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一: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案例分析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一: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案例分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案例分析执教老师---崔永仙案例分析教师:周国桥时间:2016年12月12日设计意图:虽然简单的搭配问题二年级时已接触过,但根据该班的实际情况,崔老师决定把生活中军军要去儿童乐园,可是为穿哪套衣服而烦恼他左选右选,还是拿不定主意,同学们你能帮住军军吗?这样一个生活场景为情景创设,2件搭配3件为话题进行教学。我认为,这完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探索解决问题,这样的思路与方法非常正确,同事用多媒体课件巧妙的设置的情景创设,以动态的效果来引起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第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也是课能否上得成功的关键。根据崔老师的教学设计,她在思考到底用什么来吸引学生。学生对(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孩子)很感兴趣,何不把数学问题放进孩子们的生活里,让数学问题生活化,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又能够达到激发兴趣、探究方法、解决问题、训练思维的目的呢?因此,她创设了模拟军军到游乐园的生活情境,让孩子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又得到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但这里到游乐园,农村很多孩子都没有感受游乐园是什么样子,崔老师根据信息技术里的生活场景给学生展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我就在这个生活场景中去,这样比单纯的常态课上理解要好的多,效果更好。第三,除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更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数学家郑毓信说过“数学化是人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素养”。在本课教学中,我想从两个方面来渗透数学化思想。由2件衣服搭3件裤子的问题,再到2种饮料搭配3种主食的问题,最后到

到游乐园怎么走的问题,让学生经历横向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的方法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让学生经历由“物体”到“符号”(图形),再由“符号”(图形)抽象到“数”的纵向数学化的过程。案例描述及思考:刚才同学们为军军搭配的衣服,每一套他都非常喜欢,老师代表军军谢谢你们,选好了衣服,军军该吃早餐了,我又拿不定主意了,你能再帮老师一次吗?(生答)(课件出示) 1、同学们请看屏幕,早餐里都有哪些饮料和点心?(生答)如果饮料和点心各选择一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刚刚学的方法,找出不同的搭配来。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2)汇报。教师强调,按一定的顺序搭配。谢谢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为军军解决了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一起到公园里看看吧!(课件出示)请看屏幕,公园里都有哪些景色?(生答:有猴山,百鸟园,数学乐园)再仔细看看从猴山到百鸟园可以怎样走?从百鸟园到数学呢?我要从猴山

先到百鸟园再到数学乐园呢?一共有几种走法?(1)先自己标一标。(2)交流汇报。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的太优秀了,请把你们的另一个学具拿出来,拉一拉,看看还能组成哪些两位数?记下来,也可以把数字换掉拉一拉。三、课堂小结和你们一起学习真是愉快!我们在数学广角中不仅学会了连线搭配,还帮军军解决了许多问题,可见在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勤观察,多动手,多动脑,就一定能探索出更多的数学奥秘!四、板书设计:数学广角————搭配 2 × 3 = 6 (种)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二: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统计》教案及教学案例分析《统计》教学案分析义教版三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

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简单的数据分析》是在学生已有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横向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通过这些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册教材的统计内容与上册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由纵向条形统计图变为横向条形统计图。那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学生熟悉的例子——销售矿泉水,激发学生的学习统计的兴趣。在

课堂教学中,应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提供学生表现的领域和机会,从原有纵向条形统计图入手,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发现用原有统计图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在新问题和旧知识的相互碰撞中,激发学生的思维,亲自探索事物、主动地发现知识,再运用启发、讨论等学习方式引导和激励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和表现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表现,鼓励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才能。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按自己的方式去学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

元《统计》的第一课时《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目标: 1.会看横

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准备:每人一张

空白的统计图(纵向),四人小组一张空白的格子图。教师为准备一

些空白统计图(横向)。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天气越来越热了!你们喜欢喝什么品牌的矿泉水呢?师:

是的,市场上有这么多品牌的矿泉水,超市的李叔叔也统计了6月3日~10日的几种矿泉水销售情况。师:说说,你从统计表中获得了那些信息?师:你能将这些信息制成纵向条形统计图吗?(请同学

们自己制作统计图)在纵向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

什么?一格表示多少?你们还有什么疑问?统一矿泉水的销售量

是多少?统一矿泉水的销售量是65箱。你能将统一矿泉水的数据填入统计图中吗?(格子不够)(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怎么办?交流讨论你们想到了哪些方法?(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比较各种不同的方法,引出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表示什么?一

个表示的数量是多少?纵轴又表示什么?(根据回答出示空白纵向

条形统计图)引出新课:如果我们把纵向的条形统计图变成横放的

条形统计图,那占的上下空间就小了。这样横轴就变成表示矿泉水卖

出的数量,纵轴变成表示各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小组合作,自主

探究。师:你能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讨论讨论,再试着设计设计吗?(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横向的条形统计图。)交流汇报展示四人小组的作品。学生自己介绍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师肯定孩

子的创作,并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全班学生说说横向条形

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全班学生完成书上没画

完的横向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A:师提问:根据横向统

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B: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C: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 D:师小结:你看,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三)巩固练习拓展知识。 A:看横向统计图,说说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 B:根据统

计图,回答问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将表格填完整。并说明理由。(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对自己、同学这节课学习的表现有什么评价?生成与反思(一)不断打破平衡,在碰撞中感悟知识不是简单的灌输,学生的学习也

不是简单地传授,让学生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中渐进、发展,才能培养有思想、有创造的学生。教学就是要从学生生

活的实际和知识北京中提炼出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挑起学

生的认知冲突,以此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事物,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发展学生看待问题的新观念。精彩回放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怎么办?交流讨论你们想到了哪些方法?(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生:我想向上加格子。师:试一试,这种方法在这里适用吗?生:我觉得不合适,因为向上加格子,位置

不够。师:还有别的方法吗?生:我想的办法是用一格表示数量10。师:这个方法怎样?生:我觉得很好!生:我认为一格表示10的时候,45和25不好画。师:还有别的方法吗?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三: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案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广角》教学案例设计意图:吃透了教材之后,

备课时我首先考虑几个问题。第一,借班上课,事前不能与学生见面,

也不能要求学生预习,对学生的基本能力、水平无法了解,因此我决定把例题的2个与3个搭配,降低为2个与2个搭配。我认为,这并不影响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降低一点难度,能避免学生在初次见面的老师面前一开始就遇见困难、受到挫折,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第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也是课能否上得成功的关键。我开始冥思苦想,用什么来吸引学生。那时,我们学校的几个年段正热烈地开展外出秋游的活动,何不把数学问题放进孩子们的生活里,让数学问题生活化,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又能够达到激发兴趣、探究方法、解决问题、训练思维的目的呢?因此,我创设了模拟秋游的情境贯穿了全课,让在孩子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又得到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第三,除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更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数学家郑毓信说过“数学化是人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素养”。在本课教学中,我想从两个方面来渗透数学化思想。由2种主食品搭配2种饮料的早餐问题,再到2座大桥搭配3条路的路线问题,最后到3对3到4对5的照相问题,让学生经历横向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的方法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让学生经历由“物体”到“符号”(图形),再由“符号”(图形)抽象到“数”的纵向数学化的过程。案例实录及评析: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师:你们出门旅游的时候见过这样的标志吗?(点击出现:AAAA风景区)生:见过!(没有!)师:你们知道在我们有那些风景区是AAAA风景区?大胆猜一猜!师:谁猜对了呢?我们一起看屏幕——AAAA风景区有生(看屏幕的图片说):师:今天我们一起去这些风景区做一次模拟秋游,好吗?生(兴奋):好!师:秋游的过程中,我们比一比,谁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最强!(板书课题:解决问题)师:出发之前,我们先去吃早餐吧!(出示肯德基的图片)今天,肯得基提供两种主食,分别是汉堡和虾卷,两种饮料,分别是奶茶和果汁。如果,每人可以选择一种主食搭配一种饮料,那么,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案呢?生跃跃欲试。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生:可以摆一摆!可以算一算!可以画一画!可以连一连!(师有意识地按以下顺序板书摆

一摆;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师:还有其他的办法吗?生:没有了。师:现在请你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生动手操作。有的拿出学具摆,有的在纸上画、连线……师:谁想把你的方法与大家分享?生1上台,在黑板上摆出了四种搭配方案。生2:我先算1×2=2,2×2=4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生:汉堡可以搭配2种饮料,果汁也可以搭配2种饮料,一共有4种,所以我写1×2=2,2×2=4。师:你的想法真不错。谁能理解他的想法,帮他再说一说?生:1种主食搭配2种饮料,2种主事就是2个2种,就可以用1×2=2,2×2=4来算。师: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生:我用画的,再连线。师:你怎么画呢?生:我想画汉堡、虾卷、和饮料。师:请你上台来画吧!生上台,怎么画也不像……师:很难画是吧?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图形或别的什么来代替呢?生:用圆形表示汉堡和虾卷!生:用三角形表示饮料!师:那请你试一试他们建议的办法吧。生画出2个圆形、2个三角形。师:解决了早餐问题,我们就准备出发吧!师:一共有多少种走法呢?请你用喜欢的方法常识尝试解决。生动手操作,师巡视。生1:用三角形表示3条路。用连一连的方法,找出6种路线。生2:1座大桥可以有3种走法,2×3=6 生3:3+3=6 师:一共有6种路线,你想建议我们的司机叔叔走哪条路线?说说你的理由。师:我们来到了四季如春、风景秀丽的鼓浪屿……你们想不想在这里拍照留念呢?生(异口同声):想!师:那我们拍照吧!如果有3个男生每人想和3个女生分别拍1张照片,一共需要拍多少张呢?请你动手试一试。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汇报。生1拿练习纸上台展示边叙述:我用连线的(方式)。我画3个三角形代表3个男生,画3个圆形代表3个女生,……许多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还有!还有!……生2:我用3×3算更快!要拍9张!师:你是怎么想的呢?生2:我想,1个男生要和3个女生分别拍,那就要拍3张。那有3个男生,就要拍9张。三三得九。师:同意吗?生:同意!生3:我还有不同的办法!我算3+3+3=9,因为1个男生要和3个女生分别拍,那就要拍3张。那有3个男生,就要拍3+3+3=9张。师:说得有道理吗?生:有!同意!师: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拍照……现在就只剩下17张底片

了,可是还有5个男生每人想和4个女生分别拍1张照片,这些底片够不够用呢?生思索片刻,纷纷举手。生1:不够!因为还需要20张才够!师:为什么呢?生1:因为5×4=20 师:为什么可以这个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生1:因为1个男生要和4个女生分别拍,那就要拍4张。那有5个男生,就要拍20张。四五二十。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四: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案例

教研活动案例——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案例《年

月日》石坡中心校侯翠芳设计理念: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抽象的时间单位概念具体化,用有型的“年历”来解决。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教材分析: 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植树节、儿童节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时间的关系。学情分析: 年、月、日这

几个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理解有一定困难的。但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教学

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理解并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2、懂得大月、小月的意义,掌握一年中的大、小月。初步认识闰年

与平年。 3、准确计算一年、半年以及季度的天数。 4、通过直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相结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从而体会时间的可贵和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大月、小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 2 汇报:①一年有12个月。②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③

每月有30天的是:四、六、九、十一月。④二月份有的是28天,

有的是29天。⑤一年有365天或366天。(2)完成学案卡精要交

流(附页3)。 2、讲述:通过观察讨论,大家都知道,一年有12

个月,每月有31天或30天,二月有28天或29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31的月份叫做大月,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3、学习大月小月的记忆法。你能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么?用什么方法记忆的?(让学生说说,学生知道让学生来介绍。)①拳头记忆法。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一边指一边读:一月大,二月少,三月大,四月小……(二月不是小月,我们为了方便记住它比别的月份都少几天,我们读二月少),七月大,八月大……(七月完是八月,这2个连着的月份都是大月)……②用歌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腊是十二月,这是帮助记忆大月的歌诀。) 4、小结大小月记忆法。(补充歌谣:“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①这么多记忆的方法,现在考考大家,老师说一个月,看看你们能不能很快说出这个月的天数?(最后问到二月,有人说28有人说29) 5、简介:二月份28天的年叫做平年,二月份29天的年叫做闰年。 6、简介季度知识;一年有4个季度,每个季度3个月。第一季度包括1月、2月、3月,第二季度包括4月、5月、6月,第三季度包括7月、8月、9月,第四季度包括10月、11月、12月。 7.请同学们计算每个季度有多少天,汇报并比较多少。 3 四.巩固练习。 1.完成学案卡达标检测。 2.检查检测完成情况。现在同学们对什么问题还有疑问?引导学生提出(1、到底什么时候是28天,什么时候是29天呢?2、为什么要有时28天有时29天呢?)下一节课我们再来研究这特殊的二月。五.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汇报)

2、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马上就要下课了啊,时间过得真快。那我们这节课不仅学到了那么多知识还学到了要珍惜时间!老师摘录了一些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和大家共勉。四:板书设计:年月日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365天 31×7+30×4+28=365天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大月)每月有30天的十:四、六、九、十一月。(小月)二月份: 28天平年 29天闰年 4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五:小学三年级上数学案例自主探究,深化感悟 2016年11月14日观看了山东省济南市舜耕小学杨晓琳老师

关于“长方形的面积”这一刻的课堂实录,感触颇深。“长方形的面积”,这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在学习了有关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案例描述】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来。说学具,充分利用学具表示。师:(为学生提供材料,教师出示一张报纸)这张报纸是什么形状的?生:长方形。师:你们喜欢读报吗?你们知道这种报纸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吗?能估计一下吗?生:大约有上百平方厘米吧?生:大概一平方米。生:有十几平方分米?师:要想知道报纸的面积究竟有多大,该怎样去测量?选哪个面积单位最合适?你们有办法么?生:我认为平方分米合适,因为平方厘米太小测量麻烦,平方米太大没法测量。师:大家都是这样想的吗?生:对!师:请同桌合作,动脑思考,测量一下它的面积好吗?学生研究测量方法并动手摆,教师巡视指导。反馈。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摆的?面积是多少呢?生:我们是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往报纸上铺,只要把报纸铺满就可以数出报纸的面积。一共能铺24个,还有一些小空铺不满,所以报纸的面积大约是24平方分米。师:哪些同学是这样数的?(部分同学举手)师:噢,看来必须要数出在报纸上摆出的所有面积单位,一个也不能少。生:我们的方法是不用全数。只要在报纸上横摆1行,竖摆1列就可以了。沿长大约能摆6个,沿宽大约能摆4个。6乘4等于24,所以报纸的面积差不多是24平方分米。师:为什么要6

乘4?生:一横行能摆6个,一竖行能摆4个,不就是4个6吗?师:你们同意吗?(同学们同此种方法)师:噢,看来不用全摆满,只摆1行1列也能知道报纸的面积。师:我们的桌子是什么形状?看看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要不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怎么样?(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反馈:生:大约40平方分米。师:怎么这么快?全摆满了么?生:不用,只摆1行1列就可以了。师:同学们非常聪明。师:请同学们拿出1号长方形纸。它的面积是多少?该用什么面积单位测量?不用尺子量你能知道它的长和宽吗?

试一试。(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相互交流)师:谁来说一说?生:我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因为横摆9个1平方厘米

的小正方形,竖摆4个小正方形,4乘9等于36. 生:我发现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宽是4厘米。因为沿着它的长能摆9个,宽能摆4个。师:谁能说得更清楚些?生:我能。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靠着长方形长边摆了9个小正方形,就由9个1厘米,所以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宽也是这样得来的。师:是这样吗?怎么证明你们这了不起的发现呢?生:用尺子量一量就可以了。师:你们动手量一下,看结果如何?生: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宽是4厘米。生:长方形的面积用长乘宽不就可以了?生:只要知道长是多少款式多少,就可以算出它的面积是多少了。师:拿出2号长方形纸,用你们想出的办法算出它的面积,并在小组里交流。(学生活动,再次交流)反馈:师:谁能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给大家听?生:长方形面积是15平方厘米。生:我们量出它的宽是3厘米,长是5厘米,3乘5等于15平方厘米。生:我们也摆了,也量了,也算了算,都一样,都是15平方厘米。师:由此看来我们可以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了。众生: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教师板书计算公式)师:同学们非常了不起,总结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和数学家是一样的。有了这个公式,解决生活中长方形面积的问题可就容易多了。【案例分析】 1、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主要从与合作学习有关的因素的角度上加以分析)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了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的专制,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当前,很多教师都已经有意识地把它引入课堂,但很多时候的小组合作只是作了个形式而已。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前,你可以先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这节课(或者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2)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

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拔、引导?(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4)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广大的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

中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也可能限制学生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案例反思】“长方形的面积”是一节学生和教师都比较喜欢上的课,关于这节课的教案不少,如何体现“观念更新,基础要实,思维要活”,我觉的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对课堂的设计以及处理,给我几点比较深的感触: 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将思考操作的权利还给学生。传统教学的种种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我是主角,展现自我的体验式学习。以前的教学改革,大多停留在数学学科层面上,往往比较注重将教科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和怎样教,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学生的学习缺少自主探究,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因此,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应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把整个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

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2、让数学公式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数学公式学习并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在上面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教材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让学生有自主操作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教师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摆一摆、铺一铺、量一量等一系列的操作,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再通过比较哪种方法更能正确快速地达到目的,让学生自主讨论并合作实验各种方法,来得出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自主探究、推论并总结,从而让学生突破理解“计算公式是如何得来的”这一难点,让学生看到了图形面积与生活的联系,感悟了生活中的数学,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遵循儿童学习概念的规律的同时,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找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以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图片为切入口,让学生动手来铺一铺、摆一摆,再过渡到用尺子量一量。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

探讨、质疑、创造,并逐步的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的体现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的研究者。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还培养了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其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从上述案例中,我学到了很多,我认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所以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维的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六: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案例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案例设计意图:虽然简单的搭配问题二年级时已接触过,但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决定把例题的2个与3个搭配,降低为2个与2个搭配。我认为,这并不影响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降低一点难度,能避免学生在一开始就遇见困难、受到挫折,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第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也是课能否上得成功的关键。我开始冥思苦想,用什么来吸引学生。学生对肯德基(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孩子)很感兴趣,何不把数学问题放进孩子们的生活里,让数学问题生活化,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又能够达到激发兴趣、探究方法、解决问题、训练思维的目的呢?因此,我创设了模拟吃肯德基的情境,让孩子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又得到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第三,除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更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数学家郑毓信说过“数学化是人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素养”。在本课教学中,我想从两个方面来渗透数学化思想。由2种主食品搭配2种饮料的早餐问题,再到2座大桥搭配3条路的路线问题,最后到3对3到4对5的照相问题,让学生经历横向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的方法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让学生经历由“物体”到“符号”(图形),再由“符号”(图形)抽象到“数”的纵向数学化的过程。案例描述及思考: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肯德基吗?生:喜欢!(异常兴奋)师:你喜欢吃肯德基中的哪些食品?生:薯条、汉堡、鸡肉卷、可乐……(七嘴八舌)师:(出示

肯得基的图片)今天,肯得基早餐提供两种主食,分别是汉堡和虾卷,两种饮料,分别是可乐和果汁。如果,每人可以选择一种主食搭配一种饮料,那么,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案呢?生:跃跃欲试。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生:可以摆一摆!生:可以算一算!生:可以画一画!生:可以连一连!(师有意识地按以下顺序板书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师:还有其他的办法吗?生:没有了。师:现在请你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生动手操作。有的拿出学具摆,有的在纸上画、连线……师:谁想把你的方法与大家分享?生1上台,在黑板上摆出了四种搭配方案。生2:我先算1×2=2,2×2=4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生:汉堡可以搭配2种饮料,虾卷也可以搭配2种饮料,一共有4种,所以我写1×2=2, 2×2=4。师:你的想法真不错。谁能理解他的想法,帮他再说一说?生:1种主食搭配2种饮料,2种主食就是2个2种,就可以用1×2=2,2×2=4来算。师: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生:我用画的,再连线。师:你怎么画呢?生:我想画汉堡、虾卷、和饮料。师:请你上台来画吧!生上台,怎么画也不象……师:很难画是吧?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图形或别的什么来代替呢?生:用圆形表示汉堡和虾卷!生:用三角形表示饮料!师:那请你试一试他们建议的办法吧。生:画出2个圆形、2个三角形。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七: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案例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案例教学内容:课本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6题。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1、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十一长假中安排了许多丰富多采的活动。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了首都北京的一座公园。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

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2、分析问题。(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3)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①谁来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指名说,学生可能说出用乘法,先算29×8。板书课题:乘法并板书29×8 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0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8?②选择算法。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请你选择。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

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3、引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 4、解决问题。(1)独立思考:怎么知道29×8大约得多少?先静静地想一想。(2)同桌交流:把你的想法轻声告诉你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3)小组汇报: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的想法?小组的

代表发言,完成板书: 29×8 ≈ 240(元) 30 ×8=240 240元<250元答:带250元钱够买门票。强调:我们把29看作30,估大了。然后把估计要花的240元和一共带的钱数250元进行比较,因为240元<250元,所以带250元够买门票。(4)适时引进≈:29×8大约等于240元,用约等号表示,跟老师一起书写≈,弯弯

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等于”。板书≈ 5、小结:我们用过去学过

的知识把29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再用刚刚学过的口算乘法就把估算结果求出来了。二、结合生活,创编例题。 1、情境引入:

美丽的公园吸引了许多游客。这时,又来了一些同学,现在是32个孩子带250元钱,够吗?出示补充例题:每张门票8元,32个同

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2、尝试估算。请你思考以后,在练习

本上简单地记录你的估算过程,注意写答语。和同桌交流想法,统

一意见。 3、小组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组1:32×8≈240

(元) 240元﹤250元 30 ×8=240 答:带250元够买门票。师肯定学生的估算方法正确,可是结论合理吗?请仔细思考一下好吗?组2:32×8≈240(元) 2×8=16(元) 240+16=256(元) 256元﹥250元 30×8=240 答:带250元不够买门票。组3:32×8≈240(元) 2×8=16(元) 16元>10元 30×8=240 答:带250元不够买门票。 4、辨析:这些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有的认为够买门票,有的认为不够买门票,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把32看作30,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30×8=240元,也就是花240元只买了30个同学的门票,还差2人没买票。(板书:还差2人没买票)经过比较,知道带250元不够买门票。(写答句)对于这个问题,仅仅估算出一个大约数是不够的,要考虑剩余的人数。你们现在清楚了吗?没关系,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需要慢慢体会。能搞清楚就不简单,能说清楚就更不简单!我觉得,我们应该向这个组的同学表示感谢,因为他们引发了大家更深刻的思考,谢谢你们! 5、比较分析,感悟估算。观察以上两组算式: 29×8,把29看作30,30×8=240 ,够买门票。 32×8,把32也看作30,30×8=240,不够买门票。请大家思考:拿了同样的钱去买门票,估算结果同样都是240元,为什么29个同学带250元钱够买门票,而32个同学却不够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生可能说出:一个是估大了,一个是估小了,要考虑剩余人数)师总结:对,我们的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由于估算得到的仅仅是一个大约数,它与准确数始终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遇到实际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外出购物时,通常会多带一些钱,这样遇到万一的情况比较保险。四、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1、小明在动物园参观。(1)出示: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仔细读题,思考以后在练习本上解答。)(2)和例题29×8比较:同样是估算,为什么例题在估算后进行比较,而这道题在估算出一个大约数就结束了?它不需要比较吗?师强调:不是所有的估算题目都需要比较,我们要看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道题求的是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我们已经求出大约数,当然不需要比较了。 2、继续游览,精彩的海豚表演就要开始了。(1)出示:二年级有200位

小朋友观看海豚表演,看台上有5排,每排43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轻声读题,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思考以后在练习本解答。(2)和例题32×8比较:同样是估小了,为什么创编例题在估算后进行补充,要考虑剩下的人数,而这道题在比较后就结束了?它不需要考虑剩余的座位吗?师强调:把43看作40,估小了,座位已经够坐了,当然不用考虑多余的座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我们用心体会。四、全课总结:小明的北京之行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乘法估算的问题,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八: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的案例分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的案例分析《可能性》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统计与概率”中的新增内容,在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是大量存在的。本单元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本课时教师首先以悬住学生心弦的《生死牌》故事引入,通过“听一听→摸一摸→说一说→判一判→议一议→涂一涂→猜一猜→想一想→评一评”贯穿课的始终,以自制课件和摸球学具为助手,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听中思、摸中想、说中明、议中清、涂中用、猜中悟、想中理、评中进”,努力走进学生的数学世界,创设孩子们喜欢的、自己的数学课堂。《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案例分析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自主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增强他们交流分享的意识与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巩固分数加减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给学生创造享受成功的机会,树立起驾驭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水彩笔老师: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块巧克力,它里边一共有8小块,现在老师把这块巧克力分给我们的两个好朋友小明和小虎吃,(小黑板出示)小明吃了这块巧克力的2/8,小虎吃了这块巧克力的3/8。你能把他们吃的巧克力在图上表示出来吗?把书本翻到P105,用水彩笔来涂一涂。

(指名板演,集体校对)看了这样的两个条件,你想知道些什么,

同桌间先互相说说。(指名回答)生:(1)他们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2)小虎比小明多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3)还剩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问题)我

们先来解决前面两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谁来把算式列一列!板书:2/8+3/8= 3/8-2/8= 观察这两条算式,我们以前有学过吗?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小黑板出示)二、自主探索:(一)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这两条算式你会算吗?自己在书本上试着填填看。(指名板演) 2.谁来做小老师看看黑板

上这位同学做的对不对?你能说说为什么这么做吗?(1)看图。(2)说算理。(二)小练习: 1/5+3/5= 1/4+2/4= 7/9-2/9= 6/7-3/7= 三、巩固练习: 1.我们的好朋友马小虎给我们带来了一份他的作业,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黑板出示)马小虎的作业: 2/8+5/8=7/16

1/7+4/7=5 5/6-1/6=4 (指名回答)我们做题时可要认真细心,千

万不要像马小虎一样粗心大意! 2.想想做做D1 我们的好朋友小明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条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想想做做D1。①指名读题。②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3.想想做做D4 小明知道我们班的

同学都很聪明的,所以他还带了一条更难的题目想考考大家,我们来看D4!(指名回答,集体交流) 4.我们把前面大家提的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了,现在我们来看还有一个问题该怎么解答呢?生:

8/8-5/8=3/8或1-5/8=3/8 5.变式练习(机动)有几种填法?()/5+()/5=4/5 ()/9-()/9=1/9 四、归纳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在做这些题目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五、课堂作业书本P106 D2下一行 D3 设计思路:本堂课的教学按照“问题情境——自主探索——理解、应用、拓展”的设计思路展开,教学中突出的体现了以下一些特点: 1、问题从实际情境出发。从分吃巧克力的实际情境出发,通过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了本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然后以这些问题为主线,进一步展开教学活动。这样的设计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也使数学学习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

会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探究的成功与乐趣。 2、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究。老师不急于授予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再组织交流讨论,逐步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了较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习方式得到了明显改善,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3、规律由学生自己感悟。尽管本课的教学目标并不要求向学生明确揭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但是需要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对法则的基本内涵有所感悟,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对计算方法的更深刻的理解。 4. 在练习中,我设计了一个变式练习,让学生在思考和解答过程中,从不同角度进一步体会、感悟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律,有助于学生从更一般、更抽象的层面掌握计算方法。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5页例 1、例2;练习二十四1~3题。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实践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断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教学准备:学具:(学生6-7人为小组。)每组准备装有黄、白两种颜色乒乓球的纸盒1个;记录纸一张。教具:自制课件;视频展示台;常识课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小奖杯等。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 1.(听一听)“生死牌”故事。(师口述古代一个聪明在押犯人利用“生死牌”巧妙地使自己死里逃生的故事。)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九:小学数学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案例分析案例下面陈述的是一道考查三年级学生应用计算技能

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请你分析该道试题的优点,并结合案例和教学实际谈谈如何编制试题检测学生数学技能的掌握情况? 这是一道美

国三年级试题:小明为全家买了3张参观动物园的票,价格最低的一张为3元钱,价格最高的一张为5元钱,下列那一个可能是3张票的总价钱? A.8元 B.9元C.13元D.15元分析这道试题不同于我

们经常给学生练习的已知三个数求和的计算题。虽然试题在计算能力的要求上远远低于我们,但它注意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表现在问题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考虑时应紧密结合动物园门票价格的实际情况,成人票价应略高于儿童票。只有联系实际情况,才可能给出最合理的答案。技能的掌握必须建立在相关的概念知识的基础上,而不是通过机械地模仿和记忆去获得。评价技能是否掌握既要考查学生实际执行这些技能的情况,又要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哪个规则,以及什么时候应用这一规则。这确实是一道不错的题目。但好在哪里?是因为它紧密结合动物园门票价格的实际情况,成

人票价应略高于儿童票价。只有联系实际情况,才可能给出最合理的答案?我觉得大有商榷的必要。这道题的解决靠的是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动物园的票价早已不是3元、5元的事情了。宁波动物园成人票价80元,儿童票价40元。就算是美国,国家投资,票价比较低,那么是否还要想到小明一家三个人,是一个大人两个小孩呢?那就要11元。还要想到除了3元5元还有中间票价4元?那就是12元。如果要联系实际就该这么去一一分析,题目就该改成——“小明为全家买了3张参观动物园的票,价格最低的一张为3元钱,价格最高的一张为5元钱,小明可能付了多少钱?”这样一改,

选择题就变成了没有唯一答案的开放题,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给出各种答案,在给出答案的过程中练习巩固了三个数求和的技能。可现在是一道选择题,有了四个框定的答案,我觉得它考查

学生的是简单的思考和分析能力。8元,3+3已经是6,另外一张票

价只能是2,不合题意,排除。9元,3+3+3=9,没有出现5元的票价,排除。15=5+5+5,没有出现3元的票价,排除。只有13元是可以。

其实还可以是3+3+5=11元,可是答案中没有出现,所以可能的情况

只有C。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十:小学数学案例

分析题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陇县温水镇中心小学王焕成 摘要::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出发,灵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人们在学习、活选取素材。 关键词: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 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以下我将对《统计》一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统计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

师:过几天我们要迎来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准备召开一个联欢会,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可是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买什么好呢? 生1: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 生2:可以投票,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 师:你喜欢什么水果?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么办?请小组讨论 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两种,就买那两种。 师:好,就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下面大家依次上来,用准备好的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学生上台用星星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师: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知道买什么水果吗?(生齐声说) 师:那我们就买这2种水果。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今后你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 一、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2. 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 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3. 通过数学活动体验与同伴交流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统计知识对于生活的指导作用。 二、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的条形统计图法。 三、 教学难点 进行简单的数据分。 四、 教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纵向条形统计图 出示图片:我带你们看一个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吗?(水立方)这是哪?(鸟巢) 师:北京为了筹备第29 届奥运会除了新建了这两个标志建筑以外,还改建了一些原有 的体育馆,比如工人体育馆和首都体育馆。知道它们分别可以容纳多少名观众吗? 【课件演示】:奥运会场馆情况统计图 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 人水立方 奥运场馆容纳人数统计图 鸟巢

1.这是一份?(板书:统计图)这份统计图和我们二年级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2.我们看看工体的座位情况,它有多少座位啊?怎么知道的? 师:如果按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那样,每个小格代表2或者5行不行? 小结:得按照数据的大小来决定单位格代表多少。 3.首体呢?在什么范围?怎么看的?(出示:18000) 师:观察这张统计图,如果去掉竖线,你还认识吗? 4.水立方里可以容纳多少人呢?为什么? 5.鸟巢的座位数占9个格多一点,你猜猜鸟巢有多少座位?为什么都估计90000多? 看来单位格表示多少特别重要。(出示91000人) 师:我们都知道开幕式在鸟巢进行,为什么?(场馆大,容人多。) 你是通过什么猜的?(板书:数据) 师:如果把这张图改变方向,你还认识吗? (二)横向条形统计图 师:绿色奥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一起看看北京用水的情况是怎样的。 【课件演示】 北京市部分生活用水情况与北海蓄水量对比统计图 北海 的蓄水量 洗浴业 洗车业 1.这张统计图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横向) 2.课件:这是哪里?(北海)知道北海有多少水吗?(出示:60 )怎么知道的? 师:这是一家洗浴中心,现在北京大街上的洗浴中心越来越多了,北京市所有洗浴中心的年用水量是(出示:条形)你们为什么表示惊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案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案例年月日 设计理念: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分析: 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神州六号升空、植树节、儿童节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说明闰年的判断方法。 学情分析: 年、月、日这几个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在理解这些较大时间单位是有一定困难的。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他们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时间的关系。 (2)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直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相结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从而体会时间的可贵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记忆,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今天来多媒体教室上课大家都很开心,那么让我们一起记下这个难忘的时刻吧! (2012年3月23日8时52分16秒) 2、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①这时刻里有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 ②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分、秒) ③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年、月、日(板书:年、月、日)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初步认识年月日。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时刻。(课件出示) ①介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个伟大的日子,请大家读一读这时间。 ②展示奥运会开幕式的图片。这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同学们知道是哪年的7月13日么? ③还有很多有意义的日子,来看看。出示植树节图片。(3月12日)六一节(6月1日) 2、学生介绍有意义的日子。 一年中还有哪些有意义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一起在年历上标出来。 (人手一张年历,各种不同的年份)学生汇报。 3、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统计》 宋门学区军王小学 —I-R 芬 2013-4-1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们在学习、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让学生学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仲裁者,课堂的控制者,而是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学生平等相处的伙伴。当探究进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时,教师不急于求成,而是充分信任、肯定学生,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当学生投入到自己乐于探究的活动中,非常乐于用自己的方法来自主探索知识时,就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统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 1 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1 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情景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具准备:操行统计表、水彩笔教学过程:一、设情景问题置疑,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来了,我们班上要出两个节目,大家觉得我们可以出什么呢? 生:唱歌、跳舞、绘画、走时装步……。 师:不错,合唱、舞蹈、小品、乐器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可以从这四类节目中选出两个,我们怎么决定出哪两个节目呢?这就要用到我们一年级时所学的统计知识。老师想让大家投票来决定,下面老师请每组讨论出两个节目,等会投票。板书课题:“统计” 二、探究新知(随时注意给表现突出的大组或个人加五星和红旗) 1.收集数据的过程师:我们要知道哪两个节目的票数第一步就需要我们来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师:小组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师行间巡视,对方法收集好的小组和合作愉快的小组加五星) 师: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交流各种方法,并说说本小组认为最简单的记录方法,谈谈为什么?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方法正字法,下面组长就把讨论结果在黑板上按“正”字的书写顺序画一笔画。(学生按大组顺序上台投票配上音乐伴奏曲) 2.整理数据的过程

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及案例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及案例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愿意吗? 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

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 (3)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摆的圆片,在小组中讨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该怎样想? 学生讨论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分两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的几个?二是看第二行有几个第一行的数量,就是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2、巩固“倍”的概念。 判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学生解答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1) (2) 3、教学例3。 (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有3个2,那么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2)师:如果只告诉我们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那么第二行有几个2?同学们会摆吗?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摆摆看。 (3)小组讨论:要求第二行有几个圆片,应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 (4)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课本第76页:“做一做”练习。 先让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地操作学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列式计算。 2、课本第78页第1题。 学生练习时,多举一些实例,结合操作学具,让学生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分析: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案例2《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始。 A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生:是角。 师:真好!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呢?生:…… B教学: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研究角的有关知识。我知道,几天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有关角的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了一定的整理。现在用你们喜爱的方式来交流一下,好吗? 各个小组代表开始交流。 分析:一节课中究竟安排几次小组学习为宜呢?我们经常这样讨论着。细细分析这种讨论,它其实是把合作交流局限在教学环节之上。试想,一节课都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又有何妨呢?下节课再整理归纳就是了!打破知识的分割,建立一种大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内探索更大时空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合作交流不能仅仅限于课内,学习小组不能是课内象集体,课外如“散兵”。课外的合作交流,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我们从整体着眼,从形成氛围和培养习惯入手,积极地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不断“对话”与“协作”的过程,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出它更大的效应。 案例3: 一位教师上“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景,让人体会颇深。(1)直接大方地出示了6道题目,其中2道退位题。请你看一看,你能不能一眼就看出哪些是退位的,哪些不是退位的。(培养学生对数学较为敏感的知觉能力就在这样简短的问话里得以深刻体现。) (2)动笔做,互相检查。我们也来开个儿童医院,请你们把最容易得病的算式拿上来,我们一起来会诊,最后请学生们给得病的算式开个小处方。在这里老师提了个要求:请你用一句话来告诉病人应该注意什么。(改错题的呈现方式有很多,这里用的是“治病情境”。老师没有停留在热闹的场景中,而是专注于让学生总结错误的原因和改错的方法。(3)自己出一道退位减法题给同桌做。 (4)老师出题:3000—();再请每人写一道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13791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王娟课题: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步文字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进一步加强四则运算概念的理解,运算顺序及小括号的应用的训练. 2.让学生学会读文字题,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地、有顺序地、有层次地进行思维. 教学重点:如何分析文字叙述题意,依据题意用混合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小括号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口算出结果. (1)8+2×3(2)45-(3+7)? (3)(26-14)÷6? (4)18÷9×3 2.列出算式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并口算出结果. 350减去240,差是多少? 270乘以3,积是多少? 72与28的和是多少?75除以15商是多少? 结合学生的回答,逐步出示: 3.导入:刚才复习了一步文字题,熟悉了和、差、积、商的含义及加、减、乘、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知识.(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第一层:讨论探究,初步认识。 (1)出示例3:350减去8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 分组讨论:这道题最后求什么?能一步解答吗?被减数是谁?减数是谁?题目直接给了吗?必须先算什么? 列出一个式子时,要把谁写在前面,谁写在后面?为什么?(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巡视,掌握信息进行指导.) 讨论后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 引导学生说出:这道题最后求差是多少?被减数直接给出,减数没有直接给出,要先算出来.列综合算式时被减数350写在前面,减数“80×3”写在后面。 (教师板书350-80×3=? 350-240=110) 教师指出:象这样由几个式子合并在一起写成一个式子叫综合算式,与分步计算道理一样,但书写过程简单了. 第二层:试做探究,初步掌握。 教师提问:如果把上题改成:“350减去80,再乘以3,积是多少?”该怎么列式呢? 学生试做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巡视中发现学生的不同解法,让学生板演。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解法: 小组讨论:以上两种解法哪个对,为什么? 教师说明:这道题最后求积是多少,就要先确定谁是第一个因数,谁是第二个因数,第一个因数没有直接给出,要用“350-80”作第一个因数.要先算出减法,求出第一个因数,再乘以3.所以必须加上小括号.如果不加上小括号,即第二种解法,最后求出的是差是多少,不符合题意。 第三层:分析比较,加深理解。 请学生看书,对例3和改编的题进行比较。 小组讨论:例3和改编的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补充概括:相同点:数相同,计算符号相同。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集锦

《平均数》教学案例 师: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师: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 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好。 师: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儿主意。听懂了吗?(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另一对也写了“凯旋队”) 师: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师: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 记录。 预备,开始!20秒后,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凯旋队”: 30,“胜利队”: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凯旋队”。“胜利队”服 不服气?

“胜利队”:不服气! 师: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师: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师: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凯旋队”的总数 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 师:现在胜利者是“凯旋队”,可以吗? 生:不可以。 (这时,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师: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 胜利队:欢迎! 师:现在把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生;140个。 师;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

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三年级数学案例分析 xxxx银川小学:xx 2016年9月14日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主动是课堂之本 [案例]《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六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 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 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 (学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和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合作与交流。 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不 是个人意见。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小学数学经典案例的分析反思

小学数学经典案例的分析反思 关于案例的好处 ?●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通过案例学习,可以促进每个教师研究自己,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 ?●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将听讲式培训导向参与式培训,在搜集案例、分析案例、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和多角度解读的过程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一个典型的案例有时也能反映人类认识实践上的真理,从众多的案例中,可以寻找到理论假设的支持性或反驳性论据,并避免纯粹从理论的研究过程中的偏差。 何为“案例”? ?所谓案例,从字面上理解是“案例实例”的意思。它必须是“具体情境下发生的典型事件”。“具体情境”,指的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起因和条件等背景信息;“典型事件”,指的是在“具体情境”下发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价值的实例。它也可以是具体情境的某一项决策。 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案例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 ?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具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 ?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教师来研究。 关于“评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能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通过对背景、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描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利弊得失和启示。 为什么要“反思”? ?反思过程可以清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驾驭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轻松快乐的老师。小学教师的“轻松快乐”是自己内心的体验,把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常常联系批判自己的教育行为,批判自己活动材料更新过程的惰性,或自己是否静心观察发现孩子学习的差异和规律?多问自己教育行为转变了什么?实施了哪些不同的策略? 从心灵呼唤自己教育的良知,增强做个好老师的责任。 总之:反思能让自己增强问题意识。增强成就感和幸福感,强化愉悦的心态!

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奇妙的剪纸》教学案例及评析.doc

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奇妙的剪纸》教学案例及评析 执教:南京市五所村小学沈洁 评析:南京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金春平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62—63页 [教学分析]: 这次的实践活动是结合《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安排的,活动的安排大致分为两段:第一段,简单介绍剪纸艺术的特点以及在我国民间广为流行的情况,并出示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第二段,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一些知识和技能独立或分小组自由进行创作,最后组织交流。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意识;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我国民间艺术的绚丽,培养他们对民族、对人民的美好情感,激发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热情。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创造才能,用不同的方法剪出形状各异的轴对称图形,使得学生有机会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深化对周对称图形的认识。 2、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意识。 3、通过欣赏剪纸作品,使学生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体会到我国民间艺术的绚丽,激发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美丽的剪纸图案 [教学实例及点评]: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剪刀和蜡光纸。 师:没错,这是一把普通的剪刀和一张普通的蜡光纸,可别小看了它们,就是它们创造了我们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齐答)剪纸。 师: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民间艺人用一把剪刀和一张纸,能剪出各种各样漂亮的图案。 课件出示剪纸作品欣赏: …… …… (师相机介绍:这是迎春纳福的图案、这是喜庆吉祥的图案、这是以十二生肖为创作题材的彩色剪纸作品……还有山水、花鸟、昆虫、人物……) [评:教师把课前搜集到的剪纸图案和书上的图案集中在一起,有层次地分类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直观的、生动的感性材料,创设了感受剪纸文化的意境] 生1:哇! 生2:真好看! …… 师:刚才大家欣赏了这么多剪纸作品,你有什么感觉吗?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南关小学马立芬 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在经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才能主动完成。只有学生本人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人才现象清楚告诉我们当今的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尤其要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摆在首位。我在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课中进行一些有益地尝试。 案例描述 一、学前准备。同学们格外有精神,老师可带劲呢! 1. 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因数末尾有0)出示:60×50 240×20师:你是怎么口算的?生1: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生2:把0抹掉后再相乘,抹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生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师:生1,生3合起

来就是我们口算的方法(板书口算方法)你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吗? 2. 学生尝试笔算并板演。3. 小组讨论: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和口算方法一样吗?生1:一样。生2:都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生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生4:只是把横式写成了竖式…… 二、巧用知识迁移,自主构建新知。师:你能运用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 出示材料,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师:读材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 生1:特快列车比普通列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3. 生2:普通列车每小时比特快列车少行多少千米? 4. 生3:特快列车3小时可行多少千米,半小时呢?…… 5. 学生思维活跃,学生踊跃举手,出现课堂的高潮。 6. 师:让老师提一个问题吧,你看老师提的问题中包含几个问题? (1) 出示问题:它们30小时各行了多少千米?(生1:包含2个问题;生2:因为它有“各”字)板书问题:特快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普通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2)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 (3)观察这两道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生:第一道算式因数末尾有0,第二道算式因数

(完整)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大庄小学李元业 课题: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步文字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进一步加强四则运算概念的理解,运算顺序及小括号的应用的训练. 2.让学生学会读文字题,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地、有顺序地、有层次地进行思维. 教学重点:如何分析文字叙述题意,依据题意用混合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小括号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口算出结果. (1)8+2×3(2)45-(3+7)? (3)(26-14)÷6? (4)18÷9×3 2.列出算式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并口算出结果. 350减去240,差是多少? 270乘以3,积是多少? 72与28的和是多少?75除以15商是多少? 结合学生的回答,逐步出示: 3.导入:刚才复习了一步文字题,熟悉了和、差、积、商的含义及加、减、乘、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知识.(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第一层:讨论探究,初步认识。 (1)出示例3:350减去8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

分组讨论:这道题最后求什么?能一步解答吗?被减数是谁?减数是谁?题目直接给了吗?必须先算什么? 列出一个式子时,要把谁写在前面,谁写在后面?为什么?(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巡视,掌握信息进行指导.) 讨论后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 引导学生说出:这道题最后求差是多少?被减数直接给出,减数没有直接给出,要先算出来.列综合算式时被减数350写在前面,减数“80×3”写在后面。 (教师板书350-80×3=? 350-240=110) 教师指出:象这样由几个式子合并在一起写成一个式子叫综合算式,与分步计算道理一样,但书写过程简单了. 第二层:试做探究,初步掌握。 教师提问:如果把上题改成:“350减去80,再乘以3,积是多少?”该怎么列式呢? 学生试做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巡视中发现学生的不同解法,让学生板演。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解法: 小组讨论:以上两种解法哪个对,为什么? 教师说明:这道题最后求积是多少,就要先确定谁是第一个因数,谁是第二个因数,第一个因数没有直接给出,要用“350-80”作第一个因数.要先算出减法,求出第一个因数,再乘以3.所以必须加上小括号.如果不加上小括号,即第二种解法,最后求出的是差是多少,不符合题意。 第三层:分析比较,加深理解。 请学生看书,对例3和改编的题进行比较。 小组讨论:例3和改编的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补充概括:相同点:数相同,计算符号相同。 三、反馈调节,总结归纳。 1.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

小学数学四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和典型案例(仅供参考)汇编

小学数学四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和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一、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 2、建立模型 3、解释与应用 二、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模式: 1、情境导入,范例精解(明确目标,激发参与) 2、启发回顾,巩固基础 3、比较分析,强化认识 4、应用实践,拓展延伸 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1、交流回顾、调整起点 2、自主梳理、引导建构 3、综合练习、整体提升 四、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践方案) 2、自主实践,解决问题 3、交流拓展,反思延伸 新授课案例《平移与旋转》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 随着优美的旋律,吴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进入游乐园参观,并

请孩子们跟随活动的画面用自己的动作和声音把看到的表演出来。屏幕上展现出各种游乐项目,有激流勇进、波浪飞椅、弹射塔、勇敢者转盘、滑翔索道。一张张小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同学们时而发出“嗖——嗖”的声音,时而高举手臂上下移动,尽情地表演着。 录像一停,吴老师开始了与学生的交流。 “刚才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游乐项目,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 生1:“激流勇进是直直地下冲的,可以叫它下滑类。” 生2:“我认为观缆车、波浪飞椅、勇敢者转盘可以分为一类,因为它们是旋转的。” 吴老师紧接着问:“其他的呢?” 生2:“弹射塔是向上弹射的,滑翔索道是往下滑的,它们和激流勇进可以分为一类。” “刚才你们看到了不同的运动方式,像这样的——”只见吴老师用手势表示着旋转的动作“你们能给他起个名字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叫旋转。” 老师又接着用手势做出平移的动作,问:“像这样呢?” 几个学生小声说:可以叫“平移。”吴老师抓住时机,“好,就用你们说的来命名。”她边说边板书“旋转”、“平移”。 吴老师带领学生回顾生活,在观察中同学们发现了游乐园里平移与旋转现象,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接下来,吴老师请6名小朋友到黑板前,选择自己喜欢的游乐

(完整)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周长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它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为后面将要学习面积及面积的计算做好提前孕伏,所以,学好本节的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把握此教学,我在研读本教材的基础上观看了本的配套例录像。在例中,教师整个教学的预设是很精心的,体现了:1、通过多种活动感知周长的含义。2、给予充分的空间,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值得我在教学中学习的方面。在学习经验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这节数学的主要探究活动“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能如何发挥探究学习的实效性?由此对探究活动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作个探讨。 【例片断】 师: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

生1:长方形、三角形都可以用尺子量出。 圆形可以用线绕一圈作个标签,再量绳子有多长。 师:他刚才说了两种测量方法,一种用尺子量,一种用线量。你想不想自己量一量? 让学生利用学具开始小组活动。 活动中教师提示:完成的小组想想还有别的测量方法吗?想想怎么汇报。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生1:用绳子绕一圈,再量绳子的长。 生2:用尺子量出一条边长,再乘以4。 师追问:这是抓住了正方形的什么特点?(四边相等的特点) 生3:用尺子分别量出三条边的长,加起。

生4:量一条边,数有几条边就乘以几。 生:沿尺子滚动就可以流量出周长(操作一遍)。 师追问:所有图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测量吗? 生齐答:可以。 师让生尝试用此方法测量,证明可以。推测也可以。 师又出示,引导学生发现:有凹凸不平的地方,不适合。 师:刚才我们用尺子、用绳子、用滚动、用计算的方法测量出周长。哪种方法比较方便? 师小结:在测量时,用哪种方法都可以,选择比较方便、快速的就可以测量比较准确。 【反思】 在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预设和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同等的价值,它们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是不可

小学三年数学案例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派车”的教学片断: (1)出示问题:老师组织了一次去外校参观的活动,我们班将组织25名学生进行进行参观,学校安排面包车、小轿车两种车接送。其中面包车每辆限乘8人,小轿车每辆限乘3人。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如何派车? (2)学生独立思考后并在小组内交流。 (3)学生汇报: 生1:派3辆面包车和一辆小轿车,3×8=24(人),小轿车坐一人。 师:掌声鼓励! 生2:派4辆面包车,留7个坐位放行李。算式:8×4-7=25(人)生3:派5辆面包车。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3:每辆面包车坐5人,留3个坐位放行李,算式:5×5=25(人)生4:派2辆面包车和3辆小轿车,算式:2×8=16(人)3×3=9(人)。 师:也可以! 生6:派6辆面包车,其中5辆面包车每辆坐4人,一辆坐5人,空位放行李。 ……

课堂看似活跃,学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主动。学生只管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只是说:好,好,不错等语言。以示教学的民主,体现“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大约过了15分钟,学生讲出了11种派车方案,教师小结并布置了练习:同学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特色。老师说:都有自己的特色。而特色在哪儿?接着老师说:如果增加4位教师,共有29人,你又会怎样派车呢? …… 二、案例分析 从这段教学注活动中,教师目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但我认为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不是教学 的主要目的,不能片面的只追求形式化,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要舍得放手,要相信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独立思考,尽可能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点该教师已做到了。 2、解决问题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不同于“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学生个体能力的表现,是对每个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是一种很高的学习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是很难达到的要求。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是群体学习能力的表现,是学生集体的智慧,是学习个性化的体现。 3、该教师在课堂上只追求解题的多样化方法,不求优化,更不说解决问题的实效性,而刻意的引导学生寻求“低层次的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案例《年月日》 第四小学 设计理念: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抽象的时间单位概念具体化,用有型的“年历”来解决。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分析: 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植树节、儿童节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时间的关系。学情分析: 年、月、日这几个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理解有一定困难的。但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理解并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2、懂得大月、小月的意义,掌握一年中的大、小月。初步认识闰年与平年。 3、准确计算一年、半年以及季度的天数。 4、通过直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相结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从而体会时间的可贵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大月、小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同学们好,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今天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到校的 吗?(指名回答。) 2、就学生的回答,复习时间单位——时、分、秒(完成学案卡复习导入) 3、请同学看一组图片,并用一句话表达图中的意思。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说句子。) 同学们说说的句子中同样有表示时间的词——年、月、日。年、月、日是多长的时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年、月、日)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你会看年历吗?(请会看的同学给大家说一说怎样看。) 2、一年中还有哪些有意义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一起在年历上标出来。 (人手一份2011和2012的年历,)学生汇报。 3、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年历上有这么多有意义的日子呀,其实年历上还可以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识!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年历并解答问题。(附页1,附页2.)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汇报,通过观察年历探索到的有关年历的知识并完成学案卡精要交流。 (1)汇报:①一年有12个月。 ②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③每月有30天的是:四、六、九、十一月。 ④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 ⑤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完成学案卡精要交流(附页3)。 2、讲述:通过观察讨论,大家都知道,一年有12个月,每月有31天或30天,二月有28天或29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31的月份叫做大月,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