哲学和阿拉伯哲学与基督教信仰碰撞的结果。

托玛斯·阿奎那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

2.文艺复兴产生的社会背景是:在14世纪到17世纪,欧洲思想文化界看来,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欧洲文化达到高度繁荣和高度完美的境界,但是到中世纪却衰落了。

文艺复兴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

但是事实上,文艺复兴并非仅仅是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和模仿,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

14—15世纪,在意大利各沿海城市国家首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那里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进步。

资产阶级需要取得与自身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社会地位,需要将本阶级的价值观、思想文化提升为社会主流。

他们认为,古典自然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和罗马法将可用以同天主教会作斗争的实用的、有效的武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同时,意大利有一个独特的文化环境,在这里留下了不少古代罗马的建筑遗址,足以引发思古之幽情。

而地理大发现则极大地改变了人对世界的传统观念,人们的视野扩大,思想已经无法囿于中世纪的束缚,寻找思想领域的“新世界”成为文艺复兴人们的一个生活目标。

3.马基雅维里政治学方面的主要作品是《君主论》。

《君主论》主要论为君之道,君主应具备哪些本领和条件,应该如何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

马基雅维里特别重视权术,主张一个君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即使背信弃义,也在所不惜。

君主要具备两种野兽的特性。

他认为,争雄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遵循法律,另一种是凭借暴力。

西方文化史知识点(word文档物超所值)

西方文化史知识点(word文档物超所值)

西方文化史知识点总结1希罗多德:古希腊历史学家,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其作《希腊波斯战争史》是西方最早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纂学上的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判的方法撰述历史,重视历史的垂训作用。

2修昔底德:古希腊历史学家,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确立了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的范型,高度发展了古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史料批判原则,重视历史垂训功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3古希腊三大史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长征记》5修辞学派:伊索克拉特斯埃福罗斯,《希腊史》特奥波姆波斯,《希腊史》《腓力王传》6罗马史学的真正奠立者:老伽图。

拉丁文写作罗马史的先例,强烈的“政治史学”传统。

著有《罗马历史源流》7凯撒:《高卢战记》9《荷马史诗》:是由大诗人荷马整理定型,成为独具风格的史诗,到公元6世纪,荷马史诗才正式形成文字,我们今天所见的荷马史诗是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亚历山大的学者们编订的,荷马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俩个部分,记叙了前12世纪发生的古希腊联军远征小亚细亚城市特洛伊的故事,是史诗的主要来源,荷马史诗是用诗歌体裁写成的文学作品,颇具史学价值,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既有史诗创作年代的反映,也有神话传说保留下来的迈锡尼时代,甚至更早时代.8罗马三大史家:撒路斯提乌斯《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李维《建城以来史》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李维:古罗马史学家,著作丰富,流传下来的《建城以来史》创立了通史体例,重视历史垂训,文笔优美,但陷入历史循环论,对史料缺乏分析批判,仍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罗马早期及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塔西佗:古罗马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日耳曼尼亚志》《历史》《编年史》,强调信史实录和道德教化作用,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做了深刻揭露,反对暴政,歌颂共和,其作品至今是研究古罗马历史的权威史料,影响深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美索不达米亚文化 1诞生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以苏美尔文化为基础2苏美尔人使用楔形文字,文学作品以史诗为主,以《吉尔加美什史诗》最为著名——最古老的英雄史诗3古巴比伦的《汉莫拉比法典》—第一部完整成文法典,古巴比伦人制定了最早的历法《汉谟拉比法典》两个显著特点:根据犯罪人不同的社会地位处以不同的刑罚;法典保留了原始的“同态复仇法”---以眼还眼,以牙还牙4埃及发展过程: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朝→第三中间期→后王朝→托勒密埃及时期5新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建造 5。

19世纪外交官亨利罗林森成功释读了“贝希斯敦铭文”。

6.通过楔形文字来研究两河流域的历史和文化,形成一门新的学科--亚述学。

7.巴尼拔图书馆是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书籍最齐全的现存图书馆。

二、埃及文化 1古代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破译罗塞达石碑2金字塔修建于古王国时期,神庙、纪念碑修建于新王国时期3两种崇拜(宗教崇拜)最初是图腾崇拜,以动物或植物为崇拜对象,后为对自然的崇拜,太阳神在古埃及居于最高地位,为崇拜对象4.上埃及:莲花、秃鹫下埃及:纸莎草、眼镜蛇5.规模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三、希伯来文化 1约公元前2000年代初期,亚伯拉罕率领希伯来人从美索不达米亚迁徙到迦南,埃及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67—1320),为逃避旱灾和饥荒,迁到埃及,受到奴役,公元前13世纪末,摩西率领离开埃及,回到迦南2希伯来人宗教思想核心内容之一:摩西十诫—契约观的体现3国王扫罗→大卫→所罗门,所罗门死后国家分裂,北部以色列(与神摔跤的人)撒玛利亚为都城,南部为犹太(渡过河而来的人),耶路撒冷为都城4所罗门修建雅赫维神庙:第一圣殿时期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犹太王国,摧毁神庙,俘虏犹太人,“巴比伦囚徒”公元前538年,波斯人攻陷巴比伦,犹太人重建神庙—第二圣殿时期 5犹太教:前摩西阶段→全民族→神崇拜的形成期(摩西带领至所罗门统治)→先知改革阶段(所罗门去世至希伯来人被囚巴比伦)→后放逐阶段6犹太教的基本特点:一神论、契约观念、注重戒律、弥赛亚和天国观念7 腓尼基的贡献:商业精神、拼音字母7.《旧约圣经》是犹太教的经典,由法律书、先知书、圣录组成四、古希腊文化 1爱琴文化: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爱琴海区域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带)2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600—前1250,线形文字A未破译,迈锡尼文化创造者阿该亚人,线形文字B,1953年英国文特里斯破译3“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奥德赛》两部史诗整理而成,以迈锡尼时代晚期的特洛伊战争为题材,反映了公元前11—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状况4黑暗时代、荷马时代、英雄时代公元前1100-前750年5 《神谱》赫西俄德,完成对奥林帕斯教诸神谱系的整理,为该教提供了系统的教义6希腊神话传说:特洛伊木马、阿喀琉斯之踵、潘多拉之盒、普罗米修斯7希腊神话特点:神高度人格化、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思想性和艺术性相当高8奥林帕斯教十二主神:众神之父、雷电之神—宙斯,王后、婚姻女神—赫拉,海神—波塞冬,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之神—阿芙洛狄忒,农业女神—德墨忒尔,战神—阿瑞斯,火神、工匠神—淮斯托斯,商旅神—赫尔墨斯,灶神—赫斯提亚,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民间流传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崇拜。

9公元前3000年后半期在爱琴海区域出现了最初的奴隶制文明---爱琴文明,它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源头。

10.古代希伯来人与古代希腊人被称为西方文化的精神祖先。

五、城邦文化1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前338)2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政治,是希腊奴隶制文化在政治上的一大特色,西方民主政治的渊源3古代希腊城邦政治制度的演进:君主政治、贵族政治、儹主政治、民主政治4雅典民主政治以梭伦改革为起点,至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5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恢复债务奴隶的自由;按财产将居民化为四个等级;建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促使贵族政治向民族政治的转变)6公元前594年,儹主政治被推翻,593年,克里斯提尼建立五百人会议,创建十将军委员会,实行贝壳放逐法(民主政治最终确立)7伯利克里时代,公元前443—前429年,雅典民主政治空前繁荣,此时期公民大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国家最高权利机关的常设机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成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陪审法庭—最高司法、监察机关,十将军委员会—最高军事机关,实行公职津贴制8斯巴达,少数贵族共和制城邦的代表,一部分贵族集体掌握国家权力,贵族的民主政体,民主的程度范围不及雅典9 哲学之父—泰勒斯(米利都学派)哲学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10苏格拉底,唯心主义哲学家,建立道德哲学,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建立伦理学的第一人,把哲学研究从自然转向了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11柏拉图,苏格拉底学生,理念是万物的本源,物质世界是由理论世界派生出来的,是第二性的。

希腊化时代和罗马化时代唯心主义派别,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都直接受其影响,柏拉图的知识论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12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奥运会13悲剧原意山羊之歌,古希腊悲剧中的英雄不屈服于命运的摆布二奋起抗争,表达了古代希腊人同大自然作斗争的勇气和坚强意志13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乞援人》《波斯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罗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特洛伊妇女》)12希腊古典时代的三大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之父代表作世界)、修西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希腊史、远征史、经济论、雅典的收入、拉西第梦人的政制)希波克拉底:医学之父13希腊化时代的主要四大哲学派别:伊壁鸠鲁学派(快乐主义论理学)斯多葛学派(芝诺:理性主义)怀疑主义学派(皮浪)、犬儒学派(极端个人主义者,代表者狄奥根尼,返归自然)14米利都学派中断,其唯物主义思想由爱菲索学派继承发展。

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其思想世界的本源是物质性的火,万物由火变化而成:一切皆流和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他用我们不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表明了万物皆变,一切皆流的辩证思想:赫拉克利特吧万物运动的原因归于事物内部对立面的统一和争斗,认为一切都是通过斗争而产生的。

15在意大利出现了与艾奥尼亚地区不同的唯心主义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代表毕达哥拉斯:把抽象的数作为世界的本源: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对立的,对立服从和谐,美德就在于和谐。

灵魂转世说。

爱利亚学派代表芝诺,赛诺芬尼和巴门尼亚。

思想:抽象的存在是世界的本源,它是永恒唯一不变的。

16建筑艺术:采用柱廊是一大特色。

多利亚式:产生早,形态敦厚朴实,石柱无柱基,柱头无装饰,代表帕特农神庙;艾奥尼亚式典雅秀逸,柱头涡卷形装饰;科林斯式华丽,柱头叶状装饰。

著名雕塑家:米隆-掷铁饼者,菲迪亚斯-帕特农神庙中的雅典娜雕像、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伯里克特斯-执矛运动员17希腊化时代主要四大哲学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怀疑主义学派和犬儒学派。

犬儒学派是一些极端的个人主义,代表人物是狄奥根尼。

六、罗马文化1罗马前三头同盟:克拉苏、庞培、恺撒;后三头同盟:屋大维、安东尼、雷必达2公元前29年,屋大维统一罗马3罗马政治制度:混合政体,即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结合4罗马政体发展:王政时代(约公元前753—前509)、共和时代、帝国时代(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共和国为帝国取代)5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于476年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罗慕洛被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奥多亚克废除,西罗马政权宣布结束。

6罗马法,第一部成文法-《十二表法》公元前449年,《民法大全》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7罗马式建筑特点:大圆柱型、拱券结构8维护共和制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是西塞罗,他经历了苏拉独裁和凯撒独裁,最后被安东尼杀害。

9公元2-3世纪,罗马出现了盖约、巴比尼安、包鲁斯、乌尔比安和莫迪斯蒂努斯“法学五杰”10古代罗马法的这些成果,后来经公元6世纪的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经行全面整理和编纂,对近现代世界各国的立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1古代罗马的建筑大体上可分为五类:城防建筑、宗教圣地、娱乐场所、公共设施和纪念物。

12宗教圣地的建筑特色最典型的是万神殿。

万神殿的前部是长方形的希腊柱式门廊,后部是罗马特色的圆顶圆厅,圆厅平面直径和圆顶高均为43米。

七、基督教文化 1中世纪: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提出,古代希腊罗马与近代文艺复兴两个文化高潮之间的1000年左右2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基督教获得合法地位。

390年,狄奥多西一世进一步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并禁止异教传播。

3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区别:犹太教:民族主义、现实解放、外在法律;基督教:普世主义、灵魂得救、内心信仰4基督教第一次大分裂(1054年):天主教(西,罗马)东正教(东,君士坦丁,俄罗斯);第二次大分裂(1529):路德宗。

天主教的教阶制度主要表现在神教和神品二个方面。

1075年9月,格里高利七世致信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

教皇英诺森三世在位期间(1198-1216),教皇权力达到极盛,在欧洲树立起了罗马教廷的最高统治权威。

基督教认为圣事是耶稣基督亲自制定的礼仪,举行圣事可获得神恩和保佑。

圣事礼仪主要有七种:洗礼、坚信礼、告解礼、圣餐、圣职礼、婚配礼、临终涂油礼。

洗礼是入教仪式,通过它可免除受洗者的原罪而成为教徒。

坚信礼是当一个人达到能够了解基督教教文的年龄时,举行此仪式以坚定信仰。

高解礼是当教徒犯了罪之后,由教徒向神甫忏悔自己的罪过,以求得到上帝的赦免。

圣餐礼又称“弥撒”,是圣事中主要的仪式,它起源于耶稣与其十二门徒的最后晚餐。

圣职礼是当一个预备担任神职时举行的祝圣礼,举行这一仪式后此人才有资格主持圣事。

婚配礼是信徒结婚时到教堂举行的仪式,由神父主持。

临终涂油礼即在教徒临终时敷擦圣油,以帮助他免除一生罪过,为来生作准备。

这七种圣事礼仪包括了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全部生命历程。

5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分化发展出来的。

大约在一世纪初,在巴勒斯坦的加利利地区又出现了一个小犹太教派别—拿撒勒派,据说耶稣便是该派的一个重要人物。

15世纪两场文化运动南部欧洲:文艺复兴;北部欧洲:日耳曼文化圈的宗教改革运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向西方文化转化的重要标志)两场运动矛头指向罗马天主教会八、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核心内容:人文主义(强调希腊罗马古典著作中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提倡个性解放与自由,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神学体系)2.文艺复兴实质:表面上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实际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过程中,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向封建主义和基督教神学发动的一场伟大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