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防护知识123

合集下载

硫化氢防护基础必学知识点

硫化氢防护基础必学知识点

硫化氢防护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毒、可燃的气体,具有强烈的臭鸡蛋气味。

2. 硫化氢主要通过降解有机物、细菌的生物反应和化学反应产生,常见于沼气、油田、污水处理等场所。

3. 硫化氢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人体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会影响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甚至导致窒息和死亡。

4. 硫化氢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预防、监测和应急处理三个方面。

5. 预防措施包括确保工作环境通风良好,防止硫化氢泄漏;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呼吸器等。

6. 硫化氢的浓度应该定期检测监测,通常使用可燃性气体检测仪或者硫化氢检测仪进行监测。

7. 在发生硫化氢泄漏或者暴露的紧急情况下,应立即采取逃生措施,并向工作人员发出紧急警报。

8. 在进行硫化氢作业时,应注意遵守作业规程,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9. 培训和教育是硫化氢防护的基础,所有从事相关作业的人员都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教育,了解硫化氢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10. 硫化氢防护还需要根据具体工作场所和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确保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适应实际情况。

硫化氢安全防护大注意事项

硫化氢安全防护大注意事项

硫化氢安全防护大注意事项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威胁性极高。

在工业和实验室环境中,接触硫化氢需要严格遵循安全防护措施,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硫化氢的安全防护大注意事项,并提供相关建议。

1.了解硫化氢的特性和危害在着手制定硫化氢安全防护措施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硫化氢的特性和危害。

硫化氢是一种高度剧毒、易燃的气体,其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形成可燃混合物。

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常见的硫化氢中毒症状包括头痛、呕吐、呼吸困难和意识丧失。

2.施行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在接触硫化氢时,必须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以减少受暴露和伤害的风险。

下面是一些个人防护的重要措施:•穿戴防护服:包括耐化学品的手套、防护面具、防护眼镜和穿戴防护服等。

•戴上呼吸防护装置:使用合适的呼吸器,如正压式呼吸器或空气供应式呼吸器等。

•佩戴防滑鞋:确保在接触硫化氢时牢固站稳,防止意外摔倒。

•避免直接接触硫化氢:尽可能避免接触气体,通过使用工具或设备进行操作。

3.进行适当的通风控制在处理硫化氢气体的工作环境中,适当的通风控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通风控制的有效方法:•使用负压通风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将有毒气体排出到室外,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

•确保通风设备正常运行: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确保紧急通风系统的存在:在发生事故时,紧急通风系统能够迅速将有毒气体排出。

4.进行严格的作业许可任何与硫化氢有关的作业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许可程序,以确保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作业许可步骤:•许可的申请:在进行任何与硫化氢有关的作业之前,必须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申请,获得许可。

•安全计划:在申请中,应提供详细的安全计划,包括个人防护、通风控制和紧急应对措施等。

•监督和检查:在作业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所有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5.进行紧急应对培训在处理硫化氢时,必须进行紧急应对培训,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硫化氢腐蚀与防护相关知识

硫化氢腐蚀与防护相关知识

硫化氢腐蚀与防护相关知识硫化氢腐蚀与防护相关知识1. 硫化氢腐蚀的预防措施1.1. 选⽤抗硫化氢材料抗硫化氢材料主要是指对硫化氢应⼒腐蚀开裂和氢损伤有⼀定抗⼒或对这种开裂不敏感的材料。

同时采⽤低硬度(强度)和“完全淬⽕+回⽕”处理⼯艺对材料抗硫化氢腐蚀是有利的。

美国国家腐蚀⼯程师学会(NACE)标准MR-01-75(1980年修订)中规定:含硫化氢环境中使⽤的钻杆、钻杆接头、钻铤和其它管材的最⼤硬度不许⾼于HRC22;钻杆接头与钻杆的焊接及热影响区应进⾏“淬⽕+595℃以上温度的回⽕”处理;对于最⼩屈服强度⼤于655MPa的钢材应进⾏“淬⽕+回⽕”处理,以获得抗硫化物应⼒腐蚀开裂的最佳能⼒。

1.2. 抗H2S腐蚀钢材的基本要求⑴成分设计合理:材料的抗H2S应⼒断裂性能主要与材料的晶界强度有关,因此常常加⼊Cr、Mo、Nb、Ti、Cu等合⾦元素细化原始奥⽒体晶粒度。

超细晶粒原始奥⽒体经淬⽕后,形成超细晶粒铁素体和分布良好的超细碳化物组织,是开发抗硫化物应⼒腐蚀的⾼强度钢最有效的途径。

⑵采⽤有害元素(包括氢,氧,氮等)含量很低纯净钢;⑶良好的淬透性和均匀细⼩的回⽕组织,硬度波动尽可能⼩;⑷回⽕稳定性好,回⽕温度⾼(>600℃);⑸良好的韧性;⑹消除残余拉应⼒。

1.3. 添加缓蚀剂实践证明合理添加缓蚀剂是防⽌含H2S酸性油⽓对碳钢和低合⾦钢设施腐蚀的⼀种有效⽅法。

缓蚀剂对应⽤条件的选择性要求很⾼,针对性很强。

不同介质或材料往往要求的缓蚀剂也不同,甚⾄同⼀种介质,当操作条件(如温度、压⼒、浓度、流速等)改变时,所采⽤的缓蚀剂可能也需要改变。

⽤于含H2S酸性环境中的缓蚀剂,通常为含氧的有机缓蚀剂(成膜型缓蚀剂),有胺类、⽶唑啉、酰胺类和季胺盐,也包括含硫、磷的化合物。

如四川⽯油管理局天然⽓研究所研制的CT2-l和CT2-4油⽓井缓蚀剂及CT2—2输送管道缓蚀剂,在四川及其他含硫化氢油⽓⽥上应⽤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硫化氢防护基础知识

硫化氢防护基础知识
安全教育
对生产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对硫化氢危害的认 识,掌握防范措施。
应急演练
定期进行硫化氢中毒的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 能力。
中毒急救措施
撤离现场
当发现有人硫化氢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者撤离 现场,避免其继续吸入硫化氢。
呼吸通畅
对于中毒者,应保持呼吸通畅,可给予吸氧或使 用呼吸器。
紧急治疗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处罚规定
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将依法给予行 政处罚
对未按照规定取得相应资质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 、经营活动的,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 所得,并处以罚款
对未按照规定使用、储存、运输、处置硫化氢等 危险化学品的,将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对未按照规定配备硫化氢防护设施的,将责令限 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将被关闭或停产停业整 顿
在中毒者被送往医院之前,可进行必要的紧急治 疗,如使用药物促进中毒者排出硫化氢等。
05
硫化氢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
相关法律法规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环境保护法》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职业病防治法》
相关行业标准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硫化氢防护安全规程》
《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氢的测定方法》 《石油化工企业硫化氢排放标准》
03
硫化氢防护措施
常规防护措施
密闭空间通风
在密闭空间中工作时,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以 降低硫化氢浓度。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工作人员需要佩戴符合规范的呼吸器、防护服和手套等个人防护 用品。
定期检测硫化氢浓度
在可能产生硫化氢的场所,应定期进行硫化氢浓度检测,确保浓 度不超标。
特殊防护措施

硫化氢防护相关知识介绍

硫化氢防护相关知识介绍

硫化氢防护相关学问介绍硫化氢防护相关学问介绍一、硫化氢的特征硫化氢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鸡蛋气味,易积聚在低洼处。

爆炸极限为 4.3―45.5%(体积比),自燃温度为260℃,燃烧时呈兰色火焰,并生成二氧化硫。

硫化氢安全临界浓度为20ppm。

(1ppm=1.5mg/m3)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达到0.04mg/m3时即可闻到其臭味,浓度达到100200ppm及200ppm以上时,由于嗅神经麻痹,反而不易闻出硫化氢的存在。

因此,不能依靠嗅觉来判定,是否有硫化氢的存在,更不能依据臭味猛烈程度来判定硫化氢的浓度。

硫化氢气体在现场会随风向下风方向,发生飘移。

二、含硫化氢环境中的人身安全防护措施(1)依据不同作业环境配备相适应的硫化氢监测仪器及防护装置,并有专人管理,使硫化氢监测仪及防护装置处于备用状态;(2)作业环境应设立风向标;(3)供气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应置于上风位置;(4)进入重点监测区作业时,应配戴硫化氢监测仪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至少两人同行,一人作业,一人监护;(5)当浓度达到10ppm报警时,作业人员应检查泄漏点,准备防护用具;当浓度达到33.3ppm报警时,快速打开排风扇,疏散下风向人员,作业人员应戴上防护用具,禁止动用电、气焊,抢救人员进入戒备状态,查明泄漏原因,快速实行措施,掌控泄漏,向上级报告情况;(6)当硫化氢浓度持续上升无法掌控时,进入紧急状态,立刻疏散无关人员,并实施应急方案。

三、防备措施(1)生产过程应注意设备的密闭和通风,设置自动报警器;(2)进人高浓度场所,应戴供氧式防毒面具,并应有专人在外监护;(3)工人可口服较长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对氨基苯丙酮作防备药。

四、硫化氢急救方法简介1、进入毒气区抢救中毒人员之前,本身应戴上防毒面具,否则,本身也会成为中毒者;2、立刻把中毒者从硫化氢分布的现场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3、假如中毒者已经停止呼吸及心跳,应立刻不断地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或者医生到达;4、假如中毒者没有停止呼吸,保持中毒处于休息状态,有条件的可予以输氧,在叫医生或抬到医生那里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中毒者的体温,切忌盲目转送或迁移搬动病人,以防贻误抢救时机,造成病情恶化或死亡;5、对眼部受损的处理方法是在脱离染毒区后,立刻对眼部进行彻底情况,可就近取自来水,井水,有条件的用生理盐水则更好。

硫化氢防护知识的普及

硫化氢防护知识的普及

硫化氢防护知识的普及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毒且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见于石油、天然气和污水处理等行业中。

由于其剧烈的毒性和易燃性,正确的硫化氢防护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硫化氢防护知识的普及,以确保人们在接触硫化氢时能够保持安全的一些重要信息和建议。

1. 了解硫化氢的性质硫化氢是一种剧毒气体,能迅速影响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其特有的臭鸡蛋味是其存在的标志,当你闻到这种异味时,要立即采取进一步的防护措施。

2. 避免暴露要尽可能避免直接暴露在硫化氢的环境中。

如果你必须在含有硫化氢的地方工作,要确保戴上符合相关标准的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3. 建立适当的通风系统硫化氢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通风不良。

确保工作区域内有足够的通风,并定期维护和检查通风系统,以确保其有效运行。

4. 密闭储存和处理硫化氢如果需要储存或处理硫化氢,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容器是密闭的,以防止漏气。

此外,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硫化氢的产生和释放,如避免使用硫酸铜等含铜溶液。

5. 做好个人防护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是保护自己免受硫化氢伤害的首要步骤。

戴上合适的防毒面具,确保可以完全覆盖口鼻,并具备防护滤网来过滤硫化氢。

同时,戴上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装备,以防止硫化氢对皮肤的直接接触。

6. 注意应急情况在使用硫化氢或在含有硫化氢的环境中工作时,要随时注意应急情况。

熟悉应急程序,掌握报警装置的使用方法,并确保紧急出口和安全逃离路径的畅通。

7. 接受相关培训要确保在接触硫化氢之前,你已经接受了相关的培训,并熟悉硫化氢的特性、危害和防护措施。

这样可以增加你对硫化氢的风险认知,并为遇到突发情况时做好准备。

8.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对于防止硫化氢泄漏和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要定期检查设备的完整性,确保密封无破损,并及时修理和更换损坏的部分。

以上是关于硫化氢防护知识的普及,希望能提高人们对硫化氢危害的认识,并引起大家对自身防护措施的重视。

硫化氢安全防护七大注意事项

硫化氢安全防护七大注意事项

硫化氢安全防护七大注意事项一、危险区域1、极度危险区域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是10mg/m3。

当浓度≥760mg/m3(502ppm)时,人会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麻痹而死亡,此区域属于极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硫磺回收装置,污水汽提装置,火炬装置,酸性气管线沿途区域,气体、气分脱硫火炬罐,一、二气分脱硫部分。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2、高度危险区域当硫化氢浓度介于300~760mg/m3(198~502ppm)时,可引发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排尿困难。

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蒸馏装置蒸、常顶、减顶切水及轻烃回收回流罐切水,脱硫罐切液,轻烃回收脱丁烷塔顶酸性水,轻烃回收单元干气管线,火炬线沿途区域,瓦斯罐,瓦斯管网沿途2米之内,催化、加氢酸性水罐,催化分馏部分、稳定部分、脱硫部分、压缩机,641、642废汽油罐等。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3、中度危险区域当硫化氢浓度10mg/m3~300mg/m3(6.6~198ppm)时,可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

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硫磺联合装置的液硫储存及成型单元,污水场,蒸馏装置电脱盐切水、污水池。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二、中毒症状1.轻度中毒:表现为畏光、流泪、眼刺痛、异物感、流涕、鼻及咽喉灼热感等症状,并伴有头昏、头痛、乏力。

2.中度中毒:立即出现头昏、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咳嗽、呼吸困难、喉部发痒、胸部压迫惑、意识障碍等症状,眼刺激症状强烈,有流泪、畏光、眼刺痛。

3.重度中毒:表现为头晕、心悸、呼吸困难、行动迟钝,继而出现烦躁、意识模糊、呕吐、腹泻、腹痛和抽搐,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并发肺水肿、脑水肿,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味的气体,具有高毒性和易燃性。

它是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的危险物质。

因此,在与硫化氢打交道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一、了解硫化氢的特性和危害1. 硫化氢具有强刺激性气味,但它能迅速麻痹嗅觉,因此,不能单靠嗅觉来检测硫化氢的存在。

2. 硫化氢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有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死亡。

3. 硫化氢是易燃易爆的,与空气中的氧气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一旦遇到明火或高温,会发生爆炸。

二、做好预防措施1. 在使用硫化氢之前,必须对所处的环境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 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气体检测系统,用来监测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及时发现泄漏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在可能泄漏硫化氢的区域,设置适当的警示和标识,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三、使用个人防护装备1. 在处理硫化氢时,操作人员必须戴上适当的呼吸器,以防止吸入该气体。

2. 穿戴化学防护服和防护手套,以保护皮肤免受可能的溅接。

3. 戴上护目镜或面具,以保护眼睛。

四、培训和教育1. 所有与硫化氢打交道的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并了解硫化氢的危害性和安全防护知识。

2. 培训内容应包括硫化氢的特性、交叉污染以及紧急事件的处理方法等。

五、紧急处理1. 如果发生硫化氢泄漏,应立即通知紧急救援机构,并进行适当的疏散。

2. 确保使用合适的灭火器材来扑灭火焰,尽量避免使用水来灭火,因为硫化氢与水反应会产生硫化物,增加危险。

六、储存和运输1. 在储存和运输硫化氢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使用合适的容器,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2. 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容器和管道,确保没有泄漏和损坏。

七、定期检查和维护1. 定期检查和维护硫化氢相关设备和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2. 如果发现任何损坏或故障,应立即采取修理或更换措施,以确保安全。

总结起来,与硫化氢打交道时,我们必须了解其特性和危害,制定预防措施,戴上个人防护装备,接受培训和教育,学会紧急处理,遵守储存和运输规范,定期检查和维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化氢的危害
中毒机理及毒害
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性毒剂,按毒性分级为急性中 毒。硫化氢可与人体内部某些酶发生作用,可抑制细胞 呼吸酶活性,影响机体和氧结合能力,造成组织缺氧对 人体有全身毒性作用,(全身毒性是指化学物质引起的 对一个或多个系统产生有害影响并扩展到全身的现象, 这种作用不局限于身体的某一点或某一区域)。其毒害 作用的主要把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亦伴有心 脏等多器官损害,毒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粘膜部位。
• 硫化氢的机体损害和中毒机制的周期不同的浓度和接触时间 而异。浓度越高则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相对较低 时,粘膜刺激作用明显;达到浓度时则引起颈动脉反射作用, 使呼吸停止;浓度更高时,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 窒息,导致“闪电式”中毒死亡。当硫化氢浓度为0.03— 0.19点,人可闻到臭味的最小量;人吸入70~150mg/m3, 2~5分钟内丧失嗅觉,咽喉肿痛、头痛、恶心;吸入 300mg/m3,很快失去知觉、眼痛、喉咙痛;吸入750mg/m3, 失去理智和平衡能力,呼吸困难,必须做人工呼吸,吸入 1050mg/m3,则神志不清,大小便失控,如不立即抢救导致 死亡;吸入1500mg/m3,知觉立刻丧失,如不立即抢救就会 导致死亡或造成大脑的永久性损伤。硫化氢是眼和呼吸道粘 膜丧失的水分分解,并与组织中的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氢硫基、 硫和氢离子。硫酸和硫化钠对粘膜有强刺激和腐蚀作用,引 起不同程度的化学性病症反映,加之细胞内窒息,对较深的 组织损伤最重,易引起肺水肿和明显的结膜炎。
硫化氢防护知识
中原油田消防支队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
•毒害性 •可溶性 •可燃性 •腐蚀性 • 其他性质 • 硫化氢的成因
毒害性 可溶性 可燃性
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性毒剂,按毒性分级为急性中毒。无色,相对 密度:(空气=1)1.76,比空气重,对空气和水体污染。人吸入 1000mg/m3数秒钟后出现急性中毒,导致呼吸加快后呼吸麻痹 而立刻死亡。
• 3、1993年9月28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 赵县华北油田赵48井预探井在试油射孔作 业时发生井喷,毒气扩散面积达10个乡镇 80余个村庄,造成6人死亡,数千人中毒, 22.6万人被紧急疏散。
• 4、美国德克萨斯州是含硫化氢井较多的地 区,其10个油气区历年来发生井喷1206起, 含硫化氢井事故96起,死亡144人,伤16人。
• 2、2006年3月25日,地处重庆开县高桥镇的中石 油罗家2号井发生井漏事故,1万余人被紧急疏散, 无人中毒,7天后压井成功,该井与2003年12月 23日发生井喷的16井相距不足10米,据估计,经 济损失不比罗家16井低,受灾群众仅伙食每天开 支需30万元。7月18日,中石油对四川石油管理 局和西南油气分公司4名局级干部进行处理。
1050 1500
几乎 立刻
立刻神智不清, 知觉丧失,死亡。
接触机会
在采矿和从矿石中提炼铜、 钼、钴等,煤的低度焦化, 含硫石油,天然气的钻、采 和提炼、橡胶、人造丝、皮 革、硫化染料造纸、颜料、 甜菜、制糖、动物胶等工业 中都有硫化氢产生,开挖和 整治沼泽地、沟渠、水井、 下水道、潜涵、隧道和清除 垃圾、污物、粪便等作业以 及分析化验室都有接触硫化 氢的机会。矿泉水、火山喷 气和矿下积水,也常伴有硫 化氢的存在。
硫化氢的危害性
• 危害程度 • 发生范围
硫化氢的危害
• 硫化氢事故案例
• 1、2003年12月23日21时,位于 重庆开县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 探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井发生 剧烈井喷,巨大的气流把钻杆抛 到天上,钻杆和附近岩石或机械 碰撞产生的火花将喷涌出的气体 点燃,但随后喷涌出的大量泥浆, 把刚刚点燃的气体熄灭,从井内 喷出的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 天然气四处弥漫、扩散,导致243 人因硫化氢中毒死亡,2142人住 院治疗,65000人被紧急疏散,直 接经济损失6432.31万元。中石油 总经理马富才引咎辞职,四川石 油管理局局长陈广权被撤职,6名 直接责任人被判刑。
硫化氢的毒性程度(mg/m3)
染毒浓度mg/m3 0.03—0.19
接触时间(min)
毒性程度 嗅觉阈可闻到臭味的最小量
1
有明显、难闻的臭味
15
8
暴露工作、暂时安全
30
——最高限度
150
2—5
丧失嗅觉,咽喉肿痛,头痛、恶心
300
很快失去知觉,眼痛、喉咙痛
450
立即危及生命和健康
750
失去理智和平衡能力、
①高温还原成因:硫化氢形成是由于硫酸盐在烃类(以∑CH代表, 即油气)或有机物(以C代表)参与下的高温还原而成。 ②生物还原成因:硫酸盐还原菌利用各种有机质(C和∑CH)作 为给氢体来还原硫酸盐。 以上两种成因硫化氢在天然气中含量高,一般在4%以上,即 61560mg/m3以上,发生井喷后往往形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③裂解成因:石油与干酪根在高温裂解形成的硫化氢。因此裂解 成因天然气中硫化氢一般在2%以下,即硫化氢浓度为30000mg/ m3以下,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危险性相对小些。这种成因硫化氢 往往在碳酸盐地层中,不在碳酸盐和硫酸盐地层组合中。我国威 远气田硫化氢属此成因。
易溶于水、乙醇, 1体积水能溶解2.6体积的硫化氢生成的水溶液 为硫化酸。硫化氢的溶解度与温度、气压有关。只要条件适当, 轻轻振动含有硫化氢的液体,可使硫化氢气体挥发到大气中。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
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并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最小点火
能(ml)0.077
沸点:(℃)—60.4
熔点:(℃)—85.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爆炸下限(%)4.0
爆炸上限(%)46
腐蚀性 其他性质
硫化氢的成因
硫化氢溶于水形成弱酸,对金属有高腐蚀作用,形成“氢脆” 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易导致安全事故。
有恶臭的气体,属非金属氢化物。主要用途:化学分析如鉴 定金属离子、制造硫酸或工业硫磺。英文名:hydrogen sulfide 。分子式:H2s。相对分子质量:34.08。CAS号: 7783—06—4(化学物质信息检查号)。危险类别:第2.1类 易燃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