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生理概要和解剖特点

合集下载

肝胆疾病课件:肝脏解剖与生理学

肝胆疾病课件:肝脏解剖与生理学

肝脏解剖结构介绍
肝脏由肝叶组成,具有分叶分布的特点。各个叶之间有血管和胆管网状分布,形成复杂的内部结构。
肝脏外表面肝叶分布
肝脏外表面分为肺、脾、胰、胆囊和肾上腺叶。这些叶状区域在解剖学上有 特内部分为肝小叶和肝细胞。肝细胞是肝脏的主要功能单元,肝小叶则是肝细胞的集合。
肝脏负责合成和分泌胆汁,胆汁对于消化和吸收脂肪具有重要作用。
肝脏的胆囊与胆管介绍
胆囊和胆管是肝脏胆汁排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收集和传递胆汁参与消化过程。
肝脏的毒物代谢功能
肝脏具有解毒作用,可以代谢并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保护身体免受毒物的危害。
肝脏解毒作用的意义
肝脏的解毒作用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它可以减少有害物质对身体的伤害。
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的病因与危害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是常见的肝脏疾病,了解它们的病因和危害对于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肝脏保健及预防肝病的措施建 议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的饮食以及注重肝脏保健对于预防肝病至关重要。
肝脏的血液循环系统
肝脏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门静脉和肝动脉,这两条血管在肝脏内部形成复杂 的分支网络。
肝脏的血管系统及组成
肝脏的血管系统由门静脉、肝动脉和肝总静脉组成,这些血管在肝脏的功能发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肝脏的功能与作用
肝脏在人体中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血液净化、代谢调节、内分泌、胆汁分泌 和解毒等重要作用。
肝脏的能量代谢
肝脏对能量代谢的调节起着关键作用,它可以储存和释放葡萄糖,并参与脂 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肝脏对葡萄糖代谢的调节
肝脏能够调节血糖水平,参与糖原的合成和分解,确保人体维持稳定的血糖 水平。
肝脏对脂肪代谢的调节
肝脏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合成和分解脂肪,确保正常的脂质平 衡。

肝脏疾病

肝脏疾病

(二)阿米巴性肝脓肿
症状 诊断 鉴别诊断:细菌性肝脓肿 治疗:非手术治疗为主(抗阿米巴药、
中药及反复穿刺抽浓) 手术治疗:穿刺置管闭式引流
切开引流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肝脓肿的鉴别
细菌性肝脓肿
阿米巴性肝脓肿
病史 病程 血液化验 粪便检查 脓肿穿刺
继发于胆道感染或其他化脓 性疾病 病情急骤严重,全身脓毒血 症状明显 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高, 细菌培养阳性 无特殊发现
(3)转移途径
1、 血行转移:早、常见 (门静脉癌栓、肝内、 外转移灶) 2、 淋巴转移 3、 种植转移 4、 直接蔓延
(4)临床症状
1. 肝区疼痛 2. 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腹胀、恶
心、呕吐等 3. 乏力、消瘦 4. 发热、黄疸(肝细胞性或阻塞性) 5. 转移灶表现
(5)体征
肝脏肿大 黄疸 腹水 合并肝硬化的相应体征
肝右静脉
第二肝门
下腔静脉 肝中与肝左静脉
第 三 肝 门
第一肝门
三大重要结构
肝脏的血液供应
肝动脉(25~30%)
门静脉(70~75%)
小叶间动脉
小叶间静脉 肝血窦
中央静脉
主肝静脉
下腔静脉
二、肝脏生理功能
分泌胆汁(600~1000ml/d) 代谢功能(蛋白质、糖、脂肪、多种维生
素和激素的代谢) 凝血功能 解毒功能 吞噬或免疫(通过网状内皮系统的
肝脏疾病
一、肝脏解剖概要
位置、外形、毗邻 Coronary ligament 冠状韧带
镰状韧带
右肝管 胆囊 十二指肠乳头
左肝管 肝总管 胆总管 副胰管
主胰管
隔面
隔肌 右 三 角 韧 带
冠状韧带

肝胆解剖学知识点总结

肝胆解剖学知识点总结

肝胆解剖学知识点总结一、肝脏的解剖结构1. 肝脏的位置和外形肝脏位于腹腔右上部,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器官,呈楔形,上窄下宽。

左侧为锐角,右侧则有一个圆钝的外缘。

2. 肝叶的构成肝脏由左右两叶组成,右叶又分为前叶和后叶。

每个叶内有很多的肝小叶,犹如发泡水泡一样。

3. 肝窦和肝藏管系肝脏内有较为复杂的管系:肝纤维支架支撑着和包裹着肝小叶,包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

在肝小叶内,可见由肝中动脉和门静脉排列成果实状的肝内窦状结构,而这些窦状结构汇入中心静脉,形成小肝叶再汇入肝静脉。

4. 肝门区结构肝门区是指肝脏中所有的管道汇合处,包括门静脉、肝动脉和胆道。

在肝门区结构中,门静脉、肝动脉和胆囊管结合处为维尔森三角。

5. 肝脏的功能肝脏是个重要的代谢器官,它有着非常多的生理功能:原代谢、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和排泄代谢。

此外,肝脏还有很多与调节机体内环境相关的功能。

二、肝脏的血液供应1. 肝脏的血液供应肝脏的血液供应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动脉侧,主要通过肝动脉供血;②静脉侧,主要通过门静脉供血。

2. 肝门静脉门静脉是肝的主要提供血液的动脉,占据了肝脏总血流量的75% - 80%。

3. 肝内血管系统肝内血管系统主要包括肝中动脉、门静脉和肝动脉。

它们在肝小叶内形成彼此交叉的分支网,更好地保障了肝小叶内的毛细血管的供血。

三、肝的解剖形态1. 肝实质及血管系统肝实质主要包括实质脉管系统和胆道系统,以及与之形成的胆小管-肝窦-内胆管系统。

而这些系统是血管系统的支持和血管系统用来传递新的营养和废物代谢产物的工具。

2. 肝叶的结构和功能肝脏的主要功能包括生化功能、排泄功能、免疫功能、代谢功能和生理调节功能。

同时,每个肝小叶也拥有这些功能。

其结构和功能皆由肝窦来提供便利的通道。

3. 肝脏的神经支配肝脏的神经支配主要由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所构成,这些神经元通过改变肝血管的张力来调节肝脏的血液供应。

四、胆囊的解剖结构1. 胆囊的位置和形态胆囊为一个类似梨形的囊袋状结构,位于肝脏的下表面。

肝胆外科疾病知识点

肝胆外科疾病知识点

肝胆外科疾病知识点在肝胆外科领域中,有许多常见的疾病和相关知识点,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重要的肝胆外科疾病知识点。

一、肝脏解剖结构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器官,位于腹腔右上腹部。

它主要由肝细胞组成,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如合成蛋白质、代谢脂肪和糖类等。

肝脏的解剖结构包括肝叶、肝小叶、肝实质、门脉系统、肝动脉和肝静脉等组成部分。

二、肝脏疾病1. 肝炎:肝炎是指肝脏发炎引起的一类疾病,常见的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等。

肝炎的症状包括恶心、食欲不振、乏力、发热等。

2. 肝硬化:肝硬化是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引起的疾病,其特点是肝脏纤维化,肝功能受损并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

3. 肝癌: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患者可出现腹水、黄疸、体重下降等症状。

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

三、胆囊疾病1. 胆结石:胆结石是胆囊内胆汁成分异常而形成的固体结晶体,患者可出现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2. 胆囊炎:胆囊炎是胆囊发炎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右上腹绞痛、发热、黄疸等,常需抗生素治疗或胆囊切除手术。

3. 胰腺疾病1. 胰腺炎:胰腺炎是指胰腺发炎引起的一类疾病,可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

患者常表现为上腹剧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2. 胰腺癌: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症状不具体,易被忽视。

胰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

四、结语以上就是肝胆外科疾病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就医治疗,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肝胆外科疾病的发生。

祝大家身体健康!。

肝脏科知识点总结

肝脏科知识点总结

肝脏科知识点总结肝脏疾病种类繁多,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不同的肝脏疾病有着不同的病因、表现和治疗方法。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掌握肝脏科的知识点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将对肝脏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及应对肝脏疾病。

一、肝脏的解剖和生理功能1. 肝脏的解剖结构肝脏位于腹腔中上部,呈楔形,具有双叶结构,左叶较小,右叶较大。

肝脏的表面光滑,呈棕红色,由肝实质和肝窦组成。

肝实质由肝小叶组成,肝窦则是一系列狭窄的通道,负责胆汁和血液的流动。

2. 肝脏的生理功能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以下是肝脏的主要功能:(1) 代谢功能:肝脏能够合成蛋白质、代谢脂肪和糖类,并且在餐后释放葡萄糖,保持血糖稳定。

(2) 解毒功能:肝脏能够清除体内外的有害物质,包括药物、酒精、代谢产物等。

(3) 分泌胆汁:肝脏能够合成并排泄胆汁,帮助消化和吸收脂类食物。

(4) 贮存功能:肝脏能够储存维生素、糖原等重要物质,在有需要时释放出来。

(5) 凝血功能:肝脏能够合成凝血因子,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

综上所述,肝脏在人体生理功能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一旦遭受疾病侵袭,就有可能对人体造成重大危害。

二、肝脏疾病的分类及病因1. 肝炎肝炎是指由病毒、细菌、真菌、药物、酒精等引起的肝脏炎症。

根据病因的不同,肝炎可以分为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等。

肝炎的症状包括黄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

2. 脂肪肝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沉积增多,引起肝脏功能异常的疾病。

脂肪肝的病因包括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酗酒等。

脂肪肝早期常无症状,严重者可表现为上腹疼痛、肝区不适、乏力等。

3. 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晚期肝病,是指肝脏发生慢性进行性纤维增生,并伴有肝细胞变性和坏死,最终导致肝脏结构破坏和功能减退。

肝硬化常由慢性病毒性肝炎、长期过量饮酒、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引起。

病理学对肝脏疾病的解剖学特征

病理学对肝脏疾病的解剖学特征

病理学对肝脏疾病的解剖学特征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内脏之一,它具有多重功能,如代谢、解毒、储备能量等。

然而,肝脏也是容易受到一系列疾病影响的重要脏器。

在现代医学中,病理学是对肝脏疾病的解剖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肝脏结构特点、肝脏解剖学变化及影像学表现等方面,论述病理学对肝脏疾病的解剖学特征。

一、肝脏结构特点正常情况下,肝脏呈楔形,重量约为1.5kg。

它位于右膈下,占有腹腔内上方的大部分空间。

肝实质由许多叶片组成,每个叶片包含大小不一的肝小叶。

肝小叶是肝脏的最小结构单位,有中央静脉、肝细胞和窦oid三部分组成。

中央静脉是肝小叶中心区的血管,肝细胞是肝组织的主要细胞,窦oid是肝小叶三角区的微小血管。

此外,肝脏还有肝动脉、门静脉和胆道系统等。

在病理学中,了解肝脏结构特点是对各种肝脏疾病进行准确评估的基础。

比如,在肝硬化的过程中,肝小叶结构可以被破坏,纤维组织可以增加。

而在肝脂肪变性时,由于脂肪堆积在肝细胞中,导致肝小叶增殖和不规则变形。

这些病理变化可以通过对肝脏结构特点的理解进行判断。

二、肝脏解剖学变化在各种肝脏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肝脏解剖学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例如,在肝炎引起的肝纤维化中,肝小叶结构可以变得更窄更长,肝脏缩小,而纤维组织的增加也会导致肝门区的阻塞;在肝癌早期阶段,肝组织的微小结构可能会发生改变,例如肝细胞的大小、胞核的大小和形状、核染色体的形态、分裂指数等都会发生变化。

了解肝脏解剖学变化对于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疾病进展过程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各种影像学手段进行检测。

三、肝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影像学是一种通过图像方式对肝脏进行检测的手段。

如今,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CT、MRI等各种手段已成为诊断肝脏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些方法可以显示肝脏内部的结构以及肝脏疾病的影响,如肝脓肿、肝癌、血管畸形等。

在临床应用中,影像学技术可以自由地组合和操作,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肝脏的解剖结构,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外科学(肝疾病) ppt课件

外科学(肝疾病)  ppt课件
1. 阿米巴性肝脓肿:表41-1 2. 右膈下脓肿:腹腔感染史、寒热低、 膈下液气面 3. 肝 癌 : 病 程 慢 、 肿 块 硬 、 热 度 低 、 AFP(+)、Bus、CT 4. 胆道感染:右上腹绞痛、黄疸、Bus 1. 全身支持治疗 2. 抗生素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剂量大、 药敏实验 3. 经皮肝穿刺脓肿置引流管:单个大脓肿 4. 手术-切开引流:适应-大脓肿,可 能穿破或已穿破,方法-经腹腔切开、 经腹膜外切开,不适应-多发性小脓肿
②症状:毒血症表现-寒战、 高热,肝区疼痛 - 右肩牵涉痛, 消化道症状 ③体征: T39-40 ℃、肝区扣击 痛、肿大-压痛 + 触痛 + 腹肌 紧张 ④辅助检查: WBC 升高, X 线 片-膈肌抬高、胸腔积液, Bus-确诊,CT-确诊
第四十一章 肝疾病
第二节 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 **鉴别诊断:
第四十一章 肝疾病
第四节 肝肿瘤-原发性肝癌
***诊断:
早期体检,有症状多为中晚期 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① AFP≥400g,阳性率70%,排除 妊娠、肝病、生殖胚胎肿瘤 ② 肝功能受损:γ-GT ③ Bus:直径>2cm ④ CT:直径>1cm ⑤ 动脉造影、MRI、放射核素、 X 线检查、肝穿刺活检
病因: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 ** 病理: 结节、巨块、弥漫型,
肝细胞、胆管细胞、混合型
***临床表现:非特异性
1. 肝区疼痛:首发症状、持续 性钝痛、胀痛,牵涉右肩 2. 全身和消化道症状:乏力、 消瘦、纳差、黄疸、腹水 3. 肝肿大:中晚期,质硬结节 4. 转移症状:相应部位 5. 并发症:昏迷、上消化道出 血、破生理概要
第四十一章 肝疾病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分 叶 法

肝疾病-医学课件

肝疾病-医学课件
胆道排出,临床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① 全身支持充分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失调。可多次少量输血和血浆,增加机体 抵抗力
② 抗生素:早期、大量、选择敏感性抗菌素, 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选择
③经皮穿刺脓肿置管引流术
适应于单个较大的脓肿
方法: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脓腔置入引流 管。引流后第二或数日后即可用等渗盐水 加入敏感抗菌素冲洗脓腔和注入抗菌药物, 待冲洗液变清澈,B型超声检查脓腔〈2cm 即可拔管。
检查
• 白细胞计数增高,明显左移,可有贫血 • X线胸腹部透视:右叶脓肿可使右膈肌升高,
运动受限;肝阴影增大或有局限性隆起;可出 现右侧反应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 • 左叶脓肿X线钡餐可见胃小弯受压、推移现象 • B型超声可分辨直径2cm的脓肿病灶 • 肝脏CT
B超检查:
1.无创性检查 2.可重复进行 3.首选检查方法 4.能分辨直径2cm的脓肿 5.并确定部位、大小、距体表深度 6.阳性诊断率96%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以及查体及辅助检查即可诊 断,诊断困难时B超引导下施行穿刺,抽 出脓汁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1、细菌性肝脓肿与阿米巴肝脓肿的鉴别
病史 症状 体征 脓肿 脓液 血液化验 粪便检查 诊断性治疗
阿米巴性肝脓肿 有阿米巴痢疾史
细菌性肝脓肿 继发于胆道感染或其他化脓性疾病
起病缓、病程长 肝大显著,可有局限性隆起
灌注冲洗
(2)肝切除术
适应症 ① 慢性厚壁脓肿 ② 肝脓肿切开引流后,脓肿壁不塌陷,留有
死腔,窦道.长期流脓不愈. ③ 左外叶多发脓肿合并肝内胆管结石 ④ 急诊肝叶切除一般不主张
手术注意事项:
1. 脓肿已向胸腔穿破者,应同时引流胸腔 2. 胆道感染引起的肝脓肿,应同时引流胆道 3. 血源性肝脓肿,应积极治疗原发感染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Might be explosive bursting wounds or linear lacerations. 3. The posterior superior segment (SVII) is mostly vulnerable due to
its location. 4. Damage to the hepatic veins is catastrophic and difficult to
Gilsson’s capsule, bare area, falciform lig., coronary lig., gastrohepatic lig., hepatoduodenal lig. foramen
1: liver; 2: rib cage; 3: spine; 4: pelvis
expose during exploration.
(The staging system is for your reference only, but pls pay attention to by what index it score the damage)
15
Hepatic trauma
2
肝脏解剖生理概要-2
The American (lobar) system & the French (Couinaud segmental) system.
3
肝脏解剖生理概要-3
4
肝脏解剖生理概要–4
-Cauinaud segmentation
5
肝脏解剖生理概要–5 -left hepatic vein
6
肝脏解剖生理概要–6 -middle hepatic vein
7
肝脏解剖生理概要–7 - hepatic vein & portal vein
8
肝脏解剖生理概要–8 - portal vein plane
9
“精准肝脏外科时代”
—保留肝中静脉的左半肝切除
10
“精准肝脏外科时代”
—保留肝右静脉的右后叶肝切除
2. Due to missiles –shatter massive parenchyma
Blunt hepatic-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uma
1. Due to direct blow to the upper abdomen or lower right rib cage, or sudden deceleration.
凝血 免疫调节 再生 肝功能指标:
1. 转氨酶: aspartate phosphatase (AST), alanine phosphatase (ALT)
2. Alkaline phosphatases (ALP), 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 (GGT)
3. Albumin 4. Child-Pugh肝功能分级; ICG15min渚留率
13
Hepatic Trauma
肝脏创伤
Hepatic trauma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Penetrating hepatic-trauma
1. Due to bullets, knives etc.—less devitalization of liver parenchyma
肝脏疾病生理概要和解剖特点
肝脏解剖生理概要-1
The liver lies in the right upper quadrant of the abdomen, under the protective rib cage, beneath the diaphragm and connected to the digestive tract by means of portal vein and biliary drainage system.
Imaging findings: 1. CT scan is prior to other techniques among stable patients. It can estimate the type and severity of the injury, which is useful information for both triaging and exploration if necessary. 2. Sonography is of limited value; angiography is diagnostic in hemobilia.
11
肝脏解剖生理概要–9 - circulation
1. 双重血供 (75% via 门静脉 & 25% via 肝动脉)
肝动脉携氧量占50% 门静脉两端是毛细血管网,无功能
性静脉瓣 门静脉不可结扎或切断 肝脏血流阻断时间~15-20min
12
肝脏解剖生理概要–10
代谢: bilirubin, carbohydrate, lipid, protein, vitamin, drugs & toxins, ect.
16
Hepatic trauma -imaging findings
17
Hepatic trauma
-imaging findings
Hydrops at the adrenal gland
Hepatic trauma with fracture of left rib
18
Hepatic trauma -Treatment
-Clinical findings
Symptoms and signs: hypovolemic shock (hypotension, decreased urinary output, 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Laboratory findings: no detectable anemia due to rapid blood loss. Leukocytosis is common.
In a review of 1842 liver injuries from 19751999 in USA, nonsurgical therapy is used in more than 80% of blunt injuri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