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瓦斯突出分类、特点、机理及规律
煤与瓦斯突出分类特点机理及规律课件

THANKS.
垂直分布规律
在垂直方向上,煤与瓦斯突出可能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 加,或者在特定深度范围内更为集中。
强度规律
单次突出强度规律
单次煤与瓦斯突出的强度可能与突出 的位置、地质构造、瓦斯压力等因素 有关。
累计突出强度Leabharlann 律长期观察和统计表明,煤与瓦斯突出 的累计强度可能随着开采时间的增加 而增加。
04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
瓦斯流动速度
瓦斯的流动速度对突出过程有重要影响。高流速的瓦斯能够更快地冲破煤层, 形成突出。因此,控制瓦斯的流动速度是预防突出的重要手段。
采矿因素
开采深度与采掘强度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采掘强度的增 大,煤层中的应力集中程度和瓦斯压 力逐渐增加,突出风险也随之增大。
采掘布置与工艺
不合理的采掘布置和工艺选择也可能 诱发煤与瓦斯突出。例如,采用不合 理的炮眼深度、装药量和爆破方式等 都可能增加突出的风险。
放。
震动放炮
通过震动放炮产生的冲击波,使 煤体产生裂隙,释放瓦斯压力。
钻孔控制
在煤层中钻孔,对瓦斯进行排放 或注入阻化剂,降低突出风险。
瓦斯抽采与利用
瓦斯抽采
利用抽采设备将煤层中的瓦斯抽出,减少煤层瓦斯压力和含量。
瓦斯利用
将抽采出的瓦斯进行净化处理,用于发电、供热等能源利用。
煤与瓦斯突出案例
05
分析
国内突出案例
贵州水城矿区
该矿区发生过多次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其中以汪家寨煤矿最为典型。该矿在开采过程中,由于煤层较 软、瓦斯含量高,容易发生突出。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该矿存在通风系统不完善、瓦斯抽放不充分等 问题。
山西焦煤集团
该集团下属的屯兰煤矿发生了一次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该矿在开采过程中,由于瓦斯治理措 施不到位、通风系统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了突出事故的发生。事故造成了多人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
煤与瓦斯突出分类、特点、机理及规律讲解

巷道掘进
2002年4月7日,淮北芦岭煤矿 发生特大型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案例
煤层
巷道掘进
2002年4月7日,淮北芦岭煤矿 发生特大型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案例
煤层
巷道掘进
2002年4月7日,淮北芦岭煤矿 发生特大型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案例
煤层
巷道掘进
2002年4月7日,淮北芦岭煤矿 发生特大型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案例
1989.3.27.1269-1煤巷突出
两突出点仅相距17m,
突出 2800t煤。
突出点距地表202m,地质构造复杂,煤 层顶板倾角8o,底板倾角38o,瓦斯压力 1.65Mpa,水平厚度45m,煤搓揉严重, 硬度低。煤巷掘进打钻喷孔、顶钻、响煤 炮。
一、煤与瓦斯动力现象的分类及其危险 程度的划分
煤体自重力:在铅垂方向t.z M gHM (0.013 ~ 0.016)HM(13-6)
自重应力:在铅垂方向 zq gH 0.025H(13-2) 在水平方向 zp (0.25 ~ 1.0) zq(13-3)
地质构造应力:在水平方向 gq (0 ~ 20) zp(13-4)
甚至更高
采动集中应力:在铅垂方向 c.p (1.5 ~ 3.0) z.q.(13-5)
南桐鱼田堡矿1406煤巷突出
1968.1.20.
在非爆破作业时突出,5000t煤, 瓦斯350万m3。堵塞巷道549m。 瓦斯逆流1621m直至进风量 3600m3/min的进风井井口,波及 全矿井,抽风井防爆门被冲开, 工人前来关门时被瓦斯熏倒.
突出点垂深315m,煤厚2.83m, 倾角30o,在保护范围内掘进时, 作业正常安全,但距保护层采止 线7.15m时,巷道煤壁变松,迎头 和两帮发生三次片帮,距采止线 2.85m时,发生这次强烈突出.
第二章煤与瓦斯突出分类及规律

第二章煤与瓦斯突出分类及其规律第一节煤与瓦斯突出的概念、分类及危害一、煤与瓦斯突出的相关概念和特点煤矿在采掘过程中,在地应力和瓦斯(含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由煤(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动力现象,叫做煤与瓦斯突出。
它是矿井瓦斯涌出的一种形式。
突出矿井是指在矿井的开拓、生产范围内有突出煤层的矿井。
其中,突出煤层是指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突出的煤层或者经鉴定有突出危险的煤层。
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特点是:(1)煤与瓦斯突出后,会喷出大量的瓦斯和煤尘,突出时间极短,一般持续几分钟或几秒钟。
(2)破碎的煤(或岩石)常常被抛出一定的距离。
使突出地点人员窒息死亡或被掩埋、卷走,巷道被堵塞或冲垮。
(3)突出后在煤(岩)体内,往往形成大小不同、开关不一的孔洞。
(4)突出时,常常伴有猛烈响声和强大的动力效应。
所谓动力效应,就是突出所形成的冲击波能破坏支架、推倒矿车、移动巨石等的一种动力现象。
(5)喷出的瓦斯量大大超过煤层的瓦斯含量,往往有几千到几万甚至几百万立方米。
(6)突出过程中,不但能顺风流向回风方向冲击,而县常常发生瓦斯逆流现象,即瓦斯流沿着通风相反方向流动。
有的逆流很远,可达几百米甚至上千米;冲击波能破坏通风系统,改变风流方向造成通风混乱,不利于人员的撤退和救灾。
(7)煤与瓦斯突出后的高浓度瓦斯,开始不会立即爆炸,但在一定供氧条件下,遇火则能引起燃烧;待降到爆炸界限内,遇火源就会爆炸。
因此,突出矿井的火源管理非常重要。
(8)煤与瓦斯突出后,可能在同一地点发生第二次、第三次突出。
二、煤与瓦斯突出的分类煤与瓦斯突出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按突出现象的力学特征分类,二是按突出强度分类。
(一)按突出现象的力学特征分类1、煤与瓦斯突出(简称突出)发生突出的主要因素是地应力和瓦斯压力和联合作用,通常以地应力为主、瓦斯压力为辅。
实现突出的基本能量是煤体仙积蓄的高瓦斯能量。
判断突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1)突出的固体物具有气体搬运的特征。
煤与瓦斯突出基本知识

煤与瓦斯突出基本知识目录一、煤与瓦斯突出概述 (2)1. 煤与瓦斯突出的定义 (2)2. 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 (3)3. 煤与瓦斯突出的分类 (4)二、煤与瓦斯突出机理 (5)1. 瓦斯渗透与扩散原理 (7)2. 煤体应力与变形规律 (8)3. 瓦斯与煤体相互作用机制 (9)三、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 (10)1. 地质勘探方法 (11)2. 工程勘察方法 (12)3. 钻孔测井方法 (13)4. 形成预测模型 (14)四、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 (15)1. 防治原则与目标 (16)2. 防治技术措施 (17)a. 煤层顶板控制 (18)b. 煤巷掘进与支护 (19)c. 采煤方法改革 (21)d. 瓦斯抽放与管理 (21)3. 防治管理措施 (22)a. 安全生产责任制 (24)b. 安全教育培训 (25)c. 安全投入与保障 (25)d. 应急预案与演练 (26)五、煤与瓦斯突出典型案例分析 (28)1. 国内外典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案例 (29)2.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30)3.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经验教训总结 (31)一、煤与瓦斯突出概述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常见的自然灾害,其主要发生在地下煤矿的采煤工作面。
这种现象涉及到煤层的突然破碎和大量瓦斯的瞬间释放,往往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对矿井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生产中重要的安全隐患之一,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突出会造成大量的煤炭资源损失,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其次,大量瓦斯的释放可能导致矿井内部空气质量急剧恶化,威胁矿工人的生命安全;突出的发生还可能引发矿井内部其他安全事故,如火灾、水灾等。
了解煤与瓦斯突出的基本知识,加强矿井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生产中重要的安全隐患之一,掌握其基本知识和防治技术,加强矿井安全管理,对于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煤与瓦斯突出大体常识

一、什么叫煤与瓦斯突出?答:在地应力和瓦斯的一起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由煤体或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样的动力现象。
二、煤与瓦斯突出依照动力形式分为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依照其发生的动力形式,能够分为煤与瓦斯突出(简称突出),煤的突然压出伴随瓦斯涌出(简称压出)和煤的突然倾出伴随瓦斯涌出(简称倾出)三种类型。
一、煤与瓦斯突出:在地应力和瓦斯压力的一起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二氧化碳)从煤体内突然喷出到采掘空间的动力现象叫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
其特点有:①突出的煤向外抛出距离较远,从数米到数百米不等。
②抛出的煤堆积坡度小于煤的自然安息角,具有分选现象。
③抛出的煤破碎程度较高,含有大量的粉煤和煤尘。
④突出有明显的动力效应,如破坏支架、推倒矿车、摧毁风门、破坏设备、搬运煤(岩)等。
⑤突出时,拌随有大量瓦斯涌出,使回风流瓦斯较长时刻超限,有时还会发生逆流;其涉及范围视其突出强度和矿井通风能力可达一个或几个采区乃至全矿井。
⑥突出后的孔洞形状呈口小腔大的梨形、舌型、倒瓶型及其它型状;多数位于巷道的上方或上偶角。
二、煤的突然倾出:采掘工作面在地应力的作用下,煤体受到破坏后,其自重力超过煤层的凝聚力和与围岩的摩擦力,加上瓦斯在必然程度上参与作用,使破碎而松散的煤炭突然向采掘空间倾出,并拌随涌出大量瓦斯的现象叫煤的突然倾出。
其特点有:①倾出的煤当场按自然安息角堆积,不显示气体搬运特点,无分选现象。
②倾出后的孔洞形状多为口大腔小,孔洞轴线沿煤层倾斜或铅垂(厚煤层)方向进展。
③无明显动力效应。
④倾出常发生在煤质松软的急倾斜煤层中。
⑤巷道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明显增加,但时刻短,一样不显现瓦斯逆流现象。
3、煤的突然压出:在地应力,尤其是采掘集中应力的作用下,采掘工作面的煤体被抛出或发生位移,并拌随大量瓦斯涌出的现象叫煤的突然压出。
其特点有:①压出有两种形式,即煤的整体位移或煤有必然距离的抛出,但位移和抛出的距离都较小。
第13章 煤与瓦斯突出分类、特点、机理及规律——【矿井瓦斯防治】

二、矿井瓦斯动力现象分类及危险程度划分
16
二、矿井瓦斯动力现象分类及危险程度划分
2. 按照动力现象强度分类
小型突出
煤
中型突出
与
瓦
斯
次大型突出
突
出
大型突出
强度<50t,突出后,经过几 十分钟瓦斯浓度可恢复正常
强度50-99t,突出后,经过 一个作业班瓦斯浓度可恢复 正常
强度100-499t,突出后,经 过一天瓦斯浓度可恢复正常
30
31
五、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
32
五、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
2. 煤巷掘进工作面发生突出最多,发生突出的概率由大 到小排序为:平巷、回采面、上山、石门、下山及其它
各类巷道突出情况
巷道 类别
石门 平巷 上山 下山 回采 其他 合计
统配煤矿 (1951~1991 年)
平均强 次%
度/t.次-1 336 5.2 586.1 2917 45.2 68.9 1172 18.2 70.3 180 2.8 61.4 1851 28.6 46.9
6456 100 89.5
南桐矿务局
(1955~1991 年) 平均强
次% 度/t.次-1
40 3.4 575
387 32.8 42.5
228 19.3 35.3
6 0.5 29.8
425 36 30.9
91 8
15.2
1180 100 70.7
六枝矿务局 (1961~1991)
平均强 次%
度/t.次-1 73 9.3 286.8 445 56.9 61.6 192 24.6 54.6 46 5.9 53.8 26 3.3 86.8
• 突出过程为39s。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一般规律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一般规律一、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煤与瓦斯突出给煤矿安全生产,特别是井下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
为了防止这类灾害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井下安全生产.世界上各主要产煤国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煤与瓦斯突出机理.以便为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对于突出过程中煤岩体破坏与发展机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定性与假说性阶段,对于突出过程中哪些因素起主要作用以及与其它因素间的作用机理还把握不准,故而只能对某些突出现象给予解释,还不能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
人类对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研究已经近200年了,对突出机理的假说不下40 种,尽管各有差别,但归纳起来有六类,主要的仍然是三大类:瓦斯主导学说;地压主导学说;综合作用假说.下面来介绍有代表性的几种假说.(一)瓦斯主导学说该类学说认为,瓦斯是突出的主要原因和能源,而地压和煤的物理力学性能则是为突出创造了有力条件.该类学说主要包括以下假说:1)"瓦斯包"说(前苏联贝可夫提出)突出的原因在于煤层中存在"瓦斯包".该瓦斯包中的瓦斯压力比邻近区域要高得多,且包围"瓦斯包"的煤体透气性极小,使高压瓦斯得以保存.当工作面接近这一"瓦斯包"时,高压瓦斯破坏了煤壁,瓦斯携带破碎煤猛烈喷出,发生瓦斯突出.2)突出波说(前苏联赫利斯特尔维切提出)突出是煤层中所含潜能的显现,每吨煤中所含瓦斯的潜能要比煤层储蓄的弹性变形能大10倍左右.在煤强度低的区域,煤层中的瓦斯压力大于煤的极限破坏强度,在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区域时,在瓦斯压力作用下,可产生连续破坏煤体的"突出波".3)瓦斯膨胀说(1)煤层中存在高压瓦斯含量地带,吸附瓦斯引起了煤体膨胀,增加了煤层应力,且在这样的煤层中透气系数接近于零.当巷道接近这一区域时,使应力急剧降低,造成煤的破坏和突出.(前苏联尼靠林提出)(2)突出是由于含有高压瓦斯的煤层,没结构不均匀.透气性低的硬煤包围着透气性高的软煤,当巷道工作面接近硬煤与软煤边界时,运动着的高压瓦斯就可以冲破煤壁夹带着随煤而喷出发生突出(别土哈夫提出).4)瓦斯水化物说(前苏联学者提出)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空隙煤体中有可能形成瓦斯的水化物CH4.6H2O.当它与水结合时,在一立方米的水中可以含有200立方米的瓦斯.煤层中的瓦斯水化物以不稳定的化合物存在,储存着巨大的潜能,受到采动影响即能迅速分解,形成高压瓦斯,突破煤体而造成突出.5)瓦斯运移说煤是多孔裂隙物质,其中存在着大小不等的空隙,孔隙之间由若干大小裂隙沟通。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基本知识介绍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基本知识介绍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基本知识一、煤与瓦斯突出的概念1、煤与瓦斯突出的概述在煤矿井下采掘过程中,在极短的时间内(几秒或几十秒),在瓦斯和地应力的作用下,突然从煤岩体内喷出大量的煤岩与瓦斯的现象,称为煤与瓦斯突出。
是一种伴有声响和猛烈力能效应的动力现象,是煤矿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
根据资料记载,世界上煤与瓦斯突出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1834年3月22日法国鲁阿尔煤田依萨克煤矿在急倾斜厚煤层平巷掘进工作面发生了第一次有记载的突出。
当时支架工在架棚子时发现工作面煤壁外移,三个人立即外撤,撤退时一人被煤流埋没,一人被瓦斯窒息死亡,一人逃跑得救。
突出煤沿巷道堆积13米长,煤粉散落15米长,迎头支架倾倒。
世界上最大的一次突出发生在1969年7月13日原苏联的顿巴斯加加林矿井710米水平主石门揭穿厚度仅有1.03米的煤层时,突出煤量14200吨,瓦斯25万立方米以上。
中国早在1939年吉林辽源矿务局就发生动力现象。
有记载第一次的突出发生在1950年4月20日吉林辽源矿务局富国西二坑在掘进垂深280米的煤巷掘进工作面。
我国最大的一次突出发生在1975年8月8日四川天府局三汇坝一矿主平硐(+280米),震动性放炮揭穿6号煤层时,突出煤岩12780吨,瓦斯140万立方米以上。
2、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1879年4月17日比利时阿拉波二号井,向上掘进580~610米水平之间的上山眼时,发生了世界上最猛烈的一次突出,突出煤量420吨,喷出瓦斯50万立方米以上。
瓦斯喷出时,瓦斯逆风流从提升井冲至地面,距井口23米的绞车房附近的炉火引燃了瓦斯,火焰高达50米,井口建筑物烧成一片废墟,2小时后火焰将熄灭时,又连续发生了7次瓦斯爆炸(每隔7分钟左右1次),井下209人,死亡121人,地面3人烧死,11人烧伤。
1972年湖南红卫煤矿石门揭煤远距离放炮时发生了突出,突出煤量4500t,喷出瓦斯138.5万立方米,高浓度瓦斯从主井口喷出,井口附近瓦斯浓度达15%,较长时间稳定在9%左右,从北翼井口喷出的瓦斯,被信号房的炉火点燃,火柱高达30m,进口房和主扇被烧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煤与瓦斯动力现象的分类及其危险程 度的划分
二、突出假说、突出过程现场测定实例和 突出机理
三、突出发生的一般规律
煤与瓦斯突出概念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层中存储的瓦斯能和 应力能的失稳释放,表现为在极短的时间内 向生产空间抛出大量煤岩和瓦斯。抛出煤岩 从几吨到上万吨瓦斯从几百到上百万立方米, 并可能诱发瓦斯爆炸。
煤体自重力:在铅垂方向t.z M gHM (0.013 ~ 0.016)HM(13-6)
顿巴斯加加林矿特大突出
❖ 1969.7.13在深710m主石门揭L3煤 层,突出煤 1.45万t,煤堵满主石门长度550m副石门长 270m,瓦斯25万m3,突出孔面积超过1.1万m2;
❖ 煤层倾角67。,瓦斯含量20m3/t,瓦斯压力 5Mpa,注水75m3 后为瓦斯压力降至 2.4~3.9MPa,煤厚1.03m,构造煤厚0.4m。
突出假说
➢煤与瓦斯的突出机理是指煤与瓦斯突出的发动、 发展和终止的原因、条件及过程。
➢根据现场统计资料及实验研究提出的各种假说。 归纳起来,这些假说可分为四类:
✓瓦斯为主导作用的假说 ✓地应力作用说 ✓化学本质说 ✓综合作用假说(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可 )
二、突出假说、突出过程现场测定实例和突出机理
(a)巷道布置平面图
(b)巷道及考察孔布置剖面图
图13-4 +537m水平杰列卓夫卡煤层考察巷道布置示意图
二、突出假说、突出过程现场测定实例和突出机理
突出过程现场测定实例
✓考察结果 (1)原始的透气性及瓦斯压力:
测定的煤层原始瓦斯压力如图13-5所示。
图13-5 K3煤层原始瓦斯压力测定结果
二、突出假说、突出过程现场测定实例和突出机理
1、注水措施无效, 构造煤未湿润; 2、受逆断层、岩浆侵入、构造及构造应力影响
(水平应力系数3倍); 3、石门保护煤柱集中应力; 4、注水后瓦斯压力2.4~3.9MPa>始突值。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突出煤量130t
三汇坝一、二矿主平硐 三次特大突出
1975.08.08 突出12780t(煤60%,矸石40%),瓦斯140万m3; 1977.07.05突出2807t, 瓦斯60万m3; 1983.01.14突出5000t ,瓦斯44.5万m3。
一、煤与瓦斯动力现象的分类及其危险 程度的划分
按突出危险程度分类
➢ 根据《防突规定》的相关要求,突出危险 程度的划分如下: ✓突出煤层; ✓突出矿井; ✓突出危险区和无突出危险区; ✓突出危险工作面;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一、煤与瓦斯动力现象的分类及其危险 程度的划分
岩石与瓦斯突出
➢ 根据国内外资料,岩石与瓦斯突出一般 具有如下规律:
突出假说
➢应力分布不均匀说
该假说认为突出煤层的围岩中具有较高的不均 匀分布的应力,其主要原因是地质构造运动,个别 情况下是由于采掘过程引起的(如留煤柱、冒顶 等)。
二、突出假说、突出过程现场测定实例和突出机理
突出过程现场测定实例
➢中梁山煤矿突出过程现场测定
✓实测简介 试验地点在南井+290 m水平南西二半抬高石
(一)按动力现象的力能特征分类 (二)按动力现象的强度分类 (三)按突出危险程度分类 (四)岩石与瓦斯突出
一、煤与瓦斯动力现象的分类及其危险 程度的划分
按动力现象的力能特征分类
《
煤
与 瓦
煤与瓦斯动力现象
斯
突
出
矿
井 鉴 定 规
煤突 与然 瓦喷 斯出
煤瓦 的斯 压涌 出出 伴
煤瓦 的斯 倾涌 出出 伴
靠近顶板顶层煤厚7m为变质煤;底层4~5m为正常煤;倾角 25度;距地表垂深373m; ❖ 煤巷掘进头距三半煤门15.8m时,为防突打直径75mm钻孔8 个,孔长6.5~10m,排放瓦斯17d后,掘进3.8m,残孔2.7~6.2m, 工作面煤炮声连续不断,10min响煤炮达82次,打炮眼10个,深 1m,炮响后约4~5min出现两次强烈震动,发生突出,12m煤柱 被摧毁; ❖ 火成岩构造,变质煤,两巷接近形成集中应力叠加等都对突 出起了重要作用。排放孔残余长度不足,措施无效。
二、突出假说、突出过程现场测定实例和突出机理
突出假说
➢能量说
✓认为突出是由煤的变形潜能和瓦斯内能引起的。 ✓含瓦斯煤层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条件,可简化为
We A
(13-1)
式中: We ——煤的弹性能;
——瓦斯的膨胀能;
A ——煤破碎到标志突出特征的粉煤时的能量。
二、突出假说、突出过程现场测定实例和突出机理
三汇坝一矿主平硐突出
❖ 1988.8.8突出点情况: ❖ 突出点煤厚(构造煤)南
帮>5.0m;北帮0.1m;瓦斯 压力0.7MPa;,距地表 500m;位于F34-4逆断层 下盘;煤岩破坏严重。 ❖ 震动性放炮揭煤,人员全 部撤至地面,无其它防突 措施。
南桐鱼田堡矿石门自行破岩突出
1988.10.16突出情况: 1 突出点距地表垂深445m;瓦斯压力超过3.7MPa; 2 受向斜与扭转构造影响以及开采应力叠加作用; 3 大面积构造煤。
煤层
巷道掘进
2002年4月7日,淮北芦岭煤矿 发生特大型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案例
突出煤岩量10500t,死亡13人
2002.4.7突出情况: ❖ 突出点 :二水平818-3#溜煤斜巷 ❖ 突出点8、9煤合层厚9.5m; ❖ 全搓揉成构造煤;瓦斯压力>2.65Mpa; ❖ 该巷恰位于小向斜轴部;区域构造应力较活跃,其方向恰与
煤层
巷道掘进
2002年4月7日,淮北芦岭煤矿 发生特大型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案例
煤层
巷道掘进
2002年4月7日,淮北芦岭煤矿 发生特大型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案例
煤层
巷道掘进
2002年4月7日,淮北芦岭煤矿 发生特大型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案例
煤层
巷道掘进
2002年4月7日,淮北芦岭煤矿 发生特大型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案例
突出假说
➢综合作用假说
✓认为突出是地应力、瓦斯、煤的力学性质等因素 综合作用的结果。
✓较全面地考虑了突出的动力与阻力两个方面的主 要因素。
✓主要包括振动说、分层分离说、破坏区说、动力 效应说、游离瓦斯压力说、能量假说和应力分布 不均匀说。
✓我国学者还提出了发动中心说、流变说、球壳失 稳说和煤与瓦斯突出的力学作用机理等 。
1989.3.27.1269-1煤巷突出
两突出点仅相距17m,
突出 2800t煤。
❖ 突出点距地表202m,地质构造复杂,煤 层顶板倾角8o,底板倾角38o,瓦斯压力 1.65Mpa,水平厚度45m,煤搓揉严重, 硬度低。煤巷掘进打钻喷孔、顶钻、响煤 炮。
一、煤与瓦斯动力现象的分类及其危险 程度的划分
煤与瓦斯突出案例
煤层
巷道掘进
2002年4月7日,淮北芦岭煤矿 发生特大型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案例
煤层
巷道掘进
2020020年2年44月月77日日,,淮淮北北芦芦岭岭煤煤矿矿 发生发大生型特煤大与型瓦突斯出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案例
煤层
巷道掘进
2002年4月7日,淮北芦岭煤矿 发生特大型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案例
煤层走向垂直;突出后打钻确定出一个断距3m走向逆断层; 受开采应力叠加影响。
煤与瓦斯突出实例及分析 芦岭矿自行破岩突出瓦斯涌出量随时间的变化
2004年10月20日,郑州大平 煤矿发生特大型突出,引发 瓦斯爆炸,死亡148人。
南桐矿务局鱼田堡矿+150m水平主运输石门突出
运输石门,自顶板方向揭穿4号煤层。该处距地表垂深325m, 煤层倾角30°,煤厚2.4m,煤层松软,顶板正常,底板有小错 动。压力2.26MPa。石门工作面距煤层2m时,曾听到十多次声 响,第—次放震动炮揭开煤层时发生了突出,抛出煤粉36t,岩 石20t,瓦斯4500m3。瓦斯浓度恢复正常后,沿煤门向前掘进, 在第二次突出前一个班发现煤亮度变暗,层理紊乱,煤壁往巷 道空间鼓动,有煤流出,工作面发冷,当放底炮崩4号煤底板时, 发生了第二次突出,突出煤粉1473t,岩石80m3,瓦斯逆流冲 出进风竖井井口到地面。
南桐鱼田堡矿1406煤巷突出
❖ 1968.1.20.
❖ 在非爆破作业时突出,5000t煤, 瓦斯350万m3。堵塞巷道549m。 瓦斯逆流1621m直至进风量 3600m3/min的进风井井口,波及 全矿井,抽风井防爆门被冲开, 工人前来关门时被瓦斯熏倒.
❖ 突出点垂深315m,煤厚2.83m, 倾角30o,在保护范围内掘进时, 作业正常安全,但距保护层采止 线7.15m时,巷道煤壁变松,迎头 和两帮发生三次片帮,距采止线 2.85m时,发生这次强烈突出.
❖ 突出点位于一向斜轴与一潜伏 断层交会地区。
❖ 南桐鱼田堡矿1406煤巷突出
红卫矿坦井二石门与1269-1煤巷突出
1972.2.20.二石门放炮揭煤突出
突出4500t煤,138.5万m3瓦斯。瓦斯 冲开风井口风门进入信号室并被炉子点燃, 火焰高数十米,烧毁井口设施。瓦斯逆流 到进风井地面工业广场的瓦斯浓度达 0.7%,主井井口瓦斯浓度一度达到15%,较 长时间稳定在9%。
✓ 岩石与瓦斯突出大都发生在构造破坏带; ✓ 国外的岩石与瓦斯突出,都发生在爆破时; ✓ 岩石与瓦斯突出后,在岩体中形成一定形
状的空洞。
二、突出假说、突出过程现场测定实 例和突出机理
(一)突出假说 (二)突出过程现场测定实例 (三)突出力能计算 (四)化学本质说 (五)综合作用假说
二、突出假说、突出过程现场测定实例和突出机理
突出过程现场测定实例
✓实测结果 突出发展过程现场实测结果如图13-2、13-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